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资料搜集
抗日电视剧

2012抗日电视剧《烈火红颜》:电视剧烈火神探剧情介绍/故事梗概/大结局烈火神探剧情介绍讲述1930年,北宁。
日本特务活动猖獗,警局探长苏有成义愤填膺,但却无可奈何。
日商吉田章工厂发生命案,一日本人丧生,苏有成调查后确认此系仇杀,粉碎了日特借机挑唆的阴谋。
日商之女吉田幸子与苏结识,很快成为知己,却死在了苏的身边。
苏有成入狱,被大憨等人解救,逃亡中他发现,吉田幸子还活着,而且是日本特务。
特务大本营允许幸子离开中国,但是她要执行最后一个任务——杀掉她的父亲。
吉田章被特务的狙击枪一枪毙命,幸子顿悟之下,开枪自杀,留给了苏有成最后一件东西——绣花西装。
苏有成参透了西装的秘密,带队突袭日本特务组织大本营,却被外围的日本警卫队包围,苏有成再次被投入监狱。
九一八事变爆发,北宁局势大乱,苏有成等人趁乱逃出监牢,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烈火神探剧情介绍基本信剧名:《烈火神探》集数:30集题材:近代革命地区:中国大陆出品:东阳嘉润影视有限公司《独立纵队》:电视剧独立纵队剧情介绍独立纵队电视剧剧情讲述孟云霄是军阀之子,是个纨绔子弟,毕业于慕尼黑军校。
他有着纨绔子弟那种玩世不恭的嬉皮士神情,喜爱享乐,醋好打猎,美女,甚至有一点色。
他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很好的军事素质,战术天才。
1927年秋,他被派往华北收集被日军阻隔在敌后的父亲旧部,却意外被击落,降落在女匪火凤凰的老巢凤凰山,解救了正被日军围攻的匪部,从而成为一个匪首。
孟云霄亦正亦邪,邪的时候,一付流氓相。
正的时候,又是一个连日军也敬佩的正直军人。
他喜爱女人,在火凤凰的牢里,大叫“没有酒没有肉不吃饭,没有女人活不下来”。
但他对爱情却是专一的。
他深深爱着李淑蔚,却又对火凤凰有着说不清的情愫。
他勇敢,却怕痛。
他行事无常规,有时流氓,有时君子。
在国、共、日、匪犬牙交错的复杂环境中,带出了一支精锐之师,令日寇闻风丧胆。
他经常使点小坏,让国、共多方难受,却又充满活力,充满温情。
他认同共产党,却不加入共产党。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

作 品仍令 老一辈 观众 记忆犹 新 ,比如 《 地 道 战》 《 地 雷战》
等。
改 革开放 后 , 随着 《 血 战台 儿庄 》 的登 台 , 国军抗 战 的
正面形 象 开始 逐渐 切入 观 众生 活 , 近两 年 还有 电视 剧《中
为一种 简便 易行 的驱 动 力量 , 突破常 识逻辑 便 只是 时间 问
俨然成 了抗 日剧 的核 心要求 , 像《 红色 娘子 军》 还被 改编 为
芭蕾舞 剧。应该 说 , 这 个 时期 的绝大 多数抗 战剧 虽然不 乏 过于偏 重主旋律 的宣传色 彩 . 人物 尤其 是反 面人物 过于 脸 谱化 , 但也 不 乏尊 重观 众感 受 的优 秀 之作 , 直 到今 天许 多
时下 . 引发观 众 大倒 胃口 的抗 日“ 神剧” 之所 以迭 出 , 已经 不再像 是纯粹 的光 影艺 术问题 , 更像 是仅供 公众 茶余 饭后争 相谈论 的一个扭 曲笑柄。那些令 人匪夷所 思的弱智 桥段 , 原 本就违背 了常识 。但问题恰 恰是 , 这些违 背常识 的 抗 日剧为什 么就 能一再 登堂 入室 . 且愈 演愈烈 ?抗 日剧 到 底是 如何逐步异 化为 “ 神剧 ” 的呢? 不妨 看看现 在的 电视 台 。说黄金 时段每个 台都在放抗
题 。比如 , 互联 网 曾披 露 了 电视剧 《 箭在 弦上》 中有这 么一
个桥 段 : 一位 抗 日女英 雄 在被 一 帮 日伪 兵 轮奸 后 , 小 宇 宙 顿时爆 发 , 一跃 而起 , 居然利 用不知 哪来 的神 箭 , 抢在 日伪 兵扣 动扳机 前 . 将 二十余 名壮汉 全部 射杀 。类似 匪夷 所思 的作 品无 需一一枚 举 。可 以肯定 , 这 些作 品 既不可 能在 艺 术 上 留下可 圈可 点之 处 .更 不会 给观 众 带来 任何 精 神 享 受. 唯一 能够 留下的是竞相 攀比恶俗 的笑柄 。
那些年坑人的抗日神剧

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 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 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 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 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 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 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这是开了天眼吗? 二郎神转世?
