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茶艺实践报告封面

合集下载

绿茶的制作实验报告

绿茶的制作实验报告

绿茶的制作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茶叶制作过程的了解。

2. 实验材料和仪器2.1 实验材料- 鲜嫩茶叶- 滚水- 大碗- 茶叶筛网- 毛巾2.2 实验仪器- 煮水壶- 衡量器- 计时器3. 实验步骤3.1 茶叶的采摘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天气条件进行茶叶采摘,采摘时要细心,避免对茶叶造成损伤。

3.2 茶叶的揉捻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入大碗中,并用手揉捻茶叶,促使茶叶内的细胞液体释放。

揉捻的时间和力度需要掌握得当,以避免对茶叶造成破坏。

3.3 茶叶的烘焙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入煮水壶中,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约30秒后取出,立即用冷水漂泡,然后再将茶叶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晾干。

3.4 茶叶的干燥将烘焙后的茶叶晾干,可以使用毛巾等吸湿工具帮助茶叶迅速除去水分。

3.5 茶叶的包装将制作好的绿茶放入密封袋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香气。

4.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制作的绿茶,呈现出清香的茶叶和淡淡的黄绿色。

茶叶上覆盖有细微的茶毛,说明茶叶具有较好的品质。

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揉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揉捻能够使茶叶中的细胞液体释放,有利于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

而烘焙和干燥能够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适当的包装能够保持茶叶的品质。

5.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了绿茶的制作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 采摘新鲜茶叶并且细心操作有助于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和品质。

2. 揉捻是绿茶制作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揉捻能够使茶叶中的细胞液体释放。

3. 烘焙和干燥有助于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4. 适当的包装能够保持茶叶的品质和新鲜度。

6.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细心,避免对茶叶造成损伤。

2. 揉捻的时间和力度需要掌握得当,以避免对茶叶造成破坏。

3. 烘焙时要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茶叶过度氧化。

7. 参考资料1. 茶叶加工技术与方法,茶业科学家,XX出版社。

2. 绿茶的制作方法,茶艺百科,> 注:此为模拟实验报告,内容仅供参考。

茶艺课绿茶冲泡实训报告单

茶艺课绿茶冲泡实训报告单

一、实训背景绿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清香、甘甜、提神功效,深受广大茶友喜爱。

为了深入了解绿茶冲泡技艺,传承中华茶文化,我们特此开展了绿茶冲泡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掌握绿茶冲泡的基本技巧,感受绿茶之美,提升个人茶艺素养。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茶艺培训中心三、实训内容1. 绿茶基础知识2. 绿茶冲泡工具及用品3. 绿茶冲泡步骤4. 绿茶品鉴技巧5. 绿茶冲泡演示与实操四、实训过程1. 绿茶基础知识实训开始,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解了绿茶的历史、产地、种类、品质鉴别等基础知识。

我们了解到,绿茶按照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等;按照产地,可分为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优绿茶。

2. 绿茶冲泡工具及用品接下来,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绿茶冲泡所需的工具及用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公道杯、滤网、茶巾等。

这些工具及用品的选用对于冲泡出一杯好茶至关重要。

3. 绿茶冲泡步骤随后,老师详细讲解了绿茶冲泡的步骤:(1)备具:准备好冲泡绿茶所需的工具及用品。

(2)备茶:取适量绿茶,放入茶壶中。

(3)洗茶:用开水冲洗茶叶,去除杂质,唤醒茶叶。

(4)泡茶:将开水注入茶壶,待茶叶充分展开。

(5)出汤: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使茶汤均匀。

(6)分汤: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倒入茶杯。

(7)品茶:品味绿茶的香气、滋味、色泽。

4. 绿茶品鉴技巧在品鉴绿茶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色:绿茶汤色清澈明亮,呈黄绿色。

(2)闻香:绿茶香气清新、持久。

(3)品味:绿茶滋味鲜爽、甘甜。

(4)赏叶底:绿茶叶底嫩绿、匀整。

5. 绿茶冲泡演示与实操在掌握了绿茶冲泡步骤和品鉴技巧后,我们开始了实操环节。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一进行了绿茶冲泡的实操,从备具、备茶、洗茶、泡茶、出汤、分汤到品茶,每个步骤都认真完成。

