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的卷面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的卷面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的卷面分析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的卷面分析一、整体感观: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张试卷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

覆盖了这学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很好地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的内容来自课堂,还有的15%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

”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全班85分以上有6人,班级平均分70.62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再看卷面,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二、试卷特点:1.力求能体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教材重点,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考察,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及形成过程。

2.试题在编排上,重视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人手,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引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3、试题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三、好题赏析。

本张六年级的试卷符合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的理念,针对这,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道题来分析:新课程中对图形提出的目标:“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试卷操作题的第2题和第3题,第2题既了解了学生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掌握情况,又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第3题在长方形里画最大的半圆,画圆是基础知识,在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是在掌握两者间关系的同时,更是经历了图形与图形的变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

从这次期中数学质量测查与评价的角度来看,发现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①概念比较清晰,基础扎实,掌握情况总体不错。

2022-2023年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2022-2023年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2022-2023年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认真思考,准能填好。

(每空1分,共23分)1.37的倒数是(),()的倒数是0.35,()没有倒数。

【答案】①.73②.207③.0【解析】【分析】倒数的含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小数的倒数求法:将小数化成分数,再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因为0不能做除数,所以0没有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37的倒数是73;0.35=35100=720,720和207互为倒数,所以207的倒数是0.35。

0没有倒数。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18∶()=310=()(填小数)=()%=()÷40。

【答案】①.60②.0.3③.30④.12【解析】【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得,310=3÷10,再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得3÷10=(3×4)÷(10×4)=12÷40;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3÷10=3∶10,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都乘6就是18∶60;把分数310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可得310=0.3;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30%。

【详解】根据分析得,18∶60=310=0.3(填小数)=30%=12÷4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百分数、小数、分数、比之间的互化,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及商的变化规律,求出结果。

3.0.65千米∶500米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答案】①.13∶10②.1.3##1310##3110【解析】【分析】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直接用最简比的前项÷后项即可。

【详解】0.65千米∶500米=650米∶500米=(650÷50)∶(500÷50)=13∶10=1.3 0.65千米∶500米的最简整数比是13∶10,比值是1.3。

(完整)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完整)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本次六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为认真想,仔细填、准确判断、仔细选择、计算、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六个部分,通过分析,我发现本套试题具有三个特点:1、在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3、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如下:从本次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来看,基本运算、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学得比较扎实,同时,计算也比较准确。

(一)认真想,仔细填。

本题大部分学生都答得很好,出现错误最多的题目是11题,多数学生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但是都没有完整地写出单位名称,此题的正确率仅为35%,出错的主要原因:教材安排的课内练习都是填表格形式的,直接填结果,淡化了单位名称的书写意识。

(二)准确判断。

这道题的正确率高,个别学生因为没有很好审题出现错误,(三)仔细选择。

本题错误率较低,少数学生19小题因缺乏推理能力而导致结果出错。

(四)计算。

本题中大部分的题正确率高,少数学生计算错误,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二是忽略了题目要求,应按简便计算的,按正常计算步骤进行计算了,导致整题覆没。

(五)操作题因为平时作了针对性的训练,所以本题学生解答的较为理想,学生在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后,准确画图,动手操作能力在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六)解决实际问题本组题目能充分考查出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

其中28、29、30、32题答得较好。

31题算理虽不复杂,但问题的出现形式灵活,学生缺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造成部分学生理解出现偏差,跌入智力陷阱,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审题不清,没有弄明白究竟求的是什么。

也有部分学生计算不准确,只能追悔莫及。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在括号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文具盒的体积大约是180()。

一间仓库的容积大约是400()。

一个人一天要喝1500()左右的水。

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500()。

2.5.7立方分米=()立方厘米90毫升=()升3米的25是()米()吨的14是5吨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每个面上都填有一个数且相对两个面的数互为倒数,那么m =(),n =()。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5.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5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6.4:15的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7.A 所在的位置如图,45A ⨯的位置点是(),23A ÷的位置点是()。

