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比喻句

合集下载

作文中常用的比喻句

作文中常用的比喻句

作文中常用的比喻句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下面是关于作文中常用的比喻句的内容,欢迎阅读!1、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

2、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在田野里挨挨挤挤的,放佛是谁不小心打翻了春姑娘的金色墨水瓶,弄得到处都是金灿灿的。

3、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4、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

5、秋的羞涩红晕,一直蔓延到纤弱的树枝,最终停留在顽皮的叶儿上。

6、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7、嫩嫩的小草破土而出,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代表着全新的希望和崭新的明天。

8、荷花很美丽,像一个羞红了脸的小姑娘,在风中翩翩起舞。

9、我很喜欢那纷纷飘落的树叶,那枯黄的落叶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它们随风飞舞着,美极了。

10、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1、难忘那清爽的潮湿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

就像艳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

12、那朵桃花,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用它细腻的双手托着脸庞,好象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脸儿绽的通红通红,宛如云霞一般。

13、雪花又像珍珠一样亮闪闪,犹如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空中跳来跳去,犹如星星般点缀茫茫夜空。

14、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好像是在向秋日分手。

15、雪花象一个个小仙女。

它从天空中落到地上时总是转几个圈,往右边飘飘,又往左边靠靠,才依依不舍地飘落到地上,象仙女下凡。

16、雪花在风中飞飞扬扬,像恬静的姑娘柔若无骨的纤纤玉手。

17、路旁的花儿开放了,伴随微风轻轻起舞,不时向我招招手,点点头。

18、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高考作文语言训练定稿和答案[1]

高考作文语言训练定稿和答案[1]

高考作文语言训练一、借得佳句成华章——引用句古今作家都十分重视引用。

可以起到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之妙用。

但引用必须与所论证的观点或文章的中心相一致, 并且在行文上自然和谐, 能融为一体。

(一)实例赏析【例1】在人类的语言中, 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 那就是“祖国”。

屈原抱石怀沙, 投身汨罗江时, 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 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时, 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时, 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 引颈就戮时, 面不改色, “我自横刀向天笑”, 他想到的还是“祖国”。

陆放翁说“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梦牵魂绕、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

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讲: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他甘洒热血, 视死如归, 所报者, 也是“祖国”。

对祖国, 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

为了祖国的命运, 他们甘愿将血肉之躯献出, 化入祖国的大地, “血沃中华肥劲草, 我以我血荐轩辕”。

【例2】纵观天下有志者, 总是夙兴夜寐, 百折不挠, 孜孜以求, 心甘情愿为社会奉献的。

千百年来, 奉献精神如同血液, 在我们民族躯体中不息地流动;如同乳汁,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灵魂;如同火炬,点燃了炎黄子孙的爱国赤诚。

从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 从“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 到“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愿与人民共患难, 誓将热血固神州”的朱德总司令, 到“亏了我一个, 幸福十亿人”的南疆卫士, 真是英雄万千!他们在奉献之时, 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 而是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事业。

高考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比喻句

高考语文作文语言训练之比喻句

作文语言训练之比喻句因为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所以,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除了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外,还能把深奥的道理,抽象的事物,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的独特作用。

它既适用于议论文,也适用于记叙文。

比喻在议论文中,小而言之,可作为修辞手法运用,以句为单位出现;大而言之,它可作为论证方法使用,以段或篇为单位出现。

例一理想是前进的航标,实干是扬帆的航船;没有航标,航船就会触礁沉没;有了航标,没有航船也达不到目的地。

想盖大楼,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想要流长,必须有不竭的源泉;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必须有把理想变成实干的精神。

——《理想与实干》例二成功的得来,看似一蹴而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的发芽、开花。

一粒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即使环境恶劣,也仍可能生存;但如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同样无济于事,这只会在土地里发霉乃至腐烂。

说到底,机遇的作用就是如此。

例一把理想喻为路标,把实干喻为航船,通过两者缺一都不能胜利抵达彼岸的事实,形象地阐述了人应该有理想,而远大的理想又必须通过实干来实现这一深刻的道理。

形象的比喻使全段的说理显得极透彻。

例二以春雨喻机遇,以种喻成功,通过春雨可使生命力茁壮的种子破土而出,无法使干瘪的种子萌芽的形象比喻,阐明了机遇与成功的关系。

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于文采。

例三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海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懦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堵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

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

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从一道高考真题谈比喻修辞的用法(借喻和借代)(2)

从一道高考真题谈比喻修辞的用法(借喻和借代)(2)

这道语文高考题确实有点难2024年新高考1卷语言运用部分考查了“借喻”这种修辞,从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借喻修辞的特征,错把借代当借喻,以致得分很低甚至不得分。

