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防火设计
图书馆的防火设计

图书馆的防火设计摘要本文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实地考察其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设计、措施是否到位,通过与相关规范、措施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从图书馆安全管理的要求出发, 阐述了加强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消防规章制度等若干项完善图书馆消防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防火;设计;规范;目录第一章引言1.1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性 (2)1.2图书馆防火设计现状 (2)第二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3)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布局 (3)2.2消防安全方面的不足 (4)第三章图书馆消防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3.1图书馆安全消防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3.2图书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3.3图书馆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6)第四章从读者角度出发设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7)第五章图书馆火灾防范措施及火源管理 (8)5.1火灾防范措施 (8)5.1.1图书馆建设及防火设计 (8)5.1.2设立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及通道 (8)5.1.3设置消防设施 (8)5.1.4重视消防制度管理 (9)5.2火源管理 (9)5.2.1加强烟火管理 (9)5.2.2注重消防设施管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引言1.1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文化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的殿堂,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的图书馆大多都包含着档案室、资料室、普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有些还包括大型的自习室和报告厅,可同时供上千人阅读和学习。
图书馆的档案室、资料室中收藏的各类图书报刊和档案大都是可燃、易燃物品,而电子阅览室一般有计算机、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等大量的电子设备,往往有许多大功率机器同时长时间运行,很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事故、高元件过热、电源短路等,从而引发火灾事故,再加上图书馆人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使珍贵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化为灰烬,损失价值难以计算,而且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和读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图书馆的防火工作刻不容缓,必须采取严密的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图书馆防火分区课程设计

图书馆防火分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防火分区的基本概念,掌握图书馆防火分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学生掌握图书馆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了解不同功能区域的防火要求。
3. 学生了解火灾发生时,如何根据防火分区进行安全疏散。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书馆的防火分区布局,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2. 学生具备在火灾发生时,根据防火分区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和疏散路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防火分区在火灾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图书馆的防火分区管理和维护。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提高火灾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对防火知识了解有限,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防火分区基本知识:图书馆防火分区的重要性、防火分区的定义及划分原则。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建筑防火分区及其划分原则”2. 图书馆防火分区布局:介绍图书馆不同功能区域的防火分区设置,分析其合理性。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各类建筑防火分区实例分析”3. 防火分区管理与维护:讲解防火分区在日常管理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维护意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一节“防火分区的管理与维护”4.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教授学生如何根据防火分区进行安全疏散,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二节“火灾应急处理与疏散逃生”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图书馆防火分区设置,开展防火疏散演练。
教材章节:第六章“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防火分区基本知识、图书馆防火分区布局第二课时:防火分区管理与维护、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第三课时:实践活动(实地考察、防火疏散演练)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结合实际案例,注重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图书馆防火规范

图书馆防火规范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6消防和疏散6.1耐火等级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章所列条文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范》GB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当建筑物附有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的有关规定。
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图书馆特藏库、珍善本书库的耐火等级均应为一级。
