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厂深度水处理技术解析

合集下载

城市水厂中的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

城市水厂中的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

城市水厂中的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相比于传统处理而言,深度处理工艺往往在净水处理的标准处理工艺之后,旨在加强原处理工艺的功能或者清除某些微量污染物。

当前,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在城市水厂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并且积累了大量经验,成为世界各国改善水质的重要技术。

本文主要对三种常见的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即活性炭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程序以及薄膜净水技术进行了主要分析,并且对该三种技术在具体的城市水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阐述。

标签:城市水厂活性炭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程序薄膜净水技术应用1 活性炭吸附及其在城市水厂中的应用1.1 活性炭吸附。

作为一种能够清除水体中溶解性物质的有效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被广泛地应用于给水工程。

活性炭吸附主要受到以下三方面因子的影响:①水质条件:包括有机物之间的竞争、水中阳离子、温度以及PH等等,都会使活性碳吸附平衡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②有机物特性:亲水性、溶解度、分子极性、分子大小以及分子量等都是有机物的特性。

鉴于水是高极性分子,碳表面是非极性,所以其有机分子的极性特别小,同水分子间的吸引力也就极小,造成比较容易被活性碳吸附。

通常来讲,活性碳吸附量随着溶质极性和溶解度的降低以及相同族类分子量的增多而增加。

③活性炭自身性质:活性炭主要有3种,分别是纤维状活性炭、颗粒状活性炭以及粉末状活性炭。

在给水处理技术方面,纤维状活性炭是把活性炭制成织状,能够有效地吸附碳氢氯化物,纤维状活性炭在澄清湖原水中的应用表明,相比较于传统活性炭,纤维状活性炭在吸附饱和率与吸附速度方面具有优越性;颗粒状活性炭能够吸附消毒副产物,饮用水处理上一般将混凝沉淀作为颗粒状活性炭的前处理单元,该方式通过混凝沉淀将大部分颗粒性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去除,减少了颗粒状活性炭床的悬浮固体量及其床水头损失,加大去除量;粉末状活性炭大多应用在控制由于水质恶化或者季节性变化而造成的臭味问题,对于处理水体臭味,粉末状活性炭具有较强的能力。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摘要饮用水的净化技术与工程设施是保障人们饮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它是人类在与水源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的疾病所做的长期斗争中产生的,随着水源水污染及由此引起的疾病的变化,人们对常规处理进行深度处理使人们用上洁净的水。

本文主要对臭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碳技术、膜分离技术、深度氧化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臭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碳技术,膜分离技术,深度氧化技术一.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领域是饮用水处理[1]。

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其氧化还原电位在碱性环境中仅次于氟,远远高于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液氯。

研究发现,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它对水中己形成的三卤甲烷几乎没有去除作用。

同时臭氧氧化还可导致水中可生物降解物质增多,使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降低,容易引起细菌繁殖。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臭氧很少在水处理中单独使用。

臭氧在饮用水处理得主要应用有预氧化和后氧化[2]。

预氧化主要用途为改善感官之指标,铁、锰以及其它重金属,藻类,助凝,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氧化无机物质如氰化物、硝化物等。

臭氧后氧化主要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即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法。

进水先经臭氧氧化,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状态,这就提高了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微孔内部的可能性[3]。

活性炭能吸附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包括解决了臭氧无法去除的三卤甲烷及其前驱物质,并且微生物附着其上,可以发挥生化和物化处理的协同作用,从而延长活性炭的工作周期,保证了最后出水的生物稳定性[4],O3—BAC 现己广泛地推广应用于欧洲国家如法、德、意、荷等上千座水厂中,在欧洲臭氧活性炭技术己被公认为处理污染原水、减少饮用水中有机物浓度最有效技术[5],该项技术在我国正在逐步推广应用[6]。

目前对臭氧氧化机理研究和如何利用臭氧更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研究成为给水处理中关注的重点。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有效处理污水,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深度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污水深度处理的常见技术,并详细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1. 生物膜反应器技术生物膜反应器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膜处理污水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微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者膜上,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

常见的生物膜反应器技术有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浸没式生物膜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等。

2. 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去除的方法。

活性炭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强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重金属和某些难降解物质。

该技术适合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如印染废水和化工废水。

活性炭吸附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但活性炭的再生和回收成本较高。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对污水进行分离和浓缩的方法。

根据膜的不同特性和应用场景,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化学药剂使用等优点,适合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和溶解性无机物的污水。

