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期末考试--武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武术期末复习资料

武术期末复习资料

武术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武术: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长拳:长拳是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长拳的呼吸形式:提托聚沉,但总的要求是气宜沉长拳的传统技法有: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长拳的四击:踢打摔拿长拳的六合:手、肘、肩、脚、膝、胯长拳的基本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挺胸、立腰八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十二型: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整套练习功法运动: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武术的基本功:是指为更好地掌握武术技法,发展某项专门素质的基础功法练习基本技法:指武术的动作经常出现的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拳:手型之一,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建设性攻防练习集体表演:指六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联系的演练形式武术教学: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加的活动,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逐步掌握专项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劲力: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对完成技术动作所需力量的表现节奏: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套路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填空明清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空前发张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博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记等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这种循环渐进的教学训练法则明清是我国武术的发展时期,我国三大名拳: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唐代长安二年开始实行武举制,这一制度的实施,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传统武术技法将人分为三节,上肢为梢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功法运动按形式和内容可分为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套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集体演练眼法分为:随视和注视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武德表现为仁义礼信勇内家拳的内三合指的是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劲,外三合指的是手与足合、肘与膝、肩与胯合太极拳的架势主要有:棚、抨、挤、按、探、例、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并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960年,中国武术队出访了捷克斯洛伐克1990年10月,国际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武术锦标赛,以后每 2 年举办一次比赛场地: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武术中的三种手型:拳、掌、勾武术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他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的哲学、医学、美学、兵家、宗教器械可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刀由:刀尖、刀背、刀刃、刀面、刀柄、刀彩、护手在器械中,刀术在表演中有刀如猛虎剑有剑似飞凤棍有棍打一大片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它是由河南县陈家沟的陈王延所创散打中,对进攻的要求是速度快力量重力点准预兆小方法巧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方法有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词化讲解口诀化讲解腿法可分为直摆性腿法伸屈性腿法扫转性腿法击响性腿法。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套路形式。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

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一、棍术1、棍的概述:棍是长器械的一种,由白蜡杆制成。

有单练,双人三人对练形式。

棍术发展古书记载很多,特别到了明清时期棍术流派丛生,棍法多变。

《少林棍法阐宋》一书记载,“棍为艺中之魁首”。

清代、民国至今,棍术一直列为全国式术竞寨的长器械之一。

2、主要棍法、步型要求:1.持棍礼节2.主要步型:棍术至少包括弓步、仆步、虚步三种3.器械方法:举棍、背棍、抱棍、夹棍、抡、劈、摔、撩、戳、崩、扫、点、挂、拔、云、绞、格、抛、背。