建筑高度超过,藏书量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高度不超过,藏书量超过10万册但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高度不超过,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藏书量不超过10万册的图书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但其书库和开架阅览室部分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防火、防烟分区及建筑构造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应用防火墙与其毗邻的建筑完全隔离,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为单层时,不应大于1500m2;当为多层,建筑高度不超过时,不应大于1000m2;当高度超过时,不应大于700m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书库,不应大于300m2。
当防火分区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倍计算。
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划分防火分区时,应将书架层的面积合并计算。
书库、非书资料库、珍善本书库、特藏书库等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装裱、照像等业务用房不应与书库、非书资料库贴邻布置。
书库内部不得设置休息、更衣等生活用房,不得设置复印、图书整修、计算机机房等技术用房。
书库楼板不得任意开洞,提升设备的井道井壁(不含电梯)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传递洞口应安装防火闸门。
图书馆防火规范方案

6 消防和疏散6.1 耐火等级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章所列条文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范》GB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当建筑物附有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的有关规定.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图书馆特藏库、珍善本书库的耐火等级均应为一级.建筑高度超过24.00m,藏书量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藏书量超过10万册但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藏书量不超过10万册的图书馆,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但其书库和开架阅览室部分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6.2 防火、防烟分区及建筑构造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应用防火墙与其毗邻的建筑完全隔离,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为单层时,不应大于1500m2;当为多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时,不应大于1000m2;当高度超过24.00m时,不应大于700m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书库,不应大于300m2.当防火分区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 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划分防火分区时,应将书架层的面积合并计算.书库、非书资料库、珍善本书库、特藏书库等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装裱、照像等业务用房不应与书库、非书资料库贴邻布置.书库内部不得设置休息、更衣等生活用房,不得设置复印、图书整修、计算机机房等技术用房.书库楼板不得任意开洞,提升设备的井道井壁<不含电梯>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传递洞口应安装防火闸门.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藏书空间,当内部设有上下层连通的工作楼梯或走廊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当建筑面积超过本规范第6.2.2条的规定时,应设计成封闭楼梯间,并采用乙级防火门.图书馆的室内装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置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6.3 消防设施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建筑高度超过24.00m的书库和非书资料库,以及图书馆内的珍善本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动报警系统.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设气体等灭火系统.电子计算机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贵重设备用房宜设气体等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有关规定.6.4 安全疏散图书馆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设置.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藏书空间,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1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0m2的特藏库、胶片库和珍善本书库;2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0m2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书库;3除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地下室外的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范第条规定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时;4占地面积不超过300.00m2的多层书库.书库、非书资料库的疏散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宜在库门外邻近设置.超过300座位的报告厅,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两个.安全出口——符合规范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应有明显标志.计算疏散距离的依据——1允许疏散时间 2人流宽度 3疏散速度.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m .。
图书馆防火规范

6消防与疏散6.1耐火等级6、1、1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章所列条文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范》GB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得有关规定;当建筑物附有平战结合得地下人防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得有关规定。
6、1、2藏书量超过100万册得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应为一级.6、1、3图书馆特藏库、珍善本书库得耐火等级均应为一级。
