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情趣与兴趣(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情趣与兴趣》教学设计

《情趣与兴趣》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课时《情趣与兴趣》教学设计通榆县第二中学李艳辉课题:情趣与兴趣课型:新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形成积极乐观向上、乐观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能力目标: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文化生活;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品格修养。

知识目标: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情趣有雅俗之别。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和认识情趣与兴趣关系。

难点:学会辨别和区分情趣的雅与俗。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课件(刘谦“空手变鸽子”视频,歌曲《奔跑》《渔舟唱晚》《一千零一个愿望》)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请你来猜猜他是谁。

播放视频,生进行观看。

师:你对刘谦了解多少?生:师:他就是今年春节晚会在内地一夜走红的台湾人刘谦,他的魔术技艺精湛,赢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喜爱,荣获无数国际奖项肯定的魔术表演者。

刘谦的成功是情趣、钻研和努力练习三者结合的最终结果。

由此看来情趣的作用不可低估,那什么是情趣?情趣与兴趣又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板书:情趣与兴趣)第二板块探究新知排疑解惑师:提起情趣咱们得从兴趣谈起,咱们先看这几位同学的兴趣,你能从这几幅图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吗?活动一:亮一亮——风采展示(幻灯片展示)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的兴趣爱好?(学生适当进行表演,可直接问你有没有不感兴趣的事及做感兴趣的事和不感兴趣的事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师进行小结引出兴趣进而引出情趣兴趣:是由好奇心产生的精神向往,是随时产生的暂时的。

情趣: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有一定方向性的比较稳定的追求和向往。

活动二: (谈一谈——情趣源于兴趣)(幻灯片)师:请两名学生读这两个小事例,声音哄亮一些。

(由学生分析情境)生:师进行小结,通过达尔文与刘谦培养兴趣,发展情趣,上升为志趣的事例,由学生指出情趣与兴趣的关系。

生:幻灯片播放(知识窗)师进行简单小结引出“情趣源于兴趣”这一重点。

情趣与兴趣——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情趣与兴趣——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情趣与兴趣——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帷幕徐徐拉开了,为了广大教师能备好课、上好课,特提供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案,望广大教师能参考以下教案,结合自身和学校特点加以创造性实施。

——浙江省淳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叶和中第一框情趣与兴趣第一课时情趣源于兴趣一、链接新课标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的要求,及“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部分“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的“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表现控制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编写。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通过音乐和丰富的画面让学生初步领略大自然的情趣,放松心情引入新课,为后面生活情趣的体验作好铺垫。

同时也从这些方面引出“兴趣”的话题,抛砖引玉,让学生谈论生活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然后通过一位初一学生的“烦恼”和其母亲的观点让学生进行辩论,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兴趣,初步了解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从而拓展兴趣,享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又为接下来体味生活中的情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用“知识小园地”栏目,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谈论“兴趣”的作用,从“兴趣”引导到“情趣”,并说明“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承上启下。

通过“生活情趣大搜索”,让学生发现、体味生活中不同岗位上不同人的情趣,明白生活处处有情趣,而且情趣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作业为设计“富有情趣的主题班会”或“富有情趣的星期天”。

这是新课标将课堂学习外延和深化的体现,也是本单元“品味生活”的具体化,突出了新课标的“生活德育”目标。

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入本课的尾声。

三、本教案的特色和风格通过板块活动设计,开展师生互动,落实教学目标,使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与新课标倡导的“生活德育”新理念相一致。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兴趣、情趣的含义及积极作用;懂得情趣与兴趣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兴趣及利用良好兴趣促进学习的能力;对兴趣与情趣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学会品味生活情趣的能力。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情趣与兴趣》优质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情趣与兴趣》优质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情趣与兴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课的深化,本节是第七课的出发点,学好本节课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情趣的来源及情趣的意义,为下一节正确区分情趣的雅与俗奠定基础,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方向。

【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后,新课程、新知识增多,信息量也明显加大,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新的生活情趣,其中有健康的、高雅的,也有不健康、庸俗的。

