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请求言语策略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

他们中的大部分选择了学习汉语,因为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学习的对象。

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困难和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部分留学生提高汉语口语水平,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困难主要包括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的不同等方面。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与中国的有所不同,这也给汉语口语学习带来了障碍。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部分留学生提高汉语口语水平,有必要对他们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亚国家留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难点以及对学习策略的看法等方面。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深入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三、研究结果1. 学习动机通过调查发现,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主要动机包括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以及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这些动机也触发了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口语的愿望。

2. 学习方式大部分南亚国家留学生主要通过参加汉语口语课程、与中国学生交流和参与语言交换活动来提高汉语口语水平。

他们还会利用一些在线学习资源和应用来辅助学习。

3. 学习难点调查结果显示,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主要难点在于语音和语调。

在发音和语音的准确性上,他们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一些汉语特有的语调和语气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4. 学习策略关于学习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南亚国家留学生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来提高汉语口语水平:多听多说、多练多比、注意模仿和角色扮演、注重语音和语调训练等。

1. 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动机和需求比较明确,这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2. 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南亚国家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其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表 2 认知策略使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字形 3. 86 . 72 音义 3. 79 . 67 笔画 3. 73 . 95 复习 3. 58 . 80 应用 3. 34 . 76 归纳 3. 00 . 81
( 2) 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 F( 1, 132) = 3. 376, p> . 05) 。表明男生和女生在认知策略使用
性系数分别为: 归纳 = . 8447, 笔画 = . 8785, 音义 = . 7243, 复习 = . 6775, 字形 = . 6657, 应用 = . 6456。元认知策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 . 7419, 每个公因素的项目一致性系数 分别为: 监控 = . 6944, 计划 = . 6618。可见, 该量表对于测量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的汉字学
按照笔画笔顺书写; ( 2) 音义策略, 即注重汉字读音和意义; ( 3) 字形策略, 即注重汉字整体形状 和简单重复; ( 4) 归纳策略, 即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形声字进行归纳, 利用声符意符学习汉字;
( 5) 复习策略, 即对学过的汉字进行复习; ( 6) 应用策略, 即应用汉字进行阅读和写作, 在实践应 用中学习汉字。元认知策略量表以抽取两个因素为宜, 分别命名为: ( 1) 监控, 即对汉字学习中 出现的错误进行自我监控, 并对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 2) 计划, 即制定汉字学习的计划
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 3) 。 表 3 男生和女生认知策略使用的平均分数
策略
字形 音义 笔画 复习 应用 归纳
性别
男( N= 66) 女( N= 70)
3. 79
3. 92
3. 75
3. 83

3. 59
3. 85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深造。

但是由于语言障碍,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方面遇到了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调查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策略,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指导。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来自不同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的汉语口语学习策略以及对于这些策略的评价和反馈。

研究结果:1.学习外语需要勤奋和坚持。

在南亚留学生中,有高达99%的人认为学习外语需要勤奋和坚持,因为外语学习是一项持久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2.提高汉语口语需要实践。

85%的留学生认为,提高汉语口语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通过与中文母语者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还有一些留学生表示,他们把学到的词汇和语法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例如在超市、医院或餐厅进行交流。

3.多听多说、勇于开口是提高汉语口语的关键。

90%的留学生认为,多听多说和勇于开口是提高汉语口语的关键。

他们表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多听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的语音和语调,并且更容易学到汉语的口语表达方式。

而勇于开口则可以增加自信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网络资源和社交媒体是重要的辅助资源。

65%的留学生表示,他们使用网络资源和社交媒体来辅助学习汉语口语。

这些资源包括汉语学习网站、在线汉语口语课程、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

有些留学生表示,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汉语的语言环境,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策略,主要包括勤奋和坚持、多听多说、勇于开口和使用网络资源和社交媒体等。

这些策略对留学生提高汉语口语有明显帮助,尤其是多听多说和勇于开口这两个关键策略。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鼓励他们多进行语言实践,以提高汉语口语水平。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更多的网络资源和社交媒体平台,以便学生更好地辅助学习汉语口语。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