下面谈谈借喻这种修辞的特点以及和暗喻、明喻、借代的区别。

原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官方答案】示例一: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示例二: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正确运用修辞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要求仿照第一段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的修辞手法,以“云”为本体,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学生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然后根据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这一特征,给“云”这个本体找一个合适的喻体,云的特点有洁白、柔软、飘逸等,据此可将喻体定为棉花、羊群等,然后按照要求写句子。

“借喻”中本体“云”不能出现,也不能出现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可组织答案为: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一、什么是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比喻是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的。

借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比喻,没有喻词,本体一般也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这样可以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2024年写作常用比喻句

2024年写作常用比喻句

写作常用比喻句写作常用比喻句11.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2.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3.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4.小姑娘的心灵像雪花一样纯洁。

5.庄稼汉们站在地头,望着这片黄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心里像酿了蜜一样的甜。

6.她的__写得很好。

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7.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8.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9.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

10.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11.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2.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3.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14.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5.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17.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18.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19.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0.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

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21.书是智慧的钥匙。

22.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企业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23.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高考必背的比喻句的

高考必背的比喻句的

高考必背的比喻句的高考必背的比喻句的大全1、书是智慧的钥匙。

2、我们像小鸟一样。

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4、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5、西湖象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6、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7、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

8、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9、百灵鸟在树枝上唱着动听的歌。

10、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11、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12、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13、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14、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15、战士们像箭一样地穿过熊熊大火。

16、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17、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18、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19、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20、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3、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2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5、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26、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

27、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28、天冷极了,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

29、蝴蝶、蜜蜂在花丛中跳着迷人的舞姿。

30、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31、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

32、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33、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34、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35、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36、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37、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38、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39、棉花象朵朵小巧的白云般堆满了枝头一样。

40、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41、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42、河面闪着阳光笑,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43、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栋长长的房子。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方式表达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比喻0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02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03作用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04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

【例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例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喻词有“是、成为、出现”等;形式:甲是乙。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春天本该是春天的味道,如花的草的,蓝蓝浅浅的悠忽地飘散。

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

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

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

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

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卖售新鲜。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相跟着疯生疯长。

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

月亮已经升了上来。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高考比喻类作文

高考比喻类作文

高考比喻类作文
《高考不是独木桥》
一提到高考,很多人就觉得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窄得要命,掉下去就惨了。

可我觉得呀,高考它更像是一场超级马拉松。

我记得我上高中那会,为了高考真的是拼了老命了。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挣扎着从被窝里爬起来,迷迷糊糊地洗漱,然后赶紧往学校奔。

到了学校,一坐就是一整天,那练习题、试卷堆得跟小山似的。

特别是那数学题啊,有时候真把我给绕晕了,感觉脑袋都要成浆糊了。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这就和跑马拉松一样,中途退场可不行,得咬牙坚持。

每一次攻克一道难题,就像是在马拉松比赛中超越了一个对手,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还有那些一起奋斗的同学们,我们互相鼓励着,就如同在马拉松赛道上一起并肩前行的伙伴。

高考那两天,就像是冲刺的阶段。

虽然紧张到手心出汗,但还是鼓足了劲向前冲。

当最后一科考完,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跑完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虽然疲惫,但充满了成就感。

其实呀,就算高考没取得特别好的成绩,那也不代表人生就完了呀。

这世界这么大,出路多着呢。

高考不是独木桥,它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绝不是唯一的道路。

就像跑马拉松,这一场没跑好,还有下一场可以努力嘛。

现在回头想想,那段为高考奋斗的日子,真的是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语言训练之比喻句因为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所以,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除了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外,还能把深奥的道理,抽象的事物,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的独特作用。

它既适用于议论文,也适用于记叙文。

比喻在议论文中,小而言之,可作为修辞手法运用,以句为单位出现;大而言之,它可作为论证方法使用,以段或篇为单位出现。

例一理想是前进的航标,实干是扬帆的航船;没有航标,航船就会触礁沉没;有了航标,没有航船也达不到目的地。

想盖大楼,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想要流长,必须有不竭的源泉;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必须有把理想变成实干的精神。

——《理想与实干》例二成功的得来,看似一蹴而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的发芽、开花。

一粒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即使环境恶劣,也仍可能生存;但如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同样无济于事,这只会在土地里发霉乃至腐烂。

说到底,机遇的作用就是如此。

例一把理想喻为路标,把实干喻为航船,通过两者缺一都不能胜利抵达彼岸的事实,形象地阐述了人应该有理想,而远大的理想又必须通过实干来实现这一深刻的道理。

形象的比喻使全段的说理显得极透彻。

例二以春雨喻机遇,以种喻成功,通过春雨可使生命力茁壮的种子破土而出,无法使干瘪的种子萌芽的形象比喻,阐明了机遇与成功的关系。

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于文采。

例三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海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懦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堵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

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

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例四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芬芳。