然而,膜分离技术的成本较高,膜的污染和阻塞问题也需要解决。

4.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利用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紫外光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高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毒性物质,适合于处理工业废水和特殊污染源。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操作复杂、能耗较高。

5. 植物处理技术植物处理技术是利用植物的生理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方法。

常见的植物处理技术有人工湿地、浮床和水生植物滤池等。

植物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等优点。

然而,该技术对水质的处理效果受到环境因素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任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深度处理污水以减少污染物的含量和保护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1. 生物膜反应器(MBR)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将活性污泥和微孔膜结合起来的处理技术。

在MBR中,污水通过微孔膜,将污泥和水分离。

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微生物都被有效地去除。

MBR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

2. 反渗透(RO)反渗透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溶液中的溶质从溶剂中分离的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反渗透可以去除溶解性盐类、重金属、有机物等。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能耗较高。

3. 高级氧化技术(AOP)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产生强氧化性物质来降解污染物的技术。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光解、Fenton氧化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难降解有机物、色度物质和微污染物。

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4.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的技术。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吸附性,可以去除有机物、氯化物、重金属等。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活性炭。

5. 湿式氧化湿式氧化是一种将污水与氧气接触进行氧化反应的技术。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湿式氧化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硫化物等。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能耗较高且操作复杂。

6.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污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的技术。

通过选择性吸附和交换,离子交换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盐类、重金属等。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离子交换树脂。

综上所述,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包括生物膜反应器、反渗透、高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湿式氧化和离子交换。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自来水厂是用于生活、工业、农业等方面使用的唯一大规模自来水供应单位。

为了保证向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自来水,需要对水源进行净化处理。

本文将介绍水厂常用的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一、机械过滤工艺机械过滤工艺是水厂最早采用的一种水处理工艺,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过激水到滤料层,滤料层筛选杂质,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机械过滤器的滤料主要有石英砂、硅砂、玄武岩、活性碳等。

该工艺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缺点是需要更换滤料,维护费用高。

二、混凝沉淀工艺混凝沉淀工艺是默认的经典净水处理工艺,主要通过加入化学物质使溶解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通过混凝机的作用凝聚成大颗粒,随后再通过沉淀池沉淀下来。

该工艺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缺点是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并且会产生大量沉淀,污泥处理量大。

三、活性炭吸附工艺活性炭吸附工艺是利用活性炭表面的孔洞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余氯等物,从而实现水的去除异味、提高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优点是高效、安全、环保,缺点是只能去除水中有机物,处理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生物过滤工艺是将厌氧菌和好氧菌等微生物种植于过滤器中,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谢的过程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无机物质,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吸附杂质,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该工艺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对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但过滤器的运行维护难度较大。

五、反渗透工艺反渗透工艺是目前常见的比较高级的净水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水中的溶解物质、无机盐等通过压力将水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渗透通过,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该工艺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能有效减少水中有机物、胶体、无机盐等,缺点是处理成本高,过滤器容易受到污染。

总之,不同的净水处理工艺在不同的水源和水质要求下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效果。

对于水厂来说,提高净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方面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污水深度处理则是对污水进行更加彻底的处理,以确保排放出的水质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常见的技术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高级氧化技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常见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

- 活性污泥法:该方法通过将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

- 固定化生物膜法:该方法通过在一定的载体上固定微生物,形成生物膜,使污水通过生物膜时,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固定化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

- 人工湿地法:该方法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降解。

人工湿地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显著等优点。

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有机物等。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和吸附法等。

- 沉淀法:该方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发生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沉淀法适用于处理大量悬浮物和溶解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 过滤法:该方法通过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过滤法适用于处理悬浮物和溶解物含量较低的污水。

- 吸附法:该方法通过将污水与吸附剂接触,利用吸附剂对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吸附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利用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过程。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UV/H2O2氧化和Fenton氧化等。

- 臭氧氧化:该方法通过将臭氧与污水进行接触,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能将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全球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污水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与改善的重要环节,其中深度处理技术更是解决污水处理难题的重要手段。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是对污水进行高级处理,目的是去除污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氮和磷等化学物质,提高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达到回用水标准。

目前,深度处理包括生物法、物化法和膜分离法等技术,各种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被不同程度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1. 生物法生物法是通过微生物代谢能力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使化学物质的磷和氮化合物被转化或除去。

在此过程中,生物学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多种技术,通过不同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实现水质的深度处理。

