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砼抗火验算与灾后鉴定
钢管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实验方式及结果分析

引言混凝土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它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抗压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制备简单方便,当然也同样具有很多明显的劣势,比如抗拉强度差,过于笨重等。
钢管混凝土柱是混凝土与钢材的一种组合方式,两种材料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和钢材的抗拉性能,达到优化组合的作用效果。
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具有承载力高、塑性韧性好、施工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等工程特点,因而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然而,在火灾作用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相当大的下降,承载力也随之下降。
1.试验概况1.1试件设计火灾试验的试件共有2个钢管混凝土柱Z1、Z2。
采用C40商品混凝土,PO42.5R水泥,粒径10mm~20mm的硅质粗骨料,中砂,掺加XTR-B外加剂,试验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38MPa;钢管外径为219mm,壁厚4mm的钢管,钢材屈服强度为280MPa,极限强度390MPa。
在试件两端的各留4个直径20mm左右的排气孔,用于受火后混凝土内部的水汽排出。
1.2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室内火灾的发展一般可分为火灾的初期增长、充分发展和衰减熄灭三个阶段。
火灾充分发展阶段升温速率快、温度高,对结构破坏严重。
为了近似模拟快速升温阶段,采用燃油火灾试验炉通过喷嘴将轻柴油雾化,点燃后在炉体内产生高温。
炉内升温由直径为3mm的N型热电偶测量。
火灾试验中试件由油压千斤顶施加1600KN轴向压力,并通过高压油泵来控制和调整施加荷载的大小。
试件上端部伸出炉盖,防止高温使千斤顶失效。
试件下端部用砂子进行维护,防止支座温度过高,因此试件的实际受火高度约为2800mm左右。
试件轴向变形由量程为±200mm的2个差动式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传感器放置在柱顶千斤顶的四周。
试件表面和核心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由直径为0.5mm 的K型热电偶测量。
位移计和热电偶测得的数据均由HP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并存储。
2.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的热运动混凝土在加热过程中的形变受以下四种条件的影响,即:热应变,瞬时压力相关应变,瞬变应变和蠕变应变。
钢砼结构受火灾危害后的鉴定与修复

钢砼结构受火灾危害后的鉴定与修复在建筑工程中,钢砼结构常被用于梁、柱、板等承重构件,其特点是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具有一定的耐火性,然而,在遭遇火灾等灾难后,钢砼结构也可能面临严重的危害,需要进行及时的鉴定与修复。
本文将从钢砼结构受火灾危害的检查与鉴定、修复目标及修复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钢砼结构受火灾危害的检查与鉴定1.受火灾危害的表征钢砼结构在遭遇火灾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颜色变化:钢砼表面可能呈现裂纹、褪色或炭化等情况;(2)变形:若钢筋受热温度高于它的临界温度(大约是500℃),则钢筋会发生软化,导致结构变形。
(3)质量改变:钢砼中的水份蒸发后,可能会导致钢砼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2.受火灾危害的检查与鉴定受火灾危害的钢砼结构应该在火灾爆发后第一时间进行检查和鉴定。
下面是具体的鉴定步骤:(1)检查钢砼结构是否有局部空洞、开裂、炭化、褪色等;(2)测量钢砼结构的变形量、裂缝及面积;(3)检查柱、梁等钢砼结构是否有变形、下沉和抖动等;(4)对钢筋进行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查看钢筋的锈蚀、裂纹等情况。
3.评估钢砼结构安全状态通过对钢砼结构进行检查和鉴定,可以清楚地了解该结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受火灾危害的钢砼结构所具有的情况,开展以下评估:(1)确定钢砼结构的安全状态;(2)对于不安全的结构体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3)制定修复方案,并确定修复时间表与费用预算。
二、修复目标受到灾害影响的钢砼结构,其修复目标需满足以下几点:1.安全性要求修复后的钢砼结构应当满足各项安全指标。
