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新版精品资料】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为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目标1.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
二、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制定国家层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方案,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及时完成标准换版;在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针对不同的矿井类型分步实施。
2.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在国家煤矿安监局的领导协调下,发挥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作用;突出煤矿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安全监控系统生产企业积极进行产品升级,督促检测检验机构和安标中心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3.立足现状、着眼需求、确保有效。
在充分利用煤矿现有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4.新安装系统与煤矿在用系统分类处理。
新安装的系统满足全部新要求,煤矿在用系统应满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实施。
三、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主要内容1.全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1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1.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监控系统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新版煤矿监控系统的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以提升煤矿的安全性和效率。
2.升级实施方案2.1系统需求分析对煤矿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包括现有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标准。
根据这些需求,明确新版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2设计系统架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适合煤矿监控系统的新版架构。
新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同时,考虑到煤矿的特殊环境和要求,系统的硬件设备需要具备防尘、防爆、抗干扰等功能。
2.3开发系统模块根据系统架构,进行系统模块的开发。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
这些模块应具备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能力,并能与其他模块实现信息的互通。
2.4测试与调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系统的各个模块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满足需求分析中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和修复。
2.5系统部署与投入使用在测试与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部署与投入使用。
这包括安装系统的硬件设备,配置相应的软件环境,进行数据迁移和网络连接等。
同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新版系统。
3.设计方案3.1视频监控模块设计方案采用高清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通过网络传输视频数据到监控中心,同时支持远程查看和录像回放功能。
对于特殊区域,例如井下和高温区域,采用高温、防爆型摄像头。
3.2报警模块设计方案基于传感器和算法技术,对煤矿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
包括瓦斯、煤尘、温度、湿度等指标的监测,并能够发出声音和光线报警。
3.3通信模块设计方案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建立煤矿监控系统的通信网络。
包括Wi-Fi、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以确保监控系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3.4数据分析模块设计方案对煤矿监控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给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引言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改善煤矿安全状况,高效、精准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以提高煤矿的安全性、生产效益和运行效率。
一、升级监控设备目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智能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
为了提高监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升级改造方案建议采用以下技术:1.超高清摄像头:将现有的摄像头替换为超高清摄像头,提高视频监控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准确捕捉煤矿场景中的各类异常情况。
2.智能传感器网络:在煤矿的关键区域布置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3.无线技术应用: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替代有线传输方式,提高监控设备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方便监控人员移动和应急处置。
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智能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煤矿场景中异常情况的自动识别,如煤矿井下矿工违规行为、火灾、瓦斯泄露等,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2.智能预警: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准确预测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智能决策:基于大数据分析和AI模型,实时分析监控数据,为煤矿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优化生产安排,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强化数据管理和分析为了充分利用监控系统的数据,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益,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改造:1.数据采集和存储:通过优化数据采集设备和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方便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隐藏的危险信号,提高煤矿的安全性。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附件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目标1.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
二、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制定国家层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方案,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及时完成标准换版;在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针对不同的矿井类型分步实施。
2.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
在国家煤矿安监局的领导协调下,发挥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作用;突出煤矿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安全监控系统生产企业积极进行产品升级,督促检测检验机构和安标中心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3.立足现状、着眼需求、确保有效。
在充分利用煤矿现有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4.新安装系统与煤矿在用系统分类处理。
新安装的系统满足全部新要求,煤矿在用系统应满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实施。
三、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主要内容1.全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1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为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目标1.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
二、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制定国家层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方案,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及时完成标准换版;在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针对不同的矿井类型分步实施。
2.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
在国家煤矿安监局的领导协调下,发挥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作用;突出煤矿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安全监控系统生产企业积极进行产品升级,督促检测检验机构和安标中心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3.立足现状、着眼需求、确保有效。
