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停连技巧

合集下载

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

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

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是停顿和连接的统称。

在朗读的多种技巧中,停连是内容丰富且变化多彩的一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停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落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声止气也尽。

这种停顿多用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读完之后,句逗停顿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是扬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短,停顿时声停但是气不断、意不断,停之前声音稍上扬或持平,声虽止但气未尽,停之后的声音或缓起或突起,一听便知道还有下文。

这种停顿多用在一个意思还未读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的地方。

三是直连,即顺势而下,连接迅速,不露连接的痕迹。

多用于内容联系紧密,持续抒发感情的地方。

一般与扬停配合使用。

四是曲连,即在连接处有一定空隙,但又环环相接,迂回向前。

多用于既要连接,又要有所区分处。

常与落停配合使用在实际运用中,根据朗读者和听众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可以将停连分成十种基本类型,即呼应性停连、区分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

类型不同,停连的位置也不同。

呼应性停连是在理清语句大意的基础上,表达出前后语句之间的照应关系的停连。

要分清是一呼一应、一呼多应还是多呼一应。

“呼”和“应”是一种内在联系的表现。

在一呼多应中,要弄清多应之间的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其他关系。

拓展:顾城现代诗精选【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叽叽喳喳的寂静】雪,用纯洁拒绝人们的到来远处,小灌木丛里一小群鸟雀叽叽喳喳她们在讲自己的事讲贮存谷粒的方法讲妈妈讲月芽怎么变成了金黄的气球我走向许多地方都不能离开那片叽叽喳喳的寂静也许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冬天一片绝无人迹的雪地在那里许多小灌木缩成一团维护着喜欢发言的鸟雀【悟】树胶般缓缓流下的泪粘和了心的碎片使我们相恋的是共同的痛苦而不是狂欢我唱自己的歌我唱自己的歌在布满车前草的道路上在灌木的集市上在雪松和白桦树的舞会上在那山野的原始欢乐上我唱自己的歌【我唱自己的歌】在热电厂恐怖的烟云中在变速箱复杂的组织中在砂轮的亲吻中在那社会文明的运行中我唱自己的歌我唱自己的歌即不陌生又不熟练我是练习曲的孩子愿意加入所有歌队为了不让规范的人们知道我唱自己的歌我唱呵,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细长的月亮从海边向我走来轻轻地问:为什么?你唱自己的歌【土地是弯曲的】土地是弯曲的我看不见你我只能远远看见你心上的蓝天蓝吗?真蓝那蓝色就是语言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微笑却凝固在嘴边还是给我一朵云吧擦去晴朗的时间我的眼泪需要泪水我的太阳需要安眠看完“朗诵中关于停连的技巧”的人还看:1.播音主持朗诵的停连的技巧2.朗诵技巧停顿好的学习方法3.朗诵技巧停顿学习方法4.朗诵停顿技巧5.现代诗歌朗诵技巧及训练。

播音主持停连技巧

播音主持停连技巧

播音主持停连技巧1) 教学目的:停连是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外部技巧,教授这部分在全篇理解、感受地基础上去确定语句地停连。

第二,要注意方法地灵活多样性,切忌以不变应万变,致使停连运用方法单一、僵死。

第三,停连技巧地运用中要注意克服“不敢停顿”和“该连不连”的倾向。

3)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集中在停连的分类和停连的运用两个部分。

4)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对如何运用停连的讲解,只有让学生对停连的方式及运用原则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灵活地运用。

5)学时分配:大课2课时,小课12课时6)教学内容:第一节:停连的概念一、概念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停,指停顿,连指连接。

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在播音中,语言地部分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词组或词之间,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地地方,时间有长有短,都属于停顿地范围。

那些不休止、中断地地方,特别是文字稿件中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不中断地地方,就是连接。

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地方法。

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

二、为什么要有停连停连,是同有声语言同时存在的,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需要,更重要的一点,停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

思想感情的运动需要在哪里停顿,就要在哪里停顿,需要停顿多长时间就要停顿多长时间,需要在哪里连接就要在哪里连接,这样才能发挥有声语言运用停连表达思想感情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象等作用,达到引人、感人的目的。