童年是一首馨香的乐曲,伴我快快乐乐地生活;少年是一首清纯的乐曲,随我无忧无虑地成长;青春是一首蓬勃的乐曲,送我自由自在的飞翔。

例三与例四均为开头段。

例三是一篇高考作文的开头。

全段几乎全由对称句构成,而三组对称句中,又有两组由比喻句构成。

所以读走来,不仅具有形式美与节奏美,而且还可由比喻引发一种形象美。

例四则是由三个比喻句构成的排比句,以乐曲喻童年、少年、青年,既使成长的三个阶段层次鲜明,又给人一种清新活泼感,由此两例不难看出,好的比喻句,应以句群的形式出现,与排比句、对称句、反复中心句等多种句式综合使用,这样才会使文段锦上添花。

精彩语段1、一位诗人写道:爱心似春风,融化一切坚冰;爱心如甘泉,慰藉羁旅的过客;爱心如白云,负载这世界和我们灵魂一同飞向天堂。

2、老师,一声亲切的呼唤,一缕浓浓的亲情,一曲心中的赞歌。

老师,您是一座拱桥,我是从您弯曲的脊背上走过的学子。

老师,您是一张坚韧的弓,我是从弓里射出的一枚箭,这枚箭已到了目标点。

老师,您是冰雪覆盖的荒漠中的一株松树,不畏风而折腰,不畏雪而压倒,傲然信挺立着,用自己宽大的枝叶守护着根部的小树苗,不让它们受到丝毫的伤害。

如今,他们已长成了参天耸立的大树。

强化练习1、在括号内,为下列比喻句填写喻体或本体。

(1)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勤奋是叶,毅力是(),成功是()。

(2)痛苦是严格的老师,留给我们那么多思索;挫折是硕大的(),使我们的青春变得锋利。

人活在逆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怯懦。

(3)像风筝一样的人生,只能飘浮不定;像()一样的人生,才能坚定不移。

(4)理想是悬崖上的(),奋斗便是攀登的()。

(5)如果知识是海洋,我愿做条()在海洋里遨游;如果书本是天空,我愿做只()在空中遨翔。

(6)若把生命比航船,理想是人生的();它会给你巨大的推动力,带领你到达光辉的彼岸。

(7)自信是(),没有它,你的追求舟就会在浩淼的人生长河里搁浅。

自强是(),没有它,再蓬勃的人生之树也会枯萎。

自谦是(),有了它,你就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自大是(),沾上它,你就会沦为拼搏之路上的病夫。

()是骨骼,没有它,你永远挺不直自己的腰。

自戒是(),它可以避免你成功电路上的火灾。

自新是(),它可以使在堕落之海里挣扎的人获得新生。

(8)常言道: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但是,书也有好坏之分。

好书是智慧的通道,人类进步的();坏书则是精神的的(),使人走向罪恶的根源。

(9)书中有(),可以医治愚蠢;书中有(),可以解除饥馑;书中有黄金,可以改变贫困。

书中有神力,可以扭转根源。

(10)时间,是一条贯穿人生的(),它的分秒日月,一环紧扣一环;只有握住今天,才能赢得明天;只有环环不松,才能攀上光辉的顶点。

(11)自满是学习道路上的(),这的表面平滑掩盖着无底深渊;谁一陷进去,执迷不悟,就会与停滞为伍,与腐臭结伴。

沿着勤奋的路标不断前进吧,只有它能通向科学技术的峰巅。

(12)如果把理想比作(),天资就是锐利的();只有用勤奋拉满弓弦,才能射中闪光的十环。

(13)理想是(),可以击出星星之火;理想是(),可以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可以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到底是什么?初出茅庐者高唱:“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饱经风霜者嗫嚅: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猪的理想是饱吃足睡;鹰的理想是不受羁绊,自由翱翔;发财者的理想是富了更富;革命者的理想是血沃故土……2、模仿所给例句,再写三个比喻句,句式应与例句大体相同。

尝试是一首歌,一首引人奋进、催人向前的进行曲;尝试是一首诗,一首,尝试是一杯酒,一杯;尝试是一杯香茗,一杯。

3、模仿例句的结构,再仿写三个比喻句。

朋友是春天的雨,当你伤心时为你落泪;朋友是夏天的;朋友是秋天的;朋友是冬天的。

4、模仿划线句,再写两个结构与之大体相同的比喻句。

有人说,人生之美在于平凡而伟大的选择;有人说,人生之美在于抗争、拼搏的经过;有人说,人生之美在于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但我却认为,人生之美在于梦想永存!梦想是一首高亢激昂的歌曲,只要你还唱着,屡遭打击与磨难的心就不会沉寂落寞;梦想是;梦想是!5、在横线处续写比喻句,注意上下文的语意连贯。

