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复习资料(1)
武术(初级长拳)1

武术课程开发计划申三红一、课程介绍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精髓。
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行、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
它通过套路与搏击为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防身自卫、增进友谊、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等。
武术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课程主要学习武术拳术套路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竞赛规则,介绍武术运动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武术的内涵,并掌握了它的运动技能,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的能力。
由此达到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1、初步了解中国武术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拳术套路运动的兴趣;2、初步掌握武术拳术套路运动的基本功,掌握初级长拳第三路;3、掌握一项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三、教学进度第1周1.教学目的任务要求2.武术拳术套路运动的锻炼效果和实用意义;3.身体素质练习:第2周1.学习武术基本功:①手型、手法;②步型;③脚步练习。
2.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①虚步亮掌;②并步对拳。
3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①弓步冲拳;②弹腿冲拳;③马步冲拳;④弹腿冲拳。
4.素质练习:柔韧练习。
第3周1.武术基本功练习:前扫腿、后扫腿、腾空飞脚、大跃步前穿。
2.复习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及第一段①②③④⑤。
3.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一段:⑥大跃步前穿;⑦弓步击掌;⑧马步架掌。
4.素质练习:上肢力量练习。
第4周1.武术基本功练习:平衡动作:提膝平衡、燕式平衡、半蹲平衡。
2.复习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及第一段。
第5周1.复习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及第一段。
2.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二段:①虚步裁拳;②提膝穿掌;③仆步穿掌;④虚步挑掌。
3.素质练习:下肢力量练习。
第7周1.复习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第一段、第二段①②③④。
2.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第二段:⑤马步击掌;⑥叉步双摆掌;⑦弓步击掌;⑧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武术复习试题及答案[1]
![武术复习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f114900763231126edb11e2.png)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分)(注意:各类题型引导语、小题得分和共得分,必须注明清楚。
本注意事项和上面方框及三角形可删除)1、武术:2、长拳:3、功法运动:4、“十二型”:5、武术基本功:二、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1、明清是武术的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不同风格的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 6篇, 38篇。
3、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
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4、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武术锦标赛,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5、套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6、功法运动按其形式与内容可分为、、、 4种。
7、“武德”一词最早见于。
传统武德主要表现为“、、、、”等方面。
8、“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的中。
9、长拳的姿势要求是、、、、。
10、传统武术技法理论一般将人体分为三节,梢节,为中节,为根节。
11、长拳中的“*****”指的是、、、、部位的协调配合。
12、长拳的传统技法有、、之说。
13、在器械中,刀术在演练中有之说;剑有之美喻;棍有的功效。
14、目前,太极拳的架式主要有、、、、等式。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所谓“天人合一”,即指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2、后撩腿在腿法中是直摆性腿法。
()3、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套路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
()4、集体项目的场地为16m,宽为14 m,四周应标明5cm的边线,其周围至少有2m宽的安全区。
()5、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演练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及要求?2、中学武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3、简述冲拳的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五、问答(共27分)1、试述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12分)?2、试述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15分)?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题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一、武术概念名词解释:1、武术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判断题: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二、武术的特点填空题: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判断题: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三、武术的价值填空它: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
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简答题: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名词解释:武术流派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简答题: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填空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六、竞技套路简答题: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填空题: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
