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戴无菌手套新方法
手术室技能操作标准

铺无菌器械台1、目的:放置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器械、敷料等无菌物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此项操作时间为10分钟注意事项:1、所需器械桌必须清洁、干燥;2、打包环境应宽敞明亮、远离手术间的门和回风口;3、非无菌物品不得触及无菌区域;4、器械桌布四边下垂长度为 30 cm;5、移动器械桌时方法正确:台上护士采用平移式,手在器械桌边缘内,台下护士应握住器械台面下30 cm以下处;6、器械包打开时间距手术开始时间越短越好外科刷手1、目的:⑴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⑵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⑶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2、外科刷手的操作方法此项操作时间为10分钟3、注意事项:⑴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⑵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⑶使用后的刷子,小毛巾放到指定容器中,一用一消毒;⑷手部皮肤无破损;手部不佩戴饰物。
穿脱手术衣1、目的:⑴执行无菌操作或进行外科手术时穿脱手术衣,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⑵执行无菌操作或进行外科手术时穿脱手术衣可以防止血液、体液污染手术人员。
此项操作时间为5分钟3、注意事项:⑴、穿手术衣时应先找到衣领;⑵、穿手术衣时应先检查消毒灭菌指示卡是否合格⑶、手术衣穿好后,双手握放于胸前,不能高于肩,不能低于腰;⑷、手术衣穿好后只能在手术间内活动。
穿针引线1、目的:协助术者尽快完成手术缝合2、穿针引线的操作方法3、注意事项:⑴、持针器开口处的1∕3夹持缝针的1∕3处;⑵、回头线长度为持针器长度的1∕3;⑶、针线穿好后放置时应注意针尖朝上;⑷、针线穿好后,缝线要注意抖开放置。
每分钟穿15针为达标,每多穿1针加2分侧卧位1、目的:⑴有利于手术者进行手术操作;⑵有利于术中手术野的暴露。
2、侧卧位体位安置的操作方法此项操作时间为10分钟3、注意事项⑴、在健侧上肢建立静脉通道⑵、注意保护耳、眼,根据手术需要安置病人左侧或右侧卧位;⑶、下侧手臂伸直固定于托手架上,腋窝下垫一软垫,以防手臂、腋下神经、血管受压;⑷、在腰部垫一窄薄软垫,防止压伤皮肤。
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
1.目的
隔绝手术室医护人员皮肤及衣物上的细菌, 防止细菌移位引起污染。
2.操作方法:
(1)穿无菌手术衣:
手臂消毒后, 取出消毒手术衣, 并注意衣服的摺法, 站立于较空地方, 认清衣服的上、下和反面关系。
提住衣领二角, 松开手术衣, 反面朝向自己, 两手插入袖管, 两臂前伸, 让巡回人员帮助穿上, 不可赤手自己拉衣袖管。
向前稍弯腰, 使腰带悬空, 两手交叉, 提取腰带中下段向后递, 由别人在身后将带收紧。
(2)戴手套:
①戴干手套法:取出手套夹内无菌滑石粉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轻轻地敷擦双手, 用左手自手套夹内捏住手套套口翻折部, 将手套取出。
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 注意勿触及手套外面;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 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
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触碰左手皮肤。
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
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冲洗时双手不可低于脐下, 以免冲洗水反溅, 污染手套。
②戴湿手套法:手套内要先盛放适量的无菌水, 使手套撑开, 便
于戴上。
戴好手套后, 将手腕部向上举起, 使水顺前臂沿肘流下, 再穿手术衣。
外科手消毒 穿脱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规范操作 PPT

由巡回护士在身后协助拉开衣领两角并系好 背部衣带,穿衣者将手向前伸出衣袖。
• 穿上手术衣后,稍弯 腰,使腰带悬空(避免 手指触及手术衣),两 手交叉提起腰带中段 (腰带不交叉)将手术 衣带递于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从背后系好腰 带(避免接触穿衣者的 手指)。
穿手术衣时,不得用未戴 手套的手拉衣袖或接 触其它处,以免污染
全遮盖式手术衣穿法:
穿衣方法基本与后开襟式手术衣相同,不同 之处在于当穿上手术衣、戴好手套后,由 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或由器械护士将腰 带自术者身后绕到前面传递给术者,术者 自己将腰带系扎于腰部前方。无菌手术衣 可遮盖手术者背部使其成为无菌区。
穿无菌手术衣的注意事项
1、穿手术衣必须在手术间进行,四周有足够的 空间,穿衣者面向无菌区,以免手术衣抖开过 程中被污染。
•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洗手方法
