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余干县人民政府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0.03项目名称余干县“两规”融合评估报告及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委托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编制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证书编号城乡规划资质甲级 [建]城规编(141144)土地规划资质乙级赣土规乙字[2019]013 号工程编号院长江新洪高级工程师总工张宁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单位规划二所所长沈鑫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任工程师蒋亦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朱宽樊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陈晨工程师郑立俊工程师协编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目录1.调整指标分析 (1)2.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说明 (2)2.1 总规用地调整情况 (2)2.2 小结 (7)2.3 局部调整方案与原总规方案比对分析 (8)3.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 (9)3.1 三线管控符合性分析 (9)4.2 强制性内容符合性分析 (9)3.3 “两规”一致性分析 (10)4.乡镇项目调整建议 (11)1.调整指标分析根据《关于切实加强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要求如下:1.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20 年的城市,可对规划建设用地进行部分拓展(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20%以内),以满足城市近期发展的需要。
2.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至 2030 年或 2035 年且已获批准的城市,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进行开发建设。
因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经专题评估论证,确需调整的,按照“规模总量不变、强制性内容不改、用地增减平衡”的原则,可对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5%以内)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3.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且成果已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可以作为过渡期规划建设的参考依据,编制和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项目规划审批。
安徽省五河县老城区旧城改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2030)公示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功能定位和规模 (3)第三章土地利用的整体性控制 (3)第四章建设开发的整体性控制 (4)第五章街区控制 (4)第六章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控制 (5)第七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6)第八章绿地与广场规划控制 (7)第九章河流水系规划控制 (8)第十章公用设施规划控制 (8)第十一章场地竖向控制 (9)第十二章城市设计 (10)第十三章地下空间规划控制 (11)第十四章环保控制 (11)第十五章防灾控制 (12)第十六章地块控制 (12)第十七章建筑规划控制 (13)第十八章规划实施 (14)第十九章附则 (14)附录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五河老城区在快速发展中得到充分指引,使城市更新得到有序控制,自然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与利用,编制本次《安徽省五河县老城区旧城改造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原则规划区位于城南新区和漴东组团之间,也是老城的核心片区。
规划应处理好规划区的功能、空间发展、道路交通、公用设施与城市其他片区的合理衔接,促进城市空间的科学拓展。
2. 整体效益最优原则由于规划区为城市建成区,规划需要对城市更新改造做出统筹性安排。
应关注实施性、民生、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系统性研究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尽可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
3. 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创造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条件。
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市民的安全、便利在首位,使整个地区成为安居乐业和购物、休闲的最佳场所。
4. 弹性发展原则因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所以规划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5. 可操作性原则规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
在用地布局上突出片区特色、亮点和重要职能,体现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原则,合理安排重点设计区域、先期启动区域。
田阳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

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委托单位:田阳县环境保护局编写单位:广西长兴检测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二月目录1 、总论 (1)1.1任务由来 (1)1.2指导思想 (2)1.3划分依据 (2)1.4划分适用范围 (4)1.5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目的 (5)1.6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意义 (5)1.7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 (6)1.8 区划的技术路线 (7)2、基本概况 (9)2.1 自然概况 (9)2.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4)3、《田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简述 (16)3.1规划背景 (16)3.2 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 (17)3.3 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规划 (19)3.3工业用地规划 (19)3.4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19)3.5县城道路交通规划 (20)4 、田阳县城区环境噪声现状及分析 (22)4.1 田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23)4.2田阳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42)4.3声功能区噪声现状监测与分析 (48)5 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51)5.1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51)5.2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用地类别 (51)5.3 声环境功能区适用标准 (52)5.4 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53)5.5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的绘制 (64)6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 (66)6.1 区划过程 (66)6.2 单元划分情况 (66)6.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 (67)6.4 区划结果符合性分析 (71)7、声环境功能区划定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73)7.1划分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73)7.2划分结果与环境管理的可操作性分析 (73)7.3划分结果与环境现状达标情况分析 (73)7.3.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等级评述 (73)7.3.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达标分析 (74)7.4 可行性分析的结论 (76)8、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控制措施及对策 (78)8.1控制对策及措施 (78)8.2环境噪声污染的消减治理办法: (79)9、建议 (82)附图附图1:田阳县城区位置图附图2: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县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附图3:田阳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用地现状图附图4:田阳县城区声功能区划分范围附图5:田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规划成果图附图5-1: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交通干道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2: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新山工业区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3: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红岭坡工业园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4: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区划成果图-城东工业区声环境功能区区划图附图5-5:12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总体规划协调分析附图5-6: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土地使用现状叠加分析附图5-7: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土地使用现状叠加分析附图5-8: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县城土地使用现状叠加分析附图6:田阳县声环境功能区监控监测布点图附图6-1:田阳县声环境区域质量监测布点图附图6-2:田阳县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图附图7-1:田阳县声环境昼间实测噪声符合性分析附图7-2:田阳县声环境夜间实测噪声符合性分析附图8:田阳县城总体规划空间管制区划图附图9:田阳县城近期规划(2016-2020)道路结构规划图附件附件1:田阳县区域声环境监测报告附件2:田阳县2017年第四季度环境空气监测报告附件3:田阳县区域声环境补充监测报告附件4:广西水环境功能区汇总表附件5:总规批文1 、总论1.1任务由来2017年8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印发了《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和确定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工作的通知》(桂环办函〔2017〕214号),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田阳县建成区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调整,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增加,城市规模、建设功能用地、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路网布局及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息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简介