6、1、4建筑高度超过24、00m,藏书量不超过100万册得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1、5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藏书量超过10万册但不超过100万册得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1、6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藏书量不超过10万册得图书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但其书库与开架阅览室部分得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6、2 防火、防烟分区及建筑构造6、2、1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应用防火墙与其毗邻得建筑完全隔离,防火墙得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6、2、2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得阅览空间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为单层时,不应大于1500m2;当为多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00m时,不应大于1000m2;当高度超过24、00m时,不应大于700m2;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得书库,不应大于 300m2。
当防火分区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得1、00倍计算。
6、2、3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
6、2、4采用积层书架得书库,划分防火分区时,应将书架层得面积合并计算。
6、2、5书库、非书资料库、珍善本书库、特藏书库等防火墙上得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2、6装裱、照像等业务用房不应与书库、非书资料库贴邻布置。
书库内部不得设置休息、更衣等生活用房,不得设置复印、图书整修、计算机机房等技术用房。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的消防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的消防设计孙 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 150090)摘 要 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消防设计,并阐述了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 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图书馆;消防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中图分类号 TU8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8)01-0041-021 工程概述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位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区东北侧,南侧为文庙街,东隔马家沟与红旗大街相望,场地地势为西高东低,总用地面积22000m2,总建筑面积:50291 28m2(不包括闷顶部分3820 12m2);藏书量超过100万册。
主体建筑6层,局部5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33 302m,为一类高层。
地下一层:设备用房、阅览室、书库,其中设备用房战时为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建筑面积1373 68m2,掩蔽面积1013 45m2;一层:书库、阅览室、展厅、各类档案库房;二层:主入口大厅、多功能学术演播厅、各类档案库房;三~五层:阅览室、各类档案库房;六层:普通阅览室、办公室。
2 消防2 1 消防用水量本工程建筑防火设计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消防用水量见表1。
表1消防用水量消防系统设计用水量/(L s-1)火灾延续时间/h室外消火栓303室内消火栓303自动喷水301本建筑消防用水(包括火灾初期消防水量和水压),均由校区内消防管网提供压力和水量。
2 2 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所有场所均设消火栓灭火系统。
室内消火栓管道布置成环状,干管管径为DN150,每个立管管径为DN100。
消火栓箱采用铝合金箱SG16A65-J,箱内配DN65消火栓1个,栓口垂直墙面,长25m的DN65衬胶水龙带1条,DN19水枪1支,消防按钮和指示灯各1个。
消火栓箱的进水方向为下进水。
地下一至三层消火栓栓口采用孔径为22mm的不锈钢减压孔板减压。
浅析长安大学逸夫图书馆的防火设计

浅析长安大学逸夫图书馆的防火设计摘要:由于学校图书馆建筑使用对象的特殊性,存放物品的特殊性,图书馆属于一级消防单位,在防火设计上必须进行严谨的分析与合理的实施。
通过对长安大学逸夫图书馆采取的实地测摄法和综合比较法,从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安全疏散,及消防设备等方面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措施,以此引起对学校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的普遍重视。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防火设计;安全疏散1、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由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平面图(图1-1)可看出逸夫图书馆门前有个较大的中心广场,可以作为火灾发生时人们疏散的主要场所,逸夫图书馆正对学校南大门,消防车可由明远路来到图书馆前,而修远大道,问远路以及图书馆东侧附属楼之间的廊道都可以做为人群的疏散道路,避免了拥挤。
图1-1总平面设计防火主要是按照常年风向设计各个不同功用的建筑物之间不要发生火灾蔓延,而火灾在相邻建筑物之间蔓延的主要形式是热辐射、热对流、飞火和火焰接触延烧[1]。
由资料查得西安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图书馆西侧坐落着修远教学楼,西南侧位明远教学楼。
不在常年风向带上,减少了蔓延的可能性。
另外图书馆藏书248.6万册,超过100万册,耐火等级属于一级,教学楼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
根据建筑防火标准:GB 50016—2006的相关规定[2]:表1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而从图书馆到修远教学楼和明远教学楼的距离远大于防火间距,所以符合防火规范。
2、建筑平面防火设计在建筑物中合理的设计防火分区,不仅可以把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同时对保证安全疏散、扑救火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防火分区按照其作用,又可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是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而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是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层与层之间的竖向火灾蔓延。
2.1 水平分区根据GB50016—2006的相关规定[3]:防火分区间采用一定耐火等级的墙体、门、窗等水平防火分隔物,按规定的建筑面积标准,将建筑在水平方向上分割成若干个防火区域。
现代图书馆防火安全设计总结——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图文信息中心为例

6 1
.
小于 1 0 0 小于 5 0 0
人
分区 1 中型报告厅 7 6 4
.
3 - 2 5 4 . 5
图 3 二层防火分 区示意图
二 层 分区 2 计 算 机 查询 大 1 4 8 7 小于 3 0 0 厅 门厅 1 人 O . 6 5 分区 3 分区 1 三 层 阅 览室 阅览 室 l 8 4 7 小于 3 0 0 1 人 0 . 6 5
.
