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篇一:国学-弟子规试题及答案】学科姓名总分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每小题5分共15分) 1、“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3、《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

(每小题2分共30分)1、同是人,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3、事诸兄,如事兄。

()A、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

B、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

C、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4、德有伤,贻亲羞。

()A、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

B、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

C、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5、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

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经文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A、兄弟睦,孝在中。

B、言语忍,忿自泯。

C、尊长前,声要低。

6、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A、常悲咽B、谏使更C、谨为去7、现代教育中提倡的“赏识教育”是要求我们()A、人有短,切莫揭。

B、人有能,勿轻訾。

C、道人善,即是善。

8、除夕的团年饭上,爸爸准备了上好的白酒,你应该怎么做()A、早就听说这酒好,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尝尝,就一点点。

B、就算是再好的酒,我也不会尝一口的。

《弟子规》测试题目(附答案)

《弟子规》测试题目(附答案)

《弟⼦规》测试题⽬(附答案)《弟⼦规》测试题⽬(附答案) 《弟⼦规》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是《弟⼦规》的测试题⽬,欢迎参考! 《弟⼦规》测试题⽬ ⼀、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

(每⼩题2分共10分) 1、“头悬梁,锥刺⾻”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A、孙敬和苏秦B、李⽩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泽东和周恩来 2、“太祖兴,国⼤明”这⾥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 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体。

B、要注意天⽓的变化C、⼦⼥要孝敬⽗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 5、《弟⼦规》⽈:“但⼒⾏,不学⽂。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不释卷”这个故事发⽣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将⾝上吗?()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 ⼆、看拼⾳,选择正确的读⾳。

(每⼩题1分共10分) 1、⽗母教,须jìng听A、敬 B、近() 2、出必告,fǎn必⾯ A、反 B、返() 3、事虽⼩,勿shàn为A、擅 B、善() 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 B、公() 5、⾔语忍,fèn⾃泯 A、愤 B、忿() 6、不如⼈,勿⽣qī A、⽓ B、戚() 7、闻yù恐,闻过欣 A、誉 B、誊 () 8、倘掩饰,增⼀gū A、姑 B、辜() 9、天同fù,地同载 A、覆 B、复 () 10、⾔不huì,⾊不媚 A、炜 B、讳() 三、请给下列各句经⽂选择正确的理解。

(每⼩题2分共20分) 1、同是⼈,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品⾏⾼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种类不⼀样。

C、同样是⼈,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多畏。

《弟子规》阅读试题及答案4套

《弟子规》阅读试题及答案4套

《弟子规》阅读试题(1)一、填空1.《弟子规》原名_________,原作者________是____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2.“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子规》所讲的都是_______等圣人的训导。

告诉人们首先要孝敬_______,顺从_________;其次做事_______,说话_______,讲究______。

4.《弟子规》总叙为:弟子规,_______;首孝弟,________。

泛爱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弟子规》的宗旨是要人懂得“_________”两个字。

6.“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

8.“谨而信”中讲到“说话最要紧的是要诚实讲信用;说谎话,说胡话,都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诈与妄,奚可焉?”9.我们在外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而且一定不要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因为《弟子规》中说“______,怡亲忧,_______,贻亲羞。

”10.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_______,________”,不要让父母担心。

二、选择1.犯了过错不该掩饰,如果掩饰,后果会是()。

A、没有什么大不了的B、不会被批评的C、又增加一个错2.吃饭的时候,我们()。

A、让长辈先坐B、我先找个好位置坐下来C、好吃的我先吃3.“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告诉我们:()A、不要直呼长辈姓名,不要在长辈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

B、在与长辈交谈时,声音要很大。

C、我们可以大声叫长辈的名字。

4. “缓揭帘”的下半句是()。

A、“宽转弯”B、“如执盈”C、“如有人”5.“冠必正,纽必结。

《弟子规》测试试卷及答案(精选)

《弟子规》测试试卷及答案(精选)

《弟子规》测试试卷及答案(精选)第一篇:《弟子规》测试试卷及答案(精选)《弟子规》测试试卷:号考:名姓:级班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每小题2分共10分)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字。

(每小题1分共10分)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B、近()2、出必告,fǎn必面A、反B、返()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B、善()4、兄道友,弟道gōngA、恭B、公()5、言语忍,fèn自泯A、愤B、忿()6、不如人,勿生qīA、气B、戚()7、闻yù恐,闻过欣A、誉B、誊()8、倘掩饰,增一gūA、姑B、辜()9、天同fù,地同载A、覆B、复()10、言不huì,色不媚A、炜B、讳()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

(每小题2分共20分)1、同是人,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3、工夫到,滞塞通。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弟子规》原名_________,原作者________是____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2.学习《弟子规》的宗旨是要人懂得“_________”两个字。

3.《弟子规》所讲的都是_______等圣人的训导。

告诉人们首先要孝敬_______,顺从_________;其次做事_______,说话_______,讲究______。

4.《弟子规》总叙为:弟子规,_______;首孝弟,________。

泛爱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

8.我们在外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而且一定不要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因为《弟子规》中说“______,怡亲忧,_______,贻亲羞。

”9.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_______,________”,不要让父母担心。

10.“谨而信”中讲到“说话最要紧的是要诚实讲信用;说谎话,说胡话,都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诈与妄,奚可焉?”二.选择题。

