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逻辑学概述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逻辑学的三种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二.推理的构成• 1.前提.结论• 2.常项.变项(思维形式结构组成部分)常项是指在结构形式中有固定意义并保持不变的部分,如“所有”,“都是”。

变项是指在结构形式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具体的判断来代换的部分,如“P”、“q”。

•常项决定逻辑的推理形式•所有的人是高级动物•(所有……是,全称肯定判断)•如果是大学生,那么应该认真学习•(常项:如果….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第二章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的特有属性的具体对象的总和。

一.掌握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单独概念一般都是集合概念。

•正概念,负概念.•具体环境中概念种类例子::•二班同学有五十人.•二班同学”是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广州市公安局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广州市公安局”是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二.掌握概念间的关系(欧拉图)•全同关系根本大法宪法•真包含关系: 大学,广州大学•真包含于关系:中国人,亚洲人•交叉关系:妇女,领导干部•矛盾关系: 违法行为,合法行为(外延之和等于”行为”)•反对关系:工人,干部(外延之和小于”人”)熟悉属和种概念: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称为种概念。

(学生和人)•三.掌握明确概念的方法• 1.概念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是限制与概括的理论依据.(限制增内涵,概括加外延)2.限制与概括只能在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概念间进行(概括只能由种概念到属概念。

)•根本大法限制为宪法(错) , (中国宪法)•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全同关系)•工人→机械工人→磨具工人→王小二• 3.定义是明确内涵的方法,划分是明确外延的方法.定义由被定义项和定义项、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

被定义概念=种差+属(先找属)。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形式逻辑》讲稿主讲:万林第⼀章绪论⼀、”逻辑”正名“逻辑”最早可追溯到希腊词(λσγοε逻各斯),后英译为logos、其复数形式是logic。

原为多义词∶⼀般的规律和原则;说明、解释、论证;理性、推理、抽象理论;尺度、关系、⽐率;价值等等。

古罗马的西塞罗正式使⽤“逻辑”⼀词表⽰包括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科学。

中国古代学者们将相同的科学称为“名辩之学”。

古印度学者,特别是佛学将其称为“因明学” 。

古希腊时期:亚⾥⼠多德,《⼯具论》,古典或传统的形式逻辑;麦加拉-斯多葛学派奠定了命题逻辑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经院逻辑学家们创⽴了推论的学说。

⽂艺复兴时期的波尔-罗亚尔修道院发表了《逻辑或思维的艺术》⼀书,将古典的演绎逻辑体系化;17世纪开始,由于实验⾃然科学的兴起,归纳⽅法的研究被引⼊逻辑学:培根、惠威尔、穆勒,《新⼯具》、《逻辑体系》,建⽴了古典或传统的归纳逻辑;17世纪末,德莱布尼茨提出了逻辑数学化的思想,《论组合术》建⽴⼀种⽤符号表意的普遍语⾔及思维演算的设想,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

19⾄20世纪初,布尔代数的创⽴将设想变为现实,再经德摩根、弗雷格的努⼒,罗素与怀德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成为⼀门独⽴的科学。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格尔《逻辑学》,辩证逻辑;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范畴的辩证逻辑体系;列宁,《哲学笔记》,确⽴了辩证逻辑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泽东《论持久战》,提供了辩证逻辑的⼜⼀范例。

20世纪30年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塔尔斯基形式语⾔真理论、图灵机及其应⽤理论三个划时代的成果,为现代逻辑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逻辑学发展进⼊黄⾦时代。

现代逻辑学已从单⼀学科逐步发展成为理论严密、分⽀众多、应⽤⼴泛的学科群,择其要者有数理逻辑、哲学逻辑、⾃然语⾔逻辑、概率逻辑、⼈⼯智能逻辑、量⼦逻辑、价值逻辑以及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形式逻辑学复习范围+答案.doc

