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统计基本气候状态的统计量

合集下载

气候变化指数计算公式

气候变化指数计算公式

气候变化指数计算公式
气候变化指数是通过对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一个衡量气候变化程度的指标。

目前常用的气候变化指数包括温度变化指数、降水变化指数等。

这些指数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基于气候数据的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来进行计算的。

以温度变化指数为例,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
1. 平均温度变化指数,ΔT = (T2 T1) / n.
其中,ΔT为平均温度变化指数,T2为某一时期的平均温度,T1为基准时期的平均温度,n为年数。

2. 极端温度事件指数,该指数用于衡量极端高温或低温事件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较为复杂,涉及到对极端事件的定义和统计方法。

对于降水变化指数,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
1. 降水量变化指数,ΔP = (P2 P1) / P1。

其中,ΔP为降水量变化指数,P2为某一时期的降水量,P1为基准时期的降水量。

2. 极端降水事件指数,用于衡量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也较为复杂,涉及到对极端事件的定义和统计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气候变化指数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调整和改进。

因此,针对具体的气候变化指数,需要结合具体的数据和研究背景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揭示气候变化的指标与监测方法

揭示气候变化的指标与监测方法

揭示气候变化的指标与监测方法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在长期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但不限于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象事件增多等。

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损害。

因此,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气候变化的指标和监测方法。

一、气候变化的指标1. 温度变化气温是判断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地球的平均气温也在持续上升。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的数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都比前一年更高,迄今为止最热的年份是2016年。

气温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它可以改变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影响水体蒸发和海洋循环,改变降雨模式等。

2. 降雨变化降雨是一个地区气候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气候变暖可能引发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

例如,在南亚,洪水已经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表明,受到地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呈上升趋势,而某些地区的降雨量则呈下降趋势。

3. 海洋变化海洋变化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海平面上升、海洋温度升高等。

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0到20厘米,主要是由于全球的冰川和两极冰盖在融化。

温度升高也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它可能会导致珊瑚礁死亡、鱼群数量减少、藻类数量增多等。

二、气候变化的监测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我们需要使用各种监测方法来记录气候变量的变化。

1. 气象站使用气象站可以记录温度、降雨、风速等气象变量。

由于气象站需要长时间稳定地记录数据,它通常设置在遥远、无人居住的地区,如南极和沙漠等。

由于气象站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实时数据,因此这是气候变化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2. 卫星一些卫星可随时记录地球各个地区的气象变量。

由于卫星主要在高空轨道上运行,可以俯瞰地球的全部或大部分表面,从而可以为监测气象变量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

第三章(继续)气候变化的诊断方法

第三章(继续)气候变化的诊断方法
1
第二章 基本气候状态的统计量
the statistics represent climate
在气候诊断中,用一些量来表征基本气 候状态的分布,主要有4类:表示气候 变量中心趋势、变化幅度、分布形态 和相关程度。它们是统计学的基本内 容,计算简单,易懂,下面做一个简 介。
2
第一节 中心趋势统计量
相关系数临界值表(table )
α n
1 2 „ 15 16 17 .. 20 25 „ 30 35 .. 40 .. 100
0.1 0.98769 0.9 0.4124 0.4 0.3887 0.3598 0.3233 0.296 0.2746 0.2573 0.1638
0.05 0.9969 0.95 0.4821 0.4683 0.4555 0.4277 0.3809 0.3494 0.324 0.3044 0.1946
1
二 气候诊断研究的内容
• 对气候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化状况 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诊断。
• 研究气候诊断的新方法,提高气候诊 断水平。
1
三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气候统计诊断使用的统计技术涉及到统 计学多个分支,如:统计检验、时间 序列分析、谱分析、多元分析、变量 场展开等经典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许多新方法渗入到气候诊断中 来,与经典方法比较,现代统计诊断 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
四 气候诊断的一般步骤
• (3)选择诊断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 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进行 研究。 • (4)科学综合和诊断: 气候诊断 是统计学与气候学的交叉学科,不能盲 目套公式,对统计结果要进行显著性检 验。不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是没有分 析价值的,这一点常常被忽略。要得到 科学的结论,重要的是运用深厚的气候 学知识,对计算结果进行科学的综合和 细致的分析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1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1

