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小车设计书(2)

合集下载

斯特林小车制作方法(以书立为支架)

斯特林小车制作方法(以书立为支架)

制作斯特林小车模型(玻璃球)製作方法説明(1)斯特林小车①接下来制作斯特林小车。

虽然看起来挺难的,但是因为分成发动机部分和车体部分,就简单了。

②加热试管的前端,反复晃动玻璃球来完成斯特林小车。

③接着把链环和车轮通过链杆连接起来,斯特林小车就完成了。

(2)一起看一下材料①就用这些零件就可以完成斯特林小车;②首先检查一下零件。

因为有很多小的零件,请不要弄丢。

③因为有使用工具加工的零件,所以注意不要受伤。

1.制作发动机的基本形式(3)切断树脂管①把一头成锥状的树脂管拿出来。

②用刀把带标记的两端垂直切断。

③稍微用力可以切断。

④最终要使用在模型中的是中间的部分。

(参考右图)(4)把切好的树脂管插入橡皮塞中。

① 把树脂管的尖端部分插入橡皮塞中。

② 树脂管留出5mm 左右。

(5)在试管中放入玻璃球 试管的规格 :IWAKI-TE32 长100mm ,内径φ14① 把试管倾斜,放入5个玻璃球。

② 如果考虑到颜色的搭配,也许更有意思。

③ 如果把试管直立起来,放入玻璃球会损坏试管,所以必须倾斜。

(6)将橡胶塞安装于试管口上。

① 将橡胶塞安装于试管口处。

② 用拇指从周边往里塞,很容易塞入。

(7)把注射器和试管用橡胶管连接起来。

①用橡胶管(硅管)把注射器和试管连接起来。

②至此发动机的基本形式完成了。

③试着试验一下是否能动。

这样发动机的基本型式就完成了。

清点一下零件数量。

①试管②玻璃球5个③橡胶塞④树脂管⑤橡胶管⑥注射器*试验一下是否能动试着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的前端,并使玻璃球前后移动。

配合这注射器内空气的膨胀—收缩来移动。

空气虽然用肉眼看不见,的确受热膨胀,冷却收缩。

这就是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図8试验的照片2.制作车体(8)在连接棒上开孔①距连接棒的前端5mm的地方,各开一个φ3mm的孔。

(9)在连接棒上连接上有孔玻璃珠①在孔中放入有孔玻璃珠(小)这时,要使有孔玻璃珠的孔和连接棒垂直,用快速粘合剂固定。

②有孔玻璃珠较小,请慎重安装③在有孔玻璃珠的周围有少量快速粘合剂流出是关键。

基于CATIA与ADAMS的斯特林发动机小车设计与仿真

基于CATIA与ADAMS的斯特林发动机小车设计与仿真

基于CATIA与ADAMS的斯特林发动机小车设计与仿真袁伟光;何伟康【摘要】斯特林发动机作为一种外部加热的闭式循环发动机,其优点和缺点都尤为突出,在发电、水下动力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汽车动力应用上还存在较多难点.本文根据斯特林发动机基本原理设计出了以斯特林发动机作为动力源的动力小车,主要结构包括: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等.并利用仿真软件CATIA 与ADAMS建立了动力小车的仿真模型,分析小车发动机的驱动力、活塞的位移速度、小车的行驶速度等参数,模拟了小车及发动机的实际运动状况.【期刊名称】《南方农机》【年(卷),期】2015(046)012【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CATIA;ADAMS;斯特林发动机;小车;仿真【作者】袁伟光;何伟康【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上海 200245;上海电机学院,上海 2002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9+2首先对动力小车的功能进行分析,小车需要完成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驱动[1]。

自身行驶。

在此为了方便设计,根据小车所要完成的功能划分为四个进行模块化设计(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

为了得到令人满意的方案,采用扩展型架构设计每一个模块,寻找多种可行的方案和构思,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根据方案分析,斯特林发动机的能量损耗少,效率高,故小车的原动机构采用斯特林发动机。

车架的功能是用于原动部分、驱动部分和行走部分的连接和固定,所以不需要承受很大的力,精度的要求也较低,车架的材料选用长宽厚为320mm×180mm×3mm的铝合金板。

传动机构选用齿轮,可以提高小车的传递效率的同时使小车的结构紧凑。

行走机构采用前轴单轮,后轴双轮。

小车整体的结构是“发动机前置双后轮驱动”,动力小车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CATIA是法国达索公司最新推出的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可以用它进行三维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工程分析等,它具有统一的用户界面、数据管理和应用程序接口,吸收并综合了其他优秀三维软件的特点。

