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检测卷(含期中期末卷)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科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含答案)附期末检测卷【共四套试卷】

(
)
3. 西风就是从东边刮向西边的风。(
)
4. 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5. 天气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又比较缓慢。(
)
6. 有时某些动物的活动会预示将要来临的天气。(
)
7. 云实际上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
8. “倾盆大雨”是形容降水量的词语。(
)
9. 实验时某小组测得的气温和其他小组的相差很大,一定是他们的
A. 杆秤
B.弹簧秤
C.细木棒制成的小天平
17. 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18. 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由很多种气
体组成的气体
19. 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纸团不 湿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9. 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有 ___________等。 10. 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质量。 11. 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___________,像皮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原理制成的。 12.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看到风。 13. 空 气 不 是 一 种 单 一 的 气 体 , 能 帮 助 物 体 燃 烧 的 是 空 气 中 的 ___________。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用自制雨量器收集雨水时,要放在()位置。
A.水平B.斜坡C.凹下去的2.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
A.吸收热B.放出热C.不吸热也不放热3.()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B.容器C.温度4.关于体温计、气温计和水温计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都运用了液柱热胀冷缩的的原理B.测量温度时可以随意使用C.三种温度计的作用不同5.测量风向的仪器是()。
A.风向标B.风量仪C.风速仪6.往排球里打气,排球才能弹起来,说明空气()。
A.比较轻B.能流动C.压缩后有弹性7.风有时对人类有益,有时有害。
下列的各种风中,破坏范围最广的是()。
A.微风B.飓风C.龙卷风D.山谷风8.气体与固体、液体最大的不同之处()。
A.没有固定的形状B.没有重量C.占据的空间可以改变9.形成风的原因是()。
A.空气的流动B.水的流动C.空气的振动10.结合世界水日,我国把每年的()所在的那一周定为“中国水周”,每年有特定的宣传主题。
A.3月22日B.5月22日C.7月22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
2.我们可以用()称量质量。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如果一个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80毫米,我们确定下雨等级为()。
4.水是一种()体,()固定的形状,但有()的体积。
水蒸气是()态的水,()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态的水,有()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态的冰。
5.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小石头占据了原本()的空间,水上升占据了原本()的空间。
6.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7.分离食盐和水用到的实验器材有三脚架、石棉网、()和()。
8.通过实验我发现()能溶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
9.水()的温度是100℃,()的温度是0℃。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是()。
A.毫米B.毫升C.千克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B.霜是固态的水,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温度高的地方水蒸发得快3.下列关于风向标和风力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向标测风的大小B.风力计测风的方向C.风向标测风的方向D.风力计测风的方向和大小4.把冰块放入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沉入水底B.浮在水面上C.很快溶解5.刚从河中游泳上来时身上感觉()。
A.热B.冷C.都一样6.图中放飞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
点燃的孔明灯能放飞的原因是()。
A.蜡烛块燃烧后变轻B.灯内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蜡烛块燃烧后灯的外壳变轻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天空中像棉花糖一样堆积着的白云是()。
2.在自然界,水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和();水的三态变化是由()变化引起的。
3.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
4.风向是指风()的方向,如果小华在清晨时看到红旗的旗面向西北摆动,说明此时是()风。
5.你获取天气的途径有()、()、()、()。
6.雨过天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这是()现象。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用酒精灯加热水时,应该用内焰加热,因为内焰的温度最高。
()2.纤维状的云一般代表着晴天。
()3.100毫升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白糖。
()4.雨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
()5.气象学家根据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6.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面化学器材和它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我会用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4题,共23分)1.在做水能溶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将食盐和小苏打一份一份地加入?2.用气泡图表示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实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观察下面这个简易天平,天平现在并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天平的()重些。
A.气球一端B.重物一端C.无法判断2.所有的天空都被云遮掩,这时的天气称为()。
A.晴天B.多云C.阴天3.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向周围()。
A.吸收热量B.释放热量C.既吸收热量又释放热量D.既不吸收热量也不释放热量4.测量气温应选在哪里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B.室外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D.室内干燥的地方5.在气温计上没有标记的是()。
A.单位符号B.刻度C.使用说明6.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和我们挂在室内的温度计上测量的气温()A.应该是一样的B.室内温度一般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高 C.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通常与室内温度是不同的7.当我们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会变得模糊,这是因为()A.镜片沾上了空气中的灰尘B.室内的水分沾到了镜片上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镜片结成了小水珠8.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现代()学科的奠基人。
