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 第六章 部分 6.3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第六章部分6.3

砌体结构第六章部分6.3

砌体结构第六章部分6.3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通过合理抗震设计,采取恰当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在9度和9度以下地震区内建筑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应当包括:1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强度验算;2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措施抗震措施是为了弥补抗震验算中的不足或无法计算的部分,因为抗震计算目前还很不完备或严密,抗震构造措施更是用来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要求。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1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多层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水平地震作用而引起的,因此,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多层砌体结构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水平振动时以剪切变形为主,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宜采用底部剪力法。

多层砌体房屋地震作用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1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当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高宽比不超过《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限制时,由整体弯曲而产生的附加应力不大。

因此,可不做整体弯曲验算,而只验算房屋在横向和纵向水平地震作用影响下,横墙和纵墙在其自身平面内的抗剪能力。

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当抗震横墙间距不超过限值要求时,认为:横向地震作用全部由横墙承担;纵向地震作用全部由纵墙承担。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1 计算简图⑴将水平地震作用在结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验算;⑵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⑶各抗侧力构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相同。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嵌固于基础顶面竖立的悬臂梁,将各层质量集中于各层楼盖处。

GnFn+ FnFiGiGjH iH jFEkG i——集中于质点i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 i包括第i层楼盖自重和作用在该层楼面上的可变荷载,以及该层上下层墙体自重的一半。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砌体结构第六章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第六章配筋砌体结构

实例
N fA
N 180 kN M 14kN .m
MU10砖,M5混合砂浆, H0=4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试验算其承载力。
(1)沿截面长边验算:
A 0.37 0.49 0.1813 m2
f 1.5MPa a 0.8 A 0.9813
H 0 / h 4000/ 490 8.16
配筋砖砌体构件
配筋是提高砌体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 配筋方式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性能
第一阶段:在单块砖中出现第一批 裂缝,此阶段受力特点与无筋砌体 相同,但出现第一批裂缝时的荷载 为 (0.6 ~ 0.75)N
u
第二阶段:裂缝逐渐增多但发展缓 慢,不能沿砌体高度形成连续裂缝 (这是其与无筋砌体最大的不同)。 第三阶段:部分砖严重开裂,甚至 压碎,最后导致砌体完全破坏。
H0 / b 4000/ 370 10.8
0 fA 0.85 0.98131.5 181300
226834 N 226.8kN
结论: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采用冷拔低碳钢丝焊接方格网
b 4( As 12.6mm2 , f y 430MPa 320MPa), f y 320MPa
配筋砌体构造要求
(1)体积配筋率
0.1% 1%
(2)钢筋直径及间距 d 8mm,30mm a 1mmm
(4)所用砂浆不低于M7.5,灰缝厚应 保证2mm保护层
注意三个问题
(1)偏心距过大(e/h>0.17)或高厚比过大 ( 16) 不宜用配筋砌体; (2)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尺寸大于另 一方向尺寸时,尚要进行垂直于弯矩作用平 面的验算,按轴心受压验算; (3)当配筋砌体下端与无 筋砌体交接时,应验算无 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砌体结构第六章部分

砌体结构第六章部分

注:1 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当采用多孔砖时,其孔洞 应用水泥砂浆灌实。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其孔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Cb20的混凝土灌实; 2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表中材料强度等级 应至少提高一级。
第六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6.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6.2.3 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 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 毛料石柱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m。
注: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6.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6.2.5 截面尺寸及材料要求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2.1 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 6m的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6.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2 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 总高度应比表7.1.2 的规定降低3m ,层数相应减少一层; 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 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0m 的房 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为保证横墙间的楼盖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以传递地震作用,抗 震横墙的间距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表7.1.5 的要求:
表7.1.5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房屋类别 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 土楼、屋盖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木楼、屋盖 底层框架—— 抗震墙 上部各层 烈 6 18 15 11 7 18 15 11 度 8 15 11 7 9 11 7 4
⑤ 所有纵横墙交接处及横墙的中部,均应增设满足下列要求的构造柱: 在横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层高,在纵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4.2m,最小截面 尺寸不宜小于240×240mm,配筋宜符合下表。 构造柱的纵筋和箍筋设置要求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本)