答案:通背、劈挂、翻子。
《1-武术概述》

《1-武术概述》第一章武术概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经过不断的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各种拳械套路和对抗运动形式,并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比赛、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第一节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
在原始社会,武术这一概念是指人们狩猎活动中的搏击,春秋战国时称为技击,汉代称为武艺,并延用到明末。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中的堰闭武术,阐扬义令,这里的武术,是指军事技术,一般称为技击和武艺。
民国初期称国术、功夫。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武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进步,冷兵器逐渐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产生和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武术竞赛规则的规定,武术已演化成为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内容、形式和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应该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对武术进1/ 3行科学的定义。
1988 年 2 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2- 武术武术被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从而使武术有了比较完整、准确、科学的概念。
这一概念体现了武术的以下特点:一、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武术的技击内容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技术,它在古代军事争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现代武术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武术是我国历代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将零乱的攻防技术不断综合整理、发展,并用套路形式提炼出来的技术体系。
它的技击性是沟通原始狩猎技术、古代军事技术和现代武术运动技术的内在联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
因此,武术的概念必须反映其本质属性技击性及其技术范畴,如徒手的踢、打摔、拿和器械的劈、砍、扎、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法。
自-武术复习题复习资料

本科C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对练: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假设性实战演练。
2.“四击”:指长拳技法中的踢、打、摔、拿四种击法。
3.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 身法:指在运动中以躯干为主,结合攻防动作的身体变化方法。
其中的闪、展、腾、挪、起伏、转折是身法的主要表现方式。
5. 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徒手相搏相角的运动形式在台子上进行,又称“打擂台”。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二、填空题(每孔1分,共20分)1武术运动的特点:具有___ 、锻炼方法的独特性、练习的广泛适应性。
ﻩ攻防技击性ﻩ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____和____ 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ﻩ套路搏斗ﻩﻩ3长拳主要有___ 、____、___三种基本手型。
拳ﻩ掌勾4对练包括___ 、___ 、___三种形式。
ﻩ徒手对练ﻩ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ﻩ5演练技巧包括、、三方面。
答案:精神、节奏、风格6武术套路教学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作的。
答案:方向路线7.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米,宽米。
14米 8米8 .武术是集防身、、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健身竞技9. 年,散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同时开始实施《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答案:198910.长拳的运动特点是:姿势舒展、、动迅静定、。
快速有力、节奏鲜明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长拳的眼法,须“眼似闪电”。
√2.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3.体松心静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
√4.左脚在前的歇步为左歇步。
√5.搂膝拗步的推掌应从腰侧推出。
×6.太极拳的步法要求后退时前脚跟先落地过度到全脚掌。
×7.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的。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致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3、“虚灵顶劲”:经络学说有以头为百脉之宗的说法。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头顶部百会穴轻轻上提,好似头顶上有绳索悬着,从而感觉有虚灵顶劲之意,也称顶头悬。
4、“拳式呼吸”:一般是指练习时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进退、虚实变化等结合一呼和一吸进行的一种呼吸方法。
5、武术理论自身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
6、身法在长拳运动中表现为闪、转、展、缩、折、弯、俯、仰等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多以腰为主宰。
7、太极拳练习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
8、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技击武术三种。
9、“揽雀尾”,由棚、捋、挤、按四种上肢手法和原地前移后坐的下肢步法组成。
10、太极拳练习时,对腰部的要求是松而沉。
11、劈棍的做法是:棍由上向下猛力劈出。
力达棍前端。
12、太极拳的“敛臀”是:使臀部稍作内收,不向后撅之意。
13、武术基本动作训练包括手法、步法、腿法、平衡、跳跃、跌扑滚翻、折叠旋转等等。
14、太极拳练习时的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来加深呼与吸的深长。
15、武术注重个人身心动作的和谐,强调内三合和外三合。
16、健身武术是以普及为基础的,旨在强身健体而开展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它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自觉性、灵活性、娱乐性。
17、“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