Stirling Engine Plans 斯特林发动机模型简易图纸

Stirling Engine Plans 斯特林发动机模型简易图纸

\」回3132'
斗护/泣T
回::J '

I
3 /3 2' To p 7M
E:>f MC 25i叫

FIZGIG
Shee 吃
12
Li gh 吃 weigh 吃
Pis 吃 on ,
'-'μ r ~ ~
@口
2
311 坦
>SSU E' 0 (B E'-t oJ
C C>n俨。d
M龟 w e e n
c e ntr e ~
Sheet 7
Cylinde 俨&
豆二
Pis 吃 on
@口
(8" 变 α 〉
37/6 ~
"♂
E
Lodite ω〉唁
( tetedr T
~-- Approx
See de~ωled no 飞 E for fit协 9 p'" 毛~ to cy们 nder
@
一一γ
→忖←
U~
'"
也旬'

S .,..,. Sh ee t II for
"' r . QOk . d
"" hol. . T Ip of 1/驴
, .啊<co肝脏 l
《 ?①
},
,-,
E
g
E:>, ~c …
FIZGIG
Issue 0
4
Sheet 2b (Be 吃 Q)
1110' or 2MN bedplQte 0 口
S ~ ve 俨 5old~r
3/1豆

四年级科学上册设置制作小车(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设置制作小车(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设置制作小车(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车的结构与原理。

2.掌握如何使用材料制作小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准备1.白纸、铝箔纸、铅笔、胶带、剪刀等。

2.小车模型和材料的示范样品。

3.电脑、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放映与小车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15分钟)a.小车的结构与原理:小车通常由车身、轮子、轴和动力源构成。

通过动力源提供的能量,小车可以产生驱动力并行驶。

b.常见的动力源:弹簧、风力、电力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使用弹簧作为动力源制作小车。

3.实践操作(30分钟)a.材料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条铝箔纸、一支铅笔、一卷胶带和一把剪刀。

b.步骤指导:(1)将白纸折叠成小车车身的形状,并固定住。

(2)在铝箔纸上用铅笔画出两个轮子,并剪下来。

(3)将轮子用胶带固定在车身底部的轴上。

(4)利用弹簧将轴与车身连接起来。

c.学生操作:学生按照指导步骤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和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车,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困难。

5.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强调小车制作的重要性和动手实践的意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小车的结构与原理,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有个别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讲解小车制作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目录一、绪论1.1 竞赛命题主题1.2 小车功能设计要求二、方案设计2.1 路径选择2.2 转向装置2.2.1 前轮转向装置设计2.2.2 后轮转向装置设计2.3 能量转换装置设计2.4 微调机构设计三、参数设计3.1 路径参数设计3.2 其他参数设计四、选材加工五、附录1.1 竞赛命题主题本届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在比赛现场完成一台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的机械装置,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每个参赛作品需要提交相关的设计方案。

竞赛命题为“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1.2 小车功能设计要求1、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

该给定重力势能由竞赛时统一使用质量为1Kg 的标准砝码 (¢50×65mm,碳钢制作) 来获得,要求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

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图1 为小车示意图。

图1:无碳小车示意图2、要求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来源的能量。

3、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4、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二、方案设计2.1 路径选择我们选择了“S”型方案,路径如图2 所示,图中所示“S”是后轮轴中点轨迹。

在设计计算中我们近似认为这是一条余弦曲线,通过分析道路要求给出曲线方程各项参数,从而得到后续理论设计的基础数据。

图2:小车路径轨迹示意图(后轮轴中点轨迹)2.2 转向装置2.2.1 前轮转向装置设计考虑到小车在行进过程中要实现自行转向,我们选择通过改变前轮摆角来控制整个小车的转向,有两种备选方案:1、凸轮+连杆+摇杆;2、曲柄连杆+摇杆。

