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山头茶简介

合集下载

普洱茶20个山头的特性及口感!太全了!赶紧收藏备用

普洱茶20个山头的特性及口感!太全了!赶紧收藏备用

普洱茶20个山头的特性及口感!太全了!赶紧收藏备用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全身心贯注在茶上,一口一口慢慢品茗,不要在意茶味的甘苦,你的心越清净,喝出来的茶越清香甘爽。

由此可知,喝茶其实就是在品味生活。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这20个普洱茶山头的特性及口感!【易武普洱茶特征】易武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易武的一种茶叶,俗话说,班章王,易武后。

意思是说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

易武地形地势犹如马首昂头,山水环抱,藏风聚气。

终年云雾缭绕,午后方散,令人望去颇有身在仙境之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易武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易武茶的优良品质。

易武普洱茶香杨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茶质优良极耐冲泡。

【老班章普洱茶特征】老班章茶园处于原始森林,茶树与森林相伴而生,形成了树中有茶,茶中有树的自然与经济作物的和谐共生,因此为老班章普洱茶造就了良性的生态环境。

老班章普洱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因此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

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

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

【冰岛普洱茶特征】云南临沧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3200米,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布其间。

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古老的傣族村寨叫做“冰岛”,傣语“扁岛”或“丙岛”,意思是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地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颊生津,延伸到整个口腔。

叶底粗大、饱满、厚实,叶形完整,连泡20多开,汤色依然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是其它品种无法可比的。

普洱茶的介绍及相关知识

普洱茶的介绍及相关知识

普洱茶的介绍及相关知识
普洱茶(Pu'er)是一种世界上最神奇的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

普洱茶的茶叶以色泽深棕的湿茶(Wet Tea)形式出售,也可以经过加工而形成深紫色的干茶(Dry Tea),口味佳、回甘性强,是一种受到穆斯林及全球消费者欢迎的茶类。

一、普洱茶简介
普洱茶,又名普洱毛尖、古树普洱、普洱茶叶,是源于云南普洱,经过折叠、弯曲的黑褐色茶叶构成的一种茶叶,内含芽梢、新叶残片和叶片,普洱茶树特有的叶片形状呈微斜片状,故有“毛尖”之称,是中国茶叶中的精品。

二、普洱茶的分类
1. 生态古树普洱:指采用传统生态谷物种子,于海拔1000m以上纯天然山区栽培,无任何喷洒化肥、农药、人造肥料等污染,遵古栽培本色之古树茶。

2. 普洱传统益普:普洱传统益普指在普洱茶叶原产地普洱,推崇传统茶树培育工艺,秉承‘手工折叠’传统折叠工序,未来压力百万斤熟茶,洗熟茶道,典型的等离子火焙香普。

三、普洱茶的口味特征
普洱茶口味独特,有柔和的芳香,初入口就有清新的甘甜,回甘圆润,饮下余韵悠长,口感解毒养颜、耐咽性好,泡法丰富,可搭配任何饮
料进行复合饮用。

四、普洱茶的功效
1. 预防疾病:普洱茶含有丰富植物类、微量元素等丰富营养物质,有
清热解毒、解乏生津、散结舒胀、降血脂、提神醒脑等作用,对预防
脑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2. 养生保健:因为普洱茶具有协助消化、软化血管、健脾润肠、抗疲
劳和减肥等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体养生保健,提高身体抵抗力,
改善肝脏功能,促进免疫系统健康。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

史上最全!普洱茶山头活地图!普洱茶古树地理分布总说“普洱”是哈尼族语,意为“水湾寨”。

作为地名的确立,是在明代洪武年(当时称普耳)。

云南产茶的历史远至商周时期,《华阳国志》中即有濮人贡茶的记载,而“普(洱)茶”这个称谓最早来自于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也是对普洱团茶的最早记述。

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也有“普洱茶(普雨茶)”的明确记录。

到清朝中期,已经有“普洱茶名重于天下”的记载,当时上贡天朝的普洱,主要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普洱,其实正是一种特定地理区域才有的茶。

据2008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这意味着要想称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普洱茶四大产区正是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区域,被论证为茶的发源地。