《砌体结构》课后习题答案(本)

第三章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的计算3.1柱截面面积A=0.37×0.49=0.1813m 2<0.3 m 2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γa γa =0.7+0.1813=0.8813查表2-8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1.83Mpa ,f =0.8813×1.83=1.613Mpa7.1037.06.31.10=⨯==h H βγβ 查表3.1得:ϕ= 0.8525 kN N kN N fA 1403.249103.249101813.0613.18525.036=>=⨯=⨯⨯⨯=ϕ满足要求。

3.2(1)沿截面长边方向按偏心受压验算 偏心距mm y mm N M e 1863106.06.03210350102.1136=⨯=<=⨯⨯== 0516.062032==h e 548.1362070002.10=⨯==h H βγβ 查表3.1得:ϕ= 0.6681 柱截面面积A=0.49×0.62=0.3038m 2>0.3 m 2 γa =1.0查表2-9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07Mpa , f =1.0×2.07=2.07 MpakN N kN N fA 35015.4201015.420103038.007.26681.036=>=⨯=⨯⨯⨯=ϕ满足要求。

(2)沿截面短边方向按轴心受压验算14.1749070002.10=⨯==h H βγβ 查表3-1得:φ0= 0.6915因为φ0>φ,故轴心受压满足要求。

3.3(1)截面几何特征值计算截面面积A=2×0.24+0.49×0. 5=0.725m 2>0.3m 2,取γa =1.0 截面重心位置m y 245.0725.025.024.05.049.012.024.021=⎪⎭⎫ ⎝⎛+⨯⨯+⨯⨯= y 2=0.74-0.245=0.495m截面惯性矩()()232325.0495.05.049.0125.049.012.0245.024.021224.02-⨯⨯+⨯+-⨯⨯+⨯=I =0.02961m 4截面回转半径 m A I i 202.0725.002961.0=== T 形截面折算厚度h T =3.5i=3.5×0.202=0.707m(2)承载力m y m N M e 147.0245.06.06.01159.0630731=⨯=<=== 164.0707.01159.0==T h e 22.12707.02.72.10=⨯==T h H βγβ 查表3-1得:ϕ= 0.4832 查表2-7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7Mpa则承载力为 kN kN N fA 63016.7251016.72510725.007.24832.036>=⨯=⨯⨯⨯=ϕ3.4(1)查表2-8得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 =1.83 Mpa砌体的局部受压面积A l =0.2×0.24=0.048m 2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 0=(0.2+2×0.24)×0.24=0.1632m 2(2)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5.1542.11048.01632.035.01135.010>=-+=-+=l A A γ 取5.1=γ (3)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kNN kN N fA l 13576.1311076.13110048.083.15.136=≈=⨯=⨯⨯⨯=γ%5%46.2%10076.13176.131135<=⨯- 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课件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课件
公元前 1134 年至公元前 771 年已有烧制的瓦。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已有烧制的大尺寸空心砖。公元 317 年~ 558 年已有实心砖的使用。石料也由最初的装饰浮雕、台基 和制作栏杆,到后来用于砌筑建筑物。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在国外,大约在 8000 年前已开始采用晒干的土坯。 5000~6000 年前左右经凿琢的天然石材已广泛使用;采用 烧制的砖也有约 3000 年的历史。古代砌体结构的成就是辉 煌的。享有悠久历史声誉的埃及胡夫金字塔,是现存世界最 古老的石结构。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二)配筋砌体
1. 配筋砖砌体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组合砖砌体 (a)(b)(c)组合砖砌体构件截面;(d)混凝土或砂浆面层组合墙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2.配筋砌块砌体
(a)
配筋砌块砌体
(b)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为
1.大力发展轻质高强的各种实心砖、空心砖、砌块和高强度砂浆, 提高砌体强度、减轻自重、提高砌筑效率、节约材料、减少运输 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空心制品还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大力发展各种工业废料制品和混凝土砌块等新材料,对于解决 城市工业废料处理、治理环境极为有效,还可解决生产黏土砖与 农业争地的问题。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第六章 砌体结构基本知识
影响砌体强度的主要因素
a 块体和砂浆的强度 b 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及弹性模量的影响:砂浆的流动性
大,对提高砌体强度有利; c 块体的尺寸与形状、灰缝厚度 d 砌筑质量(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程度)与灰缝厚度:过薄