这么好的枪,就是现在也很少有啊,这。。。。 准备去打僵尸?
皮衣,神箭,发型 满脸的白粉
这是来打鬼子的?
一 枪 能 打 八 百 里 ! !!
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 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 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 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 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了。
当年义和团运动“神功护体,刀枪不入”以惨剧收场, 带着如许悲壮的意味,又何尝不是因为落后甚至愚昧。 今天,借助无与伦比的奇妙想象和神乎其技的电视特 效,义和团的旧梦终于重圆,却如此让人哭笑不得。 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强大了,再不必反思历史,而一 下子从自卑走向自信了吗?
2012音乐剧 李信
秦立夫
国产豪华抗战大作《孤岛飞鹰》剧中使用的 突击车,比蝙蝠侠的“蝙蝠车”还要时髦许 多。
பைடு நூலகம்
好重啊,八路吃什么了
神功护体,一双肉拳横扫步枪兵
再艰苦的战斗,我们也不能忘了 办证!!!
条件再艰苦,我们也要装空调,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我们的八路军战士 被日机扫中4发子弹 居然还 ,抗着军 旗 直挺挺过河去了。中国军人真是强大!
这些年我们追看的抗战剧

这些年我们追看的抗战剧作者:冷梅等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5年第33期早在2012年,国内主要频道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大概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题材的电视剧超过70部;而横店影视城群众演员共计30万,其中60%演过“鬼子”。
近些年,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一度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观众也在制作水准层次不齐的抗战片中见证了电视剧产业的发展。
一部好的抗战剧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给人留下的是对过去那段历史的敬畏与缅怀。
受访者:张先生、陈冰最爱看《亮剑》,每一次重播都不会错过家住西城区丽水莲花小区的张先生已经退休了,今年69岁,平时他喜欢看纪录片和历史、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说到关于抗战的电视剧,他滔滔不绝。
他列举了一些他认为好看的几部电视剧,如《亮剑》、《打狗棍》、《火线三兄弟》、《历史的天空》、《正者无敌》、《狼毒花》、《吕梁英雄传》、《悬崖》、《中国地》、《小宝与老财》等,还列举了几部他认为拍得不好的抗日剧,如《箭在弦上》、《代号十三钗》、《铁血独立营》等。
《亮剑》是张先生最喜欢看的一部剧,伯认为这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相融合的优秀作品。
剧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非常值得一看!《亮剑》讲述的是我军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
电视剧拍得很精彩,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等人的演技值得称赞!《亮剑》每次重播张先生都会反复追看,李云龙的影子、李幼斌的表演成功地诠释了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
李云龙是一位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军人,是一生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的人生格言是:面对强大的敌手,就像古代的剑客对决,明知不敌也要亮剑!这是一种气节。
