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说课稿【推荐】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说课稿第【1】篇〗英雄,超越心灵的感动——《小英雄雨来》说课稿1.有一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因为它记载着我们过去,牢记血泪历史,才能坚定继往开来。
有一些人物,我们不该忘记,因为它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向英雄学习,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创新者。
有一些文章,我们百读不厌,因为它的文字清新朴实,虽然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却时刻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历久而弥新,这是一种超越心灵的感动。
它就是《小英雄雨来》一课,请大家随我一起感受它的魅力。
我对教材的解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知教材——绵长的故事、特色的行文《小英雄雨来》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战争”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
它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地掩护了了八路军的交通员,在日本强盗的诱惑和刺刀威逼下视死如归,最后又机智地逃出死亡魔掌的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部洋溢着爱国主义的小说,这个可爱的孩子,就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范例,同时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文篇幅较长,共分六个部分,六个部分相对独立,各成一个故事,又相互联系,前铺后继,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虽然文章绵长,却故事生动,可读性很强。
对于这样的一篇课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二、明目标——学科的取向、情感的熏陶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的方向,也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科学的教学目标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就会如南辕北辙,欲速则不达。
我首先对六年级学情进行准确分析:(一)学情分析1、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掌握了快速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8《小英雄雨来(节选)》优质课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8《小英雄雨来(节选)》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叫雨来的小男孩,如何机智勇敢地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课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现了雨来坚强勇敢、聪明机智的性格特点,以及我国儿童在战争年代里的爱国情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感受战争年代儿童的爱国情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人物形象等方面仍需引导。
此外,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模仿心理较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战争年代儿童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体会战争年代儿童的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雨来英雄形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1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小英雄雨来(节选)》(第1课时)说课稿【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成长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3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叙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成长故事。
在学习时,我们要能借助小标题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主要人物的品质、精神,从人物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
《小英雄雨来(节选)》本课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峦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教学时,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初步掌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学会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本课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小英雄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机智勇敢。
【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机智勇敢。
3.练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每部分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主题图片。
【教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在座的同学们年龄一样大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小英雄雨 来》 说课稿

《小英雄雨来》说课稿《<小英雄雨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英雄雨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本文篇幅较长,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是“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河沿上的枪声”“雨来没有死”。
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将雨来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学生可能了解得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外,本文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快速阅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雨来的英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勇敢面对困难,做一个坚强的人。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雨来的英雄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下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

《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一、说教材。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15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说教法。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
本课主要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要点阅读,实现长文短教,也为高年级学习浏览做准备。
五、说学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法学习,学生通过“读画思议”感知文本。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能要求太高,可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
对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
六、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7课《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优质说课稿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故事中,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孩子,他为了掩护李大叔,同鬼子进行了智勇双全的斗争,展现出了我国少年儿童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的英勇精神,学会生字词,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当时的环境和情境,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英雄人物的情感认同和尊敬,对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会正确的书写和阅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文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雨来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坚强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雨来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情感教学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解雨来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引入课文。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雨来的英勇形象。
3.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雨来的事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通过雨来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展现了雨来勇敢、机智、爱国的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他们通常比较感兴趣。
但同时,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的英雄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雨来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体会雨来的英雄精神,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雨来的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的英雄精神。
4.说课稿:对课文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雨来的勇敢和智慧,以及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5.实践演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雨来的英雄精神对当代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勇敢智慧爱国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朗读、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说课稿【第1篇】《小英雄雨来》说课稿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我在解读本文时特别关注了三点:一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少年英雄塑造得活灵活现。
二是作者通过对雨来的正面描写和对敌人的侧面描写来刻画雨来的英雄形象。
三是文章中有些语句含义比较深。
【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节课的核心所在。
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情和课标的精神,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雨来形象。
(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
(3)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热爱祖国的英雄气概。
(4)学习作者通过对雨来的正面描写和对敌人的侧面描写来刻画雨来的英雄形象的写作方法。
【说重点、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本课我确定的教学的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热爱祖国的英雄气概,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雨来的正面描写和对敌人的侧面描写来刻画雨来的英雄形象的写作方法。
【说教法学法】要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必须有有效的教法、学法做支撑。
学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教法:启发、点拨、引导。
【说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表达,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说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引出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2.启发学生根据课题展开追问。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
一、抓住特点说教材
《小英雄雨来(节选)》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课文,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我在解读本文时特别关注了三点:一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塑造的活灵活现。
二是文章中有些语句含义比较深刻,三是课文分六部分,每部分用空行隔开,便于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扭”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体会雨来的英雄品质,激发爱国情感。
3.品味课文如何进行环境描写,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二、根据实际说教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要点阅读,实现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
三、依据课标说学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法学习,学生通过“读画思议”感知文本。
四、情感互动说流程
本课我设计四个环节:
(一)直入课题。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战争》这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大家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说?
(三)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字词】
晋察冀扭身起码软骨囊囊姥姥塞进枪栓捆绑劫难枕头柜板扒开尸首铅笔胳膊红绸敌人慌忙趁机
(1)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3)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四)重点品读,体会感情
要课堂达到高效,必须抓住文本特点,以点带面。
在这个环节中,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哪些段落表现雨来的机智勇敢?重点阅读四五部分,找出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谈谈体会。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全班汇报,交流,对重点语句,指导朗读、体会。
如抓住三次“我没看见”品读、交流进入人物内心,感悟雨来的英勇无畏的品质。
具体设计如下:
1)师出示以下句子,生自由朗读三个“没看见”所在的句子: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
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2)师引导学生体会三次“没看见”的不同点与共同点。
通过交流,感受雨来的坚强与勇敢。
3)师运用提示语分别引读上面三个句子。
这样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悟雨来的品质,真正发挥了“读”的作用,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读到最后学生就深深体会到了雨来的那句“没看见”的背后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第三步,探讨写法:
1.文中除了对雨来的生动描写,为什么还要形象逼真地写敌人呢?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侧面描写)
2.说说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第一段描写,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因为芦花村紧靠还乡河雨来才有可能练就游泳的本领;因为还乡河边长着芦苇,后来雨来才可能在敌人眼皮
底下潜水跑掉。
(2)文章第六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
在这里的描写渲染了雨来牺牲的悲壮气氛。
衬托雨来的英雄形象。
(3)“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烘托乡亲们悲愤的心情。
由此看来,成功的环境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今后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环境描写。
(五)合作探究
学完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正是通过雨来掩护李大叔,并与鬼子勇敢作斗争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表现他是小英雄。
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前两部分与整个事件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手指板书中的小标题)
(六)我的视角
拿起手中的笔,从不同方面,写下你的收获。
(七)突出教路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是一个微型教案,本课的板书力求简洁精炼:
小英雄雨来(节选)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顽强不屈
热爱祖国
这样的设计,抓住了课文主线,理清了课文的思路脉络,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有序性、直观性,实现了文路、教路、学路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