所以,在有声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停顿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以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因此,在停连的运用上,生理需要必须服从心理需要,不可因停害意、因停断情。

停顿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继续和延伸,而不是思想感情的终止、中断和空白。

第二节:停连运用的基本原则一、标点符号是参考标点符号只显示了文字语言的停连关系,如句与句之间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段落之间有另起一行作为标志等,停顿和连接才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

播音主持停连技巧

播音主持停连技巧

播音主持停连技巧播音主持停连技巧停连,是播音与主持的重要外部技巧之一,影响受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

下面店铺为大家提供一些播音主持停连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停连的位置和时间一般地,播音与主持的理论界把停连的类型总结归纳为呼应性停连、区分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等十种。

生理性停连:指稿件中人物因生理上的需要产生的异态语气。

比如,激动、上气不接下气、无力完整说话断断续续地、口吃等状态。

要注意把握好分寸,能够提点传神即可,以免打断稿件语气的脉络。

回味性停连:这是为了加深听者的印象,引发其思考和回味。

比如,“他的夫人浦安修同志那时在北师大做领导工作,只有星期日才回来。

”“同志”后的停连给听者一个回味的时间,解释为什么这些事彭总的夫人不做而是彭总自己做。

最后一段,“这张照片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间了,照片本身也在一场浩劫中化成了灰烬,但是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和妻子的心中。

”“永远”后的停连引发了内在语“彭德怀同志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灵活性停连:由于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差异,对稿件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受到语感、声音条件等具体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处理停连可能不尽相同。

为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综合运用多种停连技巧。

加强对生活中各种语言的分析、研究,加深对语言的文学性、科学性的理解是丰富有声语言灵活性的关键。

(2)停连的方式首先,看停顿的方式。

第一,扬停强收式。

表达雄壮、自豪、坚定、急促等情绪时用扬停强收。

如前文例稿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人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彭总在说此话时,一方面为自己的不公平待遇有些怨气;更主要的是不居功自傲,要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

所以,用扬停强收的方式比较恰当。

第二,落停缓收式。

落停在一句话、一个层次、一篇文章结束时使用。

当内容在此结束、收住,声音也要呈落式滑下来,然后缓缓收住,气息正好在落收时用完,停的时间较长,适用于稿件的结尾。

播音主持专业中停顿的技巧

播音主持专业中停顿的技巧

播音主持专业中停顿的技巧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原晶无论是在日常说话时还是在播音时,我们的表达都不可能一字一停或断断续续地去进行。

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地去叙述。

所以无论是出于客观的生理需求,还是主观的情感需要,停顿都是我们讲话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同时,停顿也是给听众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表达者语意的时间。

尤其是播音过程中,停顿更为重要,如果运用不好很可能产生表达误区,让听众产生误解。

为此,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委会的老师就和大家说说,播音主持中该如何运用停顿这个技巧。

在播音中,停顿可大致分为以下这四大类。

一、生理停顿生理停顿是指表达者根据自身气息的需要,在表达过程中,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做一个短暂的停歇或换气。

需要注意的是: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也不可割裂语法结构。

例如:“在建设工作中,犯一些错误,有一些缺点,是难免的。

问题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

”(选自吴晗《论谦虚》)。

这句话中,除了标点处明显的停顿需要,“问题在于……”这半句话较长,我们便可根据气息需求将其再次划分,进行适当的停顿,以便表达时的气息顺畅自如。

二、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用来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

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的含义大致相关。

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就要比分号、冒号长;而分号、冒号后的停顿,则要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要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要长于句子间停顿的时间。

例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段话中,凡是有标点的地方,播音时都必须停顿,而且要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实行长短不同的停顿。

其中第一个“/”就要比第二个“/”停顿时间要长。

三、表达音节的停顿表达音节的停顿,通常会用在播读诗词时进行,这时要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诗词的节奏感。

播音主持训练:第九讲表达感情方法之停连

播音主持训练:第九讲表达感情方法之停连

第九讲表达思想感情的⽅法之停连⼀、理论基础⾯三讲从感情酝酿、思维活动等⽅⾯调动了我们的播讲愿望,光有愿望还必须要付诸于现实,该如何把内⼼的情感通过有声语⾔表达得准确到位、⽣动⾃如呢?现在⼀起来学习表达思想感情的⽅法,分别是停连、重⾳、语⽓、节奏。