来自南亚国家的留学生群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许多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口语方面遇到了困难。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一群体的留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能力,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为来自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的留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中国大学攻读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我们试图了解这些留学生在汉语口语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汉语口语学习策略,为这一群体的留学生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帮助。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许多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口语时面临着语音、语调和语法等方面的挑战。

他们的母语与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很难正确地发音和运用汉语的语调。

汉语的语法结构也与他们的母语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使得他们在表达方式和语法规范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很多留学生在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上存在隔阂。

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往往会遇到与自己文化习俗不同的情况,这会使得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和语言压力。

由于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他们接触到的汉语口语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也与自己的国家有所不同,这也给他们的口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一些留学生采取的有效学习策略和方法。

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口语时会参加语言培训班或课外口语辅导。

这些培训班和辅导课程可以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汉语口语知识和技巧,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练习机会。

不少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尝试与中国同学或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交谈。

通过与中国人的交流,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具有有很强的一致性和规律性,在母语策略、克服理解障碍策略、跨越表达障碍策略方面大同小异,而在功能策略上整体相差较大。

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注重培养留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鼓励留学生在课外多和中国人交流练习口语。

标签:留学生;汉语学习;学习策略;调查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的研究领域。

学习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内化、存储、提取或使用。

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

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

本文试图探讨不同阶段汉语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其差异,并以此为依据,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科学性,也为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本文的调查对象是陕西师范大学留学生中级班、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留学生7班、8班,西安石油大学留学生中级班、高级班、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专业本科班的留学生。

根据所在班级、学习时间分为中级组和高级组。

零起点初级班因刚接触汉语时间不长,考虑可能还没有形成自己较成熟的学习策略,故不在本次调查的范围之列。

最后参加分析的有效问卷为43份。

其中哈萨克斯坦籍21人,占总人数的49%;韩国籍9人,占22%;日本籍4人,占10%;越南籍2人,占5%;俄罗斯籍、乌克兰籍、美国籍、法国籍、波兰籍、西班牙籍、澳大利亚籍各1人,各占总人数的2%。

为了比较不同水平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异同,我们把43名同学分成中、高级两个组,中级组由21名学生组成,占总人数的49%,学习汉语时间1年到2年半之间;高级组由22名学生组成,占调查人数的51%,学习汉语时间为3年以上。

中级组的21名学生中,有12名哈萨克斯坦学生,占中级组人数的57%;3名日本学生,占15%;2名韩国学生,2名越南学生,各占9%;1名乌克兰学生,1名美国学生,各占5%。

留学生汉语需求分析及影响研究

留学生汉语需求分析及影响研究

响研究》2023-10-30CATALOGUE 目录•引言•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留学生汉语需求对汉语教学的影响•留学生汉语需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结论与展望01引言留学生教育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汉语学习需求直接影响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因此,对留学生汉语需求进行分析及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汉语。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汉语学习需求和动机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汉语学习需求和动机方面的差异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梳理出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的因素;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留学生的个人信息和汉语学习需求情况;最后,通过个案访谈深入了解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经历和体验。

02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留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因人而异,有些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而有些则需要从基础开始学习。

留学生面临的学习挑战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面临着语音、汉字、语法等多方面的挑战,同时还需要适应中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

留学生来源广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动机。

留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日常交流用语,能够满足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功能性需求学术性需求文化性需求留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能够阅读中文文献、撰写学术论文等。

留学生希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并能够融入中国的生活方式。

03020103社会文化因素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西方文化差异等也会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产生影响。

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

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

内容摘要
总之,借用母语策略是日本留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 法。虽然此策略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优势,但学习者仍需注意其局限性,避免产生 误解和误用。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方法调整,可以帮助日本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 词汇,提高其汉语学习效果。
参考内容三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越 来越受到外国留学生的重视。然而,对于这些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无疑是 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采用了各种学习策略。本次演示 将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二、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的策略
3、词汇记忆: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需要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法、语境 记忆法、词根词缀法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巩固,留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大量的汉 语词汇。
三、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 优势和不足
三、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优势和不足
留学生采用上述学习策略具有以下优势: 1、语音学习可以帮助留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二、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传统的课堂 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学生可以选择线上学习、自主学习 或合作学习等方式。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语言交换活动、与当地居民交流 等方式提高口语能力。
三、注重汉字与文化的学习
内容摘要
再次,日本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中借用母语策略的原因和因素主要有以下几 点:首先,日语和汉语在文字系统上的相似之处使得这种策略成为可能;其次, 日本留学生普遍认为借用母语策略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受 限于自身的汉语水平和沟通能力,日本留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母语进行 思考和表达。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南亚国家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

