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课文及内容分析

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课文及内容分析

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
课文及内容分析
【课文】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内容分析】
《传统节日》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第二课。

课文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七大中国传统节日,文章语言轻快、韵律感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通过课文学习可以引领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体会这些这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所积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体会节日的仪式感,让学习活动既庄重又不失情趣,根植传统节日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位。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生字课件)识字2 传统节日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生字课件)识字2 传统节日

造句:开车转弯不能太快。
tuán
音序:T 偏旁:囗 组词:团圆 笔顺:
结构:全包围 笔画数:6 团员 团结
造句: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音序:R 结构:上下
偏旁:灬 笔画数:10
组词:热闹 热烈 炎热
笔顺:
造句:下课了,操场上很热闹。
nào
音序:N
结构:半包围
偏旁:门 笔画数:8
组词:打闹 吵闹 热闹
造句:黄昏时分,远处漂来一叶扁舟。
ài
音序:ABiblioteka 结构:上下偏旁:艹 笔画数:5
组词:艾蒿 艾草 艾叶
笔顺:
造句:端午节通常要挂艾草。
jìng
音序:J 偏旁:攵 组词:敬礼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12 敬爱 敬老
造句:我们向祖国敬礼。
zhuǎn
音序:Z 偏旁:车 组词:转眼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8 转告 转弯
笔顺:
造句:不要在马路上打闹。
二年级语文·下
会写字
tiē
音序:T 结构:左右
偏旁:贝 笔画数:9
组词:体贴 贴纸 贴画
笔顺:
造句: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
jiē 音序:J
结构:左中右
偏旁:彳 笔画数:12
组词:街道 街舞 逛街
笔顺:
造句:夜深了,街道上静悄悄的。
zhōu
音序:Z 偏旁:丿 组词:扁舟 笔顺:
结构:独体 笔画数:6 轻舟 舟车劳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学习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贴:tiē(贴画、张贴、贴心)街:jiē(街道、街上、街灯)舟:zhōu(龙舟、渔舟、轻舟)艾:ài(艾草、艾子、艾香)敬:jìnɡ(敬爱、敬礼、敬意)转:zhuǎn(转身、转头、转让)团:tuán(团员、团圆、团结)热:rè(热爱、热水、冷热)闹:nào(热闹、打闹、闹钟)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传:chuán(传统、传说、传话)统:tǒng(统一、总统、统考)宵:xiāo(元宵、宵夜、今宵)巷:xiàng(小巷、巷子、巷口)祭:jì(祭拜、公祭、祭文)堂:táng(课堂、礼堂、堂弟)乞:qǐ(乞讨、乞求、乞巧)巧:qiǎo(灵巧、巧干、巧手)郎:láng(新郎、郎中、令郎)饼:bǐng(饼干、画饼、豆饼)赏:shǎng(玩赏、观赏、赏金)菊:jú(菊花、黄菊、墨菊)四、多音字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五、近义词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六、反义词欢笑——痛苦热闹——冷清团圆——分离七、理解词语大街小巷:大的街道。

小的巷子。

泛指城市的各边街巷。

窗花: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乞巧: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登高: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也叫登高。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范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范文

【导语】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的传统节⽇,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春节、花灯、清明节、先⼈、龙⾈、中秋、圆⽉、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使学⽣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化。

4、明确不同的节⽇有不同的⽂化。

5、培养学⽣珍视和热爱⽣活、乐于与他⼈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深厚的⽂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对中华民族传统节⽇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春节、花灯、清明节、先⼈、龙⾈、中秋、圆⽉、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教学过程: ⼀、听关键词,猜节⽇。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师给⼤家带来了⼏个有关节⽇的关键词,就请⼤家来猜猜是什么节⽇,在哪⼀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初⼀) 祭祖、扫墓(清明4⽉3⽇—5⽇) 吃粽⼦,赛龙⾈(端午节五⽉初五) 吃⽉饼,赏圆⽉(中秋节⼋⽉⼗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地上延续了⼏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

板书课题:传统节⽇ 师:上课前,⽼师请⼤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它们分别在哪⼀天过? 师:在学⽣回答后再出⽰其余的⼏个传统节⽇,问:从⽇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四个节⽓中的⼀个。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PPT课件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PPT课件部编版
这篇课文每一节都是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朗读时应根据节日的不同用不一样的语调读,如春节应读出欢快的语调,清明节应读出庄 重的语调。
乞巧 牛郎 月饼 敬老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悦的景象。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来历,分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讲一讲。
转 团 同学们可以通过查资料或上网了解我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按一年中时间顺序: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关。 状元成才路
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悦的景象。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来历,分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讲一讲。
活动形式 贴窗花,放鞭炮。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畅所欲言: 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活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中秋节相关传说: 《嫦娥奔月》
重阳节,要敬老,
认真听朗读: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
踏秋赏菊去登高。 读一读下列古诗,说一说它们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乞巧 牛郎 月饼 敬老
乞巧 牛郎 月饼 敬老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3、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过节日时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图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图中分别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欢快情感,另读清明节时,应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流读,一人一句。

教师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 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1、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出示达标检测第2题)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日期,大家记住了吗?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1、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识字2 传统节日(生字讲解)——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识字2 传统节日(生字讲解)——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分外热闹。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笔顺:

