水库大坝安全评价资料教程

合集下载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泄洪设施
检查泄水闸门操作是否灵活可靠
泄水闸门
环境风险指标
地震对水库大坝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地震
01
03
滑坡对水库大坝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滑坡
02
泥石流对水库大坝的危害及应急预案
泥石流
改造成本
评估水库大坝改造的费用
对改造后的效益进行预估
收益分析
比较维修和改造后的安全性带来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
修复成本
02
第2章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方法
Chapter
可靠性分析法是评价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结构和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大坝的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这些数据支持可以为安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帮助预防潜在的风险。
可靠性分析法
模拟仿真技术
使用计算机技术
数值模型
模拟水文条件
仿真模拟
评估结构稳定性
受力情况
预测可能的变化
稳定性分析
监测与实测方法
监测水位变化
实时数据
01
03
保障安全
采取措施
02
发现问题
潜在风险
实际情况
结合水库现状
全面评估
多方面数据分析
改进建议
提出安全改进措施
综合评价方法
系统综合性
综合考虑各因素
结论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是确保水库运行稳定的关键步骤。通过可靠性分析、模拟仿真、监测实测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为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提高供水效率
延长设备寿命
投资回报
ROI计算
效益分析
某水库大坝经济效益评价
成本分析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17 页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1 综述1.1.1 工程概况罗竹山水库位于南流江流域武利江支流红岭河,距浦北县城65km,离白石水镇政府1.5km,地理位置东经109°17′40″,北纬22°06′10″。

水库枢纽工程于1957年11月动工兴建,1958年2月建成。

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水库集雨面积0.52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

流域内为丘陵地貌,植被茂盛。

历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为37.5℃,极端最低气温为–1.8℃。

罗竹山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0亩,保护下游3km长209国道,保护下游人口2500人和3000亩耕地,水库失事直接到白石水圩镇的安全。

本次复核罗竹山水库总库容135万m3,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次安全评价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正常蓄水位64.8m,死水位52.0m。

复核的设计洪水位为65.5m,校核洪水位为65.72m。

水库规模为小(1)型,枢纽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1.1.2 工程布置罗竹山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副坝各一座及溢洪道、放水涵管组成。

主副坝为均质土坝:本次实测主坝坝顶高程为66.6m,坝顶长度为107m,坝顶宽度为2.1m,最大坝高为17.8m。

大坝上游坝坡死水位以上为浆砌石护坡,上游坡比为1:2.85、1:2.0。

下游坡为草皮护坡,60.07平台以上坡比为1:1.6,平台以下1:2.2。

坝基防渗型式为截水槽,下游坝脚设堆石棱体作为排水设施,棱体顶高程54.54m,宽2.4m,棱体上游坡比为1:1.0,下游坡比为1:1.5。

副坝现状实测坝顶高程67.24m,最大坝高11.44m,坝顶长度62.4m,坝顶宽度为8.7m,坝顶通车。

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1 综述1.1.1工程概况罗竹山水库位于南流江流域武利江支流红岭河,距浦北县城65km,离白石水镇政府1.5km,地理位置东经109°17′40″,北纬22°06′10″。

水库枢纽工程于1957年11月动工兴建,1958年2月建成。

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水库集雨面积0.52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

流域内为丘陵地貌,植被茂盛。

历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为37.5℃,极端最低气温为–1.8℃。

罗竹山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0亩,保护下游3km长209国道,保护下游人口2500人和3000亩耕地,水库失事直接到白石水圩镇的安全。

本次复核罗竹山水库总库容135万m3,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次安全评价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正常蓄水位64.8m,死水位52.0m。

复核的设计洪水位为65.5m,校核洪水位为65.72m。

水库规模为小(1)型,枢纽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1.1.2 工程布置罗竹山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副坝各一座及溢洪道、放水涵管组成。