这些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口语。

本研究旨在调查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学习策略,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了一些有关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我发现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主要学习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与中国人交流。

绝大多数受访留学生都认为多与中国人交流是学习口语的最有效的方法。

他们表示通过与中国同学、教师以及其他中国人交流,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

通过与中国人交流,留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地道的汉语表达,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

多参加汉语口语角活动。

许多留学生表示他们在参加汉语口语角活动后,感到自己的口语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口语角活动可以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让留学生有机会练习口语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留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结识更多的中国朋友。

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

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们普遍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口语。

他们喜欢通过看中国电影、电视剧、听中国歌曲等方式来学习汉语口语。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还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第四,创造语言环境。

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口语,许多留学生选择在生活中创造语言环境。

他们会尽量使用汉语与周围的人交流,例如在超市、餐厅、图书馆等地方使用汉语购物、点餐、找书籍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口语交流的能力,并加深对汉语的理解。

南亚国家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多与中国人交流,参加汉语口语角活动,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和创造语言环境。

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我建议南亚国家留学生可以多参与汉语口语角活动,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以及创造语言环境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学习中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尝试和克服困难,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留学生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口语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生汉语请求xx策略研究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角度对汉语学习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深入考察,分析留学生汉语“请求”表达方面的语用特点,考察他们汉语请求行为语用能力的习得规律,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汉语请求xx行为序列及请求策略(一)汉语请求xx行为序列我们先来看几个本次调查中的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具体实例:你好!(问候)可以借支笔用一下吗(请求)?您好(问候),不好意思(致歉),我可以借您手机用一下吗(请求)?玛丽(称呼),你帮我带本字典(请求),回头给你钱(承诺)。

大爷(称呼),劳驾(礼貌标记语)跟您打听个地方,去天安门怎么走(请求)?你好!(问候)忘了带笔了。

(原因)你能借我一支笔吗(请求)?我觉得您是有很好的说法。

讲的时候听得很明白(称赞),您能不能是我的辅导(请求)?①可以看出,汉语请求言语行为涉及该行为的序列组成、常用礼貌语(称呼、问候、致歉等)、常用句式、礼貌标记语、请求策略等诸多方面。

本文主要讨论请求策略,其他方面尚未涉及。

从汉语请求言语行为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来看,请求行为一般含有三方面的内容:1.行为中心语:发出请求行为,这是请求行为的主体;2.行为起始语:请求前引起听话人的注意,发话人通过称呼、问候、致歉等手段引起受话人注意;3.行为辅助语:帮助请求功能得以顺利实现。

可能是说明请求的原因,也可能是向受话人表示感谢或做出承诺、道歉、称赞等。

在请求言语行为序列方面可能位于行为中心语的前方,也可能位于行为中心语的后方。

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始语和辅助语是否出现往往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一定必须出现。

但行为中心语是请求言语行为的主体部分,属于必要性成分,是必定要出现的。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请求言语行为属于言语行为中的施事行为。

可分为直接请求言语行为和间接请求言语行为,间接请求言语行为又分为规约性间接请求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请求行为。

直接请求和间接请求的划分是由发话人实施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决定的。

1.直接请求玛丽,你去书店的时候,帮我买一本词典吧。

张经理,不好意思打扰您,能耽误您点儿时间吗?我想跟您请个假。

2.规约性间接请求xx,能借我一支笔吗?3.非规约性间接请求:妈妈,现在的电脑降价了。

(二)汉语请求xx行为的策略请求言语行为一般包括行为起始语、行为中心语和行为辅助语,与之相对应的请求策略就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的策略,但由于行为起始语的主要作用是提醒受话人注意,行为辅助语也不一定会出现,两者都不是请求行为的主体,而行为中心语是必现成分。

