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教案1浙教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教案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2.了解传粉及传粉方式和途径教学重点1. 植物的有性生殖2. 传粉的概念3. 传粉的方式和途径教学难点传粉的方式和途径教学设计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1.被子植物开花时,容易看到的现象是萼片和花瓣渐渐张开,雄蕊和雌蕊显露出来;不容易看到的变化是雄蕊伸长,花药裂开,与此同时多数植物的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所有这些变化都为传粉作准备。
传粉就是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2.传粉的方式。
(1)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豌豆花是进行自花传粉的(2)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棉花是进行异花传粉的(3)异花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3.异花传粉的途径(1)虫媒花,靠昆虫传粉,动力来自于昆虫。
虫媒花的特点:一般花粉较黏,有鲜艳的花被、芬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象桃、牡丹、苹果、油菜等植物的花是虫媒花。
(2)风媒花,靠风力传粉,动力来自于风力。
风媒花的特点: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伸出花瓣外面。
像玉米、小稻、杨、榆等植物的花是风媒花。
(3)人工授粉: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
巩固小结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1.开花:当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成熟,花被展开,雌蕊和雄蕊显露出来,叫开花。
2.传粉(1)传粉概念: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2)传粉方式A.自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豌豆是典型的自花传粉。
B.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3)异花传粉按传粉的不同途径把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4)人工授粉: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
课后练习: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首先()A.萌发出花粉管 B.形成一个精子C.进行受精作用 D.分裂成两个精子2.有关植物传粉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传粉主要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法B.水稻、玉米的花主要靠昆虫传粉C.在异花传粉的植物中,由昆虫传播花粉的花叫虫媒花D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并不是绝对的34.下列植物靠风力传递花粉的是()A.油菜B水稻C荔枝D桃子作业布置:见作业本课后反思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二)教学目标1.知道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2.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第5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1课时 学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一课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了解人工授粉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多媒体观看图片或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科学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了解传粉的适应特征,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植物受精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树立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1)植物的有性生殖、传粉的概念、传粉的方式和途径。
(2)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难点】(1)传粉的方式和途径。
(2)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
教学过程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5~28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根据有无细胞的结合过程,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为有性生殖。
2.雄蕊中的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上,这个过程叫做。
3.植物传粉的方式主要有(如豌豆花)和(如棉花),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
4.异花传粉的植物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可将花分为和。
(1)靠传粉的花叫做虫媒花。
虫媒花一般较大、花瓣的颜色较,通常有和,易于吸引昆虫。
同时,虫媒花花粉粒,有,便于黏附在昆虫身上。
如桃、月季、橘、牡丹、油菜、苹果、杜鹃等植物的花。
(2)靠传粉的花叫做风媒花。
风媒花花粉,柱头或,能分泌粘液,并且花瓣外面。
如玉米、水稻、柳树、杨、榆等植物的花。
5.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
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
当花粉管到达胚珠时,花粉管里的就会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6.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花粉的萌发被子植物的受精7.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果实,而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也有少数花萼不凋落,如草莓)。
浙教版七年科学下册第1章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1课时(教案)

浙教科学七下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有一个雌蕊、一个子房,故只能发育成一个果实。
子房内有多少个胚珠完成了受精作用,发育成的果实中就含有多少粒种子。
读图花中的什么结构变成了果实和种子?拓展视频:果实的种类4.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1)人工授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自然状态下,若植物在开花期间因各种原因而使传粉受阻,则会影响果实、种子的形成,所以此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授粉是用人工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授到雌蕊柱头上的技术。
人工授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另外,在植物杂交实验、植物育种和农业生产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2)粮食紧缺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原来都是野生的植物,后来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种植。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紧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依赖性较大,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的耕地资源减少,以及不断出现的自然灾害,使粮食的生产受到严重的威胁,要彻底解决粮食问题,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思考与讨论①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情况,对植物的繁殖会有什么影响?说说其原因。
【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情况,昆虫不能出来活动,且大量的花粉随知粉物方法了的粮食问题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传粉: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知识小结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植物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可将花分成两类:(1)虫媒花:主要靠昆虫传粉。
(2)风媒花:主要靠风力传粉。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物受精后子房会继续发育成果实,而花的其他结构大多先后枯萎或凋落。
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5.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采用人工方法给农作物传授花粉的方法叫做人工授粉。
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教学设计(2)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四)归纳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以大量视频,图片为前提,通过观察,比较,运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最终形成果实和种子这一自然生长过程。学习了本节内容,我们进一步理解植物生命的形成过程,为日常生活中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建议,传递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同学们再见!