由张丰毅、李雪健等主演的《历史的天空》,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曾荣获过许多奖,张先生看过原著,他也很喜欢看这部戏。
剧中梁大牙和陈墨涵是同乡,为了抗日,陈墨涵提议去找共产党的游击队,而梁必达主张投奔国民党的正规军。
抗日电视剧《铁在烧》好看吗

抗日电视剧《铁在烧》好看吗现在好多的观众都不看抗日剧,大部分的抗日剧网友都会在后上加上两个字“神剧”,那么正在播出的《铁在烧》呢,抗日电视剧《铁在烧》好看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铁在烧》电视剧分析,欢迎大家参阅。
抗日电视剧《铁在烧》剧情简介《铁在烧》(别名《八百壮士血染黄河》)故事讲述了葛十三、常二宽和丑娃这三个身世不一、性格迥异、血气方刚的普通西北军士兵,在乱世年代里的命运沉浮、爱恨情仇。
他们由于命运机缘走到了一起,在血火里结成了生死之交的异姓兄弟。
日军的战火烧到了黄河边上,他们因为各自的复杂原因分别加入了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侵略军,他们的命运也随着各自的选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为达目的,兄弟阋墙,但也因为曾经的情义而困惑和犹豫,经受心灵的绞杀。
三个生死之交的结拜兄弟许根亮、常二宽、丑娃,因发现当局倒卖军粮的丑闻被追杀。
逃亡路上,三兄弟计夺山匪窝,寻得容身之处。
兄弟三人带着山匪袭击日伪军,名声远播,引来国共双方对这支队伍的关注。
风云际会,三人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许根亮加入八路军,乔装成翻译打入日军阵营;常二宽加入国民党军队,成为战功显赫的营长;丑娃当了山匪,中了美人计而堕落成汉奸。
一次战斗中,二宽被俘,丑娃前来提审,许根亮冒死营救,最终丑娃让许根亮救走二宽。
然而,在日方的威逼下,丑娃供出了潜伏在日军里的许根亮,幸而许根亮成功脱身。
决战之际,三人重逢,危机关头,丑娃幡然醒悟,三兄弟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寇。
该剧着重描写了由孙伯龄率领的西北军在中条山前期保卫战中对日军的几次战役以及共产党的情报机构对几次战役胜利的重要贡献,揭秘和再现了西北军中条山保卫战中著名的“八百壮士”的悲壮故事,感人肺腑,荡气回肠。
抗日电视剧《铁在烧》影视小料金马奖“最佳造型”提名梁婷婷团队定制造型为更好体现人物性格,提升剧集的年代质感,该剧特邀请知名造型师梁婷婷,带领其优秀的电影造型团队为剧中角色量身定制造型。
据悉,梁婷婷曾为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绣春刀》等影视作品担任造型师,并凭借《绣春刀》中精美考究的服装造型入围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提名。
抗日神剧穿帮大全

屌丝们有福了, 来个无码的。。
想看的自己上来按左键
微博名叫“张江”的一位网友,发布了一张震撼的图片。一组抗日剧全裸女的 照片在网上流传,如此大尺度的情节令网友目瞪口呆,惊呼:神一般的剧情, 看不下去了。抗日剧中出现的裸女,还与红军战士相互敬礼致敬。此举一出, 很多网友都沸腾起来。之前各种抗日剧雷人不倦,现在再来个大尺度,更是诲 人不倦啊,抗日剧真是越来越神了。
莫 名 的 喜 感
神功护体,一双肉拳横扫步枪兵
骨绵掌掌门人惊现二战
在《向着炮火前进》中,雷子枫爱耍酷、爱卖萌,但凡事都要有个限度,身穿夹 克式皮衣,戴雷朋眼镜、骑哈雷摩托也就算了,打仗的时候还自备欧式沙发一张, 胜利之后非要在沙发上摆足了造型,才能满意。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他 的飞机头是抹了多少发胶,丝毫不乱始终坚挺?这也太浮夸了,太不符合现实状 况了。
兄弟,这是AWP狙击枪,没打过CF吧,1982年英国佬才发明了这把枪
这是雷明顿M700狙击枪,不是中国产猎枪,美国佬用在越战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隔热套的机枪枪筒子温度上百,这俩货丫的手不怕 被烧成肉干? 第三部把飞机打下来了
红军也不差直接用上56式班用轻机枪
鬼子坦克更好!
满世界的AK 还用8年?8天日本就投降了吧。
敌 难 度 。 。 。 绿 箭 侠
瞄准镜装反了、、、、这是准备自杀。。还是狙杀。。 他是准备盲狙么?
