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宣传材料
肠道寄生虫PPT课件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地方性: 季节性: 自然疫源性: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自然因素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的一般原则
一、控制传染源 人类传染源的控制 动物传染源的控制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者
健康教育在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上 发挥的作用如下: 一、通过健康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 二、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良卫生、饮 食习惯 三、通过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行 为
【例1】
钩虫病
患者,男,40岁,农民,近3年来进行性贫血,消瘦,左 上腹阵发性疼痛,饥饿时及夜间为甚,当地医院按十二指肠溃 疡治疗未见好转。近两个月患者自觉乏力、心悸、头晕,活动 后加重,于2002年10月20日就诊。] 体检:病人一般情况差,精神不振,重度贫血貌,心尖 区Ⅱ级杂音。T36.5℃,P100次/min,R25次/min,BP14/8kPa。 实验室检查:Hb40g/L,RBC1.75×1012/L,大便钩虫卵(+)、 潜血(+),诊断为十二指肠钩虫病。为进一步确诊行胃镜检 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有弥散性出血点,大弯前壁可见2对钩虫 合抱。后壁进入球部2cm,可见一对钩虫在吸血,球后环状皱 襞上布满小的出血点。从十二指肠内取出3对钩虫合抱体。 治疗 : 给予左旋咪唑125mg顿服,连服2天。半月后再重 复一次同时口服右旋糖酐铁100mg/次,Vc0.3g/次,叶酸 100mg/次,每天三次。患者症状、体征逐渐消失,痊愈出院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驱肠线虫, 也用于驱带绦虫。治疗棘球坳病的 疗效不及阿苯达唑。
【不良反应】 常用量不良反应较轻,少数有头昏、恶 心、腹痛、腹泻,大剂量偶致变态反应、中性 粒细胞减少、脱发等。具胚胎毒性,孕妇及2岁 以下儿童禁用。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

肠道寄生虫病以蛔虫、蛲虫等居多。
目前,寄生虫的感染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肠道寄生虫很常见,是小病,不治疗也没关系,这是一种错误而又危险的想法。
由于寄生虫可直接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智力与生长,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为了使你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认清和免受寄生虫病的危害,就应该对肠道寄生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第一章肠道寄生虫病小知识一、肠道寄生虫有那些种类?肠道寄生虫最常见的有: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绦虫等。
二、肠道寄生虫有那些危害?☆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引起并发症,危及生命☆影响学习、工作、生活质量三、那些情况容易得寄生虫病?☆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食用未熟的生鲜食品☆生、熟食品和餐具的储存及使用不分☆吃了有寄生虫卵的肉(米猪肉)☆喝了有虫卵的水☆身体直接与土壤接触四、如何有效预防寄生虫病?☆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最重要的;☆饭前便后勤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勤俭指甲;☆衣物勤换、勤洗、勤晒;☆不随地大小便;不赤足在田间干活或行走、玩耍☆粪便要无害化处理;五、如何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治疗肠道寄生虫病的常用药物有:阿苯哒唑、甲苯咪唑、肠虫清、噻嘧啶等,如果有并发症,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 虽然人四季都可感染肠道寄生虫病,但夏天被感染的机会最多。
由于虫卵发育成成虫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专家认为春、秋两季服药驱虫效果最好。
第二章教你认识几种肠道内的寄生虫一、在体内无孔不入的——蛔虫一提到蛔虫,大家可能都很熟悉,有的人会认为肚子里有蛔虫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
