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用技巧

合集下载

相机、镜头、光源如何选择(建议收藏)

相机、镜头、光源如何选择(建议收藏)

相机、镜头、光源如何选择(建议收藏)机器视觉在跨多个学科的行业和研究领域实现了令人兴奋的新进展。

设计机器视觉系统似乎令人生畏,本文概述了机器视觉系统的不同方面,目的是帮助相机、镜头、光源的选择。

相机机器视觉相机中的传感器是一项技术,可从视场(FOV) 中的相应对象创建图像。

传感器是相机中规格最多的部分,它决定了相机的一些最重要的特性。

这些重要特性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尺寸、像素尺寸、光谱特性和快门类型。

由于适用于不同目的、应用和技术的相机型号种类繁多,因此了解相机的应用非常重要。

最常见的相机接口是通用串行总线(USB) 和千兆以太网 (GigE),这些接口提供标准化的数据传输协议和软件兼容性。

此外,相机接口决定了数据传输速度和相机同步等规格USB 3.1 Gen 1 是一种通用接口,数据传输速率限制在 5 Gb/s 左右。

GigE 连接范围从 1000 Mb/s 到 10 Gb/s。

数据传输速度影响帧速率。

对于在FOV 中快速移动的物体,与USB 接口相关的更快数据传输速率可能是比 USB 接口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实时视频捕获。

通常,USB 为相机供电。

默认情况下,大多数GigE 接口不为摄像机供电。

但是,某些 GigE 接口可以使用以太网供电 (PoE) 或输入/输出连接 (GPIO)。

这些 PoE 和 GPIO 接口将需要额外的电缆和电源。

传感器尺寸决定了FOV 的大小和系统的主要放大倍率(PMAG)。

图1 显示了用于传感器格式的命名约定,该命名约定基于1930 年代至 1990 年代用于电视摄像机的过时阴极射线摄像机管。

带有数字的命名约定不提供有关它们所指的传感器尺寸的直接信息。

但是,规格表上为成像镜头指定了最大传感器格式。

如果相机传感器大于镜头的最大传感器格式,则传感器边缘会变暗;这种现象称为渐晕。

在选择成像镜头时,传感器尺寸兼容性很重要。

主要用于机器视觉相机的传感器技术有两种。

CCD和CMOS传感器,两者都将光转换为电子信号。

远心镜头如何进行参数选型

远心镜头如何进行参数选型

远心镜头如何进行参数选型远心镜头是一种用于工业视觉领域的光学镜头,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自动化检测等领域。

在选择远心镜头时,需要考虑许多参数,包括工作距离、视场角、焦距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远心镜头参数的意义和选择方法。

工作距离远心镜头的工作距离,也叫作工作距,指的是从镜头到被测物体的最短距离。

不同的远心镜头工作距离不同,通常在100mm至300mm之间。

选择工作距离需要考虑被测物体的大小和工作场景的环境。

如果被测物体较小,比如小于50mm,那么工作距应该选择较小的镜头,以保证能够清晰地观察被测物体。

如果被测物体较大,那么就需要选择较大的工作距离的镜头。

此外,工作场景的环境也应该考虑,如果环境狭小,需要选择较短的工作距离镜头。

视场角视场角是指镜头所能捕获到的场景大小,通常用度数来表示。

例如,30mm镜头的视场角能够捕获到400mm×300mm的场景。

视场角与焦距有关,焦距越大,视场角越小,焦距越小,视场角越大。

在选择视场角时需要考虑被测物体的大小和工作场景,如果被测物体较小,则需要选择较小的视场角,以便捕获到被测物体的全部内容。

如果被测物体较大,则需要选择较大的视场角,以便在一定距离内捕获到其全部内容。

此外,还需要考虑工作场景是否需要全景视野,如果需要,则需要选择大视场角的远心镜头。

焦距远心镜头的焦距是指镜头的焦点到像面的距离。

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小,视场角越小。

焦距和工作距离有关,通常,大工作距离的远心镜头焦距也会相对较大。

在选择焦距时,需要考虑被测物体的大小、所需放大率和工作距离。

如果比较小的被测物体需要高放大率时,需要使用较大焦距的远心镜头。

如果远心镜头所需工作距离较远,则需要使用较大焦距的镜头来压缩远心镜头的感光面积。

其他参数除了工作距离、视场角和焦距,还有许多其他参数需要考虑。

例如,光学畸变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影响成像效果;分辨率需要达到应用要求;光学线性度需要保持在一定水平。