18、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19、“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0、使用“武术”这一概念是近代的事,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技击。
21、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有说服力的考证,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王廷。
22、前辈武术家们在传授武术技艺时,大多先教基本功,再教某些武术套路。
武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
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套路形式。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
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
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
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
武术(1)基本手型,手法,步型

教学内容
武术(1)基本手型,手法,步型
重点:动作到位富有力度
难点:初步展示武术“精,气,神”的忒点和风格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学生知道个基本动作的名称及动作结构,知道展示武术特点需要“精,气。神的配方
2:9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受型手法步型的动作60%以上的学生能实行单个的动作造型的创编
1:手型拳掌勾
2:手法推掌摆掌亮掌冲拳抱拳劈拳撩拳格肘
3:步型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4:讲解示范基本动作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5:出示挂图
6:巡视指导
7;指挥集体练习
8进一步引导学生实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要求:树立先进,给予鼓励
图一
43
21
图二
学生对武术的概念比较淡薄,教师应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武术有一个全面了解,再去掌握基本动作,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课后记录
学生对中国武术不了解,教师应发动学生收集相关知识,是学生对中国武术有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
课后作业
1:复习广播操
2:立定跳远10次
2:听口令练习
数
1~3
5~9
1:指定集合地点
2向学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体育委员带领练习
2:鼓励指导学生练习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示范自编搏击操
要求:音乐伴奏
♀♀♀♀♀♀♀♀
♀♀♀♀♀♀♀♀
♀♀♀♀♀♀♀♀
♀♀♀♀♀♀♀♀
★
四例横队练习
练习图形如下:
43
21
搏击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对此应详细解释,让学生明确才能做的更好
情景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武术是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中国传统运动技术体系。
2.“武”字: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主动地“操戈”的攻,一个是被动地“止戈”防。
3.外壮功:又称外功,泛指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身体具有比常人较强的击打,抗击打,抗摔跌,抗磕碰的能力,以达到强筋骨、壮体魄之功效的功法运动4.内壮功:泛指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脏腑、经络、血脉等的修炼,以达到精足、气壮、神明、内脏坚实,经络血脉通畅、内壮外强的功效的功法运动。
5.轻功:又称“弹跳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增强弹跳能力而蹦的高、跳的远之功效的功法运动6.柔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伸展性能的功法运动。
7.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整套练习。
8.单练:是指个体独自进行的套路练习方式,可分为拳术和器械两类。
9.对练:是指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
10.集体练习: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演练时可配音乐。
11.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12.器械运动: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13.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14.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15.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特制的短器械,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击、刺、劈、斩等剑法和刀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比赛的竞技项目16.长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特制的长器械,遵照一定的规则,以棍法和枪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比赛的竞技项目。
17.武术文化:是中华武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礼仪、军事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理论形形色色的社会形态的深刻影响,吸取诸多社会文化领域的精华,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的文化体系。
18.武德:即武术道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19.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的再指导,再学习,逐步掌握专项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
20.领做:是教师实地的做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套路动作的结构、方向和路线21.12型:是指“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2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23.抱拳礼:是在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的基础上,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是在国内外一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选填1.长器械主要有棍术、枪术、大刀,朴刀2.短器械主要有刀术、剑术、匕首等3.剑术的运动特点是轻盈洒脱、身法敏捷、刚柔相济、富有韵律。
4.搏斗运动包括散打、推手、短兵、长兵。
5.时间: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后,就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
1955年国家体委在运动司下设武术科。
1958年9月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
