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通号(2009)93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2009-04-10

合集下载

接地端子技术交底

接地端子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二、适用范围桥梁下部工程综合接地施工。

三、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3.1、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接地极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

综合贯通地线上任意一点的对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每一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1Ω,施工时,现场应实测接地电阻,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2、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3.3、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桩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每个墩柱中应有一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并在墩身高出填土地面50cm位置设置接地端子,方便后期检查验收。

墩帽接地端子分别在垫石及接触网位置设置接地端子,接触网处接地钢筋需与接触网预埋螺栓环向焊接连接。

所有接地端子均布置在大里程側。

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安装接地端子。

本文仅以四线M型墩身接地端子安装位置做参考,参考图如下:四、工艺要求4.1、接地钢筋的安装布置,确保接地钢筋准确连接,接地钢筋及预埋件在每个桥墩上均设置,采用桥墩内沿立面中心对称的3根竖向直径≥16mm的主筋,并采用红色油漆进行局部标识供检查和识别之用,其上端采用接地端子与梁上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下端与承台环型接地钢筋连接,同时接地钢筋伸入墩帽中与顶帽钢筋焊接形成电气回路,伸入承台要与承台顶、底钢筋同焊接形成电气回路,钢筋焊接要求采用双面焊≥10cm,单面焊≥20c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4.2、桥墩接地钢筋及与之连接的外露接地端子每个桥墩一般设置在地面以下0.2m处,当桥墩位于水中时可不设,外漏接地端子通过一根直径≥16mm的钢筋与接地钢筋连接形成一个电气回路,接地钢筋露出混凝土以外部分进行锌铬涂层防锈处理。

4.3、每个接地端预埋接地端子,并设M16的内螺纹,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铁路综合接地

铁路综合接地








6、综合接地总体技术要求
1)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1Ω; 2)对于综合接地接入物必须进行单端接入,不能构成电流回路,尤其是对 于电缆外壳,构筑物钢筋均应单端接入,不能形成通路,以免烧损设备破 坏绝缘及对构筑物强度产生影响。 3)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沟槽内; 4)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应优先 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 利用时,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 应增加人工接地体;为防止对预应力钢筋的影响,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 合接地系统。 5)接地装置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端子 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平齐。 6)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 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2(或直径不小 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2 (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 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 距(须总截面满足上述要求)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4mm或16mm的钢筋。结 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

3 、沿线需接地防护的其他相关专业,均有各自专业完成接地装置设计 后,按照综合接地技术要求,可就近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
(2)、施工过程控制
接地电阻的测试单位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如前段电阻测量值经推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时,在余下部分接地网敷设中采取相应补救 措施。阶段接地电阻测量数据及时反馈给设 计单位,接地电阻的测试严格按照国家电力 行业标准《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测量原则》 (DL475-2006)进行测量,以保证测量值 的可靠性。

铁路信号相关现行规范

铁路信号相关现行规范

铁路信号相关现行规范铁路信号相关规范1、TG/01-201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部分及普速部分);2、铁建设[2005]285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3、铁建设[2006]48号《铁路信号设计规范》;4、铁建设[2000]445号《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5、TB/T3027-2002《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6、TB/T3060-2002《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7、TB/T3206-2008《ZPW-2000轨道电路技术条件》;8、TB/T2465-2010《车站电码化技术条件》;9、科技运函[2004]15号《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暂行)》;10、运基信号[2010]386号《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暂行)》;11、运基信号[2010]738号《关于实施调度集中(CTC)软件统一工作的通知》;12、铁总运[2014]353号《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3.0》;13、运基信号[2011]377号《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安全要求》;14、科技运[2010]138号《列控中心技术规范》;15、铁运【2012】213号《临时限速服务器技术规范(暂行)》16、科技运[2010]136号《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2.0)》;17、铁运[2006]26号《铁道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18、铁建设[2007]39号《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19、运基信号[2007]535号《铁道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举例设计》;20、运基信号[2008]362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补充规定》;21、经规标准[2009]35号《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通号[2009]9301);22、运基信号[2009]676号《关于印发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和调度集中系统(CTC)组网方案和硬件配置标准(暂行)的通知》;23、运基信号【2010】709号《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技术条件》;24、运基信号[2009]719号《信号系统与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接口技术条件》;25、铁总运[2015]156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暂行技术条件》的通知》。