结构体的适用性应当得到证明,并满足如下建议:(1)承载能力:修复后的钢砼结构承载能力应当符合当前的安全要求;(2)变形限值:修复后的钢砼结构膨胀和收缩限制应当控制在制定的变形限值以内;(3)稳定性要求:修复后的钢砼结构应当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2.恢复原有功能要求修复后的钢砼结构应当恢复原有的功能,包括:设计荷载、使用寿命、外观等方面,保证结构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得以满足。
钢筋混凝土柱抗火性能计算方法

钢筋混凝土柱抗火性能计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受到火灾的威胁,且都伴随着生命伤亡,火灾后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备受关注。
火灾过程中建筑结构会逐渐丧失承载力而发生破坏,甚至有坍塌的情况发生。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如何系统、准确地评估其结构构件的灾后力学性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柱火灾后的力学性能评估方法。
1 钢筋混凝土柱整体抗火分析思路考虑火灾全过程,对火灾后构件力学性能和加固措施进行评估,对开展有关评估工作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简述如下:1)确认需评估的钢筋混凝土柱根据火灾现场调查,将各类需要评估的钢筋混凝土柱分类制表。
2)确定火灾荷载根据火灾现场调查结果,采用经验参数模型获得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柱上的温度—时间曲线。
3)确定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柱上的力由于确定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组合和荷载效应(内力)是评估的前提条件,本次评估中荷载参数为结构自重及施工活荷载。
4)确定钢筋混凝土柱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整体结构中的构件受相邻构件的约束作用,将构件隔离单独进行研究需带相应的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包括构件的初始缺陷(如初偏心、初应力等)、初挠度和支座处的初位移等。
5)对受火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当计算对象、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火灾荷载和外力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确定后,即可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评估。
计算分析的内容包括如下两部分:①温度场分析建立构件的温度场分析模型,获得构件截面的温度场分布;基于截面经历的历史最高温度,采用简化模型,获得截面混凝土火灾后等效抗压强度。
②力和温度耦合的全过程计算分析建立构件在力和温度作用下的全过程分析模型,获得火灾发生时荷载工况下构件的剩余承载力和变形,及其与火灾前相比的损失率。
6)对加固后的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基于第5)条的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评估,对构件加固后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在力和火灾共同作用后,构件内存在残余内力和变形,同时受火灾影响后材料力学性能与火灾前的常温状态不同,其火灾后的力学性能与曾经历的最高温度相关。
钢筋混凝土桥梁火灾后的检测与评定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9 3 ( 0 )0 — 18 0 0677 21 2 4 0 — 2 9
一
、
步 升 温 至 8 0C, 凝 土 将 会 经 历 一 个 “ 学 性 能 稍 有 下 降 , 0  ̄ 混 力
随着 经济 的发展 ,物流运输 日益发达 ,其 中危化 品运输
对遇 到 的几 座火 灾桥 梁 检测 情况 进行 相 关总 结 ,供 同行 参考 。
二 、 现场 检 测
1 火 灾情 况 调 查 .
的方法 ,所 以利用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还是具有一 定的工
程 实 用 性 。 利 用 回弹 法 检 测 火 灾 后 混 凝 土 强 度 时应 首 先将 被 检 测 构 件 测 区 内烟 熏 表 面 清 洗 干 净 并 将 损 伤 表 层 用 砂 轮 磨 平 ,而 且 对 数 据 的处 理 应 优 先 采 用 火 灾 专 用 曲线 【。 3 l 取 芯 法 属 于 半 破 损 的检 测 方 法 , 构 件 存 在 一 定 的损 伤 。 对 在 采 用 该 方 法 时 ,应 选 取 构 件 非 主 要 受 力 部 位 或主 要 受 力 部
表 1 火 灾 后 混 凝 土 表 观缺 损 与温 度 关 系
筋 。截取后的试件按 照规 范进行拉伸试验I。 4 l
三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1 火作 用评 估 .