可以说,目前全世界被称为“茶”的饮品,都是由云南传出去的。

而明清两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辉煌的时代,大规模、有组织的种植栽培型茶树,也正是在这两朝完成的历史壮举。

如今,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

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

易武茶山西双版纳版纳茶区综述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

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

云南普洱茶介绍

云南普洱茶介绍

/index.php云南普洱茶介绍:定义: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上述有三个方面的界定:一是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茶;二是阳光干燥方式;三是经过后发酵加工。

云南普洱茶的感官要求:其外型色泽褐红或略带灰白,呈猪肝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晒青毛茶【产地】晒青毛茶产地有云南省景谷、玉溪、文山、楚雄、江河等;贵州省镇远、都匀、婺川、遵义等;四川省邛崃、南江、城口、大竹、达县、铜梁等;广东省湛江、肇庆、佛山等;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临桂、罗城、岭溪、玉林等;湖南省郴州等;湖北省巴东等;陕西省紫阳、安康、南皋、镇巴、平利、石泉、白河、西乡、兰田、岚泉、宁陕等;河南省固始、光山、罗山、横川、新县、商城等。

【品质特点】滇青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富有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

晒青茶中质量以云南大叶种所制的滇青最好。

滇青生产已有千年历史,是制造沱茶和普洱茶的优质原料。

【加工过程】晒青毛茶,多以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单片叶为采制原料。

茶农制作晒青,杀青多用2尺4的铁锅,一次投叶2千克左右,低温闷炒至叶质柔软透清香,随即出锅摊凉。

用手工在簸箕、篾笆上揉捻搓条,揉成茶条后,抖散粘结的茶叶团块,薄摊在日光下晒至五成干;待茶条湿胚颜色由黄绿色转为黑绿色时,仍用手工进行第二次复揉,复揉后仍需抖散粘结的茶叶团块,抖直茶条,继续在日光下晒至足干。

足千后的晒青毛茶即可储藏或销售,也可进行“渥堆发酵”而转变为普洱熟茶。

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机制晒青毛茶,滚筒杀青或锅炒杀青后,经揉捻机揉捻成条,再经日光干燥而成。

•关于普洱茶的树种•日期:2006-07-26普洱茶是用云南大叶种的制做的,大部分普洱茶爱好者都知道这一点。

普洱介绍语

普洱介绍语

普洱(Pu'er)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著名的茶产区。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普洱介绍语:
普洱,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

这里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自然风光:
普洱地处滇南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连绵起伏的山脉,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构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风光。

特别是澜沧江流经普洱,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

茶文化:
普洱茶,更是普洱的一张名片。

这里的茶叶以大叶种普洱茶为代表,以其独特的陈化工艺而闻名。

普洱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茶园、茶马古道、茶马文化等元素,构成了普洱独特的茶文化景观。

多民族文化:
普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方,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等。

不同的民族文化交融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多彩多姿的文化风景。

传统的服饰、手工艺品、民歌舞蹈等都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历史底蕴:
普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老的寺庙、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传统的建筑等,见证了这个地区丰富的历史传承。

这里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老城区,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脉。

综合而言,普洱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吸引着游客和茶叶爱好者,让人留连忘返。

普洱茶常识介绍

普洱茶常识介绍

普洱茶常识简介: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是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云南普洱茶为茶中之茶,是暖胃、降脂、养气、益寿延年及品茗的圣品。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具有“长寿茶”的美称,亦称“可以喝的古董”,可长期存放、愈陈愈香。

起源:早在明末清初至同治年间,帝王、皇族中便崇尚喝普洱茶,此时也是普洱茶的兴盛时期。

产地:普洱茶是原产于滇南、滇西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气蒸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经一定时间贮存演变而成;或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人工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

制作工艺:普洱茶分两种制作工艺方法,就是我们说的生茶和熟茶。

1.生茶:传统制作过程:杀青---揉捻---晒干。

2.熟茶: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干燥。

种属:普洱茶属哪类茶?普洱茶既不属于黑茶也不属于红茶。

因为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本质特点与六大茶类各不相同,所以云南茶叶协会向中国茶叶界呼吁,并将认真同全国专家学者商榷:将云南普洱茶称为再加工特种茶,重新排列其在中国茶谱中的位置。

