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武昌爱国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武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走进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一脚踏进了历史的长河里。
这地儿,不光是个纪念馆,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室,让人一秒穿越到辛亥革命那会儿,感受那股子热血沸腾的劲儿。
一进门,嘿,那氛围就不同了,庄严又带点神秘。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一张张黑白的脸孔,眼神里都是坚定和决心,仿佛在跟你说:“看,这就是我们当年干的大事儿!”我边走边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参加了一场大型的家族聚会,每个人都在讲着自家的英雄故事。
展厅里头,一件件展品摆得整整齐齐,每件都像是个小故事书,等着你去翻开。
特别是那门大炮,虽然锈迹斑斑,但往那儿一站,就是一股子威风凛凛的劲儿,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它轰响在武昌城头的那一刻,多提气!还有那些起义军用的刀枪剑戟,虽然现在看来挺简陋的,可那会儿可是宝贝疙瘩,每一把都沾满了革命战士的鲜血和汗水。
走着走着,我就到了那个模拟战场的地方。
哎哟喂,那场景做得太逼真了,火光冲天,枪声四起,我感觉自己都快被那股子硝烟味给熏到了。
看着那些逼真的雕塑,一个个战士冲锋陷阵的样子,我心里头那个震撼啊,就像是亲眼见证了这场伟大的革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烈士的遗像和遗物。
他们有的年纪轻轻,有的已经是白发苍苍,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神里都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看着这些照片,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独立,我们愿意付出一切!”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强烈了,让我忍不住眼眶都湿润了。
逛完整个纪念馆,我心里头那个感慨啊,真是千言万语都说不尽。
我觉得吧,这地方不仅仅是个纪念馆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座精神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好像也被那股子革命精神给感染了一样。
回到家后,我还跟家里人念叨了好久。
我跟他们说:“你们知道吗?我去了武昌起义纪念馆,那感觉真是太棒了!就像是回到了过去一样,亲眼见证了那段历史。
”他们听了也都很感兴趣,纷纷问我里面的情况。
2024年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2024年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心得体会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体验是我一生中难忘的经历之一。
这个基地位于中国的一座小城市,是纪念中国共产党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
参观这个基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以及红色革命的深远影响。
一进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我就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
基地内绿树成荫,花草香气扑鼻,一片宁静祥和之氛围。
我感到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领导革命斗争的艰辛和伟大。
参观的第一站是毛泽东同志旧居。
这座普通的红砖民居虽然简陋朴实,却见证了毛泽东同志参与中国革命的坚定决心和为人民事业奋斗的伟大精神。
我看着那些历史照片和展示的文件,了解到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岁月,他的智慧和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红色革命者的智慧和作风,让我从中深感到了奋斗和坚定的力量。
接下来,我参观了革命斗争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到建国的历程,以及中国革命的浴血奋斗和丰硕成果。
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党的旗帜、党刊、党的文件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也深刻领悟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有幸亲眼见到了一些老一辈共产党员。
他们中年纪已高,精神矍铄,充满了智慧和朝气。
他们讲述着当年的革命故事,分享着他们参与革命斗争的经历和感悟。
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集体,他们不仅在革命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期间,我还有机会参加了一场精彩的红色心理辅导活动。
通过参与这个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在这个活动中,我学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是如何影响和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
思想汇报: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后的感想

思想汇报: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后的感想敬爱的党组织:在党校学习期间,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
我们走进首义广场,首先看到的便是孙中三的雕塑。
他高高地肃立在红楼门前,仿佛在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看见他的雕塑,我们的小组成员都开始激动起来。
那不能被遗忘的时刻,此时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仿佛看到了100年前,这个身材不高但是具有宏伟大志的人,率领着那些爱国人士,一起策划,然后发动起义。
我们仿佛看到了类似电影《十月围城》里面那个紧张又危险的时刻,1911年10月到了,革命的策划就快要完成了,孙中三不断地奔走着各个地方,广州,香港,武汉,然而社会各界对他以及他所策划的革命却虎视眈眈,在他还未到来之际,准备谋杀他的人已经在等待了。
然而,正义永远是会战胜邪恶的,支持他的人远比谋害他的人多,孙中三安全地奔走于这些地方,最后终于完成了所有的策划,发动了辛亥革命。
为大家敬爱的党组织:加入中国***就要明确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使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首先要从小事做起,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
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学习,是不可能有美好的前程的。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在组织上要求入党,更要在思想上按照党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努力从思想上首先入党。
组织上入党是一时之事,而思想上入党则是终生要求。
我要以身边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甘于吃苦,勇于创新,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产党的一名党员。
