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鉴赏课程论文格式(《扇舞丹青》)

合集下载

选修课 舞蹈鉴赏 《〈扇舞丹青〉赏析》

选修课 舞蹈鉴赏 《〈扇舞丹青〉赏析》

金陵科技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课程论文(2011—2012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扇舞丹青〉赏析》课程名称:舞蹈鉴赏任课教师:学院:班级:学号:姓名: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或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手写稿形式上交。

3.论文打印的格式要求: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黑)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例:论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一处理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几个原则1:人格平等的原则2:相互促进的原则;《扇舞丹青》赏析摘要: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金奖《扇舞丹青》艺术赏析,舞蹈的肢体语言、编曲及灯光等在整体氛围烘托中的作用,提倡民族舞的推广。

关键字:民族舞蹈赏析编曲书画通过本学期舞蹈鉴赏选修课的学习,虽然时间只有短短数周,却让本来对舞蹈特别是民族舞蹈一窍不通的我,深深为之吸引,初步感受到了中国民族舞蹈的无穷神韵与博大精深。

通过视频的欣赏和老师的讲解,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荣获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金奖,由王亚彬表演的《扇舞丹青》了。

一个舞台,一曲《高尚流水》,一位白衣舞者,一把扇子,再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雅致意境,就活灵活现的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民族舞如梦如幻的表现力,《扇舞丹青》真当之无愧是一部中国舞蹈艺术的佳作。

伴随着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古筝曲韵律,我们看到的是舞者王亚彬快慢相宜的肢体动作和她手中扇子的运动幅度、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舞者轻歌曼舞,裙带当风,不张扬,不做作。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柔美,还增加了女性特有的韧性,融合自然的情景,富有层次感,随舞者身体的伸展而,让观者如痴如醉。

就舞蹈技巧而言,非专业的我真的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唯一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一种舞蹈特有的魅力。

随着舞者身体的舒展,我似乎也融进了她的世界,心情也随着音乐的疾缓而起伏,真正体会到了舞蹈是以人的动作为载体,而动作则源于人们的感情,情到浓时足以感染周围的一切,也让我感受到了舞者华丽舞台之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付出。

舞蹈鉴赏论文--浅谈《扇舞丹青》的艺术

舞蹈鉴赏论文--浅谈《扇舞丹青》的艺术

姓名
==========================================
(题目)浅论中国古典舞《扇舞丹青》的艺术魅力
(正文)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
赢。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
本文主要浅论《扇舞丹青》的艺术魅力及பைடு நூலகம்观后的感触。 一、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及审美特征
4.《扇舞丹青》——舞台艺术 《扇舞丹青》以《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营造了一种淡雅、高远的氛围。传统的 扇舞、传统的古典,源于传统却突破传统,《扇舞丹青》给人不一样的震撼。音乐将人带 入一个意味深长的境界。在音乐高潮阶段,背景出现轻描淡画的菊花,舞者将扇子迅速 开合,回旋流转,舞姿随节奏也一气呵成,扇子像彩蝶一样随着画中女子上下翻飞在菊
2
花丛中,舞者与扇融为一体。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于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 众目不转睛的“墨舞”精品。
三、《扇舞丹青》之感触 《扇舞丹青》这支舞蹈我看过很多次了,每看一次,总能触发我不一样的感受。 大概是受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影响,从小我就特别向往所谓江湖、所谓侠女—— 白衣飘飘,碧玉小剑,走南闯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怎一个帅字了得!看《扇舞 丹青》,女子柔韧的身体,一举手、一投足,似白衣女侠以扇为剑,盘、云、点、饶,刚 柔并济,刀光剑影中,不骄不躁,从容应对,进可攻,退可守,是大家风范!又似一个 超然脱俗的文人公子,以扇为笔,飞舞丹青,似水如墨,绘就着不朽的中国水墨画!恍 惚间,女子以小家碧玉之资,惊艳全场,绝代风华! 曾几何时,我们遵从儒家的中庸之道,进退之间,攻守合宜;曾几何时,我们潇洒 不羁,千里江山,尽在谈笑间;曾几何时,我们谦逊随和,温文尔雅,展现着炎黄子孙 才拥有的中国气质。只是,从何时起,世界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一日千里。我们在瞬息 变化的工作生活中,变得急躁、不安。我们很多人为柴米油盐酱醋愁,我们很多人辛辛 苦苦打拼,终其一生,到最后却连一个厕所也卖不起。江湖不再,女侠退隐,商场如战 场,各商业大鳄崛起,女强人此起彼伏,小虾米、各草根的队伍更是不断壮大,社会两 极分化渐趋严峻。急流勇进、浩浩汤汤的现代生活中,不知人们是否能够静下心来,安 坐一旁,细细品味中国的古典! 女侠,只是江湖传言,很虚幻,但它是我少时的一个梦。看《扇舞丹青》,让我有种 如梦似幻的感觉。是啊!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有很多梦早在时间流逝间随风飘散, 甚至支离破碎。生活总是要继续,我的女侠梦也就带了点不切实际。喜欢《扇舞丹青》, 其实也很有点毫无理由,毕竟,那么闲适高雅的舞蹈,怎么看都该是远离江湖的喧嚣繁 杂的,它能给人以宁静、淡雅,同时更有着一种傲骨。 舞台上,女子洒脱的白色身影依旧,她手中的扇子“转”“甩”“开”“合”“拧”“圆” “曲”……那么我的女侠梦呢,会一直都在吗?