主副坝为均质土坝:本次实测主坝坝顶高程为66.6m,坝顶长度为107m,坝顶宽度为2.1m,最大坝高为17.8m。

大坝上游坝坡死水位以上为浆砌石护坡,上游坡比为1:2.85、1:2.0。

下游坡为草皮护坡,60.07平台以上坡比为1:1.6,平台以下1:2.2。

坝基防渗型式为截水槽,下游坝脚设堆石棱体作为排水设施,棱体顶高程54.54m,宽2.4m,棱体上游坡比为1:1.0,下游坡比为1:1.5。

副坝现状实测坝顶高程67.24m,最大坝高11.44m,坝顶长度62.4m,坝顶宽度为8.7m,坝顶通车。

大坝上游坡比1:2.3,下游坡比1:1.8,上下游坡均为草皮护坡,坝基防渗型式为截水槽。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一、结构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首先,要对大坝的建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混凝土的质量、接缝密实性、渗漏等情况。

其次,要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包括抗震、抗滑、抗冲刷等能力。

最后,要对大坝的渗漏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渗水严重的问题。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大坝的结构安全情况。

二、设备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设备安全是保障其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对水库大坝压力水库的监测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压力传感器、液位计等,判断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其次,要对溢洪闸门、泄水设施等进行评估,判断其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操作情况,确保设备操作正常。

最后,要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评估,包括遥测设备、相机等,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设备安全情况。

三、管理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管理安全是保障其长期运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对大坝的巡检管理进行评估,包括巡堤路线、巡视频率等,判断管理人员的巡视情况和记录有效性。

其次,要对大坝的保养维修进行评估,包括定期检查、修补和维护,判断是否存在设施老化、损坏等情况。

最后,要对大坝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判断管理人员的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管理安全情况。

综上所述,水库大坝的安全综合评价需要从结构安全、设备安全和管理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只有确保这三个方面的安全性,才能保障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的安全。

对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整改和改进,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3
应用领域:水库大坝设计、施工、 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4
局限性: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 源,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
风险评估
1
2
3
4
风险识别:识别水 库大坝可能存在的
各种风险
风险分析:对识别 出的风险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风险控制:针对高风 风险评价:根据分析
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 结果对风险进行评价,
施,降低风险水平
01
坝体强度:评估坝体承 受荷载的能力
02
坝体稳定性:评估坝体 抵抗变形和滑动的能力
03
坝体渗流:评估坝体渗 流对坝体安全的影响
04
坝体抗震性能:评估坝 体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坝体渗流安全
01
渗流监测: 监测坝体 渗流情况, 及时发现 异常
02
渗流分析: 分析渗流原 因,评估渗 流对坝体安 全的影响
演讲人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目录
01.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重要性 02.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内容 03.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方法 04.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实施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 重要性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水库大坝安全评 价是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重
要手段
2
水库大坝安全评 价可以及时发现 和解决安全隐患,
02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降低事故风险
03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减少社会恐慌和动荡
04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促进经济发展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一、前言水库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障水源供应、防洪排涝、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评估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以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为主题,提供一个范本供参考。

二、综合评价目标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目标是评估大坝迄今为止的运行情况、结构状况、设计规范符合情况等各方面内容,从而确定水库大坝目前的安全状态,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三、综合评价内容1. 坝址选择评价:评估坝址的地质地貌特征、地震状况、水文气象条件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分析坝址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2. 大坝设计评价:评估大坝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包括坝体的稳定性、抗震性能、渗流控制等方面。

3. 施工过程评价:评估大坝的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土石方的压实密度、混凝土的质量等方面。

4. 监测数据评价:评估大坝的监测数据是否连续、准确,是否能够反映大坝的变形、渗流等情况。

5. 运行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运行管理是否规范,包括溢洪道、坝体检查、泄洪操作等方面。

6. 维修养护评价:评估大坝的维修养护状况,包括大坝的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等方面。

7. 突发事件应急评估:评估大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洪水、地震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8. 安全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四、综合评价方法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方法包括:1. 实地调查:深入大坝现场,对大坝的各项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现场数据。

2. 文件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大坝的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大坝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数据。

