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给水加热后,水的体积会()。

A.变大B.没有变化C.变小2.水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①温度② 湿度③衣服大小④ 通风大小⑤是否加热A.①④ ⑤B.①②④C.② ③④3.河里的水一直流不完,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水的循环4.下图的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原因是()。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古据空间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5.纯净水是()。

A.蓝色的B.白色的C.无色的6.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伽利略B.华氏海特C.阿尔伯特7.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情况()。

A.一定一样B.一定不一样C.可能不一样8.下列关于体温计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用开水消毒B.小心拿放C.使用前应甩到35 C以下9.将一块橡皮泥捏成球状,()发生了变化。

A.组成成分B.状态C.质量10.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2.物体的()叫温度,单位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3.0级就代表无风,风旗()。

4.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和水都是()、无味、透明的、()。

6.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

7.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有()、()、()等。

8.用湿抹布抹桌子,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现象。

9.水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能够()很多物质。

10.我们通常用()法,分离水和沙子。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空气不容易泄漏。

()2.做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时,加热完后要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拿到桌上。

()3.桌上有一个装水的碗,几天后,碗里的水会因为蒸发而减少。

()4.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天气现象中,()属于降水。

A.露水B.霜C.冰雹2.下列有关空气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没有质量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可以流动D.空气可以压缩3.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是()。

A.可以滚动B.可以流动C.有一定体积4.我们知道,空气在水中能形成气泡,这说明()。

A.空气占据空间B.空气在水中漂浮C.空气是一种气体5.下图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是()。

A.15℃B.5℃C.零下5℃6.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给水加热B.用风吹C.使空气湿润7.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A.风向标B.风速仪C.风量仪8.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这应该被记录为()。

A.晴天B.多云C.阴天9.空气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

A.石头最轻B.水最重C.空气最轻10.如果我们想让水结冰,那么我们需要()。

A.给水加热B.给水降温C.把水放在阳光下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是测量降水量的重要工具。

2.用打气筒把()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3.水从液体变成()的过程就是结冰,结冰后的体积会()。

4.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是()。

5.测量气温时要等液柱()时才可以读数。

6.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

7.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进行分离,然后用滤纸(),把沙分离出来。

8.做水能溶解的实验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透明玻璃杯、()、()等。

9.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利用()、()、()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

10.100℃读作()。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把空瓶子完全放入水中会冒泡,说明瓶子里有空气。

()2.气温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3.风只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不能带来好处。

()4.空气压缩枪可使橙子皮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随着水的温度升高,白糖溶解的量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2.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A. B. C.3.将大小相同的两杯子装等量的水,甲用塑料膜盖住杯口,乙不盖,一起放至通风向阳处2天后的现象是()。

A. B. C.4.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B.冰水混合物温度高C.二者温度相同5.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A. B. C.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B.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空气粒子变小了C.水不能被压缩是因为水是固体7.大自然中的风是由()形成的。

A.雷电B.太阳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8.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晒太阳B.用手捂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9.当水温达到()时会慢慢结冰。

A.1℃B.10℃C.0 ℃10.空气和水比较,相同的是()。

A.都有一定的形状B.都可以看见,能感受到它的存在C.都可以流动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2.食盐会()在水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3.冰是()态的水,水蒸气是()态的水。

4.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5.鱼缸中的水放置几天后,我们会发现水(),这是因为鱼缸中的水变成了()。

6.“通榆县今夜到明天阴转多云,北风3-5级,温度-10℃---17℃。

”这份天气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和()。

7.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而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

8.天气预报制作完成后,通过()、()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

9.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但可以被压缩。

空气被压缩后体积会(),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具有(),例如:轮胎、篮球、足球。

10.风形成的原因是();热气球能上升是因为()。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全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全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如下图所示, 堵住注射器管口, 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 装空气的那支注射器的活塞比装水的移动的距离会()。

A.更小B.更大C.一样2.人们通过什么区分晴天、阴天和多云()。

A.风的大小B.云的形状C.云量多少3.水变成水蒸气, 它的体积()。

A.不变B.变大C.变小4.红红观察到国旗向西北方向飘, 这时刮的应该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5.关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天气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一天气会商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顸报C.天气会商一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预报6.往一个装满空气的玻璃瓶中在打进一些空气, 会发现瓶子的()。

A.质量不变B.质量增大C.质量减小7.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探究活动中, 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不断地加入食盐B.加入食盐后, 静待食盐溶解C.加入一份食盐, 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份8.图中, 气温计上的示数写作()。

