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100分)

合集下载

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A.三道茶
B.奶茶
C.竹筒茶
D.盐茶
正确答案:A
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
A.安徽
B.安溪
C.安阳
D.鞍山
正确答案:B
《茶经》的作者是谁?
A.宋徽宗
B.明太祖
C.陆羽
D.皎然
正确答案:C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
A.秦朝
B.南北朝
C.明朝
D.唐朝
正确答案:D
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
A.茶叶用量
B.泡茶水温
C.冲泡时间
D.茶壶质地
正确答案:D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A.致静
B.致清
C.导和
D.修身
正确答案:D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
A.提神
B.有益静思
C.帮助消化
D.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正确答案:D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A.药用
B.食用
C.饮用
D.药食同源
正确答案:A
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
A.奶茶
B.酥油茶
C.红茶
D.青茶
正确答案:A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
A.《神农本草》
B.《大观茶论》
C.《周易》
D.《荈赋》。

精品文档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精品文档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A: 《调琴啜茗图卷》B: 《簪花仕女图》C: 《执扇仕女图》D: 《仕女图》正确答案:(单选题) 2: 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A: 尊人B: 贵生C: 坐忘D: 无己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红茶在哪一时期传入英国?A: 17世纪B: 16世纪C: 15世纪D: 14世纪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 三道茶B: 奶茶C: 酥油茶D: 盐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A: 李白B: 白居易C: 卢仝D: 元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A: 《大观茶论》B: 《神农本草》C: 《茶经》D: 《天工开物》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A: 《神农本草》B: 《大观茶论》C: 《周易》D: 《荈赋》正确答案:(单选题) 9: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 发酵过度C: 发酵过轻D: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茶道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A: 皎然B: 陆羽C: 卢仝D: 荣西禅师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A: 《行香子》B: 《水调歌头》C: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D: 《试院煎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 100度沸水B: 80度左右C: 75度左右D: 85-90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 陈文华B: 林治C: 周渝D: 吴振铎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

绿茶的特点是色泽翠绿,香气清新,口感鲜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绿茶的种类繁多,包括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等,每种绿茶都有其独特的品
质和特点。
绿茶的冲泡方法也非常讲究,需要掌握水温、时间、茶具等技巧,才能更好地品
尝到绿茶的独特风味。
红茶
红茶种类:祁
红茶特点:色
红茶制作工艺:
红茶功效:提
门红茶、正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壶:用于泡茶,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等,具有保
茶杯:用于品茶,有瓷杯、玻璃杯、紫砂杯等,具有美
温、透气性好的特点。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盘:用于放置茶具,有木质、竹质、陶瓷等,具有美
茶巾:用于擦拭茶具,有棉质、麻质等,具有吸水性好、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易清洗的特点。

茶道精神:茶道精神强调和谐、宁静、尊重、感恩等,对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形式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茶文化

茶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具、茶艺、
茶旅游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茶文化的礼仪和规范
茶具摆放:茶具的摆放要整齐有序,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泡茶礼仪:泡茶时要注意水温、时间、手法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敬茶礼仪:敬茶时要注意顺序、姿势、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品茶礼仪:品茶时要注意坐姿、表情、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第三章
中国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抗辐射等功效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5-190801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5-190801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5交卷时间2019-08-01 11:10:32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50分)1.(5分)A 《神农本草》B 《周易》C 《大观茶论》D 《荈赋》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2.(5分) A 明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 3.(5分)A 茶叶的特质B 形状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而分的。

D 气味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6 茶之韵4.(5分)A 白毫乌龙茶B 冻顶乌龙茶C 安徽铁观音D 普洱茶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6 茶之韵5.(5分)A 阿根廷B 印度C 英国D 中国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8 茶之绎6.(5分)A 当代B 宋朝 "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

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

自从()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D 明清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7 茶之道7.(5分) A 王微的《杂诗》B 孙楚的《出歌》C 西晋杜育的《荈赋》D 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 8.(5分)A 北沙参B 莲子C 茶叶D 金银花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9.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5分)A 《调琴啜茗图卷》B 《山窗清供》C 《事茗图》D 《兰亭序》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10.(5分)A 《执扇仕女图》B 《调琴啜茗图卷》C 《仕女图》D 《簪花仕女图》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5分)A 大红袍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艺术作品赏析