第一种方案中,凸轮的设计加工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一般而言实用性不强,想要实现对小车路径的精准控制不易,而相较之下方案二中曲柄机构更容易设计计算,路径特殊点所对应曲柄的位置更容易找到,还可以通过改变曲柄偏心距实现间距微调,而且加工成本较低,拆装稳定性好,原理简单易懂,可以帮助中学生或大学生快速理解机械传动和加工原理,因此我们选用方案二,如图3 所示。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绪论1.1本届竞赛命题主题1.2小车功能设计要求1.3小车整体设计要求1.4 小车的设计方法二方案设计2.1 路径的选择2.2自动转向装置2.2.1 前轮转向装置2.2.2 差速转向装置2.2.3 小结2.3 能量转换装置2.4 车架2.5 微调部分三参数的设计3.1 路径参数的确定3.2 自动转向装置参数的确定3.2.1 前轮转向装置参数的确定3.2.2 差速转向装置参数的确定3.2.3 小结3.3 能量转换装置参数的确定3.4 车架参数的确定3.5 微调部分参数的确定四小车的工程图4.1 小车部分零件工程图4.2小车各装置工程图4.3小车总装配图五评价分析5.1小车优缺点5.2 小车的改进方向六附录一绪论1.1本届竞赛命题主题本届竞赛命题主题为“无碳小车”。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在集中比赛现场完成一套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装置,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每个参赛作品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项成绩考核作业。

1.2小车功能设计要求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

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比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无碳小车示意图竞赛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

障碍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沿直线等距离摆放。

以小车前行的距离和成功绕障数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见图2。

图2: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1.3小车整体设计要求无碳小车体现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制作加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并且小车具有下列要求:1.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来源。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设计制作小车(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设计制作小车(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七课。

本单元以物体的运动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索运动的规律、力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运动的方式以及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对力和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设计制作小车(二)》这一课则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辆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的小车,进一步加深对力和运动的理解。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任务教材首先明确了本课的任务是设计制作一辆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的小车。

学生需要考虑小车的结构、动力来源、材料选择等问题。

2.制订方案学生在明确任务后,需要制订设计方案。

教材提供了一些设计方案的示例,如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用气球驱动的小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小车。

3.制作小车根据制订的方案,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小车。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工具进行裁剪、组装等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评估与改进制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对小车进行评估,测试小车的性能,如行驶的距离、速度、稳定性等。

根据评估结果,学生对小车进行改进,提高小车的性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经历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包括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计划、检验成果、改进完善等环节。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到橡皮筋或气球可以作为小车的动力来源。

2.了解小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如何设计和制作一辆小车。

3.掌握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关系,能够解释小车行驶的原理。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任务要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2.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小车。

3.能够对小车进行测试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斯特林小车报告 第二组

斯特林小车报告 第二组

项目名称:斯特林玻璃球小车小组人员:XX XX XX XXX XXX指导教师:XXX时间:2011.12.12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在了解了老师所介绍的斯特林发动机原理和多种斯特林发动机设计之后,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模型,在多种斯特林引擎应用装置中确定了我们最终的方案:制作玻璃球斯特林小车。

将制作过程分为发动机和车体两部分。

如图,加热试管的前端,反复晃动玻璃球来完成斯特林小车的运动。

通过连杆将车轴与玻璃管连接,实现动力输出。

我们要进行发动机和车体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发动机即玻璃球式斯特林发动机。

需要准备的器材有试管一个、玻璃球若干、橡胶管、注射器。

车体需要的材料有:连杆、车轴、车轮、车底板。

除此之外还需要各种连接零件。

如螺栓、螺母以及轴承等。

最初的设计方案设计图如下:二、各加工零件工程图1、试管固定杆3、底板5、车轴——XX 5090209052三、技术难点1、首先是动力输出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依靠试管的来回晃动作为动力,但是老师说动力输出可能不够,于是我们希望利用针筒套管的前后运动,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但是如何将此动力化解为小车的驱动力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况且光靠想象完全不行,更主要的问题在于阻力是不能忽略的。

2、其次是偏心圆的位置计算,这不仅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与小车的整体布局联系起来。

本小组的偏心圆是通过截断的车轴实现的,所以如果偏心圆半径过小,那么连杆可能带动不了车轴转动,而偏大呢,又会使车轴碰到地面而无法使小车继续前进。

3、连杆连接可以说是小车能否实现行驶的关键所在,这里涉及到自由度问题,要求尽可能地减少自由度,还要保持作用力与前进方向一致。

不仅如此,由于连杆之间的摩擦阻力还是比较大的,实际操作中需要保证连接处光滑,有部分地方需要用到轴承。

4、在使用针筒套管的动力作为小车的驱动力时,需要将针筒活塞底座固定住,所以需要多做一个支架,而且得从这块木板中间挖一个形状大小比较苛刻的圆形将其恰好夹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特林小车设计说明书学院:年级专业:二年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设计者:任课老师:辅导教师:起止时间:目录1. 作品简介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设计方案的筛选 (2)4. 重要零部件及相应功能分析 (2)4.1引擎 (2)4.2驱动机构 (3)5. 设计说明 (4)6.斯特林实物展示 (5)7小车的特点和创新 (6)8参考文献 (7)1作品简介:我们通过对斯特林引擎的研究和认识,加上已有的机械知识,在老师的帮助和改进下完成了自己设计的第一辆小车。