• 湿手 • 取液 • 揉搓及其方法(6步洗手法或7步) • 冲洗 • 干燥 • 护肤
洗手+卫生手消毒指征
• 接触顾客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 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 直接为传染病顾客进行检查、治疗、护理 或处理传染顾客污物之后。
外科手消毒定义:
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或 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 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的重要性
• 手上皮肤微生物可分两大类:常居菌和暂居菌。 • 常居菌可在皮肤上生长繁殖,并可重复分离,
。取另一块无菌毛巾,同法擦干另一侧。
第二步 手消毒方法 1、取适量手消毒液于一侧手心
2、另一手指尖在该手掌心内搓揉
手术室常见无菌技术

二、穿无菌手术衣 (一)穿对开手术衣 ❖洗手后,取手术衣,将衣领提起轻轻抖开。 ❖将手术衣轻抛向上的同时,顺势将双手和前臂伸入衣袖中,并向前平 行两臂伸展。双手交叉,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指夹起腰带双手交叉递向 后方。 ❖巡回护士在其身后协助向后拉衣、系带,然后在手术衣的下摆稍用力 拉平,轻推穿衣者的腰背穿衣完毕。 ❖手术衣无菌区域为:颈以下,腰的的以上胸前、双手、前臂、腋中线 的侧胸。
五、手术野皮肤(黏膜)的消毒原则
充分暴露消毒区域。尽量脱去病人的衣服,显露消毒范围, 以免影响效果。 消毒顺序以手术切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从上到下。若为感染 伤口或肛门区消毒,则应由外向内。 已接触边缘消毒的纱球,不得返回中央涂擦。 消毒范围以切口为中心
消毒范围
➢颅脑手术:头及前额 ➢口唇部手术:面、唇、颈及上胸部 ➢颈部手术: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颈椎后路手术:上至颅顶、下至两腋窝连线、两侧至腋中线 ➢锁骨部手术: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上1/3处和乳头上缘、 两侧过腋中线 ➢胸部手术:(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上1/3处, 下过肋缘 ➢腰椎手术:上至两腋卧连线、下过臀区、两侧至腋中线 ➢肾脏手术: 前后过中线、上至腋窝、下至腹股沟 ➢会阴部手术:耻骨联合、肛门周围及臀、大腿上1/3内侧 ➢四肢手术:周圈消毒,上下各超过1个关节
连台手术
洗手原则:
当进行无菌手术后的连台手术,有巡回护士协助手术人员 先脱去手术衣,手术人员再脱去手套。手未沾染血迹,未 被污染,直接用消毒液涂抹1次即可。 当进行感染手术后的连台手术,脱去手术衣、手套、帽子 后,按前述“刷手法”重新刷手和消毒。
穿无菌手术衣及戴课件

02 戴无菌手套
手套的准备
01
02
03
手套型号选择
根据手术人员手部大小和 手术需要,选择合适型号 的手套。
检查手套完整性
确保手套没有破损、气泡 或沙粒等缺陷,以免影响 手术操作。
手套的存放
手套应存放在干燥、清洁 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
戴手套的方法
清洗双手
在戴手套前,手术人员应 彻底清洗双手,确保手部 无菌。
03 穿脱手术衣和戴脱手套的 错误操作及后果
穿脱手术衣的错误操作及后果
未按照规定方法穿着手术衣
可能导致手术衣穿着不规范,影响手术室的干净度,增加手术感 染的风险。
在污染区域穿脱手术衣
在非无菌区域穿脱手术衣,会使手术衣受到污染,从而将细菌、病 毒等微生物带入手术室。
手术衣破损或未及时更换
破损的手术衣无法有效阻挡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未及时更换也容 易滋生细菌,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
04 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 套的意义
保护患者,防止感染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伤口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 侵袭。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能够有效地阻挡外界微生 物进入手术区域,从而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无菌手术衣和手套的使用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 和飞沫,这些物质可能携带微生物,对患者的呼吸道和伤口 造成感染。
02
无菌手术衣和手套的使用能够提 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 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05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规定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必 须穿无菌手术衣并戴手套,确 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要求医疗机构建立严格的消毒 和感染控制制度,对手术室、 手术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 毒。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