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择

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择

E 研 。一
3 )
其 中 EJ 示 光 轴 i处 的 像 面 照度 ; 表 为 i处 与光 轴 的
夹角 ;。 E 为像 面 中心 照 度 ; r为 镜 头 的透 光 率 ; 镜 卢为
头 的成 像倍 率 . 通过 式 ( ) 式 ( ) 知 , 2 、 3可 整个 像 面照 度
分 布不 均 匀 , 中心 向边 缘 逐渐减 弱 , 由 增加 相对 孔径 有
1 镜 头 的 主 要 参 数及 成像 质量 评 定

中 , 究共 轴球 面理 想 光学 系狁 削脱 研
眷 篓 攀
~~
囤 2 镜 头 参 数
第 6 期
张 五 一 等 : 器 视 觉 系 统 中 镜 头 的 选 择 机
1 1 பைடு நூலகம் 距 .
相机 视场 角和 焦 距 的关 系用 图 的形 式表 示 出来 , ] 以
也称 作物 距 , z 用 表示 . 般来 说镜 头 可 以看 到无 穷 远 一
相 机 的焦距 一 般 印刻在 镜 筒 的外 圆周上 , 单位 为 mm.
焦距 跟成 像 大小有 着 直接 的关 系 , 关 系式 如下 : 其
h 一 一 _ tn 厂 aw () 1
处 , 以不存 在最 大 的工作距 离 . 所 但是 镜头 却存 在最 小 的工 作距 离 , 如果镜 头在 最小 工作 距 离之 内工作 , 得 将 不到 清 晰 的图像 . 在镜 头 上 有 一 个可 以调 节 工 作距 离
相 机镜 头 是 由多 个 一定 直径 的透 镜 组 成 , 中一 其 般 还设 置一 个 直径 可 变 的金 属 光孔 , 以 限制 进 入 镜 用 头 的光 束 的大小 , 这个光 孔 通常称 为 “ 孔径 光 阑” 孔 径 . 光 阑对 它前 方 ( 物方 ) 的光学 元件所 成 的像 , 为“ 射 称 入

工业镜头相关参数

工业镜头相关参数

工业镜头相关参数工业镜头是一种用于工业应用的专用光学镜头,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系统、工业自动化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

在选择和使用工业镜头时,了解相关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业镜头相关参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工业镜头。

1. 焦距 (Focal Length)焦距是工业镜头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镜头的放大倍率和视场角。

焦距越长,所拍摄的场景越小,放大倍率越大;焦距越短,所拍摄的场景越大,放大倍率越小。

一般来说,焦距越长的镜头适用于需要放大细节的应用,焦距越短的镜头适用于需要拍摄大范围场景的应用。

2. 对焦范围 (Focus Range)对焦范围是指工业镜头能够清晰对焦的距离范围。

在工业应用中,对焦范围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对焦范围较小的镜头适合需要对焦于近距离物体的应用,对焦范围较大的镜头适合对焦于远距离物体的应用。

3. 光学口径 (Optical Aperture)光学口径是指工业镜头镜片的直径大小,决定了镜头能够通过的光线量。

光学口径越大,镜头能够通过的光线越多,适用于低光条件下的拍摄。

光学口径对应的F值也是评估镜头透光能力的指标,F值越小,透光能力越强。

4. 图像传感器尺寸 (Image Sensor Size)图像传感器尺寸是指工业相机所使用的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大小。

工业镜头的图像传感器尺寸需要与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尺寸相匹配才能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常见的图像传感器尺寸有1/3英寸、1/2英寸、2/3英寸等。

5. 解析度 (Resolution)解析度是指工业镜头能够捕捉和呈现的图像细节数量和清晰度。

解析度通常以水平线对应的图像细节数量来表示,单位为线对每毫米。

较高的解析度意味着镜头能够捕捉更多的细节并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6. 失真率 (Distortion)失真率是评估工业镜头图像形变程度的指标。

镜头失真会使图像形状发生扭曲或拉伸,影响成像的准确性。

低失真率的工业镜头能够提供更真实、更准确的图像。

工业镜头选型技巧有哪些?

工业镜头选型技巧有哪些?