3. 数学建模和仿真: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软件,对大坝的结构和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大坝的安全状况。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丹江口水库:中 国最大的水库, 安全评价工作持 续进行,确保大 坝安全
龙滩水电站:中 国最大的水电站, 安全评价工作严 格,确保大坝安 全
葛洲坝水电站: 中国最大的水电 站之一,安全评 价工作严格,确 保大坝安全
案例一:美国胡佛大坝 案例二:加拿大圣劳伦斯大坝 案例三:巴西伊泰普大坝 案例四:中国三峡大坝
运行管理:分析大坝的运行管理,如监测频率、维护保养等
环境影响:分析大坝对环境的影响,如对河流生态、周边居民 等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震动输入:考虑地震动输入对大坝的影响 抗震设计:评估大坝的抗震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抗震性能:评估大坝的抗震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抗震措施:评估大坝的抗震措施是否得当,如抗震加固、抗震设计等

抗震安全:大 坝抗震性能是 否满足要求, 有无地震破坏
等现象
环境安全:大 坝周边环境是 否安全,有无 滑坡、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威

国际标准:国 际大坝委员会 (ICOLD) 发布的《大坝 安全评价指南》
国家标准: 中国水利部 发布的《水 库大坝安全 评价导则》
行业标准: 中国水利学 会发布的 《水库大坝 安全评价规 范》
安全运行
安全评价的目 的:及时发现 和消除安全隐 患,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评价的内 容:包括大坝 的稳定性、抗 震性能、渗漏
情况等
安全评价的方 法:采用定性 和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如风 险评估、安全
检查等
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收集资料:收集大坝的设计、施工、运 行等方面的资料
现场调查:对大坝进行实地考察,了解 大坝的实际情况
世界银行(World Bank)发布的《大坝安全评价指南》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一、前言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水资源的调节、防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型水库大坝的建设和使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导则是必不可少的。

二、安全评价的目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旨在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以判断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三、评价内容和方法1. 水库大坝的基本情况评价人员应收集和了解水库大坝的基本情况,包括大坝的设计参数、建设过程、使用年限等,以便全面了解大坝的历史和现状。

2. 大坝的结构稳定性评价评价人员应通过对大坝的物理结构、土壤力学参数等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大坝的结构稳定性。

可采用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方法等定量手段进行评估。

3. 大坝的水文水资源评价评价人员应对水库大坝的水文水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水库的蓄水能力、泄洪能力、调节能力等,以判断大坝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4. 大坝的安全管理评价评价人员应对大坝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包括巡视检查、维护保养、应急预案等方面,以判断大坝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5. 大坝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人员应对大坝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运行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以判断大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评价报告的编制和使用在完成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后,评价人员应编制评价报告,包括评价结果、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内容,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评价报告应及时提交,并用于制定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管理计划。

