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复句

合集下载

区分复句和单句的主要手段

区分复句和单句的主要手段

区分复句和单句的主要手段
1. 子句的数量
复句和单句之间最直观的区别是子句的数量。

复句包含两个或多个子句,而单句只有一个主句。

示例::
- 复句:我去了图书馆,然后借了几本书。

- 单句:我爱读书。

2. 连接词
连接词在复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用来连接不同的子句。

常见的连接词有“和”、“或”、“但是”等。

示例::
- 复句:他喜欢打篮球,而我喜欢踢足球。

- 单句:我喜欢游泳。

3. 从句的存在
从句是复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复句,可以看是否包含从句。

示例::
- 复句:我喜欢的那本书是他给我的。

- 单句:这本书很有趣。

4. 句子结构的复杂性
复杂的句子结构通常是复句的特征之一。

复杂句子由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这种结构相对于简单的单句更复杂。

示例::
- 复句:尽管下雨,我们还是去了公园。

- 单句:今天天气不错。

5. 主题的变化
复句通常涉及多个主题,而单句通常只有一个主题。

通过观察
句子中的主题变化,可以判断句子是否为复句。

示例::
- 复句:她喜欢唱歌,跳舞,还喜欢画画。

- 单句:我喜欢音乐。

总结起来,区分复句和单句的主要手段包括子句的数量、连接词、从句的存在、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和主题的变化。

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句和单句。

单句复句

单句复句

单句复句一、明确概念单句: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是由一个独立的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①郭全海把玉石眼追回来了。

②有人敲门!③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④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作斗争的勇气。

⑤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⑥即使再次失败,我也要把试验进行下去。

讲解:(1)复句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才可。

(2)复句的两个单句(分句)必须是相互独立的。

二、明确标志1、关联词标志。

单句多无关联词,而复句多有关联词。

例:⑦在延安,美的观念,有一种健康的内容。

⑧他有一把戒尺,但是不常用。

2、句中标点标志。

句中无标点的多为单句。

⑨这便是众人皆知的“灰姑娘”的故事。

3、句子的篇幅上,句子越长越易为复句,句子越短越易为单句。

单复句区分方法:看有几个谓语中心词。

例:⑩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

(复句)⑾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单句)三、特别提醒!区分单复句应以概念理解为主,标志为辅。

勿以标志作为唯一标志!考试多以此设下陷阱!⑿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单句)⒀他一有空就看书。

(单句)⒁雨停了,草绿了。

(复句)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

例如下面的句子虽然都用了关联词,但都是简单句子,而不是复句。

例5. 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例6. 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

例7.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例8. 只是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例9. 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

常用关联词:
因为…所以… 由于…就…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既然…就…
单句与复句
<6>假设复句:前一分句表示假设情况,后一分句说 这假设实现就有结果。
例: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到白云山看看。
常用关联词:
如果…就… 要是… 若是…便…
即使…也… 假如…也… 纵然…也…
<7>条件复句: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在次条 件下要产生的结果。
么时候",参加句子成分分析。
*注意:一般情况下,关联词语所联结的句子的两个 部分,如果是主谓短语或动词短语,那就必是复句。 如果是名词短语或介宾短语,那就是单句。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3>一般的短语或词不能充当复句的分句。
(复句例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说明):“没有共产党”是个谓语结构,可 充当分句。
(复句例子): <1>只有孔乙己到店, <2>才可 以笑几声, <3>所以至今还记得。
(说明):<1><2><3>都是分句,都互不做对方的 句子成分.
(单句例子):他到北海边细心观察:<1>那天桃 花开了,<2>哪天柳絮飞了,<3>哪天布谷鸟叫了。 (说明):<1><2><3>虽都是主谓结构,但都作为
(单句例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说明):“共产党”是个一般的词,不能充当
分句。
单句与复句
2.按分句关系分:
<1>并列复句: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 行。
例: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常用关联词: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一、单句概念: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单句的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主语、谓语、宾语构成。

如:《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小说。

“《骆驼祥子》”是主语,“是”是谓语,“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小说”是宾语。

二、分类按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可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调构成的句子或由主语加谓语加宾语构成的句子。

如:工人们在公司上班。

非主谓句是指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

如:糟糕!真倒霉! (感叹句)出去!不安全! (祈使句)(二)复句概念:1.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

(在复句中称为“分句”)这些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

2.类型: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三)区别单句和复句的方法1.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个数。

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而复句不止一谓语。

如: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单句)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不是高潮。

(复句)2.看动词短语间有无语音停顿:单句没有语音停顿,而复句有较大的停顿。

如:他找笔写作业。

(单句)他找笔, 写作业。

(复句)3.单句无关联词语,而复句有关联词语。

如:他来打少卫生。

(单句)他一来就打少卫生。

(复句)。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区分:一、定义法: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独立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例如“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例如“飞机!站住!有人敲门。

好极了!”。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二、抓主干法:使用此法可以将再长再复杂的单句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如“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为“教师当代表。