A.数学B.物理C.物理和化学D.气象学和地理学9.用湿布擦完黑板,水不见了。
是由于水()了。
A.蒸发B.凝结10.当我们给气球充气之后,若想要天平平衡,另一边就要()。
A.多放一些豆子B.减去一些豆子C.保持豆子数量不变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用()、()只能知道大概下得大小,要想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需要利用()来测量。
2.做“热气球”,点燃蜡烛后,塑料袋里的空气会(),塑料袋会(),松手后塑料袋就会()。
3.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物体的()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进行测量。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5.用()冲咖啡可以使咖啡快速溶解。
6.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测量气温的叫(),也叫寒暑表。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水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出来,需要经历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过程。
2、加快食盐溶解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3、当水的温度下到_____℃就始结,水结后的体积会_____。
4、温度计_____℃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5、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压缩越大,使用的力就越______。
6、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______、液态的______、气态的______。
7、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_____的影响。
8、空气能把瓶中得水挤出去,说明空气_______。
9、影响食盐溶解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空气是由许多_____组成,受到压力之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更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木已成舟”这个成语所说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不相同。
()3、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5、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空气很软,重量很轻。
()6、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水中,此时红色的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水。
()7、酒精挥发的结果是酒精在空气中变成其他物质。
()8、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都吸热。
()9、小苏打和食盐相比,小苏打的溶解速度快。
()10、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2、把冰块放入水中,会出现的现象是()A、沉入水底B、浮在水面上C、很快溶解3、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是因为空气()A、看不见B、没有体积C、很容易被压缩4、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B、气球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C、气球不能被吹大5、冰块放在透明塑料袋中会融化的原因是()A、冰块比较小B、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了热C、塑料袋产生了热6、不能将木屑和铁屑混合物分离出来的方法是()A、用磁铁吸B、用火烧C、倒入水中7、在过滤实验中,下列哪种仪器不可能用到()A.滤布B.滤纸C.酒精灯8、把注射器活塞拉至10毫升刻度处,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小孔后推压活塞,活塞被压缩到1毫升处,松开活塞的手,活塞又会弹回来,这说明()A、空气可以被压缩,也会扩散B、空气有固定的体积C、空气有质量9、假如我们要进行空气传递游戏,你认为装在哪个容器中最合适呢()A、塑料杯B、碗C、自封口塑料袋10、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四、把下面的物质和特点用“_”连起来。
教科版2023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3)

教科版2023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0分)1.往0°C的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
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一些未溶解的食盐,要让食盐继续溶解,可以()。
A.搅拌B.加水C.蒸发水分3.想测一袋空气质量,下列物品()比较合适。
A.回形针B.鸡蛋C.苹果4.测量气温应该选择在每天的()。
A.同一时间、同一地点B.不同时间、同一地点C.都可以二、填空题(13分)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12.水温下降到______℃,水就变成了冰;水在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______℃不变。
13.盐放在水里变得不见了,那是因为盐在水里________了。
14.自然界中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花生油是_______,木头是_______。
15.在自然界中,某地受太阳曝晒后,空气受热膨胀_______后上升,周围的空气就会填补过来,这样空气就流动起来,形成了________。
16.将瓶口稍微倾斜放在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
气泡总是从水面上方冒出来,说明空气比水()。
三、判断题(10分)17.给水加热时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
()18.如果想分离味精和泥土,我们孺要用到滤纸。
()19.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缩小。
()20.你在做盐与水分离的实验时,要在盐水完全蒸发后再熄灭酒精灯。
()21.用过滤的方法能把溶解在水中的小苏打分离出来。
() 22.教室里的空气中没有水蒸气。
()23.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 24.固体、液体有质量,气体没有质量。
()25.同样一袋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更重。
()26.空气有时占据空间,有时不占据空间。
()四、连线题(9分)27.为下面混合物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铁屑和沙子加水溶解后再过滤蒸发来分离食盐和沙子用筛子筛来分离黄豆和沙子放进水中用沉浮法分离木屑和沙子用磁铁吸引来分离28.请你在下列描述中,把水和空气共同的特征选择出来,用线连接。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2. 植物的叶从()长出来,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3. 蜗牛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4. 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胸部有三对()。
5. 金鱼的全身都长有(),用()呼吸,用()游泳。
6. 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7. 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的物体叫液体。
8. 水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透明的液体。
9.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改进了造纸术。
10.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纸、()、()、()等。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 观察大树的粗细可以用()工具。
A. 放大镜B. 绳子和尺C. 量筒2. 下列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 狗尾草B. 向日葵C. 樟树3. 下列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 浮萍B. 三叶草C. 车前草4. 下列植物中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A. 柳树B. 蒲公英C. 杨树5. 蜗牛爬过的地方()。
