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新城南岸起步区西南片、东北片科教项目控规附图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研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实习报告专业城市规划年级班别11级(1)班学号31110100xx学生姓名祝思远指导教师X X2016年03月31日摘要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贯彻实施“金融强市”战略,推进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
广州国际金融城紧邻珠江新城和琶洲地区,是珠江沿线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华南的金融中心、区域监管中心、金融总部聚集区、金融市场服务平台集聚区、新兴市场交易中心、广州国际财富中心和后金融时代的专业型金融中心,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引擎。
广州国际金融城与珠江新城、琶洲地区共同组成世界级的中央活力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
本次起步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范围:西至科韵路,东至车陂路,南至珠江岸线,北至黄埔大道,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未包括珠江),进行广州国际金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首先,本文将叙述广州金融城现状情况,从现状环境、用地、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概况总结分析。
其次,本文将对上层次及相关规划作出解读分析。
再其次,本文将根据广州金融城片区的现状特点,找出基地特征相似的案例作分析研究。
最后,本文将简要提出总体定位及设计理念。
关键词:广州,金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目录1现状分析 (03)1.1概况 (03)1.2土地利用现状 (03)1.3道路交通现状 (04)1.4公共设施现状 (04)1.5现状总结 (05)2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解读 (05)2.1《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05)2.2珠江新城规划解读 (05)3案例分析 (06)3.1《北京商务中心区东扩规划应征方案》 (06)4总体定位及设计理念 (08)4.1总体定位 (08)4.2设计理念 (08)1.现状分析1.1概况1.1.1规划范围广州国际金融城位于都会区东部,西距珠江新城CBD 约6公里,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隔江相望,本次广州国际金融城规划起步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范围:北至黄埔大道,南至珠江岸线,东至车陂路,西至科韵路,面积1.32平方公里,将与珠江新城、琶洲地区共同组成世界级的中央活力区(CAZ―Central ActivityZone),引领广州建立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参与全球城市竞争。
广州“一二三”城市功能布局规划重点一览(图)

广州“一二三”城市功能布局规划重点一览(图)/news/本地宝资讯2012年11月5日来源:本地宝广州69%面积划入禁建区限建区将建10通道■六个功能区图示■25个功能组团图示广州发布“一二三”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应对特大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挑战●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将承接新增230万人口●将规划新建10条通道,疏解中心城区的穿城交通为了应对特大城市由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合理利用土地、空间、生态等各类资源,广州于近日提出“优化提升一个都会区、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扩容提质三个副中心”的“一二三”城市发展战略。
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发布了“一二三”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据了解,该规划将使广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全域功能规划城市。
根据规划,都会区人口、交通、制造业、低端服务业将向外围城区疏解,两个新城区和三个副中心将共承接新增长的480万人口。
新城区副中心承接新增480万人口据了解,本次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国际视野、低碳智慧、岭南特色”六大指导原则,吸收了理想城市理论和伦敦、东京、纽约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空间结构、“精明增长”、“零碳城”经验,打破各自为政的困局和行政区划的局限,以城市功能为导向,使全市7434平方公里“跨界合作”,实现城市各功能板块从“万马奔腾”到“集团作战”的转变。
都会区将聚集现代服务功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人口、交通、制造业、低端服务业向外围城区疏解。
两个新城区主要承担交通枢纽、大宗物流、重型制造业,以及会展、研发、教育、医疗等专项高端服务职能,同时完善人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成为都会区功能、人口疏解的主要承载区。
承接新增长的230万人口。
三个副中心以自然生态保护为本底,作为城乡统筹的主要载体,相应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农村地区城市化。
承接新增长的250万人口。
25个功能组团减少上班族交通出行另外,在“一二三”总体框架基础上,将划分25个功能组团。
包括山地生态功能组团、休闲度假功能组团、先进制造业功能组团、综合服务功能组团、临空产业功能组团、高新技术产业功能组团、生活科教功能组团等。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部分前期策划及项目建议第二部分城市设计第三部分练溪展览中心及珠江国际影视文化中心设计研究1第一部分前期策划及项目建议1. 项目背景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选址。
2001年12月24日省政府9届48次省长办公会议批准了《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并成立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大学城建设工作。
2003年1月15日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国际咨询发布会在广州市规划局举行。
应邀参加的咨询单位包括英国罗杰斯事务所,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美国SBA公司+ASG公司。
2003年4月29日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国际咨询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上述三家公司的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根据专家意见,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决定由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中心区综合发展区及会展与文化共享区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2. 人口分析预测根据大学城发展规划,广州大学城的规划范围约45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30万,已经达到中等城市的规模,必须具备城市的各种基本功能。
在大学城中心区的规划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数量与构成,中心区的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内容及数量、交通运输、道路等级及指标、市政公共设施的组成及能力、住宅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建筑类型的选定及城市的布局都直接受其影响。
大学城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城,其人口状态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大学城中心区的作为大学城中城市性最强的部分,它既不同于周边组团的大学校区,有不同于普通城镇。
2.1 大学城人口现状:大学城范围内现状一村镇人口为主,详见下表2随着大学城范围内的土地收归国有,和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当地的城市化进程极大加速,人口的数量、结构必然迅速变化。
2.2 人口构成与大学城的特点以教育产业、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为主,主要用地功能为院校校舍用地、高科技产业园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及公共绿地,人流、信息流巨大,物流相对较小。
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指导开发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展现精巧细致的岭南 文化特色,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联合港澳把南沙新区建设成具有中国 风格、世界气派的岭南水乡之都。
重视规划区内山体、水域等重要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充分利用本地山水资源,结合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融入环保、节能理念,注重地区产业发展的协调,营造高品质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塑造山水交融、风景优美的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项目经理 工程师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注册规划师
周彦灵 王美娜 马小宁
陈琳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第一部分(Ⅰ)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容纳量核定各类配套公共设施的规模。
第十三条 规划用地规模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 2826.76 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 1831.86 公顷,村庄建设用地 33.01 公顷,水域 961.89 公顷。
第十四条 规划建设容量 规划区的总建设量应与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相适应,总建筑面积约 1820.67 万平方米。
目录
总则 ...................................................................................................................... 1 总体定位与规模控制 ........................................................................................... 3 土地利用规划....................................................................................................... 4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6 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 ........................................................................................... 8 市政工程规划....................................................................................................... 9 综合交通规划..................................................................................................... 12 地下空间开发..................................................................................................... 14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15
广州市白云区建南村规划说明书

