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热能设备,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用于加热或驱动机械设备。
了解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于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1 燃烧室:燃烧室是锅炉的核心部分,用于燃烧燃料并产生热能。
燃烧室通常由燃烧室壁、燃烧室门、燃烧器等组成。
1.2 水壶:水壶是锅炉的另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贮存水并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水壶通常由水壶壁、水壶盖、水位计等组成。
1.3 冷凝器:冷凝器是锅炉的一个辅助设备,用于将蒸汽冷凝成水并回收热能。
冷凝器通常由冷凝器管束、冷凝器排水口等组成。
二、锅炉工作原理2.1 燃烧过程:当燃料进入燃烧室后,燃烧器点燃燃料并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燃烧气体在燃烧室中传热给水,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2.2 蒸汽产生:加热后的水被加热转化为蒸汽,蒸汽在水壶中逐渐积聚并达到一定压力。
一旦蒸汽压力超过设定值,蒸汽就会被释放到管道中。
2.3 蒸汽利用:释放到管道中的蒸汽可以用于加热建筑物、驱动机械设备或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
蒸汽在利用过程中会逐渐冷凝成水并返回锅炉进行循环利用。
三、锅炉的种类3.1 水管锅炉:水管锅炉是一种常见的锅炉类型,其特点是水壶内部布满水管,水管中的水受燃烧气体加热转化为蒸汽。
3.2 火管锅炉:火管锅炉是另一种常见的锅炉类型,其特点是燃烧气体通过管道中的火管,将火管中的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3.3 电锅炉:电锅炉是利用电能直接加热水并产生蒸汽的锅炉,适用于一些无法使用传统燃料的场合。
四、锅炉的维护与安全4.1 定期检查: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水位、燃烧器、燃烧室等部件的运行情况。
4.2 清洁维护:锅炉的清洁维护非常重要,定期清洁锅炉内部和外部的积灰和污垢,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4.3 安全阀保护:锅炉中的安全阀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阀的工作状态是防止锅炉爆炸的关键。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力设备,是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装置。
锅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用于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等。
本文将介绍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锅炉的构造锅炉主要由炉膛、燃烧室、水层、排烟道、引风机、鼓风机和给水泵等组成。
1、炉膛炉膛是锅炉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炉膛内燃烧燃料产生高温,使水被加热。
炉膛一般由矩形或圆形的火箱和烟道构成。
常见的火箱形式有平面式、立式和圆柱式三种。
根据烟气流动情况,烟道可分为横通式、上升式、下降式等不同形式。
2、水层水层是锅炉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加热器的分类之一。
一般来说,水层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
上部是水蒸气和饱和水混合产生的混合气体,下部是水。
3、引风机、鼓风机引风机输送空气到炉膛中,帮助燃料燃烧。
鼓风机则将燃烧后的烟气排出炉外。
这两个部件是锅炉中十分重要的通风部分,提高了燃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
4、给水泵为了保证对锅炉加热的水需求,锅炉的辅助设备之一就是给水泵。
它负责将未经处理的原水供应到锅炉中。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热力系统、自控系统、水处理系统和燃料供应系统等几个方面。
1、热力系统热力系统是锅炉的核心部件,热能的转化都是在该系统中完成的。
锅炉首先经过引风机送入空气后,鼓风机将空气带到炉内,燃烧燃料之后产生高温。