但这些对于十二三年龄的少年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常常不能正确区分生活情趣的高雅与庸俗。

有的学生还会误把庸俗、低级的情趣当成健康的、高雅的情趣。

所以,学生特别需要关于情趣分析的知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形成积极乐观向上、乐观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能力目标: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文化生活;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品格修养。

知识目标:知道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有雅俗之别。

【教学重难点】1、了解和认识情趣与兴趣的关系。

2、学会辨别和区分情趣的雅与俗。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这种方式直观、快捷,图文并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名人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音乐与大自然图画二、讲授新课1、话说兴趣: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出情趣源于兴趣。

2、心灵碰撞——杨叶的烦恼:探究如何处理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关系。

3、走进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情趣,并以南沙群岛水兵为例引出情趣的作用。

4、慧眼识情趣:以小李的生活片段为背景,小组讨论哪些情趣是高雅的,哪些情趣是庸俗的?为什么?引导学生识别庸俗情趣并远离庸俗情趣。

5、名人导航:探讨学生熟悉的名人情趣对他们的成功之路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追求高雅情趣。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自我提高:追求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8、尾声:音乐欣赏《生活多美好》.具体流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乐曲和几幅图片,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同时展开想像的翅膀。

七年上册思品第七课《情趣与兴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上册思品第七课《情趣与兴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情趣与兴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情趣与兴趣的联系;了解什么是高雅情趣;理解情趣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区别兴趣与情趣;能够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通过情趣,放松神经,解除疲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教学重难点】情趣的雅与俗。

【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方法一:播放课件:猜猜这是什么?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猜一猜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猜测过程中的兴趣和状态。

提问:如果老师再出示一遍图片,大家再来猜一遍,你们还有兴趣吗?学生回答(略)。

提问:这说明人的兴趣的产生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小结:兴趣因一时好奇产生,具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

方法二:(备选)播放课件:脑筋急转弯提问:如果老师再讲一遍这个脑筋急转弯,大家再来猜一遍,你们还有兴趣吗?学生回答(略)。

提问:这说明人的兴趣的产生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小结:兴趣因一时好奇产生,具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

过渡提问:那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你产生比较持久的兴趣,每当提到它,或者参与它就可以引发你的兴致?【新课教学】情趣源于兴趣(板书)第一环节:生活情趣大家谈对兴趣的初步认识选两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提问:同学们说的这些兴趣爱好与刚才老师出示图片引起的兴趣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刚才压缩短袖衫所引发的兴趣只是因一时偶然的好奇心产生的,具有不稳定性,再重复一遍的时候就引发不了大家的兴趣了;同学们说的那些自己的爱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同学们喜欢反复地、持久地投入,对于这些事情,同学们有了一种情感的注入。

这种人们对某种事情的相对持久的兴趣、爱好、情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生活情趣。

那么,究竟什么是兴趣呢?请看一个动画。

播放动画:兴趣学生谈自己对兴趣的理解。

兴趣与情趣的关系接下来,请大家做一个判断。

七年级政治上册 7.1 情趣与兴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7.1 情趣与兴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7.1 情趣与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的不同作用;区别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

2.能力目标能够对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区分和判断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

【教学重难点】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的不同作用;区别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

【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方法一:感受音乐的魅力。

播放音频:阿拉木汗学生聆听。

教师提问:培养音乐的生活情趣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音乐可以使身心放松,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生活品味,也可以拓展相关的文化和视野,促进自身的学习,等等。

方法二:(备选)出示图片:摄影欣赏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看了以上的摄影作品,请同学们谈一谈感受,培养摄影的生活情趣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可以增强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敏感性,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生活品味,也可以拓展相关的文化和视野,促进自身的学习,等等。

【新课教学】情趣的雅与俗(板书)第一环节:连连看请同学们把各种生活情趣对应的积极作用连起来(课前准备小黑板)。

爱写作增强食欲爱书法思维敏捷爱下棋丰富想象爱音乐延长寿命爱养花陶冶性情爱赏鱼调节血压(“爱写作”连“丰富想象”;“爱书法”连“延长寿命”;“爱下棋”连“思维敏捷”;“爱音乐”连“增强食欲”;“爱养花”连“陶冶性情”;“爱赏鱼”连“调节血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生活情趣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学生畅谈。