《扇舞丹青》多重意境的营造

《扇舞丹青》多重意境的营造

《扇舞丹青》多重意境的营造舞蹈的意境是在情景互相融合时产生的艺术特写,它可以更好的将观众带入到舞蹈作品中的世界空间,从而提升观众的审美感受。

(一)景色构造,优美精致在景色构造方面,作品整体带给人的感觉如同一幅水墨画。

浓郁的中国风水墨画中,一位窈窕的古典美女清颜素衣,缓缓起舞,将女子的柔情与文化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伴着音乐的旋律,舞者将折扇幻化在书画艺术中,以丹青挥毫写意,凸显出舞姿的优雅细腻。

在画中衣袂飘飘的舞者如同莲花盛开,凌波水莲迎风乍动。

在轻拢慢捻的弦音之下,舞者穿梭在烟波云水间,用折扇来展示出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在浓淡泼彩的渲染之下,画面强劲又不失温柔,婉转又不失豪放。

(二)以情带舞,以舞传情《扇舞丹青》这首作品主要体现的就是古代人文人墨客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喜爱,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舞者用情带舞,以舞传情,向观众塑造了一幅别具一格、意韵长存的独特场面。

这样的场面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钟嵘《诗品》中所提到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情感对于舞蹈意境的营造有着很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演绎《扇舞丹青》的时候,舞者对于情感把控的非常精准到位。

比如在快板部分中,有着非常多的跳跃性动作,动作的幅度以及力度都非常的大。

但是在舞者演绎的时候,观众完全感觉不到跳跃动作给她带来的疲惫感,带给观众更多的感觉是自身的那份豪情壮志。

这也让作品的本身艺术境界得到了升华。

(三)形象塑造,注重细节身着白衣的舞者手持彩色折扇,好似文人在挥散泼墨一样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弧度。

它不仅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将观众带到了自己营造的意境之中,让人流连忘返。

僻静的竹林、彩色的折扇、洒脱的动作,都在为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做铺垫。

例如:舞者跟随着音乐的节奏缓慢地抬起了自己的双腿,这时候给人的感觉柔美而优雅;突然间的踢腿,动作精准而快速。

就在一个快慢交替、刚柔并济的动作之间,将作品中人物独特的魅力映衬的更加明显。

探究中国舞蹈的审美追求之虚实相生——以《扇舞丹青》为例

探究中国舞蹈的审美追求之虚实相生——以《扇舞丹青》为例

Extensive Music Research 泛音乐研究探究中国舞蹈的审美追求之虚实相生——以《扇舞丹青》为例夏婷婷(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虚”与“实”是中国舞蹈的审美追求之一,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梳理“虚”与“实”的表现形态,结合中国古典艺术作品《扇舞丹青》,指出“虚”“实”这对审美追求对舞蹈表演情感的意境塑造、及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手法,揭示中国舞蹈艺术在美学层面的艺术追求,力求把“虚实相生”这一丰富而又繁杂的审美范畴加以清晰地解释。

