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生命的突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生命的突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生命的突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灾害来临前的征兆和气象预警信号,明白如何利用这些常识来进行防灾减灾。

2、知道什么是“生命三角”,学习有关地震的逃生避险知识,牢固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2重点难点
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学习有关地震的逃生避险知识。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生命的突围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前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播放美丽的大自然),看好后说说你的感受。

2、刚才我们通过图片感受大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再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自然灾害图片)大自然带给我们美好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会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3、在这些灾难面前,人们都会变得有智慧,有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实现生命的突围。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命的突围》。

(板书课题:生命的突围)
二、学习征兆常识
地震征兆
1、事实上,很多灾难的发生之前,都是有征兆的。

比如汶川大地震前在当地曾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播放图片)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引起警惕。

2、你知道在地震来临之前还有哪些征兆吗?。

生命的突围

生命的突围

在海啸灾难中,这名值得敬佩 的英国小姑娘蒂莉·史密斯是凭借 什么挽救了他全家和泰国普吉岛 麦考 海滩上全体人员的生命的? 小蒂莉的举动给你什么启示?
英国小姑娘是凭借海啸前的预 兆知识挽救了全体人员的生命。不 管灾难多么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一 些科学知识,当灾害来临时,就能 用知识守护我们,绝处逢生。
• •
• • • •

天降暴雪、冰雹怎样保护自己? (1)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减少室外活动,避免 冻伤。 (2)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 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1)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 地(土坑)藏身,或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 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 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 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3)特别要小心,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旗杆、大树、烟囱、电 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儿子说:“我们这里有14个 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 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 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 着。”
生命三角
“生命三角”是国际救援者道格·库 普于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论——简 单地说,当建筑物倒塌时,屋顶会 落在物体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们 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物体越 大,越坚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 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 性就越大。 按照理论创始人道格· 库普的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 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率。
班级:六(1)

这是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 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的 海啸,它波及印尼、印度、等多个国家。 坍塌的建筑,遍地的尸骨,散落于地的种 种残骸,昔日的人间天堂变成了一个惨烈 的地狱,夺取了二十六万多人的生命。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PPT课件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 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 响。
含义: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 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 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 上,并可能持续。
• 角〞是国际救援者道格·库普于1985年提 出的避震理论——简单地说,当建筑物倒 塌时,落在物体或家俱上的屋顶的重力会 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 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 三角〞。 屋顶会落在物体或家具上,使得 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物体 越大,越巩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利
洪水
地震
地震发生后的措施
逃生原那么: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 接跑到室外平安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 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 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 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 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那么。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 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 可能持续。
你还知道哪些气象预警的信号?我们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气象预警信息?
答:有沙尘信号、高温信号、干旱信号、雷 电信号、冰雹信号、霜冻信号等。我们可以 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获得气象预警信息?
泥石流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 PPT课件
提示: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灾害一次次严峻的考验着人类 的生存和社会的开展。人类在躲避、抵御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过程中 积聚起了个中的经历。如果我们能掌握灾害在孕育、发生和开展不 同时期的一些规律、特性,掌握自救和他救的方法,我们也许就能 保全生命和财产。

浙教版品社六年级下册《生命的突围》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社六年级下册《生命的突围》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课 题 目标要求 教学时间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生命的突围 1.了解一些灾害爆发前的预兆知识,能在灾害的前兆阶段产生警觉,防患于未然。

2.学会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灾害。

3.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2 课时 了解一些灾害爆发前的预兆知识,能在灾害的前兆阶段产生警觉,防患于未然。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灾害预兆的相关材料及谚语,以及气象预警信号及其相关知识。

设计说明一、导入 1.教师介绍近期国内外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

(教师播放 “‘莫拉克’ 联系近期国内外自然灾 台风报道”) 害的发生状况,让学生 师:从刚才的资料中你觉得是什么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人 感受到灾害的发生不以 类能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吗? 人的意志为转移。

2.师: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有其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人类可以认识自然规 律,并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来预测、预防自然灾害,以减少损失。

二、学习 1. (教师播放“海滩上的小天使”录音)学生思考并交流: 学生通过听故事感受学 ⑴ 在海啸灾害中, 这名值得敬佩的英国小姑娘蒂莉· 史密斯是凭借什么挽救 习灾害预兆知识的重要 了她全家和泰国普吉岛麦考海滩上全体人员的生命的? 性。

⑵ 小蒂莉的举动给你什么启示? 师小结:故事中的英国小姑娘是凭借海啸前的预兆知识挽救了全体人员的 生命,多学习一些灾害预兆的知识,生命就多一分保障。

2.学生自学教科书第 57 页中灾害预兆的相关常识,体会灾害的爆发前是 有一些特殊预兆的。

学生自由讲述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灾前预兆的资料,全班分享,教师随机填 写完成“自然灾害来临前的预兆”表格。

