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与生活专题复习课件 (共30张PPT)

)
提示:错误。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终身不变。 )
提示: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
答案
易错点剖析
易错矫正
易错点1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提醒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提醒
矫正训练1 (2010· 广东高考)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
响。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
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重要因素。“微公益”的开展,凝聚了社会力量,使中国 更美好。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 个人成长都产生深刻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 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文化为经济政治 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 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 经济格局中作用日益突出。 (4)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 “微公益 ” 活
动的重要意义。
答案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
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开展“微公益”活 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3)文化影响人,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影
提示:错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 越来越重要 (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 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 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 越突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思考三:
《变形金刚3》全球票房总计11.06亿 美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 总量达十五六亿美元。这说明了什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形式丰富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的力量 它能够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个人 对民族
对国家
辩一辩:
(1)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政治
(2)参加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文化 (3)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经济
(4)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 经济 (5)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政治 (6)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文化 (7)旁听一次“听证会”政治 (8)观看《中国好声音》节目 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 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 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 越来越重要 (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 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 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 越突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思考三:
《变形金刚3》全球票房总计11.06亿 美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 总量达十五六亿美元。这说明了什么?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形式丰富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的力量 它能够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个人 对民族
对国家
辩一辩:
(1)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政治
(2)参加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文化 (3)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经济
(4)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 经济 (5)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政治 (6)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文化 (7)旁听一次“听证会”政治 (8)观看《中国好声音》节目 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 .2文化 与经济 、政治 课件 (共34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 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 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28张PPT)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1.中华文化之文学艺术篇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 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英雄好汉的 忠义悲曲
“说不尽 ”的奇书
章回小说的 开山之祖
唐诗 宋词 元曲
绘画
书法
China 瓷器
1.中国文学艺术独树一帜
(1)作用: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 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有独特的作用。
的原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 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 成分。 (2)包容性的意义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 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包容性的表现 ①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博大胸怀扬弃吸收; ②中华文化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 ③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 。
中华民族是 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 多种民族文化的 丰富色彩。既有 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自己的民 族特性。
1.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①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龙
敦
门
煌
石
石
窟
窟
云 冈 石 窟
吐
汉
蕃
族
族
汉 族
②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优秀的民族文学
《格萨尔王传》 藏 族 《江格尔》 蒙古族 《玛纳斯》 柯尔克孜族
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跨越千年 ,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博大精深则是从内涵视角呈现中 华文化的厚重底蕴。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共49张PPT)

—— 你能体会出两句相同文字的不同句意么?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 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 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地铁里听到一个女孩大概是给男朋友 打电话,“我已经到西直门了,你 快出来往地铁站走。如果你到了, 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 你就等着吧。” 4.单身人的来由:原来是喜欢 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农学篇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就出现农家学派和农书,流传至今的 《吕氏春秋·上农》四篇(公元前239 年),就是他们的代表。 到汉代则出现了《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这样两部著名 的农书。北魏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学著作,被称为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贾思勰 所著的《齐民要术》(公元532 -544年),同时也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以前的农书都是以北方农业技术为主要写作物 件,在《齐民要术》的出现之后六百余年,才出现了第一部反映 南方水田农业技术的农书,这便是南宋的陈旉《农书》(公元 1149年)。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 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 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古代中国
公元前2100年
?
忆一忆 ——中华文化的发展
殷周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确立 儒学 地位 独 尊 儒 术 隋唐 宋元明 清 文化 宋明 西学 繁荣 理学 东渐 全 盛 时 代 延 续 辉 煌 面临 工业 文明 冲击
●医学篇
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 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 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 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 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 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农学篇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就出现农家学派和农书,流传至今的 《吕氏春秋·上农》四篇(公元前239 年),就是他们的代表。 到汉代则出现了《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这样两部著名 的农书。北魏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学著作,被称为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贾思勰 所著的《齐民要术》(公元532 -544年),同时也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以前的农书都是以北方农业技术为主要写作物 件,在《齐民要术》的出现之后六百余年,才出现了第一部反映 南方水田农业技术的农书,这便是南宋的陈旉《农书》(公元 1149年)。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 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 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古代中国
公元前2100年
?
忆一忆 ——中华文化的发展
殷周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确立 儒学 地位 独 尊 儒 术 隋唐 宋元明 清 文化 宋明 西学 繁荣 理学 东渐 全 盛 时 代 延 续 辉 煌 面临 工业 文明 冲击
●医学篇
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 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 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 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 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 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共15张PPT)

随堂练习 P 161
7、(2015·福建文综,30)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 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 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
A. 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 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随堂练习 P160
3、(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 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 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 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 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注意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指中华文化能和外来文化和 睦相处,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也指中华各 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文 化的积极成分。
②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 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入其他文明。
专题三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真题引路
最新考纲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特点(基本特征)
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发 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成就和
展历程
魅力
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 标志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教学课件