准点发生了突变.
应用实例
用滑动t-检验检测1950-2005年北京年降水量突变点.
4 3 2 1 0 -1 -2 -3
1959 1962 1965 1968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统计量
Cramer’s法
功能: 与t-检验类似,区别在于它是比较一子 序列与总序列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
低阶边界约束方案可以应用到平滑过程中: 方案1:滑动序列的零阶导数,它可以生成最小模的 解, 此方案有利于序列边界附近的平滑趋势接近于气候态,记 为Norm(模)约束方案; 方案2:滑动序列的一阶导数,它可以生成最小斜率的约 束,有利于序列边界附近的平滑趋势接近一个局部值,记 为Slope(斜率)约束方案; 方案3:滑动序列的二阶导数,生成最小粗糙度的解,有 利于边界平滑趋势由一个定常斜率来逼近,记为 Roughness(粗糙度)约束方案.
t n1(n 2) n n1(1 )
x1 x
s
Yamamoto法
功能: 利用信噪比检测突变.
x1 x 2 SNR
s1 s2
气候变化信号 变率---噪音
应用实例
• 用Yamamoto检测1950-2005年北京年降水量,无突变点 • 用Yamamoto检测1911-200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等级突变
1971年1月
1981年1月
1991年1月
2001年1月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1 0.8 0.6 0.4 0.2
0 -0.2 -0.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Lag Time/month

气候统计方法和应用 期末复习

气候统计方法和应用 期末复习

气候跃变气候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较迅速转变的现象。

气候跃变检验方法滑动T-test(均值检验)、滑动F-test(方差检验)、滑动符号检验、M-K检验滑动t检验把一气候序列中的两段子序列的均值差异有无显著性差异看做来自两个总体均值有无显著性差异来检验,如果子序列的均值差异超过了某一阈值,则认为总体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存在突变。

中心趋势统计量用一个数值来描述样本资料在哪一个位置或者集中在哪个中心位置上的数据是最有代表性的。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位数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变化幅度统计量距离分布中心远近程度的统计量。

(方差、标准差)分布特征统计量用样本的偏态特征系数来体现数据的分布特征,即对称性。

计算相关的方法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Poisson分布描述单位间隔内等时间发生次数的分布。

事件独立,即事件发生的概率不随时间变化。

概率密度函数描述随机变量的输出值,在某个确定点附近的可能性的函数。

累计分布函数(CDF)随机变量X不超过某个值时的概率。

中心极限定理在极限情况下,当样本量很大时,无论这个样本本身满足何种分布,一组独立实验的和或者算术平均满足高斯分布。

Gamma分布气象中有许多统计量是非对称的,右偏的,如降水量,Gamma分布能很好的描述降水量的分布。

统计假设性检验相关的分布卡方分布、学生t分布、F分布统计假设性检验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之间的误差是由抽样误差还是本质差别引起的。

显著性检验事先对总体的参数或总体分布错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这个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总体的真实情况与原假设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其原理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来接受或拒接原假设。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1. 当数据或统计量可用特定的分布进行描述时,采用参数检验。

2. 无须或无合适的分布描述数据或统计量时,采用非参数检验。

假设性检验的步骤1. 明确检验统计量2. 定义零假设3. 定义备择假设4. 得出零分布基于数据的秩,而不是数据本身原假设:时间序列是独立的,具有相同的分布。

气候统计方法和应用:气候极值

气候统计方法和应用:气候极值
气候极值
Climate Extremes
课程内容
研究背景+基本概念 逐日气候分布和极值 常用分析方法 本课要点
背景问题 -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现象(如热
浪/寒潮/强风/暴雨等)是否变得更频繁或更强烈?
- 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当前气候学界热门话题
近百年全球平均 变暖约0.9度。 该量值本身难 以用于恰当评 估气候变化的 影响。因为影 响是通过作用 于人类和生态 个体的局部天 气现象实现的
基本概念 – 百分位,即发生概率均分为100份的份间阈值
对于给定样本量的一个分布,百分位值比最大(小)值更稳定。 例如:某地温度距平分布,由1000个观测样本构成(下)和由 10000个样本构成(上),其最大最小值往往不一,但第5/95
百分位值则相当一致(如下图)
第5百分位值
最大值
DT -10
-5
32
• 附加的蓝色*点为2013
31
年7-8月的最高6个温度
(有重合)
30
29
-1
0
1
2
3
10
10
10
10
10
Return Period
方法 – 通过广义Pareto分布GPD研究极值
• μ为阈值,固定;σ为尺度参数;ξ为形态参数 • 样本数量可随阈值调整而变化,避免GEV每年只有1个值的做法

