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报表填写
一般纳税人税人增值税申报表

检 税 纳 行
5
第
卜
中
一 耘” 附额
等 须 必
*
额W售 销 票 行
8第
8
5
中 表 附
等 须 必
*
行
8
第
9
5
中 表 附
额 税 的 票 等 须 必06a
*
额W售 销 票 行8第
中
一 耘” 附额
等 须 必
5
*
额
W售 销 票 行
9第
66
中 表 附
等 须 必
5
*
行
9
第
66
中 表 附
额 税 的 票 等 须 必
47
附表一中:第3行“未开具发票销售额”* 0.13,必须等于“未开具发票的税额”
48
附表一中:第3行“纳税检查调整销售额”* 0.13,必须等于“纳税检查调整的税额”
49
附表一中:第4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 0.11,必须等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
额”
o
5
中 表 附
等 须 必0
*
行
4
第
39
附表一中:第1行“未开具发票销售额”* 0.17,必须等于“未开具发票的税额”
40
附表一中:第1行“纳税检查调整销售额”* 0.17,必须等于“纳税检查调整的税额”
41
附表一中:第2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 0.17,必须等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
额”
42
附表一中:第2行“开具其他发票销售额”* 0.17,必须等于“开具其他发票的税额”
+第18行第5列“未开具发票销售额”,必须等于第18行第9列“合计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

一、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一)填写顺序一般纳税人按照以下顺序填写申报表:1.销售情况的填写第一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至11列;第二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
(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第三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至14列。
(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
第四步: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有减免税业务的纳税人填写)2.进项税额的填写第五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
(有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第六步:填写《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有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第七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第八步:填写《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
3.税额抵减的填写第九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有税额抵减业务的纳税人填写)4.主表的填写第十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根据附表数据填写主表)(二)一般业务的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的一般业务(不包含即征即退、减免税、出口退税、汇总申报、税额抵减、差额征税、固定资产抵扣、不动产抵扣业务),只需要填写附表一、附表二、进项结构明细表和主表中的部分项目。
其他表格不需要填写。
1.销售情况的填写(1)一般计税方法的填写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业务,当期取得的收入根据适用不同的税率确定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分别填写到对应的“开具增值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列中。
(2)简易计税方法的填写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业务,当期取得的收入根据适用不同征收率确定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分别填写到对应的“开具增值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列中。
每周一课: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各表最佳填写顺序

纳税申报是会计永远离不开的工作内容,那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申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为此小税专门以每周一课的形式给大家讲解其中的诀窍。
第一课就给大家讲一讲“ 各表申报的最佳顺序 ”,下面跟着小税一起来学习吧~一般纳税人按照以下顺序填写申报表最优:一、填报销售收入需填以下两张报表: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 步骤如下:第一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至11列;第二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
(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第三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至14列。
(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
二、进项税额的填写需填写以下4张报表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2、《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4、《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步骤如下:第四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五步:填写《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第六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
(有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第七步:填写《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有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三、税额抵减的填写需填写以下1张报表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第八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有税额抵减业务的纳税人填写)四、减免税明细的填写需填写以下一张报表1、《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第九步: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有减免税业务的纳税人填写)五、主表的填写需填写以下一张报表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第十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pdf

