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资料

合集下载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题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一、武术概念名词解释:1、武术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判断题: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二、武术的特点填空题: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判断题: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三、武术的价值填空它: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

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简答题: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名词解释:武术流派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简答题: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填空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六、竞技套路简答题: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填空题: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

答案:通背、劈挂、翻子。

关于武术的资料

关于武术的资料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关于武术的一些资料:
起源: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体系。

分类:武术按照技击方式、器械、招式、流派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拳术、剑术、刀术、棍术、械术等。

特点:武术注重身体的锻炼和调养,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内制外等原则进行技击,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流派:中国武术拥有众多的流派和门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华山派、太极拳等。

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武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健身运动和文化活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接受。

总之,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技击方式,更是一种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致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3、“虚灵顶劲”:经络学说有以头为百脉之宗的说法。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头顶部百会穴轻轻上提,好似头顶上有绳索悬着,从而感觉有虚灵顶劲之意,也称顶头悬。

4、“拳式呼吸”:一般是指练习时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进退、虚实变化等结合一呼和一吸进行的一种呼吸方法。

5、武术理论自身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

6、身法在长拳运动中表现为闪、转、展、缩、折、弯、俯、仰等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多以腰为主宰。

7、太极拳练习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

8、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技击武术三种。

9、“揽雀尾”,由棚、捋、挤、按四种上肢手法和原地前移后坐的下肢步法组成。

10、太极拳练习时,对腰部的要求是松而沉。

11、劈棍的做法是:棍由上向下猛力劈出。

力达棍前端。

12、太极拳的“敛臀”是:使臀部稍作内收,不向后撅之意。

13、武术基本动作训练包括手法、步法、腿法、平衡、跳跃、跌扑滚翻、折叠旋转等等。

14、太极拳练习时的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来加深呼与吸的深长。

15、武术注重个人身心动作的和谐,强调内三合和外三合。

16、健身武术是以普及为基础的,旨在强身健体而开展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它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自觉性、灵活性、娱乐性。

17、“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

18、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19、“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0、使用“武术”这一概念是近代的事,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技击。

21、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有说服力的考证,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王廷。

22、前辈武术家们在传授武术技艺时,大多先教基本功,再教某些武术套路。

武术资料

武术资料

一,名词解释武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自选套路:指练习者根据自我身体素质、技术风格创编的武术套路。

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分组练习:是集中指导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复习巩固的形式。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散打: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比赛是以徒手相搏相较的运动形式在台上进行,又称打擂台。

六合:是指手、肘、肩、脚、膝、胯部位的协调配合,体现出整体合一的劲力特点。

二,选.填.判题知识点1,商周时期,(田猎)和( 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

2,传统功法运动按其形式与功用可分为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4种。

3,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等。

社的形成,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长拳”一词最早见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的“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

以长拳命名的主要武术套路有长拳三十二势、太极拳长拳等。

5,1989年为第11届亚运会创编的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

6,2001年由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编写的最新国际比赛套路,每个套路均由不同难度和数量的规定动作组成,具有严格的统一规范和标准。

7.,长拳的呼吸方法,除了“沉”之外,还有“提、托、聚”法,合称“沉、提、托、聚”四法。

8,《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6篇、《剑道》38篇。

9唐朝时枪是战阵的主要兵器,剑制也已由刀制取代,剑完全退出了正式战争的舞台。

唐代长安二年,开始实行武举制,这种用考度选拔武勇人才的办法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0,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团体。

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1986年成立了中国武术研究院,1987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后更名为武术分会),为武术的科学研究带来了组织上的保障。

武术的特点手抄报参考资料

武术的特点手抄报参考资料

武术的特点手抄报参考资料
武术的特点手抄报资料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它是以踢、打、摔、拿、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

无论是对抗性的捕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质击方法国棋技术为核心的。

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

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也有散手的,即使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横式,也迥然有别于世界上其它技击术。

武术是体育项目,他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

总之,归结为一点,武术具有明确的体育属性,体育是当今武术的主要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关、形神论、气功、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因此,从广义上认识,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

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套路形式。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