【关键词】虚实相生;舞蹈;审美;美学【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一、审美追求之虚实相生“虚”与“实”最初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后来在中国美学领域和中国舞蹈美学领域备受瞩目。

“虚”“实”的含义数不胜数,在中国舞蹈艺术中,“虚实相生”既是评价舞蹈的一项审美准则,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美学追求,现如今,“虚实相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原则。

“虚”与“实”从字典中最字面的意思指虚假与真实,“虚”可解释为空虚,《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虚”,指的是“心斋”,说的是人的耳朵不可以去听,人的内心不可以去思考,只能用气去寻找,因为“气”没有生命力,没有主观意识,可称之为“虚而待物”,这就是“道”所指的虚寂的内涵。

“实”指的是实在的,“实”为物质,“虚”为精神;“实”为有,“虚”为无,在舞蹈艺术中,“实”为舞蹈中形象的艺术载体,不同艺术有着不同的艺术载体,可为“实象”,“虚”为舞蹈载体所抒发的情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之体现,“虚”表达了表演者对作品及人生的新的感悟,“实”指具体人物,“虚”指抒情达意。

总之,“实”是艺术的基础,是舞蹈的载体,是创作的根本,但只有“实”是不够的,因为“实”缺少灵动性,往往使作品缺少生机,“虚”是艺术流动的必备品,是舞蹈空间调度的基石,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不是看它的形式是否多样化,而是看作品的意境的升华高度,只有将“虚”与“实”相结合,方能让作品产生生命力,使观众身临其境,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所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这般吧。

扇舞丹青论文

扇舞丹青论文

---------------------------装--------------------------------- --------- 订 -----------------------------------------线---------------------------------------- 班级08商英一班姓名刘琼梅学号08250904127广 东 商 学 院 答 题 纸(格式二)课程 舞蹈鉴赏 20 10 -20 11 学年第 2 学期成绩 评阅人 评语: ========================================== (题目)浅谈中国古典舞《扇舞丹青》的艺术魅力 (正文)一、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及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也称为“圆形的艺术”。

因为这个“圆”,是我们中国古典舞有别于其他舞种的根本特征。

同时,舞蹈大家们将这圆形的艺术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

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而且,中国古典舞还有其特有的“风韵”。

“风”,即它所具有的独特风格;“韵”,即它的“身体韵律”。

正是这独特的“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起着支配作用的艺术灵魂,舞蹈新的生命力,形成了一种中国的“舞律”,从而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风格。

而且中国古典舞还讲究刚柔与动静相统一,动作上要起伏跌宕、有动有静,并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从而达到刚柔相济、极具韧性的特点。

这一特点使中国古典舞动作与动作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和映衬,使其具有高度的含蓄性和想象力,并赋予了舞蹈者的形体动作以言犹未尽的如诗的魅力。

总之,中国古典舞的形体动态式样“万变不离其圆”。

正是这“圆”,包含了我国民族舞蹈含蓄的韵律风格,也蕴含了我国民族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扇舞丹青》的艺术表现与内涵《扇舞丹青》是一个极富舞蹈本体特征的作品,表演者王亚彬将中国古典舞的“拧、倾、圆、曲”的人体形态巧妙的运用在舞台上。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虚实相生”——以《扇舞丹青》为例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虚实相生”——以《扇舞丹青》为例