请同学们把下列人物和他们的生活情趣连起来。

毛泽东拉小提琴爱因斯坦打桥牌邓小平游泳马克思做数学题(“毛泽东”连“游泳”;“爱因斯坦”连“拉小提琴”;“邓小平”连“打桥牌”;“马克思”连“做数学题”)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生活情趣,对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七年级政治上册《7.1情趣与兴趣》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7.1情趣与兴趣》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7.1情趣与兴趣》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情趣,发挥名人效应,并使之成为其努力的方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知识目标:挖掘学生的自身资源及课外资源,分析情趣的来源和情趣的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3.能力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辩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情趣来源于兴趣,而兴趣的最高境界是志趣
难点:情趣源于兴趣
(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过程
导入:用录像《朱德的兴趣爱好》导入(见课件)
授新课:
1、想说就说:
A请大家一起来说一下自己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B 师分析情趣和兴趣的含义(用歌曲“战士的第二个故乡”和守卫海岛战士的生活图片来分析)
2、分析:兴趣与情趣的关系
3、亮出你的观点:课本71页的活动。

4、用汤和盐的故事强调兴趣、情趣与中心工作的关系。

从而分析情趣的作用
5、多媒体展示情趣的作用
6、借助图片分析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的区别
巩固:学生练习:A快乐健康对对碰 B 火眼金星辨雅俗(见课件)
小结:多媒体展示本宽框知识体系
升华:欣赏歌曲《永远是朋友》
【教学反思】
1. 以询问的方式导入,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师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情趣与兴趣——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情趣与兴趣的区别和联系。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趣,激发学生兴趣爱好。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趣与兴趣的关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情趣与兴趣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培养情趣和兴趣。

2.教学难点:情趣与兴趣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情趣和兴趣的区别吗?(2)学生回答:情趣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喜爱和情感倾向,兴趣是指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情趣与兴趣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情趣与兴趣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案例,让学生判断案例中的行为属于情趣还是兴趣,并说明理由。

3.课堂讨论(1)小组讨论: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兴趣?(2)班级分享: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培养情趣和兴趣的方法。

4.实践活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培养情趣和兴趣的例子。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例子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培养情趣和兴趣。

(2)学生感悟: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情趣与兴趣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2)如何克服不良情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趣?2.家长签字确认:请家长查阅孩子的作业,并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情趣与兴趣的理解是否到位?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今后我应该如何培养情趣和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情趣与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兴趣,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情趣与兴趣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辨别和培养积极情趣,以及如何将兴趣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七年级】第七课 情趣与兴趣教案

【七年级】第七课 情趣与兴趣教案

【七年级】第七课情趣与兴趣教案【七年级】第七课情趣与兴趣教案第七课兴趣和兴趣教案一、内容及其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兴趣源于兴趣,兴趣的高雅与粗俗。

它指的是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兴趣和兴趣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兴趣对人的不同影响。

它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澄清高雅品味和流行品味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品味对人的不同影响。

理解它的关键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析和讨论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的感受,从而引出兴趣与兴趣的关系,补充兴趣的概念,区分不同的兴趣。

学生们已经学会了感受青春,新的和新的,我总是新的。

本课程的内容兴趣来源于兴趣,是对之前内容的横向发展。

因为它也从属于九年级情感的培养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形成,所以这门课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理解兴趣与兴趣的关系。

解决这一关键点的关键是从学生的日常爱好入手,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兴趣不等于兴趣,而是兴趣源于兴趣,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二、目标及其分析(一)目标位置(1)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文化生活。

(2)理解兴趣和兴趣之间的关系(3)知道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有雅俗之分。

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

(二)目标分析(1)兴趣是情趣的基础,广泛多样的兴趣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也有利于形成多样的情趣。

(2)理解利益与利益的关系,意味着利益不等于利益,而利益源于利益,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

