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DGJ32-TJ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DGJ J00000—2012DGJ32/TJ000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Foundation2012-00-00发布2012-00-00实施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Foundation Soil and Building FoundationDGJ32/TJ142—2012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2年00月00日2012南京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第000号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GJ32/TJ142-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
该规程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二年月日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行为,加强对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监管,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1]231号),编制组以现行国家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经大量试验、对取得实践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内容既包含了对地基基础检测活动、检测工作的信息化,也涵盖了目前常用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14种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规程包括18章,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7基础锚杆抗拔试验;8浅层平板载荷试验;9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岩石地基载荷试验;1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2静力触探试验;13标准贯入试验;14钻芯法;15低应变法;16声波透射法;17高应变法;18检测信息化管理;附录A-H。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规程一、前言建筑地基基础是保证房屋结构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检测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规程旨在通过明确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检测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二、施工前检测1.地质勘探在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探,确定地层、土壤类型、土壤密度、含水量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基础设计根据地质勘探情况和建筑的结构要求,进行基础设计,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尺寸、深度等。
3.基础施工方案根据基础设计,制定基础施工方案,包括基础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
三、施工中检测1.地基处理检测在进行地基处理前,对地基进行检测,包括地基平整度、地基密实度等。
2.基础模板检测在进行基础模板施工前,对模板的尺寸、平整度、竖直度、水平度等进行检测。
3.基础钢筋检测在进行基础钢筋布置前,对钢筋的规格、数量、布置方式等进行检测。
4.混凝土浇筑检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高度、浇筑方式、振捣程度等进行检测。
5.地基沉降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施工后检测1.基础验收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验收,包括基础尺寸、平整度、竖直度、水平度、钢筋布置等的检测,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2.地基沉降检测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地基稳定性检测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地基稳定性问题进行检测,确定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检测记录和报告1.检测记录对每次检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地点、检测结果等,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2.检测报告根据检测记录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结果、问题发现及处理情况、建议改进措施等。
六、质量保证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为了确保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对于建筑行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方法、步骤和相关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述。
一、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在于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质量和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地基地质情况:通过地质勘探和试验,确定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土性、水文情况等。
2. 保证地基基础承载力:通过承载力试验,评估地基基础的承载力,确保建筑物能够正常承受设计荷载。
3. 预测地基基础沉降量:通过沉降观测,预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沉降量,以保证建筑物的平稳运行。
4. 检测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通过变形观测,了解地基基础变形的程度和方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二、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试验和观测等。
其中,地质勘探是确定地质条件和土层结构的基础,常用方法包括现场钻探和洞底观测等;试验主要包括承载力试验、沉降试验和变形试验等;观测包括沉降观测和变形观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地基基础信息。
三、地基基础检测的步骤地基基础检测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检测方案:根据建筑物工程特点和规模,制定地基基础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的目标和方法。
2. 进行地质勘探:通过现场钻探、洞底观测等方法,获取地质条件和土层结构信息。
3. 进行承载力试验:根据设计荷载,选取代表性的地基基础点位进行承载力试验,评估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
4. 进行沉降试验:通过设置沉降观测点位,进行沉降试验,预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5. 进行变形试验:选取代表性的地基基础点位进行变形观测,了解地基基础的变形情况。
6. 分析和评估: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地基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JGJ340-2015《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8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340-2015,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3月30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土(岩)地基载荷试验;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6竖向增强体载荷试验;7标准贯入试验;8圆锥动力触探试验;9静力触探试验;10十字板剪切试验;11水泥土钻芯法试验;12低应变法试验;13扁铲侧胀试验;14多道瞬态面波试验。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地基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性状及施工质量的检测和评价。
1.0.3建筑地基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确定。
1.0.4建筑地基检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人工地基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经人工处理后的地基。
2.1.2地基检测在现场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建筑地基性状、设计参数、地基处理的效果进行的试验、测试、检验,以评价地基性状的活动。
DBJ51-T014-2013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1 总 则1.1 为规范我省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从事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检测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并通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