A.38°B.38 C°C.38℃9.()告诉我们的天气信息是: 很可能下雨。

A.大团、堆积的云B.纤维、羽毛状的云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10.水有三种状态, 其中是固态的是()。

A.水蒸气B.冰C.水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4分)1.()或()非常轻, 可以浮在空气中, 这就形成了云。

根据云量的多少, 天气可分为()、()和()。

2.测定风速的仪器叫()。

3.当环境温度高于(), 冰的温度升到()时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中, 要从周围()热量,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4.分离沙水混合物的实验装置叫()。

5.我们打的伞被风吹得向西歪斜, 这时的风是()。

6.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或()。

7.將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 瓶口有气泡冒出, 冒出的气泡是()。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通过食盐能在水中溶解,我们不能知道的是()。

A.水能溶解一些物质B.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C.所有的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2.夏天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会出现的现象是()。

A.冰块会立刻融化成水B.冰块会慢慢融化成水C.冰块不会融化成水3.把白糖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哪一杯白糖溶解得更快?()A.热水B.冷水C.一样快4.天气预报中有许多气象术语,意思正确的是()。

A.凡是云量超过50%的天气都称为“阴”B.24小时内降水5~15毫米为中雨C.“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指正午与子夜时间的气温D.“降水概率”是对出现下雨可能性大小的估计5.天气状况可以根据云量来划分,当天空中布满乌云时是()。

A.晴天B.多云C.阴天6.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和()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2.做风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透明塑料薄膜、无盖的长方形纸盒、()和纸条。

3.测量风向的仪器叫()。

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包围着。

5.测量风向的仪器叫(),测定风力的仪器叫()。

6.厨房抽油烟机安装在炉灶的(),暖气片安装在窗户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般情况下,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

()2.控制变量实验法的前提是必须有变量和不变量。

()3.通过分析长期的天气观察记录,可以使我们发现天气的一些变化规律。

()4.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5.水是动物和植物生命生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6.使用气温计时,只要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即可。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快乐连连看。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你知道人们是怎样把海水中的盐分离出来的吗?说说你的认识。

2.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有那些?它为我们生活提供了那些便利?3.请你说一说你对空气的认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物质是液体的是()。

A.果汁B.手机C.空气2.小明想要装一些山里清新的空气回家,最好是用()。

A.竹篮B.密封袋C.碗3.羽毛状的云经常出现在()。

A.晴天B.雨天C.阴天4.有一杯水和一杯白酒,用哪种方法能把它们区分出来?()A.用眼看B.用手摸C.用鼻闻5.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向周围()。

A.吸收热量B.释放热量C.既吸收热量又释放热量D.既不吸收热量也不释放热量6.冬天教室窗户内壁上面会有小水珠生成,这是()现象。

A.凝固B.蒸发C.凝结7.大雪天,最靠近地面的云是()。

A.雨层云B.积云C.卷云8.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B.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动的 C.空气摸不到,水可以摸得到9.水壶里的水“噗噗”地冒泡,水沸腾了。

水沸腾的温度接近()。

A.120℃B.70℃C.100℃10.如果想让一大块冰糖快速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

A.把冰糖放入水中,然后放进冰箱B.捣碎后放入水中 C.直接放入水中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常见的降水的形式有()和()。

2.天气预报今天的气温是10~21℃,这代表当天的最高温是(),最低温是()。

3.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最终会出现()。

4.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

5.根据云的形状可以分为()、()和()。

6.如果我们给冰块加热,冰块会(),这时是由()态变成()态。

7.制作天气预报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

8.在水温和食盐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9.我们可以用()、()、()等方式让空气快速流动,来制造“风”。

10.天气状况每时每刻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有时候变化比较()。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只有用蒸发的方法才能将食盐和水分离。

()2.相同质量的水和水蒸气相比,水的体积更大。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射钉枪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A.空气可以被压缩B.水会流动C.空气会流动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3.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A.支持燃烧B.提供呼吸C.无色无味D.没有质量4.自制简易雨量器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5.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11月到次年4月则十分干旱,非洲大草原的气候特点是是()。

A.旱季和雨季分明B.四季分明C.四季如春6.在比较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时,不相同的因素是()。

A.水量B.地点C.蒸发时间D.盐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的气象部制作并发布。

3.热的空气容易往(),冷的空气则会流过来补充。

自然界里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

4.()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5.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在水中。

6.风是我们周围()的空气。

风向是指()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北风是由()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过来的风。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将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4.空气存在于空中、泥土里、水中。

()5.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6.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空气很软,重量很轻。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快乐连连看。