( )构 件 表 面 最 高 温 度 1 构 件 表 面 曾经 达 到 的最 高 温 度 及作 用 范 围 可 根 据 火 场 残
针对火灾后桥梁 的应急检查往往 是在 事后进行 ,检 测人 员对 火灾 当时发 生 的情 况 不甚 了解 ,而这 些情 况对准 确判 断灾 后 的桥梁 损伤程 度 十分重 要 ,因此在现 场检 测时 ,应
火灾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07期12高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各大城市开始大量出现。
相对于传统比较低矮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而言,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其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火灾之后,高层建筑的处理更是对建筑周边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1.1 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材的影响通常来说,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材的影响都比混凝土要小,其中又以梁柱构件钢筋比预应力钢筋所受的影响要小。
同时后者又承载了建筑的大部分荷载,从这个方面来讲,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有着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1.2 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构件板的影响依照所受温度的不同,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构件板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在三百度以下的时候,此时混凝土所受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表面颜色变化不大,粉刷层(基本)完好或表面变黑,粉刷层部分脱落。
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在三百度到五百度这一范围之内的时候,其粉刷层基本剥落,表面颜色为浅红或红灰,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在五百度到六百度这一范围之内的时候,粉刷层完全剥落,表面颜色为灰黄或浅黄,且有纵横裂缝。
1.3 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梁的影响火灾通过直接灼烧给高层建筑钢筋混泥土结构中梁的烧伤层强度和耐火性造成很大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会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梁的整体结构带来一定的破坏,从而降低其安全性。
1.4 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柱子的影响与梁类似,火灾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柱子的影响也分为直接灼烧和结构性破坏两种。
其中通过直接灼伤,火灾对柱子的整体受压性能没有较大的影响,但会降低柱子的有效截面积。
而通过结构性破坏,火灾不但会降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柱子的局部承压力,更会降低承截能力。
3 火灾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一般来说,火灾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步骤如下,即先成立应急勘察评估小组,对火灾现场进行初步的调查,同时判断出来过火的最高温度。
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探讨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2120069202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探讨收稿日期:2006204225作者简介:赵 强(19742),男,工程师,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赵 强摘 要:论述了火灾发生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的重要性,列出了检测重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火灾后的现场勘察情况,论述了过火构件烧伤深度的检测方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处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勘察,过火构件,检测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群的兴建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加密,火灾已成为目前发生概率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灾害。
就建筑结构而言,火灾发生后,会对该建筑结构的各类构件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近阶段我国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如何做好其火灾后的结构检测工作,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复核计算、加固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尤显重要。
而目前,我国在火灾检测鉴定方面尚无具有使用价值的国家规范和规程。
现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工作做如下探讨。
1 后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点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其主要的受力、传力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柱、墙、梁、板。
在受到火灾的高温影响下,各类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混凝土强度降低,钢筋屈服强度的降低,构件截面烧酥、受损,构件变形、开裂等等,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导致整体结构安全性下降,甚至倒塌伤人。
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钢筋的力学性能、构件混凝土受损厚度、构件的变形、裂缝等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检测的重点。
在此类检测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尽的现场勘察,通过现场残留物、构件外观表现、构件烧损层厚度等对火场温度进行判定,确定工程的过火范围,各类构件的过火受损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