1.3 本规定中的抽样数量均按单体工程计算。
1.4 本规定中未涉及的项目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规定执行。
1.5 未按本规定进行检测的单体地基基础工程,不得予以验收。
1.6 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必须遵守本规定。
1.7 本规定由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解释。
1.8 本规定自2013年10月01日起实施。
2 基本规定2.1 建设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应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授权的单位向检测机构提出委托。
2.2 在进行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前,检测机构应完成下列工作:1 收集施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等;2 收集地基基础的施工记录,了解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3 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2.3 检测点位的布置宜遵循如下原则:1 一般情况下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检测点;2 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布置检测点;3 当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有异议时,应在有异议部位布置检测点;4 应在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或在上部结构对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检测点;5 检测点宜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建设单位共同商定。
2.4 检测单位应根据2.2条及2.3条的要求编制检测方案。
2.5 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2.6 建设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划分。
2.7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日期和检测目的;2 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3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概况;4 检测方法与依据标准;5 所用仪器设备的型号及编号;6 检测点位的选取原则及平面位置图;7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8 检测单位名称、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一、概述建筑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负责承载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并传递到地下的地层,因此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开展地基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建筑地基检测工作,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地基检测的目的和范围地基检测的目的是评估地基的质量和稳定性,以便确定建筑物施工的可行性。
地基检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地基土壤的类型和强度评估;2. 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评估;3. 地下水位的测定;4. 施工质量的监测。
三、地基检测的方法1. 地基勘测:通过地质勘测和钻孔取样,确定地基土壤的类型、层次、厚度和强度等参数。
2. 承载力试验:通过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
3. 沉降观测:通过安装沉降观测点,定期测量和监测地表沉降情况。
4.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井水位观测,了解地下水的水平和变化规律。
5. 施工质量监测:对地基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四、地基检测的要求1. 检测前准备:检测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勘测,明确检测方法和目标。
2. 仪器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仪器设备进行地基检测,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记录:详细记录地基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和观测结果,并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 报告编制:根据地基检测结果,编制详细的地基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5. 结果评估:根据地基检测结果,评估地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五、地基检测的质量控制1. 仪器校准:定期对地基检测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人员培训:对从事地基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3. 质量监督:建立地基检测的质量监督机制,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抽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六、地基检测的应用范围地基检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1. 新建建筑物的地基施工;2. 既有建筑物的扩建、改建和加固工程;3. 地基沉降较大的建筑物的安全评估;4. 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评估;5. 地铁、桥梁等交通工程的地基建设。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一、适用范围二、定义1. 地基基础检测:指采用技术手段验证地基基础是否满足工程规范要求,以作为设计施工的基础的检测。
2.·检测设备:指用于地基基础检测的测试仪器、仪表、设备等。
三、地基基础检测基本要求1.检测设备应配备有完善的安全保护设施,确保操作安全。
2.采用多种检测技术以保证检测内容的完整,具有可靠性。
3.检测结果应及时定期上报,并加以保存和备案。
4.使用有关技术标准,保证检测质量。
1. 地基基础检测内容包括土体、结构和系统的振动、水平位移、水平力、垂直力以及水平移动性等参数的测试;2. 检测应控制建筑物振动不致造成不安全影响,以应对非常规外力作用;3. 应检测不同时期地基基础及外力变化后,以确定地基基础的使用性能;4. 无施工要求的检测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检测技术;5. 发现施工质量差时,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每次地基基础检测应拟制相关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结果分析及工程建议;2.测试报告应记录包括抽样点的位置及数量及其深度,检测结果的大小,地基基础强度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方法等;3.地基基础检测报告应由检测单位成立技术审查小组,监督、了解报告内容和准确性;4.检测报告由报告主管发型进行签发,同时递交报sudo“体审查报告主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
六、责任与权力1.报告审查报告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报告审核工作;2.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技术机构负责监督地基基础检测报告的制定、技术审查和验收;3.检测单位负责地基基础检测报告的编写并提供有关报告资料;4.设计单位负责地基基础检测报告的审查、复核和签收,并了解检测结果和相关技术建议,保证检测报告的质量。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基本概况:《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为提高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水平,统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法,确保检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数据准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为提高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水平,统一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法,确保检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数据准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未涉及的检测项目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四川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本规程中的抽样数量均按单体工程计算。
