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培优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各组数中,有理数中最小的是()A. -1.5B. -2C. 0D. 1.5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3a + 2b = 3(a + b)B. 3a - 2b = 3(a - b)C. 3a + 2b = 3(a + 2b)D. 3a - 2b = 3(a - 2b)3. 下列各式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 |a| = -2B. |a| = 2C. |a| = 0D. |a| = -34. 已知x + y = 5,x - y = 1,则x的值为()A. 3B. 4C. 2D. 15.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8,则a的值为()A. 4B. 6C. 8D. 10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已知x = 3,则x² - 2x + 1的值为__________。

7. 若a² = 9,则a的值为__________。

8.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___。

9. 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腰长为8,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

10. 若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a ≠ 0)的判别式Δ = 0,则该方程有两个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已知数列{an}中,a1 = 3,an = an-1 + 2(n ≥ 2),求该数列的前5项。

1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 - 3x + 2 = 0,求该方程的解,并说明该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3.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求对角线AC的长度。

四、证明题(15分)14. 证明: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8,则ab + bc + ca = 54。

五、应用题(15分)15. 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全程为30千米。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培优试题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培优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培优竞赛试题1、已知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1:∠3=3:1,∠2=20度,求∠DOE 的度数。

2、如图所示,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13∠BOC,OC是∠AOD 的平分线。

①求∠COD 的度数;②判断OD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两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如果∠AOC :∠AOD=7:11, ①求∠COE ; ②若OF ⊥OE ,∠AOC=70°,求∠COF 。

4、如图⑺,在直角 ABC 中,∠C =90°,DE ⊥AC 于E,交AB 于D . ①指出当BC 、DE 被AB 所截时,∠3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②试说明∠1=∠2=∠3的理由.(提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5、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则图中∠1+∠2+∠3+…+∠9= 。

6,(安徽中考)如图,已知AB ∥DE ,∠ABC=80,∠CDE=1400,则∠BCD= .321OFED CB AODCBAABCDOEF6 3 2 19 8 75 47、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1)若∠A=60°。