高温的烟气与水层相接触,使得水层内的水被加热形成蒸汽或热水。
2、自控系统自控系统负责监控锅炉的各项指标,保证锅炉安全、稳定地工作。
它主要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风量控制、水位控制等功能。
如果锅炉的任何一个参数超出安全范围,自控系统会自动采取措施,避免锅炉受损或爆炸。
3、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输入到锅炉的水进行处理,保证水的质量符合锅炉工作要求。
一般而言,锅炉很容易因为水中杂质沉积在锅炉缸壁上而受损,水处理系统就是为了防止这个问题的出现。
4、燃料供应系统燃料供应系统一般应该保证锅炉稳定的燃烧,从而提供热能。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外壳:锅炉外壳是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
外壳内部包含了多个燃烧室和传热面。
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烧器、燃烧室和燃烧控制装置组成。
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喷入燃烧室,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3. 传热面:传热面是锅炉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蒸汽或热水)。
传热面一般包括水冷壁、烟管和水管等。
4.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和排污系统。
给水系统用于补充锅炉中的水分,蒸汽系统用于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排污系统用于排放废水和废气。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烧过程:当燃料和空气进入燃烧室后,燃烧器点火使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烧气体通过传热面,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
2. 传热过程:在传热面上,热能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工作介质。
水冷壁和烟管是主要的传热面,水冷壁通过水循环冷却,烟管内部流动着工作介质。
3. 水循环过程:给水系统将水送入锅炉,经过加热后转化为蒸汽或热水。
蒸汽通过蒸汽系统输送到需要的地方,热水通过循环泵回流到锅炉进行再次加热。
4. 控制系统:锅炉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锅炉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和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燃烧器的燃料供应和风量,保持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四、锅炉的应用领域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工业生产:锅炉在化工、纺织、食品、造纸等行业中被用于提供热能,用于加热、蒸汽动力和生产过程中的其他需要热能的环节。
2. 电力发电:锅炉是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中的核心设备,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3. 居民生活:锅炉在居民生活中被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水或空气,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气的设备,用于产生热能或驱动机械。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发电以及供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锅炉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不同类型的锅炉。
一、锅炉的构造1.炉膛: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区域,位于锅炉的下部。
炉膛包括炉壳、炉膛砌体和炉膛内衬。
炉壳是锅炉的主要结构部件,它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
2.燃烧室:燃烧室是炉膛的一部分,用于将燃料和空气进行燃烧。
燃烧室的结构设计决定了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程度和燃烧效率。