形式逻辑学复习范围+答案.doc

不同假 不同假A.交又关系 C.全同关系4. “中子都是不带电的”这一判断是(A.全称肯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5. 由」(pAq )可以得到()A. —ip V —<q C. —ipAq 6.两个概之间的反对关系是()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B.全异关系 D.真包含关系)B.全称否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B. —«pVq D. pA —>q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 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B 两个概念之间具有( 7.8.的错误(9.2016-2017第一学期《形式逻辑》期末考试范围及题型一、单选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20分)1. 如果两个直言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直言命题(A. 可同真,可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 2. 与SAP 具有差等关系的是( )A. SEPB.SIPC. SOPD. POS 3. 有些A 是B,有些A 不是B,并且有些B 不是A,则A 、若A 蕴涵B,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A. A 真且B 真B. A 真但B 假C. A 假但B 真D. A 假且B 假“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这一划分犯了— A. 多出子项 B.划分不全C.子项交叉D.同语反复“并非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有良知的”,由此必然可以推出( ) A. 有的新闻工作者没有良知 B.有良知的都不是新闻工作者C.新闻工作者都没有良知D.有的新闻工作者有良知10. “(p-r ) A ( 「q-r ) A (pV-q ) E” 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A.简单构成式 B.简单破坏式C.复杂构成式D.复杂破坏式11. 若“如果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为真的是()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 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C.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D.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12. “某些理发师留胡子。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一、选择题1. 下列论断中,属于形式逻辑逻辑学范畴的是:A) 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

B) 猫是一种哺乳动物。

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D) 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

答案: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2. 下列哪个推理是无效的?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B) 所有鸟都会飞,企鹅是一种鸟,所以企鹅会飞。

C) 所有老师都是学者,王老师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学者。

D)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今天下雨了。

答案: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3. 下列哪个推理是有效的?A) 所有狗都有四条腿,这只动物有四条腿,所以它是狗。

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C) 所有猫都会爬树,这只动物会爬树,所以它是猫。

D)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香蕉是苹果。

答案: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1. 所有鸟都有翅膀。

鹦鹉是一种鸟,所以鹦鹉有翅膀。

答案:有效2. 如果昨天下雨,那么今天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昨天下雨了。

答案:无效3. 所有学生都佩戴校徽。

小明佩戴了校徽,所以他是学生。

答案:有效三、演绎推理题根据下列条件,推断出结论。

1. 所有猫都会爬树。

加菲是猫,所以加菲会爬树。

答案:结论为真。

2.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地面湿滑,那么一定下雨了。

答案:结论为假。

3. 所有人类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类,所以小明会呼吸氧气。

答案:结论为真。

四、矛盾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矛盾。

1. A:如果明天下雪,那么我就去滑雪。

B:明天不会下雪。

答案:矛盾2. A:所有人类都是脊椎动物。

B:人类不是脊椎动物。

答案:不矛盾3. A:所有哺乳动物都产奶。

B:鲨鱼是哺乳动物。

答案:矛盾五、解释题解释下列逻辑术语。

1. 陈述答案:陈述是陈述一种事实或观点的句子,可以是真或假。

形式逻辑A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A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A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命题中,属于全称命题的是:A. 有些学生喜欢数学B. 所有学生都喜欢数学C. 没有学生喜欢数学D. 至少有一个学生喜欢数学答案:B2. 如果命题“如果p,则q”为真,那么以下哪个命题一定为真?A. p且非qB. 非p且qC. 非p且非qD. 非q则非p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如果p,则q”的逆否命题?A. 如果q,则pB. 如果非q,则非pC. 如果非p,则qD. 如果q,则非p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如果p,则q”的逆命题?A. 如果q,则pB. 如果非q,则非pC. 如果非p,则qD. 如果q,则非p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是“如果p,则q”的矛盾命题?A. p且非qB. 非p且qC. 非p且非qD. p且q答案:A6. 如果命题“所有S都是P”为真,那么以下哪个命题一定为假?A. 有些S不是PB. 有些P不是SC. 所有P都是SD. 没有S是P答案:A7. 如果命题“没有S是P”为真,那么以下哪个命题一定为真?A. 所有S都是PB. 所有P都是SC. 有些S是PD. 没有P是S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所有S都是P”的等价命题?A. 没有S不是PB. 有些P不是SC. 有些S是PD. 所有P都是S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有些S是P”的等价命题?A. 有些P是SB. 没有S不是PC. 所有S都是PD. 所有P都是S答案:A10. 如果命题“p且q”为真,那么以下哪个命题一定为真?A. pB. qC. 非pD. 非q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和逆否命题都为真,那么原命题______为真。