舞蹈研 究 ・
大 众 文 艺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 “ 虚实相生 ’ ’
以《 扇舞丹青 》为例
赖晓 璐 ( 广 州大 学音 乐舞 蹈学 院研 究 生 广 东广 州 5 1 0 0 0 0)
摘要 : “ 虚 实相 生”是 中国古典 艺术的 美学准则 。本 文以 中国 动 ,配合 折扇 的开合 ,人扇 合 一 ,仿佛 一 幅浑 然天 成 的动态 水 墨 古典舞作 品 《 扇舞丹青 》为例 ,浅析 “ 虚实”辩证 关 系在舞蹈作品 中 画 ,体 现 了 中 国书 法 艺 术 的 “ 气 韵 生 动 ”之 美 。 山水 在 眼 前 流
浅 。因 此 , “ 虚实 相 生 ”贯 穿于 中 国各 类传 统 艺术 形 式 中 ,令观 的 比例 ,较 为真 实地 反 映 了世界 ,是理 性 的直接 体 现 。 中国古 典 众 从 有 限 的 形 式 中领 略 到 无 穷 的 意 蕴 ,这 是 中 国 古典 艺术 的魅 艺 术 则 以写 意为 主 ,长 于抒 发情 感 ,甚 少 阐述 故事 ,情 节较 为 简
的体 现 和 实 际运 用 。
关键 词 :舞蹈 ;美学 ;虚 实相生 ;扇舞丹 用 了女 性演 员 反 串 男角 。古时 文人 多 为男 子 ,身 型清 瘦 。现 代 男演 员 的身材 高大 健 美 ,难 以表 现 画家 的俊 秀之 美 。 同时 ,高 山流 水 不似 大漠 荒 原的
“ 虚 实 相 生 ” 是 中 国 古 典 艺 术 的 美 学 原 则 , 渗 透 于 各 个 艺 悲壮 苍 凉 ,它 讲究 的是 流 畅 ,生动 ,刚柔 并济 ,这 点上 ,女演 员 术 门类 中 。 “ 虚 ”与 “ 实 ” 既是 一对 哲 学范 畴 ,也 是一 对 美学 范 的肢 体 表现 力 更胜 一筹 。以女 演 员象 征灵 动 的高 山流 水 ,妙趣 横 畴 。虚 ,意 为虚 空 ,虚 无 ,虚 幻 ;实 ,实 在 ,实 有 。 “ 虚 实 相 生 。 道 具 是 舞 蹈 艺 术 的特 殊 工 具 , 具有 特 定 的象 征 含 义 。道 具 生 ” 的美 学 原则 表 明 艺术 创 作 需 要 虚 实 结 合 才 能 真 正 反 映 有 生 命 力 的世 界 。从 艺术 生产 的角 度 ,北 京 舞 蹈 学 院 教 授 袁 和 老 师 为 “ 实 ”, 但其 塑造 的 “ 象 ”与 背 后 的 “ 意 义 ” 是抽 象 的 ,为 “ 虚 ” 。道 具 在舞 蹈 中成 为一 个 意象 符 号 。 《 扇 舞丹 青 》 中的折 对 “ 虚 ”与 “ 实 ”做 了简 明清 晰 的解 读 : “ 一般而言 , ‘ 实’ 指 一般 的艺 术载体 , ‘ 虚 ’ 指 载 体 所 象 征 的 意 蕴 …… 总 之 , 扇 ,扮 演 多重 “ 角 色 ” :当它 置 于舞 者 的臂 间时 , 是雅 士手 中 的 ‘ 实 ’ 是事 物 的 体质 、基 础 、根 本 ,但 正 因为 ‘ 实 ’也 欠 缺 灵 画 笔 , 凸显 画 家 的恬静 高远 ;当 它在 舞 者手 中开 合转 换 时 ,如扇 动; ‘ 虚 ’是 事物 的 空 隙、 空 间, 是实 体能 够 自由活动 的必要 条 如 剑 ,衬托 着 舞者 英俊 潇 洒 ,玉 树 临风 的气 质 ;当扇 花 飞舞 时 , 件 。” “ 实 ”为 “ 象 ” ,可触 可 见 , “ 虚 ”为 “ 意 ”,需 要通 过 巨幅 山水丹 青 缓缓 呈 现 眼前 。舞 蹈 中气 韵 ,丝毫 不 亚于 中 国书法

论舞蹈作品《扇舞丹青》的形与意

论舞蹈作品《扇舞丹青》的形与意

浅论舞蹈作品《扇舞丹青》的意与形摘要:《扇舞丹青》之所以被众多舞蹈家的喜欢,不仅是因为它自身的艺术价值,更多是因为其动作语汇、舞蹈编排以及音乐视觉效果等多元化形式的呈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深邃意境。