求∠Q (2)若∠A=100°、120°,∠Q 又是多少? (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 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提示:三解形的内角和等于180°)8、如图所示,AB ⊥EF 于G ,CD ⊥EF 于H ,GP 平分∠EGB ,HQ 平分∠CHF ,试找出图中有哪些平行线,并说明理由.9,(北大)如图所示,图(1)是某城市古建筑群中一座古塔底部的建筑平面图,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古塔外墙底部的∠ABC 大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注:图(2)、图(3)备用)(1) (2) (3)10、已知点B 在直线AC 上,AB=8cm ,AC=18cm ,P. Q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PQ 为多少cm? (自己构造图)A B CD E F G HPQ11、如图,已知点E 在AB 上,且CE 平分∠BCD ,DE 平分∠ADC ,∠DEC =90°,证明:AD ∥BC12、如图,已知AB ∥CD ,∠1与∠D 、∠B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13,如图,已知∠1+∠2=180,∠3=∠B ,试判断∠AED 与∠ACB 的大小关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49的平方根是()A .7B .﹣7C .7±D .49± 2.下列图中的“笑脸”,由如图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Q b a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为(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④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交.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将一条对边互相平行的纸带进行两次折叠,折痕分别为AB ,CD ,若//CD BE ,若1∠=α,则2∠的度数是( )A .3αB .1803α︒-C .4αD .1804︒-α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25的平方根是±15 B .﹣9是81的平方根C .0.4的算术平方根是0.2D .327-=﹣3 7.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若250∠=︒,则1∠的度数是( )A .80°B .70°C .60°D .50°8.已知点0(E x ,)o y ,点2(F x ,2)y ,点1(M x ,1)y 是线段EF 的中点,则0212x x x +=,0212y y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 (1,1-),B (1-,1-),C (0,1),点P (0,2)关于点A 的对称点1P (即P ,A ,1P 三点共线,且1)PA P A =,1P 关于点B 的对称点2P ,2P 关于点C 的对称点3P ,⋯按此规律继续以A ,B ,C 三点为对称点重复前面的操作.依次得到点4P ,5P ,6P ⋯,则点2015P 的坐标是( )A .(0,0)B .(0,2)C .(2,4-)D .(4-,2)二、填空题9.计算:﹣9=_____.10.若(),3A m -与()4,3B -关于y 轴对称,则m =______.11.如图,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AD 是△ABC 的高,∠ABC=60°,则∠AOE=_____.12.如图,已知AB ∥CD ,BC ∥DE .若∠A =20°,∠C =105°,则∠AED 的度数是_____.13.把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 是折痕,若38EFB ∠=︒,则BFD ∠=______.14.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 值可以是________.15.如图,若“马”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2,2-,“象”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4-,则“将"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___.16.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系列规律点,它们分别是以O 为顶点,边长为正整数的正方形的顶点,A 1(0,1),A 2(1,1),A 3(1,0),A 4(2,0),A 5(2,2),A 6(0,2),A 7(0,3),A 8(3,3)……依此规律A 100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 22331(84)6(3)27-- (2253(52)5-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x 2-81=0(2)(x ﹣1)3=819.如图,三角形ABC 中,点D ,E 分别是BC ,AC 上的点,且//DE AB ,12∠=∠.(1)求证://EF BC ;(完成以下填空)证明://DE AB (已知)2B ∴∠=∠(______________),又12∠=∠(已知)1B ∠=∠∴(等量代换),//EF BC ∴(_______________).(2)DEF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G ,CG 交DE 于点H ,①若40DEF ∠=︒,60ACB ∠=︒,则G ∠=_______︒;②已知FEG DCG α∠+∠=,求DEC ∠.(用含α的式子表示)20.ABC ∆与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 ; B ' ;C ' ;(2)说明A B C '''∆由ABC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答:_______________.(3)若点(),P a b 是ABC ∆内部一点,则平移后A B C '''∆内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 (4)求ABC ∆的面积.21.已知21a -的平方根是3,31a b ±+-的立方根是2,c -462a b c ++的算术平方根.二十二、解答题2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纸板是由两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板拼接而成的,已知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为162平方厘米,求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APE+∠CPE=50°+60°=110°.问题解决:(1)如图2,AB∥CD,直线l分别与AB、CD交于点M、N,点P在直线I上运动,当点P 在线段MN上运动时(不与点M、N重合),∠PAB=α,∠PCD=β,判断∠APC、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MN或NM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APC、α、B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AB∥CD,点P是AB、CD之间的一点(点P在点A、C右侧),连接PA、PC,∠BAP和∠DCP的平分线交于点Q.若∠APC=116°,请结合(2)中的规律,求∠AQC 的度数.24.已知:直线1l∥2l,A为直线1l上的一个定点,过点A的直线交2l于点B,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D,E为直线2l上的两个动点,点D在点E的左侧,连接AD,AE,满足∠AED=∠DAE.点M在l上,且在点B的左侧.2(1)如图1,若∠BAD=25°,∠AED=50°,直接写出 ABM的度数;(2)射线AF为∠CAD的角平分线.① 如图2,当点D在点B右侧时,用等式表示∠EAF与∠AB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 当点D与点B不重合,且∠ABM+∠EAF=150°时,直接写出∠EAF的度数.25.如图,直线m 与直线n 互相垂直,垂足为O 、A 、B 两点同时从点O 出发,点A 沿直线m 向左运动,点B 沿直线n 向上运动.(1)若∠BAO 和∠ABO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在点A ,B 的运动过程中,∠AQB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若AP 是∠BAO 的邻补角的平分线,BP 是∠ABO 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P 、BP 相交于点P ,AQ 的延长线交PB 的延长线于点C ,在点A ,B 的运动过程中,∠P 和∠C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P 和∠C 的度数;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6.在ABC 中,射线AG 平分BAC ∠交BC 于点G ,点D 在BC 边上运动(不与点G 重合),过点D 作//DE AC 交AB 于点E .(1)如图1,点D 在线段CG 上运动时,DF 平分EDB ∠.①若100BAC ︒∠=,30C ︒∠=,则AFD ∠=_____;若40B ︒∠=,则AFD ∠=_____; ②试探究AFD ∠与B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点D 在线段BG 上运动时,BDE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AG 交于点F .试探究AFD ∠与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 497=,7的平方根是7497±.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解题关键是先求出49的算术平方根.2.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B、C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点睛】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详解】解:A、B、C都是由旋转得到的,D是由平移得到的.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3.A【分析】首先得出第四象限点的坐标性质,进而得出Q点的位置.【详解】解:∵点P(a,b)在第四象限,∴a>0,b<0,∴-b>0,∴点Q(-b,a)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把握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4.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同一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各个小题,即可得到答案.【详解】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故本小题错误,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小题错误,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故本小题错误,④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不一定相交,故本小题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个数为4个.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公理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BAG,2∠BDC+∠2=180°,根据BE∥AG,得到∠CFB=∠CAG=2∠1,从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DB=2∠1,则∠2=180°-4∠1.【详解】解:由题意得:AG∥BE∥CD,CF∥BD,∴∠CFB=∠CAG,∠CFB+∠DBF=180°,∠DBF+∠CDB=180°∴∠CFB=∠CDB∴∠CAG=∠CDB由折叠的性质得∠1=∠BAG,2∠BDC+∠2=180°∴∠CAG=∠CDB=∠1+∠BAG=2α∴∠2=180°-2∠BDC=180°-4α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6.C【分析】根据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0.410,故C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平方根与立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概念,本题属于基础题型.7.A【分析】先由折叠的性质得出∠4=∠2=50°,再根据矩形对边平行可以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由折叠性质知∠4=∠2=50°,∴∠3=180°-∠4-∠2=80°,∵AB ∥CD ,∴∠1=∠3=8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8.A【分析】首先利用题目所给公式求出的坐标,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对称点的坐标,依此类推即可求出的坐标;由的坐标和的坐标相同,即坐标以6为周期循环,利用这个规律即可求出点的坐标【详解】解:设,∵,解析:A【分析】首先利用题目所给公式求出1P 的坐标,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对称点2P 的坐标,依此类推即可求出7P 的坐标;由7P 的坐标和1P 的坐标相同,即坐标以6为周期循环,利用这个规律即可求出点2015P 的坐标【详解】解:设()1P xy ,, ∵()1,1A -,()0,2P ,且A 是1PP 的中点, ∴021122x y ++==-,,解得:2y 4x ==-,, ∴()124P -, 同理可得:()()()()()()234567424022000224P P P P P P ----,,,,,,,,,,,, ∴每6个点一个循环,∵201533656=∴点2015P 的坐标是()500P , 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规律的探索,读懂题目,利用题目所给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公式求出几个点的坐标,找到循环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即可求出.