A. 会留下黏液B. 会留下脚印C. 什么也不会留下6. 蜗牛通常在()活动。
A. 白天B. 晚上C. 任何时候7.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 粘液B. 信息素C. 水分8. 金鱼的呼吸器官是()。
A. 鳍B. 鳃C. 鳞片9. 下列材料中,可以用来造纸的是()。
A. 塑料B. 木材C. 玻璃10. 下列材料中,硬度最大的是()。
A. 木头B. 纸C. 金属11. 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A. 木头B. 塑料C. 金属12. 下列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A. 纸B. 木头C. 金属13. 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塑料B. 木头C. 玻璃14. 下列材料中,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射钉枪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A.空气可以被压缩B.水会流动C.空气会流动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3.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A.支持燃烧B.提供呼吸C.无色无味D.没有质量4.自制简易雨量器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5.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11月到次年4月则十分干旱,非洲大草原的气候特点是是()。
A.旱季和雨季分明B.四季分明C.四季如春6.在比较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时,不相同的因素是()。
A.水量B.地点C.蒸发时间D.盐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的气象部制作并发布。
3.热的空气容易往(),冷的空气则会流过来补充。
自然界里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
4.()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5.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在水中。
6.风是我们周围()的空气。
风向是指()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北风是由()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过来的风。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将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4.空气存在于空中、泥土里、水中。
()5.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6.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空气很软,重量很轻。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快乐连连看。
升温降温加快溶解搅拌静置不能加快溶解研磨成粉压缩成块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在做探究加快溶解的实验时,你是怎么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呢?2.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3.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的现象?(至少写出三种)4.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5.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七.综合题(共3题,共29分)1.探究内容: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材料: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以下是慧慧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检测卷(含期中期末卷)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不见了,其实是水跑到________空气中去了。2.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3.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________,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________。4.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________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5.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一定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溶解的份数是指在水中________溶解的份数,如果水中有小苏打剩余,则最后一份________被计算在内。6.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皮肤吸收了。 ( )2.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3.水结冰实验中,在碎冰里加食盐是为了消毒。 ( )4.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 ( )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 )7.水能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们都是液体。 ( )8.观察液体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用“尝”的方法。 ( )9.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比如水可以凝结成冰,冰可以融化成水。( )10.在测量水温时要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清晨树叶上的露珠B.冰棒周围冒“白气”C.湿衣服晾干了2.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沙子3.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4.在进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可以用( )来取食盐。5.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A.用毛巾包裹住冰块B.把冰块敲碎C.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7.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来降温,这样做( )。A.是不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B.是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8.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A.汤上面淡下面咸B.汤里的水分蒸发了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9.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A.蒸发B.过滤C.溶解10.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水会变成水蒸气,也会变成冰,下列现象与水的这种变化不同的是( )。A.用橡皮泥捏成一只小兔子B.食盐溶解在水里C.蜡烛燃烧后变短了(1)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均填“食盐”“沙子”或“白糖”)(2)如果还想知道淀粉能不能溶于水,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判断。A.过滤B.蒸发C.过滤和蒸发都可以(3)对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水中B.食盐和水可以混合,但是不能进行分离C.不管是溶解了的食盐,还是被分离出来的食盐,都属于同一种物质(4)如果还想知道生活中的其他物质是否能够溶于水,我们应该( )。A.直接判断B.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C.通过溶解和过滤实验判断3.路路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题目。(16分)(1)路路在实验室分离食盐和水时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为图________(填“甲”或“乙”)。图甲、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字母)A.漏斗B.铁架台C.三脚架D.蒸发皿E.酒精灯F.玻璃棒G.烧杯(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时,目的是( )。A.让食盐蒸发B.让水蒸发C.让食盐和水一起蒸发(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4)路路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她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那么1号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白糖和水B.面粉和水C.酒精和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2.物体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