蛔虫在人群中有很高的感染率,有关资料表明农村儿童感染率高达15%-80%。
也就是说在农村有很多的儿童感染过蛔虫。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体型最大的线虫,形状有点像蚯蚓。
长大的蛔虫长约15-35厘米,最长的可达49厘米。
曾在一个11岁的男孩体内取出1806条蛔虫,重8斤多。
预防肠道寄生虫

永远“肠清”--------预防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是指主要寄生在人类或其他动物之肠道的寄生虫,包括蛔虫、蛲虫(线虫)、鈎虫、縧虫及肝吸虫等。
蛔虫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
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成虫寄生于小肠,或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
蛲虫病为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
可通过接触传染,易在家庭及集体儿童机构中引起流行。
感染了肠道寄生虫病会出现消瘦,常肚子痛(痛得不严重,以脐周为主),呕吐,腹泻,肛门瘙痒,夜间睡眠不好,易醒等症状。
肠道寄生虫主要透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也就是说大多数肠道寄生虫病是直接传播的。
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生吃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喝冷水;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均可使虫卵通过食物、水源、食具而进入肠道。
虫卵或蚴虫进入人体后逐渐发育为成虫,然后排卵,成为传染源。
寄生在人体肠道的成虫经粪便排出虫卵,污染水源或土壤,或施肥时直接或间接地污染蔬菜、瓜果、食具等。
预防肠道寄生虫,我们应该做到:1、经常洗手,保持整洁:1)、饭前便后要洗手;2)、做完活动要洗手;2、勤剪指甲不忽视;3、改正陋习很重要。
4、饮食饮水,注意卫生:1)、不喝不烧开的水,2)、不吃无证摊贩的食物;3)、不吃三无或过期食品;4)、不吃未洗净的蔬果;5)、不食野外摘取的不明食物。
5、文明用厕,讲究规范1)、不随地大小便;2)、定期粪检,检测寄生虫。
总而言之,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预防肠道寄生虫。
永远“肠清”--------预防肠道寄生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肠道寄生虫的概念。
2、知道肠道寄生虫传染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一听、看一看、答一答的学习方式,掌握预防肠道寄生虫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
重点、难点:1、知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的有效方法。
2、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时间:0.5课时教学准备:广播、多媒体课件。
寄生虫病防治讲义ppt课件

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传播途径及病症简介
◆鞭虫病为人体肠道常见寄生虫病。人 因生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喝污染的 生水,或经污染的手指将虫卵带入口内 而感染。普通轻度感染多无明显病症, 感染严重时,患者可有下腹阵痛和压痛、 慢性腹泻、大便带鲜血或隐血。严重感 染的患儿可有脱肛、贫血、营养不良和 体重减轻。〔见图1,图2〕
;
• ◆蛔虫病为人体肠道常见寄生虫病。人因生食未洗 净的瓜果、蔬菜,喝污染的生水,或污染的手指将 虫卵带入口内而感染。患者可不产生任何病症,但 儿童、体弱或营养不良者病症呈现时机多。以反复 发作的脐周痛较常见。有时伴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腹泻及便秘。严重感染者,特别是儿童,常可 引起营养不良、智能和发育妨碍。有时髦可呈现精 神不安、焦躁、磨牙、瘙痒、惊厥等。部分病人可 呈现过敏反响,如血管神经性水肿、顽固性荨麻疹 等。除以上病症外,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 胆道蛔虫病、肠梗阻、肠穿孔和腹膜炎等。患蛔虫 病后,要及时诊断和进展驱虫治疗,以防并发症的 发生。并作好预防。特别是儿童应防止长期反复感 染,否那么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蛔虫〕
;
;
• 治疗:1.史克肠虫清:每次2片,能杀灭蛔 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的成虫、虫卵和 幼虫。2.复方甲苯咪唑〔驱虫康〕:2周岁 以上,每次2片,一天一次,半空腹咀嚼。;• 其常见的有:姜片虫〔图卵 成虫〕.