其中平抡棍、劈棍、云棍、崩棍绞棍、戳棍、舞花棍、提撩花棍八种主要器械方法(其中必须有连续3个一次性完成的双手提撩花棍)。

3、棍法术语:1.拨棍:棍梢斜向前上方左右摆动为拨,拨棍时用力轻快平稳,幅度不要过大。

2.扫棍:棍梢在腰部以下水平抡摆:或尽量以棍梢贴地棍身倾斜抡摆为扫。

扫棍要求迅猛有力,力达棍梢。

3.抡棍:单手或双手将棍梢向左或向右水平平抡,要求迅猛有力,力达棍梢。

平抡不得超过一周,加转身不得超过两周4.截棍:棍梢或棍把直线向前、向侧或向后戳击。

截棍求发力短促,力达梢端或把端5.劈棍:棍由上向下为劈。

劈棍要求迅猛有力,力达棍梢。

6.舞花棍:两手握住棍身中段,使棍在身体两侧由上向前、向下绕立圆转动。

要求连续快速走立圆时很要贴近身体7.提撩棍两手握住棍身距把端1/3处,使棍沿身体左右两侧由下向前,向上划立圆连续向前撩出。

要求快速连贯,立圆抡转应贴近身体但不得触身。

4、棍法特点棍法运动特点变化多端,梢把兼用、勇猛泼辣,富集如雨、巧狠结合、气势磅礴,有“棍打一片”之说。

5、棍术技法特点①棍打一片,力猛劲足:棍法由于动作幅度、速度快、惯性大、迅猛有力,棍法现左右纵横,虎虎生风,棍打一片的风格。

②梢把兼用,快速连贯:梢把兼用的效果取决于正确的握棍方法和快速灵活的换把技能,交替使用梢把,使棍术运动呈现攻防谨严谨、快速连贯的特色。

③握法灵活,棍法多变:棍法中劈、扫、抡多以梢端击打,挑、戳、盖多以棍把击打,棍浑身藏法,棍法多变来源于灵活多变的把法,把法变换能使招法变化。

武术复习题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题复习资料

本科B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3. 节奏是演练武术套路时的动作速度、力量等呈现出来的有规律性变化。

4. 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5. "六合":是指在演练武术套路时,手,肘,肩,足,膝,胯等六个部位的协调配合,体现出整体合一的劲力特点叫"六合"。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A2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 D3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前脚两脚中间后脚腰部 C4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 B5拳谚有“练拳不练__,终究艺不高”之说。

腿眼腰身 C6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 B7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何时在北京举行?1971 1981 1991 2001 C哪一年国家体委颁布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擂台赛。

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 B8武术套路比赛可按年龄分为、和。

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9. 年中国武术协会成立。

年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答案:1956、1986三、判断题1.太极拳基本姿势要求躯干部“含胸圆背”,松腰以腰为轴带动两臂运动。

√2.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

√3.体松,是指在练习太极拳时,全身的肌肉、关节、韧带、内脏都处于松懈状态。

×4.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5.长拳中的拳,四指并拢卷曲,拇指握在食指、中指第一指节上。

×6.太极拳的步法要求前进时前脚掌先落地过度到全脚掌。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一、概念1、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击为其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套路运动: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急徐,刚柔虚实等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套路练习形式。

3、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

4、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5、抱拳礼的具体含义:左拳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

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二、填空1、武术在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2、中国武术的属性:(1)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2)是中国的传统体育(3)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3、中国武术按功能分类法可分为(1)学校武术(2)竞技武术(3)传统武术(4)健身武术。

按形式与类别分类法:(1)套路运动(2)搏击运动。

4、武术运动的特点:(1)具有攻防技击性(2)具有锻炼方法的独特性(3)具有练习的广适性。

5、武术运动的作用:(1)增强体质(2)防身自卫(3)修身养性(4)观赏娱乐。

6、武德的内涵:仁、义、礼、智、信、勇。

7、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单练、和对练套路。

8、长拳的技术要求:(1)姿势正确(2)方法清晰(3)身法多变(4)手眼相随(5)精神贯注(6)劲力顺达(7)呼吸得法(8)节奏鲜明。

9、太极是一种(柔和)(缓慢)(连贯)(圆活)的拳术,它是以(堋)(捋)(挤)(按)(采)(挒)(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构成的。

10、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轻松柔和(2)连贯均匀(3)圆活自然(4)协调完整。

11、讲解法讲解的内容:(1)动作规格(2)基本技法(3)攻防含义(4)关键环节(5)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6)劲力和精神的表现。

武术考试复习资料

武术考试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标志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开始进入竞赛领域。

3、1990年第11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4、古代武术在各个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从氏族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社会。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频繁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技击技术的发展。

在商周时期,“田猎”、“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⑵、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剧烈动荡时代。

武术的发展逐现雏形,其主要特点:武技的社会功能向多样化发展;搏斗技术向多样化发展;技击意识向自觉性、理论性发展。

⑶、秦、汉、三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创造了积极地条件。

秦国虽然在民间实行禁武,但对武术的消极影响不大;汉朝十分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到三国时期,刀术在军队得到一定的发展,而剑术在非军事用途上更加发达并且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活动开始东传日本,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理论著述。

⑷、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战乱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武艺在军中和民间都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发展。

⑸、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武备,军事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

⑹、明清时期,武术与军事武艺分离开来,并在民间开花结果,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