采收:2-4月采收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多采一芽一叶,芽蕊细而白;夏茶于5-7月采收,称雨水茶,如制作得当,茶质近似春茶;秋茶于8-10月采收,称谷花茶。

分级:普洱茶分为高、中、低档。

高级散茶分为:宫廷、礼茶、特级、一级到五级是中等级,六到十级是低等级的散茶。

选购注意事项:四大要决。

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杂味。

二是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

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

四是气:品其汤;口味温和,不可味杂陈。

六不要。

不要以错误年代为标签,不要以伪造包装为依据,不要以深浅色为借口,不要以添加味道为假象,不要以树龄为考量。

普洱茶文化知识介绍

普洱茶文化知识介绍

普洱茶文化知识介绍普洱茶为云南特产茶品,主产于云南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是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制成,根据工艺工艺的不同分为生茶、熟茶两种,生茶呈墨绿油润,条索肥硕,熟茶呈红褐色,条索饱满,金芽显露;根据形态的不同,分为散茶、紧压茶。

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其范围内采用特定的生产工艺制成,因此普洱其本身即为茶类,普洱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在存放的过程中,会进行自然发酵。

其外形墨绿油润,白毫显露,茶汤金黄,滋味醇厚。

普洱熟茶是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干燥等步骤,在人工增温增湿的方法下发酵而成。

其条索为褐黄色,出汤红褐明亮,滋味甘醇顺滑。

普洱茶产地2008年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规定了普洱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区域。

完整地讲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昆明市、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普洱茶的形状普洱茶不一定成饼状,有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

普洱茶大多是“一饼一饼”的,但也有散茶、沱茶。

其实,普洱茶在制作上,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

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毛尖、粗叶,今已发展为普洱绿茶、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

普洱紧茶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团茶、饼茶、茶砖,今发展为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青饼、熟饼、方饼、圆饼、异型饼)、普洱茶砖3个品类。

其制作方法,就是将散茶经过蒸(炒)后,装入各种品类模具并经特定工艺压制成型。

普洱紧茶,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

普洱茶知识介绍

普洱茶知识介绍

本文由世纪茗家-专注陈皮普洱茶提供一、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二、普洱茶发展历史1、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 )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2、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

银生茶为是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

3、商用演变:普洱茶用于贸易始于唐代,闻名于宋朝,极盛于清朝。

4、普洱茶因历史悠久,被喻为“有生命的古董、可以喝的文物”。

三、普洱茶至高的历史地位:清朝皇宫贡品、国礼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

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以图博得皇帝的欢心。

《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

宫廷贵族与风雅人士饮用普洱茶蔚为风潮,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兴。

正如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当作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

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80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

乾隆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

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山头茶简介曼撒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

曼撒古茶山普洱茶的特点与口感: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攸乐攸乐古茶山,现今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所辖区域,是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

“古六大茶山”之一,攸乐古茶山普洱茶品质口感:攸乐山的普洱茶香气高扬,口感苦涩度高,回甘很快,并且很持久,茶性较烈。

莽枝本品系有名山名家之手。

原料精选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莽枝山古树春茶纯料,经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

此品饼形饱满大气,条索欣长粗壮;干茶色泽乌润油亮,干茶香浓烈;汤清亮透彻,色金黄,汤面有油润感,开汤香气馥郁,呈花蜜香型;杯香淡烈持久,滋味饱满丰富,茶气足而正,韵味长而远。

革登本品系闻名山名家之手。

原料精选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革登山古树春茶纯料,经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

此品饼形饱满丰润,饼面清秀雅观,条索紧结清楚,叶芽胖壮显毫。

干茶色泽油亮,干香明显;汤通透晶莹,色呈金黄,开汤香气清爽馥郁,显花蜜香型,茶汤滋味饱满,汤感清润,显甜香,经久耐泡,回甘生津极好。

蛮砖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蛮砖古茶山普洱茶特点:相较其它古六大茶山,茶菁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