承台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承台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4、接地钢筋焊接要求:双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14的“L”型焊接。
5、对于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混凝土的方式。图示接地钢筋均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
如有相关问题,请及时与技术员联系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
2、在每根桩中设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图示基桩布置形式仅为示意,每根基桩的接地钢筋采用一根通长主筋N1′,为确保良好接地,采用相邻两根搭接,在与环接网可靠连接。(采用相邻两根,考虑大部分桩基设计有两种不等长主筋,开挖后无法辨别是否通长)。
3、承台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采用φ20圆钢)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及桩基主筋相连,另一端与墩身的中及墩帽处接地端子相连。墩帽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设置在桥墩终点侧立面。(设置位置详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通号(2009)9301-08)。特别注意:承台中预埋墩身接插钢筋应闭合焊接,再与承台中接地网可靠焊接,焊接方法采用搭接焊。
6、所以接地钢筋间的联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焊接要求详见焊接示意图(通号(2009)9301-08),图示为接地钢筋电气连接示意,施作时应根据具体的钢筋配筋。
7、焊接方法必须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严禁采用点焊连接。
交底附录:
1、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2009)9301))
2、承台接地系统参考施工图
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名称:中铁二十四局宁杭客运专线NHZQ-4标二分部编号: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设计图纸交底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设计图纸交底

路桥建设兰渝铁路工程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设计图纸技术交底路桥建设兰渝铁路工程LYS-11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录1.图纸目录 (2)2.适用范围 (3)3.设计原则 (3)4.总体技术要求 (4)5.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4)6.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5)7.车站范围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7)8.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8)9.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8)10.工艺要求 (10)11.综合接地工程数量统计原则 (11)12.施工注意事项 (12)⑴、明挖、桩基础桥墩综合接地 (12)⑵、无砟、有砟轨道箱梁和无砟轨道连续箱梁、桥台综合接地 (12)⑶、路基综合接地 (13)⑷、隧道综合接地 (14)⑸、不带边沟、带边沟站台墙综合接地 (14)⑹、附属工程综合接地 (14)13.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示意图 (14)⑴、双边焊接 (14)⑵、单边焊接 (15)⑶、接地钢筋交叉点焊 (15)⑷、电缆槽底部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示意图 (16)⑸、贯通地线接续及分支连接示意图 (16)⑹、接地端子类型示意图 (17)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设计图纸技术交底1.图纸目录《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设计说明》《综合接地系统构成示意图》《明挖基础桥墩综合接地示意图》《桩基础桥墩综合接地示意图》《无砟轨道箱梁综合接地示意图》《有砟轨道箱梁综合接地示意图》《T形梁综合接地示意图》《无砟轨道连续箱梁综合接地示意图》《双线下承式钢桁架综合接地示意图》《跨线桥综合接地示意图》《框架桥综合接地示意图》《桥台综合接地示意图》《桥梁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综合接地示意图》《桥梁插板式声屏障综合接地示意图》《Ⅰ、Ⅱ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示意图》《Ⅲ、Ⅳ、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示意图》《隧道二次衬砌综合接地示意图》《隧道初期支护综合接地示意图》《全封闭衬砌隧道综合接地系统接地极示意图》《隧道内接地端子设置示意图》《隧道洞室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隧道斜切式明洞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综合接地示意图》《硬质岩路堑地段、涵洞地段综合接地示意图》《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综合接地示意图》《路基与隧道过渡段综合接地示意图》《路基电缆槽及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示意图》《路基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综合接地示意图》《路基插板式声屏障综合接地示意图》《无中间站台车站综合接地示意图》《有中间站台车站综合接地示意图》《不带边沟站台墙综合接地示意图》《带边沟站台墙综合接地示意图》《双块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示意图》《I型板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示意图》《接地连接及接地端子示意图》2.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设计、施工。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16)9301)

