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

常用关联词:
因为…所以… 由于…就…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既然…就…
单句与复句
<6>假设复句:前一分句表示假设情况,后一分句说 这假设实现就有结果。
例: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到白云山看看。
常用关联词:
如果…就… 要是… 若是…便…
即使…也… 假如…也… 纵然…也…
<7>条件复句: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在次条 件下要产生的结果。
么时候",参加句子成分分析。
*注意:一般情况下,关联词语所联结的句子的两个 部分,如果是主谓短语或动词短语,那就必是复句。 如果是名词短语或介宾短语,那就是单句。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3>一般的短语或词不能充当复句的分句。
(复句例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说明):“没有共产党”是个谓语结构,可 充当分句。
(复句例子): <1>只有孔乙己到店, <2>才可 以笑几声, <3>所以至今还记得。
(说明):<1><2><3>都是分句,都互不做对方的 句子成分.
(单句例子):他到北海边细心观察:<1>那天桃 花开了,<2>哪天柳絮飞了,<3>哪天布谷鸟叫了。 (说明):<1><2><3>虽都是主谓结构,但都作为
(单句例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说明):“共产党”是个一般的词,不能充当
分句。
单句与复句
2.按分句关系分:
<1>并列复句: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 行。
例: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常用关联词: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一、单句概念: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单句的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主语、谓语、宾语构成。
如:《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小说。
“《骆驼祥子》”是主语,“是”是谓语,“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小说”是宾语。
二、分类按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可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调构成的句子或由主语加谓语加宾语构成的句子。
如:工人们在公司上班。
非主谓句是指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
如:糟糕!真倒霉! (感叹句)出去!不安全! (祈使句)(二)复句概念:1.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
(在复句中称为“分句”)这些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
2.类型: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三)区别单句和复句的方法1.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个数。
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而复句不止一谓语。
如: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单句)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不是高潮。
(复句)2.看动词短语间有无语音停顿:单句没有语音停顿,而复句有较大的停顿。
如:他找笔写作业。
(单句)他找笔, 写作业。
(复句)3.单句无关联词语,而复句有关联词语。
如:他来打少卫生。
(单句)他一来就打少卫生。
(复句)。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按照结构和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种类型。
单句即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是依附在主句上的结构,不能独立成句。
一、单句结构特点单句结构简单明了,表达方式直接。
通常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例句1:我喜欢看电影。
这个句子由主语“我”和谓语“喜欢看电影”组成。
主语“我”表示句子的主要动作发出人是“我”,谓语“喜欢看电影”表示主语的喜好和动作。
例句2:这个苹果很好吃。
这个句子由主语“这个苹果”和谓语“很好吃”组成。
主语“这个苹果”表示句子的主要对象是“这个苹果”,谓语“很好吃”表示主语的状态和特点。
二、复句结构特点复句包括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不同类型的从句。
主句是复句的核心,从句在从属关系中起到补充说明和限制作用。
例句3:我想知道他是否来参加聚会。
这个句子由主句“我想知道”和从句“他是否来参加聚会”组成。
主句表达了说话者的想法或动作,“我”是主语,“想知道”是谓语。
从句“他是否来参加聚会”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从句的作用,从句中还有一个是否引导的选择疑问句。
例句4:她对我说她会来的消息。
这个句子由主句“她对我说”和从句“她会来的消息”组成。
主句表达了说话者的动作,“她”是主语,“对我说”是谓语。
从句“她会来的消息”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从句的作用,从句中还有一个由“她会来的”构成的宾语从句。
三、单句和复句的差异单句和复句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1.结构上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而复句则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结构相对复杂。
2.意义上单句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包含了主语和谓语的信息。
而复句则通过主从句的关系来补充说明和限制主句的意义,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从属关系。
四、单句和复句的使用在语言表达中,单句和复句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单复句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1)定义法。
单句,只有一个主谓语部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1:“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3个单句组成的一个复句,用“也”连接前两个分句,同第3个分句表示并列。
(2)抓主干法: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
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主干:这是教训。
(3)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例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4:“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这个句子,“认为”的宾语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
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
11、无论你还是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2、片面强调政治,而不注重学习,都是不对的。
3、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4、只是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5、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一、看标点。
倘若句子从头至尾只在句后有一个标点(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这句子一定是单句;有些句子,标点不止两个,但仍可能是单句。
二、查谓语。
在句间有标点(逗号或分号)的情况下,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关键在谓语。
只有一个谓语是单句;有两上或两个以上谓语是复句。
三、辨关联词语。
单句和复句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
⑴她走了。
⑵小孩回家了。
折叠非主谓句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构成。
例如:
⑴飞机!
⑵站住!