8.陈老师给报社投稿,获得稿费2800元。

按照规定,超过800元的部分应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他实际可拿到()元。

9.如图,每辆玩具汽车的价钱是每列玩具火车的14,每列玩具火车()元,每辆玩具汽车()元。

10.一种钢轨45米重120吨,这种钢轨1米重()吨,1吨长()米。

二、解答题11.如图是三家超市十月份的营业额示意图。

(1)至诚超市十月份营业额相当于佳美超市的()()。

(2)大达超市和佳美超市十月份营业额的比是()。

(3)至诚超市十月份的营业额比大达超市多()%。

三、选择题12.某产品说明书上标注的尺寸为506×620×1280(mm ),根据这组数据联系生活想象一下它可能是()。

A .一台冰箱B .一台电视C .一台微波炉D .一台手机13.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对于人体比例的审美标准有“站七、坐五、盘三半”之说(如图),盘高和坐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填空题1.学校把600本图书按⼈数⽐分给甲、⼄两班,甲班有42⼈,⼄班有48⼈,⼄班分得图书()本。

2.9∶( )=0.6=()25=( )%。

3.( )×25=( )×34=0.25×( )=25×( )=37+( )=1。

4.5=25 =0.8=( )%= 24。

5.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数或计量单位。

31dm 3=( )cm 3 2500m =( )km⼀盒⽜奶有250( ) 北京⾄郑州的铁路长约695( )6.把4∶56化成最简整数⽐得( ),⽐值是( )。

7.⼀个正⽅体的体⾯积是64cm 3,它的棱长是( ),它的表⾯积是( ).8.在91个零件中,有9个是废品,合格率是( )。

9.在六年级第三单元测试中,成绩及格的有236⼈,不及格的有14⼈,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 )。

10.甲⼄两圆的周长⽐是2∶3,其中⼀个圆的⾯积是218m ,另⼀个圆的⾯积可能是( )2cm ,也可能是( )2cm 。

⼆、判断题11.1⽶的23和2⽶的13同样长。

( )12.⼀个长⽅体的⾼越⼤,长不变,体积就越⼤。

( )13.检验员抽检300件防护服,有15件不合格,这批防护服的合格率是85%。

( )14.正⽅体是由6个正⽅形组成的图形.( )15.甲数的45等于⼄数的23,则甲、⼄数之⽐是2∶3(甲、⼄均不为0)。

( )三、选择题16.如图,阴影部分的⾯积相当于甲圆⾯积的15,相当于⼄圆⾯积的29,那么甲、⼄两个圆的⾯积的⽐是( )。

A .9:5B .9:10C .10:917.0.5是它倒数的( )。

A .50%B .25%C .200%18.玲玲有两根都是1⽶长的彩带,第⼀根剪去13⽶,第⼆根剪去全长的13,剩下的两根进⾏⽐较,( )。

A .第⼀根长B .第⼆根长C .两根⼀样长D .⽆法⽐较19.如下图所⽰,将⼀个长5厘⽶、宽2厘⽶、⾼3厘⽶的长⽅体⽊块切成两个⼩长⽅体,有①、②或③三种不同的切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B.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几个分数相乘的结果等于1,那么这几个分数互为倒数的说法错误;
C.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1×1×1=1,2×2×2=8,它们的体积比是1∶8。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和正方体的体积等知识,要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熟练运用。
[详解](3-2)×12=12(个),两面是红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
故选择:C。
[点睛]此题考查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明确涂色面数与对应正方体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4.一根钢管,用去 ,还剩 米。用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相比,结果是 ( )。
A. 用去的长B. 剩下的长C. 一样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题意,一根钢管,用去 ,还剩总体的 ,据此解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 ) ( )=( ) ( )折。
[答案](1).18(2).32(3).75(4).七五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 3∶4,根据比的性质,3∶4=(3×6)∶(4×6)=18∶2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4=(3×8)÷(4×8)=24÷32;把分数化成小数, 0.75,小数化成百分数,0.75=75%,根据百分数与折数的转化方式,75%=七五折,据此填空。
B最小,再比较A和C, =2019× , =2019× 。 < ,则 < 。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先根据积与乘数、商与被除数的关系排除结果最小的选项,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通过比较第二个乘数的大小,找出结果最大的式子。
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黄河比长江短,长江的长度大约是黄河的115%
苏 教 版 数 学 六年级上学期

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卷一、填空题 1.把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答案】7:16【解析】略 2.4÷(______)=13=(______)÷20=(______)(小数)。

【答案】16 5 0.25【详解】评分标准:最后一个不按照要求写小数不得分。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商不变的规律。

