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童年》人物赏析

《童年》人物赏析《童年》人物赏析《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阿廖沙在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在这部作品中,高尔基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充满鲜明个性和复杂心理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矛盾。
下面将对《童年》中主要人物进行赏析。
1.主人公阿廖沙阿廖沙是本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聪明好学、正直善良的孩子。
在面对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压力时,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
尽管遭受许多苦难,但阿廖沙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的成长历程不仅令人感慨,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善良的外祖母外祖母是阿廖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是一位善良、慈爱、聪明的女性。
在家庭中,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化解了家庭矛盾,成为了阿廖沙的精神支柱。
外祖母的慈爱和关怀给予了阿廖沙温暖和勇气,使他能够在困难中坚持下去。
3.乐观的小茨冈小茨冈是阿廖沙的好友之一,他是一个乐观、活泼的小伙子。
尽管在生活中遭受不幸,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教给阿廖沙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用自己的乐观精神去感染和帮助阿廖沙。
他的存在给作品增添了许多欢乐和阳光的元素。
4.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好事情”是一个专注于科学研究的神秘人物,他有着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追求。
他不满现实社会的不公和腐朽,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去探索科学的道路。
他的献身精神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展示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担当。
5.粗野自私的舅舅们在《童年》中,舅舅们是粗野、自私的代表。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感受。
他们的行为暴露了当时社会的人性黑暗面,也凸显了家庭内部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些舅舅们的人物塑造使我们对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善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6.善良乐观的阿廖沙母亲阿廖沙的母亲是一个善良、乐观的女性,她尽管面对生活的困苦和压力,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古典小说,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深邃的人文精神。
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成为了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一、英雄形象:忠义与智慧的化身古典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以忠义和智慧为核心特质。
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他以其过人的武艺、坚定的忠义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武圣”。
关羽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古代武士的英勇与豪迈,更彰显了忠义这一传统道德观念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再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他以智勇双全、仁义厚道著称,虽出身草莽,却心怀天下,最终成为梁山好汉的领袖。
宋江的形象,展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智慧与胸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
二、女性形象:柔情与坚韧的并存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同样丰富多彩,她们或柔情似水,或坚韧不拔,为文学作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以其超凡脱俗的才情、敏感细腻的情感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古代文学中最为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林黛玉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情与美丽,更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
再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她以其慈悲为怀、智慧无边的形象,成为了古代文学中女性智慧与善良的化身。
观音菩萨的形象,体现了古代女性在社会与宗教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三、反派形象:复杂与多维的呈现古典小说中的反派形象,往往并非单一的恶,而是具有复杂多维的性格特征。
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虽被描绘为奸雄,但其政治才能、军事谋略以及文学造诣均非同一般,使得其形象充满了争议与魅力。
曹操的形象,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权谋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多面性。
再如《水浒传》中的高俅,他以其阴险狡诈、残忍无情的形象,成为了古代文学中典型的反派人物。
高俅的形象,不仅揭示了封建官僚的腐败与残暴,也激发了读者对于正义与公平的追求。
人物形象的赏析

人物形象的赏析一、立足形象本身直接表现人物性格“事实的自然呈现比华丽的辞藻重要的多。
”《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变化,衣着的刻画,失子之后不厌其烦的讲述,捐过门槛后的轻松……所有这些无不入木三分地刻画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和生存状态的变迁;而《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刻画凤辣子,以语言和动作刻画“混世魔王”贾宝玉,而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林黛玉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
二、通过激烈的人物矛盾冲突展现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存在不是静态的,他们性格的展示往往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加以强化,“动态比静态有生命力的多”,也正是矛盾的设定让人物自然本真地进行个性化的展示,进而彰显自己的性格。
如苏教版选修教材《阿“Q”正传》中阿“Q”在“革命”问题上由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发展,通过“宣传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幻想破灭”的演变过程,逼真地展示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则是以人力车夫和“我”对待撞倒老妇人的不同态度的矛盾对立为基础,叙述平常的小事,以小见大地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塑造一个善于解剖自己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
三、通过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形象“于细微处见真情”,文学作品的感人,人物形象的鲜明独特往往归结于作者对典型细节的刻画。
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样可以说“一千个作者就可以塑造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文学作品,由于使用的文学手段不同,塑造的文学形象也就不同。
因此其中的细节刻画显得更加重要。
《荷花淀》中当水生嫂听到水生要到大部队去的消息,其手指的震动,把手放到嘴里的吮吸,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她内心的震动和复杂的心理变化;《故乡》中插着双手,叉着双腿站着的豆腐西施圆规状的姿势;《守财奴》中将死的葛朗台在看到祭器时奋力的一抓……所有这些人物能够经过长时间的淘洗仍然绽放光彩,无不归结于精雕细琢的细节刻画。
四、借助环境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上面提及的几个方面外,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描写营造的氛围,以及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也是我们感受和剖析人物情趣和心境的重要方面。
高考考点聚焦: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真题演练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 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 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 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 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负面人物: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 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 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 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 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孤芳自赏等。
答题模板
指定语段分析人物心理
技巧攻略
混淆概念
深度解读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 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 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 形象和性格 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 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概括形 象时需要“性格十身份(外在特征)”。
答
步骤一
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该语段之前或 之后发生了什么
题
步 骤
步骤二
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句:细读,分清是哪 类描写,找关键词句具体分析
答题模板
整体分析人物心理
答
步骤一
审题干,明题型:根据题干明确答题方 向和范围。
题
步 骤
步骤二
定角度,找对应:熟练掌握“五角度”, 从文本中勾画分析。
真 题 演 练 2018·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如何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倾向。