L. Alexander et al 2006: IPCC 2007:
Allan & Soden 2008:
Min et al 2011:
IPCC 2012:
BAMS 2014-2015:
全球平均变暖0.3-0.6C 气候变化中的变率对极值的影响 重视区域异常天气事件(气候极值CEs) GCM模拟逐日输出的气候极值分析 从逐日资料提取气候极值信息 从分布概念出发定义逐日序列极值频率指数 我国温度降水极值变化 逐日资料基础上的我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分析 气候极值变化的全球分布分析 逐日序列小波分析,全球变暖中区域天气波动变化 百年增暖中的气候极值变化 - 兼论气候极值定义 区域逐日气候分布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联系的GLM分析 GEV分布变化的GLM和Monte Carlo分析 极端热浪的归因研究 定义各种气候极值、鼓励GLM这样的非平稳过程分析方法 首个全球范围内的逐日温度和降水的气候极值变化分析 进一步强调CEs重要意义 大气变暖与极端降水变率关系的研究 极端降水的归因研究 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管理特别报告(中国SREX2014定稿) 归因全球变暖对近年各地极端事件的贡献和影响评估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现象之一。

气候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于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则是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气候资料的分类气候资料可以按照时间、空间、要素等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按照时间分类,气候资料可以分为日、月、季、年等不同的时间尺度。

按照空间分类,气候资料可以分为国家、地区、城市等不同的空间尺度。

按照要素分类,气候资料可以分为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不同的气象要素。

二、1. 图表法图表法是气候资料表示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图表有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风向玫瑰图等。

这些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方便人们进行分析和比较。

2. 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对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极值、变化幅度等指标。

常见的统计指标有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极端气温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气候要素的基本特征,方便人们进行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

3.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气象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得出气候要素的预测值。

这种方法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规律,对于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气候资料的应用气候资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气候资料可以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水资源管理中,根据气候资料可以预测降水量和径流量,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总之,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是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反映出气候要素的不同特征和规律。

气候资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用统计学方法解析气候变化趋势

利用统计学方法解析气候变化趋势

利用统计学方法解析气候变化趋势统计学方法在解析气候变化趋势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气象数据,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来揭示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及未来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并以实例来说明这些方法的应用。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来研究气候变化趋势。

时间序列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系列观测数据。

通过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对过去几十年的气温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并根据这一趋势来推测未来的气温变化。

其次,回归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气候变化趋势。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来探究温室气体排放与气温升高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建立的回归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气温变化趋势。

另外,聚类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在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聚类分析可以将一系列观测数据按照其相似性进行分组,从而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结构。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聚类分析将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进行分类,以便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并找出其变化趋势。

此外,统计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

例如,方差分析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时间段之间的气候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协方差分析可以用于探究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利用统计学方法解析气候变化趋势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我们可以揭示气候变化的规律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学方法仅仅是分析气候变化的工具之一,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数据来全面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未来,随着数据获取和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统计学方法在研究气候变化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7 7 3 5 8
27 6 2 4
20 6 4 5 7
26 25 8
19 4 6
1998年7月北京最高温度 1998年7月北京最低温度
注:适用于数据量很小时
图例——柱状(Histogram)图
1998年7月北京最高温度 1998年7月北京最低温度
10
8
Frequency Frequency
8 6
例如,当数据遵循于高斯分布(正态 分布)时,平均值能够很好的体现数据的 中心趋势。
而当数据不满足高斯分布时,通常 的平均值计算方法很可能会产生错误的中 心趋势结果。
Robustness以及Resistance
• 一个统计分析被称为resistance,则表 明它不会受到数据极值的影响,或者 说当数据中的小部分,甚至较大部分 发生变化后,所采用的统计方法计算 结果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34 7 1 7 0 33 0 6 32 2 9 7 31 7 0 2 8 4 5 30 5 2 1 0 29 6 5 3 4 7 5 3 28 4
枝叶 26 0
mean 22.7 median 23
25 0
24 4 1 2 6 8 1 7 23 5 3 9 0 6 4 3
22 3 8 1 4
• 对称性统计量(Symmetry)---偏态系数 R&R:Yule-kendall 指数
YK