我们的小车采用的是α型引擎,驱动机构我们选择了皮带传动。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在不影响小车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减轻小车的质量,选用较轻的零件以使小车走的更远。

同时尽量选用便宜,易买到的零件,节约生产成本。

2研究背景及意义:斯特林发动机属外燃机,它避免了传统内燃机的震爆做功问题,从而实现了高效率、低噪音、低污染和低运行成本。

可以燃烧各种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沼气、石油气、氢气、煤气等,也可燃烧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还可以燃烧木材,以及利用太阳能等。

只要热腔达到700℃,设备即可做功运行,环境温度越低,发电效率越高。

外燃机最大的优点是出力和效率不受海拔高度影响,非常适合于高海拔地区使用。

随着全球能源与环保的形势日趋严峻,斯特林发动机由于具有多种能源的广泛适应性和优良的环境特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在水下动力、太阳能动力、空间站动力、热泵空调动力、车用混合推进动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重视,并且已得到了一些成功的应用。

在这个背景下,加快对斯特林引擎的了解和研究是至关重要。

而一样事物从发明到正式投入生产运用是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过程的。

我们通过对斯特林小车的设计及三维图的制作正是这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

3设计方案的删选:3.1引擎部分方案删选对比:斯特林发动机原理:斯特林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

这是一种外燃发动机,使燃料连续地燃烧,蒸发的膨胀氢气蒸发的膨胀氢气(或氦)作为动力气体使活塞运动,膨胀气体在冷气室冷却,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过程反复地进行这样的循环过程,便可为外机提供动力。

β型引擎:β型引擎最大特征是引擎体型小。

但为了保证同轴上的2个活塞获得合适的相位角的同时能够来回往复运动,从而产生了驱动机构复杂化等问题。

γ型引擎:γ型引擎小型化比较困难。

而且结构上由于不能提高压缩比,所以想得到大输出功率也非常困难。

α型引擎:α型引擎由两个动力活塞构成,具有高压缩比(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和高输出功率的特征。

而且该引擎在1980年实施的月光计划中已经被开发出输出功率为3KW级的引擎。

可见这种引擎的有着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开发价值。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制作的简便性还是输出功率的可观性,甚至市场前景。

α型引擎都有着它的特点和优势。

泾小组协商以及咨询老师后,最终我们决定采用α型引擎作为本次项目小车的引擎。

我们采用的引擎工作原理图:(1)初始未加热阶段图一(2)对加热式气缸(左边)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导致压力上升。

这会强制活塞往下运动。

斯特林循环中的这个过程是做功过程。

图二(3)当右边的活塞向下运动时,左边的活塞就会向上运动。

这会将热气推入冷却式气缸中,然后将气体快速冷却到冷却源的温度,从而降低压力。

这有助于在循环的下一个环节压缩图三(4)冷却式气缸中的活塞(右边)开始压缩气体。

此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冷却源散发掉。

图四(5)右边的活塞向上运动,而左边的活塞向下运动。

这样就能强制气体进入加热式气缸,然后气体会快速升温,从而将压力提升至可重复循环的点。

图五3.2传动部分方案删选对比:齿轮传动方案:齿轮传动的噪声大,而且成本微高,这与斯特林引擎低噪音,低成本的优点相违背,且维修较为麻烦。

质量相比于皮带较大。

皮带传动方案:皮带传动的制造方便,结构简单,且维修方便,造价低。

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

过载时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且皮带传动的质量小。

由此可见,皮带传动的优势非常明显。

而且考虑到如果采用齿轮,齿轮的尺寸很小,加工很不方便。

对我们下学期的实物制作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困难。

而皮带轮的加工则非常方便,而且皮带可以外购,这增加了我们实物小车制作的成功性。

最终我们决定采用皮带传动。

4重要零部件及相应功能分析4.1引擎机构1)零件组成:试管,活塞,橡皮管,酒精灯图六 CATIA 中的小车引擎功能分析:如图六所示,酒精灯用来提供热量,使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推动内置活塞运动。

橡皮管连接两试管,使得试管内的气体能够不断地压缩冷却,不断地在两试管间循环。

考虑到橡皮塞与杆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会导致气密性不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橡皮塞与杆之间加了个铜轴套,使得金属杆与铜轴套直接接触,并且加上润滑油。