活性污泥法是最广泛应用的生物法技术之一,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进水、沉淀、曝气、沉淀、出水等步骤。

在活性污泥池中,菌体将有机物质和氮磷化合物等转化或去除,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入外部高浓度的有机物来维持池内菌群的代谢活力。

和活性污泥法类似,生物膜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法技术,其利用基质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将有机物质和氮磷等化学物质转化或去除。

不同的是,在生物膜法处理过程中,它利用的是固定生物膜或流动生物膜作为附着物,将微生物细胞与有机物质充分接触,从而实现微生物的代谢转化。

2. 物化法物化法是利用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具体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

化学计量反应是物理化学深度处理的主要过程,可通过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密码反应来完成对有机物质、氮和磷等化学物质的处理。

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物化法,其通过将氧分配给有机物质,使有机物质氧化成CO2和水,达到深度处理的目的。

与氧化反应相对的是还原反应,废水中还原态氮和还原态磷化合物的去除可以通过还原指定还原再氧化的方式来实现。

除氧反应之外,化学沉淀法也是实现污水深度处理的重要技术。

在此过程中,通过沉淀法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磷和重金属离子。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

水厂常用净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应用效果水厂是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设施,而水厂的净水工艺则是保证水质清洁、健康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水厂净水处理工艺及应用效果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工艺、膜分离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工艺及其应用效果。

一、絮凝-沉淀-过滤工艺絮凝-沉淀-过滤工艺是水厂净水处理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絮凝、沉淀和过滤三个步骤。

1. 絮凝絮凝是利用絮凝剂将水中的浑浊物质和胶质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为后续的沉淀和过滤提供条件。

絮凝剂一般采用铝酸铵、聚合氯化铝等化学物质。

2. 沉淀沉淀是将絮凝后的颗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至底部,以分离悬浮颗粒物。

常用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砂池。

3. 过滤过滤是将经过絮凝和沉淀处理后的水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层、活性炭层等,去除残余的悬浮颗粒、胶体和微生物,使水质更加清洁。

这种工艺主要适用于处理中小型水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其处理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出水水质的透明度和澄清度,满足国家卫生标准。

二、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技术。

1. 微滤微滤是利用孔径在0.1-10微米之间的微孔膜,实现对水中大颗粒物质和胶体颗粒的截留和分离。

微滤工艺适用于水中微生物的过滤,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2. 超滤3. 反渗透反渗透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有机物质进行截留和分离,净化水质。

其处理效果非常好,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获得纯净水。

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水质稳定、操作简便、节能减排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利用活性炭对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物质和难降解物质进行吸附和去除的工艺。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的吸附材料,具有大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吸附工艺主要包括固定床吸附和流动床吸附两种形式。

其处理效果非常好,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异味、色度、有机物质和部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水质更加纯净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水厂深度水处理技术解析
1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03;2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3
【摘要】对目前常用的水厂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深度氧化法和膜过滤法的技术原理、研究进展与应用特点,为供水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提高
饮用水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厂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进展
0引言
水厂饮用水处理技术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应急处理和深度处理[1]等,常规和应急水
处理以物理沉降法、化学混凝法和生物分解法等相互搭配的多级联合处理最为常用,主要目
的是除去悬浮颗粒、胶体和微生物等,往往不能除去特征有机污染物,所以还需合适的深度
水处理进行补充。

按技术分类,目前常用深度水处理可分为活性炭技术、深度氧化技术与膜分离过滤技术等。

国内外对于深度水处理技术已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与生产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

本文综述了常用水厂深度水处理技术,分别介绍了各自具体处理方法及优缺点,为供水企业
的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活性炭吸附处理
活性炭技术原理是利用石墨微晶不同孔径结构的物理吸附能力,以及表面极性含氧有机
官能团的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对有机污染物分子进行吸附。

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物化性
能稳定、经济易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化工催化、废气吸收等工业与生活领域。

根据材料制备来源不同可将活性炭划分为果壳碳、煤质碳、木质碳和骨质碳,其中果壳碳因
孔径最小而得到较多关注。

根据材料存在形态不同可将活性炭分为颗粒碳、碳纤维与粉末碳
活性炭的性能表征手段一般参照国标(GB/T 12496.6-1999)和相关行标(DL/T 582-2004)规定,以粒度、表观密度、灰分、pH、漂浮率等作为物理指标,以对碘、亚甲基蓝和苯酚或木
质素、单宁酸等吸附值测定作为化学指标。