(3)有人敲门。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语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与转换

例⑧“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是表示原因 的句首状语,不应看作复句的一个分句。
单句和复句之间的确存在“剪不断理还乱” 的纠结现象,这是客观事实。要注意硬性 记忆和区分,不要忽而东,忽而西。
句式转换的基本要求:
句 式 ①要符合所转换的句式的结构特点; 转 ②不得改变原意(不增删句意); 换 ③必须保持语意通畅、连贯; 的 要 求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如何区分单句与复句
单句和复句是五级语法中“句子” 的两个分支,它们是根据句子的 结构不同而分出来的句型。单句 是由一个主谓结构或非主谓结构 的短语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 含的分句构成。
③适当增删词语。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
单
保留原有信息。(09年北京卷)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句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与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 露了。
复 (1)以《红楼梦》为主语:______
句 (2)以曹雪芹为主语:________
的 答案:(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
转
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 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换 (2)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
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的作者。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
为“遗传”下定义 :(03年全国高考)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思路分析]单句,只有一个主语部分和一个谓语部分;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由复句的定义可知:在复句里,单句只是一个分句。
例如:“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是由3个单句组成的一个复句,用“也”连接前两个分句,同第3个分句表示并列。
[解题过程]单句与复句的区别1、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分句时,与另一个分句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主谓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是不同的。
例1: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例2: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2、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关联词语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大多数复句在分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
例如:她不是败在没有运气,而是败在缺乏意志上。
他们宁可吃观音土、啃树皮,也恋着土屋不走。
单句中使用关联词语的情况较少。
但是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句,关联词语也可以出现在单句中。
例如: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不承认这个道理。
只有那张被太阳晒黑了的脸,才说明这是一个长期搞农村工作的人。
3、语调不同单句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思。
复句的分句已经丧失了单句成立所必备的语调,不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4、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同单句和复句结尾都使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但分句之间的停顿只能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区别并列复句与联合短语、承接复句与连谓短语的重要标志。
例如:她又会唱歌又会跳舞。
(联合短语作谓语的动词谓语句)她又会唱歌,又会跳舞。
(后一分句省略主语的并列复句)指导员走过去把伤员抱了起来放到担架上。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课件

特点
复句具有结构复杂、意义完整的特点 。
复句的结构比单句更为复杂,包含了 多个分句和各种关联词。复句的意义 也更为完整和丰富,能够表达复杂的 思想和情感,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句 子类型。
03
CATALOGUE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结构差异
单句和复句在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
单句的句子成分相对简单,通常只包 含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成分。
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在学术研究中,单句和复句的选择和使用更加重要。学术 论文需要严谨、准确的表达,单句通常用于定义、描述或 总结,而复句则能更好地构建论证和推理。
正确使用单句和复句,有助于提高学术论文的可读性和说 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研究结果。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
并列复句可以清晰地表达 多个动作或状态同时发生 的情况,增强语言的表达 力。
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而成,前一分 句的结尾是后一分句的开头,分句之间有先后承接关系。
例子
他先吃饭,然后去上学。
作用
承接复句可以清晰地表达一系列连续的动作或事件,使语言的逻辑 更加严密。
系。
复句的表达功能更为多样,可 以用于描述、说明、议论等多 种文体中。
而单句则更多地用于简单陈述 或表达一个独立的思想或事实 。
表达效果差异
单句和复句的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
01
输标02入题
单句的表达效果通常比较直接和简洁,而复句的表达 效果则更为丰富和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从句和修饰 语来增强表达的语气、语调和感情色彩。
03
而单句的表达效果则更加直接和明了,适用于简单明 了的表达和陈述。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
2、分句的结构: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谓句。
3、分句的主语:分句一定是主谓句。
a、主语相同,并同时出现b、掌握科学道理的人比普通人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的远些。
(2)主语相同,但有省略,或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3)主语不同,每个分句都出现(4)主语不同,后面分句有时省略,但须是前一句已出现过的。
4、复句和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分句,可以用关联词语来联系,也可以不用。
但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书面语中,使用关联词语的复句是最常见的。
关联词语有连词,如“虽然”“所以”;有副词“就”“才”有短语“另一方面”“反之”等。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作用:(1)可以明确地表示各分句间的关系。
(2)可以将各分句联系起来。