一方面,外貌、服饰、心理、语言、行动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了活动的天地,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同时,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因而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要结合人物的言行来分析性格,还要结合环境和故事情节等来分析形象特征。
一、赏析人物描写的精妙刻画人物的主要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还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俗话说:“人配衣裳马配鞍”。
服饰是人的身份、性格、风度、处境的表现与标志。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服饰描写,从头饰、项饰到裙饰,从上穿、外罩到下着,从衣饰质地、款式到色彩,可谓精雕细琢,不肯放过一个细节。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王熙凤身为荣府管家奶奶不同凡响的气度和华贵。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贵在肖似”。
作品中的人物,生活经验、教养、心理各不相同,人物语言和行为也就因人而异。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人物出场,王熙凤人未到,笑声先到,风风火火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待她见到黛玉,即大大夸奖一番:“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其张张扬扬、逢场作戏、迎合贾母,乃至放诞无礼、刁钻谄媚的形象,跃然纸上。
人物的心理活动最能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如《失街亭》中“挥泪斩马谡”一段,把诸葛亮的心理写得有血有肉,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
人物性格决定行为,行为表现性格。
也可以从人物动作行为入手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描写技巧时,还要看人物描写内容的层次。
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文字描写和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于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言行和性格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从人物的言行和性格特点入手。
通过人物的言辞和行动,读者可以揣测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例如,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言行轻佻放荡,表现出放纵的性格特点;而林黛玉则言行坚毅,真挚忧郁,展现出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此外,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等手法,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例如,人物的语言风格、口头禅、眼神举止等,都可以展示人物的独特性格特点。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与情节关系人物形象与情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服务于情节的发展和表达。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需要与情节相结合,理解人物在故事中的角色和作用。
有些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例如,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他孤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各种困难。
读者通过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和主题。
而有些人物形象则是陪衬和背景,用于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描绘故事的背景环境。
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通过与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通过对这些相对次要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整个故事的内涵。
三、人物形象与社会背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往往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受到作者对社会背景的描写和思考的影响。
通过人物形象的理解,读者可以反映出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现实困境。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分析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分析在小说中,人物是构建故事情节和传递主题的核心元素之一。
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关乎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更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内心世界、行为动机及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关系。
一、人物一:李华李华是本小说的主角,他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勇敢、坚韧和善良上。
在故事中,李华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总能毫不畏惧地面对,并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
他不会被困境击垮,而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
例如,当他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轻易放弃。
他的善良使他关心他人,对待他人充满同情心和宽容。
他愿意帮助别人,并且总是尊重他人的感受。
二、人物二:王明与李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明,他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自私、阴险和狡猾上。
王明在故事中总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经常采取欺骗、背叛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对他人的虚伪使他和其他人的关系破裂,他总是利用别人,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尽管王明表面上似乎成功了,但他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却让他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三、人物三:张丽张丽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她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矛盾、优柔寡断和善变上。
她在故事中经常陷入冲突和困惑中,很难做出决定。
这种犹豫不决的性格使她在人际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他人的操控。
尽管她内心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她总是害怕失去,迟疑不决。
然而,在故事的发展中,张丽逐渐学会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平安和自由。
四、人物四:杨剑杨剑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正直、坚强和无私上。
他是小说中的一位英雄角色,不畏艰险,始终追随自己的理想和品德准则。
他对家人和朋友非常忠诚,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去保护他们。
他的无私和正直使他成为其他人群众敬仰的榜样,他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崇高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性格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动机。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特点使他们与读者建立起情感联系,并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来传达思想、表达情感。
其中,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性格、言行举止、经历等都能够为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
在作家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常常会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产生共鸣。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性格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多种多样,有正面的、负面的,也有复杂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奈特是一个倔强、聪明、独立的女性,她对待感情的态度也非常坚定;而男主角达西则是一个冷傲、高傲的贵族,他对待珍爱的女人也非常执着。
在小说中,作家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内心矛盾,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
二、心理刻画小说中的人物不仅是具有某种性格的人,更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作家往往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思考和反思,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男主角盖茨比一直对女主角黛西·布坎南怀有爱恋,但却一直不敢表白,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会成为两人走到一起的绊脚石。
通过盖茨比的内心独白和行动,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三、环境刻画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生活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家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等,表现人物的命运和命运的制约因素。
例如在《孔乙己》中,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孤苦无依的酒鬼,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艰苦。
作家通过孔乙己与周围人的互动,生动地描写了社会中底层人群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环境刻画,作家可以更加深入地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四、遭遇刻画作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常常会将其置于起伏不定的命运洪流之中,让人物经历各种遭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问题反馈
• 1、自主学习草草了事,态度 不认真。
• 2、探究题答题思路不清晰, 部分同学不能结合文本分析。
自主学习检测
(1)概括小说人物形象要注意 哪些角度?