供水处理活性炭应具有吸附性好、机械强度高、
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345-2010《生活饮用
水净水厂用煤质活性炭》。

实际应用中较少采用单一活性炭吸附处理,目前活性炭发展趋势
一是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吸附能力,如在活性炭表面复合一层生物膜制成生物活性炭、
利用一定功率的微波辐射改性等;二是进行活性炭再生以提高使用效率,可用方法有催化氧
化法、药剂洗脱法、高温加热法等;三是采用活性炭与其他深度处理技术的联用,如已得到
成熟应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

该技术先对饮用水进行臭氧处理,将高分子有机物分
解为小分子如CH2Cl2、CHCl3等,再通过生物活性炭滤池吸附臭氧处理产生的小分子产物,
既弥补了臭氧处理无法解决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的缺陷,又提高了生物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
量和工作寿命。

2深度氧化处理
深度氧化处理技术[3]是指在声、光、电、催化剂等因素作用下产生自由羟基(?OH),
从而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或完全矿化为小分子化合物,该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催化氧化、光催化
氧化、湿式氧化、超声空化和电化学氧化等,具有降解效率高,环境友好,普适性强等特点。

Fenton法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深度化学催化氧化处理。

Fenton法因强氧化试剂
(Fe2+/H2O2)及其发明人Fenton而得名,在广义上是指采用光辐射(UV)、催化剂
(C2O2-4、EDTA)、或电化学手段,使得H2O2产生较强自由羟基以氧化有机物,且Fe2+还
原为Fe产生混凝作用的技术。

Fenton法具有较强氧化能力,可以有效氧化多种传统难分解
的有机物。

光催化氧化一般以半导体如纳米TiO2等作催化剂,TiO2填满电子的价带和空电子的导
带之间存在禁带,当hυ(光照能量)≥d(禁带宽度)时,价带上电子受激发发生跃迁,从而
形成光电子和价带空穴,光电子和空穴受电场作用分别迁移至粒子表面。

空穴具有极强的捕
获电子能力即强氧化性,可将有机物羟基和水分子氧化为自由羟基(?OH),从而实现对有
机物降解。

湿式氧化则是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150~350oC,0.5~20MPa)氧化剂如O2、O3、H2O2
等在液相中溶解度和传质系数升高,使得氧化剂与有机污染物之间发生自由基反应。

湿式氧
化在处理含油量和COD高的饮用水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且能耗少无二次污染。

超声空化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空化气泡,有机物在空化气泡提供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容易发
生物化反应,降解过程包括热分解、超临界氧化和自由基氧化。

首先,在空化泡内发生热分解,产生大量热量使空化泡中有机分子汽化并分解。

其次,空化泡内的高温高压可产生超临
界水,超临界水具有优良传质和氧化性能,可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

最后,空化泡产
生的热量还能将水分子分解为较高活性的H?和?OH自由基,自由基可进入水溶液将其中溶解
的有机物氧化。

电化学氧化主要是通过电解池产生的强氧化剂如NaClO、K2S2O8、CaC2O4等间接降解
有机污染物,因多功能性、高灵活性及易操作性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存在成本过高、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实际单独应用较少,往往与其他方法耦合使用。

3膜过滤处理
膜过滤分离的技术原理是以膜内外一定压力差、温度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等作为推动力,利用分离膜的滤孔尺寸能够滤过小粒径的水分子,而挡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特点,从而收
集到能够饮用的纯净水,因而该技术的关键在于膜材料的选择与表征。

膜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产能稳定、操作维修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但膜技术也存在一次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易受到污染而出现性能劣化、需要定期
清洗维护、技术研究还不够成熟等问题。

根据截留性能的不同,常用压力差膜技术可分为超
滤(UF)、微滤(MF)、纳滤(NF)和反渗透(RO),四种膜技术的特点及参数如表1所示。

不同类型膜技术的偶联是中水处理的应用趋势,一般先采取MF和UF作为预处理,再有选择地利用纳滤或反渗透技术。

4结语
关于水厂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目前较为广泛,但是考虑到水厂原水中存在较多污
染物,可能含有过量有机物、重金属、藻类植物等,且有害成分差异性大,因此无法采取一
种公认最佳的处理工艺,只能在兼顾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目标下,根据具体水质、环境及
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要求。

参考文献:
[1]叶少帆,王志伟,吴志超.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J]. 水处理技术,2010(06):22-28.
[2]杨敦,徐扬. 生活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J]. 给水排水,2007,33(z2):226-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