上海嘉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视觉光源的研发工业镜头选型技巧有哪些?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工业相机、图像处理软件和机器视觉光源固然很重要,但是光学镜头也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

所以其作用亦不可或缺,系统若想完全发挥其功能,工业镜头必须要能够满足要求才行。

选择合适的工业镜头,是降低机器视觉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当为视觉系统选择镜头的时候,应该分析下面几个因素,就可以针对具体应用确定合适的镜头。

距离约束自动化机器视觉系统和装配线所需的空间差异很大,不同的系统应用需要不同的安装空间。

所谓的工作距离,是指当图像在焦距范围内的时候,物体和工业相机镜头前端的距离。

它限制了视觉系统以及和视觉系统一起工作的设备所需要的空间。

景深光学系统的性能取决于允许的图像模糊程度,模糊可能源于物体平面或者图像平面的位置漂移。

景深是指由探测器移动引起的可以接受的模糊范围,它依赖于工作F数,可以用来衡量镜头的聚光能力。

物体特性上海嘉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视觉光源的研发 在为机器视觉系统选择工业镜头之前,必须确定物体特性和分析环境。

这个可视区域叫做无遮挡视场(FOV),相机芯片大小对于确定FOV所需要的光学放大倍数是非常重要的。

视野FOV:拍摄目标的大小。

工作距离WD:工业相机(镜头)到目标的距离。

配合使用工业相机的芯片大小。

由上面三个参数,可以确定使用镜头的焦距。

是否需要光学变焦:有些项目需要对不同的层面的目标进行拍摄的,所以可能需要考虑光学变焦镜头。

是否需要自动光圈:有些案例,周围光照不一致,需要考虑自动光圈,以保证图像亮度的一致性。

是否需要自动对焦:如果物体会出现在不同的层面,可以考虑自动对焦功能。

上海嘉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器视觉光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以工业检测、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科学研究等领域为主要研发及经营方向。

此外,公司还代理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和各类视觉附件。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FA镜头和远心镜头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FA镜头和远心镜头
对于远心光路的原理,其实可以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它就是普通的光学镜头在焦面上加上光阑,即 普通光路加小孔成像。 光阑:光阑是指在光学系统中对光束起着限制作用的实体。它可以是透镜的边缘、框架或特别设置的带孔屏。 其作用可分两方面,限制光束或限制视场(成像范围)大小。光学系统中限制光束最多的光阑,称为孔径光阑, 限制视场(大小)最多的光阑,称为视场光阑。
芯镜头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
FA镜头参数介绍
下表是一款500万分辨率镜头参数说明,可以支持2/3以下传感器芯片尺寸的相机。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
镜头的辅助器件
1 扩焦镜:安装在镜头和相机之间,改变焦距,但是物距不变。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
镜头的辅助器件
2 近摄接圈:安装在镜头和相机之间,可单独或者组合使用,是近距离成像的有效辅助配件。
FA镜头一般有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定焦镜头有对焦调节环和光圈调节环,变焦镜头则会多一个变焦调 节环如下图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
FA镜头的选型
选择FA镜头需要考虑以下几点,FA镜头能否满足技术要求 工作距离 景深 视野 分辨率 畸变 FA镜头能否满足技术要求 1)被测量物体是否在同一个测量平面,不在同一平面放大倍率是不同的。 2)FA镜头畸变小于1%是否影响检测结果 3)视差也就是当物距变大时,FA镜头对物体的放大倍数也会改变; 4)FA镜头镜头的解析度能不能满足要求; 5)由于视觉光源的几何特性,而造成的图像边缘位置的不确定性。不适当光源干扰下造成边界的确定性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
《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实战》
(4) 镜头的视野 视野 (Field of view):简称FOV,或者叫视场角,图像采集设备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即和靶面上的图像所对应 的物平面的尺寸;前面介绍过它和工作距离,镜头焦距和相机传感器芯片尺寸有关。相机标定和视觉精度也 需要视野的准确尺寸。

机器视觉镜头选型原则

机器视觉镜头选型原则

机器视觉镜头选型原则机器视觉是一种通过使用相机和其他传感器来模拟人类视觉以实现目标检测和识别的技术。

在机器视觉中,选择合适的镜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图像质量和视觉算法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机器视觉镜头选型的原则和参考内容。