;
• 建议 • 1、配合开展学生肠道寄生虫病查治。 • 2、宣传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
◆钩虫病为人体常见且危害较严重的肠道寄生虫病。人因 赤脚在旱地或矿井下作业经皮肤感染,或生食未洗净蔬菜 经口感染。感染初期,感染处有奇痒和烧灼感,继而呈现 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俗称“粪毒〞。数日内可消逝。 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部分淋巴结肿大。受染后3-5天, 患者常有咳嗽、喉痒、声哑等,重者有猛烈干咳和哮喘等 呼吸系统病症,大多继续数日自行消逝,长者可达1-2 月。患者初期尚有上腹部不适、隐痛等,后期常因贫血呈 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顽固性便秘或大便潜血等消化 系统病症。有些患者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碎纸等, 通常称为“异嗜症〞。贫血为钩虫病的主要病症,重度贫 血患者皮肤蜡黄,黏膜惨白,并可导致头昏、乏力、心悸、 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病症。儿童重症患者可致发育妨碍。
肠道寄生虫病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保护你的肠道健康

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
汇报人:
感谢观看
肌肉萎缩: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尤其是腿部肌肉。
免疫力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3
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方法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鱼类和海鲜
避免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避免使用未消毒的餐具和厨具
避免食用未清洗干净的蔬菜和水果
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避免饮用未煮沸的水
原因: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腹痛
腹痛是肠道寄生虫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腹痛的部位和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与寄生虫种类、数量和寄生部位有关
腹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腹痛可能是寄生虫在肠道内活动、产卵或引起肠道炎症所致
体重减轻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或未洗净的食物
原因:肠道寄生虫病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从而引起体重减轻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水源、食物等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吃生食等
粪便检查:可以检测出肠道寄生虫病的存在,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食用生食和未煮熟的肉类
生食和未煮熟的肉类可能含有寄生虫卵
煮熟肉类可以杀死寄生虫卵,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食用生食和未煮熟的肉类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有效方法
食用生食和未煮熟的肉类会增加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
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水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如河水、湖水、溪水等
饮用煮沸的水:杀死水中的寄生虫和虫卵
避免食用生食:如生鱼片、生肉等,这些食物可能含有寄生虫
蛔虫蛲虫病预防措施ppt课件word版本

蛲虫病
是由蛲虫寄生于人体肠道 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 病,患者多为儿童。
特性
两种寄生虫均具有生命周 期长、繁殖力强的特点, 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蛔虫、蛲虫病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04
食物传播
食用被蛔虫或蛲虫卵污染的食 物或水源。
直接接触
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如握手、 拥抱等。
间接接触
接触被蛔虫或蛲虫卵污染的物 品,如玩具、桌椅等。
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卫生管理
改善生活环境是预防蛔虫、蛲虫病的 重要措施之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居住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定 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加强对食品和水源的管理,保证食品 和水源的卫生质量,避免蛔虫、蛲虫 的传播。同时,加强粪便和垃圾管理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蛔虫蛲虫病预防措施ppt课件 word版本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什么是蛔虫、蛲虫病? • 蛔虫、蛲虫病的预防措施 • 蛔虫、蛲虫病的治疗 • 如何预防蛔虫、蛲虫病的再次
发生
01
什么是蛔虫、蛲虫病?
定义与特性
01
02
03
蛔虫病
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 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 病,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 年。
其他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蛔虫、蛲虫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疼痛 、发热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采取支持治疗,如输液 、补充营养等,以帮助患者度过病情。
手术治疗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肠梗阻、肠穿孔等,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4
如何预防蛔虫、蛲虫病的再次 发生
持续的卫生宣传教育
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课件

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是什 么?
1 食物污染
食用受感染的食物,如未洗 净的水果或生肉,容易导致 寄生虫感染。
2 水源污染
喝未经净化的水,寄生虫虫 卵可能存在其中,引发感染。
3 接触受污染的物体
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动物毛发或粪便等,可能导致寄生虫侵入。
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症状有哪 些?
• 腹痛和胃痛 • 恶心和呕吐 • 腹泻或便秘 • 贫血和疲劳
2 卫生措施
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如勤洗手、洗蔬果, 有助于防止感染的蔓延。
环境清洁
消毒环境、清洁物品和 床上用品,以减少寄生 虫再次感染的风险。
如何预防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
1
饮食卫生
定期洗手、食用熟透的食物,避免生
环境卫生
2
食和食用不洁的水源。
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食具、玩
具和卧具。
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知识应该如何 普及?