俗话说:神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真实历史上缺少训练和弹药的共军抗日战士 枪法如神,可以解释为天赋过人,观众可以理解。射击姿势特别不靠谱观众也认 了。但如果其枪里打出的子弹空中来个大转弯,就是对观众智商赤裸裸的侮辱了。 难道编剧想“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群敌人……”
“打鬼子过瘾”,使这类新作品的重要特点。在任何一部电视剧里,即使主 角是游击队,日军的损失数字都能超过史实中的一次重大战役了。《永不磨 灭的番号》里,八路军独立团硬是三天消灭了日军半个师团,战果超过了历 时数月的百团大战。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抗日神剧

NO:5《神枪》 雷点:子弹会转弯
俗话说:神射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真实历史上缺少训练和弹药的共军抗日 战士枪法如神,可以解释为天赋过人, 观众可以理解。射击姿势特别不靠谱观 众也认了。但如果其枪里打出的子弹空 中来个大转弯,就是对观众智商赤裸裸 的侮辱了。难道编剧想“我们都是神枪 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群敌人……”
NO:2《箭在弦上》雷点:女弓箭手遭轮奸后逆天开挂。
还有《箭在弦上》中的抗日女侠,一开始 她遭到日本兵的围攻,寡不敌众,苦苦哀求, 仍然惨遭轮奸。 谁知画风一变,被蹂躏的女神突然变成了 杀人机器,就像一辆车加满油之后。她挣扎 着抓起了地上的弓和箭,翻身而起,而且裤 子还自动穿上,一众日本兵和汉奸纷纷中箭 身亡。也是醉了,百思不得其解,为何遭强 奸之后就突然开挂了?你这么可爱,一定是 故意的!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抗日神剧
软电2班
蔡国优 19号
李逸 28号
产生背景
一段时间以来“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 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风靡荧屏 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 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爱情剧、偶 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 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NO:1《边城汉子》雷点:五分钟的色情片段 剿匪片《边城汉子》剧情尺度多大引发争议。为了占有 美艳寡妇,刘半仙暗下春药,寡妇在房间里自摸了五分钟, 却被路过的刘疤子捡了便宜。在黑暗中,两人获得了生命的 大和谐!花费宝贵的五分钟细致观摩后,第一反应是自己是 不是点错了文件夹。问题当然不是剧情的狗血,而是该剧居 然兴致勃勃地用大篇幅细致描摹了整个过程。有网友说:感 觉挺不错的,这叫抗日AV片。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韩松【摘要】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期刊名称】《视听界》【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评价体系;抗日;电视剧;神话;历史局限;戏剧类型;“神”;生物学【作者】韩松【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采购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7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抗日题材,表现的是离现实非常近的历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所以在创作中,不适宜采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
因此,“神剧”被普遍认为是胡编乱造、荒唐雷人,也有称之为“雷剧”的。
但“雷剧”这个词太情绪化,无法在学术层面使用,故本文用“神剧”不用“雷剧”。
“神剧”的题材源于“红剧”,但手法来自武侠剧。
按创作者的设想,“红剧”题材可以规避审查风险,武侠手法可以增加市场收益。
的确,“神剧”是2010年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剧类型。
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四方参与者——管理者、制作方、播出方和观众,这个“成功”有不同的意义。
对制作方(特别是演员)而言,是产量(工作机会)巨大;对播出方而言,是收视率丰收。
上述两方就金钱而言都是获利者,但在制作水准、社会形象、公众评价等方面就有所欠缺。
代表市场的观众被动地参与狂欢,他们贡献着收视率;但同时,他们失去的是对电视剧类型的选择权和欣赏电视剧的快乐。
管理者的态度最有意思,前几年,“红剧”以市场取向颠覆革命传统和传统价值观时,广电总局曾经专门发文,表示要严格管控,但随后却没有强力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中国的电视台产生于1958年5月l日.中国的电视台产生于1958年5月l日.当年出了中囚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此剧讲述的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
此后在长达几十年的中国电视发展史中,电视剧数目寥寥,抗日神剧前世:相对忠于史实。
而关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更是少之又少引起大家关注并掀起收视热潮的第一部抗日电视剧是上映于1984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共13集,在早期中国电视剧制作产量少的情况下,这部剧的制作水平,在如今看来都堪称一流,与现在大部分抗日剧都在横店影视城里拍摄不同的是,这部剧99%的外景都是在哈尔滨拍的‘据说,1983年底,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在看完《夜幕下的哈尔滨》前4集的样片后说:“今年不搞晚会了,就播《夜幕下的哈尔滨》!”1984年元旦之夜.《夜幕下的哈尔滨》开始播出,立即引得观众好评同样称为经典抗战题材剧的是上映于1985年的《四世同堂》,1985年是中国抗.钱胜利40周年。