师:而异花传粉因为发生在不同花朵间,所以我们看到它们的花朵是完全打开的,有利于相互传粉。不同异花传粉植物往往具有不同花的结构,同朵花中的雌,雄蕊成熟期一般都不相同,这样能够避免它们进行自花传粉。如苹果,桃,月季,橘,油菜等植物的花都是异花传粉。在植物的传粉方式中,你认为哪种传粉方式更普遍?
生:异花传粉由于携带不同遗传信息的精卵结合,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有利于生存和繁衍,所以异花传粉是植物中比较普遍的传粉方式。
师:受精之后植物又会发生那些变化呢?(观看视频)
生:受精之后花结构中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先后枯萎凋落,子房和胚珠不断发育,最终形成果实和种子。
师;子房中的结构发育成了果实中的哪些结构呢?我们继续看下去。种子和果实的结构是怎样的?
生:种子包括种皮和胚,果实包括里面的种子和外面的果皮。子房是如何发育成果实的呢?最外层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和受精卵构成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虫媒花,风媒花它们各自的特点就是为了利于传粉,为了生殖后代,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植物从开花,传粉最终结成果实还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3)

板书设计
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3)
(一)营养繁殖的方法
植物的根、茎、叶也有一定的繁殖作用,植物体靠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过程叫营养繁殖。
课题
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3)
第3课时(总第15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
2、了解营养繁殖在生产中的利用。
教学
重点
植物的主要无性生殖方式:营养繁殖.
教学
难点
嫁接的操作技能
教学备
挂图、录像、提前准备植物的营养繁殖材料、投影片。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准备引入]一、引言:花、果实、种子是植物体的繁殖器官,这些器官为植物体繁衍后代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这些器官可以进行繁殖作用外,植物体还有哪个结构能起到繁殖作用呢?学生会提到:根、茎、叶。确实如此,植物的根、茎、叶也有一定的繁殖作用,植物体靠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过程叫营养繁殖。(板书)
1.分根法:夹竹桃、腊梅等灌木,它们的丛生茎下各自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
2.压条法:
3.扦插法:
4.嫁接法:
(二)组织培养
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这叫做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课后
反思
学生课下准备营养繁殖的材料,如课后的马铃薯块茎实验、芦荟、吊兰等,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短时间内很难见分晓,这种例子很多,不妨让学生举一些。例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指的就是扦插。例如:如何种葡萄等果树,要强调:选取的枝条要新鲜、爆满。有些植物不宜形成不定根,成活较困难,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浸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教案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身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科学的思维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授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了解人工授粉及其意义。
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并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在农业上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来自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教材第3章是以生命周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植物的一生和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等知识,主要体现生命的周期性和生命代代相传的原理。
所以本节课内容是第3章的一个重点。
前面几个知识点的教学是学习植物生殖的多样性基础,而且在学习植物的一生时课文中就留下伏笔:“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胚珠就发育成种子”。
于是在这节课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生对“生殖”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在前面学习了相关知识以后,已经了解了植物生殖的概念,但不清楚具体的方式。
从年龄上看,七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进行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的有性生殖、传粉的概念、传粉的方式和途径2、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被子植物受精后,花各部分结构的发育情况教学难点:(1)传粉的方式和途径;(2)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2课时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二课时植物的无性生殖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堂课主要介绍了低等植物的孢子繁殖、一些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以及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材开篇就介绍了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过程,而有关孢子植物繁殖的知识早已出现在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本堂课介绍孢子繁殖是为了引出植物无性生殖的课题。