1.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镜头能够捕捉细节的能力。

在选择镜头时,应根据需要的应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分辨率。

如果需要检测和识别小尺寸的目标或精细的图像特征,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分辨率的镜头。

2. 焦距:焦距决定了镜头的视场范围和放大倍率。

对于机器视觉应用,焦距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的视场范围和目标大小来确定。

较长的焦距可以提供更大的视场,但放大倍率较小;而较短的焦距可以提供更大的放大倍率,但视场较小。

3.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进入的光线量的孔径大小。

较大的光圈可以提供更多的光线,使图像更明亮,但深度-of-field 相对较浅;而较小的光圈可以提供更深的景深范围,但可能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

光圈的选择应根据可用的光照条件和需要的景深来确定。

4. 畸变:镜头畸变是指镜头图像与实际对象之间的形状偏差。

选择镜头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较小畸变的镜头,以确保图像准确地反映出实际场景。

5. 透过率:透过率是指镜头对光线透过的能力。

一个高透过率的镜头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光线,提供更明亮和清晰的图像。

因此,在选择镜头时,应尽量选择具有高透过率的镜头。

6. 调焦和变焦:一些机器视觉应用可能需要在检测和识别过程中动态调整焦距。

因此,在选择镜头时,应考虑是否需要具有自动调焦或变焦功能。

7. 传感器尺寸:镜头的传感器尺寸应与相机传感器尺寸匹配。

如果相机使用较小的传感器,选择适当尺寸的镜头以确保最佳的图像质量和性能。

8. 适应环境:在选择机器视觉镜头时,还需要考虑应用的环境条件,例如室内还是室外,光照条件等。

根据环境中的光线质量和强度,选择镜头的特定设计和材料。

总的来说,在选择机器视觉镜头时,需要综合考虑应用需求、图像质量、光照条件以及环境要素等因素。

机器视觉中用工业镜头与工业相机CCD选型指导手册道

机器视觉中用工业镜头与工业相机CCD选型指导手册道

机器视觉中用工业镜头与工业相机CCD选型指导手册道镜头的参数指标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其功能就是光学成像。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将成像目标聚焦在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上。

镜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机器视觉系统的整体性能;合理选择并安装光学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1.镜头的相关参数1焦距焦距是光学镜头的重要参数,通常用 f 来表示。

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场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场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但距离远的物体分辨不很清楚;焦距数值大,视场角小,观察范围小,只要焦距选择合适,即便距离很远的物体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由于焦距和视场角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确定的焦距就意味着一个确定的视场角,所以在选择镜头焦距时,应该充分考虑是观测细节重要,还是有一个大的观测范围重要,如果要看细节,就选择长焦距镜头;如果看近距离大场面,就选择小焦距的广角镜头。

2光阑系数即光通量,用 F 表示,以镜头焦距 f 和通光孔径 D 的比值来衡量。

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 F 值,例如6mm/F1.4 代表最大孔径为 4.29 毫米。

光通量与 F 值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 值越小,光通量越大。

镜头上光圈指数序列的标值为 1.4,2,2.8,4,5.6,8,11,16,22 等,其规律是前一个标值时的曝光量正好是后一个标值对应曝光量的 2 倍。

也就是说镜头的通光孔径分别是 1/1.4,1/2,1/2.8,1/4,1/5.6,1/8,1/11,1/16,1/22,前一数值是后一数值的根号 2 倍,因此光圈指数越小,则通光孔径越大,成像靶面上的照度也就越大。

3景深摄影时向某景物调焦,在该景物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这个清晰区称为全景深,简称景深。

决定景深的三个基本因素: 光圈光圈大小与景深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焦距焦距长短与景深成反比,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物距物距大小与景深成正比,物距越大,景深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栏292006年2月刊 自动化博览Selection Technique of Lens in Machine Vision System1 概述光学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其功能就是光学成像。

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对成像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对成像质量的几个最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包括:分辨率、对比度、景深及各种像差。

镜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差异也非常大,但一般用户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往往对镜头的选择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得到理想的图像,甚至导致系统开发失败。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常见镜头的分类及主要参数介绍,总结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读者掌握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用技巧。

2 机器视觉系统中常用镜头的分类(1) 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划分把摄影镜头安装在一很大的伸缩暗箱前端,并在该暗箱后端安装一块很大的磨砂玻璃,当将镜头光圈开至最大,并对准无限远景物调焦时,在磨砂玻璃上呈现出的影像均位于一圆形面积内,而圆形外则漆黑、无影像。