《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剧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一时成为社会的中心话题,这部电视剧拍摄极力追求那种京味,在艺术处理_L,编、导、演、摄、录、美、光、服北、道追求的是老舍先生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以及中国传统的、浓烈的地方特色,即北京味。
该剧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也因旋律优美、词意深远而随之走红、这两部抗[l电视剧的走俏.使电视剧制作方发现了抗日题材电视剧这个富矿。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港台电影盗版片的流人和录像厅在各地的兴起,不少电影公司或独立制片人都拍过这样“小暴力软色情”的盒带片来牟利,其中有不少都涉及到抗战题材。
抗日神剧的近亲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抗日电影近日,豆瓣网上有个名为《给抗日奇葩剧认个姥姥—详解<人奶魔巢、》的帖子被疯狂转发。
文章认为,如今的抗口奇葩剧其实早有渊源,《人奶魔巢》就是峨眉电影制片厂下属音像发行部协同成都保险柜厂联合录制的猎奇片,讲的是口本鬼子掳走中国孕期妇女,用人奶提炼强力生长素以提高日本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雷人阴谋—“它在1989年出现超越了后来所有一切亚类型抗日题材魔幻影像。
’事实上,现在大家所垢病荒唐的抗日武侠情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中,同样出现过。
1991年,徐克导演的《财叔之横扫千军》就“雷”点众多。
财叔是一个农民,结果只靠一个人就干掉了整支‘,731”部队,而且还活捉了川岛芳子。
剧中还有一个情节是,他看到日本飞机很不爽,就掏出炸药把远处的大堤给炸了,大水汹涌而来,把飞机给淹没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这其中,有展示伪满洲历史的,如《末代皇帝》(1988年),有再现中日甲午海战历史的电视剧《北洋水师》(1994年)。
这两部电视剧重述历史,引发观众对过往历史反思,思想性和史实性大于娱乐性。
此外,还有反映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两军携手进行的第一次抗日战争—《忻口战役》(1988年)。
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抗战题材剧内容还比较集中,而且也忠实于历史,都当正剧来拍,没有戏说和娱乐的成分).抗日神剧今生:雷人桥段层出不穷。
在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后,电视剧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抗战时期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可分为只类:一是新创作的抗口电视剧,如《八路军》《抗日名将左权》《杨靖宇将军》《浦口1945))等;一二是旧剧新拍、如《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一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日电视剧。
如《刀锋1937》《逐日英雄》《亮剑》《茶马古道》等。
第一类抗日电视剧是将正史或个人传记搬上荧屏,比较写实。
第二类是将旧剧加上新的时代因素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类,这类抗战剧由于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拍法,而引起观众的热爱,从这类剧中可以看到些许“抗日神剧”的影子。
如《亮剑》里李云龙“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救自己老婆攻打平安县城夹杂一r无理性传奇成分,跟在李云龙身边的警卫员魏和尚,号称在少林寺习过武,武功高强,枪法准确,也已具备后面抗I:I大侠的雏形。
剧中李云龙最常讲的一句话,明知敌强战必死仍要,’亮剑’,的精神也是热兵器时代的冷兵器思维,给以后抗日剧制造精神原子弹埋下了灰线。
《抗日奇侠》上映于2010.11,后来被认为是引起最近一波“抗日神剧”滥筋之作。
该剧在一开始并没有刻意回避自己的“神剧”性质,而且还把传奇性当做一个卖点来制造于收视盛势。
《抗日奇侠》讲述民间“侠客”与日军斗争的故事,“侠客”们都身怀绝技,铜头铁臂、一掌断石,它宣传自己的看点是将侠义与抗日结合起来,打造一场“武侠抗日传奇剧”,此剧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观众的争议。
这部剧的宣传海报中有“手撕鬼子”剧照,因此剧大部分场景是在横店拍摄的,“手撕鬼子”就被当做横店影视城百万抗日大军的“招牌菜”。
让人惊诧的是,这部电视剧竟然横扫大江南北,在2010年第一轮播出时,取得了江苏、广东、北京等多家地面电视台的收视冠军,随后,在黑龙江、山东、江西等卫视播出后亦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收视成绩。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剧不但是在搜索引擎电视剧类搜索的冠军关键词,也是各大微博、社区、论坛上备受追捧的热点话题。
由于此剧首开抗日剧武侠化的新拍法,主流媒体还不知如何对此剧定位,出现了先肯定后否定的一个变化过程。
先是《光明日报》发文对该剧表达方式做出的尝试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然而,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又发文痛批该剧戏说史实,娱乐化革命剧。
此时,网络上也是争吵一片,肯定其创新者有之,大呼其雷人者也有之。
不可否认的是,《抗日奇侠》已揭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高收视率已掩盖了一切,另一抗战电视剧《黑狐》于2011年初出场。