答案:也2. 如果一个命题的否定命题为真,那么原命题______为假。

答案:一定3. 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假,那么原命题______为假。

答案:不一定4. 如果一个命题的等价命题为真,那么原命题______为真。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演绎推理的典型例子?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学生都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C. 有些学生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D. 所有的鸟都会飞。

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会飞。

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归纳推理的例子?A.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B.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C. 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D. 这只乌鸦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答案:A3. 以下哪项是有效的三段论?A.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狗都有毛发。

B.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动物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C.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D.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狗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答案:A4.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答案:C5.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推理”?A. P或Q。

非P,所以Q。

B. P或Q。

P,所以Q。

C. P或Q。

非P,所以非Q。

D. P或Q。

Q,所以P。

答案:A6.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联言推理”?A. P且Q。

P,所以Q。

B. P且Q。

Q,所以P。

C. P且Q。

非P,所以非Q。

D. P且Q。

非Q,所以非P。

答案:A7.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8.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模态逻辑”?A. 必然P,所以P。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形式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思维的形式结构B. 思维的内容C. 思维的规律D. 思维的形式和内容答案:A2. 命题逻辑中,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是()。

A. 一个B. 两个C. 多个D. 无数个答案:C3. 在三段论中,中项是()。

A. 大前提B. 小前提C. 结论D. 大前提和小前提共有的项答案:D4.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指()。

A.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B.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D.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答案:A5.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6.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7. 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8. 形式逻辑中,推理的结论是()。

A. 必然的B. 可能的C. 不确定的D. 任意的答案:A9. 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10. 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形式()。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ABC2.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命题的形式()。

A. 简单命题B. 复合命题C. 条件命题D. 否定命题答案:ABCD3.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规则()。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形式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大学考试试卷《形式逻辑学》A卷年级专业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循环定义C.定义过窄D.同语反复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

A.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B.把“推理”限制为“判断”C.把“丛书”限制为“书”D.把“负判断”限制为“判断”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属种关系B.交叉关系C.反对关系D.矛盾关系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

A.SAP真B.SAP 假C.SIP 真D.SOP真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

A.普遍概念B.集合概念C.负概念D.单独概念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

A.同一关系B.交叉关系C.真包含关系D.矛盾关系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

A.“勤劳”概括为“美德”B.“县人民代表大会”概括为“省人民代表大会”C.“五十名学生”限制为“二十名学生”D.“普通逻辑”限制为“概念”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

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子项相容C.概念含糊D.划分不全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 )。

A.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B.每次划分依据同一标准C.子项的外延应是不相容的D.划分应是逐级进行11.若“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

A.全同B.真包含于C.真包含D.交叉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

A.“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真B.“所有学生都是优等生”假C.“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D.“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假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逻辑学概述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逻辑学的三种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二.推理的构成• 1.前提.结论• 2.常项.变项(思维形式结构组成部分)常项是指在结构形式中有固定意义并保持不变的部分,如“所有”,“都是”。

变项是指在结构形式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具体的判断来代换的部分,如“P”、“q”。

•常项决定逻辑的推理形式•所有的人是高级动物•(所有……是,全称肯定判断)•如果是大学生,那么应该认真学习•(常项:如果….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第二章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的特有属性的具体对象的总和。

一.掌握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单独概念一般都是集合概念。

•正概念,负概念.•具体环境中概念种类例子::•二班同学有五十人.•二班同学”是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广州市公安局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广州市公安局”是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二.掌握概念间的关系(欧拉图)•全同关系根本大法宪法•真包含关系: 大学,广州大学•真包含于关系:中国人,亚洲人•交叉关系:妇女,领导干部•矛盾关系: 违法行为,合法行为(外延之和等于”行为”)•反对关系:工人,干部(外延之和小于”人”)熟悉属和种概念: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称为种概念。

(学生和人)•三.掌握明确概念的方法• 1.概念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是限制与概括的理论依据.(限制增内涵,概括加外延)2.限制与概括只能在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概念间进行(概括只能由种概念到属概念。

)•根本大法限制为宪法(错) , (中国宪法)•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全同关系)•工人→机械工人→磨具工人→王小二• 3.定义是明确内涵的方法,划分是明确外延的方法.定义由被定义项和定义项、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