虽然这四种⽅法分开来讲解,但是在使⽤时,它们可不是“孤军作战”,⽽是“并肩作战”,不能割裂开来仅仅是⽤其中⼀种⽅法。

好,先来学习停连。

停连停连标记符号:⽤∧表⽰停顿,▲表⽰停顿时间⽐∧稍短,∧∧表⽰停顿时间⽐∧稍长。

⽤)表⽰连接。

是指在有声语⾔的流动过程中,声⾳的中断和延续。

定义是:在有声语⾔的表达过程中,那些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声⾳中断、休⽌就是停顿。

停顿,是指⼈们朗读或说话时语⾳上的间歇。

从⽣理上说,⼈播读或说话时需要呼吸换⽓,需要有间歇;从语⾔结构上说,为了层次分明,表达清楚,也需要停顿与连接互相作⽤来实现;从内容表达上说,要让听者有时间领会内容,突出重要信息,同样需要停顿。

反之,那些不中断、不休⽌的地⽅(特别是有标点符号,⽽不中断、不休⽌的地⽅)就叫连接。

逗号、句号等是⽂字语⾔的标点符号,停连则是有声语⾔的标点符号,我们的停连以标点符号作为参考,并不是完全按照标点符号停连的。

有声语⾔的停连的原则是标点符号是参考;语法关系是基础;情感表达是根本。

看来,深⼊理解⽂章内涵,把握⽂章思想感情是确定停连的关键。

有这样⼀个笑话:相传⼀主⼈请客,客⼈给他⼀封信:“⽆鸡鸭也可⽆鱼⾁也可⼀盘青菜不可”。

于是主⼈就做了⼏盘不同的青菜,搞得客⼈很⽣⽓。

由于客⼈和主⼈的对信理解的不同⾓度⽽断句不同,客⼈的意思是“⽆鸡∧鸭也可∧∧⽆鱼∧⾁也可∧∧⼀盘青菜不可”。

主⼈却理解为“⽆鸡鸭也可∧⽆鱼⾁也可∧⼀盘青菜不可”。

两者意思相反,闹出了笑话。

所以,停连不是随随便便想停就停,想连就连的。

现在具体看看如何确定停连的位置。

(⼀)如何确定停连的位置1准确理解语句意思“过路⼈等不得在此穿⾏”。

(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十章 停 连

(完整版)《播音主持》第十章  停  连

第十章停连作者:播音创作…文章来源: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点击数:583 更新时间:2005-7-1第十章停连1)教学目的:停连是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外部技巧,教授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停连在有声语言表述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停连概念、种类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停连这种技巧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从而更好的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以更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

2)教学要求:第一,在全篇理解、感受地基础上去确定语句地停连。

第二,要注意方法地灵活多样性,切忌以不变应万变,致使停连运用方法单一、僵死。

第三,停连技巧地运用中要注意克服“不敢停顿”和“该连不连”的倾向。

3)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集中在停连的分类和停连的运用两个部分。

4)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对如何运用停连的讲解,只有让学生对停连的方式及运用原则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灵活地运用。

5)学时分配:大课2课时,小课12课时6)教学内容:第一节:停连的概念一、概念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停,指停顿,连指连接。

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在播音中,语言地部分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词组或词之间,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地地方,时间有长有短,都属于停顿地范围。

那些不休止、中断地地方,特别是文字稿件中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不中断地地方,就是连接。

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地方法。

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

二、为什么要有停连停连,是同有声语言同时存在的,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需要,更重要的一点,停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

思想感情的运动需要在哪里停顿,就要在哪里停顿,需要停顿多长时间就要停顿多长时间,需要在哪里连接就要在哪里连接,这样才能发挥有声语言运用停连表达思想感情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象等作用,达到引人、感人的目的。