砌体结构第6章

砌体结构第6章

采用方格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宜采用3~4mm ;采用连弯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不应大于 8mm; 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m,并不应 小于30mm; 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 浆层。 当采用连弯式网时,网的钢筋方向应互相垂直 ,沿砌体高度交错布置。S n 取同一方向网的竖 向间距。
在荷载作用下,砌体、钢筋和混凝土获得共同的 变形,但每种材料对应于其自身的极限强度时的 压应变不同。钢筋最小 0.0011 ~ 0.0016 0.002 ~ 0.004 混凝土次之, ~ 0.002 c 0.0015 ,砌体最大 故在荷载作用下,钢筋先屈服,混凝土随之达 到抗压强度,而砌体未达到其抗压强度。 计算时以强度参与系数来体现。对混凝土面层, s 0.9 0.85 s 1.0 m 0.9 、 ;对砂浆面层 , 。 com 0 100 rc 0 rc 组合砖砌体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为:
fc
A
——砖砌体的截面面积。
3.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
(1)附加偏心距
ea
h
2
(1 0.022 )
2200
2.截面钢筋应力及受压区相对高度的界限值 钢筋 As (近荷载端钢筋屈服)应力为 f y ;
钢筋 As (远荷载端钢筋)的应力(单位为Mpa, 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应按下列规定 计算: x / h0 • 小偏心受压时,即 b
N com fAn f c Ac f y As


4 1 l 3 b c
式中 com ——组合砖墙稳定系数,查表6-2; ——强度系数,当 l bc小于4时取 l bc 等于4; l ——沿墙长方向构造柱的间距; bc ——沿墙长方向构造柱的宽度; An ——砖砌体的净截面面积; Ac ——构造柱的截面面积。

砌体结构第六章

砌体结构第六章

地球呈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形状, 赤道半径为6378km, 极半径为 6357km,
平均半径约6371km。
6.1 砌体房屋的震害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由地表至核心可分为性质不同的三层: 地壳:厚度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密度2.7~3.0g/cm3 地幔:上地幔 下地幔 厚度约1000km,密度3.30g/cm3 厚度约1900km,密度5.70g/cm3
700km 处约为2000℃;
地核内部可高达4000~ 5000℃。
6.1 砌体房屋的震害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
板块构造理论 1 太平洋板块 2 美洲板块 3 亚欧板块 4 非洲板块
5 印度洋板块
6 南极洲板块
6.1 砌体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震害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表面断层
6.1 砌体房屋的震害
二、与地震相关的基本知识
6.1 砌体房屋的震害
2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人工建筑物遭受 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地震烈度的用途:


作为震害的简便估计;
为地震工作者提供人一种宏观尺度来描述地震影 响的大小; 作为一种粗略而简便的指标,为地震工程总结抗 震经验、进行烈度区划,从而规定地震动设计参数。

在课件常用规范中有《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1999),可供参考。
6.1 砌体房屋的震害
3 设防烈度 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 的地震烈度。 建筑所在地区遭受地震的影响,由抗震设防烈度来体 现。 抗震设防烈度按照我国规定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 设计特征周期来表达。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土木建筑】6砌体结构-PPT课件