五、评价结果的监管与跟踪评价部门和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跟踪机制,对评价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评价结果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对大坝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六、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大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管理措施,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工程质量评价
——土石坝质量评价
土坝填筑质量评价 ➢粘性土压实度 ✓1、2级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及以下中 坝压实度为96%~98% ✓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 大值 ➢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 ✓砂砾石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 于0.70,反滤料宜为0.70
提出“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3.上报审定:鉴定审定部门审定“大坝安鉴定报告
书”,上报.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鉴定承担单位资质 ✓大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50m以上中型水库 由具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甲级资质的单位或者水利部 公布的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承担 ✓其他中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30m以上小型 水库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的 单位承担 ✓其它小型水库由具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丙级以上 (含丙级)资质的单位承担
质量评价 注意的问题
• 1.必须以现行规程规范为标准 • 2是对工程现状下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 3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本次地质勘察资料成果、
混凝土及金属结构检测成果 • 4评价项目要全面: • 土石坝:心墙、坝壳、反滤体、防浪墙、
坝基、坝肩基础急帷幕 • 溢洪道: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
边坡衬砌、基础帷幕、混凝土强度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安全鉴定依据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 安全评价的行为主体及职责 ➢鉴定组织单位 ✓为大坝主管部门,是水库效益受益者,工程业主 ✓定期组织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组织现场安全检查 ✓委托单位进行大坝安全评价 ✓提供基础资料; ✓筹措大坝安全鉴定经费
——土石坝质量评价
基础防渗质量评价 ➢垂直防渗与坝体防渗体有效连接,底部深入相对不透水层 ➢截水槽采用与坝体防渗体相同土料,其压实度不应小于坝体 同类土料。截水槽底宽不小于3m,回填土料的允许渗透比降 砂壤土可采用3,壤土可采用3~5,粘土可采用5~10 ➢坝基帷幕深入相对不透水层至少5m,主要通过查阅原始资料 进行质量评价 ➢灌后基岩的透水率,1级、2级坝为3~5Lu,3级及其以下为 5~10Lu ➢水平铺盖长度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渗透系数应小于坝基 1/100,并小于i×10-6cm/s
4 运行管理评价
——大坝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的方法 ➢监测方法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 ➢监测范围包括坝体、坝基、坝肩、输、泄水建筑物、 近坝区岸坡 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 巡视检查三类 仪器监测 ➢包括仪器监测项目、观测布置、观测设施及安装埋 设、观测方法及要求、观测频次等,对于不同坝型分 别按相应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5 工程质量评价
——土石坝质量评价
评价内容 ➢筑坝料的选择、开采和运输 ➢填筑方法与压实标准、接合部的处理及施工质量 ➢土质或混凝土防渗体、垫层、过渡层、反滤层、排 水设施及护坡施工质量 ➢土石坝与相邻坝体的连接及其施工质量 ➢截水槽宽度及深度、垂直防渗深度、水平防渗长度 及厚度
5 工程质量评价
6 防洪标准复核
泄洪影响复核内容 ➢评估设计和校核洪水的泄流情况下下游地区人民生 命和社会经济损失的风险,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调 查复核洪水淹没区人口、耕地、工矿企业、交通干线 等损失 ➢复核评估垮坝可能造成的人民生命和社会经济损失
6 防洪标准复核
综合评价结论 ➢分为A、B、C
大坝级 别
坝型
土坝, 堆石坝 1 混凝土坝, 浆砌石坝
4 运行管理评价
——综合评价(三个方面)
1.大坝运行 ➢是否编制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计划,经审定并合理运 用;水文测报设施是否完备并编制水文预报方案;各 项规章制度是否齐全落实 2.大坝维护 ➢是否养护和修理,金属结构、电气设备及安全监测仪 器等是否进行维修,可靠运行 3.大坝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设施是否完备;大坝安全监测是否按规范执 行,分析大坝的变形,渗流及稳定总体上是否处于正常状 态 运行管理综合评价 评为“好”、“较好”、“差”
6 防洪标准复核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包括建筑物安全性和泄洪安全性复核 挡水安全性 ➢复核坝顶高程(含防渗体)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复核泄洪建筑物挡水顶部高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复核进水口建筑物进口工作平台高程 ➢复核闸门顶高程是否满足挡水要求 泄洪安全性 ➢泄洪建筑物过水断面尺寸满足过流要求 ➢泄洪设施安全启用
<2000 ≥10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1000 <500 <500
≥2000 ≥1000 ≥1000 ≥300
<2000 ≥1000
<1000 ≥300
<1000 ≥300
<300 ≥100
<500 ≥300
<300
≥300
<300 ≥100
1 我国水库大坝状况
我国水库现状 ➢我国水库85153座,大型水库453座,中型水库2827座,小型水 库81873座, 90%以上是土坝 ➢到2002年底,全国降等与报废水库累计4846座,其中小(1) 型水库降等366座,报废224座;小(2)型水库降等2836座, 报废1420座 我国病险水库的历史由来 ➢目前的病险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大跃 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特殊的历史时期,同时由于当时 物资相对匮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工程质量较差,大都为 “三边”工程 ➢这些水库在调节利用水资源,除害兴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很重要作用
质量评价注 意的问题
• 泄水管、洞 • 混凝土重力坝 • 浆砌石坝 • 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
6 防洪标准复核
评价内容 ➢根据大坝设计阶段洪水计算的水文资料和运行期延 长的水文资料,考虑建坝后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大坝工程现状,进行设计洪水的复核和调洪计算, 评价大坝工程现状的抗洪能力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评价结论 ➢原设计的大坝防洪标准和设计洪水是否需要修改 ➢水库大坝实际抗洪能力是否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要求的最大下泄量能否安全下泄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安全鉴定的程序(三步)
➢1.组织评价:鉴定审定部门确定专家组,下达鉴定任