提示: ①抓住小说中人物的肖像、语言、行 动和心理描写概括; ②抓住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 历、教养、气质等来介绍; ③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体会; ④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把握。
CE(E得3分,C得2分,D得1分) A项中“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 非的人”评价有失偏颇,不恰当,因 为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B项中马兰花的丈夫的种种行为是对马 兰花人格高尚的一种反衬,丈夫虽然 境界不高,但不能说“世故圆滑,反 复无常”。 D项中麻婶女儿的通情达理与马兰花相 似也是作者所赞扬的。
①从描写的手法角度看,注意肖像、 心理、语言、行为等正面描写。 ②从主次人物的关系看,注意对 比、映衬、烘托等侧面描写。 ③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看,注意 烘托渲染、铺垫暗示等表现手法。
合 作 探 究
讨论:智慧+合作+探究
内容:合作探究 要求:积极参与,快速高效
同桌之间合作交流; 比对探究,合作探究, 整合智慧。
小说中,马兰花丈夫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分析。(6分)
1、对主要人物马兰花起到陪衬作用。丈夫的不明事理、 斤斤计较反衬出了马兰花的朴实善良、善解人意,使主 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文中主要是围绕马兰花和丈夫 的矛盾、争执展开的,丈夫得知麻婶生病,催促马兰花 去要钱,一次又一次的争执。当麻婶女儿从上海寄来钱 和信时,他的态度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3、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借丈夫的形象烘托了马兰花的 性格特点,揭示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正面描写
物的手 写等
法
2.衬托、对比、环境描 侧面描写 写、景物描写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 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 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 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答题模式】
(分条作答+文本分析)
①手法一+分析
②手法二+分析
她形成了对比,麻婶平日里对她的照顾、麻
婶女儿还钱以及借房子给她都是间接烘托了
马兰花的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常见设问方式】 ⑴.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 XXX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其他设问方式】 ⑵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赏析。
解题方法
塑造人
1.肖像、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细节描
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 “××的性格特点:①……②……③ ……”(分条作答+ 文本分析)。
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没 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2、 小说在塑造马兰花的形象时,用
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合
答案:①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的手法。如听到三孬说麻婶生病的
作 消息后整整一个上午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
探 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与丈夫的
究
矛盾争执主要采用语言描写的手法。当她与 丈夫发生争执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表
二 现了她内心的委屈。
②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对丈夫以及麻
婶母女这些人物的塑造,侧面烘托了马兰花
的性格特点。丈夫的不明事理、斤斤计较与
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的把握, 须将人物置于特定情节、特定环境之中,结 合小说中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包括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进行;对小说中人物 形象意义的揭示,则须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下,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作解读(即解读出 小说中人物形象对表达小说主题的意义)。 2、考查形式:主观问答题。 3、考频: 高考必考 4、命题趋势: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 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 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 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 小说考查的热点。
③ 手法三+分析
课堂小结
概括人物形象注意事项:
1. 分析人物形象时,做到客观不拔高。 2. 立足原文概括,不无中生有。 3. 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4. 答案要点要齐全,不漏答。 5. 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不杂乱无序。
当堂检测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 恰当的两项是( )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 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 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 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 这个人物的事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 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 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 的 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 深 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 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 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 ①首先要明确人物在小说中的类型, 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次要人 物中是陪衬性人物还是线索人物。 ②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要结合小说 的主旨进行,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要紧扣与主要人物的对比映衬关系 和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3)赏析小说塑造形象的手法要注 意哪提些示方:面?
让。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
钱伤害情义;丈夫行为过分,她会据理
力争。(每答出一点给2分)
补充:体谅他人、心胸宽广,心地仁厚,宽容忍让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文本 中的必考题,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 分考题是概括后再分析。 【常见设问方式】 ⑴小说中的XXX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其他设问方式】 ⑵×××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⑶×××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⑷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用红笔做好勾画,为展示和 质疑做好准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
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合 (6分)
作 答案:
探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 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
究 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
一 提还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
赏析 小说 中的 人物 形象
高考链接
2014年全国一卷《古渡头》 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4年全国二卷《鞋》 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013年全国一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 简要分析。
2013年全国二卷《峡谷》 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题方法
从四个方面考虑次要人物的作用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3.衬托人物,个性鲜明 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 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 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 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答题模式】
题干若问“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模 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 的人”+结合文本的分析。
【考点解读】
《考纲》对赏析小说的
人物形象的要求是:“ 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 品的艺术魅力。”即要 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小 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 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 ,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 用意或作用。
1、考查内容: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要点有两 个:一是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二是揭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