广州市白云区建南村规划说明书1 基本情况1.1现状概况1.1.1历史沿革建南村现隶属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原属蚌湖镇),是广州市北郊著名的侨乡和文化之乡,历史上多为番禺所辖,1958年1月划归广州市郊区。
1987年后广州市郊区分设白云﹑芳村﹑天河﹑黄埔4区,属白云区管辖。
1987年成立原蚌湖镇,建南村为其辖属7个行政村之一。
1.1.2地理位置建南村地处广州市白云区北片,原蚌湖镇域西南部。
北接黄榜岭,东与人和镇隔河相望,西界江高镇,南邻镇湖村。
江人公路穿境而过,东北至人和镇,西南达江高镇。
村中心居民点位于原蚌湖西湖村东南部,江人公路南段的东侧,距市中心约20公里。
1.1.3自然条件①气候本村地处北回归线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短暂;日照较长,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为1754﹒7毫米,年平均积温7635℃,日较差3~5℃,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常年以东南风向为主,最大风速为28~32米/秒。
②地形地貌建南村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略倾斜,海拔一般在7米左右(广州高程)。
流溪河沿村东缘自北向南穿过,沟渠较多。
本地土质为珠江三角洲积沙风岩土,地下水位较高。
1.1.4社会经济①人口至1999年底,全村总户数为911户,总人口2488人,其中常住农业人口1915人,村农转非人口573人。
②土地利用建南村现状土地利用为村镇建设用地和农田﹑菜地﹑渔塘,城市征用地也较多,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用地,其中以蚌湖实业公司占地最多,约为12公顷。
全村现状总面积305.2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6.94公顷(其中含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72.45公顷),鱼塘面积为104.28公顷。
表1蚌湖镇建南村现状征地一览表③经济以蔬菜﹑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等为主的三高农业是村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
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以“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外向型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广州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续建
项目名称
广河高铁白云机场T3至江村西段
深圳至江门铁路(广州段)
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工程(广州段)
新建铁路广州铁路枢纽广州东站至新塘站五六线工程(五六线)
(4)城际轨道交通 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轨道交通
佛莞城际广州南站至望洪站段(广州段)
-1-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空港委 市空港委 中国南方航空 市空港委 市空港委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南沙区政府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阶段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竣工 新开工 新开工 新开工
-4-
项目主管部门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花都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白云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花都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花都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黄埔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黄埔区政府 增城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黄埔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阶段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新开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中新知识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

中新知识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中新知识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一、规划范围1本规划范围是萝岗区九龙镇行政辖区范围内除迳头村南片外的全部土地~包括长庚村、大涵村、大坦村、枫下村、凤尾村、佛塱村、福洞村、福山村、何棠下村、红卫村、黄田村、金坑村、金坑林场、迳头村北片、迳下村、九楼村、均和村、莲塘村、麦村、埔心村、山龙村、穗北社区、汤村、旺村、蟹庄村、新田村、燕塘村、洋田村、镇龙村和重岗村等30个行政村,社区、林场,~土地总面积为178.6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基期年为2012年~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规划至2015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均不低于3016公顷。
规划期1 本规划范围不包括九龙镇迳头村南片区140公顷用地。
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2298公顷以上。
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重点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环保以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
规划至201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377公顷以内,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251公顷以内。
3、积极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推行集约布局、节约发展。
规划至201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15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80公顷以内,规划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10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728公顷以内。
4、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规划至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27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控制在1148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407公顷以内,规划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45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控制在1914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900公顷以内。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