3.水是(),石头和沙是(),空气是()。
4.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填"有”或“没有”)质量。
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4.()、()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7、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不会湿,因为杯中的()占据一定的体积,避免了纸团和水接触。
8.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喷雾器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A、压缩空气B、水会流动C、空气会流动2.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
A、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3.空气的颜色是( )A、白色B、无色C、灰色4.下列关于水和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和空气都可以流动B、水和空气都可以压缩C、空气中含有水蒸气5.如果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话,那么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得()。
A、更小B、更大C、不变6.假如20筒空气是2.7 克,那么100筒空气是()克。
A、1.35B、13.5C、1357.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A、爆炸B、结冰C、泄漏8.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其特点是()。
A、体积相同B、体积大C、体积小9.妈妈今天做了红烧肉,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B、空气会流动C、空气有质量10.空气是一种()A、单一的气体B、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2.空气的体积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 )3.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 )4.空气会流动,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 )5.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 )6.水中也有空气,鱼可以在水中呼吸。
( )7.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8.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空气的重量很轻。
( )9.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球会重新鼓起来。
( )10.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和形状。
( )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填写下面表格。
答案是肯定的就画“√”,答案是错误的就画“×”(每空2分,共24分)五、简答题(6分)请你列举三种空气被压缩且有弹性的例子。
(每种2分,共6分)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的表格叫做()。
2.气象学家根据一天()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3.我们通过天气日历的观察记录,知道了云可以分为()、()和()三类。
4.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以及风等情况。
5.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 ) ,测量气温的叫( ) ,也叫寒暑表。
6.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冰雹等。
7.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 )、( )、( )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工具,不属于测量天气的是()。
B.血压计C.温度计D.风向标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温计也可以测量气温B.气温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气温随时都在变化C.当气温计的液面稳定后才可以读数3.测气温时,气温计应放在()。
A.阳光下B.阴凉通风C.封闭的室内4.下列关于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悬挂在空气中B.要放在阳光下C.要保持干燥5.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是()。
A.毫米B.毫升C.千克6.风向标箭头指向西北时,这时刮的是( )风。
A.东北C.东南D.西南7.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 )。
A.相同B.相反C.没有什么关系8.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B.水蒸气和空气C.小水滴或小冰晶9.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一项是( )。
A.雷电B.地震C.台风10.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是( )。
A.小雨B.中雨C.大雨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现象。
( )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
( )3.体温计读数时,我们可以拿它的任何地方。
( )4.一天之中,中午气温最高。
( )5.每天测量气温,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
( )6.我们平常说的降水,指的就是下雨。
( )7.下雨的等级是按下雨的猛烈程度和时间长短来划分的。
( )8.从南边刮来的风是南风。
( )9.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是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 )10.天气预报的播出需要很多步骤。
( )四、连线题。
(共10分)雨量器风速风速仪降雨量风向标温度温度计风向湿度计空气湿度五、简答题(10分)1.你知道可以用哪几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吗?2.请你说一说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哪几个过程?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
2.水变成水蒸气后,()会大大增加。
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灭,不能用嘴吹。
4.常温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也是()。
5.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6.盐能够()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出来。
7.把纸撕碎,()产生新物质。
8.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
9.空气能够被(),压缩的空气有()。
10.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
11.风是()流动形成的。
12.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能使水蒸发加快的是()。
A.用风吹B.使空气湿润C.给水加热2.下列做法中不能使溶解加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