在实操过程中,我们互相交流心得,不断改进冲泡技艺。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茶艺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茶艺

标题: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茶艺体验摘要:茶艺,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选择了茶艺作为我的毕业实习项目。

在这份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经历、感悟以及对茶文化的理解。

一、实习内容及感悟1. 学习茶叶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茶叶的种类、产地、采摘、制作工艺等基本知识。

我发现,茶叶的种类繁多,而且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质特点。

这让我对茶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茶文化的兴趣。

2. 学习茶艺表演除了理论学习,我还参加了茶艺表演的培训。

在茶艺表演中,我学会了如何泡好一杯茶,如何通过茶艺表演传达茶文化的内涵。

茶艺表演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

通过这个过程,我体会到了茶艺的博大精深。

3. 体验茶馆经营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茶馆的日常经营活动。

我学习了如何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如何根据顾客的需求推荐茶叶和茶艺表演。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茶馆经营的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茶文化。

二、对茶文化的理解1. 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茶文化不仅仅是品茶、泡茶的技术,更是对生活态度、人生哲学的思考。

在茶文化的熏陶下,我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平和与宁静。

2. 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茶文化传承了千年,但它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活力。

反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茶文化。

在传承的基础上,茶文化也在不断创新,比如茶艺表演、茶馆经营等方面。

这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三、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体会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将茶文化的智慧融入到生活中,让茶文化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灯。

(完)。

绿茶茶艺实验报告(3篇)

绿茶茶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绿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以其独特的口感、香气和健康益处而深受人们喜爱。

茶艺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更是人们修身养性的艺术。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绿茶茶艺的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绿茶的制作工艺、冲泡技巧以及品鉴方法,以期提升个人的茶艺修养。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绿茶的起源、发展及分类。

2. 掌握绿茶的加工工艺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3. 熟悉绿茶的冲泡技巧和品鉴方法。

4. 提高个人茶艺实践能力,体验茶文化的魅力。

三、实验材料1. 绿茶:碧螺春、龙井、黄山毛峰等。

2. 茶具:茶壶、茶杯、公道杯、茶匙、茶巾等。

3. 热水:符合冲泡绿茶的水质要求。

四、实验步骤(一)绿茶的加工工艺1. 采摘:绿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时间一般为春季。

2.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变红。

3. 揉捻:使茶叶卷曲,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4. 干燥:通过高温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茶叶干燥定型。

(二)绿茶的冲泡技巧1. 水温:绿茶适宜用80-90℃的水冲泡,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绿茶的品质。

2. 茶具:选用适合绿茶的茶具,如瓷壶、瓷杯等。

3. 投茶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一般以茶具的1/3-1/2为宜。

4. 泡茶时间:绿茶的泡茶时间较短,一般为2-3分钟。

(三)绿茶的品鉴方法1. 观色:绿茶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呈黄绿色。

2. 闻香:绿茶香气清新,具有独特的花果香。

3. 品味:绿茶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4. 赏形:绿茶茶叶形态各异,如碧螺春呈螺旋状,龙井呈扁平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绿茶的加工工艺、冲泡技巧和品鉴方法。

绿茶的冲泡过程中,水温、茶具、投茶量和泡茶时间等因素都会对绿茶的品质产生影响。

同时,绿茶的品鉴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绿茶的色、香、味、形,提升个人的茶艺修养。

六、实验总结本次绿茶茶艺实验使我们对绿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茶艺实践能力。

茶艺实习报告范本

茶艺实习报告范本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茶艺馆实习时间:2023年2月24日至2023年4月24日实习生:×××专业:茶艺学院:×××学院指导老师:×××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茶艺馆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流程,掌握茶艺表演技巧,提高自己的茶艺水平,同时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为今后从事茶艺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1. 茶艺表演:学习并熟练掌握茶艺表演的基本程序,包括茶具的使用、茶叶的挑选、泡茶的技巧、茶艺表演的礼仪等。

2. 茶叶介绍:了解各种茶叶的产地、特点、功效,学会识别不同茶叶,并能向顾客提供专业的茶叶推荐。

3. 客户服务:学习茶艺馆的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包括接待客人、倒茶、回答客人疑问等。

4. 经营管理:了解茶艺馆的日常经营管理,包括茶叶采购、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茶艺表演的基本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茶艺表演,同时对茶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客户服务方面,我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水平,学会了如何接待客人,倒茶和回答客人疑问。