此有影像的圆形面积称为该镜头的最大像场。

在这个最大像场范围的中心部位,有一能使无限远处的景物结成清晰影像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清晰像场。

照相机或摄影机的靶面一般都位于清晰像场之内,这一限定范围称为有效像场。

由于视觉系统中所用的摄像机的靶面尺寸有各种型号,所以在选择镜头时一定要注意镜头的有效像场应该大于或等于摄像机的靶面尺寸,否则成像的边角部分会模糊甚至没有影像。

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分类见表1。

表1 分类(2) 根据焦距分类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大类。

依据焦距的长短,定焦距镜头又可分为鱼眼镜头、短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五大类。

需要注意的是焦距的长短划分并不是以焦距的绝对值为首要标准,而是以像角的大小为主要区分依据,所以当靶面的大小不等时,其标准镜头的焦距大小也不同。

变焦镜头上都有变焦环,调节该环可以使镜头的焦距值在预定范围内灵活改变。

变焦距镜头最长焦距值和最短焦距值的比值称为该镜头的变焦倍率。

变焦镜头有可分为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大类。

变焦镜头由于具有可连续改变焦距值的特点,在需要经常改变摄影视场的情况下非常方便使用,所以在摄影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但由于变焦距镜头的透镜片数多、结构复杂,所以最大相对孔径不能做得太大,致使图像亮度较低、图像质量变差,同时在设计中也很难针对各种焦距、各种调焦距离做像差校正,所以其成像质量无法和同档次的定焦距镜头相比。

实际中常用的镜头的焦距是从4毫米到1000毫米的范围内有很多的等级,如何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是在机器视觉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光学镜头的成像规律可以根据两个基本成像公式即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来推导,对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常见设计模型,一般是根据成像的放大率和物距这两个条件来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的,在此给出一组实用的计算公式:· 放大率:m=h’/h=L’/L ;· 物距:L = f(1+1/m);有效像场尺寸3.2mm ×2.4mm (对角线4mm )4.8mm ×3.6mm (对角线6mm )6.4mm ×4.8mm (对角线8mm )8.8mm ×6.6mm (对角线11mm )12.8mm ×9.6mm (对角线16mm )21.95mm ×16mm (对角线27.16mm )10.05mm ×7.42mm (对角线12.49mm )36mm ×24mm 40mm ×40mm 80mm ×60mm 82mm ×56mm 240mm ×180mm电视摄像镜头电影摄影镜头照相镜头镜头类型1/4英寸摄像镜头1/3英寸摄像镜头1/2英寸摄像镜头2/3英寸摄像镜头1英寸摄像镜头35mm 电影摄影镜头16mm 电影摄影镜头135型摄影镜头127型摄影镜头120型摄影镜头中型摄影镜头大型摄影镜头机器视觉系统 中镜头的选用技巧王亚鹏(1972-)男,河北安平人,现就职于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任副总工程师、开发部经理,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模式识别。

(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北京 100080) 王亚鹏机器视觉专栏30自动化博览 2006年2月刊· 像距:L’= f(1+m);· 焦距:f = L/(1+1/m);· 物高:h = h’/m = h’(L-f)/f ;· 像高:h’= mh = h(L’-f)/f 。

(3) 根据镜头接口类型划分镜头和摄像机之间的接口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工业摄像机常用的包括C 接口、C S 接口、F 接口、V 接口、T 2接口、徕卡接口、M42接口、M50接口等。

接口类型的不同和镜头性能及质量并无直接关系,只是接口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也找到各种常用接口之间的转接口。

· C 接口和CS 接口是工业摄像机最常见的国际标准接口,为1英寸-32UN 英制螺纹连接口,C 型接口和CS 型接口的螺纹连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C 型接口的后截距为17.5mm ,CS 型接口的后截距为12.5mm 。

所以CS 型接口的摄像机可以和C 口及CS 口的镜头连接使用,只是使用C 口镜头时需要加一个5mm 的接圈。

C 型接口的摄像机不能用CS 口的镜头;· F 接口镜头是尼康镜头的接口标准,所以又称尼康口,也是工业摄像机中常用的类型,一般摄像机靶面大于1英寸时需用F 口的镜头;· V 接口镜头是著名的专业镜头品牌施耐德镜头所主要使用的标准,一般也用于摄像机靶面较大或特殊用途的镜头。