二、填空题9.﹣3.【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3.故答案是﹣3.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3.【详解】﹣3.故答案是﹣3.考点:算术平方根.10.【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A (m ,-3)与B (4,-3)关于y 轴对称,∴m=-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A (m ,-3)与B (4,-3)关于y 轴对称,∴m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如果两点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两个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11.60°【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OB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OD 的度数,由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BE是△ABC的角平分线,∠ABC=60°,∴∠DOB=∠A解析:60°【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OB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OD的度数,由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BE是△ABC的角平分线,∠ABC=60°,∴∠DOB=12∠ABC=12×60°=30°,∵AD是△ABC的高,∴∠ADC=90°,∵∠ADC是△OBD的外角,∴∠BOD=∠ADC-∠OBD=90°-30°=60°,∴∠AOE=∠BOD=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2.95°.【分析】延长DE交AB于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AF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析:95°.【分析】延长DE交AB于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AF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延长DE交AB于F,∵AB∥CD,∴∠B=180°﹣∠C=180°﹣105°=75°,∵BC∥DE,∴∠AFE=∠B=75°,在△AEF中,∠AED=∠A+∠AFE=20°+75°=95°,故答案为:9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需理清楚折叠后,得到的新的角与原来的角相等,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是折痕,折叠后,,,,,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解析:104︒【分析】需理清楚折叠后,得到的新的角与原来的角相等,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AC BD EFB'//',38∴∠=︒-∠=︒-︒=︒,EFD EFB'180********EF是折痕,折叠后,'142∠=︒,EFD∴∠=∠=︒,EFD EFD'142∠=︒,EFB38∴∠=∠-∠=︒-︒=︒,BFD EFD EFB14238104故答案为:10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模型思想.14.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解析: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15.【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坐标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马”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象”所在位置的坐标为∴棋盘中每一格代表1∴“将"所在位置的坐标为,即故答案为:.【点睛】本解析:()1,4【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坐标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马”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2,2-,“象”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4-∴棋盘中每一格代表1∴“将"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4-+,即()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坐标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16.(34,0)【分析】本题是一道关于数字猜想的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坐标之间每三个增加一次,找出第100个所在位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1(0,1)、A2(1,1)、A3(1,0)、A解析:(34,0)【分析】本题是一道关于数字猜想的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坐标之间每三个增加一次,找出第100个所在位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1(0,1)、A2(1,1)、A3(1,0)、A4(2,0)、A5(2,2)、A6(0,2)、A7(0,3)、A8(3,3)…,∴数据每隔三个增加一次,100÷3得33余1,则点A在x轴上,故A100坐标为(34,0),故答案为:(34,0)【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通过特殊到一般解决此类问题,利用前面正方形的边长与字母A的脚标数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三、解答题17.(1) 3;(2) 2【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解析:【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原式=13--(2-4)÷6+3=13-+13+3=3;(2)原式=.故答案为:(1)3;(2).【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1)x=±9;(2)x=3【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2)利用立方根定义开立方即可求出解.【详解】解:(1)方程整理得:x2=81,开方得:x=±9;(解析:(1)x =±9;(2)x =3【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2)利用立方根定义开立方即可求出解.【详解】解:(1)方程整理得:x 2=81,开方得:x =±9;(2)方程整理得:(x -1)3=8,开立方得:x -1=2,解得:x =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9.(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①;②【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即可证明;(2)①由已知得,,由(1)知,可得,在中,,由对顶角得,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析:(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①50︒;②1802α︒-【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即可证明;(2)①由已知得20GEH ∠=︒,30DCH ∠=︒,由(1)知//EF BC ,可得240DEF ∠=∠=︒,在DHC 中,1802DHC DCH ∠=︒-∠-∠,由对顶角得GHE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计算出G ∠;②根据条件,可得2FED DCE α∠+∠=,由//EF BC ,得出2FED =∠∠,通过等量代换得22DCE α∠+∠=,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详解】解:证明(1)证//EF BC ;证明://DE AB (已知),2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1B ∠=∠∴(等量代换),//EF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①DEF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G ,CG 交DE 于点H ,且40DEF ∠=︒,60ACB ∠=︒,1202GEH DEF ∴∠=∠=︒, 1302DCH ACB ∠=∠=︒, 由(1)知//EF BC ,240DEF ∴∠=∠=︒,在DHC 中,1802110DHC DCH ∴∠=︒-∠-∠=︒,110GHE DHC ∴∠=∠=︒,18050G GHE GEH ∴∠=︒-∠-∠=︒,故答案是:50︒;②FEG DCG α∠+∠=,2FED DCE α∴∠+∠=,由(1)知//EF BC ,2FED ∴∠=∠,22DCE α∠+∠=,在DCE 中,18021802DEC DCE α∠=︒-∠-∠=︒-,故答案是:1802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定理找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再通过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求解. 20.(1)(-3,1),(-2,-2),(-1,-1);(2)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3)(a-4,b-2);(4)2【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对解析:(1)(-3,1),(-2,-2),(-1,-1);(2)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3)(a -4,b -2);(4)2【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对应点A、A′的变化写出平移方法即可;(3)根据平移规律逆向写出点P′的坐标;(4)利用△ABC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A′(-3,1);B′(-2,-2);C′(-1,-1);(2)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3)若点P(a,b)是△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4,b-2);(4)△ABC的面积=111 231311222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首先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可得2a−1与a+3b−1的值,进而可得a、b的值;接着估计的大小,可得c的值;进而可得a+2b+c,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分析】首先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可得2a−1与a+3b−1的值,进而可得a、b的值;接着估c的值;进而可得a+2b+c,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a−1=9,a+3b−1=-8;解得:a=5,b=-4;又∵67,可得c=6;∴a+2b+c=3;∴a+2b+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无理数的估算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二十二、解答题22.