为了普及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知识,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宣传册、健康教育课程等,向家庭、学 校和社区传播相关信息。
3
个人卫生
教育儿童正确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
家庭和学校应该怎样做来防治儿童肠道 寄生虫病?
家庭
• 加强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 净化饮用水源和食物 •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
学校
• 推行健康教育课程,普及肠道寄生虫病 防治知识
• 提供饮用净化水和干净的餐具 • 定期清洁学校环境,特别是卫生间
如何进行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
1
症状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生将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2
如腹痛、恶心等。
健康教育教案:肠道寄生虫防治知识教案

包虫病的防治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包虫病的危害及掌握其防治知识。
教学重点:讲清蛔中心病、蛲虫病和钩虫病是怎样传染的?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教学难点:为什么说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烘便无害化处理是预防肠道寄生中心病的主要方法?教学时数;1个课时。
教学过程:(一)健康教育——认识肠道寄生虫1、包虫病是怎样传染给我们人的?包虫病的感染,世界各国都很普遍,农村感染率最高,可达90%,以5~15岁儿童居多。
包虫病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雌虫在肠内产卵,每天每条虫可产卵20万个左右,大量的虫卵随烘便排出,污染蔬菜和泥土。
苍蝇也能把烘便中的虫卵带到食物中去,通过食物再次感染人体。
2、寄生在人体小肠里的蛔虫是怎样危害我们的健康的?寄生在小肠里的蛔虫,不但夺取人的营养,而且对身体造成危害,安息十条蛔虫缠在一起,会造成肠梗阴。
蛔虫具有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人体出现对蛔虫产生刺激时,蛔虫便到处名,可从肛门排出,从口鼻爬出,严重的钻入胆道产生胆道蛔虫,钻入阑尾、产生辣尾炎等。
3、患蛔虫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如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不洗手和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等。
(2)粪便处理不当。
如不及时清理、用未处理的粪便作肥料等,人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食物从得蛔虫病。
4、预防方法有哪些?(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便后、劳动后、游戏后和饭前、吃东西前洗手,并要经常剪指甲。
防止苍蝇吮吸食物(2)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不喝生水、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3)不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粪便应该用无害化处理来杀死虫卵。
(4)治疗蛔虫病,可用驱蛔虫药片。
(二)1、蛲虫是一种细小、白色,形似白线头,长9-12毫米的肠道寄生虫,寄生在小肠下部和结肠上部。
雌虫常于夜间由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的皱褶间和会阴处产下成千上万个虫卵,加而引起厅痒,不但影响睡眠,而且小孩用手指搔痒时,卵即粘在指甲缝里,吮手指或时食前不洗手,可将虫卵带入口内而产生自体感染或通过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感染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寄地防培训材料
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治
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人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等四种寄生虫。
各种寄生虫对人体可产
生多种危害:蛔虫在肠道内主要吸食人体消化或半消化食物等营养物质;钩虫专门吸取人体肠道血液,并引起肠壁多处溃疡、出血;鞭虫由于其头部深入肠粘膜,吸取肠壁组织液和血液,引起肠壁充血水肿;蛲虫常在夜晚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搔痒和会阴炎症等。
此外,虫体的寄生和剌激尚可引起脐周及上腹疼痛、腹泻等症状;儿童反复感染可发生营养不良、贫血、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危害;虫体分泌的毒素和排泄物对人体有毒害和致敏作用,可出现烦躁、失眠、荨麻疹、哮喘、小儿夜间磨牙、夜惊以及喜食生米、泥土等异食现象。
蛔虫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等。
真可谓虫小危害大。
肠道寄生虫是怎样传播的?