3.冷却壁:冷却壁是锅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炉膛热量传递到水中。
它由钢板和管道组成,形成大量接触面积以提高热传递效率。
4.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位于锅炉的上部,与炉膛通过管道相连接。
它是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的主要部件。
5.排烟系统:排烟系统用于排除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
它通常包括烟囱、风扇和净化设备。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具体流程如下:1.燃料供给:燃料经过处理和输送系统进入燃烧室,与空气进行混合。
2.燃烧反应: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内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能。
燃料的种类包括煤、油、天然气等。
3.热量传递: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冷却壁传导给水。
水在冷却壁内部形成蒸汽。
4.蒸汽发生:水被加热后转化为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
5.动力输出: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使用蒸汽的设备,如发动机、涡轮机等。
6.蒸汽冷凝:蒸汽在设备工作后会冷却下来,转化为水再次循环使用。
三、不同类型的锅炉1.水管锅炉:水管锅炉是最常见的锅炉类型之一、它的特点是炉膛被水包围,通过管道将烟气传导给水。
水管锅炉具有快速启动、响应快、结构紧凑等优点。
2.热油锅炉:热油锅炉利用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加热高温热油,然后将热油传导给工业设备。
热油锅炉具有高温、安全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需要高温的工艺过程。
3.蒸汽锅炉:蒸汽锅炉是最常用的供热设备之一、它通过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加热设备或蒸汽涡轮机驱动。
锅炉内部设备工作原理及作用共26张

锅炉内部设备工作原理及作用共26张1.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烟气,提供热能给水。
炉膛内的燃烧过程符合燃烧原理,通过空气与燃料的充分混合和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2.烟管:烟管是热交换设备,用于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水。
烟气在烟管内流动,使得烟气与水之间的温度差在烟管内部传导热量。
这样,冷水通过烟管,可吸收烟气的热量而升温,变为蒸汽或热水。
3.换热面:换热面指的是与烟气和水直接接触的表面,包括炉墙、水壁、叠瓦式烟管等。
换热面的作用是增强热交换效果,提高换热效率,将更多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水。
4.水壁:水壁是锅炉的重要换热装置,用于加热水并驱动锅炉工作。
水壁通过吸收烟气的热量,将水加热至其沸腾点以上,形成蒸汽。
水壁可以采用平板式、螺旋卷管式等结构,提高换热效果。
5.蒸汽分离器:蒸汽分离器是用于从水中分离蒸汽和液体水的设备。
在蒸汽分离器内,水和蒸汽通过特殊的结构和流动方式,使得水在分离器内停留时间较长,使液体水融合,而蒸汽则通过分离器的出口排出。
这样可以保证蒸汽的纯度和质量。
6.水位计:水位计用于测量锅炉内水位的高度。
通过水位计,操作人员可以了解锅炉内的水位情况,确保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7.疏水阀:疏水阀是用于排除锅炉内部过剩的水和杂质的设备。
疏水阀根据水蒸汽的密度差,将含有水的流体排出,同时阻止蒸汽的排出。
8.主汽门:主汽门是控制蒸汽流量的设备。
通过主汽门的开关控制,可以调节蒸汽流量以满足锅炉的工作需要。
9.旁通阀:旁通阀用于调节锅炉内的水流量。
通过调节旁通阀的开关,可以调节水的流量并控制锅炉的水位。
10.动力煤质量控制系统:动力煤质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确保燃煤的质量。
系统通过监测煤质的相关参数,如灰分、挥发分等,自动调节锅炉的燃烧参数,使燃烧效果最佳化。
11.风机:风机用于提供供氧和排烟的空气流动。
风机通过产生气流,将空气输送到炉膛中,提供氧气使燃料燃烧。
