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作业9
数字测量与地图学课程作业指导(2012版)

(内部资料)
(2012 版)
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
特别说明 本作业指导材料为教师个人资料,仅供教学使用。 任何同学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其内容进行修改传播。
1
目录 第一部分《数字测量》
作业一:绪论部分 ...................................................................................................................1 作业二:测量坐标和高程 .......................................................................................................1 作业三: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1 作业四:水准测量与水准仪 ...................................................................................................2 作业五:角度、距离测量与全站仪 .......................................................................................3 作业六:卫星定位与全球定位系统 .......................................................................................5 作业七:控制测量 ...................................................................................................................5 作业八:地形图基本知识 .......................................................................................................7 作业九:碎部测量 ...................................................................................................................7
数字测图基本过程与作业模式

2、数据采集
(2)原图数字化法
• 以旧的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数字化 • 数字化的方法有两种: • (1)跟踪数字化:用数字化仪对原图的地形特征点逐点
《数字化测图》
数字测图基本过程与作业模式
目录
一、数字测图基本过程 二、数字测图作业模式
第一部分
数字测图基本过程
1、数字测图基本过程
数字化测图由于数据的来源不同,采集的仪器和方法也不同, 但不管测绘哪种数字图,都必须包括一下三个基本阶段:
地形数据采集 (硬、软 件)
数据处理与成图 (硬、软件)
成图与图形输出 (硬、软件)
第二部分
数字测图作业模式
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数字测记模式
电子平板测绘模式
室外
+
草图
室内
成图
全站仪 便携机 成图软件
自动输入 各类全站仪
自动传输
自动输入 测距仪+电子经纬仪
便携机
半自动输入 测距仪+光学经纬仪
手工输入
量距+光学经纬仪已来自光学经纬仪读数据手工输入
有 图
形
自动传输 各
电子手薄
类
输
自 动 传
出 设 备
输
自动传输
手工输入
自动输入
平板仪
数字化仪
微机
航片
解析测图仪 自动输入
各种作业模式的硬件连接方式和数据输出方式
谢谢观看
数字测图基本过程
1、数字测图基本过程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件 CUMT-9-2 数字化测图的草图法

• 两栋房子“建”好后,效果如图
• 类似以上操作,效果如图
• 5 绘等高线 • 展高程点。用鼠标左键点取“绘图处理”菜单下的“展高 程点”,将会弹出数据文件的对话框,找到 C:\CASS60\DEMO\STUDY.DAT,选择“OK”,命令区提 示:注记高程点的距离(米):直接回车,表示不对高程点注 记进行取舍,全部展出来。 • 建立DTM。用鼠标左键点取“等高线”菜单下“用数据文 件生成DTM”,将会弹出数据文件的对话框,找到 C:\CASS60\DEMO\STUDY.DAT,选择“OK”,命令区提 示: • 请选择: 1.不考虑坎高 2.考虑坎高<1>:回车(默认选1)。 • 请选择地性线:(地性线应过已测点,如不选则直接回车) • Select objects:回车(表示没有地性线)。 • 请选择: 1.显示建三角网结果 2.显示建三角网过程 3.不显 示三角网<1>:回车(默认选1)。
二、 数字化测图模式及过程 数字化成图方法一:是野外测量时, 记录各点的点号,绘制草图,草图 中要有点的流水编号、点的类型、 点的连接信息等。 数字化成图方法一的数据文件格式 如下。 下面以该文件为例,叙述内业利用 CASS软件成图方法。
全站仪或者GPS-RTK 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里格式如下 The structure of the data in the total station is shown below 1 ,, 53167.880, 31194.120, 495.800 2 ,, 53151.080, 31152.080, 495.400 3 ,, 53151.080, 31165.220, 494.500 数据格式一 4 ,, 53174.690, 31109.490, 499.300 5 ,, 53161.730, 31117.070, 497.400 6 ,, 53154.150, 31129.070, 495.800 7 ,, 53142.780, 311 22.750, 494.500 8 ,, 53129.510, 31124.970, 492.300 •成图方法 9 ,, 53102.970, 31185.590, 493.700 10 ,, 53106.130, 31206.430, 494.700 •野外测记、室内成图 11 ,, 53110.860, 31171.060, 492.500 12 ,, 53120.980, 31184.010, 493.300 记录点号,画草图 13 ,, 53124.450, 31200.740, 494.200 14 ,, 53124.770, 31216.210, 495.100
数字测图考试必备