(4) 特殊用途的镜头· 显微镜头(Micro ),一般是指成像比例大于10:1的拍摄系统所用,但由于现在的摄像机的像元尺寸已经做到3微米以内,所以一般成像比例大于2:1时也会选用显微镜头;· 微距镜头(Macro ),一般是指成像比例为2:1~1:4的范围内的特殊设计的镜头。

在对图像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在镜头和摄像机之间加近摄接圈的方式或在镜头前加近拍镜的方式达到放大成像的效果;· 远心镜头(Telecentric ),主要是为纠正传统镜头的视差而特殊设计的镜头,它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围内,使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不会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这对被测物不在同一物面上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应用。

图1中下图为远心镜头的拍摄效果,上图为普通镜头的拍摄效果;图1 远心镜头的应用实例· 紫外镜头(Ultraviolet )和红外镜头(Infrared ),一般镜头是针对可见光范围内的使用设计的,由于同一光学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同一点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成像时不能会聚成一点,产生色差。

常用镜头的消色差设计也是针对可见光范围的,紫外镜头和红外镜头即是专门针对紫外线和红外线进行设计的镜头。

3 镜头的主要参数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以上介绍了不同类型镜头,即使对于同一类型的镜头,其成像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材质、加工精度和镜片结构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同时也导致不同档次的镜头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的巨大差异。

镜头的结构有很多种设计,比较著名的如四片三组式天塞镜头、六片四组式双高斯镜头。

对于镜头设计及生产厂家,一般用光学传递函数OTF (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来综合评价镜头成像质量,光学系统传递的是亮度沿空间分布的信息,光学系统在传递被摄景物信息时,被传递之各空间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其调制度和位相在成实际像时的变化,均为空间频率的函数,此函数称为光学传递函数。

OTF 一般由调制传递函数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与位相传递函数PT F (Phase Transfer Fu nction )两部分组成。

像差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方面,常见的像差有如下六种:· 球差,由主轴上某一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原光束不同孔径角的各光线,不能交于主轴上的同一位置,以至在主轴上的理想像平面处,形成一弥散光斑(俗称模糊圈),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球差,如图2所示;· 彗差,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在理想像平面处不能结成清晰点,而是结成拖着明亮尾巴的彗星形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彗差,如图3所示。

图2 球面像差 图3 彗形像差图4 像散专栏312006年2月刊 自动化博览· 像散: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斜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不能结成一个清晰像点,而只能结成一弥散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像散,如图4所示。

· 场曲: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物体经光学系统所结成的清晰影像,若不在一垂直于主轴的像平面内,而在一以主轴为对称的弯曲表面上,即最佳像面为一曲面,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场曲。

当调焦至画面中央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四周的影像模糊;而当调焦至画面四周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中央处的影像又开始模糊,如图5所示。

· 色差:由白色物体向光学系统发出一束白光,经光学系统折射后,各色光不能会聚于一点上,而形成一彩色像斑,称为色差。

色差产生的原因是同一光学玻璃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折射率不同,短波光折射率大,长波光折射率小,如图6所示。

图5 场曲 图6 色差· 畸变:被摄物平面内的主轴外直线,经光学系统成像后变为曲线,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畸变。

畸变像差只影响影像的几何形状,而不影响影像的清晰度,这是畸变与球差、慧差、像散、场曲之间的根本区别,如图7所示。

在评价镜头质量时一般还会从分辨率、明锐度和景深等几个实用参数判断。

图7 畸变(1) 分辨率(R esolu tion ):又称鉴别率、解像力,指镜头清晰分辨被摄景物纤维细节的能力,制约镜头分辨率的原因是光的衍射现象,即衍射光斑(爱里斑)。

分辨率的单位是“线对/毫米”(l p /m m )。

(2) 明锐度(Acutance ),也称对比度,是指图像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的对比度。

(3) 景深(D OF ):在景物空间中,位于调焦物平面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还能够结成相对清晰的影像。

上述位于调焦物平面前后的能结成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间之纵深距离,也就是能在实际像平面上获得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空间深度范围,称为景深。

(4) 最大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相对孔径,是指该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用D 表示)与焦距(用f 表示)之比,相对孔径=D/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