一、武术流派的形成,二、武术内功的形成,三、武术套路的形成,四、内家拳的形成,五、对武德有明确要求。

1995年在全国开展了“武术百杰”评选活动。

武术段位定为三级九段:初级一段、二段、三段,中级四段、五段、六段,高级七段、八段、九段。

5、武术的内容与分类:(1)、功法运动:內壮功、外壮功、轻功、揉功(2)、套路运动:单练、对练、集体演练(3)、搏斗运动:散打、推手、短兵、长兵拳术的种类:长拳、南拳、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形意拳长器械:枪、棍。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致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3、“虚灵顶劲”:经络学说有以头为百脉之宗的说法。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头顶部百会穴轻轻上提,好似头顶上有绳索悬着,从而感觉有虚灵顶劲之意,也称顶头悬。

4、“拳式呼吸”:一般是指练习时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进退、虚实变化等结合一呼和一吸进行的一种呼吸方法。

5、武术理论自身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

6、身法在长拳运动中表现为闪、转、展、缩、折、弯、俯、仰等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多以腰为主宰。

7、太极拳练习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

8、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技击武术三种。

9、“揽雀尾”,由棚、捋、挤、按四种上肢手法和原地前移后坐的下肢步法组成。

10、太极拳练习时,对腰部的要求是松而沉。

11、劈棍的做法是:棍由上向下猛力劈出。

力达棍前端。

12、太极拳的“敛臀”是:使臀部稍作内收,不向后撅之意。

13、武术基本动作训练包括手法、步法、腿法、平衡、跳跃、跌扑滚翻、折叠旋转等等。

14、太极拳练习时的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来加深呼与吸的深长。

15、武术注重个人身心动作的和谐,强调内三合和外三合。

16、健身武术是以普及为基础的,旨在强身健体而开展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它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自觉性、灵活性、娱乐性。

17、“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

18、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19、“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0、使用“武术”这一概念是近代的事,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技击。

21、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有说服力的考证,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王廷。

22、前辈武术家们在传授武术技艺时,大多先教基本功,再教某些武术套路。

武术_期末考试_复习资料.doc

武术_期末考试_复习资料.doc

一、多词鲜释1 ■武术:是以技市动作做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道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 长拳: 是以拳、掌为重要手型,以弓、马、虚、歇为主耍步行,结合闪、展、腾、挪、起伏等动作和技术组合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3. 功法运动: 是一单个动作为主的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4. 武术图解: 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或解释武术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动作特点。

★5.武德: 即武术道徳,是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屮形成的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6. 套路运动: 是指以技击动作力rt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力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7. 太极拳: 以棚、缕、挤、按、採、例、肘、靠等动作为素材所组成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8. 搏斗运动: 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9. 武术技法: 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冇规律性的技巧方法。

10. 分节教学: 就是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结,或将组合、套路中某些顺序连贯的小组合动作抽取出來进行教学。

二、填空I •明清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i要标志是流派林直,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和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等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运用。

2。

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彫响大、传播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水组织,其影响远及海内外。

张之江第一个创立丫武术学校,1936年武米第一次参加第八届德国柏林奥运会表演。

4.1989年,散手被批准列额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在江丙宣春举行丫第一次武术散手的正式比赛一全国武术散手锦标赛。

1999年将散手正式改名为散打。

5- 1983年〜1986年在全国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拳种达156个,1963年北京体院开始招收武术专业的研究生。

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上学位(上海体院),1996年国各院学位办授予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丫第一个武氷傅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开始招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散打比赛中禁止击打的部位是?
2、1997年经原国家体委批准颁布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将武术段位定为?
3、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
4、武术插图中,一般用?表示该部位下一个动作将要进行的路线。

5、武术教学讲解的方法有?、口诀化、?和术语化讲解。

6、“信”是指?。

守信用,重然诺是武林中人的传统与俗尚。

7、跆拳道古称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国的民间武艺。

名词解释
武术:武德:散打:套路运动:
简答题
1、武术进入萌芽状态的标志是什么?
2、武术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论述题
武术的作用。

结合实际谈谈!写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做答出现2张以上的雷同卷,一律按0分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