2020/6/8
• 例: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 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该校“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学生情操
• ③园林雕塑
• 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 ⑤企业的生产活动
• A.①③⑤
B.②③⑤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6/8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重点)
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对经济、政治、 社会、民族、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双 重性(促进、阻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 生深刻的影响;
原生态文化的积极意义,不选;④错误,文化的
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否带来社会效益,经济价值不
是文化发展的唯一目标。
2020/6/8
【考点5】文化与综合国力(重点)
1.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科技、人才)中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 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 亦趋。
• (3)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 生物和附属品。
2020/6/8
• 例: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 经验表明( )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得出答案。①夸大了
• 例: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 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该校“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学生情操
• ③园林雕塑
• ④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 ⑤企业的生产活动
• A.①③⑤
B.②③⑤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6/8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重点)
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对经济、政治、 社会、民族、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双 重性(促进、阻碍)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 生深刻的影响;
原生态文化的积极意义,不选;④错误,文化的
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否带来社会效益,经济价值不
是文化发展的唯一目标。
2020/6/8
【考点5】文化与综合国力(重点)
1.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科技、人才)中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 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 亦趋。
• (3)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 生物和附属品。
2020/6/8
• 例: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 经验表明( )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得出答案。①夸大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共18张PPT)

A
B
中华文化 的力量
表现
对外:顽强生命力和无穷 魅力
对内:熔铸在民族的生命 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 结奋斗的不竭动力
贰
易混易错知识
Perspicacious knowledge
易混易错知识
1.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 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文化自信
4.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没有什么区别。(区域文化和民族 文化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含民族文化。)
叁
记忆知识过关
Memory
knowledge
记忆知识过关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表现)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容;前提;表现;意义) 3.中华文化的力量(原因;表现)
目 录
壹
基础知识梳理
Carding of basic knowledge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 历史悠久 • 绵延不断
•汉 字 • 史书典籍
互为因果 互相促进
侧 重 点
表 现
博大精深
• 内涵丰富 • 底蕴深厚
•独 特 性Biblioteka •区 域 性 •民 族 性肆
课堂巩固训练
Class consolidation training
课堂巩固训练
1.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期间,举办了“翰墨千秋,金石永
年——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篆刻作品展”“金石说故事”等
系列活动。两岸学者、专家、艺术家共聚一堂,温饶“汉字艺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21张PPT)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聚力。
.
32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 特征。其原因是在于它具有的包容性。
•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 谐相处
•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 作 用 :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 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
11
• 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 传的重要见证
• 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 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 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 所仅有
.
12
2、走进近代 文化衰微
.
13
衰微原因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决定
国家衰落
文化衰微
反映 反作用
.
14
• 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辛亥革命 •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
主义,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革命、建设、改革
.
15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列主义的指引
措施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
.
3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
1
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
古中国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
2
古 巴 比 伦
.
3
古 印 度
.
4
古 埃 及
.
5
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回望古代 灿烂辉煌
殷周(早期)
春秋战国(初步形成)
秦朝(促进)
汉朝(进一步发展)
隋唐(全盛)
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
16
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
.
17
苏州 拙政 园
.
18
四 大 名 著
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西游记》
英 雄 好 汉 的 忠 《义 水悲 浒曲 传 .》
—— ——
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
章
回
小
说
中
19
《 三 国 演 义 》
的 开 山 之 祖
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 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 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有独特的作用
特点:历史辉煌悠久 内涵丰富绚 丽 风格鲜明独特
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 要位置
.
20
.
21
.
22
• •
中中 明科 意 体特 类地
华国 程学 义 性点 文位
.
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
10
•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春秋》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国语》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 《汉书》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 第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 第一部科普作品 —— 《梦溪笔谈》 • 第一部水文地理著 —— 《水经注》
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29 Nhomakorabea壮族
蒙古
.
维吾尔族
30
.
31
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都为中华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民族文化的意义
•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 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文的 度技 : 的: 明:
化科 的术 特具 发世
的学 重是 点有 展界
博技 要一
实 贡前
大术 标个
用 献列
精体 志民
性 巨,
深现 之族
和 大对
了 一文
整人
.
23
•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 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 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 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
24
2、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
宋元明(延续)
明清(面临冲击)
.
6
甲 骨 文
金 文
篆 书
隶 书
楷 书
.
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见证之一:汉字
.
8
文字的作用
•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 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 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的作用和地位
• 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25
.
26
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地理等因 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 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
27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西域文化 藏文化
关 中 文 化
滇黔 文化
东 北 文 化
齐鲁文化
江 南 水 乡
.
28
3、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