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厘米,则小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即得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厘米,根据题意得:,∴,取正值,可得,解析: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厘米,则小长方形的长为2x 厘米,即得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2x 厘米,根据题意得:2162x x ⋅=,∴281x =,取正值9x =,可得218x =,∴答: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二十三、解答题23.(1)∠APC=α+β,理由见解析;(2)∠APC=α-β或∠APC=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解析:(1)∠APC =α+β,理由见解析;(2)∠APC =α-β或∠APC =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上运动两种情况,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3)过点P ,Q 分别作PE ∥AB ,QF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2,过点P 作PE ∥AB ,∵AB∥CD,∴PE∥AB∥CD,∴∠APE=α,∠CPE=β,∴∠APC=∠APE+∠CPE=α+β.(2)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MN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AB=α,∴∠1=∠PAB=α,∵∠1=∠APC+∠PCD,∠PCD=β,∴α=∠APC+β,∴∠APC=α-β;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NM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CD=β,∴∠2=∠PCD=β,∵∠2=∠PAB+∠APC,∠PAB=α,∴β=α+∠APC,∴∠APC=β-α;(3)如图3,过点P,Q分别作PE∥AB,QF∥AB,∵AB ∥CD ,∴AB ∥QF ∥PE ∥CD ,∴∠BAP =∠APE ,∠PCD =∠EPC ,∵∠APC =116°,∴∠BAP +∠PCD =116°,∵AQ 平分∠BAP ,CQ 平分∠PCD ,∴∠BAQ =12∠BAP ,∠DCQ =12∠PCD ,∴∠BAQ +∠DCQ =12(∠BAP +∠PCD )=58°,∵AB ∥QF ∥CD ,∴∠BAQ =∠AQF ,∠DCQ =∠CQF ,∴∠AQF +∠CQF =∠BAQ +∠DCQ =58°,∴∠AQC =58°.【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添加辅助线将两条平行线相关的角联系到一起是解题的关键. 24.(1);(2)①,见解析;②或【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再利用角的等量代换换算即可;(2)①设,,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等量代换表示出对比即可;②分类讨论点在的左右两侧的情况,解析:(1)125︒;(2)①2ABD EAF ∠=∠,见解析;②30或110︒【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DEA EAN =∠∠,MBA BAN =∠∠,再利用角的等量代换换算即可;(2)①设EAF α∠=,AED=DAE=β∠∠,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等量代换表示出ABD ∠对比即可;②分类讨论点D 在B 的左右两侧的情况,运用角的等量代换换算即可.【详解】.解:(1)设在1l 上有一点N 在点A 的右侧,如图所示:∵12//l l∴DEA EAN =∠∠,MBA BAN =∠∠∴50AED DAE EAN ==︒∠=∠∠∴255050125BAN BAD DAE EAN =++=︒+︒+︒=︒∠∠∠∠125BAM =︒∠(2)①2ABD=EAF ∠∠.证明:设EAF α∠=,AED=DAE=β∠∠.∴+=+FAD EAF DAE αβ=∠∠∠.∵AF 为CAD ∠的角平分线,∴22+2CAD FAD αβ==∠∠.∵12l l ,∴EAN=AED=β∠∠.∴2+22CAN CAD DAE EAN αβββα=--=--=∠∠∠∠.∴=22ABD CAN EAF α∠∠==∠.②当点D 在点B 右侧时,如图:由①得:2ABD EAF ∠=∠又∵180ABD ABM +=︒∠∠∴2180ABM EAF +=︒∠∠∵150ABM EAF ∠+∠︒=∴18015030EAF =︒-︒=︒∠当点D 在点B 左侧,E 在B 右侧时,如图:∵AF 为CAD ∠的角平分线 ∴12DAF CAD =∠∠ ∵12l l∴AED NAE =∠∠,CAN ABE =∠∠∵DAE AED NAE ==∠∠∠∴11()22DAE DAE NAE DAN =+=∠∠∠∠ ∴11()(360)22EAF DAF DAE CAD DAN CAN =+=+=︒-∠∠∠∠∠∠ 11802ABE =︒-∠ ∵180ABE ABM +=︒∠∠∴11180(180)9022EAF ABM ABM =︒-︒-=︒+∠∠∠ 又∵150EAF ABM +=︒∠∠∴1190(150)16522EAF EAF EAF =︒+⨯︒-=︒-∠∠∠ ∴110EAF =︒∠当点D 和F 在点B 左侧时,设在2l 上有一点G 在点B 的右侧如图:此时仍有12DAE DAN =∠∠,12DAF CAD =∠∠∴11(360)1802211180(180)9022EAF DAE DAF CAN ABG ABM ABM =+=︒-=︒-=︒-︒-=︒+∠∠∠∠∠∠∠ ∴110EAF =︒∠综合所述:30EAF ∠=︒或1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等量代换等,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等量代换出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5.(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 =135°;(2)∠P 和∠C 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 与∠BAO 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 解析:(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 =135°;(2)∠P 和∠C 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 与∠BAO 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Q 与∠ABQ 的和,最后在△ABQ 中,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各定理可求∠AQB 的大小.第(2)题求∠P 的大小,用邻补角、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求解.【详解】解:(1)∠AQ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其原因如下:∵m ⊥n ,∴∠AOB =90°,∵在△ABO 中,∠AOB+∠ABO+∠BAO =180°,∴∠ABO+∠BAO =90°,又∵AQ 、BQ 分别是∠BAO 和∠ABO 的角平分线,∴∠BAQ =12∠BAC ,∠ABQ =12∠ABO, ∴∠BAQ+∠ABQ =12 (∠ABO+∠BAO)=190452⨯= 又∵在△ABQ 中,∠BAQ+∠ABQ+∠AQB =180°,∴∠AQB =180°﹣45°=135°.(2)如图2所示:①∠P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其原因如下:∵∠ABF+∠ABO=180°,∠EAB+∠BAO=180°∠BAQ+∠ABQ=90°,∴∠ABF+∠EAB=360°﹣90°=270°,又∵AP、BP分别是∠BAE和∠ABP的角平分线,∴∠PAB=12∠EAB,∠PBA=12∠ABF,∴∠PAB+∠PBA=12 (∠EAB+∠ABF)=12×270°=135°,又∵在△PAB中,∠P+∠PAB+∠PBA=180°,∴∠P=180°﹣135°=45°.②∠C的大小不变,其原因如下:∵∠AQB=135°,∠AQB+∠BQC=180°,∴∠BQC=180°﹣135°,又∵∠FBO=∠OBQ+∠QBA+∠ABP+∠PBF=180°∠ABQ=∠QBO=12∠ABO,∠PBA=∠PBF=∠ABF,∴∠PBQ=∠ABQ+∠PBA=90°,又∵∠PBC=∠PBQ+∠CBQ=180°,∴∠QBC=180°﹣90°=90°.又∵∠QBC+∠C+∠BQC=180°,∴∠C=180°﹣90°﹣45°=45°【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角的和差等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以静求动的一个点型题目,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几何综合题.26.(1)①115°,110°;②,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CAG=∠BAC=50°;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30°,∠FMD=解析:(1)①115°,110°;②1902AFD B︒∠=+∠,证明见解析;(2)1902AFD B ︒∠=-∠,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CAG=12∠BAC=50°;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30°,∠FMD=∠GAC=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FD 的度数即可;已知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12∠BAC ,∠FDM=12∠EDG ;由DE//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 ,∠FMD=∠GAC ;即可得∠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 )=12×140°=7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FD=110°;②∠AFD=90°+12∠B ,已知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12∠BAC ,∠FDM=12∠EDG ;由DE//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 ,∠FMD=∠GAC ;由此可得∠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 )=12×(180°-∠B )=90°-12∠B ;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FD=90°+12∠B ; (2)∠AFD=90°-12∠B ,已知AG 平分∠BAC ,DF 平分∠ED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12∠BAC ,∠NDE=12∠EDB ,即可得∠FDM=∠NDE=12∠EDB ;由DE//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B=∠C ,∠FMD=∠GAC ;即可得到∠FDM=∠NDE=12∠C ,所以∠FDM +∠FMD =12∠C+12∠BAC=12(∠BAC+∠C )=12×(180°-∠B )=90°-12∠B ;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FD=∠FDM +∠FMD=90°-12∠B. 【详解】(1)①∵AG 平分∠BAC ,∠BAC=100°,∴∠CAG=12∠BAC=50°; ∵//DE AC ,∠C=30°,∴∠EDG=∠C=30°,∠FMD=∠GAC=50°;∵DF 平分∠EDB ,∴∠FDM=12∠EDG=15°;∴∠AFD=180°-∠FMD-∠FDM=180°-50°-15°=115°;∵∠B=40°,∴∠BAC+∠C=180°-∠B=140°;∵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12∠BAC,∠FDM=12∠EDG,∵DE//AC,∴∠EDG=∠C,∠FMD=∠GAC;∴∠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12×140°=70°;∴∠AFD=180°-(∠FDM +∠FMD)=180°-70°=110°;故答案为115°,110°;②∠AFD=90°+12∠B,理由如下:∵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12∠BAC,∠FDM=12∠EDG,∵DE//AC,∴∠EDG=∠C,∠FMD=∠GAC;∴∠FDM +∠FMD=12∠EDG +∠GAC=12∠C+12∠BAC=12(∠BAC+∠C)=12×(180°-∠B)=90°-12∠B;∴∠AFD=180°-(∠FDM +∠FMD)=180°-(90°-12∠B)=90°+12∠B;(2)∠AFD=90°-12∠B,理由如下:如图,射线ED交AG于点M,∵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12∠BAC,∠NDE=12∠EDB,∴∠FDM=∠NDE=12∠EDB,∵DE//AC,∴∠EDB=∠C,∠FMD=∠GAC;∴∠FDM=∠NDE=12∠C,∴∠FDM +∠FMD =12∠C+12∠BAC=12(∠BAC+∠C)=12×(180°-∠B)=90°-12∠B;∴∠AFD=∠FDM +∠FMD=90°-12∠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确定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数学七年级下册培优试卷