息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简介一、县域概括息县位于河南省南部,黄淮平原南缘,大别山北麓,信阳市的东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4′--115°07′,北纬32°08′--32°40′之间,隶属信阳市管辖,是沿淮平原大县,辖1区6镇14乡,全县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点全县总面积的88.6%。
现息县辖5镇、3个街道办事处,13乡、1区、1个产业集聚区管委会,337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
息县地处南北陆地和淮河东西水路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在中原经济区中,属于沿边主体区域,距离信阳市中心城区约70公里,南距武汉约200公里,北距郑州约280公里,东距合肥约240公里,东邻信阳市淮滨县、潢川县,西连信阳市罗山县,北与驻马店正阳县、新蔡县接壤。
二、县域城镇空间结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心带动、三区联动;三轴一带、多点增长。
一心:中心城区和项店镇组合成复合中心,打造县域核心增长极,辐射东部主要县域腹地。
三区:东部岗李店、东岳、白土店、包信、张陶、小茴店、夏庄、长陵、陈棚、临河10个乡镇组成东部组群;北部彭店、路口、杨店、孙庙4个乡镇组成西部组群;南部关店、八里岔、曹黄林3乡镇组成南部组群。
三轴:G106、S337、S213。
一带:淮河生态保护带。
多点:7个重点中心镇。
三、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范围(一)规划期限近期:2012年至2015年;中期:2016年至2020年;远期:2021年至2030年;远景展望: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本次规划分为县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1.县域:息县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为北至南湾干渠,西至城郊乡行政边界,南到淮河,东至项店镇,总面积286平方公里。
3.中心城市:范围北至产业集聚区北环路,西至城区西环路,南邻淮河,东至大广高速,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
四、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性质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县,豫东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横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横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59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横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上饶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批准上饶市广信区等11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饶府文〔2023〕31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横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横峰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闽浙皖赣红色文化交流基地、赣东北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化品质幸福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横峰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6.754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490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17.4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23.75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0986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开封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12.31
•【字号】汴政 [2021] 46号
•【施行日期】2021.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开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部分内容调整完善已经开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1年12月31日。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江宁区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决定会同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区总体规划,其目的就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总定位、总规模和总布局,结合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江宁区指导“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可以作为指导所在江宁区规划城镇单元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宁区行政区域,包括9个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区县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江宁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江宁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江宁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江宁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江宁区空间布局规划;(6)江宁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江宁区“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工作深度江宁区是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拓展为主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冲突激烈。
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区总体规划可在“类县域规划”的深度上,关注区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
《界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界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主要内容一、总则(一)规划期限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界首市所辖的行政辖区范围,地域面积为668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界首三个街道办事处、田营镇、陶庙镇、大黄镇和靳寨乡,地域面积为22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在城市规划区内划定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地域范围为:西至皖豫边界,北至市辖区边界,东至界太边界和曹田沟南路(规划),南至华鑫大道、淮河路和沙颍河,地域面积为83.2平方公里。
二、市域总体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乡统筹发展目标(1)抓住国家中原经济区战略、政策机遇与参与皖豫边境城市合作的有利契机,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将界首市打造成中原经济区新兴制造业基地;(2)加强区域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郑合客专和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交通优势,提升城市功能和辐射力,扩大经济腹地范围,逐步确立界首在皖豫边境区域的中心城市地位;(3)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基本要求,努力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人民生活幸福的新界首,力争早日进入安徽省县级综合先进城市行列;(4)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合理配置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引领乡村发展,逐步实现市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中心城区规划(一)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河两岸、三纵三横、一主两副十三单元”。
一河两岸三片:城市沿颍河及两岸的滨河景观风貌带和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区,由高速公路、铁路和沙颍河将城市空间分成城北、城中和颍南三大片区。
三纵三横:即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发展的三条纵向和三条横向的发展带,分别贯穿三大片区和串联各城市级公共中心。
三纵:界光路-大桥路、东升路、光武大道;三横:振兴路、人民路和颍河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杞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由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设设计院、河南省豫建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已于2010年7月20日通过省市专家评审。
规划到2030年,县城用地规模达到4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42万人,县城空间结构形成“一心、三点、三环、四区”,即:“一心”指护城河内的老城区,以金城大道、中山街现状商业为基础,发展成以商业、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主中心。
“三点”指北部行政科教综合区、西部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南部生活居住区。
“三环”指海河、护城河、第三环水系。
“四轴”指杞成路发展轴、金城大道发展轴、银河路发展轴、经四路发展轴。
“四区”指中部老城商业生活区、北部行政科教综合区、西部产业集聚区、南部居住区。
规划提出打造“平原古商都,靓丽水乡城”的规划理念。
平原古商都——打造历史文化,水文化和商业文化相结合的古城氛围;靓丽水乡城——突出两环(甚至三环水)的城市特点。
城市风格突出“古韵今风”:“古韵”展现杞县千年历史文化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今风”展现现代化城市的风采,体现现代城市的风貌特色和时代特色。
城市性质定位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以农副产品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商贸物流繁荣、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规划提出了把杞县县城建成豫东商贸中心、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和新型工业城的发展目标。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杞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的指导下,金杞大地一定会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展示出古老雍丘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