3.若m =n +1,则(m ,n )=(______),[m ,n]=(______)。

【答案】1 mn【分析】由题意可知,m 和n 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详解】由分析可知:(m ,n )=1;[m ,n]=mn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求取方法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解题能力。

4.如果把4:5的前项增加8,后项扩大_____倍,比值不变. 【答案】1 【详解】(4+8)÷4 =12÷4 =1答:后项扩大 1倍,比值不变. 故答案为:1.5.如图,长方形中有一个最大的半圆。

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那么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答案】3.14【分析】根据图形可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的直径和半径,根据长方形面积可求出圆的半径的平方的值,再根据半圆的面积公式212r ,即可求出半圆面积。

【详解】设圆的半径为r 分米,则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r 分米和r 分米,则 2r×r =42r =2;2121= 3.1422r π⨯⨯= 3.14(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3.14 【点睛】本题考查组合图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图形找出圆的半径与长方形长和宽的数量关系。

6.97至少增加(________)能被2整除,至少增加(______)能被3整除,至少减少(__________)能被5整除.【答案】1 2 3 【解析】略7.5吨增加15是(________)吨,再减去15吨是(________)吨。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本次六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为认真想,仔细填、准确判断、仔细选择、计算、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六个部分,通过分析,我发现本套试题具有三个特点:1、在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3、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如下:参考人数平均分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50 %从本次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来看,基本运算、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学得比较扎实,同时,计算也比较准确。

( 一) 认真想,仔细填。

本题大部分学生都答得很好,出现错误最多的题目是11 题,多数学生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但是都没有完整地写出单位名称,此题的正确率仅为 35%,出错的主要原因 : 教材安排的课内练习都是填表格形式的,直接填结果,淡化了单位名称的书写意识。

( 二) 准确判断。

这道题的正确率高,个别学生因为没有很好审题出现错误,( 三) 仔细选择。

本题错误率较低,少数学生19 小题因缺乏推理能力而导致结果出错。

( 四) 计算。

本题中大部分的题正确率高,少数学生计算错误,主要原因 : 一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二是忽略了题目要求,应按简便计算的,按正常计算步骤进行计算了,导致整题覆没。

(五)操作题因为平时作了针对性的训练,所以本题学生解答的较为理想,学生在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后,准确画图,动手操作能力在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六)解决实际问题本组题目能充分考查出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

其中 28、 29、 30、 32 题答得较好。

31 题算理虽不复杂,但问题的出现形式灵活,学生缺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造成部分学生理解出现偏差,跌入智力陷阱,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审题不清,没有弄明白究竟求的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六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为认真想,仔细填、准确判断、仔细选择、计算、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六个部分,通过分析,我发现本套试题具有三个特点:
1、在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3、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如下:
分学生掌握得很好,学得比较扎实,同时,计算也比较准确.
(一)认真想,仔细填.本题大部分学生都答得很好,出现错误最多的题目是11题,多数学生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但是都没有完整地写出单位名称,此题的正确率仅为35%,出错的主要原因:教材安排的课内练习都是填表格形式的,直接填结果,淡化了单位名称的书写意识.
(二)准确判断.这道题的正确率高,个别学生因为没有很好审题出现错误,
(三)仔细选择.本题错误率较低,少数学生19小题因缺乏推理能力而导致结果出错.
(四)计算.本题中大部分的题正确率高,少数学生计算错误,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二是忽略了题目要求,应按简便计算的,按正常计算步骤进行计算了,导致整题覆没.
(五)操作题
因为平时作了针对性的训练,所以本题学生解答的较为理想,学生在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后,准确画图,动手操作能力在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六)解决实际问题
本组题目能充分考查出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其中28、29、30、32题答得较好.31题算理虽不复杂,但问题的出现形式灵活,学生缺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造成部分学生理解出现偏差,跌入智力陷阱,学生思维能力的层次浅,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审题不清,没有弄明白究竟求的是什么.也有部分学生计算不准确,只能追悔莫及.33题虽然是我们平时检测试卷中的原题,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出错.34题的解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智力,更能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这套试题出错最多的地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分析有这样几个:题目中知识点不难理解,但学生不能准确地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有学生用三条线段分别表示,却无法表示所求问题,即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
总之,卷面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体现出了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说明试卷出得比较客观、合理.通过试卷分析,我们也看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弄清了今后改进与提高的方向.首先,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要注重学生双向思维及多向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第三,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