在充分利用煤矿现有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4.新安装系统与煤矿在用系统分类处理。
新安装的系统满足全部新要求,煤矿在用系统应满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实施。
三、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主要内容1.全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1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试验条件:形成完整的系统架构,组成设备的类型齐全;至少一台分站达到满载要求;交换机及接口的每个电口至少带载一台设备。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煤矿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场所,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旧版的煤矿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煤矿的需要。
因此,本文将针对新版煤矿监控系统的升级实施与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升级实施方案1.需求分析:了解现有煤矿监控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明确升级的目的和需求。
例如,提高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强化煤矿的安全风险防范和预警能力。
2.技术选型: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适合的监控技术和设备。
例如,选择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
3.系统设计:根据煤矿的规模和布局,设计合理的监控系统架构。
例如,确定监控区域划分、摄像头位置选取、监控中心布局等。
4.设备调试:对选购的监控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例如,调整摄像头的视角和焦距,测试网络的稳定性和延迟。
5.系统集成:将各个监控设备、传感器和网络集成到一体化的监控系统中。
例如,搭建监控服务器,配置软件平台,编写控制和数据采集程序。
6.功能验证:对升级后的监控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例如,检测监控设备的图像质量、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7.系统培训:培训相关人员熟悉新版煤矿监控系统的使用和操作。
例如,培训技术人员了解监控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培训操作人员掌握监控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8.系统上线:将升级后的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监测煤矿的安全生产。
同时,建立监控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更新机制,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二)设计方案1.前端设备:采用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煤矿各个区域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摄像头应具有较大的视角和高清晰度,能够覆盖广泛的监控范围。
传感器网络可用于监测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
2.传输通信: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监控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访问。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为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一、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目标1.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2.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二、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制定国家层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方案,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及时完成标准换版;在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针对不同的矿井类型分步实施。
2.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
在国家煤矿安监局的领导协调下,发挥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作用;突出煤矿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安全监控系统生产企业积极进行产品升级,督促检测检验机构和安标中心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3.立足现状、着眼需求、确保有效。
在充分利用煤矿现有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4.新安装系统与煤矿在用系统分类处理。
新安装的系统满足全部新要求,煤矿在用系统应满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实施。
三、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主要内容1.全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1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新版煤矿监控系统升级实施与方案与对策

XXX煤矿平安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单位:XX煤矿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九日平安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一、平安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目的为了提高煤矿平安监控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增加煤矿平安保障能力。
1、促进平安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平安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平安可靠性,适应煤矿平安生产的需要。
2、促进平安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平安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平安监测监控信息的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支持平安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平安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平安监控系统在煤矿平安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井下日常平安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二、矿井概况煤矿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于1983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1995年11月投产。
投产以来,通过改革采煤工艺,技术扩能改造,特别是2006年增补新副井、延深二水平,2008年进展平安改建,北八采区增加一个回风井和一个进风井,矿井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核定为185万吨/年。
矿井在用平安监控系统安装情况:〔一〕监测监控系统我矿选用的监测监控系统型号:KJ90N一套,KJ90-F16D分站23台,其中主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效劳器2台,上传机4台,矿井平安监控系统,装备齐全,数据准确,反响灵敏,系统能实现声光报警,曲线、报表打印,瓦斯电闭锁、故障闭锁、风电闭锁等,功能齐全且正常运行并与县监控中心联网监控矿井瓦斯动态情况,采集有效数据。
〔二〕人员定位系统我矿井安装了两套人员定位系统,型号为:KJ251A,且系统运行正常。
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建立完善主要是增加设备和维护升级,完善软件的功能,根据矿井生产地区的变化,及时调整井下读卡分站位置及数量,抽调专人负责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三〕视频监控系统我矿选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型号:海康威视两套主机和摄像仪矿用防爆16个,并与县监控中心联网,监控矿井的各个工作点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单位:XX煤矿编制日期:二0—七年三月十九日会审意见: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安全监控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增加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井下日常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一、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目的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增加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1、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井下日常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二、矿井概况煤矿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于1983年12月26日正式动工,1995 年11月投产。
投产以来,通过改革采煤工艺,技术扩能改造,特别是2006年增补新副井、延深二水平,2008年进行安全改建,北八采区增加一个回风井和一个进风井,矿井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核定为185万吨/年。
矿井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安装情况:(一)监测监控系统我矿选用的监测监控系统型号:KJ90N一套,KJ90-F16D分站23 台,其中主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服务器2台,上传机4台,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装备齐全,数据准确,反应灵敏,系统能实现声光报警,曲线、报表打印,瓦斯电闭锁、故障闭锁、风电闭锁等,功能齐全且正常运行并与县监控中心联网监控矿井瓦斯动态情况,采集有效数据。