数学七年级下册培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A. 9B. -9C. 3D. -32. 下列各数中,有最小正整数平方根的是()A. 4B. -4C. 2D. -23. 已知一个数的倒数是它的平方根,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4D. -44. 若|a|<1,则下列各数中,一定是负数的是()A. a²B. -aC. a³D. -a²5.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2和-3B. 2和3C. -2和3D. -2和-36. 若m²=1,那么m的值是()A. 1B. -1C. 1或-1D. 07. 下列各数中,不是正数的是()A. √4B. √9C. √-4D. √-98. 若|a|=3,那么a的值是()A. 3B. -3C. 3或-3D. 09. 下列各数中,有最小正整数立方根的是()A. 8B. -8C. 2D. -210.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8B. 8C. -2D. 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2的平方根是________,它的立方根是________。

12. 若|a|=5,那么a的值是________。

13.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________。

14. 下列各数中,不是正数的是________。

15.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的平方根是________。

16. 若m²=9,那么m的值是________。

17. 下列各数中,有最小正整数立方根的是________。

18. 下列各数中,不是正数的是________。

19. 若|a|=2,那么a的值是________。

20.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求这个数的立方根。

22. 若|a|=4,求a的值。

23. 已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求这个数的平方根。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八)含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八)含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八)含答案(150分, 120分钟)一、请你精心选一选: (本题共10小题, 每题4分, 共40分)每题给出4个答案, 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选出的答案编号填在上面的答题表中, 否则不给分.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2.下列各条件中, 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A)已知两边和夹角(B)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C)已知两角和夹边(D)已知三边3.若x2+mx+25是完全平方式, 则m的值是()A 、10或-10 B. C. –10 D.4..在“石头、剪刀、布”的猜拳游戏中, 俩人出拳相同的概率的是()A. B. C. D.5.某人骑自行车沿直线旅行, 先前进了akm,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按原路返回bkm(b<a),再前进ckm, 则此人离出发点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是()A. A.7cm B.3cm C.7cm或3cm D.5cmB.7.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C.近似数0.009精确到百分位...D.近似数800精确到个位,有一个有效数字.E.近似数56.7万精确到千位,有三个有效数字.F.近似数510670.3 精确千分位.8. 如图, ⊿ABC中, CD⊥BC于C, D点在AB的延长线上, 则CD是⊿ABC()A.BC边上的高B.AB边上的高C.AC边上的高D.以上都不对9.如图, 已知AB=AC, E是角平分线AD上任意一点,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4对B、3对C、2对D、1对10. 有一游泳池注满水, 现按一定的速度将水排尽, 然后进行清扫, 再按相同的速度注满清水, 使用一段时间后,又按相同的速度将水排尽, 则游泳池的存水量V(立方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大致图象可以是()二、请你耐心填一填: (共10小题, 其中第15.16.18题4分, 第20题5分, 其余每题3分, 共35分, 请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11.已知是关于的一个单项式, 且系数是5, 次数是7, 那么,n。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一)含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一)含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3332x x x ⋅= B .235()x x = C .358x x x += D .444()xy x y =2.下列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y x )(y x (-+- B .)x 1)(1x (--- C.)x y 2)(y x 2(-+ D.)1x )(2x (+-3.如图1,已知∠1=110°,∠2=70°,∠4=115°,则∠3的度数为( ) A .65º B .70º C .97º D .115º4.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办,这次会园占地面积为418万平方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图1A.4.18×106平方米B. 4.1×106平方米 C . 4.2×106平方米 D.4.18×104平方米5.某校组织的联欢会上有一个闯关游戏:将四张画有含30°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四种图形的卡片任意摆放,将有图形的一面朝下,从中任意翻开一张,如果翻开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就可以过关,那么翻一次就过关的概率是( )A.1/4B. 1/2 C . 1/3 D.16.如图2,一块实验田的形状是三角形(设其为△ABC ),管理员从BC 边上的一点D 出发,沿DC →CA →AB →BD 的方向走了一圈回到D 处,则管理员从出发到回到原处在途中身体( )A.转过90° B .转过180° C.转过270° D.转过a b c d2 4 1360°7. 如图3所示,在△ABC 和△DEF 中,BC ∥EF ,∠BAC =∠D ,且AB =DE =4,BC =5,AC =6,则EF 的长为( ).A 4B .5C .6 D.不能确定8.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y 随着所处深度x 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 y 与x 的关系可以由公式2035+=x y 来表示,则y 随x 的增大而( ) 图3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以上答案都不对9. 如图4,图象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B.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C .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D.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10. 下列交通标志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1.代数式3234155a x a x x -+是___ ____项式,次数是__ ___次 图4124︒78︒ED CB A12.计算:2--+-=___________x x x(1)(23)(23)13. 如图5,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BAC=_____.图514.北冰洋的面积是1475.0万平方千米,精确到___ __位,有___ _个有效数字15.某七年级(2)班举行“建党九十周年”演讲比赛,共有甲、乙、丙三位选手,班主任让三位选手抽签决定演讲先后顺序,从先到后恰好是甲、乙、丙的概率是.图616. 如图6,⊿ABC中,∠A=40°,∠B=72°,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F =17. 如图7,AB∥EF∥DC,∠ABC=90°,AB=DC,则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对.18.一根弹簧原长13厘米,挂物体质量不得超过16千克,并且图7每挂1千克就伸长0.5厘米,则当挂物体质量为10千克,弹簧长度为________厘米,挂物体X(千克)与弹簧长度y(厘米)的关系式为_______.(不考虑x的取值范围)19.如图8,D,E为AB,AC的中点,DE//BC,将△ABC沿线段DE 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若∠B=50°,则∠BDF=______.图8三.解答题(共54分)20. 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①3b-2a2-(-4a+a2+3b)+a2②(4m3n-6 m2n2+12mn3)÷2mn21.(7分)先化简,再求值:22+---÷,其中10xy xy x y xy[(2)(2)2(2)]()x=,1y=-.2522.(8分)小明家的阳台地面,水平铺设着仅颜色不同的18块黑色方砖(如图10所示),他从房间里向阳台抛小皮球,小皮球最终随机停留在某块方砖上.(1)分别求出小皮球停在黑色方砖和白色方砖上的概率;(2)要使这两个概率相等,可以改变第几行第即列的哪块方砖颜色?怎样改变?23.(9分)公园里有一条“Z ”字型道路ABCD ,如图,其中AB ∥CD ,在AB 、BC 、CD 三段路旁各有一只石凳E 、M 、F ,M 恰为BC 的中点,且E 、F 、M 在同一直线上,在BE 道路中停放着一排小汽车,从而无法直接测量B 、E 之间的距离,你能想出解决的方法吗?请说明其中的道理.图1024. (10分)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 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3)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4)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家25.(10分)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①所示放置,图②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 C 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CD,AB AC∴=,AE AD=.请找出图②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C图图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2011.6 命题:李丹(教研室) 检测:史晓锋(龙泉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1.D2.B3.D4.C5.B6.B7.B8.A9.C 10.B二、填空题(每空3分,计36分)11. 三,五 12.-3x 2-2x +10 13. 46° 14. 千,五 15. 61 16. 74° 17.318. 18,y=13+0.5x 19. 80°三、解答题(共54分)20. ①解:原式=3b -2a 2+4a -a 2-3b +a2 (3分) =-2a 2+4a (5分)②解:原式=4m 3n÷2mn -6m 2n 2÷2mn +12mn 3÷2mn (2分) =2m 2-3mn +6n 2(5分)21. 解:原式2222(424)()x y x y xy =--+÷22()x y xy xy =-÷=-.(5分) 当10x =,125y =-时,原式1210255⎛⎫=-⨯-= ⎪⎝⎭.(7分) 22. 解:(1)P (黑色方砖)=95,P (白色方砖)=94;(6分)(2)要使这两个概率相等,可将其中的一块黑色方砖换为白色方砖,所改变的黑色方砖所在的行、列数答案不唯一,只要写准确即可得分.(8分)23.解:能.在图中连结E 、M 、F .(1分)理由:AB ∥CD →⎪⎭⎪⎬⎫=∠=∠∠=∠CM BM C B FMC EMB (4分)∴△EBM ≌△FCM (ASA )(7分)∴BE=CF .因此测量C 、F 之间的距离就是B 、E 之间的距离.(9分)24. 解:(1)1500米; (2分)(2)12-14分钟最快,速度为450米/分. (5分)(3)小明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 (7分)(4)小明共行驶了2700米,共用了14分钟. (10分)25. 解:图2中ABE ACD △≌△.(2分)理由如下: ABC △与AED △都是直角三角形∴90BAC EAD ∠=∠= (4分)BAC CAE EAD CAE ∴∠+∠=∠+∠即BAE CAD ∠=∠ (6分)又∵AB=AC,AE=ADABE ACD ∴△≌△ (10分。

七年级下册培优试卷数学

七年级下册培优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中,不是有理数的是()A. 3.14B. -2/3C. √2D. -12.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5/3 + 3/4 = 23/12B. -5 + (-2) = -7C. 3/2 - 2/3 = 1/6D. 2/5 × (-3/4) = -6/203. 若 a > b,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A. a + 1 > b + 1B. a - 2 > b - 2C. a/2 > b/2D. -a < -b4. 下列数中,是负数的是()A. -|-3|B. -(-5)C. |(-3)|D. (-2)^25. 下列代数式中,同类项的是()A. 3x^2 - 2xyB. 2a^2 + 3a^2C. 4b - 5cD. 5x^3 + 7x^26. 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A. y = 2x + 1B. y = x^2 + 3C. y = x^3 - 2xD. y =3x^2 - 4x + 57.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腰三角形C. 长方形D. 平行四边形8.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8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A. 18cmB. 20cmC. 22cmD. 24cm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3),则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A. (2, 3)B. (-2, -3)C. (-2, 3)D. (2, -3)10.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a^2 + b^2 = (a + b)^2B. a^2 - b^2 = (a + b)(a - b)C. a^3 + b^3 = (a + b)(a^2 - ab + b^2)D. a^3 - b^3 = (a - b)(a^2 + ab + b^2)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 -3的相反数是______,-5/6的倒数是______。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末数学试卷及答案培优试题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末数学试卷及答案培优试题

