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GIS在环境监控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GIS是一种能够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其可视化和分析功能使得监管部门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预测潜在危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将详细介绍GIS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首先,GIS在排污监管中的应用。

排污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而排污监管的目的是通过对排污源的管理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GIS可以将不同排污源的位置和情况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排污源的监管效率。

其次,GIS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生产活动可能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例如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等,而安全评估旨在评估这些风险的概率、危害程度和可能的后果,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潜在的危险。

GIS可以将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精确确定可能出现风险的部位和环节,为监管机构提供科学、准确的安全评估依据。

其次,GIS在事故应急中的应用。

事故应急是为了适应突发事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达到快速响应、准确判断和有效应对的目的。

GIS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生产环境,快速检测异常事件,及时通报处理人员,减少灾害的影响。

此外,GIS还可以支持应急救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总而言之,GIS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可视化和分析功能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好的风险控制和预测潜在危险的工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因此,进一步加强GIS技术的应用,促进其在生产安全监管中的普及和应用,是当前必要的措施之一,可以有效提高生产安全水平,保障公共安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地理学原理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

它可以将地理信息与属性数据相互关联,实现对地球表层现象的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呈现。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GIS在环境规划中有助于资源管理与保护。

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环境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GIS技术,规划者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地理数据,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分布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表层环境状况。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规划者可以评估不同利用方式对资源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设置保护区、限制开发等。

GIS还可以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GIS在环境规划中有助于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其保护与恢复对于维护生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GIS技术,规划者可以建立生态系统的空间数据库,记录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如湿地面积、植被类型、动物迁徙路径等。

利用GIS的图层叠加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发现生态系统中的脆弱环节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同时,GIS还可以模拟生态系统的恢复效果,帮助规划者评估保护措施的效果并进行优化调整。

另外,GIS在环境规划中有助于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

地球表层存在着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滑坡等,这些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通过GIS技术,规划者可以整合历史灾害数据、地质地形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和模拟功能,可以预测不同区域的灾害风险,并确定响应措施和避难区域。

在灾害发生后,GIS可以协助救援人员实时监控灾情、调度资源,并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呈现和信息共享,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GIS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GIS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茂 的 查 询 系 统 。旅 行 社 、 馆 等 接 待 单 位 可 以 通 过 宾
能 分析 游路 布局 ; 利用 GI S的缓 冲区功 能 ( 即在 地 图 上 围绕 点 、 或 面 等要 素划 出一 定 宽 度 的 “ 响 地 线 影
带 ” 可 以确 定风 景 区的保护 区域 、 ) 道路 红线 等 。GI S 还 可通 过 与 数 学 分 析 模 型 的集 成 发 挥 空 间 分 析 功
GI S查 询 客 源 、 流量 、 客 消 费 情 况 , 安 排 旅 游 客 游 来
能 。例 如将旅 游 资源评 价模 型 、 游开 发条件 模 型 、 旅
路线 、 制定 服 务 设 施 建 设 规 模 ; 设 部 门可 以 通 过 建
GI S了解 景 区规划 和现 状情 况 , 实时 掌握 开发 进度 。 1 2 旅 游 专题 制图 .
维普资讯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期
20 0 8年 6月
山 西 林 业 科 技
SH A N XI FOR ESTRY SCI EN CE ND ECH N0 L0G Y A T
No .2
J n 2 0 u . 08
进 GI 资源 与环 境 监 测 中 的应 用 展 S在
力 网分 布 图等 ) 因此 , 不 仅 可 以为 用户 输 出 全要 , 它
学、 数学 、 统计 学 、 理学 为一 体 的新兴 科学 , 以 高 管 它
效 的数据 管理 能力 、 间分析 能 力 、 空 多要 素综合 分析
能 力 和动态 监 测 能力 , 为 目前一 种 有 效 的管 理 决 成
Ad a c s o S App i a i n v n e f GI lc to