被定义概念=种差+属(先找属)。

划分由母项(普遍概念)、子项(种概念)和划分的标准三部分组成。

•把握定义的规则,违反定义规则及违反规则的逻辑错误。

1、定义必须相应相称(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是全同关系)例子:试题是指高考或竞争上岗考试的题目(定义过窄)2、定义项不能间接包含被定义项例子:刑法就是就是规定刑法的法律。

(同语反复)打官司就是诉讼,诉讼就是打官司(定义循环)3、定义必须清楚确切,且不应包含负概念。

例子:痛是身体无法忍受的感觉(定义含混)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定义比喻)•划分的规则及逻辑错误。

1、划分必须相称(相称就是子项的外延之和恰好等于母项的外延。

)例如:15岁以上的到内科看病,15岁以下的到儿科看病。

(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直系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多出子项)。

2、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例:死亡有正常死亡,车祸死亡,病死,意外事故死亡,突然死亡。

(多标准划分错误)3、划分出的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参加会议的有工人,农民,妇女,中共党员和大学生。

(子项相容)划分与分解:划分出的子项与母项是属种关系,而分解不是。

•第三章直言判断及推理判断的特征:1、判断对事物都有所断定2、有真假之分推理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与结论组成。

•一.性质判断•全称肯定判断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王销路是知识分子•SAP,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全称否定判断所有教师都不是文盲•干部不是工人SEP .主项谓项都是周延的.• 3. 特称肯定判断有的教师是党员;大部分人是大学生.SIP. 主谓项都不周延4.特称否定判断有的大学生不认真学习有的犯罪分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SOP,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没有一个是大学生。

SEP,主谓项都不周延4.直言直接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上反对关系:由真推假,但不能由假推真(假)SAP与SEP,所有的干部都是管理人员,所以并非所有干部都不是管理人员.有效式:SAP →﹃(SEP)(2)SEP →﹃(SAP)下反对关系:由假推真,但不能“由真推假”。

SIP与SOP并非有的人是低等动物,所以有的人不是低等动物.有效式:﹃(SIP)→SOP(2)﹃(SOP)→SIP矛盾关系:由真推假,由假推真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并非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5.直言判断变形推理•换质法规则:1、前提的主项与谓项不得改变。

2、改变前提的质,将肯定改为否定,将否定改为肯定。

3、将前提谓项概念改成矛盾关系概念。

•有的人是教师,所以有的人不是非教师•换位法规则:1、置换主谓项的位置,保留原判断的质。

2、原判断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教师.无效,因为这个换位法推理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换质位法(先换质再换位)•科学是没有禁区的,所以有禁区的不是科学.•有效,因为符合换位法的推理规则• 6.三段论推理(结论中主项S,谓项p,出现两次的M)•掌握规则:•中项必须周延一次.•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小项扩大、大项扩大逻辑错误)•两个否定判断作前提,推不出结论•如果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为否定•两个特称的前提推不出结论•(1)所有的犯罪分子是违法的,王小儿是犯法的,所以王小儿是犯罪分子.•这个三段论推理无效,因为中项没有周延一次.这个三段论是AAA式,第二格.(2)所有的大学生是有知识的,朝大和不是大学生,所以朝大和不是有知识的•这个三段论推理无效,因为犯了大项扩大周延的逻辑错误.这个三段论推理是AEE式,第一格.•(3)你是大学生,你要遵守纪律.这个省略三段论的大前提是什么,请补出大前提,并请分析是否有效,说明其式与格.•答:大前提是”凡大学生要遵守纪律.”这个三段论推理有效,因为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这个推理是AAA式,第一格.•••7、关系判断与推理(关系判断就是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判断。

)关系判断由三个部分组成(关系项、关系、量项)aRb•关系的对称性:•标志:判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如,•大可与小可是同学.• A 包含B, B包含C.•对称关系:当aRb为真,bRa为真。

同学,同事,邻居等对称关系。

•反对称关系:当aRb为真,bRa必为假。

大于,高于,重于等关系。

•非对称关系:当aRb为真,bRa非为真也非必假。

帮助,认识,支持,尊敬等关系。

•关系的传递性:•传递关系:当aRb为真并且bRc为真时,aRc必真。

大于,等于,平行、年长于等。

•反传递关系:当aRb为真并且bRc为真时,aRc必假。

父子,母子,高三公分等。

•非传递关系:当aRb为真并且bRc为真时,aRc必非为真也非必假。

认识,喜欢等。

•第四章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1.联言判断及其推理•联言判断是指反映若干事物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