所以,在有声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停顿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以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停连重音 2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停连重音 2
停连 重音
Free Template from
2
停连的概念
顾名思义,停连就是指停顿和连接。在播音有 声语言的语流中,那些为表情达意所需要的声 音的中断和休止就是停顿;那些声音不中断、 不休止,特别是文字稿件上有标点符号而在播 音中却不需要中断、休止的地方就是连接。
Free Template from
15
2、呼应性停连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 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诗篇。
他理论知识丰富、坚实、系统。
Free Template from
16
3、并列性停连 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 远的地方奔腾怒吼,绿叶∧在树枝上飒飒 地响。 养猪、养兔、种茨菇、种油料、种瓜茶、 编织、烧砖、运输等生产门路,一般社队 都能经营,大有发展潜力。
Free Template from
11
停连的作用
• 生理的需要
• •
心理的需要 口语化的需要
Free Template from
12
• • • •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穿行。 二十二点三十分,播送长诗《祖国,我爱你》的下半部分。 福建省厦门市今天举行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像奠基典礼。 秦京输油管道,是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的延伸工程。它 经过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所属的十三个县市,穿越河 流、铁路和公路一百多处,全长三百五十公里。 • 张大娘好象认不出他了,眯缝着眼睛边打量边试探着问: ‚你是王福吧?‛ • 高家凯眼睛睁不开了,声音微弱的说:‚不……,留…… 下,我……有用……”。
5
(1)准确理解语句意思 阿拉法特指责以色列企图破坏中东和谈的基础。 阿拉法特指责以色列 / 企图破坏中东和谈的基础。 阿拉法特指责 / 以色列企图破坏中东和谈的基础。

播音摆脱念稿痕迹的停顿技巧

播音摆脱念稿痕迹的停顿技巧

播音摆脱念稿痕迹的停顿技巧流畅,却不自然,是念(背)稿痕迹的一种表现,因为没有交流感,让人感觉不真诚。

原因是节奏被文字稿件束缚了,要摆脱这种束缚,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停顿”与观众交流。

1、利用“停顿”与观众交流不敢停顿,是学播音主持常见的问题。

关键在于对停顿的认识,播音中的停顿,不是播累了,松口气,歇一歇。

声音的停顿,不是表达的空白。

相反,停顿是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讲述每一个人中国人心底的 / 那抹中国红。

节目开头第一句话的这个“停顿”,沙晨老师就把观众带入到节目的节奏当中。

这个停顿有1-2秒钟,在播音中不算短了,但给人感觉恰到好处。

这种话即将说到重点时的停顿,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预期”,竖起耳朵等着你说下去。

停顿长度可结合“情感”把握分寸,太短可能达不到目的,太长则可能不符合观众的生理和心理节奏,可以多练习调整。

向着 / 家的方向前行。

当时,她已阔别祖国1000多天。

/ 终于回来了!在最能抒发情感的字词处,利用停顿引起观众的注意,同时也是给观众留出“感受”的空间,以产生共鸣。

“家”、“终于”这两个重音,我们可以从沙晨老师的语气上感受到心潮澎湃。

2、停顿,不要着急换气停顿不等于暂停,声音虽然断了,内心继续往下播讲的欲望没有断。

要把停顿变成思想感情的延续,要达到“声断气连”的效果,一定不要刚停下来,就着急换气。

小腹要保持住停顿处最后一个字的状态,把这种状态、这种感觉延续到下一句话开口的一瞬间再换气。

3、“停”得精彩,离不开“连”得精彩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唯有这一次/让我热泪盈这两个逗号都可以缩短停顿时间,“直连”过去,读到“这一次”,突然一个“急停”,利用这种欲停先连,鲜明地突出重点。

“连”的时候一定要“干脆”,不要“矫揉造作”,才更能表达出情感的朴素真挚。

当然,要让表达更有感情,也离不开“起伏”的变化,比如“向着/ 家的方向前行”,“家”拎起来之后,“的方向”三个字就可以读得非常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主持停连技巧1)教学目的:停连是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外部技巧,教授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停连在有声语言表述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停连概念、种类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停连这种技巧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从而更好的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以更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

2)教学要求:第一,在全篇理解、感受地基础上去确定语句地停连。

第二,要注意方法地灵活多样性,切忌以不变应万变,致使停连运用方法单一、僵死。

第三,停连技巧地运用中要注意克服“不敢停顿”和“该连不连”的倾向。

3)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集中在停连的分类和停连的运用两个部分。

4)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对如何运用停连的讲解,只有让学生对停连的方式及运用原则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灵活地运用。