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

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

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

武术简介资料

武术简介资料

• 北方武术注重实战性和技巧,风格刚猛

南方武术
• 强调柔韧、速度和技巧,如太极拳、八卦掌等
• 南方武术注重内外兼修,风格柔和
⌛️
西南武术
• 强调力量、速度和灵活性,如苗刀、蛇形拳等
• 西南武术注重实战性和技巧,风格独特
03
武术的基本功与训练方法
武术基本功的重要性与训练内容
基本功的重要性
• 基本功是武术训练的基础,关系到武术技能的提升
竞技武术的发展与赛事介绍
竞技武术的发展
• 竞技武术是现代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比赛为主要目的
• 竞技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认可
赛事介绍
• 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范围内的武术比赛,包括套路和散打比赛
• 全国武术比赛: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包括套路和散打比赛
• 武术段位考试:按照国家武术段位标准进行的武术水平评定
武术名人与传奇故事
历史上著名的武术家与宗师
著名的武术家
• 如霍元甲、陈真、李小龙等,他们的武术成就和传奇故事得到了广泛的传颂
• 这些武术家对武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了无数武术爱好者
著名的宗师
• 如太极拳宗师杨露禅、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等,他们的武术技艺和道德品质得到了广
泛的尊敬
• 这些宗师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武术的坚实基础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武术简介
DOCS
01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秦汉时期
• 武术进一步发展,武术器械的使用更加广泛
• 武术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形成了严格的武术教育体系

七大武术拳系的简介资料

七大武术拳系的简介资料

七大武术拳系的简介资料武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遗产,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化,形成了众多的武术拳系。

以下是七大武术拳系的简要介绍:1.太极拳:太极拳源于明代朱元璋时期,据说是由道家张三丰所创。

太极拳以柔和、缓慢、圆滑的动作特点著称。

它强调“以柔克刚”的原则,以动静结合、阴阳转换、以意导气、以气导动的方法来发挥身体的力量。

2.走拳:走拳始创于明代,是一种以勺子为武器的拳术。

它的动作突出了灵活、快捷和连贯性,讲究腾挪跳跃,模仿鸟兽走动的特点。

走拳因练习者在走动中持勺击打的动作而得名。

3.精武门:精武门起源于清朝末年,由袁海泳所创。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武术拳术,融合了长拳、短技、器械等多个门派的特点。

