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人物及作品介绍

合集下载

曾巩古诗词作品

曾巩古诗词作品

曾巩古诗词作品曾巩古诗词作品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

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巩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佑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曾巩古诗词作品,希望能帮到大家!曾巩代表作品:《城南》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

其古诗全文如下: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翻译】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

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咏柳》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

其古诗全文如下: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翻译】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甘露寺多景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

其古诗全文如下: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苦雨》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

其古诗全文如下:雾围南山郁冥冥,狭谷荒风驱水声。

只疑日失黄道去,又见雨含沧海生。

如催病骨夜寒入,似送客心衰思惊。

扬州青铜不在照,应有白须添数茎。

《论交》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

其古诗全文如下: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西楼子》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曾巩。

曾巩

曾巩

曾巩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姓名:曾巩别名:子固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019年(己未年)逝世日期:1083年(癸亥年)职业:政治家、散文家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概述曾巩,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

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十个妹妹(其中一人夭折),父亲被罢官,身体也不好,所以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

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

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

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

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

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

庆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长),只好辍学回归故里,尽心侍奉继母。

曾巩少年时与王安石为密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

直至嘉祐二年(1058),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宋史》称曾巩年幼"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成诵“②。

古文典范:曾巩《唐论》

古文典范:曾巩《唐论》

古文典范:曾巩《唐论》古文典范曾巩撰吴闿生评点毅盦整理作者介绍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

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

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

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

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

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拜中书舍人。

甫数月,丁母艰去。

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北宋曾巩的诗词全集

北宋曾巩的诗词全集

北宋曾巩的诗词全集曾巩生于1019年,1057年中进士后,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1060年经欧阳修举荐,分别任过馆阁校、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

在京九年,一直从事古籍整理工作。

后经本人要求,先后任越州通判,知齐、襄、洪、福、明、毫诸州。

任地方长官十二年。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北宋曾巩的诗词全集,来欣赏一下吧。

庭桧呈蒋颍叔朝代:宋朝|:曾巩櫂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

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

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过高士坊朝代:宋朝|:曾巩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

功名晚更为余事,灾异初尝出至言。

郡阁已空徐孺榻,里人犹识郑公门。

斯文未丧如繇我,后代当知李仲元。

和孔平仲朝代:宋朝|:曾巩园池方喜共追寻,正是槐榆夹路阴。

双烛纵谈樽酒绿,一枰销日纸窗深。

波涛万字惊人笔,尘土千钟异俗心。

佳句从来知寡和,愧将沙砾报黄金。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朝代:宋朝|:曾巩隆名盛位知难久,壮字丰碑亦易亡。

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

岘山汉水成虚掷,大厦深檐且秘藏。

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

圣泉寺朝代:宋朝|:曾巩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

青冥日抱山腰阁,碧野云含石眼泉。

蹑屐路通林北寺,落帆门系海东船。

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村村供佛田。

刁晾纯挽歌词二章·史观郎闱得谢归朝代:宋朝|:曾巩史观郎闱得谢归,桓桓筋力未全衰。

园林笑傲笙歌拥,山水追寻几杖随。

尺牍百封虚有意,文章十帙更传谁。

余花自出藏春坞,一点青灯照繐帷。

题关都官宅朝代:宋朝|:曾巩麻衣少壮干时去,朱绂康强得老归。

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难退古来稀。

更无俗事侵方寸,只与闲人话翠微。

科第诸郎同日显,高门当代有光辉。

和郑微之朝代:宋朝|:曾巩故人容下榻,清宴得传杯。

地秀偏宜竹,天寒未见梅。

云林千嶂出,烟艇一帆开。

且醉休言别,归期信召催。

送沈谏议朝代:宋朝|:曾巩东南经济得时英,方底除书下汉庭。

将幕鼓旗惊白昼,谏垣冠剑动青冥。

唐宋八大家曾巩

唐宋八大家曾巩

曾巩人物简介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政事自称"家世为儒“,①曾祖历官水部员外郎,祖父为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

《宋史》称曾巩年幼"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成诵“②。

"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③。

但据他自称幼时从先生受书,"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到十六七岁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始知爱好,并努力学习④。

到二十岁后,"欧阳修见其文奇之“⑤大约就在这时,他曾给欧阳修写信,并"献杂文时务策两编“。

信里他一面称赞欧阳修的道德文章,一面表白自己的为人志节:"巩自成童,闻执事之名,及长,得执事之文章,口诵而心记之,观其根极理要,拨正邪僻,掎挈当世,张皇大中,其深淳温厚,与孟子韩吏部之书为相唱和,无半言片词舛驳于其间,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