”三、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种复句没有关联词语,例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例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为“不但……而且……(递进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辨别单复句不能仅仅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例如“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练(单复句变换):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按照结构和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种类型。

单句即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是依附在主句上的结构,不能独立成句。

一、单句结构特点单句结构简单明了,表达方式直接。

通常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例句1:我喜欢看电影。

这个句子由主语“我”和谓语“喜欢看电影”组成。

主语“我”表示句子的主要动作发出人是“我”,谓语“喜欢看电影”表示主语的喜好和动作。

例句2:这个苹果很好吃。

这个句子由主语“这个苹果”和谓语“很好吃”组成。

主语“这个苹果”表示句子的主要对象是“这个苹果”,谓语“很好吃”表示主语的状态和特点。

二、复句结构特点复句包括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不同类型的从句。

主句是复句的核心,从句在从属关系中起到补充说明和限制作用。

例句3:我想知道他是否来参加聚会。

这个句子由主句“我想知道”和从句“他是否来参加聚会”组成。

主句表达了说话者的想法或动作,“我”是主语,“想知道”是谓语。

从句“他是否来参加聚会”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从句的作用,从句中还有一个是否引导的选择疑问句。

例句4:她对我说她会来的消息。

这个句子由主句“她对我说”和从句“她会来的消息”组成。

主句表达了说话者的动作,“她”是主语,“对我说”是谓语。

从句“她会来的消息”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从句的作用,从句中还有一个由“她会来的”构成的宾语从句。

三、单句和复句的差异单句和复句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1.结构上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而复句则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结构相对复杂。

2.意义上单句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包含了主语和谓语的信息。

而复句则通过主从句的关系来补充说明和限制主句的意义,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从属关系。

四、单句和复句的使用在语言表达中,单句和复句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

单句和复句

单句和复句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
⑴她走了。

⑵小孩回家了。

折叠非主谓句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构成。

例如:
⑴飞机!
⑵站住!
(3)有人敲门。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语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与转换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与转换
例如:⑧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 于生病住院了。
例⑧“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是表示原因 的句首状语,不应看作复句的一个分句。
单句和复句之间的确存在“剪不断理还乱” 的纠结现象,这是客观事实。要注意硬性 记忆和区分,不要忽而东,忽而西。
句式转换的基本要求:
句 式 ①要符合所转换的句式的结构特点; 转 ②不得改变原意(不增删句意); 换 ③必须保持语意通畅、连贯; 的 要 求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如何区分单句与复句
单句和复句是五级语法中“句子” 的两个分支,它们是根据句子的 结构不同而分出来的句型。单句 是由一个主谓结构或非主谓结构 的短语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 含的分句构成。
③适当增删词语。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

保留原有信息。(09年北京卷)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句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 露了。
复 (1)以《红楼梦》为主语:______
句 (2)以曹雪芹为主语:________
的 答案:(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

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 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换 (2)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
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的作者。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
为“遗传”下定义 :(03年全国高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被 字 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8、存

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 ———————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 1、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 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 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 2、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 有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 9、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 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 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 10、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 和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
我看过。
—————
2、复杂宾语句链: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句子成分作用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状语 ▪ 补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 ——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 可充当主语。 如: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
▪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句例: ▪ 1、今天星期六。
—— —— ~~~~~~~~~~~~~~~~~~~~~~~~~
3、兼

句链:—大——家—选— ~~他~
当班长。
——~~~~
4、双宾语句: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
—— ~~~~~~ ~~~~
5、连 动 句:他——们—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
6、把 字 句:老——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 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如: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
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
语。
如: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
‾‾ ‾‾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 3、说话要简洁一些。
——— —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 ———~~~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 1、沙锅可以炖豆腐。 ▪ 2、前面围着一圈人。 ▪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 8、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谈。
语法知识
——复句
复句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 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 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 句。
▪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
▪ 一、并列关系:又……又……、既……又……、 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 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定语: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
状语:安静地学习 [安静]地学习
补语:
1、 去一趟 去〈一趟〉
2、高兴得跳了起来
高兴得 〈 跳了起来〉
3、这张报纸好极了 这张报纸好〈极〉了
“的”是定语的标志词 “地”是状语的标志词 “得”是补语的标志词
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 主要成分主谓宾 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总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 补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 五、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 但是……、……却……、……然而……
▪ 六、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而 (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 因为……
▪ 七、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 也……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 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 是状语的标志。 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 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 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 3、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 得直鼓掌。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她是(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 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 (女)教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 ▪ 句例:父亲[昨天][在家里][很][严肃地][同他]交
▪ 二、承接关系::……接着……、…… 就……、……于是……、……又……、…… 便……等。
▪ 三、递进关系:不但(不仅)……而且……、不 但……还……、……更(还)……、……甚至……
▪ 四、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 者……、是……还是……、要么……要么……、 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语法知识
——句子成分
句子六种成分
▪ 主语、谓语、宾语; ▪ ——三种主要成分 ▪ 定语、状语、补语; ▪ ——三种附属成分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