精武门的动作迅捷、凌厉,讲究力量的发挥和技巧的运用。

4.八卦掌:八卦掌创始人为明代吴全佑,并由许松年、杨辉宗等不断发展完善。

八卦掌以螺旋转拧的特点著称,强调旋转的转动、走步与步法的灵活变化。

八卦掌的动作以掌法为主,注重守中、转身、用意的变化。

5.长拳:长拳是中国北方武术的代表,起源于明朝,流传至今。

长拳以直拳、贯穿拳、绞腕拳等为主要技法,动作直线、硬朗、直截了当。

它讲究身法的转换、手法的刚猛和双腿的灵活运动。

6.鹰爪派:鹰爪派是中国南方的一种特色武术,起源于明朝,传承至今。

鹰爪派以手法敏捷、狠辣而著称,注重鹰爪的进攻和对敌方脊梁的背击。

鹰爪派拳法独特,技法丰富,常达到瞬间制敌的目的。

7.心意拳:心意拳是一种内家拳,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

它注重使用意念来驱动力量的发挥,以气和神的控制为核心,其动作迅速、连贯。

心意拳的技法注重气沉丹田、力导全身,强调身心合一。

以上简介仅仅是对每个武术拳系的简要介绍,实际上每个武术拳系都拥有众多的细分派别和流派,且在实际练习中会注重内功、套路、技巧和应用等方面的细致研究。

武术拳系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专注,同时也要注意传统武术拳系的文化传承和范式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术
(1) 枪术:“百器之王”,长器械的一种。 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 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 挑、云、劈等。练习枪术要求持枪要稳活,扎 枪要平正迅速,力达枪尖。拦拿缠绕圆转,劲 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步法轻灵 稳健。
(2) 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 同本人身高。它以劈、扫、戳、挑、撩、拨等 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构成套路。 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 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
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又称“白打”) 与器械。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械对 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可分为 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
1.单练
1. 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主要 拳种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八 卦、八极、通背、劈挂、翻子、地躺、 象形拳等。
(1).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 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 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的拳术。主要包括 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虚、仆、歇五 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屈 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及平衡、 跳跃、跌、扑、滚翻动作。长拳技术以姿势、 方法、身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 等为八要素。长拳套路主要包括适应普及的初 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 选套路。
(2)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 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 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 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 多种形式。长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 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3) 徒手与器械对练:一方徒手,一方 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如空手夺刀、 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武术的作用
健身 活筋舒骨、强身键体、理内调外、调息养
血 修身
尊师重道、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砺练意 志 防身
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映能力,还能增长 力量和抗击打能力。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 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 斗运动两大类。
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 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 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套路 运动按练习形式又可分为单练、对练和 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武德篇
武德 习武先习德,简单德将就是习武者在为人处
事过程中的行为规约、戒束和准则。 “忠”、“仁”、“信”、“义”、“孝”、
“礼”、“智”、“勇”。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
不宁。武术礼仪是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 括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等
有 容 为大
养生篇
一、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的特点 1.既能养生,又能治病。 2.强调整体观,进行以内因为主的运动。 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走 进武术
知识篇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 套路、格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 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科学的认识武术
一.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成
型于古代战争,繁盛于现代体育竞技和 影视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
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了健康发展。国家成 立了专门的武术领导和管理机构,武术 被列为体育竞赛项目,1958年正式出版 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2.易 筋 经 拱手当胸、两臂横担、掌托天门、摘星 换斗、出抓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 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抓、卧虎扑食、 打躬势、掉尾势
3五禽戏 虎、鹿、熊、猿、鸟
防卫技术篇
防卫技术是武术技击内容的一部分, 是以强身自卫为目的武术格斗技术。 其中包括了踢、打、摔、拿四技法的 基本技术和实战基本战术。
(1) 刀术:短器械的一种。它由刃、背、 尖、护手盘和刀柄等而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 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 耳上端。运动方法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 撩、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 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 勇猛快速,刚劲有力。
(2) 剑术:短器械的一种。它是由剑刃、 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 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 上端。以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配 合步型、步法而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刚柔并 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
2.推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 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方法,双 手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 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 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推手
3. 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 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 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 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 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太极
太极剑
(3) . 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 拳势刚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流派颇多, 各自又有不同特点。一般腿不高踢,多 桥法,擅标手。运动特点是动作紧削, 刚劲有力,步法稳固,手法多变,身居 中央,八面进退,常以发声吐气助发力、 助拳势。
南拳
2.器械
器械的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 双器械、软器械。刀、枪、剑、棍是长 短器械的代表。目前在武术竞赛中,刀、 枪、剑、棍也是重点竞赛项目。
棍术
3.对练
是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 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攻防的假设性实战 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 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1) 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 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 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如对打拳、 对擒拿、南拳对练、太极拳对练、八极 对接等。
二、传统保健方法的作用
1.培补元气、平衡阴阳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3.调理脏腑、调心安神 4.延年益寿、开发潜能
传统养生保健的方法介绍
1.八 段 锦 第一节、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节、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四节、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节、双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节、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节、背后七颠百病消
长拳
(2).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它以捧、捋、挤、按、采、挒、肘、靠、进、
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柔和缓慢,
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传
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
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又有大架、小
架、开合、刚柔相兼、中正安舒等各自不同的 特点。国家体委推陈出新,先后整理推广了8 式简化太极拳,16式太极拳,24式简化太极拳, 48式太极拳以及88式太极拳等。
防卫技术简介
一、基本步法 1.进步 5.双腿纵步 2.退步 6.跃步 3.闪步 7.跨步 4.垫步
二、基本拳、掌法
1.左右冲拳 2.左右摆拳 3.左右勾拳 4.鞭拳 5.横扣拳
三、基本腿法
1.弹腿 ຫໍສະໝຸດ . 蹬腿 3.侧踹
4.鞭腿

5.铲踢

6.截踢
武术科学篇
国外对武术的研究 国内对武术的研究
主要是从三维运动学的角度 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
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会在 中国北京成立。现有来自五大洲的国际 武术会员77个,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武 术锦标赛。
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 1996年批准设立武术博士学位。
武术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民族技击性(本质属性)。 2.内外合一,形神兼具的民族风格。 3.广泛的适应性。
4.集体表演
是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 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 对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格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
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 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 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 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1、 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 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 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