……又闻执事之行事,不顾流俗之态,卓然以体道扶教为己务。

……信所谓能言之能行之,既有德而且有言也。

韩退之没,观圣人之道者,固在执事之门矣。

"曾巩当时少不更事,而能有这样的看法,很不简单,所言者虽有所未尽,但大体符合实际。

又说:"巩性朴陋,无所能似,家世为儒,故不业他。

自幼迨长,努力文字间,其心之所得,庶不凡近。

……唯其寡与俗人合也,于公卿之门未尝有姓名,亦无达者之车回顾其疏贱。

抱道而无所与论,心常愤愤悱悱,恨不得发也。

今者乃敢因简墨布腹心于执事,苟得望执事之门而入,则圣人之堂奥室家,巩自知亦可以少分万一于其间也。

"这段话是表述自己的为人的。

曾巩的诗词小学

曾巩的诗词小学

曾巩的诗词小学
小学学过的曾巩的诗有:《咏柳》、《趵突泉》、《西楼》、《读书》、《秋怀》、《城南二首》等。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曾巩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

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咏柳
【】曾巩【朝代】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趵突泉
【】曾巩【朝代】宋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西楼
【】曾巩【朝代】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秋怀
【】曾巩【朝代】宋
流水寒更澹,虚窗深自明。

褰帷远钟断,拥褐晨香清。

油然素心适,缅彼外物轻。

因时固有应,在理复何营。

隐几公事退,卷书坐南荣。

以兹远尘垢,何异山中情。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介绍及作品赏1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介绍及作品赏1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介绍及作品赏析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

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

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

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

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曾巩文章的特色体现在几个不同的方面。

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

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

赠序之文,尤有特点。

再有,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分明,无不达之意。

还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

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

《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

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

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

他的议论性散文特点是: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

《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他的记叙性散文特点是: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

《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

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

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

对他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散文体裁曾巩的散文作品中,其名篇大都属于记体散文,如《墨池记》、《学舍记》等。

而后人在编选散文集时,曾巩的记体散文入选篇目一直居高不下。

如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其在《南丰文钞引》中云:“予录其疏札状六首,书十五首,序三十一首,记传二十八首,论议杂著哀词七首。

曾巩 的诗词

曾巩 的诗词

曾巩的二十首诗词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右人,出生于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

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

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谥“文定”。

曾巩文学成就突出。

其散文含蓄典重,雍容平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能诗。

世称“南丰先生”。

著有《元丰类稿》。

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西楼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正月六日雪霁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

明日杏园应烂熳,但须期约看花人。

扬颜扬雄纂言准仲尼,颜氏为身慕虞舜。

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

甘露寺多景楼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凝香斋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琐闱延阁腹心臣,籍甚声华动缙绅。

药石言行天下雨,裤襦恩达国中春。

召南去后馀思在,纶氏归来壮志新。

莫为流年嗟白发,济时须仗老成人。

送孙颖贤穰穰秦州铁马群,青衫吾子仕犹屯。

高谈消长才惊世,藐视公侯行出人。

古气欲遵奔日月,畏涂曾触滞荆榛。

明夷夬决应斟酌,自向穷通有屈伸。

上杜相公水为舟楫旱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巩人物及作品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故后人称之为南 丰先生。

下面是曾巩人物简介及作品,请大家及时学习。

他十二岁就能写文章,始冠,游太学,欧阳公一见其文而奇之(《墓志》)。

嘉祜二年(1057)巾进士第,曾长期编校史馆书籍和担任知州。

官终试中书舍人。

曾巩笃于友爱,其父亡后,他对四弟九妹的教养尽心尽力,在古代传为佳话。

他 在做地方官时能体恤民情,政绩卓然。

曾巩的文学 主张和古文风格都和欧阳修相近。

曾言文章之得失,岂不系于治乱哉(《王 子直文集序》)。

又说夫道之大归非他,欲其得诸心、充诸身,扩而被之国家天 下而已,非汲汲乎辞也。

其所以不已乎辞者,非得已也(《答李沿书》)。

这就是 他的文道观。

其为文章,句非一律,虽开阖驰骋,应用不穷,然言近指远,要其 归必止于仁义,以至当时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诵,惟恐不及(《墓 志》)。

前人论曾文,或谓其笔力雅赡,或谓其简严静重,或谓其醇而不肆,或 谓其沉雄典博,或谓其引经据古,明白详尽,或谓其平平说去,娓娓不断,最淡 而古,或谓其敦厚凝重,如秦碑汉鼎,或谓其穷尽事理,气味尔雅深厚,或谓其 议论醇正,雍容大雅,实于刘向为近,或谓其专学欧,比欧文露筋骨。

总之,曾 文温醇安和,沉着稳重,从容写来而穷尽事理。

直如姚鼐所说:宋朝欧阳、曾公 之文, 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

( 《复鲁絮非书》 )大致曾巩作文讲究法度和布局, 因而文章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使人有轨迹可循。

加上他多 言古道, 本原六经( 《宋史.曾巩传》 ), 其作品对后代古文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比如朱熹学写古文就从学曾入手,但朱熹终其一生,其古文成就仍赶不上曾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