GIS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GIS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摘要:GIS又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较为综合性学科,由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组成,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方面,是一种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本文主要对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GIS;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引言:随着人类发展水平提升,发展速度日益增长,环境污染也更加严重。

人类环保意识也渐渐被唤醒。

GIS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环境规划、污染物扩散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和管理、施工影响分析、环境监管等,对于环境的分析以及监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对其在环境规划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

下面,笔者将针对GIS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发表一些浅略的见解。

一、对于GIS的概述(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是一种对于人类技术发展十分重要的学科。

GIS是一种位于计算机中的软件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等操作,应用GIS技术把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

信息来源:如果能将你所在市的降雨和你所在县上空的照片联系起来,就可以判断出哪块湿地在一年的某些时候会干涸。

一个GIS系统就能够进行这样的分析,它能够将不同来源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应用。

资料展现:GIS将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离散对象:例如公路,街道;连续的对象领域:例如天气,降水量等)用数字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

资料采集:数据采集,即向系统内输入数据。

它占据了GIS从业者的大部分时间。

有多种方法向GIS中输入数据,在其中它以数字格式存储。

印在纸或聚酯薄膜地图上的现有数据可以被数字化或扫描来产生数字数据。

(二)GIS的用途GIS将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离散对象:例如公路,街道;连续的对象领域:例如天气,降水量等)用数字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但这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破坏到了生态环境。

所以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并提高这项工作的重视度。

关键词:GIS;环境保护近几年,地理信息系统在不断的完善,GIS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本文将具体分析GIS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环境制图、自然生态现状分析以及环境监测这四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究GIS技术的应用价值。

在新时期,只有重视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与环境保护工作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支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GIS技术在环境制图工作中的应用环境制图是环境科学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手段、工具。

传统环境制图是以人工的方式开展的,整个制作周期比较长,更新速度较为缓慢。

在环境制图工作中应用GIS技术后,就能够建立完善的环境地图数据库,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例如:污染源分布图以及大气质量功能区划图等。

GIS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制图的灵活性,以电子化的操作规划地图,并分析相关的设计专题数据,这样就能够制作出更高质量的环境专题地图。

2. GlS技术应用在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环境部门在开展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采集处理环境数据信息。

一般情况下,收集到的环境信息都和空间位置有一的关联,具有共性。

当前GIS技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有几项主要的功能应用的较为广泛,那就是空间数据的管理、数据的编辑、采集等等。

基于GIS技术能够建立环境空间数据库: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属性建立环境空间数据库,其中还囊括了有关水、空气、噪声等所有的相关信息。

GIS技术能够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和地理位置结合在一起,采取分类管理分析的方法。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直接查询,就能够以可视化的形式看到各种类型的空间数据。

当前我国的某些城市就已经基于GIS技术,建立了环境污染源的监测数据库以及空间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结合了地理、地图绘制和数据管理的技术。

它可以捕捉、存储、分析、管理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势和限制。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空间数据分析能力GIS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收集和整理环境监测相关的数据,GIS可以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揭示地理位置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大气污染监测中,GIS可以帮助确定空气质量与污染源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污染物的扩散路径。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决策者更准确的环境信息,从而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

2. 数据集成与可视化GIS具有良好的数据集成和可视化能力。

在环境监测中,涉及到的数据常常来自不同的来源,如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图像等。

使用GIS可以将这些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地图展示和可视化呈现。

这样,环境监测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地理位置的环境状况,并更好地解读和分析数据。

3. 建模和预测GIS可以帮助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建模和预测,以评估环境变量的可能发展趋势和效果。

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GIS可以利用数学和统计模型来模拟未来的环境情况。

这对于环境监测人员预测环境变化、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至关重要。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1. 水资源管理GIS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水源的空间和统计数据,可以实现对水质、水流等指标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GIS 可以用于分析水源涵养区的分布情况,为保护水源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帮助确定水质分布的空间特征,以及水质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2. 自然灾害监测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地震、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gis应用案例分析

gis应用案例分析

gis应用案例分析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灾害预防和响应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GIS应用案例的分析:1. 城市规划与管理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布局、城市绿化和交通规划等。