是否代理申报: 是
否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代理人 名称:
——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代理人员身份证件类型:
代理人员身份证件号码:
如果你已委托代理人申报,请填写下列资料:
授
为代理一切税务事宜,现授权
(地址)
权 为本纳税人的代理申报人,任何与本申报表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寄
声 予此人。
明
授权人签字:
本纳税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我 申 确定它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报
法定代表人 姓名:
注册地址:
生产经营 地址:
开户银行及账号:
项
栏
目
次
(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
1
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
2
应税劳务销售额
3
销
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
4
售 (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
5
额 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
6
(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
7
(四)免税销售额
8
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
9
免税劳务销售额
人
声
明
声明人签字:
主管税务机关:
接收人: 1
接收日期: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
纳税人名称(公章): xxxxxxxxxxxxx开有具限增责值任税专公用司发票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及附加税申报表带公式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名称:
本期是否适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政策
(减免性质代码_城市维护建设税:07049901,
否
减免性质代码_教育费附加:61049901,减免性质代码_地方教育附加:99049901)
本期是否适用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抵免政策
否
征收项目
征收品目
至
减征比例_城市维护建设税(%)
0
减征比例_教育费附加(%)
0
减征比例_地方教育附加(%)
0
当期新增投资额
0
上期留抵可抵免金额
0
结转下期可抵免金额
0
税率
本期应纳
(征收率) 税(费)额
本期减免税(费)额 减免性质代码 减免额
6
7=5×6
8
9
7% 3% 2% ——
-
-
-
-
——
-
增值税小规模 纳税人减征额
计税(费)依据
增值税 一般增值税 免抵税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消费税
营业税
合计
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地方教育费附加
合计
1
2
3
4
5=1+2+3+4
-
-
-
-
-
-
-
-
-
-
-
计税依据修改原因
以下由纳税人填写: 谨声明
本纳税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经办人: 代理机构:
城市维护 建设税、 教育费附 加、地方 教育附加 申报表
10 -
试点建设培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只填写税额不填写金额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只填写税额不填写金额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
2.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的填写规定
3.只填写税额不填写金额的原因
4.具体操作方法
5.结语
正文
【引言】
在我国税收制度中,增值税是一种重要的税收类型,适用于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部分。
作为纳税人,正确填写增值税申报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的填写问题进行解答。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的填写规定】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是用于记录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和已交税额的表格。
在填写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规定:
1.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劳务和无形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额。
2.已交税额:填写纳税人当期应交的增值税额。
【只填写税额不填写金额的原因】
在填写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时,只需要填写税额,而不需要填写金额。
这是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其税额已经包含在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
填写税额而不填写金额,可以避免重复征税,确保税收公平。
【具体操作方法】
在填写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劳务和无形资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合法有效凭证,填写进项税额。
2.根据纳税人当期应交的增值税额,填写已交税额。
【结语】
正确填写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是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的重要环节。
只有按照规定填写税额,而不填写金额,才能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表》(填写示例)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
税务机关
受理情况
受理人:受理税务机关(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1.本表由纳税人如实填写。
2.表中“证件名称及号码”相关栏次,根据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身份证件及号码填写。
3.表中“一般纳税人生效之日”由纳税人自行勾选。
4.本表一式二份,主管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各留存一份。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表
纳税人名称
XX市XX公司
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
XX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业主)
XXX
证件名称及号码
身份证/......
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
13XXXXXXXXX
财务负责人
XXX
证件名称及号码
身份证/......
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
13XXXXXXXXX
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员
XXX
证件名称及号码
身份证/......
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
13XXXXXXXXX
税务登记日期
20XX年X月X日
生产经营地址
XX市XX区(县、镇)XX路XX号
注册地址
XX市XX区(县、镇)XX路XX号
纳税人类别:企业□非企业性单位□个体工商户□其他□(据实勾选)
主营业务类别:工业□商业□服务业□其他□(据实勾选)
会计核算健全:是□(据实勾选)
一般纳税人生效之日:当月1日□次月1日□(据实勾选)
纳税人(代理人)承诺:
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上述各项内容真实、可靠、完整。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附列资料