在经营管理方面,我对茶艺馆的日常经营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四、实习感悟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茶艺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茶艺表演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熟练的技巧,而茶艺服务则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

同时,茶艺馆的经营管理也需要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五、实习建议1. 加强茶艺培训,提高茶艺表演水平。

2. 增加茶叶品种,提高茶叶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

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顾客体验。

4.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茶艺馆的经营效益。

六、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茶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茶艺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今后从事茶艺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弘扬我国茶艺文化做出贡献。

绿茶工艺实验报告范文

绿茶工艺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绿茶工艺实验二、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张三,20231001,李四,20231002三、实验日期和地点2023年11月15日,学校茶叶实验室四、实验目的1. 了解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2. 掌握绿茶杀青、揉捻、干燥等关键工序的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验,提高对绿茶品质的识别能力。

五、实验原理绿茶加工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茶叶中的酶活性受到抑制,从而保持茶叶的绿色,并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的天然成分。

绿茶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

六、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绿茶的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七、实验步骤1. 杀青:- 将鲜叶摊放于竹筛上,厚度约2-3厘米,摊放时间约30分钟。

- 将杀青机预热至适宜温度(约100-120℃)。

- 将摊放好的鲜叶均匀地放入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时间约2-3分钟。

- 杀青完成后,将茶叶取出,摊晾至室温。

2. 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均匀地揉捻,揉捻时间约15-20分钟。

- 揉捻过程中,注意控制揉捻压力,避免过度揉捻导致茶叶破碎。

- 揉捻完成后,将茶叶取出,摊晾至室温。

3. 干燥:- 将揉捻好的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机温度控制在60-70℃。

- 干燥时间约1-2小时,直至茶叶含水量降至5%以下。

- 干燥过程中,注意观察茶叶的变化,防止过度干燥导致茶叶焦糊。

八、实验结果1. 杀青效果:- 杀青后的茶叶颜色鲜绿,无异味。

- 杀青温度和时间适宜,茶叶酶活性得到有效抑制。

2. 揉捻效果:- 揉捻后的茶叶形状紧结,色泽鲜绿。

- 揉捻程度适中,茶叶无破碎现象。

3. 干燥效果:- 干燥后的茶叶含水量达标,无焦糊现象。

- 干燥温度和时间适宜,茶叶保持原有的香气和滋味。

九、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绿茶工艺实验,我们掌握了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学会了杀青、揉捻、干燥等关键工序的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所加工的绿茶品质优良,符合绿茶的品质要求。

十、实验心得1. 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操作技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绿茶的品质。

手工绿茶制作实验报告

手工绿茶制作实验报告

手工绿茶制作实验报告引言绿茶是一种经典的中国茶,以其清香、回甘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在绿茶的制作过程中,手工制作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通过手工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掌握每个步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的原始风味。

本实验旨在探究手工绿茶制作的过程和效果。

实验步骤1. 采摘鲜叶选择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采摘茶叶。

采摘的时候要选择生长良好、嫩叶丰满的茶树。

采摘的方法要轻柔,避免将树叶损坏。

2. 杀青将采摘到的茶叶放入一个已经加热到180摄氏度的炒锅中。

通过搅拌茶叶,使茶叶变色。

此步骤的目的是停止茶叶内部的酶促反应。

3. 揉捻将经过杀青处理的茶叶放入一个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操作。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叶均匀收缩,进一步促进茶叶中的化学变化。

4. 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分散开,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烘干。

烘干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度烘干导致茶叶变质。

5. 包装经过烘干的茶叶可以进行包装,用于储存和销售。

包装要选择干燥、无异味、密封良好的包装材料。

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上述步骤制作了手工绿茶。

经过实验发现,手工制作的绿茶在口感上更加鲜爽,香气更加浓郁。

首先,在采摘阶段,手工采摘的茶叶更嫩,叶片较为完整,相比机器采摘的茶叶,手工采摘的茶叶更加细腻,茶香更加浓郁。

其次,在杀青过程中,手工处理的茶叶能够更好地掌握时间和温度。

这是因为手工操作可以根据茶叶的状态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茶叶的味道和外观。

此外,在揉捻和烘干过程中,手工制作对于茶叶的形状和质地影响较大。

手工揉捻可以使茶叶得到更好的延展性,使茶叶展开后形状美观。

而手工烘干的茶叶可以保持茶叶原有的气味和茶汤颜色,而不会产生过度烘干的苦涩味。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手工制作的绿茶在口感和香气方面更优于机器制作的绿茶。