【土木建筑】6砌体结构-PPT课件
梁,其各自的变形与产生其地震剪力的重力荷载代表 值有关。
基本要求
外墙四角、 大洞口两侧 大房间、 楼梯间、 电梯间四 角处
第一档
+ 每 隔 一 开 间 横 墙 与 外 墙 交 接 处
第二档
第三档
+ 山墙与 纵横墙 交接处
+ 横 墙 与 内 外 纵 墙 交 接 处
4、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⑴ 最小截面 240*180
412
6@ 250
2 6@ 500
7度6层 8度5层 9度
一、房屋的体型与防震缝
1、 建筑平立面应规则,抗侧力墙应均匀布置
不规则体型
2、 优先采用横墙承重和纵横墙承重方案 不宜采用纵墙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
纵横墙承重 震害经验:纵墙易摔出。
纵墙承重
3、 纵横墙宜均匀对称,上下左右对齐,易于传力。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震害经验:
楼梯间的整体性差, 房屋的端部和转角 处变形大。
4 1 4 6@ 200
⑵ 马牙槎(五皮砖)与墙连接
1m长与墙拉结
⑶ 构造柱的上下拉接
上与圈梁拉接,下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二、圈梁
1、作用: ⑴ 提高房屋的整体性,使房屋形成整体箱形。
⑵ 提高楼盖的刚度和整体型。
⑶ 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 ⑷ 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的影响。
2、圈梁的设置要求 见P147表6.10 纵墙: 6、7度隔层设,8度、9度层层设
8度 18m. 6层
9度 12m. 4层
对医院、学校等、横墙间距较大的建筑,总高度应减 少3m 2、最大高宽比 为了防止建筑物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不发生整体弯曲破 坏,规范未规定对这类建筑进行整体弯曲验算,而是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通过合理抗震设计,采取恰当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在9度和9度以下地震区内建筑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应当包括:1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强度验算;2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措施抗震措施是为了弥补抗震验算中的不足或无法计算的部分,因为抗震计算目前还很不完备或严密,抗震构造措施更是用来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要求。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1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多层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水平地震作用而引起的,因此,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多层砌体结构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水平振动时以剪切变形为主,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宜采用底部剪力法。

多层砌体房屋地震作用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1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当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高宽比不超过《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限制时,由整体弯曲而产生的附加应力不大。

因此,可不做整体弯曲验算,而只验算房屋在横向和纵向水平地震作用影响下,横墙和纵墙在其自身平面内的抗剪能力。

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当抗震横墙间距不超过限值要求时,认为:横向地震作用全部由横墙承担;纵向地震作用全部由纵墙承担。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1 计算简图⑴将水平地震作用在结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验算;⑵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⑶各抗侧力构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相同。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嵌固于基础顶面竖立的悬臂梁,将各层质量集中于各层楼盖处。

GnFn+ FnFiGiGjH iH jFEkG i——集中于质点i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 i包括第i层楼盖自重和作用在该层楼面上的可变荷载,以及该层上下层墙体自重的一半。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下表采用。

可变荷载种类组合值系数雪荷载0.5屋面积灰荷载0.5屋面活荷载不计入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楼面活荷载 1.0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藏书库、档案库0.8其他民用建筑0.5吊车悬吊物重力硬钩吊车0.3软钩吊车不计入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Ek 1eq F a G a 1——相当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多层砌体房屋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 max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0.05)地震影响设防烈度6789多遇地震0.040.080.160.32罕遇地震—0.500.90 1.402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G eq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3 质点i 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i :Ek 1(1)(1,2)i i i n n jj j G H F F i n G H δ==-=∑G i 、G j ——分别为集中于质点i 、j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H i 、H j ——分别为质点i 、j 的计算高度;δn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对多层内框架砖房可采用0.2,对其他砌体房屋可采用0.0。

ΔF n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Ek n n F F δ∆=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4 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 Eki ——第i 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λ——剪力系数,7度时为0.012,8度时为0.024,9度时为0.040。

Eki j jn nj i j i V F G λ===>∑∑水平地震作用和剪力G i G 1G n F i F n F 1F iF n V i V iV 1V n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2.4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 ,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

n+1n+1n+1Ek n+1kkk=1G H F F G H =∑突出屋顶小房屋的层间地震剪力:房屋下部任意层层间地震剪力:n+1n+13V F =i k n+11n k V F F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2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墙体平面内的抗侧力等效刚度很大,而平面外的刚度很小,一个方向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主要由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墙体来承担,而与地震作用相垂直的墙体,承担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很小。