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附列资料一、封面1. 纳税人名称2. 纳税人识别号3. 税款所属期4. 填表日期二、纳税人信息1. 纳税人名称2. 纳税人识别号3. 注册地址4. 经营地址5. 开户银行及账号6. 电话号码7. 电子邮箱三、货物及劳务明细1. 第 1 行“(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填写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
2. 第 2 行“销项(应纳)税额”:填写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3. 第3 行“进项税额”: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4. 第 4 行“上期留抵税额”:填写以前各期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按规定须在本期抵扣的部分。
5. 第 5 行“免、抵、退应退税额”:填写本期适用免、抵、退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的免抵退税额。
6. 第 6 行“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税销售额”:填写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
7. 第 7 行“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填写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8. 第 8 行“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填写本期因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9. 第 9 行“(二)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税销售额”:填写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销售额,包含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销售额。
10. 第 10 行“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填写本期因纳税检查调整需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销售额。
11. 第 11 行“(三)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填写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12. 第12 行“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表填表说明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一)“税款所属时间”填写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填表日期”填写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四)“所属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小类行业填写。
(五)“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六)“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七)“注册地址”: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八)“营业地址”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九)“开户银行及帐号”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
(十)“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十一)“电话号码”填写纳税人注册地和经营地的电话号码。
(十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列,填写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增值税应税行为。
该列数据为“一般货物及劳务”列的其中数。
(十三)“本年累计”列,填写年度内各月数之和(本填表说明另有填报要求的除外)。
(十四)第1栏“(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填写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行为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也在本栏填报,涉及应税服务应填报“当期应税减除项目金额”(详见附件一)减除之前不含税销售额。
本栏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销售额,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列应等于《附列资料(一)》第8行加第7行的“小计”栏填报)(十五)第2栏“应税货物销售额”:填写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货物销售额。
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十六)第3栏“应税劳务销售额”:填写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销售额。
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交通运输服务、部分现代服务的应税服务销售额填入本栏。
按规定允许销售额减除项目的应税服务,填写减除之前不含税销售额的全额。
(十七)第4栏“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填写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行为销售额。
按规定允许销售额减除项目的应税服务,填写减除之前不含税销售额的全额。
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销售额,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列,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列反映。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列应等于《附列资料(一)》第8行加第7行的“纳税检查调整”栏填报)(十八)第5栏“(二)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的销售额”:填写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行为销售额。
按规定允许销售额减除项目的应税服务,填写减除之前不含税销售额的全额。
本栏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列应等于《附列资料(一)》第14行加第13行的“简易计税方法”栏填报)(十九)第6栏“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填写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按规定允许销售额减除项目的应税服务,填写减除之前不含税销售额的全额。
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税行为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销售额,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列,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列反映。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列应等于《附列资料(一)》第14行加第13行的“纳税检查调整”栏填报)(二十)第7栏“(三)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及服务销售额”:填写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的出口应税行为销售额。
(二十一)第8栏“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填写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及适用零税率的应税行为销售额,但不含适用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
(二十二)第9栏“免税货物销售额”:填写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及适用零税率的应税货物销售额,但不含适用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
(二十三)第10栏“免税劳务销售额”:填写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应税劳务销售额,但不含适用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适用免税政策的销售额也填入本栏。
(二十四)第11栏“销项税额”:填写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应税行为的销项税额(含纳税检查调整的销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列应等于《附列资料(一)》第8行“小计”栏数据。
(二十五)第12栏“进项税额”:填写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行为的进项税额。
包括: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进项税额;接受交通运输业劳务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劳务的进项税额。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列应等于《附列资料(二)》第12行“税额”列数据。
(二十六)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1)“本月数”列按以下要求分别不同情况填写:①2011年年末没有期末留抵税额的,本栏数据为0,以下涉及“本年累计”列无填报。
②2011年年末有期末留抵税额的,以下涉及“本年累计”列需填报(由电子报税和征管系统自动计算)。
税款所属2012年1月份申报表“上期留抵税额”“本月数”列按“0”填写。
以后各期申报表按前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月数”列填写。
③从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的一般纳税人,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月数”反映2012年1月1日以后货物及应税服务共同产生的留抵税额,“本年累计”反映2011年末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留抵及2012年1月1日以后抵减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应纳增值税后的留抵(由电子报税和征管系统自动计算)。
(2)“本年累计”列按以下要求分别不同情况填写:①2011年年末没有期末留抵税额的,本年累计不需填写(由电子报税和征管系统自动计算)。
②2011年年末有期末留抵税额的,税款所属2012年1月份申报表“上期留抵税额”“本年累计”列按税款所属2011年12月份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月数”列数据填写。
以后各期申报表按前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年累计”列数据填写。
(二十七)第14栏“进项税额转出”:填写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额。
含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上期留抵税额退税和纳税检查调整。
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应等于《附列资料(二)》第13行“税额”列数据。
(二十八)第15栏“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填写税务机关按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
向境外提供应税服务按照规定执行免、抵、退税政策的应退税额也填入本栏。
(二十九)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纳税检查应补缴增值税税额。
该数据应与因纳税检查由“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结转至“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方的本期发生数一致。
(三十)第17栏“应抵扣税额合计”:填写本期应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三十一)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填写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数据。
(三十二)第19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填写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三十三)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1)“本月数”列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2)“本年累计”列按以下要求分别不同情况填写:①2011年年末没有期末留抵税额填写0。
②2011年年末有期末留抵税额的一般纳税人,按以下公式计算填写:[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本年累计”列-(第34栏“本月数”列-第34栏“本年累计”列)] 计算结果大于零的,按计算结果填写;计算结果小于或等于零的,填写“0”。
(三十四)第21栏“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填写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应纳税额,但不含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第22栏“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第21、22栏“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列数据之和,应等于《附列资料(一)》第14行“小计”数据。
(三十五)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填写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但不包括《销售额减除项目明细表》和《已缴营业税完税凭证抵减增值税税额项目明细表》数据。
(三十六)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填写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
(三十七)第25栏“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填写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三十八)第26栏“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不需填写。
(三十九)第27栏“本期已缴税额”:填写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
(四十)第28栏“①分次预缴税额”:填写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
《本期可抵减税额明细表》“税额”“合计”栏数据也填入本栏。
(四十一)第29栏“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不需填写。
(四十二)第30栏“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填写本期上缴上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款。
(四十三)第31栏“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填写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
(四十四)第32栏“期末未交税额(多缴为负数)”:填写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
(四十五)第33栏“其中:欠缴税额(≥0)”:填写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增值税额。
注:欠缴税额反映第19行应纳税额抵减第20行“期末留抵税额”中的“本年累计”数。
在计算滞留金应将应税服务应纳税额与货物(劳务)应纳税额合并后计算。
(四十六)第34栏“本期应补(退)税额”:(1)“本月数”列按本表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2)“本年累计”列反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
按以下公式计算填写:应税服务“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应税服务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已缴营业税完税凭证抵减增值税税额其中:①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本表第19栏“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3、5、6行第10列-《附列资料(一)》第7行第10列)÷《附列资料(一)》第8行第10列②应税服务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附列资料(一)》第12-1行第10列-《附列资料(一)》第13行第10列③已缴营业税完税凭证抵减增值税税额=《已缴营业税完税凭证抵减增值税税额项目明细表》“税额”“合计”栏(四十七)第35栏“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其中“一般货物及劳务”列填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留抵税额退税,本期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退还的增值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