手工制作绿茶的过程需要完整地掌握每个步骤,通过细致的操作和把握,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绿茶。

手工制作绿茶不仅能够更好地保留茶叶的原始风味,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发现茶叶的特点和变化,增加了对茶叶制作工艺的理解和研究。

绿茶冲泡方法用玻璃杯实训报告

绿茶冲泡方法用玻璃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绿茶,作为我国茶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深受茶友们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茶文化,提高自身冲泡绿茶的技艺,我们开展了绿茶冲泡方法用玻璃杯的实训活动。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绿茶的冲泡过程,掌握绿茶冲泡方法。

2. 了解不同绿茶的冲泡特点,提高冲泡技艺。

3. 培养良好的茶艺素养,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2. 实训地点:XX茶艺馆3. 实训人员:XX人4. 实训材料:(1)绿茶:选用品质优良、色泽鲜绿的绿茶。

(2)玻璃杯:透明度高,便于观察茶叶变化。

(3)茶具:茶匙、茶巾、热水壶、凉水器等。

5. 实训步骤:(1)温杯:将玻璃杯洗净,用热水冲泡,倒掉热水,使杯温适宜。

(2)备茶:取适量绿茶,放入茶荷中。

(3)赏茶:将茶叶倒入茶荷中,观察茶叶色泽、形状,感受茶叶的品质。

(4)投茶:根据绿茶的种类和品质,将茶叶投入玻璃杯中。

(5)注水: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水量约七分满。

(6)浸泡:根据绿茶的种类和品质,浸泡时间一般为1-3分钟。

(7)出汤:将茶汤倒入品茗杯中,开始品鉴。

(8)品茶:品鉴茶汤色泽、香气、口感,感受绿茶的魅力。

四、实训心得1. 温杯的重要性:温杯可以保持茶具的温度,使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充分释放香气和滋味。

2. 投茶的方法:根据绿茶的种类和品质,选择合适的投茶方法。

细嫩茶叶宜用上投法,紧结茶叶宜用中投法,粗老茶叶宜用下投法。

3. 注水的方式:注水时要均匀、缓慢,使茶叶充分舒展。

4. 浸泡时间:浸泡时间要根据绿茶的种类和品质进行调整,细嫩茶叶浸泡时间较短,粗老茶叶浸泡时间较长。

5. 出汤技巧:出汤时要迅速、平稳,使茶汤色泽、口感保持最佳状态。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绿茶冲泡方法用玻璃杯的实训,我们对绿茶的冲泡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茶艺素养。

在今后的茶艺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茶文化,为茶友们提供更好的品茗体验。

以下为实训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以供参考:(照片1:温杯)(照片2:备茶)(照片3:赏茶)(照片4:投茶)(照片5:注水)(照片6:浸泡)(照片7:出汤)(照片8:品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茶之感悟
这一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中国传统茶艺的知识,并亲身体验了泡茶的过程,在实践环节中给了我们深刻的感悟。

茶艺与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中有许多细枝末节,也许在短短几节课中无法全部领略,但也可以观其主要。

就以绿茶而言,就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数不清的品种。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

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绿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特点,便可以在冲泡的方式上体现出来。

而选取一个合适的冲泡方式也可以将茶的美妙滋味充分展现。

一般的茶艺会将其分为十二个步骤,也称为十二道。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

”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

“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

“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

只宜用80摄氏度的开水。

“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

“甘露润莲心”就是再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破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
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是中传说观音菩萨场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

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

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

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瓶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

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

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道德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在品了头道茶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茶艺学习是提升修养的一个过程,泡茶的步骤复杂,最为考验泡茶人的耐心细致和自我修养。

我们应该有责任让自身更有修养,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即使面对困苦与艰难,也要用一种淡定、宁静的心态对待,用修养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

老舍的《茶馆》里写着这么一句梵语:真水无香,即把散乱的心神凝结一处。

心境淡定了,生活自然也美好了,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更有修养的质量了。

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