部首:灬 结构:上下
组词:热情 热爱
形近字:熟
上大下扁。下面 造句:妈妈遇到熟人,热情
四点上合下开。
地上前打招呼。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笔顺:
鼻音
nào 部首:门 结构:半包围
组词:闹市 热闹
形近字:问
“门”宽大; 造句:节日的广场人流如织,
“市”居中,略小, 与“门”不相接。
责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笔顺:
翘舌音
zhuǎn
zhuàn
转圈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转败为胜
形近字:传
“车”末横变提, 造句:这张传单上是一则房
“专”竖折撇一 笔写成。
屋转让的消息。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笔顺:
tuán
“囗”从四面 包围“才”。
部首:囗 结构:全包围 组词:团队 团结 形近字:困 造句: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组词:艾叶 方兴未艾
形近字:芝
“艹”两竖上开下合;造句:这片种着芝麻的地里
下部撇、捺交叉,角 度协调,均舒展。
长着好多艾草。
笔顺: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笔顺:
后鼻音
jìnɡ 部首:攵 结构:左右
组词:敬爱 尊敬
形近字:苟
“苟”横折钩略内 造句:他一丝不苟、认真负
收;“攵”末两笔 撇、捺舒展。
组词:街坊 街道
形近字:衔
左中右三部分要写 造句:街上满是来来往往的
紧凑,左、中高, 右边低。
行人。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第2课 传统节日 生字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第2课 传统节日 生字课件

敬转 团热
形近字:因

造句: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
“才”的竖钩压竖中线
一定能战胜困难。
返回
笔顺: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笔顺:

四点宽而扁
部首:灬 结构:上下 组词:热闹 热水 形近字:熟 造句:今天的天气很炎热。
返回
贴街 舟艾 敬转 团热 闹
笔顺:
nào
鼻音
部首:门
组词:热闹
结构:半包围 吵闹
3 “贝”的故事
甲 jiǎ
结构: 独体字 部首: 丨
书写指导:“日”要写得扁而宽,第五笔是 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骨 ɡǔ
结构:上下 部首: 骨 书写指导:上半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
横折、点、横钩”,下面的“月” 字第一撇变成竖。
初读课文
•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 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标出自然
购 ɡòu
结构: 左右 部首: 贝 书写指导:“贝”的点不宜过长,右部注意
段序号。 • 想一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字学习
jiǎ ɡǔ
piào zhēn
shì pǐn ér
甲骨文 漂亮 珍贵 饰品 而且
suí xié yì sǔn

随身携带 容易 损坏
cái zhuàn péi ɡòu pín
钱财 赚 赔 购
钱币 贫
翘舌音: 珍、饰、赚 平舌音: 随、损、财 前鼻音: 品、贫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 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把这句话串 连起来。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你能把这句话读通顺,字词读准确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

师: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课件出示2)
生:重阳节。

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祖国的传统节日
有很多,请和老师一起,来了解祖国传统节日到底有多少。

由古诗句来猜
节日,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也丰富了学生的
知识积累。

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课件出示3)朗读本文的时候,以轻快
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

三字一句,三字一句,
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

在读的时候,大家
仔细体会。

老师范读。

指名读。

齐读。

师点评。

2.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课件出示
4)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
节、重阳节。

①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
闹的一个节日,喜欢过春节吗?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交流)
(课件出示5)(师播放春节有关图片)春节俗称“过
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
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②请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生自
由说)
师出示节日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日,大家判断哪
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为什么?
说说各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
你发现了什么?
朗读指导,为学生诵
读本文,背诵本文打下
了基础。

课伊始借“春节”
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
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
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
了快乐、和谐、互动的
气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总结: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心理的有力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

同学们会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究丰富多彩的节日,了解有关传统节日更丰富的内容,也希望下节课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收获!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音节补充完整。

l x t t
郎巷堂统j x b t
菊宵饼贴
2. 认真读课文,背诵课文。

【答案】
1.ánɡànɡánɡǒnɡú iāo ǐnɡ iē
【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课以长短句的形式,介绍我国一些传统节日。

本文讲解的祖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跟西方的节日不一样,它是流传了很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节日。

学习本课,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部分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

【有关节日的古诗】
新雷(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采桑子(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端午节的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到旷野中游行。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达努节”,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

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苗族人民为了迎接龙舟节的到来,每个村寨都要专门制作一至两艘龙舟,等到龙舟节来临,他们就会举行激烈的划龙舟比赛。

课后作业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

①大街小巷(xiànɡ hànɡ)都挂起了红红的灯笼。

②过年时,全家团圆真热闹(lào nào)。

③中秋节到了,我们全家一块儿吃月饼(bǐnɡ bǐn)。

二、选择正确答案。

①下面全部是传统节日的一组是()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教师节
B. 国庆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
C.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
②下面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
B.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C.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
三、结合课文,说说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四、课文综合阅读。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1.“街”是结构的字,它的部首是,除了部首还有画。

如果用音序查字法,它的音序是,音节是,我可以用它组一个词,并且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2.选用合适的解释。

①“先人”指的是()
A.先生B.先前的人C.死去的前辈
②“花灯”指的是()
A.灯笼。

它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

B.用花扎成的灯。

C.元宵节这天所有的灯。

五、请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传统节日。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个节日是: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个节日是:
③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这个节日是:
④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个节日是:
答案
一、①xiànɡ②nào③bǐnɡ
二、①C ②B
三、在重阳节的时候,人们去赏菊,登高。

四、1. 左中右彳 9 J jiē 示例:街上我在街上买了一本书。

2. ①C ②A
五、①重阳节②春节③端午节④乞巧节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