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

而且我们采用的是活塞和橡皮管这些极其易得且轻便的材料,这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小车整体的质量,同时又节约了制作成本。

酒精灯 试管橡皮管橡皮塞铜轴套内置活塞4.2驱动机构2)零件组成:皮带轮,皮带,轴,飞轮,连接杆,偏心轮。

图七 小车的驱动机构功能分析:如图七所示,试管内气体的受热膨胀和冷却收缩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活塞上两个连接杆分别接在两个偏心轮上(相位差为90度),偏心轮的转动带动穿在轮上的轴转动。

轴上套一个大飞轮,大飞轮不仅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而且大飞轮具有转动惯性,可将发动机能量储存起来,克服其他部件的阻力,使轴均匀旋转。

大飞轮的旁边加一个小皮带轮,在小皮带轮的下方加一个大皮带轮,小皮带轮通过皮带的连接带动大飞轮的转动。

采用小皮带轮带动大皮带轮的减速机构。

大皮带轮的转动带动车轮驱动轴的转动。

驱动轴的两侧加车轮,从而使得小车前进。

飞轮皮带 偏心轮皮带轮5.设计说明5.1加热量Q h 热效率net η=(1—E C T T )C h ηm η=(1—673323)80.010.010.0⨯⨯⨯=0.00416 式中,C 为卡诺热效率比(=0.10);h η为加热效率(=0.10);m η为机械效率(=0.80); 因此加热头部的加热量Q h =netnetL η=00416.04.0=96W5.2转速n根据在开发实际斯特林引擎时得出的经验,其轴输出功率L net 可由行程容积V ,平均气体压力p mean (kpa )及转速n 整理得到关系式:L net =2.5610-⨯Vp mean n= L net =2.5610-⨯628.0129⨯⨯n =0.4得出n=1970r •min 1-5.3飞轮的尺寸选择: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书籍和自己的运算我们得到: 1. 驱动轴转一圈所需要的能量W 大约为0.02J 。

2. 速度变化率δ=(ɷm ax —ɷm in )/ɷm =0.005 3. 平均角速度ɷm =( ɷm ax + ɷm in )/2=206rad/s 下计算飞轮的尺寸:能量变化部分ΔE=ξ⨯W=0.25⨯0.02=0.005J 式中ξ为能量变化率(=0.25)。

飞轮要求的转动惯量I e =ΔE/【(Wm)²*δ】=0.005/(0.005⨯206²)=0.000023kg •m² 我们所做的飞轮的尺寸:厚度=5mm ,半径25mm转动惯量Is=πρbr 4/2=π8530⨯0.005⨯0.0254/2=0.000026kg •m² 经计算可得飞轮尺寸基本符合所要求的尺寸。

6.小车整体三维图图八(隐藏车板时重要零件的相对位置)如图八所示,酒精灯用来提供热量,使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推动内置活塞运动。

橡皮管连接两试管,使得试管内的气体能够不断地压缩冷却,不断地在两试管间循环。

试管内气体的受热膨胀和冷却收缩带动内置活塞往复运动,内置活塞上两个连接杆分别接在两个偏心轮上(相位差为90度),偏心轮的转动带动穿在轮上的轴转动,大飞轮的旁边加一个小皮带轮,在小皮带轮的下方加一个大皮带轮,小皮带轮通过皮带的连接带动大皮带轮的转动。

大皮带轮的转动带动车轮驱动轴的转动。

驱动轴的两侧加车轮,从而使得小车前进。

图九(小车整体的轴测图)酒精灯试管内置活塞飞轮偏心轮皮带 皮带轮后轮前轮驱动轴橡皮管7.小车的特点和创新。

特点:1.小车的所有组成零件制作都非常简单,很多是低价的外购件。

大大地节约了制作成本和制作时间。

2.考虑到所有小组的结构可能类似,而且小车的机械效率差别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小车走的更远,只有减轻小车的自重。

我们小组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选用轻便的材料上,以此来减轻小车的自重。

如选用的内置活塞,橡皮塞,橡皮管等,这些都是密度很小的材料。

创新:1考虑到小车运动时橡皮塞与杆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这会导致引擎气密性不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橡皮塞与杆之间加了一个铜轴套,使得金属杆与铜轴套直接接触,并且加上润滑油。

从而以低成本很好地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

8. 参考文献[1]滨口和洋户田富士夫平田弘一斯特林引擎模型制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6[2]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江耕华,胡来榕,陈启松.机械传动设计手册(修订本)下册 .煤炭工业出版社,1983.41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