通过观看党课影片,我发现党员的形象不再那么遥远,党员就在我们身边,真真切切,他们有的甘当人民公仆,如小岗村村长沈浩、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有的站在时代的浪尖,不断开拓创新,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
他们能做到的,相信我们也可以。
在和平年代,党员不是持着享受福利的门票的特权者,而应该是在物欲面前保持冷静的清流,是踏踏实实办事的志愿者。
武汉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

武汉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
摘要:
一、引言
二、武汉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三、观后感言
四、总结
正文: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愈发显得至关重要。
近期,我参观了武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此次参观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伟大,激发了我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汉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武汉红色教育基地涵盖了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毛泽东故居、陈云故居等。
这些教育基地为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观后感言】
参观武汉红色教育基地,让我对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传世的遗物,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艰辛与不易。
特别是听到讲解员讲述革命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让我为之动容。
此外,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还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大并非遥不可及,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红色精神其实离我们很近。
红色精神包括勇敢顽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这些品质正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总结】
参观武汉红色教育基地,让我深刻领悟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此次参观不仅让我对党的伟大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武昌红色教育基地参访感想

武昌红色教育基地参访感想
在参观武昌红色教育基地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磅礴伟力。
这里,我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他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壮志豪情。
我被基地中的各种展览深深吸引。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武昌起义的展览。
这次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在展厅中,我不仅看到了起义时的珍贵照片和各种文物,更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深入了解了起义的全过程。
此外,我还参观了反映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展览。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和脸孔——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这些伟大的革命先驱们,为了中国的未来,不惜流血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深深感动。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历史,更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明白,正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才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
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参观完武昌红色教育基地,我对中国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深信,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行。
我会将这次的参观经历,转化为对祖国更加深
沉的爱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我所从事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

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_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个人心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推荐↓↓↓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一)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
走进展厅,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如马关条约等。
还有甲午战争战舰的介绍。
二号展厅一个匣子里装着一把老步枪,弹匣上刻着几个小字:重庆汉阳兵工厂生产,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汉阳造”。
它身上有着战火、硝烟、鲜血组成的特殊气息。
它的枪托上不知有着多少刺刀印,不禁让我想到,那天的武昌城不知经历了怎样残酷的血战。
步枪左边,有着一群用铁做成大炮,重演了当时北洋军对革命军猛烈的炮击。
三号展厅就是重头戏,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
门右边墙壁上刻着三个名字,并称为“首义三烈士”,是彭楚潘等人。
再往前看,模型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群群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模型旁边左右墙壁上,有着许多当年的情景。
大炮不停地咚咚响,马克沁机枪“唰唰”地打个不停,从火车站到长江大桥,都是他们死守的地方。
走出博物馆,我脑子里还浮现着刚才所见的情景。
这次“辛亥革命博物馆”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那一段历史,激发了我积极向上的决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我们祖国今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首义三烈士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却不可磨灭。
他们推翻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净了外国给中国带来的耻辱。