2 工程实例某在建工程为地下2层、地上16层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当施工至13层时,焊工作业中焊渣落入电梯井防护棚上引燃可燃物,从而引发火灾。
钢筋混凝土厂房火灾后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

钢筋混凝土厂房火灾后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摘要:为了有效减少降低火灾后的经济损失,通常会对灾后建筑进行结构性能的检测鉴定并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本文主要针对某框架结构厂房综合楼火灾后的检测鉴定与处理展开了探讨,通过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现场构件损伤初步鉴定以及火灾后结构构件检测作了说明,分析了检测鉴定的结果,并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及建议。
关键词:火灾;检测鉴定;验算;处理方案引言火灾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才能客观、准确地确认建筑物的受害情况和损坏程度,以最大限度地将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而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工作是灾后建筑获得经济合理和可靠有效处理措施的前提,尤其是对厂房建筑结构来说。
因此,及时地对火灾后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合理评估建筑结构的受损情况和损坏程度,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将会对火灾后的厂房建筑修复、加固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工程概况本文以某厂房发生火灾的情况进行分析,时间:二零一五年九月,该厂房的综合楼在14:00左右发生火灾,持续大约1h。
而在二零一五年十月,单位受托检测和鉴定该厂房的综合楼上部结构,并对火灾受损情况进行评估。
检测人员发现部分燃烧物被清理,而火灾区域中混凝土梁、柱以及板构件均已粉刷。
2 分析火灾检测鉴定的内容鉴定调查以及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确定火灾的影响区域、推定火场温度分布和结构现状的检测。
而该工程的具体检测情况如下:第一,查阅本工程的原结构设计图和相关资料,同时进行核实。
从而判断结构承受火灾的能力,进而对现场检测提供准备。
第二,根据厂房中的物件情况进行清理(如可燃性物质以及货物数量),并对火灾现场的残留物以及结构表面而确定火灾程度的区间;然后根据火灾的严重情况而把火灾厂房进行分区处理。
第三,经过初步鉴定之后还需要对现场构建表象进行分析,对直接暴露在火焰、高温烟气而烧灼损伤情况检测;并根据构件损伤情况做出评级。
第四,结合构件鉴定的情况而对结构火灾鉴定并将其评级定位Ⅱb级以及Ⅲ级,然后对火灾后的残余性能进行计算,按标准做出评级。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方案的相关研究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方案的相关研究摘要:目前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背景下,城市的高层建筑物数量有所提升,人口呈现加密的态势,火灾的发生率提高,成为危害社会与群众的主要灾害。
在建筑结构方面,发生火灾事故之后,会对构件产生危害性影响,导致结构的安全性降低,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事故之后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灾害问题。
因此,在火灾后应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利用正确方式与合理方法,明确是否有钢筋混凝土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弥补不足,为其后续的使用夯实基础。
关键词: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方案在火灾后应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利用合理的检测鉴定方式,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危险隐患,得出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损害等级,以便于采用合理的措施改善其应用性能,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一、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特点(一)火灾对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火灾事故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火灾发生之后,相关结构的特点表现为:①在高温的影响之下,会导致钢筋材料的强度减小,相应的弹性模量也会随之降低,松弛度开始提升,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性能标准。
②在发生火灾之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会受到高温因素影响而下降,弹性模量也会随之降低,徐变的数值有所增加。
③在火灾的影响之下,钢筋混凝土构件亦或是相关的结构承载性能有所减少,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甚至诱发局部区域亦或是整体区域倒塌的问题。
综合而言,火灾之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强度性能降低,严重影响着整体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二)重点检测鉴定的范围在建筑区域范围之内的钢筋混凝土方面,最为主要的受力部分与传力部分就是柱体结构、墙体结构、梁体结构与板材结构,出现事故问题之后,环境之内的温度很高,这会导致相关的构件受到一定影响出现损伤,例如:会导致结构的强度以及屈服力受到影响,截面区域出现损坏问题,构件结构形状有所改变,出现开裂的问题,对其承载力与强度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yield line completed
( e ) development membrane action
of
(b)forming of yield line
(d)appearance of membrane action
(f)membrane action completed
薄膜效应的形成
楼板弯曲破坏的形式
<0 .70 <0 .65
END
无
裂缝
状态评级 要素 Ⅰ
各级状态特征 Ⅱ Ⅲ
混
油烟和烟 灰 混凝土颜 色改变
无或局部有
多处有或局部烧光
大面积烧光
凝 土 柱
基本未变或被黑 色覆盖
呈玫瑰色
土黄色或灰 白色 角部及其它 部位大量混凝土 脱落 露筋多于一 根,钢筋全部周 长外露 裂缝宽度 >0.5mm /H>0.007
混凝土脱 落
无
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火承载力验算
火灾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爆裂
a. 完全、毁灭性的爆裂 b. 局部爆裂 c. 泥坑试的爆裂 d. 表面的爆裂
火灾对混凝土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有化学反
应产生)!