5)学时分配:大课2课时,小课12课时6)教学内容:第一节:停连的概念一、概念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

停,指停顿,连指连接。

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

在播音中,语言地部分之间,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词组或词之间,有声语言总有休止、中断地地方,时间有长有短,都属于停顿地范围。

那些不休止、中断地地方,特别是文字稿件中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不中断地地方,就是连接。

停顿和连接都是有声语言行进中显示语意、抒发感情地方法。

无论停或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

二、为什么要有停连停连,是同有声语言同时存在的,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需要,更重要的一点,停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

思想感情的运动需要在哪里停顿,就要在哪里停顿,需要停顿多长时间就要停顿多长时间,需要在哪里连接就要在哪里连接,这样才能发挥有声语言运用停连表达思想感情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象等作用,达到引人、感人的目的。

所以,在有声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停顿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以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

因此,在停连的运用上,生理需要必须服从心理需要,不可因停害意、因停断情。

停顿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继续和延伸,而不是思想感情的终止、中断和空白。

第二节:停连运用的基本原则一、标点符号是参考标点符号只显示了文字语言的停连关系,如句与句之间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段落之间有另起一行作为标志等,停顿和连接才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

我们必须要强调,勇敢地甩掉标点符号的羁绊,掌握我们有声语言自己的标点符号——停连。

二、语法关系是基础我们对文字稿件的理解感受及有声语言的表达,都必须也只有通过作品符合语法规范的词句才能变成现实,也就是说,每一句话都有语法问题,稿件的语句系列、词或词组系列,离开语法是不可能的,它是我们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基础。

三、情感表达是根本文字稿件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形之于声,是传情达意、明志省人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感情的表露,究竟在哪里停顿,在哪里连接还是要根据稿件内容和情感表达,联系稿件的上下文来决定。

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是我们运用停连的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从任何一个狭隘的侧面去分析,都会碰壁,这需要全面知识的综合应用。

第三节:停连的分类从准备稿件的全局角度出发,以稿件的内容、脉络、听者心理为依据,我们将停连分为十类。

第一类:区分性停连区分性停连是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时对一个个汉字进行再创造的组合、贯通的技巧,它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灵活,稿件中词或短语之间、句与句、层与层、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区分性停连。

第二类:呼应性停连有声语言的行进,在停连上有前呼后应的性质。

播读中运用呼应性停连必须解决哪个词是呼,哪个词是应,二者如何呼应等问题。

“呼”和“应”是一种内在联系的表现,在作品中,在语句中,有呼无应,显得不完整;有应无呼,显得没头脑。

总之,有呼无应和有应无呼都会造成语言序列的紊乱,给人以“前言不搭后语”之感。

运用呼应性内在联系的停连也有某种区分作用,但主要是凸现呼应关系。

第三类:并列性停连并列性停连,是指在稿件中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及各成分内部的连接。

凡属各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求位置类似,时间近似,以显示并列关系,而它们各自内部的连接较紧,有时有些小停顿,时间也不可长。

第四类:分合性停连在并列关系之前,往往有领属性词语;在并列关系之后,往往有总括性词语。

在领属性词语之后、或总括性词语之前,都有较长时间的停顿,比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长。

这样就形成了合——分——合的分合关系。

分合性停连包括先分后合、先合后分两种情况。

先合后分再合是这两种情况的联合。

我们把握了分合关系,对于运用区分、并列、呼应等停连也更有利。

第五类:强调性停连在句子之间、词组或词之间,为了强调某个句子、词组或词,就在前边或后边、以至前后同时进行停顿,使所强调的词句凸现出来,其他不强调的词句中,有停顿处也相对缩短一些时间,这就是强调性停连。

第六类:判断性停连既然是判断性停连就应该有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的感受就应该明显。