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更应该适时回望,铭记历史,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远大的目标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在历史教训中,把中国做大做强!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二)7月X日上午我们便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本次的党员活动。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有感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有感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掀起了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起义,即武昌起义,由此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序幕,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推翻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封建主义致命的一击;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风气和习俗;解放了清朝专制统治禁锢下的生产力,为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开辟了道路。
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今天,我和小组成员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接受了革命的洗礼,政治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012年4月22日,我随团学联成员一起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
明年就是辛亥革命101周年了,前来参观的人很多,以此追悼革命先烈。
我们从纪念馆的西配楼进去,刚进去看到的是一幅汉口租界图,这幅租界图向我们述说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腐败。
在往里走会看到张之洞的画像以及汉阳铁厂和湖北兵工厂的照片。
张之洞以及由他主持建造的这些重工业工厂,极大地推进了湖北的经济发展,也奠定了武昌的经济基础,为武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墙上的照片中,我还看到1909年《舆论时事报》的文章,上面记录了一些当时的事情,为我们理解武昌起义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史料。
当时的湖北还很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1898年湖北籍留学生合影照、修习证明书以及张之洞创立的两湖师范学院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人才也为辛亥革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纪念馆里陈列了一些起义军的照片和作品及当时创办的一些杂志,如《湖北学生界》、《洪声》、《警世钟》、《猛回头》、《醒狮》、《革命军》,这些作品、杂志很好的声援了当时的革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思想,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的进行。
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武昌起义前共进会负责人设计和制作的军旗样式,及革命党人的袖章、刻刀和印模。
起义情形的雕塑及起义军用过的刀、枪等不能不使我想象起义时波澜壮阔的激烈宏大场面,历史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武汉参观红色基地读后感

武汉参观红色基地读后感前几天去武汉的红色基地参观了一趟,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心里那叫一个震撼和激动啊。
一走进那红色基地,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
就好像周围的空气都在轻声诉说着那些英勇无畏的故事。
我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幅幅老照片,照片里的人们眼神坚定得像燃烧的火焰。
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那脊梁挺得笔直,仿佛在告诉全世界,他们是不可战胜的。
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些烈士们的遗物展示。
有一双破了好几个洞的草鞋,你能想象吗?在当时,他们就穿着这样的鞋子,翻山越岭,走在艰苦的革命道路上。
我就寻思着,这要是我,走两步可能就得喊脚疼了,可他们却靠着这双草鞋,走出了伟大的革命征程。
这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艰苦卓绝,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词儿。
还有那些锈迹斑斑的枪支,它们虽然看起来已经很破旧了,但我仿佛能看到当年战士们拿着它们奋勇杀敌的场景。
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没有丝毫退缩,就这么勇往直前地冲向敌人。
那股子拼劲啊,我站在那儿的时候,都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就想大喊一声:“冲啊!”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了讲解员讲述的很多感人故事。
有一位烈士,为了保护同志,自己被敌人包围了,他宁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讲解员说到这儿的时候,我能听到周围有轻轻的抽噎声,我自己的眼眶也湿润了。
我就在想啊,这些英雄们当时到底怀着怎样的信念,才能做到如此勇敢呢?他们是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放在了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位置上啊。
从红色基地出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像是被重新洗礼了一样。
我突然觉得,自己平时生活里那些小烦恼、小抱怨,在这些伟大的革命事迹面前,简直就像灰尘一样渺小。
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了,这和平、繁荣的日子,那可都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啊。
我想啊,以后我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想想这些英雄们,他们那么艰苦的环境都能咬牙坚持,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这次武汉红色基地的参观,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大门,而且这扇门,以后再也关不上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武昌爱国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心得体会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心得体会
齐秀国
峭壁嶙峋、云缠雾缭的狼牙山横卧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其主峰海拔1105米,“群峰耸出,状如狼牙”,故名狼牙山。
山的北边有条易水河,两千年前,燕国义士荆柯别燕太子丹去刺秦王时吟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两千年后,五位八路军战士,又在这铭刻着壮士遗迹的地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同志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题的词。