鉴定组织单位组织现场安全检查

鉴定承担单位开展大坝各项分析论证工作
(含现场勘探、检测及室内外试验),编写分项评价
报告和评价总报告;
➢2.开会审查: 鉴定审定部门组织专家组审查安全评价
报告、现场安全检查报告及安全评价总报告,讨论并
大坝安全评 价内容
• 1个总报告7个分报告 •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 质量、运行、防洪、结构、渗流、 抗
震、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报告 • 两个附件 • 地质勘察 • 混凝土及金属结构检测报告
4 运行管理评价
目的 ➢提供大坝运行、管理及性状等基础资料,为工程的 非工程措施评价 内容 ➢大坝运行;大坝维修;大坝安全监测 ➢评价大坝整个运行期情况,重点在工程现状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长江设计院水利水电病险工程治理咨询研究中心 2007.03
概述
1我国水库大坝状况 2 水库大坝常见险情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4 运行管理评价 5 工程质量评价 6 防洪标准复核 7 结构安全评价 8 渗流安全评价 9 抗震安全评价 10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11 现场安全检查 12安全评价的地质勘察 13 结语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鉴定专家组的构成及其职责 ➢人数:大型(〉50m中型)9人;中型(〉30m小型) 7人;小型5人; ✓要求专业配置合理,人员资质合格,人数适当,行 政管理人员不得超过1/3 ; ✓原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不得超过1/3; ✓审查现场安全检查报告、安全评价报告 ✓评定大坝安全类别,提出加固建议,讨论提出“大 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4 运行管理评价
——大坝运行
大坝运行
➢水库调度运用规程 ➢水文观测与预报 ➢水库大坝运行大事记 ➢应急预案
4 运行管理评价——水库调度运规程水库防洪调度 ➢核定各防洪特征水位 ➢制定实时防洪调度运用方式及判别条件 ➢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非常措施及其使用条件 ➢明确实施水库防洪调度计划的组织措施和调度权限。 水库兴利调度 ➢当年(期、月)来水的预测 ➢各部门用水需求 ➢拟定各时段的水库控制运用指标 ➢ 制订年(期、月)的具体供水计划
评价时要注 意的问题
• 1.评价是工程现状的评价
• 2.评价要全面
• 工程所有建筑物

管理设施(管理房、防汛抢险交通条
件、安全检测设施、水雨情预报设施

规定管理(是否有调度规程、予案)
• 3.不是评先
5 工程质量评价
主要目的 ➢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复查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工程运用后质量实际情况及变化,能否确保工程安全 ➢为水库大坝安全复核或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参数 评价的方法 ➢有现场巡视检查、历史资料分析、勘探及试验检查
1 我国水库大坝状况
我国病险水库存在的安全问题 ➢裂缝问题,大坝坝体和铺盖裂缝较多且比较普遍 ➢渗漏、渗透破坏问题 ➢滑坡塌坑问题 ➢大坝上下游护坡破坏问题 ➢坝顶公路没有修筑,防洪公路标准较低 ➢溢洪道结构不完整或工程质量较差;闸门的漏水严 重,金属结构锈蚀,启闭机不完备或不能正常运行 ➢输水涵管(隧洞)剥蚀碳化老化,输水能力衰减; 钢闸门及启闭设施老化,常年失修,不能正常运行
5 工程质量评价
——土石坝质量评价
土坝坝体反滤料、过渡层料和排水体质量评价 ➢质地致密和抗风化 ➢经过多年运行后,级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排水体是否失效; ➢反滤料和排水体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应不超过5%
5 工程质量评价
——其它建筑物质量评价
评价内容 ➢包括溢洪道、泄槽,明渠、水工隧洞等。 ➢工程质量评价参照混凝土坝或浆砌石坝工程质量评 价进行。 综合评价结论 ➢“合格”, “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