(3)同个连词语有时可表示不同的关系。
(4)有时,用不用关联词可以表示不同的关系。
二、复句的两大类型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
(一)联合复句: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五类。
分句间的意义平等,无主从之分。
常见的有以下五种:1、并列关系表示事物的并列、并存或对立。
可用关联词语,也可不用。
分句的次序可变换。
2、顺承关系分句间有前后相承的关系,或动作连续,或事件连续。
分句的次序固定,一般不能前后变换。
3、解说关系分句间是解释、说明、总分的关系。
不用关联词。
4、选择关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表示要在其中选择。
分两类:(1)未定选择:指尚未选定。
常用“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等。
(2)已定选择:指已经选择,有了结果。
常用“与其------不如”“宁可------决不(也不)”来表示。
5、递进关系分句间意思更进一层。
一定用关联词语,常用“不但------而且”等。
(二)偏正复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偏句,一部分是正句。
划分偏句和正句的语法标志是:语序和关联词语。
偏句正句的结构形式有两种。
A、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关联词语可用可不用,可成对用也可只用一个。
B、正句在前,偏句在后(偏句有补充说明的意味):关联词语只能用在偏句上,不能成对使用,不用也不行。
偏正复句可分为五种:1、转折关系:分句间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又分为“重转”“轻转”“弱转”三类。
(1)重转:意思明显对立,要求使用关联词语。
(2)轻转:两个分句间意思不对立,但不一致,常在正句里用一个关联词“但是、可是、(3)弱转:转折语气很弱,只在正句用关联词“不过、只是”等。
2、条件关系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结果。
又分为三种:(1)充足条件“只要――――――就”(2)必要条件“只有------才”(3)无条件: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同样的结果,即“无条件的”条件。
常用“无论------都”等。
3、假设关系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结果。
分两类:(1)一致:假设和结果一致(2)相背:假设和结果不一致4、因果关系偏句说原因,正句说结果。
分两类:(1)说明因果:“因为------所以”“因此”“因而”等。
(2)推论因果:偏句在前,提出前提;正句在后,加以推论。
常用“既然――――――就”“可见”等。
5、目的关系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目的。
分两类:(1)达到目的:(2)避免什么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在结构上,有两个以上分句在同一层次上。
联合复句往往通过语序或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并列、连贯、递进、选择等几种关系。
偏正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从,正句是全句的意义中心;结构上,即使全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
偏正复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偏句在后,则带有一种追述、补充、强调的意味。
偏正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之间的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等几种关系。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例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
例如: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8、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9、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据说错处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是年纪。
10、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 以免”、“省得”、例如: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11、连锁关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连锁关系的分句组成。
常采用“一……就”,“越……越”,“谁……谁”,“哪里……哪里……的格式,前后分句紧密相连,前一分句怎么样,后一个分句就怎么样。
例如: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得不舒服。
(二)紧缩句紧缩句是用单名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它虽属于复句范畴范畴,但又不同于复句。
紧缩句并非都可以还原为复句形式,(如:他越说越快)。
所以说,紧缩句虽然表达复句的内容,但并非一定由复句紧缩而成,它也不宜称作复句的紧缩形式或紧缩复句、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紧缩句。
紧缩句常见的固定格式有:“a就b”、“一a就b”、“再A也b”、“不A也b”、“非a不b”、“越A越b”。
例如:①他一有空就看书。
②语言越精炼越好。
(三)多重复句及分析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
(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陶铸《崇高的理想》)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
它是汉语里最大的级语言使用单位。
组成句群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义。
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
5.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由单句充当)构成的句子,单句与复句应该界限分明。
(1)从构成材料上看,单句是由句子成分构成的,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
(2)从表述关系上看,单句只有一个表述中心,一种表述关系。
再简单的复句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表述中心和表述关系。
(3)从关联词语上看,关联词语上是复句的标志,单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只有个别的使用。
(使用关联词语的只在主语和谓语的前面出现)但有许多语言现象还是值得注意。
第一,两可现象。
并列结构作谓语的单句与并列关系的复句就很难区分,例如“我们爱祖国,爱人民”,可以分析为单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并列结构“爱祖国,爱人民”;也可分析为并列关系复句,即把“爱人民”看作是一个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了。
这种情况按哪一种分析都可以,因为无论是分析为单句还是复句,都不影响对句子意义的理解。
第二,两难现象。
比较下面四个句子:A.为了他,我才改变原来的决定。
B.为了身体健康,我每天参加早操。
C.因为这个缘故,他昨天没有来。
D.因为天气不好,我没有出门。
历来认为“为了”是介词,“因为”是连词。
按这种观点,很难说明B、C两句是单句还是复句。
我们认为“为了”、“因为”兼属连词和介词。
在A、C两句中,它们是介词,全句属单句。
在B、D两句中,它们是连词,全句属复句。
6.如何分析多重复句分析多重复句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切分复句要凭借关联词语,缺少关联词语的,可以补上再进行切分。
例如下句括号里的关联词语就是添加的。
速度是应该追求的,|(但是)如果片面地强调速度|||,(而且)影响质量,||那就错了。
第一层有“但是”,属转折关系;第二层有“如果……就”,属条件关系;第三层有“而且”,属递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