(q0.75
q0.5 ) (q0.5 IQR
q0.25 )

(q0.25
2q0.5 q0.75 ) IQR
经验分布
图例——枝-叶(Stem-and-Leaf)图
mean 30.8 枝 叶 median 30.5
正态分布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正/右偏态分布
负/左偏态分布
正和负偏更为robustness和 resistance的统计量
• 位置统计量(Location)---平均数 R&R:中位数 剪裁平均 (trimmed mean---trimean)
Trimean q0.25 2q0.5 q0.75 4
例如,一组数据为11,12,13,14,15, 16,17,18,19,其平均值为15,但改变 数据为11,12,13,14,15,16,17,18, 91,其平均数为23。(平均值计算方法失 效)
百分位数
• 百分位数经常应用于气候分析中; • 百分位数是本章需要重点强调的部分; • 怎么计算百分位数?
3. 在学习以上统计量的同时,学会绘制 相关的统计图。
统计量
中心趋势统计量
• 所谓中心趋势统计量,指的是我们用一个 数值来描述样本资料在哪一个位置或者集 中在哪个中心位置上的数据是最有代表性 的。
• 常见的中心趋势统计量包括:
平均数(mean) 中位数(median) 众数(mode)
一组数据为 {x1, x2, x3, x4, x5,K , xn}
由小到大重新排序
变为
{x(1) , x(2) , x(3) , x(4) , x(5) ,K , x(n)}
得到各种百分位数,如中位数,上四分位数, 下四分位数等。
中心趋势统计量——中位数
• 中位数(median)
对于重新排列的数据
相对于方差的更为robustness和 resistance的统计量
• 离散程度统计量(Spread)---方差 R&R:内四分位数的范围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IQR q0.75 q0.25
相对于偏态系数的更为robustness和 resistance的统计量
{x(1) , x(2) , x(3) , x(4) , x(5) ,K , x(n)}
中位数为:
q0.5


x , ([n1]/ 2)
x(n / 2) x([n / 2]1)

2
,
n odd n even
类似计算可以得到四分位数 q0.25 和 q0.75 , 即“hinges”(Tukey,1977)
中心趋势统计量——众数
• 众数(mode) 一个数据序列中出现频次(概率)最高 的数。
变化幅度统计量
• 统计量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描述 的仅仅是气候变量分布中心在数值上的大 小,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种变化与正常情况 的偏差和变化的波动。变化幅度统计量即 表征距离分布中心远近程度的统计量。
• 变化幅度统计量包括:
中心趋势统计量——平均数
• 平均数(mean) 对于包含有 n 个样本的一个变量 x
x1, x2,K , xi,K , xn
样本平均值为:
x

1 n (x1

x2
K

xn )

1 n
n i 1
xi
,即
Robustness以及Resistance
• 一个统计分析被称为robustness,则 表明该分析不会受到数据分布特征的 影响;
幅度
s 2

1 n 1
n i 1
( xi

x )2
•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方差的平方根
分布特征统计量
• 通常用样本的偏态系数来体现数据的分布 特征,即对称性。
• 计算公式如下:
n
[1/(n 1)] (xi x )3

i 1
s3
正态以及偏态分布示意图
第二章 基本气候状态的 统计量
Part 1 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量以及
经验分布
学习目的
资料
实测 模式 资料 资料
气象和气 候分析的
根本
第一步
分析数据的 基本特性
进 一 步
……
学习目标
1. 介绍常用的表征基本气候状态的统计 量的特性;
2. 学习有关表征中心趋势、变化幅度以 及经验性的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6 4
4
2 2
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Tmax (oC)
0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Tmin (oC)
距平(anomaly) 方差(varianc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变化幅度统计量——
距平、方差和标准差
• 距平( anomaly )
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xi与 x (平均数)之间的 差就是距平 ,即 x

x
方差(variance)

xi

x
描述样本中数据与以平均数为中心的平均振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