所以,本文所指的请求策略特指行为中心语的请求策略,可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1.直接策略是发话人以明确的话语直截了当地向受话人发出请求。

通常使用祈使句、陈述句来实现。

例如:帮我买一本词典吧。

我想请一天假。

2.规约性间接策略主要通过询问对方的能力、意愿、询问请求的可能性。

通常使用疑问句式来实现,句中往往出现特定的词汇,如“请问、能……吗、能不能、可不可以、能否、可否、是否可以、是否”等。

规约性间接请求还可细分为建议表达型和询问型。

建议表达型指发话者把请求转换成双方都有益的建议。

汉语用“要不、不如、你看是不是、怎么样、为什么不……”等表达。

询问式策略包含询问的前提条件,询问受话人的能力,意愿或可能性。

汉语用“能……吗、能不能、可不可以、能否、可否、是否可以、是否”等表达。

就留学生而言,多使用询问型。

3.非规约性间接策略也称暗示策略,是指发话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话语意思具有多重性和非具体性,即语用模糊。

话语多为暗示性言语,受话人需要根据上下文和相关知识来判断是否是请求行为。

一般不会出现规约性间接策略中的特定词汇,采用的句式也不定。

如:妈妈,现在的电脑降价了。

二、被试及问卷设计本调查被试中的留学生来自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一年级到三年级,涉及初、中、高三个水平。

分别来自泰国、韩国、印尼、越南、蒙古、日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奥地利、立陶宛11个国家,共计110人。

被试中国学生都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研究生(非外语专业)30人,男女各15人。

调查采用语用学常用语料收集的方法――语篇补全测试,简称DCT。

沿用开放式问卷形式,即完成话语测试。

问卷一共设计了九个场景,每个场景一个问题,描述周围环境以及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防止受话人的回答受干扰,问卷只提出请求情况的出现情景,完全由被试自由作答。

为了达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社会距离、相对权势、请求难度等可能影响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及表达方式的社会因素。

考虑到被试的特殊情况,问卷设计在请求难度上没有过高要求。

调查问卷情景及其社会因素情况表情景情景变量请求情景社会距离相对权势请求难度1远相等低上课的时候,你没有带笔,你向你的同学李明借一支笔,你们刚认识一天,你会怎么说?2近相等低玛丽是你的好朋友。

玛丽去书店买书。

你想让玛丽帮你买一本词典,你会怎么说?3远低高张经理是你的老板。

现在你们公司非常忙,但你想向他请假。

你会怎么说?4远高低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王峰是你的员工。

你让他把文件送到办公室,你会怎么说?5远相等高在飞机场你想向陌生人借手机用一下,你会怎么说?6远相等低你不知道到天安门怎么走。

你向一个老人问路,你会怎么说?7近低低王峰是你的老师,你有一些语法问题不明白。

你想让他辅导,你会怎么说?8近低高你想让你妈妈给你买一台电脑,你会怎么说?9近高低如果你是一位老人,你想让你的儿子给你买一些苹果,你会怎么说?三、问卷分析(一)留学生“请求”言语行为中心语请求策略分析请求策略决定汉语请求行为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请求策略的使用情况能反映出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水平。

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留学生请求策略的使用情况来判断其语用能力的发展状况。

笔者统计出所有“请求”场景中三种策略的使用次数和比例,并与中国学生进行对比,考察留学生的请求策略使用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中国学生的水平。

此外,笔者还通过对比,分析了留学生根据不同“请求”场景调整策略使用方面的能力。

我们先以被试中人数最多的泰国学生为例同中国学生进行比较。

请看下图:图1:中xx学生请求策略对比图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学生使用请求策略依次是规约性间接策略>直接策略>非规约性间接策略,泰国学生在使用请求策略方面呈现出一个趋势,即泰国学生随着水平的提高,直接策略不断递增,非规约性间接策略也在不断递增,而规约性间接策略却在递减。

在各种策略的使用比重方面,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呈现出趋近中国学生的态势。

这鲜明地反映出泰国学生汉语语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但在具体情景中,中国学生和泰国学生的请求策略表现出了较大差异:例如,在情景二中,中国学生使用直接策略和规约性间接策略的比例为43.3%和56.7%,而泰国学生大多数使用的是规约性间接策略,占72.1%,使用直接策略的只占27.9%。