同时,风机还能将燃烧后的烟气排出锅炉。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是一种能够将水加热为蒸汽的设备,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如下。
锅炉的构造包括炉膛、锅筒、烟道、水冷壁、给水系统、燃烧系统、燃料系统、排烟系统等部分。
炉膛是燃料燃烧的空间,锅筒是容纳水的部分,烟道是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的通道,水冷壁用于冷却流经的水,给水系统负责供应锅炉所需的水,燃烧系统和燃料系统则负责燃料的燃烧过程,排烟系统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水,将水加热为蒸汽。
首先,给水系统将水引入锅筒,并且经过水冷壁进行加热,一部分热能被水吸收,水通过循环,形成对流,以增加热交换效果。
然后,燃料系统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烟气经由烟道进行热交换,通过与水接触,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最后,当水温达到饱和温度时,水会蒸发成蒸汽。
蒸汽在锅筒的上部积聚,并通过烟道和管道输送到外部设备或机器,实现能源传递。
整个锅炉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燃料燃烧和水的加热,以及热能的传递、吸收和转化,实现了水到蒸汽的转化过程。
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蒸汽能量,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热和发电等领域。
锅炉的结构和原理

锅炉的结构和原理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转换设备,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能量来驱动发电机或者其他机械设备。
锅炉的结构和原理对于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至关重要。
一、锅炉的结构锅炉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2. 烟管和水管:烟管和水管是锅炉的传热部件,通过这些管道传递热量,将水变成蒸汽。
3. 上部设备:上部设备包括蒸汽分离器、水位计、压力计等,用于控制和监测锅炉的运行状态。
4.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给水系统、排烟系统、引风机等,用于提供锅炉运行所需的辅助条件。
二、锅炉的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发生相变,从而产生蒸汽。
具体来说,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燃料燃烧: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2. 烟气传热:燃烧气体通过烟管或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3. 水的相变:水在受热的过程中发生相变,从液态变成蒸汽。
4. 蒸汽的分离:蒸汽与水分离,通过蒸汽分离器将蒸汽分离出来。
5. 蒸汽的利用:分离出来的蒸汽可以用于驱动发电机或者其他机械设备。
锅炉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燃料选择:燃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环境排放。
常见的燃料有煤、油、天然气等。
2. 燃烧调节:燃烧过程需要合理控制燃料的供给量和空气的供给量,以确保燃烧效果良好。
3. 温度和压力控制:锅炉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以保证锅炉能够稳定运行。
4. 安全保护:锅炉需要安装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如过热保护装置、水位保护装置等,以确保运行安全。
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锅炉的结构和原理对于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锅炉的结构和原理,以便更好地使用和维护锅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
锅炉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重要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发电等场所。