升温降温加快溶解搅拌静置不能加快溶解研磨成粉压缩成块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在做探究加快溶解的实验时,你是怎么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呢?2.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3.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的现象?(至少写出三种)4.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5.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七.综合题(共3题,共29分)1.探究内容: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材料: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以下是慧慧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12℃。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溶解的快或慢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搅拌②温度③颗粒④颜色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2.湿拖把拖地后,地板上的水慢慢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渗入到地板里了B.水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C.水被地板吸收了3.在台风“罗莎”影响,在10月8日,杭州的降雨量达到161.5毫米,这一天杭州的降水量属于()。

A.大雨B.暴雨C.大暴雨4.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A.﹣4℃B.﹣6℃C.6℃D.16℃5.关天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量的多少影响着水沸腾时的温度B.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C.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6.下列关于冰融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融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B.冰融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慢C.冰融化时要释放热量,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风就是()形成的。

2.如图所示,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挥动几次,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这时,塑料袋内装满了()。

3.用手触摸冰块,温度()填[“很高”或“很低”],比较()[填“光滑”或“粗糙”]。

4.纤维、羽毛状的云常发生在();大团、堆积的云常发生在()。

5.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进入到空气中了。

6.测量水温时,手应该拿在温度计的(),等到()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气温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2.科学家伽利略用气泵向一个瓶子里打足气,然后称它的重量,称好后瓶口打开,然后再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这个实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3.在阳光的照射下,水会消失不见,这一现象是水的蒸发。

()4.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一般是夜里12时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5℃
B.-3℃
C.0℃
2.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

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了的是()。

A.蚂蚁觅食
B.蜻蜓低飞
C.春蚕吐丝
3.我们把空气的温度叫作()。

A.气温
B.水温
C.体温
4.下列物体的变化与水结冰相似的是()。

A.放烟花
B.煮饭
C.将纸撕碎
5.热空气比冷空气()。

A.轻
B.重
C.一样重
6.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

A.会上升
B.不变
C.会下降
7.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

A.制造更低温度
B.制造更高温度
C.使温度不变
8.下列使用气温计的步骤,不正确的是()。

A.放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B.悬挂在空气中
C.保持湿润
9.一杯浓盐水的杯底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10.昨天下了一场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A.100~249.9
B.50~99.9
C.25~49.9
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
1.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

2.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

3.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4.在测量一杯开水的温度时,我会选择()(填“体温计”或“液体温度计”)。

5.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6.要在一杯水中很快溶解一块糖,我会用到的方法有()、
()、()等。

7.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的性质。

8.天气的冷热叫()。

9.可以用O表示()。

10.常见的降水的形式有()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一杯水能无限制的溶解红糖。

()
2.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
3.生活中,无论是呼吸,还是发电,都离不开水。

()
4.相同条件下,一杯100毫升的水可以溶解的食盐要比一杯50毫升的水可以溶解的食盐多。

()
5.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

()
6.雨量器可以摆放在树下进行测量降水量。

()
7.过滤时可以用滤纸,不可以用滤布。

()
8.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
9.晴天,地面上水洼里的积水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因为水都渗到土壤里了。

()
10.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会降低。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连一连。

水温计气温计体温计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我会用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
1.放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有水珠出现,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2.说一说孔明灯为什么会上升高空呢?
3.如何点燃酒精灯?如何熄灭酒精灯?
4.为什么说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5.你知道制作一个“热气球”需要哪些材料吗?
七.综合题(共3题,共17分)
1.下面是小叶和小黄谈论天气的一段对话,请你用“()”画出描述天气的“词语”。

小叶:“今天看来像是个暗天,很温暖。


小黄:“是的,比昨天好多了,昨天有点凉。


小叶:“据说下午是阴天,会刮东风。


小黄:“希望不要下大雨。


2.下面是小明做过滤实验的图示,请分析小明在操作中存在哪些错误,并改正。

错误一:过滤时漏斗颈的底部位于烧杯的中央。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过滤时未使用玻璃棒引流,而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A
6.C
7.A
8.C
9.B
10.B
二.填空题
1.温度计
2.发电
3.外焰;焰心
4.液体温度计
5.不同地点
6.搅拌;切碎;加热
7.热胀冷缩
8.气温
9.空气微粒
10.雨;雪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能;不能;有;不会;能;不能;有;会;能;能;有;会
六.简答题
1.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凝结。

2.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变大,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会上升,孔明灯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高空。

3.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且盖灭两次。

4.食盐溶解于水之后,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来。

5.需要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七.综合题
1.描述天气词语:晴天;温暖;凉;阴天;东风;大雨
2.过滤时漏斗的底部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过滤时要将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引流倒入漏斗中。

3.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