舞蹈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再现,通过作品我们可以了解舞蹈背后的艺术造诣与文化内涵。

古典舞作品《扇舞丹青》具有生动、形象的动态艺术性能,它以一把折扇巧妙地演绎出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诠释了丰富的人生内涵和情感变化,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本文针对此作品进行分析,主要从形式表达和意境营造方面重点做了阐述,希望对后期的舞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形式表达;意境创造;《扇舞丹青》古典舞《扇舞丹青》属于抒情性舞蹈,舞者以一把折扇为道具,将中国古典舞中“形、神、劲、律”演绎得惟妙惟肖,同时将中国书法的艺术神韵融入其中,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示了“纸上舞蹈”的文化意蕴。

整个作品柔美中不失强劲的韵味,在整个舞台的设计和布置上,也给人一种高雅、淡泊的审美感。

《扇舞丹青》最主要的还是其多元化的形式,让整个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雅俗共赏、令人回味。

一、形与意的概述及关系分析(一)形式表达目前中国古典舞在舞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中国古典舞在受我国古代雕塑、绘画、传统戏剧、宗教和武术等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下,在经我国舞蹈艺术工作者长时间深入的整理才形成的舞蹈。

在审美表现上,中国古典舞强调刚与柔、形与意的结合,其舞蹈动作具有精致细腻、悠远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主要的表现手法则体现在“形”和“意”之上,“形”则具体指的是手、眼、身、法、步等,而“意”则具体指的是精、气、身等,两者的高度融合和统一,成为了古典舞美学特征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古典舞中不可缺少的手法之一。

在体态表现上,中国古典舞不仅有着“拧、圆、倾”和“仰、翻、圈”等肢体动作的曲线美感,更为重要的是古典舞还有着非常严谨的程式化动作以及及其规范标准的技术性技巧。

古典舞《扇舞丹青》艺术赏析

古典舞《扇舞丹青》艺术赏析

古典舞《扇舞丹青》艺术赏析
《扇舞丹青》是由南昌艺术家谭忆桂代表全国古典舞蹈大赛担纲写出的一部古典舞蹈作品。

谭忆桂是当代古典舞蹈家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他曾经创作了很多受到广大观众肯定的名作。

其中《扇舞丹青》是他的杰作之一,被誉为舞蹈的经典之作。

《扇舞丹青》以扇子为主要舞蹈道具,流线型的设计理念,使其更加立体活泼,将舞蹈与扇子相结合,强调动作的自然而优雅。

若从造型上将它比作绘画,扇子犹如绘画作品中穿插的颜色,与舞者形象互相融合,使整体造型更加生动优美。

扇舞丹青被称为是古典舞中的瑰宝,它所表达出来的神韵与美感,毫无疑问,正是因为这古典舞蹈中独有的表现手法才使其脱颖而出。

《扇舞丹青》舞蹈作品非常出色,没有一分的花哨,而是以自然的节奏和动作组成一部蔚蓝的诗篇。

舞者以轻盈的舞步漫舞着,隐隐将画面上游驰的大青草坡、湖中的洁白的浴景、那仿佛悬浮的小船……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令人想像它们存在于画面之中。

旋转的扇子宛如洗刷着动人的景致,随着轻盈的小调,将本已虚无缥缈的丹青变成了非常丰富充满情感的一段小故事。

在舞蹈中,舞者手持扇子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景致,奋力跃起翩翩起舞,就像苍穹下的舞者,芳踪模糊,若隐若现,也像艺术家在画笔挥洒下,一抹浅浅渲染出那些精致水墨意象。

而这一切,都透过舞者精湛的表演技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部作品更显到特立独行,焕发出惊人的魅力。

《扇舞丹青》以缤纷多彩、丰富多情的舞蹈技巧,体现了古典舞蹈的深厚文化底蕴。

简洁而富有活力的舞姿,像细润的旋律,将动感盎然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绝妙的艺术效果把观众的视觉引入一场美妙的旅程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以尽意亦胜形
--浅析<<扇舞丹青>>
[摘要]《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

