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的作业方法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10 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使用(第一部分)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10 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使用(第一部分)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三)数字测图必需采集的测图信息 地图图形的数据格式
➢ 地图图形要素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可区分 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数据格式。
➢ 矢量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 ➢ 栅格数据是图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合。 ➢ 数字测图通常采用矢量数据结构和绘制矢量图。
数字测量学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数字测量学
第十章 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
Digital Surveying
星蓝海学习网
数字测量学
第一节 数字测图概述
➢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 域的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电子速测仪、电子数 据终端,并逐步地构成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将其与内外 业机助制图系统结合,形成了一套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 制图全过程的、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测量制图系统,人 们通常称为数字化测图(简称数字测图)或机助成图。
一条曲线的两种表示方法
数字测量学 (四)数字测图需要解决的问题
1、使采集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计算机识别。 2、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这些信息进行一系列 的处理。 3、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和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形,由屏 幕输出或绘图仪输出各种所需的图形。 4、按照一定的要求自动实现图形数据的应用问题。

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二、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一)数字测记模式(简称测记式)1.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2.普通经纬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3.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测图模式4.RTK-GP数字测记模式(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简称电子平板)1.测站电子平板测图模式2.镜站遥控电子平板测图模式3.掌上电子平板模式(三)地图数字化模式(1)数字测记法模式:将野外采集的地形数据传输给电子手簿,利用电子手簿的数据和野外详细绘制的草图,用全站仪或测距仪配合经纬仪测量,电子手薄记录,同时配有人工草图。

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电子手簿记录,同时人工绘制标注测点点号的草图,到室内将测量好的数据直接由记录器传输到计算机,再由人工按草图编辑图形文件,并键入计算机自动成图,室内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人机交互编辑、修改,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由绘图仪绘制成图。

随着成图软件向实用化发展。

开发了智能化的外业数据采集软件,它不仅作单点点位记录,而且记录成图所需的全部信息,并且有一些记录内容可由软件自动记录,减少了键入数据的工作量。

计算机也初步具备了自动检索编辑图形文件的功能,减免了人工画草图的工作。

计算机成图软件能直接对接收的地形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利用全站仪配合便携式计算机或掌上电脑,以及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

( 2)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电子平板测图是利用电子平板测绘成图系统,把便携计算机与全站仪连接,与传统的平板视距法成图类似,在野外利用电子全站仪测量,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用便携计算机替代大平板,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测量工作者在野外实时地在屏幕上进行人机对话,对数据、图形进行处理、编辑,最后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电子平板测绘系统是在传统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其数据采集与图形处理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实时处理所测数据,具有现场直接生成地形图“即测即显,所见所得”等优点,但对阴雨天、暴晒或灰尘等条件难以适应。

另外,把实地图形显示在屏幕上,操作员可根据实地信息直接成图,也可先把点展在图上,一站结束后再成图。

数字化测图方法

数字化测图方法
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用以表达地 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集合形态。
一,数字化测图的优点
1.数字化测图使大比例尺测图走向自动化 数字测图的自动化效率高,劳动强度小, 错误(读、记、展)率小,绘得的地形图精确、 美观、规范。
2. 数字化测图使大比例尺测图走向数字化 • 数字信息可供传输、处理、共享 • 自动提取面积、方位、坐标、距离 • 为CAD、GIS提供基础空间信息 • 进行分层、放大、裁剪等处理 • 局部更新速度快
五、测绘仪器发展
金属度盘经纬仪
光学经纬仪
苏一光 J2
北光 J2
T2
电子经纬仪
尼康
宾得
索佳
拓普康
徕卡
电子经纬仪
苏一光
南方测绘
全站仪
Leica
南方
自动跟踪全站仪
2.数字化测图软件
数字测图----一门新的学科体系 数字测图 一门新的学科体系 • 数字地面模型建模理论 • 等高线插值和拟合理论 • 数字结构与计算机图形学 • 内外业一体化理论 • 数字地图应用理论 • 测绘软件系统的设计理论与实施 • 电子测绘仪器原理、使用及相应的作业方法等
二、数字测图的系统组成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DSM 以计算机为核心,连接测量仪器和输入、输出 设备,在硬件、软件的支持下,对地面地形空间数 据进行采集、输入、编辑、成图、输出、管理的测 绘系统。 地形数据采集 (硬、软件) 数据处理与成图 (硬、软件) 绘图和输出 (硬、软件)
3.数字化测图实现了大比例尺测图高精度和低耗费 • 白纸测图有精度损失:图上0.1mm,比例尺为1: 1000,最好精度为10cm。 • 蓝晒、图纸变形等误差 一般精度为0.3mm, 和 原测距精度一致 • 数字测图无损失地记录了外业测绘数据。