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或其他流体的蒸汽,从而完成能量转化。
本文将介绍锅炉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的构成锅炉主要由炉膛、水冷壁、空气预热器、过热器、汽水分离器、蓄热器、引风机、鼓风机、除尘器、废气排放设备等组成。
1. 炉膛:炉膛是燃烧区域,是燃料燃烧和传热的场所。
炉膛的结构因不同类型的锅炉而异,一般可分为层燃式、室燃式、流化床式等。
2. 水冷壁:水冷壁是炉膛的外壁,由管子组成,内部通过循环水或其他介质来吸收燃烧火焰的热量,防止炉壁过热。
3.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加热炉膛所需的空气,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它通过将废气和进入锅炉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升高。
4. 过热器:过热器位于锅炉出口处,用于将蒸汽从饱和状态进一步加热,提高蒸汽的温度和有效压力。
5. 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用于将蒸汽中的水分离出来,保证蒸汽的干燥度。
它通过设置旋转分离板或雾化分离器来实现。
6. 蓄热器:蓄热器是一种热能储存设备,主要用于平衡锅炉的热负荷和供热系统的需求之间的差异。
它通过储存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以供冷却期间使用。
7. 引风机:引风机用于将空气送入炉膛,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
它通过排出废气来形成空气流动,实现炉膛内的正常燃烧。
8. 鼓风机:鼓风机用于增加炉膛内的燃气流量和压力,改善燃料的燃烧稳定性。
它通过增加空气流动压力来增强炉膛内的燃烧氧供应。
9. 除尘器:除尘器用于去除锅炉废气中的颗粒物、烟尘和灰渣等固体物质,净化废气排放。
10. 废气排放设备:废气排放设备用于将燃烧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根据环保要求,一般还会设置烟囱和废气处理装置。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燃烧、热能转换和热效率三个过程。
1. 燃料燃烧:燃料进入炉膛后,在适当的氧气供应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和火焰。
不同类型的锅炉采用不同的燃烧方式,如层燃式锅炉采用固定层燃烧,流化床式锅炉采用颗粒燃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锅炉各部件的工作原理•锅炉及锅炉设备的任务电厂锅炉是发电厂三大主要设备中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利用热能加热锅内的水使之成为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汽温、汽压)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现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容量大、参数高、技术复杂、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所以燃料主要是煤,并且煤在燃烧之前先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在炉膛中燃烧放热。
概括地说,锅炉是主要工作过程就燃料的燃烧、热量的传递、水的加热与汽化和蒸汽的过热等。
纯低温余热锅炉分为窑头(AQC)和窑尾(SP)两台炉,其不同之处在与:AQC余热锅炉:利用篦式冷却机中部抽取的废气作为热源。
SP余热锅炉:利用预热器一级筒出口废气作为热源。
双压系统的窑尾锅炉排气需要提供给水泥生产系统作为烘干用热源,因此排气温度不能太低,故窑尾锅炉只设蒸发器和过热器,蒸发器给水由窑头锅炉的高压省煤器加热后供给。
窑头锅炉排气温度要保证在系统中不结露和节点温差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低。
为了加大热利用率,窑头锅炉分为两段,分别由高压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和低压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组成,高压省煤器加热后的热水同时作为窑尾蒸发器和窑头高压蒸发器的给水。
窑头低压省煤器加热后的热水供窑头低压蒸发器使用,窑尾锅炉及窑头锅炉高压过热器同时生产一种压力的过热蒸汽,混合后进入汽轮机入口段。
窑头低压过热器生产压力较低的过热蒸汽,并单独进入汽轮机的中段。