通过GIS,规划者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规划方案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评估其可行性和潜在问题。

例如,GIS可以帮助分析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化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2. 环境监测与保护GIS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整合和分析气象、水文、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数据。

通过GIS,环境科学家可以监测污染源的分布,评估环境风险,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GIS可以帮助识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区域,为城市绿化和降温提供科学依据。

3. 交通管理与优化GIS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拥堵预测和交通规划等。

GIS可以实时监控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拥堵,为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GIS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4. 灾害预防与应急响应GIS在灾害预防和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包括灾害风险评估、灾害监测和救援资源分配等。

GIS可以集成多种灾害数据,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

在灾害发生时,GIS可以快速识别受灾区域,为救援行动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支持。

例如,GIS可以帮助救援队伍确定最佳的救援路线,提高救援效率。

5. 农业精准管理GIS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土地资源管理、作物种植规划和病虫害监测等。

通过GIS,农业管理者可以精确地分析土地资源,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GIS可以帮助农民识别土壤肥力分布,优化施肥策略,减少化肥的使用。

6. 公共健康服务GIS在公共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包括疾病监测、健康资源分布和健康政策评估等。

gis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实例

gis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实例

gis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实例GIS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实例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城市发展模式。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是一种集成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的信息系统。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GIS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的规划、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以下是几个GIS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实例。

1. 公共交通优化在智慧城市中,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通过GIS,可以对城市的交通流量、道路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对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通过GIS的定位功能,可以实现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供准确的到站时间和换乘信息,方便市民出行。

2. 智能停车管理在城市中,停车管理是一个常见的难题。

通过GIS,可以实时监测城市各个停车场的使用情况,包括停车位的数量和空闲情况。

同时,通过GIS的导航功能,可以提供市民最近的空余停车位信息,减少市民的寻车时间和拥堵情况。

此外,通过GIS的停车收费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收费和电子支付,提高停车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3. 环境监测与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通过GIS,可以对城市的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噪音等。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治理策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同时,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环境污染源进行定位和追踪,实现精准的环境治理。

4. 城市规划与管理在智慧城市的规划与管理中,GIS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GIS,可以对城市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优化,提高城市的空间布局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GIS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和维护,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 GIS在智慧环保系统的应用文/周世咏智慧城市研究院主任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引言智慧环保业务系统根据信息现代化建设的最新规划和实际工作需求,整合环境质量、环境监管、环境监测、污染源等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提供对经济发展建设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和影响分析;提高环境监管和快速响应能力,实现对城市环境状况进行监控并实施动态管理。

本文概要介绍环境监控的总体要求、对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二维电子地图向三维电子地图升级的趋势、贝尔信的全景呈现3D GIS智慧环保可视化管理平台及其应用。

正文:一、总体设计要求为了对环境监控与预警提供决策支撑,并为环保局领导提供环境信息及战略管理和城市发展的辅助决策支持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如下:(1)建立环境地理信息平台建立环境地理信息平台,可以方便其它系统进行调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关的地理信息应用。

(2)开发典型环境地理信息应用依据环保部门的业务现状,从环境质量、污染源、环境质量与污染源集成、生态环境、在线监测、建设项目审批主体业务部分,展示有关数据。

(3)应急管理系统为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的能力,建立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应急响应系统。

对于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而言,环境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总结与评估四部分来建立对应急事件的应对,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4)企业可视化建模和信息查询同时实现对指定的重点企业进行三维仿真建模,并进行信息查询。