横向地震剪力全部由各横向墙体来承担;纵向楼层地震剪力由各纵向墙体承担。

随着楼盖水平刚度不同和抗侧力构件刚度的不同,分配给各抗侧力构件的水平地震剪力也将不同。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1横向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⑴刚性楼盖房屋:——现浇和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按各横墙的等效刚度比例分配imim Ekiik1nk K V V K==∑K im —第i 层第m 片墙的等效侧向刚度。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imim Ekiik1nk A V V A==∑A im 、A ik —分别为第i 层第m 、k 片墙的截面积。

当楼层各横向抗侧力墙体高度相同,高宽比均小于1,采用的砌体材料强度等级相同时,可按各道墙体的水平截面积比例分配: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⑵柔性楼盖房屋:——木楼(屋)盖按各横墙从属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imim Ekiik1mk S V V S==∑imim Ekiik1mk G V V G==∑G im 、G ik —分别为第i 层第m 、k 片墙所承担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S im 、S ik —分别为第i 层第m 、k 片墙的所承担的重力荷载面积。

当楼盖荷载为均布荷载时,可改写为: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⑶中等刚性楼盖房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取上述两种方法的平均值imim im Eki ik ik 1112m mk k A S V V A S ==⎛⎫ ⎪ ⎪=+ ⎪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2纵向地震剪力的分配由于楼盖沿纵向的水平刚度较横向的水平刚度大得多,故可将纵向水平地震剪力按墙体刚度比例分配给各纵墙。

imim Ekiik1nk K V V K==∑imim Ekiik1nk A V V A==∑当楼层各横向抗侧力墙体高度相同,高宽比均小于1,采用的砌体材料强度等级相同时,可按各道墙体的水平截面积比例分配: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3墙体抗震承载力的验算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一、无筋砌体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墙体和石砌体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vE REf AV γ≤V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墙体剪力设计值;A ——墙体横截面面积,多孔砖取毛截面面积;γ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对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震墙取0.9,其他抗震墙取1.0,自承重墙0.75。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vE N vf f ζ=f vE : ——砖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 ——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砌体类别δ0/f v0.0 1.0 3.0 5.07.010.015.020.0粘土砖、多孔砖0.801.00 1.28 1.50 1.70 1.952.32混凝土小砌块1.25 1.752.25 2.603.10 3.954.80注:δ0: ——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3墙体抗震承载力的验算2 混凝土小型砌块墙体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vE t c y s c RE1[(0.30.05)]V f A f A f A ζγ≤++f t :——芯柱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 c ——芯柱截面总面积;As ——芯柱钢筋截面总面积;ζc ——芯柱参与工作系数,按下表采用。

填孔率ρρ<0.150.15≤ρ <0.250.25≤ρ <0.5ρ≥0.5ζc1.01.101.15注:①当同时设置芯柱和构造柱时,构造柱截面可作为芯柱截面,构造柱钢筋可作为芯柱钢筋;②填孔率指芯柱根数(含构造柱和填实孔洞数量)与孔洞总数之比。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3墙体抗震承载力的验算二、配筋砌体1 网状配筋或水平配筋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墙体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vE s y s RE1()V f A f A ζγ≤+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 c ——芯柱截面总面积;A s ——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钢筋总截面面积,其配筋率(ρv = A s /A)应不小于0.07%且不大于0.17%;ζs ——钢筋参与工作系数,按下表采用。

墙体高宽比0.40.60.8 1.0 1.2ζs0.100.120.140.150.12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3墙体抗震承载力的验算2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体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c vE c t c y s RE 1[()0.08]V f A A f A f A ηζγ≤-++f t :——中部构造柱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 c ——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对于横墙和内纵墙,A c >0.15A 时,取0.15A ;对外纵墙,A c >0.25A 时,取0.25A ;A s ——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其配筋率不小于0.6%,大于1.4%时取胜1.4%;ζ——中部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居中设置一根时取0.5,多于一根时取0.4;ηc ——墙体约束修正系数,一般情况取1.0,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8m 时取1.1。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3墙体抗震承载力的验算墙体截面的抗剪强度验算——选择不利墙段 承担水平地震作用较大的墙段;竖向压应力较小的墙段;墙体截面被削弱较多的墙段。

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6.3.4计算例题(略)第六章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6.3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本节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