简述数字测图作业流程

简述数字测图作业流程

简述数字测图作业流程Digital mapping is an essential task in various industries, from urban planning to agriculture. It involves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data to create accurate and detailed maps. The process begins with data collection, where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GPS, aerial photography, and LiDAR are used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area of interest. This data is then processed using specialized software to create a digital map that accurately represents the ge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area.数字测图是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任务,从城市规划到农业。

它涉及到对空间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以创建准确和详细的地图。

该过程始于数据的收集,各种方法如GPS、航空摄影和激光雷达被用来收集关于感兴趣区域的信息。

这些数据然后使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处理,以创建准确地代表该地区地理特征的数字地图。

Once the digital map is created, it can be used for a variety of purposes, such as urban planning,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response. Urban planners rely on digital maps to visualize proposed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assess their impact on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 managers use digital maps to monitor land use changes and identify areas of conservation. In the event of a disaster, emergency responders use digital maps to plan rescue operations and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一旦数字地图被创建,它可以用于各种目的,比如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和灾害响应。

数字测图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方法与步骤

数字测图方法与步骤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测图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测图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建筑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数字测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数字测图方法的概述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现代化仪器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地图绘制和测量的方法。

与传统测图方法相比,数字测图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易于修改和传播等优点。

数字测图主要包括影像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图制图等过程。

二、数字测图的步骤1. 影像采集影像采集是数字测图的基础步骤之一。

现代卫星、无人机和航空摄影等技术使我们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这些影像能够提供丰富的空间信息。

影像采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设备,进行影像的获取和记录。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影像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包括特征提取、图像增强、分类和变换等技术。

通过这些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更准确、更完整的地图信息。

3. 地图制图数据处理与分析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地图制图了。

地图制图是数字测图最直接的应用,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部分。

地图制图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投影方式和比例尺进行制图,制作出各种类型的地图,如道路地图、土地利用地图等。

三、常用的数字测图方法1. 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一种利用遥感技术对影像进行解读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影像进行分类和识别,可以得到地表覆盖类型、地物分布等信息。

遥感影像解译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调查等领域。

2. 点、线、面要素提取在数字测图中,通常需要提取地图中的点、线、面等要素。

提取这些要素有许多方法,如边缘检测、特征点提取、模板匹配等。

要素提取是数字测图中重要的一步,其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地图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3. 空间分析和建模在地图制图之外,数字测图还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河南黄河水文勘测总队2003年8月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草图法数字化测图就是外业采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测量并记录到仪器内存中(或传入电子记录),同时根据实地情况采用测点代码或编号法画出草图,将外业采集的碎部点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根据外业所画草图采用测图软件将测点连线编辑成图。

根据我单位的实际作业情况,并结合TOPCON GTS 211D 全站仪和南方CASS4.0测图软件,对草图法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步骤作一阐述。

1.外业数据采集图根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进行外业数据采集作业,就是采用全站仪测碎部点并记录在仪器内存中,同时根据碎部点点号在实地画出草图。

以TOPCON GTS 211D 全站仪为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1准备工作:在测站点上安置好仪器并量取仪器高后,按键打开仪器,进行水平和竖向转动,使仪器进入正常测量模式:*1)要创建一个新文件或直接输入文件名,可按F1(INPUT)键,然后键入文件名。

*2)当一个文件已被选定,则在该文件的左边显示一个符号“*”。

*3)按F2(SRCH)键,可查看箭头所标定文件的数据内容。

1.2测站设置:测站点的设置有两种方法:直接由键盘输入和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

下面以直接由键盘输入为例介绍设置测站的步骤。

1.3定向设置:后视点定向角的设定方法有三种:1)直接键入后视点坐标;2)直接键入设置的定向角;3)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设定。

下面以直接由键入后视点坐标为例介绍定向设置的步骤。

注:*1)每次按F3键,定向设置方法就在输入定向点点号PT、坐标NEZ、方位角AZ之间转换。

*2)必须首先照准定向点,再确认输入定向点坐标。

1.4数据采集:2.数据传输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要通过数据电缆将外业所测的碎部点数据自全站仪传输至计算机并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

2.1计算机接受数据的操作步骤:首先进入南方CASS4.0软件系统,执行“数据处理→数据通讯→GTS-200/300→微机”菜单命令,如下图所示:执行数据处理→数据通讯→GTS-200/300→微机菜单命令,屏示如下:(1)通过点击可以改变存储数据文件的路径(目录);(2)在栏中输入传输的数据所要存储的文件名(缺省文件后缀为DAT)。

RTK数字测图标准作业流程图和指导书

RTK数字测图标准作业流程图和指导书

RTK 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标准作业流程
1.1流程图
5
学习方案
1
接受任务
8-1
碎步测量(RTK