一、选择题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顺水行船用18小时,逆水行船用24小时,若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水流速度为y 千米/时,则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A .()()1836024360x y x y ⎧+=⎪⎨-=⎪⎩B .()()1836024360x y x y ⎧+=⎪⎨+=⎪⎩C .()()1836024360x y x y ⎧-=⎪⎨-=⎪⎩D .()()1836024360x y x y ⎧-=⎪⎨+=⎪⎩2.对于实数x ,y ,定义新运算1x y ax by *=++,其中a ,b 为常数,等式右边为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若3515*=,4728*=,则59*=( )A .40B .41C .45D .463.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81mx ny nx my +=⎧⎨-=⎩的解,则m +3n 的值为( ) A .7 B .9 C .14 D .184.已知方程组5354x y ax y +=⎧⎨+=⎩和2551x y x by -=⎧⎨+=⎩有相同的解,则2a b -的值为( ) A .15 B .14 C .10 D .85.若方程组435,(1)8x y kx k y +=⎧⎨--=⎩的解中的x 的值比y 的值的相反数大1,则k 为( ) A .3 B .-3 C .2 D .-26.已知方程组263a b a b m-=⎧⎨-=⎩中,a ,b 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是( ) A .4 B .4- C .0 D .87.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5241x y a x y a +=-⎧⎨-=-⎩给出下列结论:①当a =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x +y =2a +1的解;②无论a 取何值,x ,y 的值不可能是互为相反数;③x ,y 的自然数解有3对;④若2x +y =8,则a =2.正确的结论有( )个.A .1B .2C .3D .48.《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成横排,如图1、图2,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 ,y 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23213219x y x y +=⎧⎨+=⎩.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所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A .32x y =⎧⎨=⎩B .61x y =⎧⎨=⎩C .813x y =⎧⎨=⎩D .21x y =⎧⎨=⎩9.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通过计算,鸡和兔的数量分别为()A.23和12 B.12和23 C.24和12 D.12和2410.若关于x、y的方程组2{44x y ax y a+=-=的解是方程3x2y10+=的一个解,则a的值为()A.2 B.-2 C.1 D.-1二、填空题11.已知21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81mx nynx my+=⎧⎨-=⎩的解,则m+3n的平方根为______.12.某景区游船码头派车原定于8点整准时到达景区入口接工作人员,由于汽车在路上因故障导致8:10时车还未到达景区入口,于是工作人员步行前往码头.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前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掉头继续前进.到达码头时已经比原计划迟到了20min.已知汽车的速度是工作人员步行速度的6倍,则汽车在路上因故障耽误的时间为____min. 13.甲、乙两人玩摸球游戏,从放有足够多球的箱子中摸球,规定每人最多两种取法,甲每次摸4个或(3-k)个,乙每次摸5个或(5-k)个(k是常数,且0<k<3);经统计,甲共摸了16次,乙共摸了17次,并且乙至少摸了两次5个球,最终两人所摸出的球的总个数恰好相等,那么箱子中至少有球__________个.14.某年级有学生367人,其中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20人,问男女学生各多少人?设女生人数为x人,男生人数为y人,可列方程组为 ____________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P'(﹣1,3),则点P坐标为___.16.如图,将6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放置在大长方形中,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单位:cm),则图中含有阴影部分的总面积为 _____cm2.17.某商场地下停车场有5个出口,5个入口,每天早晨7点开始对外停车且此时车位空置率为80%,在每个出入口的车辆数均是匀速出入的情况下,如果开放2个入口和2个出口,8小时车库恰好停满;如果开放4个入口和2个出口,1.6小时车库恰好停满.2021年五一节期间,由于商场人数增多,早晨7点时的车位空置率变为60%,又因为车库改造,只能开放3个入口和2个出口,则从早晨7点开始经过______小时车库恰好停满.18.已知x,y满足方程组22331x y kx y k+=⎧⎨+=-⎩.给出下列结论:①若方程组的解也是23x y +=的解,则2k =;②若方程组的解满足2x y =-,则0k =;③无论k 为何值,282x y ⋅=;④若()()0x y x y +-=,则12k =.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9.小明、小红和小光共解出了100道数学题目,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题目,如果将其中只有1人解出的题目叫做难题,2人解出的题目叫做中档题,3人都解出的题目叫做容易题,那么难题比容易题多________道.20.关于x 、y 的方程组22x y m x y m+=⎧⎨-=⎩的解也是方程5x y +=的解,则m 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x ﹣2y +3=0,则我们称点P 为“健康点”:若点Q (x ,y )的坐标满足x +y ﹣6=0,则我们称点Q 为“快乐点”.(1)若点A 既是“健康点”又是“快乐点”,则点A 的坐标为 ;(2)在(1)的条件下,若B 是x 轴上的“健康点”,C 是y 轴上的“快乐点”,求△ABC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若P 为x 轴上一点,且△BPC 与△ABC 面积相等,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2.如果3个数位相同的自然数m ,n ,k 满足:m +n =k ,且k 各数位上的数字全部相同,则称数m 和数n 是一对“黄金搭档数”.例如:因为25,63,88都是两位数,且25+63=88,则25和63是一对“黄金搭档数”.再如:因为152,514,666都是三位数,且152+514=666,则152和514是一对“黄金搭档数”.(1)分别判断87和12,62和49是否是一对“黄金搭档数”,并说明理由;(2)已知两位数s 和两位数t 的十位数字相同,若s 和t 是一对“黄金搭档数”,并且s 与t 的和能被7整除,求出满足题意的s .23.甲从A 地出发步行到B 地,乙同时从B 地步行出发至A 地,2小时后在中途相遇,相遇后,甲、乙步行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时.若设甲刚出发时的速度为a 千米/小时,乙刚出发的速度为b 千米/小时.(1)A 、B 两地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千米(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2)甲从A 到B 所用的时间是: 小时(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乙从B 到A 所用的时间是: 小时(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3)若当甲到达B 地后立刻按原路向A 返行,当乙到达A 地后也立刻按原路向B 地返行.甲乙二人在第一次相遇后3小时36分钟又再次相遇,请问AB 两地的距离为多少? 24.如图,//CD EF ,AE 是CAB ∠的平分线,α∠和β∠的度数满足方程组2250(1)3100(2)αβαβ∠+∠=︒⎧⎨∠-∠=︒⎩,(1)求α∠和β∠的度数;(2)求证://AB CD .(3)求C ∠的度数.25.某校规划在一块长AD 为18 m 、宽AB 为13 m 的长方形场地ABCD 上,设计分别与AD ,AB 平行的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其余部分铺上草皮,如图所示,若设计三条通道,一条横向,两条纵向,且它们的宽度相等,其余六块草坪相同,其中一块草坪两边之比AM ∶AN =8∶9,问通道的宽是多少?26.已知:用3辆A 型车和2辆B 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7吨;用2辆A 型车和3辆B 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l8吨,某物流公刊现有35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 型车a 辆,B 型车b 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载满货物.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l 辆A 型车和l 辆B 型车都载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3)若A 型车每辆需租金200元/次,B 型车每辆需租金24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27.如图,学校印刷厂与A ,D 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从A 地购进一批每吨8000元的白纸,制成每吨10000元的作业本运到D 地批发,已知公路运价1.5元/(t •km ),铁路运价1.2元/(t •km ).这两次运输支出公路运费4200元,铁路运费26280元.(1)白纸和作业本各多少吨?(2)这批作业本的销售款比白纸的购进款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28.五一节前,某商店拟购进A 、B 两种品牌的电风扇进行销售,已知购进3台A 种品牌电风扇所需费用与购进2台B 种品牌电风扇所需费用相同,购进1台A 种品牌电风扇与2台B 种品牌电风扇共需费用400元.(1)求A 、B 两种品牌电风扇每台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2)销售时,该商店将A 种品牌电风扇定价为180元/台,B 种品牌电风扇定价为250元/台,商店拟用1000元购进这两种风扇(1000元刚好全部用完),为能在销售完这两种电风扇后获得最大的利润,该商店应采用哪种进货方案?29.学校将20××年入学的学生按入学年份、年级、班级、班内序号的顺序给每一位学生编号,如2015年入学的8年级3班的46号学生的编号为15080346.张山同学模仿二维码的方式给学生编号设计了一套身份识别系统,在5×5的正方形风格中,黑色正方形表示数字1,白色正方形表示数字0. 我们把从上往下数第i 行、从左往右数第j 列表示的数记为a ij ,(其中,i 、j =1,2,3,4,5),规定A i =16a i 1+8a i 2+4a i 3+2a i 4+a i 5.(1)若A 1表示入学年份,A 2表示所在年级,A 3表示所在班级,A 4表示编号的十位数字,A 5表示编号的个位数字.①图1是张山同学的身份识别图案,请直接写出张山同学的编号;②请在图2中画出2018年入学的9年级5班的39号同学的身份识别图案;(2)张山同学又设计了一套信息加密系统,其中A 1表示入学年份加8,A 2表示所在年级的数减6再加上所在班级的数,A 3表示所在年级的数乘2后减3再减所在班级的数,将编号(班内序号)的末两位单列出来,作为一个两位数,个位与十位数字对换后再加2,所得结果的十位数字用A 4表示、个位数字用A 5表示.例如:2018年9年级5班的39号同学,其加密后的身份识别图案中,A 1=18+8=26,A 2=9-6+5=8,A 3=9×2-3-5=10,93+2=95,所以A 4=9,A 5=5,所以其加密后的身份识别(26081095)图案如图3所示.图4是李思同学加密后的身份识别图案,请求出李思同学的编号.30.对x ,y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A ,规定:()()(),ax by x y A x y ay bx x y ⎧+≥⎪=⎨+<⎪⎩(其中0ab ≠).(1)若已知1a =,2b =-,则()4,3A =_________.(2)已知()1,13A =,()1,20A -=.求a ,b 的值;(3)在(2)问的基础上,若关于正数p 的不等式组()()3,21413,2A p p A p p m ⎧->⎪⎨---≥⎪⎩恰好有2个整数解,求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根据题意可得,顺水速度为:x y +,逆水速度为:x y -,所以根据所走的路程可列方程组为()()1836024360x y x y ⎧+=⎪⎨-=⎪⎩,故选A . 2.B解析:B【分析】根据定义新运算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出a 和b 的值,再根据定义新运算公式求值即可.【详解】解:∵1x y ax by *=++,3515*=,4728*=,∴1535128471a b a b =++⎧⎨=++⎩ 解得:3725a b =-⎧⎨=⎩∴59*=3752591-⨯+⨯+=41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定义新运算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定义新运算公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将21x y =⎧⎨=⎩代入方程组81mx ny nx my +=⎧⎨-=⎩,得到方程组2821m n n m +=⎧⎨-=⎩,再将此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将21x y =⎧⎨=⎩代入方程组81mx ny nx my +=⎧⎨-=⎩, 得2821m n n m +=⎧⎨-=⎩①②, ①+②得,39n 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联立不含a 与b 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与y 的值,进而求出a 与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则5325x y x y +=⎧⎨-=⎩①②, 由①×2+②得:11x =11,解得:x =1,把x =1代入①得:5+y =3,解得:y =-2;把x =1,y =-2代入5451ax y x by +=⎧⎨+=⎩,则104521a b -=⎧⎨-=⎩, 解得:142a b =⎧⎨=⎩, ∴2142210a b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5.A解析:A【分析】所谓方程组的解,指的是该数值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方程.解出方程组的解,再列出关于两解的等式,求出k .