(教师播放“灾害预兆”图片或视频) 3.师:如果人类能在灾害前兆阶段产生警觉,做出相应的准备,就能避免或 减小灾害的损失。

我国民间就有一些谚语归纳了灾害的预兆。

《生命的突围》课件

《生命的突围》课件

3 人类与生命的关系
4 生命教育与未来发展
人类依赖于生命的存在和功能,同时也对 生命产生深刻影响。
通过生命教育,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关爱, 为未来的生命发展提供支持。
物质交换
通过代谢和生物化学反应与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
生命起源与进化
1
生命起源的假说Βιβλιοθήκη 原始地球环境、化学反应和有机分子的自组装可能导致生命的起源。
2
三个基本进化阶段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不断演化和改变。
3
生命的多样性
生命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包括各个物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性。
生命的适应与突围
生命的适应
通过进化和遗传变异,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压 力和挑战。
生命的突围与拓展
通过创新和演化,生命能够克服限制因素, 发展新的适应策略。
生命的限制因素
资源、环境条件和竞争等因素对生命的发展 和突围产生影响。
进一步演化与突破
生命在不同环境中继续演化和突破,获得新 的形态和功能。
生命与环境的关系
生命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生命的影响 生态学与生命发展
生命通过代谢、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等过程对 环境产生影响。
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生命的存活、 适应和演化起重要作用。
生态学研究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和规律, 促进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1 生命的奇妙与神秘
2 生命的美好与残酷
生命的起源、演化和适应性仍然是科学界 探索的重要方向。
生命中充满了美好和残酷,生命的突围是 对极端环境和逆境的挑战。
《生命的突围》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突围的PPT课件,涵盖了生命的定义与特征、生命起源 与进化、生命的适应与突围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2.生命的突围

2.生命的突围

故事屋
2004 年12 月26 日,印度洋地震海啸袭来之前,在泰国普吉岛的一处海 滩上,一位美丽的英国小女孩,还有她的母亲,一边跑一边急促地呼喊:“大 家注意了,要发生海啸啦! 请大家快撤离海滩,躲到安全的地方去!” 小姑 娘名叫蒂莉,只有10 岁,是和父母从英国来泰国旅游的。海啸袭来之前,蒂 莉正和妈妈在金色的海滩上玩耍.偶然间,她发现大海有些异样——海水中泛 起大量气泡,海潮突然快速地往后退去。“不好,妈妈,要发生海啸了!”“你 怎么知道?”妈妈惊奇地问。“两周前老师刚刚给我们讲过关于海啸的知识。 海潮突然神秘退去,是海啸来临的征兆之一。”“孩子,我相信你的判断。 咱们马上招呼海滩上的游客和酒 店里的客人,让他们迅速地转移到安全的地 方!”蒂莉和她母亲的喊声惊醒了沉醉在热带风光中的游客,大 家纷纷审视 大海,发现确实异常。在海啸袭来的前几分钟,大家都撤离了海滩。事后证 明,这处海滩是普吉岛上为数不多的没有游客伤亡的海滩之一。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 石流沟跑,应向沟岸两侧 山坡跑。
遇到山体滑坡,在坡脚鼓 起部位堆压沙袋或石块, 以减缓坡体的滑动。
洪水到来时,要就近向高 地转移,可立即爬上屋顶、 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 地方暂避。
强台风期间,逆风行走时 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 顺风行走时绝对不能跑。
遇到下面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逃到安全位置,保持冷静, 遇到救援队立即寻求帮助, 避开火灾发生的地方,躲在 楼顶安全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请各 位同学交流。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各种灾害和应对方法,懂得了一些 气象标识,在我们面对灾难时,一 定不要慌张,要冷静对待,不要慌 张。
请同学们讨论还有什么灾害需要我 们预防?
复习及总结

《生命的突围》(第一课时)