3.1.2 在进行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前,检测机构应完成下列工作:1 收集受检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等;2 了解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收集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控制等记录及资料;3 核实或明确委托工作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
3.1.3 检测点位的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1 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2 当受检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布置;3 应在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存在异议的部位布置;4 应在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或在上部结构对变形敏感部位布置;5 检测点宜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建筑单位共同商定。
3.1.4 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编制检测方案。
3.1.5 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3.1.6 现场检测时,必须采取安全、环保措施。
3.1.7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日期和检测目的;2 建筑、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3 检测机构名称、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4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条件概况;5 依据标准与检测方法;6 所用仪器设备的型号及编号;7 检测数据、实测与分析曲线以及汇总表等;8 检测点位的选取依据及平面位置图;9 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1. 引言
建筑地基基础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在。
为了保证其质量,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包括评估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报告的要求。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方面,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
2. 评估标准
在进行地基基础检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通常包括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地基基础类型、设计要求等。
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我们需要将这些评估标准纳入考虑,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检测方法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
测。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地基电阻率测定、地基声波波速测定、地
基变形观测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在地基施工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建
筑物使用期间进行。
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钻孔取样、静力触探、动力
触探等,通常在地基施工过程中进行。
根据地基基础类型和具体情况,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4. 检测报告要求
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后,我们需要生成检测报告以记录检测结果和
评价建筑地基基础的情况。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要求:
4.1 描述建筑地基基础的类型、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等基本信息;
4.2 详细记录进行地基基础检测的方法和工具;
4.3 给出检测结果的定量分析,包括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变形性状等;
4.4 根据评估标准,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4.5 在需要时,提出建议改善地基基础的措施。
5. 观点和理解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
通过进
行全面准确的检测,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地基基础的问题,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加以改进。
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按照技术
标准和规程进行检测,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定期对建筑地基基础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发生事故。
总结和回顾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评估标准、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的要求是进行地基基础检测的关键。
我们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程,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生成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地基基础检测,我们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1 建立基础检测方法和工具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检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全面了解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和变形性状等关键参数,进而评价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建筑施工前,通过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有效地预测和识别地基基础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5.2 基础检测方法和工具的多样性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基础检测方法包括地质勘探、测斜、测沉、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地基土壤的性质、沉降和承载力等数据,获得地基基础的详细情况。
一些先进的技术如
地面雷达、声波无损检测等也可以应用于地基基础检测,提供更加准
确和全面的数据。
5.3 定量分析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和变形性状
在地基基础检测中,通过定量分析地基土壤的物理性质、承载力和变
形性状等参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基基础的状况。
通过测量土壤的
密度、含水量、排水系数等物理性质,我们可以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和
适用性。
通过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可以评估土壤的承载
力和变形性状,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5.4 地基基础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基于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我们可以根据相关评估标准对地基基础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我们可以对地
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地震抗震能力等进行评估。
如果地
基基础检测结果超过了所规定的安全界限,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5 提出地基基础改善措施的建议
在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基基础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规范要求,我们应及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根据地基基础检测的结果,可
以调整建筑物的设计方案,采取加固措施,如增设桩基、加厚基础等。
注重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测是保证改善效果的关键,只有在施工过程
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观点和理解
基于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我们要认识到地基基础检
测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地
基基础检测,我们才能了解地基基础的状况,评价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按照相关规
范和标准进行地基基础检测,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