我不是宿命论者,但我知道,上帝给的都不会太多。

翻开历史沉重的书页,在每个成功者的背上,我们似乎都可以看到这样两个字:苦难。

千百年来,在人类或是书写或是口述的成功经历中,都闪烁着这样两个字:苦难。

苦难之于成功,正如大风之于船帆,正如烈火之于金矿;正如;正如;正如。

何为苦难?它必不是花朵的温室,却也不是日晒风吹——真正的苦难是什么?它必是狂风,暴虐地席卷一切;它必是;它必是;它必是。

对懦弱者,它毫不怜惜;对抱怨者,它使其不寒而栗;对自命不凡者,它使其颜面扫地;这,就是苦难!6、对“经历”为文题,扣住“经历”与“人生”的关系,写一段文字,要尽量多地用比喻句。

经历经历是人生的财富。

丰富的经历,丰富的人生;传奇的经历,传奇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

7、以《不自满,永远是上进的车轮》为题写一个议论片段,要求:(1)必须永远比喻揭示自满的危害性和不自满的益处。

(2)必须综合运用排比句或因果句。

8、下面一段文字,论点与论据不够一致,缺乏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如果以《跬步与千里》为题来改写这段文字,该如何重新组织材料?要求:(1)必须使用原文中的两个例子;(2)必须运用比喻句来揭示“跬步”与“千里”之间的关系。

附原文:学习要刻苦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的确如此,我国古代的射箭手纪昌,为了学好射箭的基础,就先练基本功。

第一步练眼睛长久地睁着不动,直练到连针尖刺到眼边都不眨,才练第二步。

随后,每天都找一个细小目标,眼睁睁地盯着,要求能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这才去练习射箭。

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名射手。

还有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从小潜心学书,从点、横、撇、捺学起,不知经过多少寒冬酷暑,他练完了就到池边洗笔,天长日久,竟把池水染黑了。

试想,如果他们没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能够成为名手吗?参考示例:1、(1)根、干、果(2)磨刀石(3)铁锚(4)鲜花、绳索(5)鱼儿、鸟儿(6)风帆(7)帆、根、明镜、鸦片、自立、保险丝、救生圈(8)阶梯、鸦片(9)良药、美食(10)金链(11)泥潭(12)箭靶、箭(13)石、火、灯2、尝试是一首诗,一首读前向往、读时朦胧、读后深思的诗;尝试是一杯酒,一杯“品你千杯也不厌倦”的淡淡的酒;尝试又是一杯香茗,一杯品尝时稍觉苦涩,品味之后回味无穷的香茗。

3、朋友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给你清凉;朋友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绽放;朋友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给你温暖。

4、梦想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只要它尚“鸣于鞘”中,跋涉的旅行者就不会被满眼的荆棘吓退;梦想是心中永远不灭的灯塔,只要它还亮着,心灵就不会被黑暗湮没!5、(1)正如山岩之于攀登者,正如激流之于轻舟,正如珍珠之于蚌。

(2)它必是暴雨,高傲地鞭笞一切;它必是霜雪,寒气逼人,如君临天下;它必是冰雹,破坏摧毁,似地裂山崩。

6、伟大的一生,像黄河一样跌宕起伏,像长江一样神奇壮美。

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伟大的一生,像黄山一样奇峰迭出,像泰山一样大气磅礴。

经历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经历是人生的矿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

经历就是体验,经历就是积淀。

没有体验,就没有生存的质量;没有积淀,就没有生存的智慧。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有独特的求索经历、奋斗经历、坎坷经历、磨难经历……人生的真谛在经历中探寻,人生的价值在经历中实现。

诗云:自古人才有磨难,从来懒汉无伟男。

人生的真谛在何处?只在经历不平凡。

7、(1)不自满,永远是上进的车轮。

是的,人们只有不自满,方能孜以求进;人们只有不自满,方能跃跃以探索。

有了不自满,方能有百尺竿头的更进一步;有了不自满,方能有百尺“危楼”的更进一层。

不自满,它就像一叶扁舟,载着拥有它的人到达理想的彼岸;它就像一架云梯,使踏着它的人直攀成功的峰巅;它就像一盏明灯,引导垂青它的人走向光明。

翻历史的画卷,无数伟人志士正是受益于不自满。

正因为牛顿不为拾得一两枚“贝壳”而沾沾自喜,所以他才能终成现代力学的奠基人;正因为居里夫人不为一两项发现而洋洋自得,所以她才能终“镭”的母亲;正因为陈景润不为攀上一两个台阶而喜形却步,所以他才能闯入歌德巴赫猜想的神圣殿堂。

不自满,总是给拥有它的人以恩惠,给向往它的人以上进。

(2)知不足方能知进取。

一个人一旦知足,这时,自满就会像绊脚石,阻住你进取的步伐;就会像毒蛇,吞噬你上进的信念;就会像鸦片,麻醉了你求知的欲望。

这就意味着你将固步自封,你将无所事事,你将沦为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