作品通过表演者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扇舞;身韵;韵律
一、极富意境的舞蹈作品
“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

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赢。

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

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


获得2002年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金奖的舞蹈作品《扇舞丹青》,是一部舞蹈精品。

《扇舞丹青》,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将中国古典舞蹈、绘画和音乐熔为一炉,营造了一个冲淡、雅致、高远的意境。

二、《扇舞丹青》的艺术表现与内涵
①刚柔相济,动静合一
中国古典舞“刚柔动静统一”,动作讲究起伏迭宕、有动有静,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亮相”,并以刚柔相济、具有韧性著称。

这一特点使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与动作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和映衬,使之具有高度的含蓄性和想象力,并赋予舞蹈者的形体动作以言犹未尽的如诗的魅力。

这种魅力在古典舞表演中主要体现在“劲头”上。

②丹青作画,墨舞之精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

作品通过表演者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
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

它既具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又有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这不但是舞蹈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为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众目不转睛的“墨舞”精品。

③快慢相宜,韵律天成
《扇舞丹青》是一个极富舞蹈本体特征的作品,它的一大特点是重其韵律,不随意乱用技巧,不张扬,不浮躁;未设置任何情节,没有戏剧的冲突,无需更多外在手段的帮助,仅靠舞者的身体和那把扇子,通过舞者身体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运动,将扇子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间相结合,将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与书法与绘画笔韵之美比肩,让《扇舞丹青》竞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墨舞”佳作。

与以往女子古典舞相区别的是,它的语言打破了阴柔为主的风格,增加了刚性质感的表现。

作品所营造出洒脱、飘逸、灵动、稳重和突变等不同的效应,时而高山坠石、千里阵云、忽而春蚕吐丝、绵里藏针的舞蹈形象、形式之美,令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编导创造了自己的空间,也创造了自己的时间,两者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底板则是舞者身体自由描画的。

这种典型中国式的身体运动与魏格曼提出的时、空、力舞蹈三要素不期而遇。

而舞者那收与放、张与弛、急与缓、强与弱等动势所展示的“重力(轻或重)、时间(快与慢)、空间(直接或延伸)、流畅度(限制或自由流畅)”,又与魏格曼之师拉班创造的人体力效表现有着本质的联系。

由此可见,艺术确实是相通的,好的艺术作品都遵循着科学的原理方法,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心灵与自然在沟通中的顿悟,各种自然情景均溶人人的主观感受,倾人人性。

在艺术心境与宇宙意象的互衬相映中返璞归真。

《扇舞丹青》作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作,它“闪、转、腾、挪”的动势、其“回”与“流”的形态,以及瞬间止息如红日欲出、满弓蓄势的感觉等,无不体现出了中国舞独有的舞蹈韵味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佳作,让人们在意醉神迷、出神入化中品味中国舞蹈向前发展的无穷神韵。

三、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

作品通过表演者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
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

它既具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又有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这不但是舞蹈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为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众目不转睛的“墨舞”精品。

四、欣赏《扇舞丹青》后的体会
欣赏了《扇舞丹青》后,我兴致勃勃的查看了一下它的历史。

从中我感受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的积累和改进最初,《扇舞丹青》的雏形是在96级中国舞编导班的毕业晚会上一段古典舞身韵表演中出现,,唐满城教授给它取名为《扇舞丹青》,给舞蹈一个文化的定位、为舞蹈加上“点睛一笔”。

通过舞者王亚彬的扇舞表演,我们既欣赏到中国传统舞蹈的“拧、倾、圆、曲”的外化动作,更领略到中国传统舞蹈以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舞姿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精神:“以神领形,以形传神”,从而在2002年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民族舞中一举夺魁。

在上了舞蹈鉴赏课后,我觉得我对肢体,音乐,历史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舞蹈鉴赏课上我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在舞蹈鉴赏课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增加了我们的艺术细胞,让我对舞蹈也有了新的感觉,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恩伯《中国舞蹈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袁禾《中国舞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试论古典舞在中华元文化中的地位》.资华筠说舞—舞蹈学研究文萃.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舞蹈文化与审美—写给大众的人文艺术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