二、对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各项环境业务数据和实际的地理信息结合起来,通过电子地图全面地反映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分布情况,真正实现环境业务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的一体化的连动查询和应用交互,同时完成各类环境管理专题图的制作和分析管理,实现地理数据与环境业务数据信息的衔接,并可进行空间分析、对比、预测等高级查询,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1)构建地理信息共享与发布平台,实现空间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主要要求如下:1)实现空间数据的动态共享,内部各业务科室可以通过访问本系统提供的Web 地图服务(WMS)、Web要素服务(WFS)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共享应用;2)为环保部门应急管理系统及其他各业务系统提供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支撑,提供的应用服务包括地图基本操作(图层控制、放大缩小、地图量算)、地图点位维护、空间查询、空间统计、最佳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插值分析等;(2)构建通用、统一的WebGIS平台;(3)实现GIS基本操作(电子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鹰眼、图层管理等功能)及业务数据的空间查询、统计、分析(查询统计结果可以图表、表格、动画结合电子地图进行直观展示);(4)提供座标转换工具;(5)提供一套专题图制作模板和专题图制作向导,使得业务人员可按照提供的专题图制作向导,将环境业务专题数据与基础地理数据模板相挂接,实现环境专题图的快速定制及灵活地展现、输出;(6)管理现有的空间数据,不同的用户可按其权限来浏览查看或者下载共享的空间数据;提供空间数据浏览功能,用户除了可以浏览共享的地图服务数据外,还可以浏览自有的数据,将自有的数据加载至已有地图,实现地图的叠加并能制图打印;(7)提供相关空间数据操作和处理功能,包括地图基本操作、污染源点位维护、空间查询、空间统计、最佳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插值分析等,并提供灵活的用户接口和配置界面,使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各种参数来完成以上功能;(8)用户能够在地图上进行地理要素的标注和保存,并能共享给指定用户。

三、二维电子地图向三维升级的要求地理信息涉及更为广泛的空间相关信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提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总体战略。

截止2012 年5月份,全国已有260 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规划,到2015 年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城市都完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从而自下而上地建成数字省区,最终全面实现数字中国。

到2015 年,全国将基本建成由“一个网”(全球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网)、“一张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一个平台”(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组成的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

因此,未来几年,越来越丰富的数据和应用也会被加入到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信息产业总体将从政府部门走向企业和大众信息服务,其中,车载导航和个人移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是典型的地理信息大众应用。

研究显示,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国际上已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发展最快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近年来持续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势头,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要求突破三大核心技术:(1)泛在精确定位:城市室内外米级无缝导航定位技术、全球室外亚米级实时精密定位技术;(2)全息导航地图:室内外三维米级全信息导航地图数据获取、迭加、融合与更新技术;(3)智能位置服务:支撑亿级用户的位置信息搜索、智能推送和按需服务技术。

因此,在大规模城市三维建模完成的基础之上,二维电子地图向三维电子地图升级,最终实现城市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就是必然的大趋势,也是对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全景呈现3D GIS智慧环保可视化管理平台贝尔信全景呈现3D GIS智慧环保可视化管理平台是以VIDC嵌入式可插拔海量数据处理城市中心主机为核心,通过遍布城市的、构建在智能视觉物联网基础之上的前端智能视频采集系统(IVS),利用基于云计算的后台大数据分析、海量视频处理和检索系统,实现对城市环境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智能感知城市中面临的环境安全威胁,一旦被监测环境发生报警可通过该平台全景呈现报警信息,做到“事前智能感知、事中精准处置、事后完整取证”,从而实现智慧城市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

图1:全景呈现3D GIS智慧环保可视化管理平台平台采用了智能视觉物联网技术、3D GIS可视化管理平台技术、VIDC云单元主机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

其中,在3D GIS可视化管理平台中嵌入了贝尔信3DCity Engine核心引擎。

3Dcity Engine是由贝尔信公司完全自主开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三维地理信息处理核心技术,它以分布式的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模型流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网络服务分建共享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多元实时数据接入技术、WFS和WM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其它相关信息技术,实现各种地理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交换、协同和共享,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一站式”网络协同服务体系,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网络化三维地理信息服务。

