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考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考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包括三门:《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 《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等内容,全面考察申请教师资格证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2. 《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察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内容,反映申请人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察历史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现专业性和应用性。
考生需要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书。
祝你考试顺利!。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学科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包括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以及历史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2.教育教学知识:历史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教育
学、心理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3.课堂管理能力:初中历史课堂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能力,包括如何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如何有效管理课堂纪律等。
4.教学评价能力:历史教师需要掌握教学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科学
合理的评价方案,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5.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使用数字资源和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运用以上知识与能力,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学者在研究人类早期历史时经常使用“青铜时代”这个概念,我国“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是()。
A.夏商B.商周C.秦汉D.隋朝【答案】 B2、下列教学方法中,适于讲授历史上重要条约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3、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的工作包括()。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大量厂矿企业搬迁至内地C.主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D.呼吁“国联”调停【答案】 B4、同文馆的设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答案】 A5、史书载:“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典狱,以文臣知州,卒成一代文明之治。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 B6、“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 D7、唐代出现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的著作,即刘知己所作的()。
A.《通典》B.《政典》C.《五代史志》D.《史通》【答案】 D8、我国第一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资产阶级已被消灭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答案】 B9、教师在编制历史高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
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为( ?)。
A.0.1~0.2B.0.2~0.4C.0.4~0.6D.0.7~0.9【答案】 C10、“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反映了诸侯有勤王的义务,与其相关联的制度是()。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笔试大纲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
4.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他所指的“时代”是指()。
A.新航路的开辟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文艺复兴时期D.第一次工业革命【答案】 C2、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对于此战役,表述最准确的是()。
A.北洋军实力损失殆尽B.日军实力损失严重C.北洋军实力虽受损但有利于抗战的胜利D.充分显示了清政府中以李鸿章为首“避战派”的软弱【答案】 D3、《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
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
”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时期C.南北朝时期D.宋金对峙时期【答案】 A4、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人世界。
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答案】 A5、苏联《真理报》曾发表一位经济学家的文章《计划、利润、奖金》,建议削减命令性计划,实行工业企业的物质刺激。
该文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大讨论,并促进了一场持续十余年的经济实验。
这场经济实验是()。
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赫鲁晓夫的解决措施C.勃列日涅夫的改革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答案】 C6、揭露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奥秘,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从而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上的著作是()。
A.《资本论》B.《共产党宣言》C.《神圣家族》D.《法兰西内战》【答案】 A7、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这项特权指的是()。
A.领事裁判权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开矿筑路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 D8、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和历史与社会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和历史与社会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经验的学科。
历史学科的核心是了解过去的事件以及它们对今天的影响。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史实、文化、政治和经济各方面的记录来理解历史。
历史教学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发展他们的历史思维。
历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讲述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源材料,并使他们能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历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历史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传统和制度的基础。
同时,社会也塑造着历史,它是推动历史发展和变革的源动力。
历史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历史可以提供对社会问题的参考和启示,也可以用来指导未来的社会发展。
总之,历史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历史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研究历史可以为社会提供重要参考和启示。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除了当老师要用到,还能怎么用? 大学期间,相信你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然而这些人真打算未来当老师吗?其实未必,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模拟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模拟题答案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虚词“于”的用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乃设九宾礼于庭于: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等,可译为“在”。
B.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 于: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
C.遂墨以葬文公。
晋于是始墨。
于是:因此D.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于: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可译为“向”。
1.【答案】C。
解析:于是: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2.修辞手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某教师讲授该知识板块时列举了下列句子,其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答案】D。
解析:D是拟人修辞,而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修辞。
3.命制初中学生语文课后作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目的在于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改变单一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
B.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由易到难,分为三个层次:基本题——能力题——提高题。
C.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查漏补缺,因此作业应该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
D.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把问题全部列出,可留部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3.【答案】C。
解析: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
4.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做了相关的记录,下列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专项复习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专项复习一、考试目标1. 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能力;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特点、课程目标,熟悉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2. 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及选用多样化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
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教学实施能力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4.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能够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脉络,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
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动态的眼光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
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地理和社会信息。
6.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二)教学设计1. 能够综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并正确叙写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 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能力;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特点、课程目标,熟悉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2. 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及选用多样化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
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教学实施能力
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4.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能够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脉络,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
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动态的眼光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
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地理和社会信息。
6.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二)教学设计
1. 能够综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并正确叙写教学目标。
2.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开发、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
3.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4. 设计教学时,能够注重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能够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教学实施
1.能够创设多种情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合作。
2.能够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3.能够充分运用传统及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四)教学评价
1.了解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注意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调控作用。
2.能够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正确评价,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
3.能够以课程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
4.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澳大利亚牧场的显著特点是
A.牧场规模小
B.机械化程度低
C.采取定居方式
D.采取游牧方式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
A. 西域都护府
B. 伊犁将军
C. 宣政院
D. 北庭都护府
(3)《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历史与社会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它的课程性质是
○
1人文性 ○2综合性 ○3发展性 ○4实践性 A . ○1○3 ○4 B . ○2○3 ○4 C . ○1○2○3 D . ○1○2○4
2. 材料分析题
读下列两幅图,然后回答问题。
(1)从我国的地势看,图一属于 ,图二属于 。
(2)从气候类型看,图一属于 ,图二属于 。
(3)图二中A 是 省,B 是 省。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清朝在
C 处设置 ,隶属福建省。
(5)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很丰富,请你至少说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新疆经济发展
所带来的好处。
(至少两点)
3.教学情境分析题
新疆的地形分布 A
B C
(图一)
(图二)
(1)某教师在讲授《生活在岁月中的变迁》一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邮票、副食本等,以此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然后导入新课。
请谈谈这样的导入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2)某教师在讲解《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课时,提到了如下史实: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康熙盛世”出现在封建社会末期,在所谓的盛世之中也潜伏着危机,特别是从清代中期开始人口数量呈爆发性增长态势,从1.5亿增加到3亿多,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激化,加速了清政权的衰落。
围绕上述内容,教师提出了“人口增加和社会动乱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的问题,随后让学生花二十分钟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剩余时间则分组报告讨论结果。
○1请评价一下这样的教学安排。
○2请问,“讨论式教学”运用于课堂一般有哪些步骤及注意事项?
4.教学设计题
下面是关于《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请撰写一份包括导入、教学过程、教师小结等环节在内的教学设计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