爆裂应对措施
a. 控制混凝土的含水率
b. 尽量减小构件所受的压力
F’yT, A’s
fyT, As
组合构件抗火承载力验算
组合板的形式
受力机理
压型钢板与混凝土共同作用,作为正弯矩受力钢筋使
用
组合板内温度分布
76
d
70 32
140 32
140 688 32
140 32
70
30min 时的 700C 等温线
组合板外部轮廓尺寸
60min 时的 700C 等温线
各级状态特征 Ⅱ 大面积有或部分烧光 呈玫瑰色 多处>50×50cm2 表面剥落 较小面积露筋 微细网状裂缝,裂缝宽度 = 0.3mm、<0.5mm,少于 2 条裂缝贯穿 Ⅲ 大面积烧光 土黄色或灰白色 大面积>100× 100cm2,严重剥落 严重露筋 裂缝宽度= 0.5mm, 且形成严重网状裂 缝,>2 条贯穿裂缝
详细调查与评定
制定详细鉴定方案
火灾温度、作用时间和范围的调查分析
结构构件的详细检测 结构整体和构件分析 构件鉴定评级和整体鉴定评级
初步调查与评级
评定分级
I级—正常,可以正常使用
II级—合格,无严重缺陷和损伤,可能引起耐久性 或适用性的降低。待查
III级—不合格,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可以加固后
硅质骨料混凝土,600度时为常温的25%
钙质骨料混凝土,600度时为常温的75%
温度不高于600度时,粘结强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
度基本呈线性关系
钢筋混凝土截面温度分布
柱
梁
板
截面强度验算
钢筋混凝土梁
背火面混凝土强度采用常温下的混凝土强度
曝火面钢筋根据温度确定其高温下的强度
采用的假定与公式和常温下的强度验算相同
混凝土墙
详细鉴定
火灾后混凝土、钢筋力学性能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 结强度可根据现场实测或抽样法进行检测
承载能力指标 R/? 0S 构件类别 a 重要构件(屋 架、托架、柱、中 级吊车梁) 一般构件 (梁、板) = 1. 0 = 1. 0
b
c
d
= 0.88 且<1.0 = 0.85 且<1.0
= 0.70 且<0.88 = 0.65 且<0.85
0.6 0.4 0.2 0 0 200 400 600 温度 C 800
ECCS 日本 陆洲导采用 AS4100 BSI(1.5%) 清华试验(I级钢) EUROCODE 3 Q345(同济大学)
f yT /f y
1000
1200
钢在高温下的屈服强度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与混凝土的骨料类型有关
角部局部混凝土块 脱落
受力钢筋 外露
轻微露筋,不多于 无 一根,露筋长度不大于 20%柱高度 裂缝宽度 <0.2mm 裂缝宽度 = 0.5mm,= 0.2mm 0.002</H= 0.007
裂缝
变位
/H= 0.002
状态评级 要素 油烟和烟 灰 混凝土颜 色改变 混凝土崩 落和烧损 钢筋外露 裂缝 Ⅰ 无或局部有 基本未变或被黑色覆盖 少于 2 处 50×50cm2 表面 剥落,不露筋 无 微细裂缝,因火灾造成最 大裂缝宽度<0.3mm
1 0.95 0.9
屈服强度折减系数(曹 文衔) 屈服强度折减系数(文 献[16])(自然冷却) 屈服强度折减系数(文 献[16])(泼水冷却) 极限强度折减系数(文 献16)(泼水冷却) 极限强度折减系数(文 献16)(自然冷却) 0 200 400 600 800
折减系数
0.85 0.8 0.75 0.7 所经历的最高温度 C
板件 3 fsT3,As3 钢—混凝土组合梁
火灾后建筑结构的鉴定与加固
火灾后钢材的外观随温度的变化
防锈漆
100~300度,良好
300~600度,变色
>600度,烧光
钢材表面颜色变化
<250度,与常温相同,300度:浅蓝色,420度:蓝 色, 500度:灰黑色,600度:黑色
高温后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单排筋梁跨中和 混凝土脱 落 下表面局部脱落或少 量局部露筋 锚固区保护层脱落, 多排钢筋大面积钢筋 深度烧伤(包括跨中 和锚固区) 受力钢筋外露不大于 钢筋外露 无 30%的梁跨度,单排钢筋 不多于一根,多排筋不多 于二根 裂缝宽度 <0.3mm 挠度 = [] 裂缝宽度= 1.0mm, = 0.3mm []<= 3[] 受力钢筋外露大 于 30%的梁跨度,单 排钢筋多于一根,多 排钢筋多于二根 裂缝宽度 >1.0mm >3[]