(联言肢)•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 ٨q;P 并且q•使人肢体残废和毁人容貌的是致人重伤,因此,毁人容貌是致人重伤。

• 2.选言判断及其推理(或者,可能,也许)P Vq•选言判断是断定事物的几种可能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是反映若干事情况至少有一个情况存在,也可同时为真。

相容选言推理(只能用否定肯定式,不能用肯定否定式,其标志常项是:或者)此案或者是王某作案,或者是李某作案,或者是刘摸作案,据查是王某作案,所以不是李某和刘摸作案.解释:无效,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个选言支,不能否定剩下的选言支.•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的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推理,标志是:要么…….要么.不是.....就。

•既可用肯定否定式,又可用否定肯定式.• 3.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及其推理(判断:有p必有q,无p未必不q)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在前件真,后件假的情况下,其值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

推理:其标志是:如果…….那么只要....就倘若....则... 。

•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无效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例子:如果是大学生,那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

•李某是大学生。

•所以,李某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

•例子:如果是领导干部,应该廉洁奉公。

•据明不是领导干部。

所以,据明不应该廉洁奉公。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如果是犯罪分子,那么对社会有危害性•早大林对社会没有危害性,•所以,早大林不是犯罪分子。

•(有效,应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可否定前件。

)•如果评为三好学生,那么成绩就一定好。

•黎明成绩好。

•所以,黎明是三好学生。

•(无效,因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及其推理判断:当其前件为假时,后件一定是假的。

但当其前件真时,后件可真可假。

有效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只有...才..、没有..没有.、除非..不)无效式: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5.二难推理:简单构成式,复杂构成式,简单破坏式,复杂破坏式.•第五章模态推理•一.真值模态判断与推理•标志:必然.可能,必然不,可能不.(“ ”表示“必然”,◇表示“可能”。

)•对当关系推理(直言对当关系推理原理相同,见第3页)反对关系:1.必然p推出不必然不p 2.必然不p 推出不必然p下反对关系:2.不可能p 推出可能不p 2.不可能不p 推出可能p例子:犯罪分子必然危害社会,所以并非犯罪分子必然不危害社会.(反对关系)•犯罪分子必然危害社会,所以并非犯罪分子可能不危害社会.(差等关系)•二.规范模态判断与推理•标志:必须.应该.可以.允许、必须不,禁止,不得,可以不、允许不•(推理同直言对当关系推理原理)反对关系:1.必须p 推出不必须不p 2.必须不p 推出不必须p下反对关系:1.不允许p 推出允许不p 2.不允许不p 推出允许p例子:犯罪分子必须交代罪行,所以犯罪分子不可以不交代罪行.•犯罪分子应该交代罪行,所以犯罪分子不应该不交代罪行•第六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一.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是必然的,根据每个对象具有(不具),推出全部对象具有(不具)。

归纳形式:S1是P;S2是P,S3是P;S4是P;S1------Sn是P;•从S1------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凡S都是P;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是不必然的(或然的).根据部分具有(不具),推出全部对象具有(不具),没有遇到反例。

类型:1.简单枚举归纳法2、科学归纳法(因果联系)•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或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其结论是或然的.•推理公式:A对象具有a、b、c、d属性;B对象具有a、b、c属性;•所以,B对象具有d属性。

•三.探求因果关系五法•求同法(不同场合下有相同的现象,说明与研究对象有因果联系)•求异法,(不同场合下只有一个不同现象,说明与研究对象有因果联系)•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花,剩余法.•第七章假说•假说的特征:假说具有具有科学性.真理性.推测性.•假说的验证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假说的否定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第八章逻辑思维基本规律一.同一律把握违反同一律的错误形式: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认真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要务.谁不认真学习就不要到学校来.所以要加强品德修养.(转移话题)二.矛盾律对于两个互为矛盾或互为反对的判断,必须断定其有一假.不能两个都是真的,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简单地说:两个互为矛盾或互为反对的判断必有一假三.排中律对于两个互为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断定为假,必须断定其有一真.简单地说:两个互为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把握运用逻辑思维规律解题方法:不符合...逻辑规律,犯了....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