【详解】解:由题意,解得x =51974k k +-,y =53274k k --, ∵x 的值比y 的值的相反数大1, ∴x +y =1,即51974k k +-+53274k k --=1, 解得k =3,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关键. 6.D解析:D【分析】根据a 与b 互为相反数得到0a b +=,即=-b a ,代入方程组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解:因为a ,b 互为相反数,所以0a b +=,即=-b a ,代入方程组得:364a a m =⎧⎨=⎩, 解得:28a m =⎧⎨=⎩,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也考查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相反数的意义.7.C解析:C【分析】先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得1222x a y a =+⎧⎨=-⎩,①当a =1时,方程组的解为30x y =⎧⎨=⎩,则x +y =3=2a +1;②x +y =1+2a +2﹣2a =3,无论a 取何值,x ,y 的值不可能是互为相反数;③3x y +=,,x y 是自然数,解得,x y 有4对解;④2x +y =2(1+2a )+(2﹣2a )=4+2a =8,则a =2.【详解】解:25241?x y a x y a +=-⎧⎨-=-⎩①②, ①﹣②,得y =2﹣2a ,将y =2﹣2a 代入②,得∴方程组的解为1222x a y a=+⎧⎨=-⎩, 当a =1时,方程组的解为30x y =⎧⎨=⎩, ∴x +y =3=2a +1,∴①结论正确;∵x +y =1+2a +2﹣2a =30≠,∴无论a 取何值,x ,y 的值不可能是互为相反数,∴②结论正确;3x y +=,,x y 是自然数0123,,,,3210x x x x y y y y ====⎧⎧⎧⎧∴⎨⎨⎨⎨====⎩⎩⎩⎩共4对 ∴x ,y 的自然数解有4对,∴③结论不正确;∵2x +y =2(1+2a )+(2﹣2a )=4+2a =8,∴a =2,∴④结论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8.D解析:D【分析】由图1可得1个竖直的算筹数算1,一个横的算筹数算10或5,每一横行是一个方程,第一个数是x 的系数,第二个数是y 的系数,第三个数是相加的结果:前面的表示十位,后面的表示个位,由此可得图2的表达式,然后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第一个方程x 的系数为3,y 的系数为2,相加的结果为8;第二个方程x 的系数为6,y 的系数为1,相加的结果为13,所以可列方程组为328613x y x y +=⎧⎨+=⎩, 解之得:21x y =⎧⎨=⎩, 故选:D .【点睛】考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读懂图意,得到所给未知数的系数及相加结果. 9.A【分析】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由等量关系:鸡兔35只,共有足94足,列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故居题意得:352494x y x y +=⎧⎨+=⎩, 解得:2312x y =⎧⎨=⎩, 答鸡和兔的数量分别为23和12.故选择:A .【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掌握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抓住等量关系:鸡兔35只,共有足94足列方程组是解题关键.10.A解析:A【详解】(1)−(2)得:6y=−3a ,∴y=−2a , 代入(1)得:x=2a ,把y=−2a ,x=2a 代入方程3x+2y=10, 得:6a−a=10,即a=2.故选A.二、填空题11.±3【分析】把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m 与n 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把代入方程组得:,①×2-②得:5m=15,解得:m=3,把m=3代入①得:n=2,则m+3n=3+6=9解析:±3【分析】把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m 与n 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把21x y =⎧⎨=⎩代入方程组得:2821m n n m +=⎧⎨-=⎩①②, ①×2-②得:5m =15,解得:m =3,把m =3代入①得:n =2,则m +3n =3+6=9,9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平方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2.【解析】【分析】正常8:00到景区,出故障后,耽误t 分钟,8点t 分到景区,他在景区等了10分钟,车没来,就走了a 分钟,在8点(10+a )分时遇到了车,他走a 分钟的路程,车走分钟就走完,也就是在解析:【解析】【分析】正常8:00到景区,出故障后,耽误t 分钟,8点t 分到景区,他在景区等了10分钟,车没来,就走了a 分钟,在8点(10+a )分时遇到了车,他走a 分钟的路程,车走6a 分钟就走完,也就是在8点(t-6a )时遇到了车,得出关系式10+a=t-6a ; 正常时从景区到码头用b 分钟,在他遇到车的地点到景区要(b-6a )分钟,也就是8点(t-6a +b-6a )分钟到景区,已知他是8点(b+20)分到的,得出关系式t-6a +b-6a =b+20;联立方程组求解.【详解】正常8:00准时到达景区入口,汽车在路上因故障,耽误t 分钟,8点t 分到达景区入口, 工作人员步行前往码头.走了10分钟,车没来,就走了a 分钟,在8点(10+a )分时遇到了车;工作人员走a 分钟的路程,车走6a 分钟就走完,也就是在8点(t-6a )时遇到了车,有10+a=t-6a , t=10+76a ,-----① 正常时从景区到码头用b 分钟,在他遇到车的地点到景区要(b-6a )分钟, 也就是8点(t-6a +b-6a )分钟到景区, 已知他是8点(b+20)分到的,所以有t-6a +b-6a =b+20, t-3a =20,----② 由①②解得:a=12,t=24.则汽车在路上因故障耽误的时间为24min.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依据题意得出汽车晚到景区的时间具体原因以及汽车所晚的20分钟具体原因得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110【详解】设甲取了x 次4个球,取了(16-x )次(3-k )个球,乙取了y 次5个球,取了(17-y )次(5-k )个球,依题意k=1,2,当k=1时,甲总共取球的个数为4x+2(16-x )=2解析:110【详解】设甲取了x 次4个球,取了(16-x )次(3-k )个球,乙取了y 次5个球,取了(17-y )次(5-k )个球,依题意k =1,2,当k =1时,甲总共取球的个数为4x +2(16-x )=2x +32,乙总共取球的个数为5y +4(17-y )=y +68,当k =2时,甲总共取球的个数为4x +(16-x )=3x +16,乙总共取球的个数为5y +3(17-y )=2y +51,根据最终两人所摸出的球的总个数恰好相等可得:①2x +32=y +68,即y =2x -34,由x ≤16,2≤y ≤17且x 、y 为正整数,不合题意,舍去; ②2x +32=2y +51,即2x +2y =19,因x ≤16,2≤y ≤17且x 、y 为正整数,不合题意,舍去;③3x +16=y +68,即y =3x -52,因x ≤16,2≤y ≤17且x 、y 为正整数,不合题意,舍去; ④3x +16=2y +51,即2353y x += ,因x ≤16,2≤y ≤17且x 、y 为正整数,可得x =13,y =2或x =15,y =5;所以当x =13,y =2,球的个数为3×13+16+2×2+51=110个;当x =15,y =5,球的个数为3×15+16+2×5+51=122个,所以箱子中至少有球110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解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先确定k 的值,然后表示出甲取得球的数目和乙取得球的数目,根据最终两人所摸出的球的总个数恰好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求整数解即可,注意分4种情况.14.【分析】设女生人数为x 人,男生人数为y 人,根据“该年级有学生367人,且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20人”,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详解】解:设女生人数为x 人,男生人数为解析:367220x y y x +=⎧⎨=-⎩【分析】设女生人数为x 人,男生人数为y 人,根据“该年级有学生367人,且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20人”,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详解】解:设女生人数为x 人,男生人数为y 人,∵该年级有学生367人,∴x +y =367;∵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20人,∴y =2x ﹣20.联立两方程组成方程组367220x y y x +=⎧⎨=-⎩. 故答案为:367220x y 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5.(1,0)【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的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点P 坐标为(x ,y ).将点P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解析:(1,0)【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的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点P 坐标为(x ,y ).将点P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2,3x y -+∴2133x y -=-⎧⎨+=⎩ ∴10x y =⎧⎨=⎩∴点P 坐标为(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平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坐标、平移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6.44【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 ,宽为ycm ,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得出x ,y 的值,再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6×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析:44【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 ,宽为ycm ,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得出x ,y 的值,再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6×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 ,宽为ycm ,依题意得:31426x y x y y +=⎧⎨+-=⎩, 解得:82x y =⎧⎨=⎩, ∴图中阴影部分的总面积=14×(6+2y )﹣6xy=14×(6+2×2)﹣6×8×2=44(cm 2).故答案为:4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7.2【分析】设1个进口1小时开进辆车,1个出口1小时开出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得、,进一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设1个进口1小时开进辆车,1个出口1小时开出辆,车位总数为,由题意得,解解析:2【分析】设1个进口1小时开进x 辆车,1个出口1小时开出y 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得x 、y ,进一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设1个进口1小时开进x 辆车,1个出口1小时开出y 辆,车位总数为a ,由题意得()8(22)80%1.64280%x y a x y a -=⎧⎨-=⎩, 解得:5320a x a y ⎧=⎪⎪⎨⎪=⎪⎩, 则360%322520a a a ⎛⎫÷⨯-⨯= ⎪⎝⎭小时, 答:从早晨7点开始经过2小时车库恰好停满.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②③【分析】利用二元一次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表示出方程组的解,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3-②得,∵方程组的解也是x+2y=3的解,∴,解得:,∴k=3,故①错误;∵方程解析:②③【分析】利用二元一次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表示出方程组的解,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22331x y k x y k +=⎧⎨+=-⎩①②, ①×3-②得31x y +=,∵方程组的解也是x +2y =3的解,∴3123x y x y +=⎧⎨+=⎩,解得:72x y =⎧⎨=-⎩, ∴k =3,故①错误;∵方程组的解满足2x y=-, ∴2x y =-,∴20x y k +==,故②正确;∵由①可得:31x y +=,∴()33328222222y x y x x y x y +⋅=⋅=⋅==,故③正确; ∵()()0x y x y +-=,∴x +y =0或x -y =0,∴y =-x 或x =y ,则()()22331x x k x x k ⎧+⨯-=⎪⎨+⨯-=-⎪⎩或22331x x k x x k +=⎧⎨+=-⎩, 解得:1212x k ⎧=-⎪⎪⎨⎪=⎪⎩或1434x k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19.【分析】本题可设x 道难题,y 道中档题,z 道容易题,因为小明、小林和小颖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所以x+y+z=100①,又因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做难题,2人解出的题叫做中档解析:【分析】本题可设x 道难题,y 道中档题,z 道容易题,因为小明、小林和小颖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所以x+y+z =100①,又因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做难题,2人解出的题叫做中档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所以有x+2y+3z =180②,①×2-②,得x-z =20,所以难题比容易题多20道.【详解】设x 道难题,y 道中档题,z 道容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下)培优竞赛试题
1、已知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1:∠3=3:1,
∠2=20度,求∠DOE 的度数。