1 . 9 5 4 . 5
1 . 9 5 4 . 5
4 0
2 3 . 2
l 5 0 6 . 6 小 于 2 0 0 人 0 . 7 5
1 . 5 1 . 5 2 2
2
3 3 3 3
图 2 一层防火分区示意图
设在一 楼的超过 大报告厅 ( 3 5 0座) 和两个 中型报告厅 ( 2 8 0
占空 间等 因素,确 定层高如下:一层层高为 3 . 9 m,二层层高为 座) , 均独立设置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 出口。 4 . 2 m( 因主入 口由广场直接上N-层 ) , 三层 、 四层、 五层层高均为 3 . 3 定 量计 算安 全疏 散 的相关 指标 3 . 9 m. 六层层高 3 . 8 m, 建筑总高度为 2 3 . 9 m。 为了保证 师生的疏散安全 ,我们作了大量 细致 的调查工作,
一
个 重 中 之重 的 问题 考 虑 。
分 区, 其余各层设置 2个 防火 分区, 每层 中庭 部分都用特级 防火
卷 帘将 中庭 与本层的防火分 区隔开,每层的防火分 区与防火分 区之 间也通过防火墙, 防火 门以及防火卷帘等措施进行分割 。详
防火 分 区示 意 图 2 7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实地考察其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设计、措施是否到位,通过与相关规范、措施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从图书馆安全管理的要求出发, 阐述了加强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消防规章制度等若干项完善图书馆消防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防火;设计;规范;目录第一章引言1.1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性 (2)1.2图书馆防火设计现状 (2)第二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3)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布局 (3)2.2消防安全方面的不足 (4)第三章图书馆消防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3.1图书馆安全消防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3.2图书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3.3图书馆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6)第四章从读者角度出发设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7)第五章图书馆火灾防范措施及火源管理 (8)5.1火灾防范措施 (8)5.1.1图书馆建设及防火设计 (8)5.1.2设立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及通道 (8)5.1.3设置消防设施 (8)5.1.4重视消防制度管理 (9)5.2火源管理 (9)5.2.1加强烟火管理 (9)5.2.2注重消防设施管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引言1.1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文化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的殿堂,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的图书馆大多都包含着档案室、资料室、普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有些还包括大型的自习室和报告厅,可同时供上千人阅读和学习。
图书馆的档案室、资料室中收藏的各类图书报刊和档案大都是可燃、易燃物品,而电子阅览室一般有计算机、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等大量的电子设备,往往有许多大功率机器同时长时间运行,很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事故、高元件过热、电源短路等,从而引发火灾事故,再加上图书馆人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使珍贵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化为灰烬,损失价值难以计算,而且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和读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图书馆的防火工作刻不容缓,必须采取严密的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秉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图书馆的防火设计则成了图书馆防火工作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1.2图书馆防火设计现状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本人得到了关于该图书馆防火设计的以下信息:中北大学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为35000m2,从一层到七层顶有34.3m高。
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该图书馆属于一类高层建筑。
在其消火栓的给水系统中,室内和室外的消防水量为30L/s,每支水枪的水量为5L/s;在图书馆的顶部设有消防10min储水箱和增压设施。
室由液下泵排至室外。
图书馆各层设SN65消火栓,配有25m长的麻质水龙带,19号水枪以及消防内排水结构(采用一般重力式单立管伸顶透气系统),地下一层生活污水设集水池,启泵按钮,总计221套。
消火栓旁一般配置有干粉灭火器(MFA-5A),共计224具。
每层顶部都布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喷头为DN15 ,动作温度为680C,设有DN100报警阀;各防火分区内设DN100水流指示器,该指示器前的控制阀为遥控信号阀,通过电信号将该阀的启闭状态显示于消防控制室内。
图书馆一层包括四个阅览室,读者服务区以及目录检索区。
整个区域按照功能,利用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以及墙壁,划分为六个防火分区。
正常状态下,防火卷帘向上卷起,保证了建筑的整体美观性。
阅览室门口都挂有图书馆的平面示意图,图上标示有紧急情况的逃生路线。
二层和三层与一层的结构类似,三层包含有两个电子阅览室,在科技信息如此发达的现代,电子阅览室内的上百台电脑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在运行,因此该部分的安全防火极其重要。
图书馆一层平面示意图图书馆四层、五层、六层的结构相似。
四层包括四个阅览室以及办公室、会议室等等,五层分为四个自习室以及一个大型的学术报告厅,六层包括两个阅览室和两个自习室以及办公室。
四、五、六层按照建筑结构和功能,各自划分为五个防火分区。
图书馆四层平面示意图图书馆的七层包括四个自习室和一个露天休闲观光区,通往观光区的门一般是处于封闭状态,也就是说在七层学习的同学们只能直接下楼而不能东西互通。
七层分为四个防火分区。
图书馆七层平面示意图整个图书馆左右基本对称,各有四个楼梯间,每边还各设有两部电梯。
楼梯间台阶表面都用钢片包裹,楼梯间与阅览室通过防火门分割开来。
图书馆的各处房顶上都均匀分布着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以及感烟、感温探测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图书馆的消防安全。
第二章建筑水灭火系统2.1消防给水系统现代图书馆作为供广大群众学习交流、查阅资料的建筑,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