汽轮机的排气经凝汽器凝结成水由凝结水泵输送到除氧器,除氧后一部分水由高压给水泵加压送回窑头锅炉的高压省煤器重新循环,另一部分水由低压给水泵加压送回窑头锅炉的低压省煤器重新循环。
一:锅炉设备的组成①锅炉本体:“锅”、“炉”•“锅”-吸热容纳水和蒸汽的受压部件,包括锅筒(汽包)、对流管束、水冷壁、集箱(联箱)、蒸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管道组成的一个封闭的汽水系统。
•“炉”-放热锅炉中使燃料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的场所,是由煤斗、炉排、炉膛、除渣板、送风装置等组成的燃烧设备。
②锅炉辅助设备燃料供应与除灰渣系统通风系统水-汽系统仪表控制系统二:锅筒及其内部装置(1)锅筒的作用和构造锅筒(汽包)是锅炉中最重要的受压元件,其作用为①连接;②汽水分离;③汇集分配炉水;④减缓压力变化;⑤提高蒸汽品质;⑥安装观察仪表。
汽包的连续排污装置能保持炉水的含盐量一定。
清洗装置可以用给水清洗掉溶解在蒸汽中的盐,从而保证蒸汽品质。
汽包中的加药装置可以进行锅内处理,防止蒸发受热面结垢。
锅炉按锅筒分类有双锅筒和单锅筒锅炉。
双锅筒锅炉有上锅筒、下锅筒各一个,上下锅筒由对流管束连接。
而单锅筒只有一个上锅筒。
锅筒由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起来组成自然循环回路。
上锅筒内汇集了循环回路中的汽水混合物,常设有汽水分离装置、给水分配管。
为了改善锅水品质有的锅炉还设有连续排污管和加药管。
下锅筒内则有定期排污装置。
(2)汽水分离装置锅炉给水一般含有少量杂质,随着锅水的不断蒸发和浓缩,锅水杂质的相对含量会越来越高,即锅水含盐浓度增大。
由受热面各上升管进入上锅筒的汽水混合物具有很高动能,会冲击蒸发面和汽包内部装置,引起大量的锅水飞溅。
这些质量很小的水珠很容易被流速很高的蒸汽带走。
于是蒸汽携带了含盐浓度较高的锅水而被污染,即蒸汽品质恶化了。
品质恶化的蒸汽会在蒸汽过热器或换热设备及阀门内结垢,这样不仅影响设备的传热效果,而且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因此,保持蒸汽的洁净、降低蒸汽的带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工业锅炉常用的汽水分离装置有:•进口挡板•水下孔板•均汽孔板•集汽管•蜗壳式分离器蒸汽锅炉的给水大多由上锅筒引入。
给水管的作用是将锅炉给水沿锅筒长度方向均匀分配,避免过于集中在一起,而破坏正常的水循环;同时为避免给水直接冲击锅筒壁,造成温差应力。
(3)连续排污装置连续排污装置的作用是排走含盐浓度较高的锅水,使锅水含盐量降低,以防止锅水起沫,造成锅水的汽水共腾。
通常在蒸发面附近沿上锅筒纵轴方向安装一根连续排污钢管。
在排污管上装设许多上部开有锥形缝的短管。
三、水冷壁及对流管束(1)水循环锅炉水冷壁的水循环,由锅筒、下降管、联箱和水冷壁管构成水循环回路。
自然循环:布置在炉膛内的水冷壁受到火焰和高温烟气辐射的热量加热后,管内水的温度迅速升高,一部分水汽化,在管内形成汽水混合物。
布置在炉墙外侧下降管中的水,由于不受热,它的密度就大于汽水混合物的密度。
下降管一侧的压力大于水冷壁一侧的压力,二者之差为流动压头。
在流动压头的作用下,水从下降管向水冷壁管(上升管)不断地循环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自然循环。
蒸汽锅炉中普遍采用自然水循环。
强制循环:利用水泵的压力来完成锅水流动。
某些热水锅炉和大型蒸汽锅炉(直流锅炉),采用的是强制循环。
•常见的水循环故障:汽水停滞、汽水分层、下降管带汽。
措施:按时巡检,勤调整,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水冷壁管水冷壁管垂直布置在炉膛内四周,其主要作用是吸收高温烟气的大量辐射热,同时可以减少熔渣和高温烟气对炉墙的破坏,保护炉墙。
水冷壁管下端与下集箱相连,下集箱通过下降管与锅筒的水空间相连;上端直接与上锅筒连接,或接到上集箱经导汽管与锅筒连接,构成水冷壁的水循环系统。
(3)对流管束对流管束通常是由连接上、下锅筒间的管束构成。
全部对流管束都布置在烟道中,受烟气的冲刷而换热,也称对流受热面,是另一种主要受热面。
连接方式有胀接和焊接两种。
对流管束排列方式有错排和顺排两种。
错排管束的传热效果好,但清灰和检修不如顺排管束方便。
其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烟气的流速。
器四、省煤器省煤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以降低排烟温度的锅炉部件,设置在对流管束后部的烟道中。
锅炉给水经过省煤器使水温升高,排烟温度降低,减少了热损失,节省了燃料,提高了锅炉效率。
省煤器按材质的不同,可分为铸铁式和钢管式两种。
按给水在其中被加热的程度,可分为非沸腾式和沸腾式两种。
工业锅炉常用的是非沸腾式铸铁省煤器。
省煤器布置在烟道中应使烟气从上而下流动,给水则自下而上流动,形成逆流式放热。
器:二次加热给水使水汽化。