口感香气较沉,不若曼撒、易武香扬,近年茶质表现仍在水平之上。

倚邦倚邦古茶山的普洱茶特点:是由四川引种的小叶种茶与当地的大叶种混杂后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柳叶种,倚邦茶有小叶种的香气,有大叶种的厚重,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

地理位置:倚邦古镇,傲立六山中;左挽易武,右牵宁洱府。

古道漫漫,马帮逶迤来;送我甘露,贩我仙草去。

尔来千年,八方朝圣地,悲欢离合,情注普洱茶;驾鹤仙逝,土官千把总;碑碣断残,墓木拱抱粗。

后人莫忘,祖辈栽树恩;弘扬文化,乘荫普洱茶。

”刮风寨刮风寨离易武有30多公里,海拔1160米,位于易武乡麻黑村公所刮风寨村,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瑶族寨子,不到140户人家,寨子离老挝很近,居住的全是瑶族,属于蓝靛瑶。

刮风寨的茶属于大叶种型,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树型乔木,树姿直立,树高13。

3米,长势强最低分枝高85厘米,分枝稀,基部围85厘米,叶长宽13。

71×5。

19厘米,叶形长椭园,叶片着生状平,锯齿浅,叶色深绿,叶缘平,叶身平,叶面平、叶背茸毛中,这里的茶外观紧结油润,茶汤晶莹剔透,金黄油亮汤色,茶汤口感饱满,中正柔和,香气高扬有蜜香,回甘久的突出特点。

入口回甘快,满口唇齿留香,喉韵现,清凉回甘的感觉较为明显,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回甘于舌面前段,舌面生津迅速,香气于上颚久久不散,茶质优良,较为耐泡。

对比易武其它寨子,刮风寨的特点是:叶底黑、长、粗、厚,汤色较浅、清亮透明,滋味清淡而香甜。

麻黑麻黑原属古慢撒茶区,为古六大茶区之一。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易武几大山头出产的茶料历来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睐,而“麻黑”又是易武茶中最具韵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几大产区的茶来说,不论从品质还是产量来说“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茶品。

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

汤糯、柔、清、雅,花果香。

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位于易武乡麻黑村公所落水洞村,海拔1463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树高10.33米,树幅5.62×5.10米,长势强,基部围1.32米,主干胸围1.06米,叶长椭园叶长宽15×6厘米,叶水平状着生,锯齿稀中中叶色深绿叶面平,叶脉10对,芽叶色泽绿茸毛多,叶缘微波,叶质软,叶背茸毛多,叶基楔形,适制红绿茶、普洱茶。

落水洞茶属于矮化的古树茶,植被较茂密,有很多的生态茶园和大树茶纵向生长。

特点:叶呈典型的条索状,汤糯、柔、清、雅,花果香,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

同冰岛、班章相比苦底没有那么强,与曼撒茶区的原因一样使得近年来汤质较薄。

昔归昔归古茶山位于澜沧江畔的昔归芒绿山,因多种芒果树而得名。

古茶树间种芒果,得天时地利之美,茶叶品质历来优秀,因地理纬度、海拔、土壤、气候、水源、生态环境、树龄、培植方式、加工工艺等特殊因素,使其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

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彌足珍贵。

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

离村委会12公里,距乡政府16公里。

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昔归古茶山普洱茶特点: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

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1970年实行集村运动,忙麓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了昔归村居住。

从那时起,昔归村每年精制100公斤昔归茶上交县上。

当时茶农们称之为“县委茶”,县里之所以选中昔归茶作为接待礼仪用茶,其原因莫不由此。

冰岛冰岛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勐库镇。

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

在冰岛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冰岛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冰岛正山古茶、冰岛正山古树春茶饼均系选用勐库冰岛野生古茶制成,外观油润呈深墨绿色、无毫。

闻之有浓郁的山野夜来香的香气,茶性劲足霸道,存放时间短不宜多饮,特别适宜长期收藏贮存。

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东半山本品选料有"云南大叶种母种"之称的勐库东半山,古树春茶纯料,手工传统制造。