因此,孢子繁殖的内容在本堂课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些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本堂课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等四种营养繁殖方法的概念并能加以区别。
最后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本堂课中的STSE资料阅读部分,只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过程,知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了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同时也接触了一些有关孢子植物繁殖的知识。
这些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铺垫:在本章前面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了动物生殖方式的多养性,其中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类比植物,除了有性生殖之外,也有无性生殖。
因此,前面学生对动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学习为过渡到本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生活经验: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四种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缺少实践经历,但在生活中对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所耳闻,而这种方法属于营养繁殖中的扦插,因此可以不按教材中的顺序,先学习扦插,再学习其他营养繁殖方法。
陌生领域:学生对比较先进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比较陌生,难以理解。
通过一段视频来介绍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学生可以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增强所学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上节课所学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和这节课学习的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之间的不同,知道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四种营养繁殖方法的生殖过程,概述营养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2课时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初中科学(教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5节第二课时一、设计说明本课的内容来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二课时。
本节课内容是前一课时基础上进行复习、巩固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等重要知识点。
继续学习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由于学生对各种植物繁殖方式的认识不够,所以应多准备些实物、图片和课件等直观材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2、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受精的过程和被子植物花结构中各部分的发育。
2、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及营养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植物生殖方式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养成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情操三、教学重点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
四、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
五、教学准备实物(课前让学生提前做一些营养繁殖的小实验,例如蒜、吊兰等,以便课上进行交流。
番茄植株、茄子植株、刀片、棉布条、细麻绳、透明塑料袋)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五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引课[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复习上节课内容:[课件]1、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传粉方式、异花传粉的途径、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
受精(受精的过程)结果(果实、种子的形成)。
2、被子植物受精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其中: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练习]:1、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 C )。
A、加速果实发育B、减少虫害C、增加产量D、防止品种变异解析: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在花期如遇风雨天,传粉活动减弱,会造成一些柱头没有花粉,子房不能发育成果实。
人工授粉可以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从而增加产量。
2、某植物无花萼、花冠,没有香味和花蜜,这种花依靠风力进行传粉,是_风媒花。
解析:无花萼、花冠,没有香味和花蜜的花对昆虫是没有吸引力的,因而这样的花不能依靠昆虫进行传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4.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及营养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大致过程;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第一课时14.讲解板书:B、风媒花:靠风力来传粉的花。
如玉米、水稻、杨、榆等。
风媒花的花被不显著,没有鲜艳的颜色,或不具花被,没有香气和蜜腺。