3
编制技术设计

2
踏勘现场
4
审批
过程检查
9
内业成图
7
控制测量
6
检查工器具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需求开始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矿山测量工测量设备检查记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控制测量成果表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任务文件电
子表单
测量过程检查记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技术员
11
编写技术总结
14
提交、归档
10
最终检查
12
审核
13
验收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业结束
测量技术员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测量成果移交记
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h往 (a1 b1) (a2 b2 ) h返 (b2' a2' ) (b1' a1' )
往返观测 取平均可减 小尺子的升 沉误差。
h h往 h返 2
4.4.3外界环境带来的
➢ 大气折光
在晴天,地面温度高,
空气的密度较上面的稀, 光线向上折射。
1)视线高出地面0.3m, 2)选择合适的天气(阴
一对水准尺黑面零点差
设置偶数测站
m居中
0.1
S
m居中
0.1 2
S
4.4.2 观测误差 — 作业过程操作带来的
➢ 调焦误差
4.4.2 观测误差 — 作业过程操作带来的
➢ 水准尺上估读误差:受望远镜的放大率、人眼的 ➢ 局限性,视距长度等影响。
1591 ? 中丝读数: 1592 ?
1593 ?
4.4.2观测误差 — 作业过程操作带来的
K+黑 减 红
高 差 中 数
备 考
2121
2196 后
1934 6621
0
1747
1821 前
2008 6796 -1
2
37.4
37.5 后 - 前 -0074 -0175 +1 -0074.5
-0.1
-0.3
1914
2055 后 5 1726 6513
0
1539
1678 前 6
1866 6554 -1
➢ 水准尺竖立不直 ✓对读数的影响:
a a1 cos1 a2 cos 2 acos a a1 a a2 a a(1 cos )
✓一个测站:
h a b (a' b' )(1 cos ) h' (1 co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是指数字化测图内外业作业方法、接口方式和流程的总称。

一般来说,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大致分为编码法、草图法、电子平板、原图数字化等几种。

1、编码法
编码法即利用成图系统的地形地物编码方案,在野外测图时不用画草图,只需将每一点的编码和相邻点的连接关系直接输入到全站仪或电子记录手簿中去,成图系统就会自动根据点的编码和连点信息进行图形生成,也称全要素编码法。

该方法的内外业工作量分配不合理,外业编码工作时大,点位关系复杂,容易输入错误编码。

编码法突出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较高,内业工作量相对较少,符合测量作业自动化的大趋势。

但这种作业模式要求观测员熟悉编码,并在测站上随观测随输入。

另外,当司镜员离测站较远时,观测者很难看清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这就要求观测员与司镜员密切配合,相互交流反馈有关信息。

其作业流程如下:
设站→观测输入编码→将数据输入微机→格式转换和编码识别→自动绘图→编辑修改→图幅整饰→图形输出
2、草图法
草图法是指在外业过程中只画草图就可以了,不用为每一点都赋予编码,也不用加注点的连接信息,使外业的工作量减到最少,当系统把所测的点展到计算机屏幕上之后,对照草图就可以在屏幕上直接进行编辑成图。

编码法和草图法成图模式无法实时显示和处理图形,图形信息很大程度上靠数据来体现,这就给测绘地面情况比较复杂的地形图、地籍图等带来困难。

我们不难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
以上两种方法中,全要素编码法外业编码复杂易出错但内业工作量相对较少,草图法的外业工作量最少,数据采集过程最简单,并且最不容易出错,但内业编辑工作量比较大,在一般的作业单位中应用较广。

其工作流程如下:
设站→瞄准观测→将数据输入微机→(格式转换)编制编码→内业成图→编辑修改→图幅整饰→图形输出
3、电子平板测图系统
电子平板测图是利用电子平板测绘成图系统,把便携计算机与全站仪连接,与传统的平板视距法成图类似,用便携计算机替代了大平板,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电子平板测绘系统是在传统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其数据采集与图形处理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实时处理所测数据,具有现场直接生成地形图“即测即显,所见所得”等优点,但对阴雨天、暴晒或灰尘等条件难以适应。

另外,把实地图形显示在屏幕上,操作员可根据实地信息直接成图,也可先把点展在图上,一站结束后再成图。

在现场对某些实体作简单的编辑、修改,较复杂的工作可回到室内去做,最后通过绘图仪打印输出。

其作业流程如下:
设站→观测数据通讯→便携机成图→编辑修改→图幅整饰→图形输出
4、原图数字化
如果已有大量的聚脂薄膜图,或者外业仍然采用平板测图,经纬仪+小平板测图方式,要使这些成果进入微机转化为数字化成果,就必须采用这种模式。

进行数字化一般有两种方法,较早采用的是利用数字化仪将图纸矢量化到计算机中;而现在大多利用大幅面工程扫描仪借助扫描矢量化软件直接对扫描图纸进行矢量化,从而得到数字化图形文件。

总之,原图数字化的作业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原有图纸,是原有测绘成果向数字化成果过渡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传统测图与数字测图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便于对测绘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使人员、仪器设备得到合理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