正确设计图书馆的消防给水系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宝贵的知识财富的安全。
一项合理的工程设计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设项目的投资与造价,做到既安全适用,又经济合理。
现就图书馆设计中的消防给水系统所设计到的有关装置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下面几个方面的讨论:2.1.1水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利用天然水源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时的消防用水量,并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中北大学西邻汾河,地下水资源丰富。
图书馆消防用水接至室外供水管网,屋顶设有消防10min储水箱和增压设施,所用消防泵及其他消防设施均为一用一备。
图书馆门前设有喷泉,也能提供一定的消防用水。
2.1.2消火栓灭火系统《高规》规定:图书馆的消火栓用水量室外、室内均为20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0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
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
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
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mm。
该图书馆采用的是SN65消火栓,配有25m长的麻质水龙带以及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符合规定。
消火栓箱可以说是整个消防系统的终端,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枪集于其中,其位置的确定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考虑到使用的方便、人员通行以及美观的问题,消火栓箱暗装居多。
根据实地考察,中北大学图书馆的消火栓箱都暗装在墙上,与墙合为一体,其在各个防火分区内的分布也较为均匀,总体来说设计的比较合理。
2.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火灾的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它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调查,目前世界上控制火灾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数字表明其灭火成功率在95%以上。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管道、报警系统和水泵组成。
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洒水喷头。
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使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可靠,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或不同的保护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被分为不下十种类型,我们平时在普通场所能遇到的主要是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和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
湿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闭式系统;干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的闭式系统;预作用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后,转换为湿式系统的闭式系统;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是指能在扑灭火灾后自动关阀、复燃时再次开阀喷水的预作用系统。
环境温度不低于4o C,且不高于70o C的场所应选用湿式系统;环境温度低于4 o C,或高于70 o C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当要求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漏水、或严禁系统勿喷、或替代干式系统时应采用干式系统;灭火后必须及时停止喷水的场所,应采用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
现代图书馆把藏书阅览集中在一个空间内,可燃物分散,火灾危险性增大;图书馆内一些贵重资料,不允许水渍浸泡。
根据图书馆的这些特点,图书馆有必要选用重复启闭预作用自动配水灭火系统。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该系统在国外已普遍作为卤代物的替代系统,并广泛用于电子计算机中心、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若有条件可将卤代物替代系统与重复启闭系统串联接入图书馆的湿式系统,并与其配水干管连接。
图书馆中除了书库外的区域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一级,书库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二级,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危险级一级需要的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中危险级二级所需的喷水强度为8 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
据调查,中北大学图书馆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流指示器前的控制阀可直接将其启闭状态显示与消防室内。
馆内除书库外的喷水强度为6 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书库的喷水强度为8 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符合相关规定。
2.2消防排水系统建筑水灭火系统包括消防给水和排水两个部分。
关于消防排水,首先要充分利用生活排水设施,其次考虑设置专用的消防排水系统。
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书库内不应设计供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过书库,生活污水立管不应安装在与书库相邻的内墙上。
中北大学图书馆采用一般重力式单立管伸顶透气系统,地下一层生活污水设集水池,由液下泵排至室外。
据观察,室内地面上排水口较少,一旦发生火灾,水能否顺利排出而不淤积是一个问题,有待改进。
第三章消防和疏散3.1耐火等级耐火等级(Fireproof endurance rating)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分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中北大学图书馆现有中外文图书和电子图书2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4627种。
该图书馆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类。
关于该图书馆的构件的具体耐火极限目前不得而知,因此,就本课题而言,研究的重点还是在防火器材、设施的使用和布置上。
3.2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