它们的花粉光滑、干燥而轻,便于被风吹送,花粉的量多,更多地保证了传粉的机会。
有些风媒植物的雄花序长而倒悬,微风吹拂,动摇不已,所含花粉任风吹送;有些风媒植物的花在植株放叶前或放叶的同时开放,这样由于阻碍较少而利于花粉的传送;禾本科植物雄蕊的花丝比较长,花药悬垂花外,随风摇曳,散布花粉。
所有这些摆动的花序和花药都是风媒植物对风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同时,风媒花的雌蕊为增加接受花粉的机会,一般是柱头扩展非常显著突出,如稻的羽状柱头。
15.补充:借助鸟类传送花粉的方式称为鸟媒。
全世界大约有两千种鸟起传粉作用,最重要的传粉鸟有:蜂鸟、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食蜜鸟和具刷状舌的鹦鹉。
传粉鸟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格局,南半球的传粉鸟和鸟媒植物都比北半球丰富。
如蜂鸟以及某些传粉的黄鹂分布于美洲大陆;蜜鸟分布于热带美洲;太阳鸟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几种传粉的鹦鹉分布在澳大利亚;食蜜鸟分布于南非。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鸟媒植物的花和传粉鸟具有很特殊的共同适应性变化。
典型的鸟媒植物的花,花冠较坚实,能经受一定程度的碰撞,花瓣合生或靠合成管状,花冠的长度及开口的形状(通常二唇形)与传粉鸟的喙及头部形状相吻合;花蜜的分泌量大;花药是固定的,不能转动;花朵着生的位置比较显眼;花色多为最能引诱鸟类的红色或橙色;花期长,白天开放。
传粉鸟的体型较小,如蜂鸟只有蜜蜂那么大,嘴细长呈管状,舌能自由伸缩,多偏爱红色,对气味不敏感,以植物的花粉、花蜜及一些小昆虫为食。
除蜂鸟为翱悬式取食外,其它传粉鸟都是停栖在枝条上取食。
鸟类传粉的植物很多,无特定专一性,只有啄花鸟、太阳鸟似乎对桑寄生更偏爱。
鸟媒是含羞草科植物最常见的传粉方式。
据资料记载,在我国有十几种鸟类参与花的传粉。
如在我国海南岛,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不仅为热带森林或灌丛中许多植物传粉,也为栽培的椰树、油棕、荔枝、芒果、腰果等植物传粉。
16.探究设问:1)雄性、雌性生殖细胞分别位于哪里?图3-50中有几个精子?(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位于花粉中,雌性生殖细胞位于胚珠中。
有两个精子)2)子房和胚珠的结构如何?3)根据你的理解,请形象地描述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被子植物的受精:指来自花粉管的两个精子,一个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如果亲本体细胞遗传物质的数目为2个单位2n——则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数目为n+n=2n,受精极核中遗传物质的数目为n+n+n=3n。
)17.思考回答:略18.讲解板书:二、被子植物的生殖1.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并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
花粉管内有两粒精子。
2.花粉管内的1个精子与胚珠内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另一个精子与胚珠内的2个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3.被子植物的受精图:讲略19.设问:根据你的观察,受精后的花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果实的结构如何?它的各部分是从花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来?20.讲解板书: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首先,说明一朵花在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都枯萎了,唯有雌蕊的子房将继续发育。
第二,在自画的雌蕊结构的板图处、在图注的相应位置上,边解释子房内各结构发育情况边注明结构名称。
第三,注意与前面讲的种子结构相呼应,说明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在这之前,可以先启发学生回答:种皮、胚、胚乳是前面讲过的哪个器官的结构?当学生答出是种子时,教师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给学生进行小结,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举些日常食用农产品,让学生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器官。
特别是有些果实,它的种皮和果皮紧紧贴在一起,像米和小麦,它们的种子也叫果实。
最后说明:果皮和种子就是被子植物果实的基本结构,所谓被子植物,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
被子植物是现存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
果皮对种子是有保护作用的。
21提问:你知道一个桃子里只有一粒种子,而一个西瓜里有很多种子。
为什么同是一个果实,为什么种子的数量会不同呢?22.讲解:在被子植物的子房中,有的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形成一粒种子;有的有多个胚珠,受精后,可以形成多粒种子。
23.思考:在浙江省,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柑橘等,在开花时节,常因遭遇连续降雨而造成减产。
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办?讨论: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天气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情况,对植物的繁殖会有什么影响?说说其原因。
怎么办?A、植物无法在雨中开花B、雨天植物的果实发育成不良C、长时期阴雨,光合作用减弱D、传粉过程受到影响24.讲解板书:5.人工授粉在被子植物的繁殖过程中,传粉十分重要,如果在开花期间因各种原因使传粉受阻,往往会造成植物开花不结果。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方法给农作物传授花粉,这就是人工授粉。
结合图3-53讲解。
25.思考: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说说人们利用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情况。
26.学生叙述:略27.讲述:我国栽种水稻情况。
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28.培养情感:学生珍惜粮食。