2、如图所示,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1
3
∠BOC,OC
是∠AOD 的平分线。

①求∠COD 的度数;
②判断OD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两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如果∠AOC :∠AOD=7:11, ①求∠COE ; ②若OF ⊥OE ,∠AOC=70°,求∠COF 。

4、如图⑺,在直角 ABC 中,∠C =90°,DE ⊥AC 于E,交AB 于D . ①指出当BC 、DE 被AB 所截时,∠3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②试说明∠1=∠2=∠3的理由.(提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5、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则图中∠1+∠2+∠3+…+∠9= 。

6,(安徽中考)如图,已知AB ∥DE ,∠ABC=
80
,∠CDE=
1400
,则∠BCD= .
3
21O
F
E
D C
B A
O
D
C
B
A
A
B
C
D
O
E
F
6 3 2 1
9 8 7
5 4
7、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1)若∠A=60°。

求∠Q (2)若∠A=100°、120°,∠Q 又是多少? (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 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
(提示:三解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8、如图所示,AB ⊥EF 于G ,CD ⊥EF 于H ,GP 平分∠EGB ,HQ 平分∠CHF ,试找出图中有哪些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9,(北大)如图所示,图(1)是某城市古建筑群中一座古
塔底部的建筑平面图,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古塔外墙底部的∠ABC 大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注:图(2)、图(3)备用)
(1) (2) (3)
10、已知点B 在直线AC 上,AB=8cm ,AC=18cm ,P. Q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PQ 为多少cm? (自己构造图)
A B C
D E F G H
P
Q
11、如图,已知点E 在AB 上,且CE 平分∠BCD ,DE 平分∠ADC ,∠DEC =90°,证明:AD ∥BC
12、如图,已知AB ∥CD ,∠1与∠D 、∠B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13,如图,已知∠1+∠2=180
,∠3=∠B ,试判断∠AED 与∠ACB 的大小关系。

并对结论
进行证明。

14、已知,如图,CD ⊥AB ,GF ⊥AB ,∠B =∠ADE ,试说明∠1=∠2.
15,如图,平行直线AB、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则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15题) (16题) (17题) 16,如图,已知直线AB ∥CD ,则∠1+∠3--∠2的度数是( )
A ,
90
B ,
120
C ,
150
D ,
1800

A
B
E
C
D
1
F
2
1
G
E D
C
B A
17,如图、已知AB ∥CD ,∠1=
100
,∠2=
1200
,则∠a= .
18,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是1200
,第二次
拐的角是
1500
,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
∠C 是( ) A, 120
B,
130
C,
140
D,
1500
19.如图3,锐角△ABC 中,AD 和CE 分别是BC 和AB 边上的高,
若AD 与CE 所夹的锐角是58°,则∠BAC +∠BCA 的大小是 。

20,(北大)在同一平面内,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那么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

21,观察如图所示中的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
(1)如图a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2)如图b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 (3)如图c ,图中共有___对对顶角.
(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 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
(5)若有2008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多少对对顶角?
22.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求线段MN 的长;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
吗?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 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A
B
C
M
N
A
B C
D O
a b c A A B
B C C
D D
O
O
E
F G H 图a
图b 图c
图(1) A
B
图(2)
A
B C
D
E
58°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