五、过热器:其作用是将汽包来的饱和蒸汽加热上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六:锅炉的给水系统(1)给水系统的组成蒸汽锅炉房的给水系统由给水箱、锅炉给水泵、水处理设备、凝结水回收设备、给水管道及阀门、附件等组成。
工业锅炉房一般采用多台锅炉集中给水系统。
蒸汽锅炉的给水方式应根据热网回水方式和水处理方式来确定。
(2)给水管道由除氧水箱或给水箱接至锅炉给水泵入口的管道称为吸水管道;由给水泵出口到锅炉给水阀之间的管道,称为压水管道,二者总称为锅炉的给水管道。
蒸汽锅炉房一般采用单母管给水系统。
但对于常年不间断供汽以及给水泵不能并联运行的锅炉房,锅炉给水母管宜采用双母管给水或采用单元制锅炉给水系统(即一泵对一台锅炉另加一台公共备用泵)。
每台锅炉给水泵出口应装设截止阀,在截止阀和水泵之间设止回阀,以防止水倒流,避免停泵时水泵因受到过大压力而损坏。
给水泵入口应装设切断阀,一般采用闸阀。
锅炉的每个进水口处都应装设截止阀和止回阀,两阀应紧密相连,截止阀紧靠锅炉。
此处截止阀只作启闭用。
每台锅炉给水管上应装供调节用的阀门。
手动调节阀应设在司炉操作处,以便控制。
对于蒸发量大于4t/h的锅炉,应采用自动调节装置,同时也应能进行人工调节。
七:蒸汽系统1)蒸汽系统的组成锅炉房内的蒸汽管道可分为主蒸汽管道和副蒸汽管道。
由锅炉至分汽器(分汽缸)之间的蒸汽管道称为主蒸汽管道;从锅炉引出直接用于锅炉本身。
如吹灰驱动汽动泵或注水器的蒸汽管道称为副蒸汽管道。
主蒸汽管道、副蒸汽管道及其上的设备、附件等,称为蒸汽系统。
每台锅炉与锅炉房蒸汽总管之间的管道上一般应安装两个阀门,以防止某台锅炉停炉检修时蒸汽从关闭失灵的阀门倒流而入。
对于工作压力不同的锅炉,不能合用一根蒸汽总管或一台分汽器,应分别设置蒸汽管路。
锅炉房内连接相同参数锅炉的蒸汽管道宜采用单母管,对常年不间断供汽的锅炉房可采用双母管。
(2)分汽器(分汽缸)采用多管供汽的锅炉房,应设置分汽器(分汽缸)。
蒸汽进入分汽缸后,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蒸汽中的水滴被分离出来。
为了及时排出这些水滴,分汽缸应设的坡度,在最低点接疏水器。
分汽缸上接出的蒸汽管道应分别设置阀门。
分汽缸上不需设置安全阀,但应设置压力表。
当工作介质为过热蒸汽时,应设置温度计。
分汽缸一般设于锅炉间的固定端,有时也设于锅炉的后部。
安装在便于管理和操作的地方,一般靠墙布置,并离地面有一定距离,便于检修。
分汽缸保温层外表面到墙面距离一般不小于150mm。
分汽缸前面要有足够的阀门操作位置,一般从阀门手柄外端算起,要有~1.5m的操作空间。
分汽缸的安装方式有落地式支架和挂墙悬臂式支架两种。
影响蒸汽品质的因素有一下主要方面;(一)蒸汽携带锅水:a)锅炉压力对蒸汽带水的影响;压力越高蒸汽越容易带水。
b)汽包内部结构对蒸汽带水的影响:汽包内径的大小,汽水的引入引出管的布置情况要影响蒸汽带水的多少,汽包内汽水分离装置不同,其汽水分离效果也不同。
c)锅水含盐量对蒸汽带水的影响;锅水含盐量小于某一定值时,蒸汽含盐与锅水含盐量成正比。
d)锅炉负荷对蒸汽带水的影响;在蒸汽压力和锅水含盐量一定的条件下,锅炉负荷上升,蒸汽带水量也趋于有少量增加。
如果锅炉超负荷运行时,其蒸汽品质就会严重恶化。
d)汽包水位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汽包水位过高时,蒸汽带水量也会明显增加。
(二)蒸汽溶解杂质:大容量高压锅炉的饱和蒸汽像水一样也能溶解锅水中的某些杂质。
蒸汽溶解杂质的数量与物质种类和蒸汽压力大小有关。
蒸汽溶盐能力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强;蒸汽溶盐具有选择性,以溶解硅酸最为显着,过热蒸汽也能溶盐。
因此锅炉压力越高,要求锅水中含盐量和含硅量越低。
下面我们从运行方面来总结一下提高蒸汽品质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各项实验可知,要获得清洁的蒸汽,就必须降低炉水的含盐量,降低饱和蒸汽的带水和减少溶解在蒸汽中的杂质。
因此,我们运行人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减少给水中的杂质,保证给水品质良好。
2)其次,合理地进行锅炉排污。
锅炉排污分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定期排污可排除锅水中的水渣及沉淀物。
连续排污可以降低锅水的含盐量,含硅量。
故锅炉值班员在进行排污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各技术标准规定和运行分场的各项技术措施。
3)再次,当锅炉正常运行时对汽包水位应进行严密监视与调整。
按锅炉技术标准规定执行,汽包水位应保持在零位即:汽包中心线下50MM处。
防止因汽包水位过高引起蒸汽带水,造成蒸汽品质恶化。
4)最后,应严格监督给水品质,调整锅炉运行工况。
因为各台锅炉汽,水监督指标是根据每台锅炉热化学实验确定的,运行中应保持汽,水品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