1.“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A.常悲咽B.谏使更C.谨为去D.号泣随3.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

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内容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A.兄弟睦,孝在中。

B.言语忍,忿自泯。

C.尊长前,声要低。

D.兄道友,弟道恭。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

《弟子规》测试试卷及答案

《弟子规》测试试卷及答案

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每小题2分共10分)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字。

(每小题1分共10分)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B、近()2、出必告,fǎn必面A、反B、返()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B、善()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B、公()5、言语忍,fèn自泯A、愤B、忿()6、不如人,勿生qīA、气B、戚()7、闻yù恐,闻过欣A、誉B、誊()8、倘掩饰,增一gūA、姑B、辜()9、天同fù,地同载A、覆B、复()10、言不huì,色不媚A、炜B、讳()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

(每小题2分共20分)1、同是人,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

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3、工夫到,滞塞通。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

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通达了。

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4、字不敬,心先病。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弟子规》是依据哪部经典编写的?A. 《论语》B. 《孝经》C. 《大学》D. 《中庸》答案:B2.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朱熹D. 李毓秀答案:D3.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的哪个部分?A. 入则孝B. 出则悌C. 谨D. 信答案:A4. “兄道友,弟道恭”描述的是哪种关系?A. 父子关系B. 兄弟关系C. 师生关系D. 朋友关系答案:B5. “用人物,须明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使用别人的物品要征得同意B. 物品要明码标价C. 物品要分类摆放D. 物品要妥善保管答案:A二、填空题6. 《弟子规》开篇即提到“_________,首孝悌”。

答案:弟子规,圣人训7. “_________,次谨信”是《弟子规》中对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答案:泛爱众8. “_________,勿生戚”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不幸而感到高兴。

答案:人有短9. “_________,勿自暴”是劝诫我们要珍惜自己,不要自暴自弃。

答案:身有伤10. “_________,勿自弃”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答案:过能改三、简答题11. 《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当父母教导我们时,我们应该以恭敬的态度聆听,尊重他们的教诲。

12. “事虽小,勿擅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应该征得他人的同意或遵守规则,不擅自行动,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规则的遵守。

13. “亲有过,谏使更”应该如何理解和应用?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亲人犯错时,我们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提出建议,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指责或忽视。

14. “凡出言,信为先”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基础。

我们说话要真实可靠,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15. “见人善,即思齐”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何启示?答案:这句话启示我们,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和善行时,应该思考如何向他们学习,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弟子规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弟子规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弟子规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依据__________编成的。

答案:《论语》2.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李毓秀3. 《弟子规》共有__________个章节。

答案:八个4. 《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孝顺父母5. 《弟子规》中“出则弟”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尊敬兄长6. 《弟子规》中“谨”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谨慎行事7. 《弟子规》中“信”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诚实守信8. 《弟子规》中“泛爱众”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广泛关爱他人9. 《弟子规》中“亲仁”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亲近仁德之人10. 《弟子规》中“余力学文”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李毓秀C. 孟子D. 荀子答案:B2. 《弟子规》共有几个章节?A. 六个B. 八个C. 十个D. 十二个答案:B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A4.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B5.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C6.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D7.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D8.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D9.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适合四年级)
一.填空题。

1.《弟子规》作者________是____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2.学习《弟子规》的宗旨是要人懂得“_________”两个字。

3.《弟子规》所讲的都是_______等圣人的训导。

告诉人们首先要孝敬
_______,顺从_________;其次做事_______,说话_______,讲究______。

4.《弟子规》总叙为:弟子规,_______;首孝弟,________。

泛爱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

8.我们在外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而且一定不要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因为《弟子规》中说“______,怡亲忧,_______,贻亲羞。


9.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_______,
________”,不要让父母担心。

二.选择题。

1.“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A.常悲咽
B.谏使更
C.谨为去
D.号泣随
3.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

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内容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A.兄弟睦,孝在中。

B.言语忍,忿自泯。

C.尊长前,声要低。

D.兄道友,弟道恭。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5.“同是人,类不齐”意思是说()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D.世上品德一般的人太多了。

6.现代教育中提倡的“赏识教育”是要求我们()
A.人有短,切莫揭。

B.人有能,勿轻訾。

C.道人善,即是善。

D.人不安,勿话扰。

7.“工夫到,滞塞通。

”意思是说()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

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通达了。

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D. 只要功夫到了,就没有不通的地方。

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

A.恩欲报,怨欲忘。

B.善相劝,行皆建。

C.报怨短,报恩长。

D.己不欲,即速已。

9.汪精卫才华出众,相貌英俊,人称“江南第一美男子”,但后来却成为大汉奸,人人唾弃。

这说明()。

A.人有能,勿轻訾。

B.势服人,心不然。

C.人所重,非貌高。

D.行高者,名自高。

10.“勿厌故,勿喜新。

”意思是说()
A.不要讨厌老朋友,不要喜欢新朋友。

B.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C.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D.新旧都不喜欢。

附: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李毓秀清朝
2. 规矩
3.孔子父母兄长小心诚实信用
4.圣人训次谨信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5. 笔、墨、纸、砚
6. 心到、眼到、口到
7. 孙敬、匡衡、苏秦
8. 身有伤,德有伤
9. 出必告,反必面
二、选择题。

1. C
2.B
3.B
4.B
5.A
6.C
7. B
8.C
9.C 1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