(3)提高学生区分高雅与庸俗情趣的能力,明确不同的生活情趣对人的不同作用,让学生树立追求高雅情趣的价值观。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进入中学阶段,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圈和社会接触面大大扩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无法理解兴趣与兴趣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有着广泛的兴趣,也能获得大量的兴趣感受,而兴趣是一种基于兴趣的相对稳定的追求和向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不能区分生活情趣的高雅与庸俗:对于少年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常常不能正确区分生活情趣的高雅与庸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政治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政治:情趣与兴趣(教学
设计)
Studying politics can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society earlier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七年级政治:情趣与兴趣(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情趣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具有艺术意趣的生活方式。

有情趣,就是懂得生活的艺术化,情感化。

人们追求情趣,就是要学会以多种多样的艺术的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长久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态与心态,别让心灵荒芜,光阴虚掷。

录像:《朱德的兴趣爱好》
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德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富有情趣。

有何关系呢?我们中学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趣呢?
一、(板书)
(一)情趣源于兴趣(板书)
人们的爱好、兴趣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人们
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愈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愈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人们也就愈加热爱生活。

即使是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样能找到心灵的安慰。

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放飞了一只蝴蝶,以他那童真的稚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第二次大战后,一个叫沃尔特斯的美国人在法国巴黎的大街上看到一片片瓦砾、废墟,很担心地问当时美国驻巴黎办事处主任哈里曼说:“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能,他们能做到”。

“什么东西使你这样肯定呢?”沃尔特斯问题。

“你看见他们的地下室里的桌子上放着什么东西吗?”“放着一盆花”。

“对!”哈里曼很有信心地说道:“任何一个民族,当他们处在这样一个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因此,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展示。

如:爱好集邮者的
集邮册;爱好旅游者的照片或视频;小制作、小发明、绘画作品、音乐表演等。

中国的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我们丰富的体验,我们也在生活中尽情地感受着美的存在。

如自然界中的日月星云、花鸟虫鱼、园林风光、江河湖海、森林大地等,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诗意享受。

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艺术,又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在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中,衣着、外貌、人性时时给我们美的感喟。

图片:自然风光、美术作品、舞蹈、建筑等。

音乐:古琴曲《广陵散》、《小放驴》
总之,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的、美好的事物,就是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情趣,情趣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

(二)情趣中的雅与俗(板书)
图片:丰子恺漫画
学生谈看完漫画之后的感受。

师:一种以毛笔草草勾出的图形,黑白两色,且尽是身边细事,更不要细密的构图,却有种特别的韵味,令人回味不尽,常看不厌。

郑振铎在看过《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画后,说:“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作者对于世事人心的敏感细察,对儿童的挚爱,对自然的倾心和对于人生的执着,经由笔端源源地发泄出来,几乎不加雕饰,自然天成,丰子恺漫画的魅力就在这里。

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品,是具有教化意义的,又是富有生活情趣的。

它们在让人怦然心动的同时体味到了生命的乐趣。

这就是高雅情趣的无限魅力。

那么什么是庸俗的生活情趣,什么又是高雅的生活情趣呢?它们对人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活动:联系当地社会风气、文化氛围及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讨论分析哪些情趣是高雅的,哪些是庸俗的,为什么。

或者选择当地热播的电影或电视剧让学生各抒己见,点评其是真正的艺术还是格调低下、粗制滥造的商业俗物。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白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相区别的标准:健康、向上、文明、科学。

学生谈自己读到一本好书、欣赏一幅妙画后的感受,以及集邮、收藏、养鱼等各种兴趣爱好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最后总结出:高雅的生活情趣对社会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景象的理解是深层次的,它不仅可以拓展人们的事业,培养人们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通过对美的一切感受力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又产生一种动力,影响着人的性格、情操,甚至整个心灵。

生活情趣低级、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

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学生小结。

教案点评:
一方面通过大量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联系
自己的实际情况讨论、分析,深化认识。

让学生了解的关系,认识高雅与庸俗的区别及对人的不同影响。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