比如说,此事物是什么样?表达中应怎样体现?这就需要运用判断性停连。

因此,在稿件中有判断过程表现的时候,就应在判断、思索的地方进行判断性停连,以表达出此时的思维过程。

停顿不是思想感情的空白,不仅是说在播讲中已经“明其意”,而且要表现出正在“成于思”,即有思维过程。

为了表现思索、判断的过程,便可以运用判断性停连的方法。

第七类:转换性停连在稿件内容发展和展开的情况下,有声语言必须随波婉转。

由一个意思变成另一个意思,一种感情变成另一种感情,这中间应该有相应的停顿,显示转换的关节。

为了表现语意、文势、感情,就要运用转换性停连。

这种停连在稿件中运用的也较多。

在层与层、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有这样的停连。

第八类:生理性停连在某些稿件中,由于人物生理上的异态,产生语流不畅、断断续续的情况,就要学会运用生理性停连,这些生理变化形式的停连,在播讲中只给以必要的、象征性的表现,而不强调夸张的呼气和吸气声音。

运用这种停连也需要有播音员的感情色彩做陪衬,重要的是语句的内容是什么,说话的情态是什么样,至于怎么说的,要点到为止。

所谓点到为止,就是抓住一两处富有特征的词或词组稍加停顿,能给听者造成有某种生理变化的感觉就可以了,不必自始至终、字字句句地模拟那种声音形态、气息状态。

第九类:回味性停连有的词、句、段播完之后需要给受众留有想象、回味的时间,这样的停顿就是回味性停顿。

回味性停连,关键在于“回味”。

这种回味性是因为播讲者的具体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延续下去的结果,是受众从有声语言中有了具体感受之后的心理反应。

一般在稿件中有需要展开想象发人深思的地方运用。

运用这种停连,停的时候时间要给足,在强调的词后边停顿才叫“回味”。

第十类:灵活性停连有声语言应该生动吸引人,任何停顿和连接都不是呆板的、生硬的,无论在停连的位置上、时间上,都没有万能的公式。

再加上每个人的文化修养不同,声音条件不同,表达方法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多种技巧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因此,不一定非要一是一、二是二地分清这里用什么停连,那里用什么停连,非要在这里停或那里停等。

在语意清晰、语言链条完整、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活跃的基础上,或移动停顿位置,或延缓、缩短停顿的时间,或增多、减少连接,由于改变了某些固定的处理,便会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觉。

特别是在急稿的播讲中,不可能把每个停顿都安排得妥帖,而语言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变化”二字。

于是我们应该在停连处理上保持较大的灵活性。

以上谈到的十种停连的类型,在播讲中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是交错使用、并行不悖、融会贯通的,只是因为具体语意、具体感情而以某种停连为主。

并且在表达过程中会因内容的不同、稿件体裁的不同、播音员本人的素质不同等等,技巧的运用也会千变万化,停连的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

应该是把基本方法掌握后,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发展中前进。

在运用时,我们既不要拘泥文字,又不要削足适履,要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中去确定和把握。

第四节:停连的处理方式一、停顿方式:(一)落停这种方式一般用在完成句中,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

它的特点是,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或急收或缓收,或强收或弱收,都要停住,不能失去控制。

落停要求声音随着内容的需要进行。

(二)扬停这种方式一般用在未完成句中,也就是在句中无标点之处,或一个意思还没有说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的地方。

它的特点是,停顿时间较短,停时声停气未尽,停之前的声音或稍上扬或平拉开,停之后的声音或缓起或突起。

这些处理需要视内容而定。

二、连接方式(一)直连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联系比较紧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顺势连带,不露接点。

有时甚至不用换气,只用胸中的余气一就就可以了。

一般是紧连快带,这里往往是在紧连的前后用慢来显示,慢中有快。

(二)缓连这种停连给人一种似停非停之感,平时常用“顿挫”来形容。

这种顿挫主要是以连接为,因为顿挫有时不需要喘气或深呼吸,是声挫气连,一般用于较舒缓的内容,而且适合于一句话或一段当中的连接。

这种方式也用于没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需要有所区分的地方,它的特点是声断意连,环环向前。

停连的处理方法大致有这几种,但在运用时就不见得局限于这几种方法。

在这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去发挥自己的创造,也一定要遵循从内容出发并符合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这一原则。

同时还注意与其他技巧的密切配合,重音、语气、节奏的不同,停连的处理也会有不同,如,“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技巧就与连接有直接的关系。

6)习题见《实用播音教程——语言表达》停连部分7)教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毕征主编《播音文体业务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

付程主编《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