3 器械护士不可佩戴美瞳,涂睫 毛膏,种睫毛。
擦拭手臂
用消毒毛巾依次擦拭:手、前臂、肘的水迹,不得回擦。
手臂消毒:取5-10毫升消毒液涂于手臂,手部并揉搓,待消毒液 自行挥发及干燥,达到消毒目的。 擦 拭 手
涂 消 毒 液
外科刷手注意事项
刷洗后的手臂、肘部不可触及其他物品,消毒后的双手 置于胸前,抬高肘部远离身体,迅速进入手术间。 搓揉顺序不得颠倒,不可有遗漏,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手臂皮肤有破损,化脓性感染者,不能参加手术。 使水必须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擦过手臂的毛巾不再擦手部,毛巾不可触及未刷到的部位。 消毒液涂抹要均匀,不可有遗漏。
四、铺无菌手术台
无菌台铺置的要求: 无菌包必须在灭菌有效期内,按外包装上的化学灭菌指示胶 带及包内的灭菌指示卡显示灭菌要求方可使用。 操作时操作者距无菌台始终保持一定距离(20厘米)。 敷料包第一层直接用手按无菌技术打开,第二层用无菌持物 钳打开。 无菌台应铺置 层以上,台上的包布向四周下垂 以上。 刷手护士应在刷完手、穿好无菌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后整 理无菌台上的物品。 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无菌器械敷料摆放在无菌台以内。 湿纱布、敷料应放在无菌碗盘内。 手术开始后,无菌台上一切物品只能用于此台手术。 铺置无菌台应在无菌操作区域内进行。
戴无菌手套的注意事项
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
手套的上口要严密的套盖住手术衣袖。
同时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洞。
如发现有水渗入手套内面,必须立即更换,以防 止在手术过成中细菌进入切口而引起感染。
协助术者戴手套时,刷手护士应戴好手套,避免 触及术者皮肤。
医院手术室戴无菌手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医院手术室戴无菌手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
防止手术过程中皮肤深部的常驻菌随汗液带到手的表
面
(二)操作步骤
1.戴手套法(建议采手无接触戴手套法)
(1)掀开手套袋,捏住手套口的翻折部(手套的内面),取出手套,分清左右侧。
(2)显露右侧手套口,将右手插入手套内,带好手套。
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无菌面)。
(3)用已戴上手套的右手插入左手手套口翻折部的内面(手套的外面),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并戴好。
(4)分别将左右手套的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的袖口。
翻盖时注意已戴手套的手只能接触手套的外面(无菌面)。
(5)用无菌盐水冲去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2.脱手套法
(1)用戴手套的手抓取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
(2)已脱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翻转脱下。
注意保护清洁的手不被手套外面污染。
(三)注意事项
1.严格区分无菌面和非无菌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或未戴手套的手。
2.发现手套破裂或疑似破裂时应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
4.洁净手术室须使用无粉手套。
5.感染、骨科等手术时手术人员应戴双层手套(穿孔指示系统),有条件内层为彩色手套。
穿脱无菌手术衣及无触式戴手套SOP

二、穿脱无菌手术衣及无触式戴手套
(一)目的:
避免和预防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衣物上及手部的细菌污染手术切口,同时保障手术人员安全,预防职业暴露。
(二)实施要点:
1.评估:
(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无菌要求,治疗台是否清洁干燥。
(2)评估无菌手术衣及无菌手套的适用性。
(3)评估操作者的手部清洁程度和操作技能。
2.操作要点:
(1)穿脱无菌手术衣:检查手术衣的完整性及清洁度,确认无破损、无污渍;按照无菌要求穿手术衣,确保手术衣不被污染;脱手术衣时注意不污染医务人员洗手衣裤。
(2)无触式戴手套:戴手套时双手始终不能露于衣袖外,所有操作双手均在衣袖内;摘手套时注意不要污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
3.指导要点:
(1)操作者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操作过程中保持高度专注,避免触碰到非无菌区域或物品。