楼板弯曲破坏的形式
楼板划分为板块的两种方法
(a)
(b)
楼板划分为板块的两种方法
组合梁
温度分布
混凝土板
板件 1 板件 2 板件 1 (三面受火) 板件 2 板件 3 (两面受火) (四面受火)
板件 3 钢—混凝土组合梁
抗火承载力验算
混凝土板, fc,Ac
板件 1 fsT1,As1 板件 2 fsT2,As2
受力钢筋 露筋
无
有露筋,露筋长度小 于 20%跨,锚固区未露筋
受力钢筋 粘结 挠度
良好
略有降低
降低严重 >3[]
= []
[]<= 3[]
状态评级 要素 Ⅰ
各级状态特征 Ⅱ Ⅲ
混
油烟及烟 灰
无或局部 有
多处有,或
大面积烧光
凝 土 梁
局部烧光
呈玫瑰色 土黄色或灰白色
混凝土颜 色改变
基本未变 或被黑色覆盖
量、金相特性
承载力复核
截面承载力(弯、剪、轴力),构件、结构整体稳
定性,连接
分级
a,b,c三级
钢筋混凝土构件
火灾后混凝土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强度不可恢复
爆裂
火灾后钢筋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初步鉴定
板
状态评级 要素 油烟及烟 灰
1
各级状态特征 Ⅰ Ⅱ 大面积有或局部被烧 光 Ⅲ
14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90min 时的 700C 等温线
120min 时的 700C 等温线
26
90min 时的实际等温线
22
4
影响组合板耐火极限的因素
混凝土板厚度
配筋量
荷载大小 混凝土强度等级
实用方法
102 中性轴 204 102
76
c. 墙、楼板的厚度应不小于12cm
d. 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 e. 采用低孔隙率泡沫混凝土 f. 尽量减小水灰比 g. 采用(碳)纤维混凝土
一、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材料强度
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材料强度 钢筋在高温下的材料强度
高温下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
不同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单向抗压强度
1.2 1 0.8
火灾后结构钢的性能与钢的热处理方式有
关系
钢筋、预应力钢铰线火灾后的强度下降最多
பைடு நூலகம்
与冷却方式有关
泼水冷却下降较多
检测鉴定方法
火作用调查
初步鉴定,初步调查与评定
初步调查 研究文件和证据资料
初步检测和初步校核
提出初步鉴定结论与建议,明确应急安全措施 如果需要详细鉴定,提出详细鉴定建议
70 32
140 32
140 688 32
140 32
70
t r 114.0.6 26.8 F
F
M max RMC
RMC f t W
d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
薄膜效应
火 灾 后 的 台 北 科 技 园
薄膜效应
(a)initialization of yielding
无或局部有
大面积被烧光
混凝土颜 色改变
基本未变或 被黑色覆盖
呈玫瑰色
土黄色或灰白 色
有少量裂 裂缝 缝,缝宽度 <0.3mm 但不形成 裂缝网 裂缝宽度= 1.0mm, = 0.3mm 形成裂缝网
裂缝宽度 >1.0mm,形成明显 的裂缝网
多于 5 块,面 混凝土脱 落 无 <5 块,且每块面积 ≤100cm2,深度小于 2cm 积>100cm2 穿透或全面脱 落 大面积露筋, 露筋长度大于 20% 跨,锚固区已露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