《生命的突围》(第一课时)
四、扩展训练,放眼“航程”
地震逃生演练: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地震的逃生方法,现在我们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进行现场演练,听老师的口令,迅速撤离到操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地震资料
学生提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智利这个国家逃过地震恶魔的“灭顶之灾”呢?
小组交流汇报:1、智利在建筑中所实施的防震标准,使许多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
师:这与我们刚学过的生命三角知识矛盾吗?哪一种办法更合理呢?
(幻灯出示:日本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
师:看了资料,你们说躲在桌下安全吗?躲在哪里安全?
师:同学们又是怎样一种姿势躲藏呢?(指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师:姿势要点:1、头尽量向胸靠拢, 2、双手交叉放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3、头部必须低于物体最高处。
把生命三角作为重中之重的的教学内容,以生命三角示意图为点,辐射出家里(厨房、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等),和教师的生命三角,并进行模拟演练,层层推进,步步落实,达到了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让学生交流地震自救方法时,着重探究“逃”和“躲”两种方法,并且每个动作要领都进行细致指导,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课堂效率
3、指导学生寻找家里的生命三角。
生:内墙墙根、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4、总结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阅读: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5、看图片分析,分析运用生命三角知识。
6、夜晚人睡觉时怎样避震最有效?(幻灯出示)
(六)年级(下)册 (品德)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张鑫斌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精品课件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精品课件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提示: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 灾害一次次严峻的考验着人类的生 存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躲避、抵 御和防止各种灾害的过程中积聚起 了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能掌握灾 害在孕育、发生和发展不同时期的 一些规律、特性,掌握自救和他救 的方法,我们也许就能保全生命和 财产。
• 海啸:海底的突然下沉,会引起水流 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 退潮。由于海啸的能量的传播要作用 于水,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个 距离,这个距离,就为那些有知识的 人留下了逃生的时间。另外,深海鱼 类浮上海滩也可能预示着即将发生海 啸。
•地震:地下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 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 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行为异常, 植物在不适季节开花、发芽或大片死亡 等,都是地震的前兆。
龙卷风: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水龙 卷远处天空像洗过的一样透明!天空 中有蒙蒙细雨。龙卷风袭来时如果在 室内,应打开门窗,躲到与龙卷风前 进的方向相反的房间内,面向墙壁抱 头蹲下。
• 生命三角,指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 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 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 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 救你的生命。按照理论创始人道格·库普的 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获得 90%的生存率;他还说,用传统方法也就是 “趴在桌子下、紧抓桌腿”,则会导致98% 的死亡率。
生命三角示意图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 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学习的过程 中,我们应当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 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容
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灾害一次又一 次严峻地考验着我们,面对躲不过的灾难, 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多学习 一些科学避险的方法,当灾难来临时我们 才能从容面对。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让我们每一个 人都成为保护生命的小勇士!祝同学们一 生平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身处公共场所,该怎么办呢? a: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 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b: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 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c: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 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 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 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可编辑ppt
15
这些地方可以躲
可编辑ppt
16
千万不要躲这里
可编辑ppt
17
可编辑ppt
18
生命三角
• 生命三角,指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 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
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
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
空间,挽救你的生命。按照理论创始人道 格·库普(Doug Copp)的说法,地震中 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 率;他还说,用传统方法也就是“趴在桌 子下、紧抓桌腿”,则会导致98%的死亡 率。
2
灾害的爆发通常都有前兆阶段,这个阶段 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如海啸发生前, 海底的突然下沉,会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 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泥石流和地震,尤其是强 震前夕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极为反常的自然现象: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异乎寻常;植物开花结果 不合时令;地下深处或山谷中隆隆巨响好似闷雷; 井、泉、河水涨落不定等。如果人们在灾害的前 兆阶段产生警觉,做出相应的准备,就能避免或 减小灾害的损失。此外,还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 识,如果发现山体出现裂痕,则可能存在发生崩 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 石流……
可编辑ppt
1
提示: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灾害一 次次严峻的考验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人类在躲避、抵御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过程中 积聚起了个中的经验。如果我们能掌握灾害 在孕育、发生和发展不同时期的一些规律、 特性,掌握自救和他救的方法,我们也许就 能保全生命和财产。
关键词: 绝处逢生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9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 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 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 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 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 切关系。
可编辑ppt
10
动物异常现象
汶川地震前类似地光现象
地震前兆
可编辑ppt
3
可编辑ppt
4
2004年12月26日,10岁的蒂莉 ·史密斯(Tilly Smith)跟爸爸 妈妈在泰国度假胜地一攀牙湾游玩 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 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并注意到 ,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 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退后,这 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 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她歇 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 了!”父亲带着妈妈和她返回旅馆 ,并将这个事情告诉了100多位游 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他们逃 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他们 全部获救了。
可编辑ppt
8
崩塌前兆: 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
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 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 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 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
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 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 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 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 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 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 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 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可编辑ppt
5
在海啸灾难中,这名值得敬佩
的英国小姑娘蒂莉·史密斯是凭借 什么挽救了他全家和泰国普吉岛 麦考 海滩上全体人员的生命的? 小蒂莉的举动给你什么启示?
可编辑ppt
6
答:故事中的英国小姑娘是凭借
海啸前的预兆知识挽救了全体人员 的生命。所以我得到的启示就是多 学习一些灾害预兆的知识,生命就 多一分保障。
可编辑ppt
7
灾害爆发的前兆
• 海啸: 海底的突然下沉,会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 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由于海啸的能量的传播要 作用于水,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个距离,这个 距离,就为那些有知识的人留下了逃生的时间。另外, 深海鱼类浮上海滩也可能预示着即将发生海啸。
• 地震: 地下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 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 行为异常,植物在不适季节开花、发芽或大片死亡等, 都是地震的前兆。
可编辑ppt
龙卷风前兆
1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 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 响。
含义: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 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 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 上,并可能持续。
可编辑ppt
13
泥石流
洪水
可编辑ppt
地震
14
地震发生后的措施
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
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 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 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 。”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 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 的一条重要原则。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 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 可能持续。
可编辑ppt

12
你还知道哪些气象预警的信号?我们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气象预警信息?
答:有沙尘信号、高温信号、干旱信号、雷 电信号、冰雹信号、霜冻信号等。我们可以 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获得气象预警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