三维地理信息海量数据处理的核心引擎的框架如下:图2:3Dcity Engine系统构架图3D City Engine 引擎功能特点:(a)可嵌入式贝尔信VIDC云计算-云存储-云分析-云控制主机平台(b)可以作为智慧城市运营综合管理中心平台的支撑引擎(c)高速的海量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数据处理能力(d)出色的三维仿真效果与二维GIS的结合(e)组件式3DCityEngine平台与二次开发支持(f)完整的空间数据描述体系(g)三维矢量数据解决方案(h)良好的人机交互(i)二三维空间地理信息表现无缝整合(j)人性化浏览操作(k)“事件-触发”机制(l)跨平台通信(m)强大的数据库驱动引擎五、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专题图功能、环境质量分析功能、污染源管理功能、建设项目管理应用功能、危险源管理功能、环境专业模型支持功能等。

(1)专题图功能建立及管理各类环境功能区划专题图,包括水源保护区划专题图、空气功能区划图、生态控制线图、水、气、声监测点位分布专题图(2)环境质量子系统(a)水环境质量分析通过GIS能查询出水源保护区的相关信息、各类水质监测点以及对应的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查询河流水质以及历史水质状态。

主要数据来源是各污水排放点、河流、海域等的水质常规监测数据和各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含蓝藻监控平台)的采集数据。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水域、河流、地下水井点的水质等级,在数字地图上显示水质情况专题图。

(b)空气环境质量分析按大气首要污染物分类,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等。

每一种污染指标通过设立的各监测站、点采集的数据传输到GIS平台系统中,在数字地图上划分大气污染等级区域,通过采集的数据,动态的以专题图的形式显示各区域的各类污染指标。

本功能要求同时在二维和三维地图上实现。

(3)污染源管理基于GIS图形化界面,实现污染源的自动加载与更新,从地图查询到业务系统的污染源基本信息。

利用空间分析手段对污染源进行分析、统计。

本功能要求同时在二维和三维地图上实现。

(4)GIS在建设项目管理应用GIS系统与行政许可审批业务系统有效集成,系统功能包括录入、查询、空间数据维护、实时查询建设项目对环境空气、水源保护区、生态控制线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可能造成的影响;对项目拟建位置周围的环境,根据数据中心数据和设置条件进行模拟显示,对理论缓冲区、边界、厂区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并在项目规划违反建设地点环境要求时以明显标志予以报警;系统同时可进行项目多厂址对比,初步确定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该系统可实现统一管理建设项目的区域位置、监测点,并与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立联接关系,通过空间信息查询到建设项目的信息和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本功能要求同时在二维和三维地图上实现。

(5)危险源管理建立应急管理中危险源、事故点、监测点的定位、查询和编辑服务;同时,提供事故点周边环境敏感点查询和地图分布。

快速定位事故点和显示事故监测点的分布以便应急管理。

本功能要求同时在二维和三维地图上实现。

(6)环境专业模型分析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水模型和大气模型的输入输出接口,将模型应用到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应急事故处理中。

(7)河流水网络模型分析应用初步建立河流水网络模型,根据环保部门现有资料建成水网“静态模型”,并通过不同的条件对流域内污染源进行查询、统计分析。

六、环境模拟及预测系统环境模拟与污染物扩散预测主要是运用GIS工具强大的空间运算和分析能力,利用各种监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数据与污染模拟模型对环境质量、污染物扩散进行模拟仿真,生成相关的环境专题图以及污染扩散模拟预测图。

图3:基于3D GIS的环境监测示意图。

(1)污染物扩散模拟模型定义功能根据大气、水与土壤环境污染机理,将常见的大气、水与土壤污染模拟数学模型与GIS集成,形成大气、水与土壤污染模拟的空间决策模型。

可根据大气、水与土壤具体的环境污染事故快捷定义所需的模拟模型,进行污染扩散过程的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