1.广义的数字化测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和航测数字测图。
2.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
3.数字测图就是要实现丰富的地形信息、地理信息数字化和作业过程的制动化或半制动化。
4.计算机屏幕上能显示的图形软件给出了两种表示方式,即矢量图形和栅格图形,对应的图形数据称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而我们的数字测图中通常采用矢量数据结构和绘制矢量图形。
5.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数学描述和图像描述。
6.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中,制图的数据类型有三种: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朴(连接关系)数据。
7.绘图信息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属性信息。
8.数字测图中描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和测点的连接关系。
9.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处理、绘图、存储、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10.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鼠标、键盘、图形数字化仪和扫描仪,属于输入设备;显示器、投影仪、打印机和绘图仪等,属于输出设备。
11.数字测图系统可区分为现有地形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基于影像的数字成图系统、地面数字测图系统。
12.地面数字测图是利用全站仪或其它测量仪器在野外进行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在成图软件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获得数字地形图的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
13.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组成,其作业过程与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数据源及图形输出的目的有关。
14.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15.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数字化仪法、航测法和大地测量仪器法采集数据。
前两者主要是室内作业采集数据,后者是野外采集数据。
17.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为:点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成果更新、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以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
数字测图课后思考题答案

1.1 观测条件是由那些因素构成的?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什么联系?1.2 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结果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1.3用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几种情况使得结果产生误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尺长不准确;(2)尺不水平;(3)估读小数不准确;(4)尺垂曲;(5)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1.4 在水准了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书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1)仪器下沉;(2)读数不准确;(3)水准尺下沉。
1.5 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答案:1.3 (1)系统误差。
当尺长大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小,符号为“+”;当尺长小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大,符号为“-”。
(2)系统误差,符号为“-”(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4)系统误差,符号为“-”(5)系统误差,符号为“-”1.4 (1)系统误差,当i角为正时,符号为“-”;当i角为负时,符号为“+”(2)系统误差,符号为“+”(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4)系统误差,符号为“-”2.1 为了鉴定经纬仪的精度,对已知精确测定的水平角'"450000α=作12次同精度观测,结果为:'"450006 '"455955 '"455958 '"450004'"450003'"450004'"450000 '"455958 '"455959 '"455959 '"450006 '"450003设a 没有误差,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2.2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 ±4.5cm 及660.894m ±4.5cm ,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的精度是否相等?2.3 设对某量进行了两组观测,他们的真误差分别为: 第一组:3,-3,2,4,-2,-1,0,-4,3,-2 第二组:0,-1,-7,2,1,-1,8,0,-3,1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1ˆθ、2ˆθ和中误差1ˆσ、2ˆσ,并比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
《数字测图技术》综合测试试卷(A).doc

《数字测图技术》综合测试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 •图解法测图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2. 数字地面模型把地形图屮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屮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來描述的事物木体。
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木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3. 波特率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毎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I. 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XD,第一个3代表绝对梢度、第二个3代表相对粘:度。
2.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_______ …■点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图件更新、可以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的查询方式包括:____ 、点查询、、_____________ 、面积查询等内容。
•…编码查询、距离査询、方位查询4. 常说的4D产品主要指-一数字地血模型、数字栅格地形图线划地形图、航空正射影象图5. 数字测图屮扭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和测点的连接关系。
6. 3S技术指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GIS 、GPS 、RS7. 全站仪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以_____ 及_______ 两种类型。
・..…组合式全站仪、整体式8. 全站仪常用的________ 接口是RS-232C标准接口。
通信参数包括___________ 、 __________ 、校验位、__________ o——串行通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9. 全站仪将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 再配以电子记录装置,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仪)。
数字测图习题集