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和食物,健康人因食用了被虫卵污染的疏菜、瓜果、饮水,小儿吸吮污染的手指以及农田劳动、日常生活中手、脚直接接触受虫卵污染的泥
土等而受到感染。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物有哪些?
目前治疗肠道寄生虫已有极为有效的药物。
如目前在我市广泛应用的“驱虫康”药糖(甲苯咪唑)、“驱虫灵”药糖(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等药物,均为肠道寄生虫病的克星。
该类药物的特点是“高
效、广谱、安全、价廉、服用方便”,由于其剂型香甜可口,深受群众欢迎,儿童尤为喜欢。
为什么要开展集体服药驱虫?
开展集体服药驱虫主要出于科学、经济、规范、可行四个方面的考虑:
科学目前人群肠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较高,即使人群感染率在10%左右,不搞集体驱虫,不但不可能在短期内降低感染率,而且由于未接受驱虫的人仍在每天排虫卵,污染土壤等外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已接受过治疗的人,也会再受到感染,因此,只有开展集体服药驱虫后,才能使一方水土得到净化。
经济目前医疗收费较高,集体驱虫免去了挂号费和检查费,只收药费,同时由乡村医生送药上门,指导服药,因此是经济实惠和安全的选择。
规范全民集体驱虫是实现《全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十五”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
可行目前使用的驱虫康、驱虫灵等广谱驱肠虫药,十分方便,且安全高效,即使健康者服用也不会有什么危害,何况在目前的条件下又有谁能讲自已肠道绝对无虫。
为什么口服驱虫药未见明显排虫?
目前使用的驱虫康、驱虫灵等口服驱虫药,经虫体吸收后可破坏虫体细胞,阻断糖代谢,导致虫
体麻痹死亡。
死亡的虫体在肠腔内留置,与粪便混在一起,待解大便时才能排出体外,在留置的这一段时间内,受肠内消化液、胆汁、细菌酵解等综合作用,可以使虫体很快腐烂变质,当被排出人体时已严重变形或裂解而不易辨认。
另外从成虫的大小看,钩虫、鞭虫、蛲虫成虫虫体均很小,肉眼难以看到,而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线虫的一种——蛔虫,所以当你肠道中没有蛔虫而有其它线虫寄生时,
吃了驱虫药自然就见不到排虫了。
驱虫工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
寄生于人体肠道的蛔虫,不但排卵量大(一条雌虫一天能排20万个卵),而且由于虫卵外层有一厚厚的壳,既能阻止农药等化学物质进入,又能防止壳内水份蒸发,所以它在土壤中能存活3-5年。
换句话讲,即使所有感染了蛔虫的人在同一时间内全都接受了驱虫,而且把所有的蛔虫全都杀死,还得经过3-5年后,人们才不致受到蛔虫再感染的威胁。
事实上,很难在同一时间内使所有感染者全部得到有效治疗,粪便无害化处理也不是三年五年能解决的。
因此,外环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会受到各种寄生虫卵的污染,加之人们也不是一下子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人们也就免不了会受到再感染的威胁。
目前的肠道驱虫药虽是广谱高效的,但并不是对每种肠道寄生虫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例如鞭虫就
比较顽强,每次服药后只能杀死其中一部份,因此,只有反复进行驱虫才能彻底根治。
口服驱虫药注意事项
1、有专业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人员具体指导和操作。
2、为提高服药效果,驱虫药物一般在半空腹时服用,服用时要咀嚼服用,不宜吞服。
3、严重器质性疾病、孕妇、婴儿、有药物过敏史者谨服,现患疾病(感冒、发热、胃肠炎等)缓服。
4、服药前要询问病史,做好登、统计工作。
5、为避免偶合发应,与碘油丸服用时间应间隔一周以上。
6、发现药品残缺、潮解、霉变等情况,不得服用。
如何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
加强卫生教育,提出高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干净生的瓜果、疏菜,避免手、脚直接接触泥土,提倡穿鞋下田劳动等。
此外,进行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等,可防止虫卵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