(二)人员定位系统我矿井安装了两套人员定位系统,型号为:KJ251A,且系统运行正常。
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建设完善主要是增加设备和维护升级,完善软件的功能,根据矿井生产地区的变化,及时调整井下读卡分站位置及数量,抽调专人负责煤矿人员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三)视频监控系统我矿选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型号:海康威视两套主机和摄像仪矿用防爆16个,并与县监控中心联网,监控矿井的各个工作点情况。
(四)通讯系统我矿选用通讯系统型号:KTJ3-16 一台和100门交换机,在矿井各工作点安装直通井上调度室、监控室及各办公室和寝室电话。
三、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式及实施方案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对在用安全监控系统部分组件改造、软件更新的升级方式,计划2018年底前完成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四、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时间安排2017年5月份前组织专家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改造方案进行论证;2017年底完成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升级改造。
2018年6月份前完成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2018年底前完成调度控制中心升级改造。
2018年12月份前完成瓦斯抽采(放)监控系统。
2018年底前完成空压机监控系统、主要通风机监控系统、矿井排水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2018年12月份前完成供电监控系统、矿井水文地质监测系统、斜井提升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2018年底前完成矿压和矿震监测系统、矿井水文地质监测系统、电机车运输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XX煤矿煤矿二◦一七年三月十九日XX煤矿监控系统改造设计方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3月目录1 概述................................................................... 6 ...........2 设计依据............................................................... 6 ...........3 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7. ..........3.1 改造原则......................................................... 7. ...........3.2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响应.................... :.3……3.3 软件.............................................................. .14 ...........3..4 硬件............................................................................ 8 ...........3.4.1 分站.......................................................................... 9 ...........3.4.2 电源............................................................ .9. ...........3.4.3交换机 (10)3.4.4传感器 (10)4 系统主要功能特点 (15)5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5)6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6)6.1 KJ90-F16(C矿用本安型分站..................................... 16 .......6.2 KDW660/24B(A)矿用直流电源.................................... 17.......6.3 KG9001C型高低浓甲烷传感器.................................... 1.8........6.4 GWP200型矿用温度传感器 ...................................... 18 .......6.5 GTH1000型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 19......6.6 GFY15(B)型矿用双向风速传感器.................................. 19.......6.7 GYW25/50型矿用氧气温度传感器................................ 20......6.8 GFK6 0型矿用本安型风门传感器 ................................ 21.…6.9 KJJ15(A矿用本安型网络交换机.................................. 21... 6.10 KDY660/15B(A)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电源 ....................... 22...1概述2016年末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要求2018年底大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在用安全监控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工作。
同时《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对安全监控系统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安全监控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矿井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各种系统建设的越来越多,井下干扰增多,使得安全监控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维护工作量不断增大,分析问题的难度逐步上升,也需要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系统中,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KJ90N安全监控系统是重庆研究院在2014年针对抗干扰送检的全新安全监控系统,利用工业以太网+总线传输平台,使系统在设备抗干扰、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扩容接入能力、防护等级、数字化、数据分析应用、数据融合、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同时系统通过AQ6201-2006对抗干扰(浪涌、静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等级,并取得MA ”认证。
2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2)《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5号文件3)《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规范》AQ1029-20076)《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4942.23升级改造实施方案3.1改造原则本升级改造方案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原则,升级后的安全监控系统全面满足现行规程、标准及规范要求2)稳定、可靠、成熟的原则,KJ90N系统所有产品均采用自产,自配套齐全, 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3)投资最优化原则,充分利用已有系统设备,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投资最优化。
3.2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响应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KJ90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完全符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通知的各项技术要求,现将技术响应情况汇总如下:3.3软件KJ90N系统软件功能实现现行标准、规程、文件最新要求,涉及与其它厂家系统集成,数据部分开放标准接口,联动控制部分定制开发。
3.4硬件3.4.1分站本次升级改造要求分站能够采集总线传感器数据,目前我院新近变更安标的KJ90-F16(C)型分站具有4路总线输出,满足抗干扰要求,由于分站取消了频率采样,因此应更换为新型设备,无法兼容在用设备。
342电源电源主要解决抗干扰、备用电源时间及带载能力,重庆研究院KDW660/24B(A) 型电源具有抗干扰认证,设计电源信息管理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备用电源带载能力,电源模块工作状态,同时可通过远程中心站软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
3.4.3交换机交换机主要解决备用电源备用时间问题,由于市场上在用的交换机时间较久, 大多电池备用时间不满足要求,可按照下表要求进行选择,对不满足要求的设备进行升级。
3.4.4传感器本次升级,针对老外壳的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其对稳定性要求较高,原则上必须更换为最新符合数字化、抗干扰、IP65防护等级的产品,其它对稳定性要求不高,如温度、压力等,在矿方预算资金紧张且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只针对数字化传输进行升级,具体型号按下表选择。
由于我院改进型新传感器自2013年已部分投产,2015年既已完成所有传感器的升级,对于现场使用的该类传感器只需增加总线信号板即可满足标准的所有要求。
各类传感器的升级方式,可针对矿方需求,按下表进行选择:模拟量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目前我院新生产的开关量传感器也可以支持数字化总线传输,但该传输方式在新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标准里未做要求。
若矿方有此需求,对系统具有抗干扰认证,高出5号文件对抗干扰要求,在施加干扰期间,设备均能正常工作4系统主要功能特点1)传感器种类齐全,自配套能力强,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红外、激光甲烷传感器已在多个煤矿使用,性能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