数字测图习题集第一章1.测绘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2.简述数字测图的发展概况。
3.学习本课程应达到那些要求?第二章1.什么是水准面?水准面有何特性?2.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3.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4.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画图说明。
5.何谓高斯投影?高斯投影为什么要分带?如何进行分带?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7.应用高斯投影时,为什么要进行距离改化和方向改化?8.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21′,求该点所在高斯投影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9.若我国某处地面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102467.28m,y=20792538.69m。
问:(1)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
(2) P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P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3)在高斯投影平面上P点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10.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11.根据“1956年黄海高程系”算得地面上A点高程为63.464m,B点高程为44.529m。
若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则A、B两点的高程各应为多少?1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响?13.什么是地形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4.何谓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对测图有何意义?试说明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多少。
15.地面上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23.56m,问在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上各长多少厘米?16.由地形图上量得某果园面积为896mm2,若此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则该果园实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算至0.1m2)17.已知由A点至B点的真方位角为68°13′14″,而用罗盘仪测得磁方位角为68.5°,试求A点的磁偏角。
749-《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作业练习(9-12)第九章一、填空题:1.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2.等高线的种类有、、、。
3.测绘地形图时,对地物应选择立尺、对地貌应选择立尺。
4.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
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和。
6.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
7.山脊的等高线应向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应向方向凸出。
8.地形图比例尺的定义是之比,分与两种。
9.经纬仪配合量角器视距测图法,观测每个碎部点的工作内容包括、、、。
二、选择题:1.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A.高程之差B.平距C.间距D.斜距2.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要求从A到B以5%的坡度选定一条最短的路线,则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最小平距应为( )。
A 20mmB 25mmC 10mmD 5mm3.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C )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斜距与其高差4.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A.平距大则坡度小B.平距大则坡度大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D.平距值等于坡度值5.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A.b与M无关B.b与M相等C. b与M成反比D. b与M成正比6.接图表的作用是( )。
A 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B 表示本图的图名C 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位置关系D 表示相邻图幅的经纬度7.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A 点号与坐标B 点号与高程C 坐标与高程D 高程与方向8.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
A 6.8%B 1.5%C -1.5%D -6.8%三、名词解释1.地物2.地貌3.地形4.等高距5.视距测量 6.等高线平距 7.等高线 8.比例尺精度四、简答题1.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2.等高线有哪些特性?3.何谓平面图?何谓地形图?两者有何区别?4.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5.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方法有哪几种? 6.地性线有哪些?7.简述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的成图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1.简述数字测图的概念及基本思想。
答:数字测图是一种全解析的计算机辅助测图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理要素(模拟量)转换成数字形式存储的数据(数字量),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内容和形式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可以由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等输出。
数字测图过程可以概括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3个步骤。
2.什么是数据采集?目前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
这里通常是利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在野外对地形信息进行采集使得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数据测图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野外数据采集,底图数字化数据采集和数字摄影测量数据采集。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采集主要有全站仪测量方法和GPS-PTK测量方法。
3.简述数字测图系统的组成。
答: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出,绘图,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统。
数字测图系统包括一系列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计算机,数字化仪,电子手薄,扫描仪,打印机,解析测图仪,绘图仪。
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数字测图专用软件,应用软件,数字测图专用软件包含南方CASS,开思CCSGIS2000,清华EPSW2003,威远SV300R2002,瑞得RDMS。
4.技术设计书的书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任务概述
(2)测区踏勘
(3)已有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4)技术方案设计
(5).仪器配备及供应计划
(6)工作量统计,经费预算和进度安排
(7)上交资料清单和建议措施。
页脚内容1
5.图形信息分为哪两大类?分别如何获取和表示?
答:图形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定位信息,即测点的三维坐标;二是绘图信息,即测点的属性信息和间接关系信息,包括地物属性,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线型,绘图方向等。
碎部点的定位信息可用测量仪器在野外测量或室内转换所获得,测量时赋予点号,绘图时根据点号提取坐标。
绘图信息则是用地形编号和文字表示。
6.数字测图工作模式可以分为哪两类?并分别简述其基本测图思路。
答:按图形信息码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一是采用无图形显示的设备(电子手薄,全站仪内存等)记录测点的几何信息,配合绘制工作草图记录图形属性信息,在室内将测量数据由电子手薄或全站仪内存传输到计算机,结合软件经人机交互编辑成图,这个模式称为数字测图模式,简称测记式;
二是采用图形显示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或PDA来记录测点的几何信息,显示点位后,对照实际地形输入绘图信息码,并连接碎部点直接编辑成图,这种模式称为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简称电子平板式。
7.数字测记模式施测时,人员应如何组织和分配?
答:数据测记模式施测时,作业人员一般包括观测员1人,领尺员1人,跑尺员1~2人,可以根据他们测量作业的熟练程度而定。
观测员负责全站仪的观测和面板输入操作;领尺员负责绘制草图和室内成图,在草图上记录清楚地形要素的名称,碎部点得连接关系等信息;跑尺员负责在碎部点上立镜或立杆,碎部点的选择,跑尺的路线方法需要跑尺员和领尺员共同商量决定。
8.简述RTK GPS野外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
答:1.首先进行基准站的架设和连接。
需要进行基准站的位置选择,安置基准站接收机,接收机电源和发射电台的连接,后打开电源,点击配置,进行设置。
2.再进行流动站架设和连接。
主要包括将流动站主机连接正确和手薄托架放在合适位置,打开电源,使DL指示灯正确闪烁,打开手薄,启动相关软件,确定软件与主机连接,若没联通需进行蓝牙端口设置,联通后确定自动搜频成功,若无需进行设置,之后开始新建工程,求参校正,最后进行连续的碎部点采集。
9.简述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地面测图的作业流程?
答:(1)接受任务,明确作业范围,技术要求,上交成果及作业期限。
(2).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进行技术设计。
页脚内容2
(3)图根控制测量。
(4).碎部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5)编写地形图。
(6)资料检查和验收。
(7).技术总结和提交成果。
10.简述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的过程?
答:首先领尺员观察测区的地形,地物分布,画出草图。
后观测员确定测站点位置并安置仪器,要保证与已知点通视,且有大的可视区域。
安置好仪器后,启动全站仪,点击"测量"→"坐标"→进入坐标测量模式→后进入屏幕主菜单,按下F1,进入数据采集模式。
之后首先进行测站点设置,由键盘直接输入测站点坐标,再进行后视点设置,在某一已知点上立镜定向,后直接输入后视点坐标,瞄准后视点,点击确定完成定向,并进行检核,若在规定范围则继续。
然后再进行碎部点测量,在地物地貌特征点立镜测量记录。
在进行过程中需要绘制工作草图,保证碎部点在内存中的点号与草图上标志的一致。
最后将全站仪中测量的数据拷贝到移动硬盘中。
页脚内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