饼形丰满,条索紧结显毫,汤明色金黄,香气强烈特久,生津回苦好,经久耐泡。

富赛本品选用双江勐库富赛古树纯料春茶茶菁,经手工传统工艺精心制息而成。

饼面色泽油润,干香明显,开汤香气强烈,挂杯时光持久,汤透亮色已呈金黄,茶汤滋味丰硕饱满,回甘生津强烈速决,口感综合,味酽气足,显临沧茶的阳刚之美。

老班章老班章正山古树茶:“老班章”地处布朗山深处。

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

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

“老班章”所产的茶叶,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初饮如伟岸的汉子,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回味则有刚中有柔、强中有媚的风情。

有茶人称赞老班章茶是普洱茶的王中之王,是最优质的普洱茶原料。

老章班正山古树春茶饼,白毫显著,叶芽肥壮,是绝佳的收藏品,因产量少而一饼难求。

老曼娥老曼峨古树普洱茶的特点:条形肥壮厚实、紧结显毫、汤色剔透明亮、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耐冲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独特的滋味独具绵长和清爽。

景迈古树茶归纳起来有以下特征:1、树龄古老。

景迈山古茶园的茶树主要以数百年的茶树为主。

2、生态环境好。

景迈山古茶园的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全部同山上的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在古茶园里,一个人抱不过来的古树比比皆是,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

3、景迈山古树茶有大叶种也有中小叶种。

叶型呈现多样化特征。

4、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

由于景迈茶与森林混生,茶中具有强烈的山野之气,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茶香。

对景迈的香人们多用“蜜香”来形容,这是不确切的。

景迈茶的香应该用普洱茶香气中最高境界的香——花香,而且是兰花之香。

5、甜味明显而持久。

这也是景迈茶难于做假的又一特征。

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

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悟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6、苦弱涩强。

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7、汤质厚而口感显薄。

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矛盾现象。

纯正的景迈茶冲泡后会发觉汤质很黏稠,甚至有时会出现汤中气泡浮在中间不移向杯壁的现象,这是汤质黏稠才会出现。

但黏稠的景迈茶汤进入口中产生的却是“薄”的感觉,这可能是涩味掩盖了醇厚感。

纯正的景迈茶有“三香”:一是:干茶香,嗅茶饼就有十分明显的兰香,其香气强度只有像千家寨野生茶之类的优质野茶才能产生。

二是:茶汤突显而持久。

纯正景迈茶在茶汤中能品出兰香味,而且可以持续到十多泡后。

三是:杯底留香。

杯底香是展现古乔木茶山野气韵的最直观表现,景迈茶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气强烈,杯底香强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

邦崴邦崴正山古树茶:邦崴山在云南普洱茶历史上“辈分”很高,曾位居景迈茶山之首。

主要聚居着拉祜族族。

邦崴山区属北来势带高原气候,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之一,海拔1880米的澜沧县惠民乡帮崴村西北坡园地的山坡上,生长着一株高12米,树干地径18米,离地面40厘米处树干直径为156米,离地城17米处树干直径为80厘米的大茶树。

地面的侧根直径粗达24厘米,表层土中充满了密集的吸收根群。

据专家们分析,邦崴老茶树树龄已有一千八百年多年,属于野生向栽培型过渡的茶树,是中国第一颗外形作上邮票的老茶树。

老茶树一年一生的叶芽呈黄绿色,发芽早,多茸毛,是优良的普洱茶种。

晒青毛茶为棕红色,茶质较硬,条索分明,青茶味酽,生津味甘;熟普醇厚甘滑,沙化怡爽。

它所散发的香气不仅仅是可以闻到,还会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中,喉咙中,只要一咂嘴,满嘴的悠然自得,茶气高扬、香气怡人、汤色黄亮、微苦回甘快、清香甘甜、耐泡。

巴达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

口感类似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然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气味。

茶汤香满于喉舌,苦稍长,微涩。

轻度收敛。

第三泡以后渐显柔顺细滑感。

舌面收敛后出现凉感无量山无量山的位置:无量山位于横断山脉南段,处云南“滇西纵谷区”中部,山高谷深,气候温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