设计
图号 通号(2016)9301-01
铁 路 综合接地系统
复核 目 次 比例 日期 2016.10
设 计 说 明
一、任务来源 本图册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2014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总 建设函〔2014〕176号)和《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 标准的函》(经规计财函〔2014〕28号)的要求编制。 二、适用范围 本图适用于路基、桥梁、隧道、站场、轨道、结构、声屏障等工程综合接地系统的设计及 施工,不适用于盾构隧道等特殊工点。 使用单位应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和通用参考图的适用范围正确 选用本图,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三、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1.《标准型弹簧垫圈》GB/T 93-1987 2.《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3.《不锈钢棒》GB/T 1220-2007 4.《平垫圈A级》GB/T 97.1-2002 5.《六角螺母C级》GB/T 41-2000 6.《紧固件 热浸镀锌层》GB/T 5267.3-2008 7.《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0-2008 8.《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9.《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3-2014 10.《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1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 3233-2010 1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G/01-2014 13.《铁路贯通地线暂行技术条件》TJ/DW142-2012 14.《复合材料(SMC)电缆槽暂行技术条件》TJ/DW163-2014 15.《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接触网接地与回流安装图》(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通 化[2009]1009) 16.《铁路路基电缆槽》(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通路[2010]8401) 17.《时速350km高速铁路桥梁插板式金属声屏障》(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通 环[2010]8323) 四、设计原则 1.接地安装位置及方式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2.接地安装方式不得影响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站台、声屏障等结构性能。 3.接地安装位置和方式应便于现场维护。 4.接地安装材料应符合环保、节能要求。 5.接地钢筋焊接施工应符合有关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防火规范的规定。 五、主要技术要求 1.综合接地系统应遵循等电位连接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网支柱、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构物和电气设备必须接入综合接 地系统。 (2)距贯通地线20m范围以内的铁路建筑物构筑物的接地装置应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 接。 2.贯通地线敷设应平顺,不得形成环状;外护套无损伤、变形。贯通地线连接处应采用防 腐措施,可缠绕防腐胶带处理。 3.敷设在电缆槽内的贯通地线与通信信号电缆之间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 4.应优先利用桥梁、隧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 体,或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并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地段,桩基础桥墩利用构筑物内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体,明挖基础桥墩 在基底底面设1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体。 (2)隧道地段,利用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作为接地体,全封闭衬砌隧 道在仰拱填充层内设置钢筋网作为隧道接地体。 (3)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内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体。当接触网支柱基 础内没有非预应力结构钢筋时应增设专用接地钢筋。 5.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及工程实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拆模后的接地端子面应与混凝土 面齐平或高出不大于5mm。 (2)施工后的接地端子孔塞应完整,端子孔内无异物堵塞。 6.接地连接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强电设备、设施的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槽内。

隧道综合接地

隧道综合接地
contents
编制依据
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接地钢筋的焊接 接地电阻的检测
一、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 (2009)9301;
2.宁杭公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综合接地技术是客运专线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 能直接影响客运专线电子、电器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 防护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等电位连接并确 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接 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7、隧道仰拱接地极设置
⑴、暗洞内仰拱接地极
Φ 16连接钢筋在施工 电缆槽时预埋。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7、隧道仰拱接地极设置
⑴、暗洞内仰拱接地极
接地极按照1m×1m的单层钢筋网 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 上的网格节点施以“L”形焊接,其 它节点绑扎。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7、隧道仰拱接地极设置
Thank You ~ ~
参见:通号(2009)9301-26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5、隧道电缆槽处接地端子设置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电缆槽底部,每间 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于贯 通地线的连接。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电缆槽靠线路侧壁 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 设施接地。
≥200mm
≥200mm
≥200mm
接地钢筋
Φ 16L形钢筋
纵向接地钢筋
L形钢筋焊接一
L形钢筋焊接二
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三、接地钢筋的焊接
做为接地极的环向锚杆和钢拱架除按结构要求焊接牢固外,还要 通过直径φ16的L形钢筋与钢拱架进行有效连接,焊缝长度满足规定 要求,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

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接口管理探讨

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接口管理探讨

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接口管理探讨摘要:高铁是科学技术融合后的铁路运输途径,具有高速高效的优势。

在工程项目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重要的就是接口系统的管控工作。

为了有效减少其内部运行的矛盾,要建立有效衔接的运行框架,确保能对不同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行效率。

本文从工程案例分析出发,简要概述了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结构的内涵和接口结构,并针对运行结构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助力相关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更好的处理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接口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接口;管理1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结构内涵分析高速铁路的项目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系统的常规化运行需要依靠路基建设项目、桥梁建设项目、轨道项目、通信信号集成以及电力等,还需要对牵引供电项目。

运营调度项目等进行集中的检测维护,确保整体信号结构的完整度,保证不同参数结构能形成相对独立且统一管控的系统模型,保证高速铁路运营功能和安全运行维度。

“四电”项目分别代表的是通信过程、信号运行参数、电力管控系统以及牵引供电要求,将不同参数的专业特点融合,形成协调化系统模型。

2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接口结构分析2.1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外部接口第一,与地方无线委员会的接口结构。

需要由建设单位牵头,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建构有效的系统化管控层级结构,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电磁环境进行集中测试,对频点的干扰源进行集中处理,减少系统之间的干扰问题。

第二,与土地规划部门的外部接口结构。

需要变电专业机构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服务,确保管控层级和管理要求能贴合实际需求,需要在不同专业人员确认后,能这对线路和设备运行地图进行规划,并由建设单位征地部门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对相关运行层结构和控制要求进行整合,需要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形成配合结构。

第三,与电力企业或设计院的外部接口结构。

需要对牵引变电结构及电源进线结构的受力需求进行分析,对继电保护配合项目以及设计院变电项目进行综合维护和集中管控,确保施工单位能和相关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关系,提升整体工作层级结构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