里面也是“雷”点重重:男主角永远死不了,即使被打得血流满地,也很快会在下一刻康复现身,此外还有飞镖射穿日本人太阳穴等超现实情节。
情节也更荒唐,3个年轻人靠几把手枪把有几十把机枪的日本鬼子打得屁滚尿流;4个人便敢大闹日军的最高情报机关。
2011年6月上映的《永不磨灭的番号》最雷人的情节是营长孙成海向天空扔了一枚手榴弹,竟把日军的飞机炸了下来。
接下来的2012年,抗日题材电视剧全面开花。
根据广电总局官网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506部17703集,其中近代革命题材77部,占到15.22%,仅次于当代都市这一题材。
而2013年第一季度3个月内同意公示的剧目共253部、8852集,其中近代革命题为41部1465集,占16.2%,而其中大部分是抗战题材剧,如《抗日女兵》《冷枪手》《孤胆英雄》《女人的抗战》《飞哥英雄》《天降神兵》等。
在竞争日趋残酷的情况下,若想在抗战题材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出奇招,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反向刺激,导致情节变得越来越夸张甚至狗血。
编导犹恐观众不满足,想方设法用打破吉尼斯纪录的逻辑来拉拢—民间奇人还嫌不够奇,索性拉来30多个美女集体削发剃度,演一出(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女尼排》;一枪灭一个连还嫌不够多,《一个鬼子也不留》就立下了这样的挑战书:“一把杀猪刀,能干掉几个鬼子?”打到最后,就出现了演鬼子专业户的史中鹏一天死8次、裸女向抗日军人敬礼等神奇事儿。
如今,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战争题材电视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可谓一路高歌,发展至90年代在广大观众已经快对此类“高大全”式的人物感到厌倦之时,新世纪初一种另类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在这个舞台上亮相了,它犹如一阵风瞬间吹醒了战争题材电视剧,而其中粗鄙化现象的出现更是为此类电视剧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激情燃烧的岁月》为起始,紧接着出现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等,它们引领了收视的狂潮,将战争题材电视剧推向一个又一个顶峰。
而在收视记录上,以《亮剑》最“亮”,“根据央视索福瑞收视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亮剑》在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平均11.42,最高13.7,收视份额28.7,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年中的《大宋提刑官》,创下了今年央视一套电视剧收视率新纪录;到目前为止,这个收视率和2005 年央视其他频道的电视剧相比,也排在首位,并创下了2005 年央视电视剧收视率新高。
”①快餐式的大众传播方式二、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对民族文化的损害道德伦理上讲,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
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
过于离谱的故事情节因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以致文艺作品越来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从而变成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当年义和团运动“神功护体,刀枪不入”以惨剧收场,带着如许悲壮的意味,又何尝不是因落后甚至愚昧。
今天,借助无与伦比的奇妙想象和神乎其技的电视特效,义和团的旧梦终于重,却如此让人哭笑不得。
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强大了,再不必反思历史,而一下子从自卑走向信了吗?新时期题材电视剧粗鄙现象的泛滥化就是对上述现象的最好诠释,它们“偏离文化的倾向,表现出一种拒绝文明教化作用而纯粹供人消遣的所谓‘潇洒’”,《亮剑》中李云龙的满嘴瞎话就是不经思考,顺势而出的“潇洒”,此种创作效果证明了我国电视剧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处于中低档位,电视剧所应表现的本质思想——对民族生存状态的当下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殷切关怀,没有被广大的创作者所领悟,他们只是一味的贪得一时之利,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对本民族,本文化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要知道,一部艺术精湛的作品是多少部平庸之作也比不了的。
如果新世纪以来中国战争题材电视剧创作者按照此种方向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不久的将来,英雄形象就远不是现如今的“粗鄙”二字就可以形容得了的。
三、抗日神剧背后的经济动因与影视制作方欲说还休的态度不同的是,导演倒是很坦然,在接受某媒体的采访中,《永不磨灭的番号》的导演徐纪周就直接地道出了“神剧”流行背后的经济指挥棒。
“我在电视剧市场这么多年了,非常清楚我的买方市场想要什么—狗血、传奇、杂耍、热闹、冲突……”据悉,随着抗日剧的红火,不但演员身价暴涨,拍“抗日神剧”的基地横店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仅2012年上半年,横店人驻企业实现营业收人54.97亿元,同比猛增了1.4倍。
四、抗日神剧背后的政治因素也有人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待这起神剧汹涌的原因,认为“抗日神剧’,的流行与近年来中日关系紧张的政治大背景有关。
导演金韬认为,抗日剧的勃兴,不仅缘于政策鼓励,也根植于民间情绪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