1986年北京正式成立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1959年由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和施行《武术竞赛规则》1987年武术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1996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武术理论与方法博士学位授予点,并于1997 年正式将学科定为民族传统体育学。
1996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武术理论与方法博士学位授予点1997年正式将学科定为民族传统体育学。
6.武术走向国际化的标准:武术队频繁出访表演亚洲武术联合会成立承办国际武术邀请赛国外武术组织纷纷成立。
7.武术教育的发展模式:大中小学校的武术教学活动地方公立与私立开设的各种武术培训机构专业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活动。
8.棍术的运动特点是勇猛泼辣、气势磅礴、棍扫一大片9.从武术的实际出发,武术文化可分为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层、武术行为文化层、武术心态文化层三个层次。
10,体育院校的教材按文化三层次,把武术文化形态的结构分为“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心理价值层”三个层面11.传统武德的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
12.武术图解知识一般包括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叙述顺序、动作名称和术语以及要领说明等方面的内容。
13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三多”问题: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14.“四击”就是武术中的踢,打,摔,拿4种技击法则“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气,力,功15.中国武家的3经四典五法:三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4典:《六韬》《左传》《国语》《周书》五法:《孙子兵法》《司马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兵法》16.武术运动的分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单人套路、对练和集体套路)和搏斗运动。
简答问答一、武术形成的因素:1.人类的生存竞争2.原始战争。
3.宗教、娱乐、教育的发端。
4.工具的创造和使用。
二、武术运动的特点:1.攻防技击。
技击特点是它技术上最主要的特点,反映了武术的本质属性。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性。
3.多拳种的广适性。
三、武术运动的价值:1.健身、防身价值:1.机理深邃,健身于乐。
2.内容丰富、老少皆宜。
3.身心化一、机体协调。
4.气神两合、内外兼修。
2.观赏娱乐价值。
3.教育价值:1.育德价值。
2.历练品质价值3.民族精神的价值。
4.武术的育智价值5.培养独立人格的价值。
4.社交价值。
5.经济价值:多样性、综合性、潜在性、外向性。
四、武术的形成阶段:1.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刺激武术的形成。
2.原始社会的战争促进了武术技能的形成。
3.原始社会的“武舞”与武术的萌芽。
4.阶级社会加速武术的形成五、武术运动文化的主要特征:1.哲学特性。
2.多元性及家族性。
3.民族性。
4.传承中的变异性。
六、现代武德主要包括:1.树立理想,为国争光。
2.爱国爱民,见义勇为。
3.尊师爱生,团结互助。
4.修身养性,遵纪守法。
5.文明礼貌,举止端正。
七、抱拳礼的具体含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拇指屈指表示谦虚,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
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弯曲成圆,表示五湖四海,习武之人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抱拳礼一般应用在武术竞赛、表演、训练活动中。
八、武术对培养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1.武术有利于培养现代人良好竞争意识。
2.武术有利于现代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武术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意志品质。
九、中国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1.中国武术的德行思想包括:1.重义轻利2.崇德扬善3.谦和含蓄4.自强不息。
2.中国武术的技击思想包括:1.知行合一2.奇正相合3.刚柔相济4.避实击虚。
3.中国武术的体用思想包括:1.气用直养2.动静相得3.内外兼观十、中学武术教学的要求:1.注意武德教育。
1.培养良好的习武礼仪规范。
2.尊重同学,友好待人。
3.注重武德,不出手伤人。
2.突出重点,围绕重点。
1.围绕课的中心动作,一式多变。
2.突出重点,由易到难。
3.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3.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调动学生的兴趣。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意个性化教学。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武术教材与其他教材的搭配。
2.武术教材的选择搭配。
5.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6.集体教学为主。
7.加强安全教育。
8.注意培养骨干。
十一、武术教学的特点: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
十二、武术教学的要求:1.注重示范教学,运用多种形式教学。
2.了解各拳种的风格和特点。
3.提高安全意识。
十三、讲解的内容与方法;讲解的内容:1.基本技法 2.动作规格 3.攻防意义 4.关键环节 5.易犯错误。
讲解的方法:1.术语化讲解 2.形象化讲解 3.单词化讲解释 4.口诀化讲解。
十四、如何选择示范位置?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人数和队形来决定,以尽量让全体学生看得见为原则,一般站在以横队头排为底线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一列横队相对站立时,教师站在中间示范,若是四列横队,教师可以让前两列学生坐下或蹲下。
示范要尽量避免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要有利于学生观察。
纵队行进时,示范点选在顶点略靠前进方向处。
十五、长拳的基本要求:手要捷快,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青,四击八法,以形喻势。
十六、识图自学的注意事项:1.掌握动作术语以及动作要求,了解图解中实线和虚线的意义,依照动作要领进行练习。
2.遇到较为复杂的动作时,可采用分解学习法,先学上肢动作,最后上下肢协调配合完成整个动作。
3.初学者要巩固练习方向,否则不易记忆,影响学习效果。
4.眼法是武术动作中重要的功法内容,在图解说明中,一般对定势动作的眼法有明确要求。
5.识图自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十七、剑术的技法要求:1.剑法清晰,轻快敏捷2.手腕灵活,以巧制胜3.持短入长,刚柔兼备4.身法生动,气韵洒脱。
十八、棍术基本技法特点:1.棍打一片2.梢把并用3.握法活便4.乘势顺力。
十九、太极拳的技术特点:1.虚灵顶劲2.气沉丹田3.含胸拔背4.松腰敛臀5.圆裆松胯6.沉肩坠肘7.舒指坐腕8.尾闾中正9.内宜鼓荡,外示安逸10.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二十、太极拳的文化内涵:1.松静为本2.阴阳相济3.以柔克刚二十一、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左右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风似闭十字手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