1941年,日军扫荡狼牙山,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五人,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重创日伪军600余人,激战5小时,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毫无惧色,纵身跳下了悬崖。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怀着对五勇士的无比崇敬之情,踏着先烈的足迹,攀爬了狼牙山。
虽然是沿着修理后的台阶在盘旋的山路上行进,依然是走走停停几次才到了狼牙山顶。
心中不禁感慨,当年五勇士在险峻的山路上掩护大部
队撤退,身负武装,还要躲避敌人的穷追猛打,那是怎样一种艰难的情境。
登上狼牙山顶,在壮士跳崖处,向远处望去,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俯身向下看去,深深的崖底,青松密布,人在此刻显得如此渺小。
当时五勇士没有任何犹豫,毅然跳下悬崖,相信只有心中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才能如此决绝。
五勇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
他们浩气长存,永垂不朽。
我们要学习五勇士舍己的奉献精神。
对于年轻的一代,从小在父辈的宠爱中成长,可能觉得得到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可能做的更多的是索取。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老一辈革命人的奉献,我们哪能像现在这样安稳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学习五勇士永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境的勇敢斗争精神。
生活和工作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不战胜困难,那么我们就只有固步自封,永远也不会进步;不战胜困难,又怎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没有春的播种,夏的耕耘,哪有秋的收获。
消沉或激昂,全在我们抉择之间。
五勇士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上深深的震撼,尤其是当我站在狼牙山顶的那一刻,完全被五勇士大无畏的精神所折服。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做最出色的自己,我们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努力,战胜挫折,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篇二:建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建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7月8日,市支队组织优秀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建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进行红色教育。
我怀着庄严和肃穆的心情踏进基地,这里绿树成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型烈士雕塑群像,雕塑活龙活现,展示着当时革命烈士坚贞不屈、冒着敌人炮火勇敢向前的革命精神。
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象征着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沿着青石小道,来到一座天主教堂。
这是当时红军反围剿和红军长征时重要基地。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的场所、用过的器具、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心灵经受着巨大的震撼。
特别是看着当时他们简单、朴素的住所和器(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参观武昌爱国教育基地心得体会)具,可以想象到当时共产党人的艰苦和那种为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给予我极大的震撼。
通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稳定的社会建设。
时刻提醒自己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刘斌
篇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
探
首寻先辈的足迹、感受历史的盛衰。
我与妈妈怀着严肃的心情来到了三个见证历史的地方——五卅惨案烈士流血处、茅丽瑛烈士遇难处和金陵东路街道爱国主义教育苑先参观的是五卅惨案烈士流血处。
1925年2月,因抗议
日本工头殴打12岁童工,4万华工举行抗议罢工并取得胜利。
5
月15日,日商撕毁“二月罢工”时与工人签订的协议,进厂交涉的
共产党员顾正红惨遭日方枪杀,激起全市人民愤怒。
5月24日,
上海工、学、商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
5月
28日,中共中央通过《扩大反帝运动和组织“五卅”大示威游行》的决议。
5月30日,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反帝斗争震惊全国,形成了全国性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接下来,我们步行来到茅丽瑛烈士遇难处。
茅丽瑛,浙江杭
州人,1938年在上海入党,曾任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是
30年代上海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
1939年12月12日,茅丽瑛为了
支援新四军抗战,在组织义演、义卖、募集寒衣和筹集资金等抗日
救亡活动时,于南京路120号慈昌大楼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边
门的弄堂里,遭到汪伪特务的暗杀,牺牲时年仅29岁。
1989年12
月12日,茅丽瑛烈士遇难处被列为区级革命纪念地。
正参观完茅丽瑛烈士的遇难处,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可并没有
阻挡我们参观的热情。
金陵东路街道爱国主义教育苑位于福州路614
弄,它曾是上海有名的“旅馆弄”,也是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
地下党员秘密活动的场所。
特别是孟渊旅社、新苏旅社及附近的“六大
”
旧址、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等曾留下了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李立三、李维汉、任弼时、李富春、陈毅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工作和生活的足迹。
1996年,金陵东路街道爱国主义教育苑在湖北路203弄内设立,集中展示了浓缩金陵地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活动的20多幅照片。
XX年教育苑迁至福州路614弄内,免费向公众开放。
参观了这三个红色场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主席英勇指挥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筑成血肉长城、抵御外来侵略者;烈士英勇献身,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
在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下,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才有了我们今天日益强大的祖国。
真心祝愿亲爱的祖国母亲更加繁荣昌盛!
预备四班
曹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