而情景二中发话人和受话人是好朋友,双方社会距离较近,相对权势平等,买书的请求难度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选择使用直接策略的比重远高于泰国留学生。

在情景四中,中泰学生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高达90%的中国学生选择使用了直接请求策略。

相比而言,泰国留学生只有73.8%使用了直接策略。

情景四中,发话人是受话人的上级,所以相对权势较高。

由于中国长期的“官本位”思想,按照汉语的文化习惯,此时一般采用直接请求策略。

泰国学生远低于中国学生的策略选择恰恰说明了他们对此种情景的语用规则掌握有所欠缺。

为进一步说明请求策略与语用能力的关系,笔者比较了不同国家留学生使用请求策略的情况。

图2:泰国、韩国、欧美、中国请求策略对比图对比中韩学生请求策略的使用情况,从总体上看,跟中国学生的使用情况一样,都是规约性间接策略>直接策略>非规约性间接策略。

但相比较而言,韩国学生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策略和非规约性间接策略(44.0%>38.1%、61.1%、3.8%>0.8%),尤其是在非规约性间接策略的使用方面韩国学生要远高于中国学生。

这一请求策略的使用集中体现在情景九中。

父母要求子女买苹果,这一行为在中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只有一人使用了非规约性间接策略(暗示策略),而韩国却有5人使用。

可以看出,两国虽同属汉字文化圈,但是韩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却更多地表现出了西方式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欧美学生请求策略的使用情况跟中国学生一样,都是规约性间接策略>直接策略>非规约性间接策略。

相比较而言,欧美学生在情景八和情景九中更多地使用了规约性间接策略,即在亲属关系中,欧美学生也采用了较为客气、礼貌的策略和表达方式,这显然是受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影响。

欧美文化中讲究人人平等,即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在请求策略和表达方式上鲜明地体现出来,而这显然不符合汉语的交际习惯。

与欧美学生相比,泰国学生在情景八、九中也表现出了相同的态势,即更多地采用较为客气、礼貌的规约性间接策略。

韩国学生在情景九中的表现更接近中国学生,虽然不如欧美、泰国学生客气,但却比中国学生客气、礼貌。

(二)影响留学生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社会因素分析1.社会距离笔者在调查问卷设计时考虑到了社会距离对请求策略及表达方式的可能影响。

我们以情景五、八为例来分析一下社会距离对请求策略的影响。

图3:情景五请求策略在各组被试中的分布图从图3可以看出在情景五中社会距离较远时,发话人80%以上使用了规约性间接策略,无论是留学生还是中国学生。

社会距离对请求策略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

此外,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在社会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直接策略的使用呈现不断递减的态势,规约性间接策略呈现不断递增的态势,两种策略的使用不断接近中国学生的水平。

说明留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图4:情景八请求策略在各组被试中的分布图在情景八中,妈妈与子女的社会距离非常近,按照汉语的文化习惯,发话人没有必要过分客气、礼貌,往往是直接请求。

反之,则显得关系生疏。

中国学生请求策略的使用情况也反映出了这一点,高达60%以上的中国学生采用了直接策略。

反观留学生请求策略的使用情况,一方面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留学生直接策略的使用呈现不断递增的态势,规约性间接策略呈现不断递减的态势,逐渐向中国学生的使用水平靠拢;另一方面,虽然留学生请求策略的使用呈现出向中国学生靠拢的态势,但是直接策略的使用仍远低于中国学生的水平,即使是高级生也只有50%,高级生甚至还使用了更为含蓄委婉的非规约性间接策略。

这说明留学生受其母语文化迁移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已掌握了汉语的语用规则,但是仍然喜欢保留母语式的使用习惯。

因此,在母亲与子女社会距离非常近的情况下,依然倾向于使用母语的使用策略。

2.相对权势相对权势对请求策略的影响十分明显,我们以情景三、四为例加以说明。

图5:情景三请求策略在各组被试中的分布图在情景三中,作为发话人的下级,在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势上处于较低的地位,理应采取更加客气、礼貌的请求策略,一般来说应该采取规约性间接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