(3)穿戴完毕后应进行自检,如有不妥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三)注意事项:
1.手术衣必须清洁干燥,避免手术衣的潮湿、污染。
2.手术衣不可触有菌区域或有菌物品,如有质疑立即更换。
3.穿无菌衣时双手不露出袖口。
4.如发现破损立即更换。
5.感染、骨科等手术时手术人员应戴双层手套(穿孔指示系统),有条件内层为彩色手套。
(四)操作流程:
(五)参考资料:
[1]郭莉.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14-18
[2]高兴莲田莳.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80-482
(六)质量评分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戴无菌手套新方法
【摘要】:目的:传统无菌手套佩戴方法容易使皮肤接触到手套无菌面,增加手术的感染机会,降低手术质量,我院经过研究与实践采用一种新型无接触无菌手套佩戴法,可以降低感染,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选取我院参与手术的医生和护士,分别使用传统的戴手套法以及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反复练习后进行实践操作,对两种不同戴手套法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估。
结果:传统的戴手套法易造成感染,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操作简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传统戴手套法;外科手术;
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极为重要环节,是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其中医务人员按规范进行戴手套操作和注意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自身防护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我院手术室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通过实践对传统戴手套法进行改进,而采取了一种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茂名市某某(请自行填写医院名称)医院选取参加手术医生120位,手术室及产房接生护士35位,所有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首先参加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的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本项目。
在新旧方法交替的过渡期,所有医务人员按照要求分别采用传统的无菌手套佩戴法操作,以及按照新型的无接触戴手套法操作。
最后通过术后评估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出参加手术人员对两种不同的手套戴法的使用效果。
1.2 方法
1.2.1 无接触戴手套法与传统戴手套法
教材上介绍的老式戴法是:常规外科洗手后,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的反折部位,右手对准手套五指插入(在操作过程中,先戴左手或右手都行);然后,用已戴手套的右手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面内部,左右对准五指戴上。
[2]我院以往一直采用这种戴法,所有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不需特殊练习均可以熟练操作。
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方法:常规外科洗手后,穿手术衣时双手暂不伸出衣袖而隐藏在袖口内,手术衣后背也暂不系带。
继而用左手隔着衣袖拿起右手无菌手套,将手套手指向心型置于托起的右前臂衣袖上。
右手隔着衣袖正好可以抓住手套口下部后,左手隔着衣袖拿着手套口上端向下将手套套在右袖管内的右手上,右手食指伸展后对位戴好手套。
再用同样的方法协助左手戴好手套,系好手术衣完毕。
所有的参与人员对新型的无接触戴手套法进行反复练习,医院统一组织考核新方法戴手套的熟练程度。
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只手套的里面。
1.2.2 术后评估及发放调查问卷
针对两种不同的无菌手套佩戴方法,每次手术后请主治医师和所有参与手术人员对本次手术进行评估,总结两种不同戴手套法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对比术后的感染率。
每次术后及时填写手套佩戴心得,项目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
本次共发放155份调查问卷,就两种不同的无菌手套佩戴要领、佩戴方法、优缺点和感染率进行了调查。
2 结果
2.1 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
经过反复练习,所有参与的医务人员均通过考核,可以熟练掌握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