29.课堂练习:1)花粉从A处散出,落到B 上的过程叫传粉,则A、B分别是指( )A、花药和柱头 B 、子房和柱头 C、柱头和花柱 D、花药和子房2)板栗外面褐色面坚硬的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所以一颗板栗就是( )A、一粒种子B、一个果实C、果皮和胚D、胚3)一个豌豆荚中有5粒豌豆,那么形成这个豆荚的胚珠和子房数分别是( )A、10个、5个B、5个、1个C、10个、2个D、5个、5个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谜语中的“麻屋子”、“红帐子”和“白胖子”分别指什么?30.课后作业:列举日常食用农产品,并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器官?31.课后小节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备注1.引言复习:我们都知道生物体的寿命是有限的,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生物的物种不会由于某些个体的死亡而灭绝?(回答:是由于生物体具有生殖的特点。
这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延续和发展,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死,而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
)2.讲述:我们知道生物的种类很多,那么,生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按生物的进化趋势,我们将生物的生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性生殖,另一类是有性生殖。
我们前面就已经学习了动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那么你能列举出几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吗?3.学生列举:4.提问:前面所学的被子的植物生殖方式属于什么生殖?为什么?而像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蘚等植物的生殖方式和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相同吗?为什么?5.简答板书:二、植物的无性生殖1.孢子生殖:注意讲解生殖过程,结合P114的图3-54被子植物是属于有性生殖,因为在它的生殖过程中,出现了开花、产生了种子,所以是有性生殖。
而其他植物因为没有开花,没有产生种子,所以是无性生殖,它们是用孢子进行繁殖的。
6.提问:由些无性生殖的方式在植物体的生殖过程中应用很广泛。
民间有句谚语叫:“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谁能回答一下,人们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哪一种方式来繁殖柳树?7.讲述板书:2.营养繁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进行繁殖的生殖方式。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持植物体的优良性状,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营养生殖的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
接下来,我们一一讲述。
8.自学回答:植物的营养繁殖。
1)什么是分根现象?哪些植物可以利用分根进行繁殖呢?2)什么是压条现象?哪些植物可以利用压条进行繁殖呢?3)什么是扦插现象?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扦插进行繁殖呢?4)什么是嫁接现象?哪些植物可以利用嫁接进行繁殖呢?9.讲解板书:1)分根:把丛生茎各自的根分开,进行繁殖的现象。
如夹竹桃、腊梅等灌木。
2)压条:把较长的枝条埋在土里待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母体截断,进行繁殖的现象。
如桑、夹竹桃等。
3)扦插:把植物上带芽的枝段剪断插入土中进行繁殖的现象。
如月季、柳树、葡萄等。
4)嫁接:利用一种果树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的形成层紧贴,从而进行繁殖的现象。
如橘、桃等果树。
强调:嫁接优势在于结合植物的优点;一定要注意要将形成层紧贴。
10.讲解应用:用人工营养繁殖植物的方法,在农业生产、花卉栽培中应用很广,你们想学会其中的一些方法吗?下面我们就学习用扦插法繁殖菊花,让大家亲自做一做。
(出示扦插法繁殖菊花的过程图)①从—株菊花植株上剪下一根枝条,剪掉枝条下部的叶,只留上部的两片叶和顶芽。
②在花盆里放好土,适量浇水,在土中挖一个洞,把经过修剪的菊花枝条的下部插进土里。
③把扦插好的菊花用塑料袋罩上,放在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④2~3天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适量浇水。
待新扦插的菊花生根之后,把罩的塑料袋拿去,放到阳光下。
11.提问:你知道营养繁殖有什么优点吗?12.讲解板书:5)营养繁殖优点: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
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13.自学阅读:组织培养14.补充板书:3.组织培养:在农业、林业上就是利用无性生殖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扦插、嫁接等营养生殖的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的。
但是扦插和嫁接的过程中难免会将母体的病毒带给新个体,并且人们希望能更快速地繁殖植物体,尤其对于生长期比较短的花卉、蔬菜等。
那么,现在有没有一种既快速又脱毒的方法来繁殖植物体呢?有的,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那么,什么叫做植物的组织培养呢?简单地说,是人们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物体的过程。
15.讨论:如果自然界或缺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会出现什么现象?16.思考回答:学生一:学生二:17.课堂练习:1)繁殖优良品种的果树、花卉时,为了保持这些品种的优良性状,不宜采用的是( )A、种子繁殖B、扦插繁殖C、压条繁殖D、嫁接繁殖2)铁线蕨的原叶体是由下列哪一项发育而成的( )A、受精卵B、胚C、孢子D、种子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葫芦藓、地钱是用孢子繁殖后代的为无性生殖B、桃、苹果等果树的嫁接是无性生殖C、桃、橘等植物经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为无性生殖D、桑、夹竹桃等植物可采用压条繁殖后代的为无性生殖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芽眼吗?5)在种植菊花和芦荟的时候,一棵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