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的佩戴方法如表1所示:
表1:无接触戴手套法
1 手在袖内不露出
2 打开手套内包装
3 交叉取手套
4 将手套调转方向,
手套拇指与手掌拇指
同在外侧
5 右手隔着衣袖捏住
手套下方反折部 6作数隔着衣袖捏住手套上层反折部向下
翻,套住右手手掌 7 左手拉住手套和衣袖 8 右手向前伸,对准手指
2.2 传统戴手套法与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对比
本次参与手术人员再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戴手套法的实际操作后,得出一致结论,传统的戴手套法有三大缺点:一是由于双手暴露在袖口外很容易会在戴手套过程中接触到手术衣服和手套无菌面,造成感染;二是手背一侧的手套外面极易卷进去接触到皮肤;三是长时间手术后衣袖易发生褶皱,给手部带来不适,同时容易将皮肤里的细菌带出。
这三种情况都极易造成手套污染。
新型戴手套法全过程双手都隐藏在衣袖内部,与手术衣和手套无接触,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实用,污染机会少。
且手术衣袖在手套内比较平整,避免了长时间手术带来衣袖褶皱的问题。
采用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后极大的提高了手术质量,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有推广价值。
3 讨论
各类外科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准确定位以及医生精湛的技巧外,手术前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手术前的无菌准备是重中之重,参与手术人员的自身准备包括更换手术室的专用鞋和手术衣、裤。
戴好手术室专用帽子、口罩、手套。
手臂的皮肤经过化学消毒后,细菌数目大大减少,但仍不能认为绝对无菌。
未戴无菌手套的双手不可以接触已灭菌的手术器械、手术服等一切无菌设备。
戴无菌手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叉感染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操作。
[3]在无菌操作过程中戴无菌手套是一个重点、难点,方法技巧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手套卷边、污染。
[4]传统的戴手套法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缺陷,由于戴手套前双手暴露在袖口外,未戴手套的手就有接触到手术衣服和手套外面的可能而造成感染;因橡胶与皮肤的摩擦力以及戴手套时受力不均造成的手套内卷也给医务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当手术时间过长时,衣袖易发生褶皱,加之手套内卷很容易使皮肤接触到手套的无菌面。
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双手始终隐藏在衣袖内,从而避免了皮肤与无菌设备的接触,符合无菌的要求。
而且这种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衣袖平整也避免了手术时间长衣袖褶皱给手部带来不适。
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从心理上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
从戴手套时双手不接触任何无菌设备,医务人员会在心理上对无菌要求进行强化,这对接下来的手术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起到深远的意义。
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选择适合自己双手的手套型号;二是双手始终不能露在衣袖外,所有操作都是双手在衣袖内操作,用衣袖的外面接触手套;三是戴手套时,手套翻边尽可能宽些,这样手指更容易找准位置;[5]四是严格区分无菌面和非无菌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或未戴手套的手;五是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须立即更换。
降低医院的感染率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这种新型无接触戴手套法经过我院反复临床实践得到一致认可,在实际工作中更为可行,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福顺,赵翠兰.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4).
[2] 沈慧,李活青.戴无菌手套的新方法——三角形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19).
[3] 宋利红.戴无菌手套的技巧.实用医技杂志[J].1998.5(8).
[4] 俞风华.试述无菌技术操作中无菌手套的佩戴技巧.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03).
[5] 王莉华.手术室戴无菌手套方法的改进.中国误诊学杂志[J].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