茶文化艺术作品赏析

茶文化艺术作品赏析一、判断题1、《荈赋》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吟咏茶事的赋。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2、《荈赋》的作者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左思。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3、茶诗真正繁荣时期是唐代晚期。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4、唐代韦应物《喜园中茶生》的思想特点是“以茶育德”。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5、《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作者被誉为茶中“亚圣”。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6、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作者一连饮了七大晚茶。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7、《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提到“茶道“一词。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8、《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和卢仝”七碗茶诗“异曲同工。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9、宋代的诗人们创作了数百首的茶诗词作品。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黄庭坚是宋代文人茶客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又称《斗茶歌》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undefined)12、耶律楚材代表了元朝士大夫嗜茶之习。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3、明朝时期的茶诗词数量数以千计。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4、清.郑燮也是一位爱茶之人,写过多达100多首茶诗。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5、中国真正以茶事为主题的散文佳作从晋代开始。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6、《叶嘉传》之”叶嘉“是茶叶的美称。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7、苏东坡是一个种茶、烹茶、品茶样样精通的著名茶人。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8、《煮茶梦记》体现了茶道古风要义。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9、《闵老子茶》是明张岱的茶散文之一。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20、唐.阎立本所作茶画是《茗园赌市》。

南开大学《茶文化赏析(麦课)》在线作业004

南开大学《茶文化赏析(麦课)》在线作业004

《茶文化赏析(麦课)》在线作业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A:宋徽宗
B:明太祖
C:陆羽
D:皎然
参考选项:A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
A:隋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参考选项:C
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
“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哪一幅?
A:《萧翼赚兰亭图》
B:《山窗清供》
C:《事茗图》
D:《调琴啜茗图卷》
参考选项:B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
A:《行香子》
B:《水调歌头》
C:《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D:《试院煎茶》
参考选项:D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哪一地区?
A:美洲
B:欧洲
C:西亚
D:中亚
参考选项:D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1。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6-190801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6-190801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6交卷时间2019-08-01 11:18:16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50分)1.(5分)A16世纪B17世纪C15世纪D14世纪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8 茶之绎2.(5分)A 客家人B 傣族人C 锡伯族人D 藏族人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3 茶之饮3.(5分)红茶在()传入英国。

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 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

A 宋朝B 明清时期C 唐朝D 元朝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4.(5分) A 汉朝 B 隋朝 C 明朝D 唐朝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2 茶之源5.(5分)A 赵佶B 皎然C 陆羽D 卢仝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6. 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下列哪个朝代?()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5分)A 卢仝B 皎然C 李商隐D 李白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7.(5分)A 盐茶B 奶茶C 竹筒茶D 三道茶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3 茶之饮8.(5分)A 乾隆B 朱棣C 赵佶D 朱元璋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9. 《七碗茶歌》的作者是()。

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5分)A 深褐绿色B 灰色C 紫黑色D 纯黑色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2 茶之源10.(5分)A 《事茗图》B 《山窗清供》C 《萧翼赚兰亭图》D 《调琴啜茗图卷》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5分) A 《仕女图》B 《山窗清供》C 《萧翼赚兰亭图》D 《事茗图》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15春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答案

15春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答案
D.吴振铎
正确答案:D
4.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
A.青茶
B.黄茶
C.绿茶
D.花茶
正确答案:A
5.《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A.宋徽宗
B.明太祖
C.陆羽
D.皎然
正确答案:A
6.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A.红茶
B.绿茶
C.白茶
D.黑茶
正确答案:B
7.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哪一部?
A.《大观茶论》
B.《茶经》
C.明朝
D.唐朝
正确答案:D
14.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是指什么?
A.茶芽
B.灵芝
C.金银花
D.野菊花
正确答案:A
15.“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
A.岭头单枞
B.武夷岩茶
C.罗汉沉香
D.奇兰
正确答案:B
16.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
C.帮助消化
D.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正确答案:ABC
9.《茶经》的特点以下有哪些?
A.世界现存最早介绍茶的专著
B.世界现存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
C.世界现存最完整介绍茶的专著
D.从养生角度介绍茶的专著
正确答案:ABC
10.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A.物质
B.行为
C.天地
D.精神
正确答案:ABD
A.《大观茶论》
B.《茶经》
C.《茶述》
D.《茶录》
正确答案:C
11.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4(100分)
交卷时间:2016-06-08 10:57:51
一、单选题
1.
(5分)
∙ A. 皎然 ∙
B. 薛怀
∙ C. 朱星诸 ∙
D. 陆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

A. 金杯 ∙
B. 玻璃杯
∙ C. 铁碗 ∙
D. 塑料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山窗清供》的作者是( )。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
3.
(5分)

A. 红茶 ∙
B. 黄茶
∙ C. 绿茶 ∙
D. 黑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卢仝 ∙
D. 元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 )。

(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5分)
∙ A. 《齐民要术》
∙ B. 《梦溪笔谈》∙ C. 《茶经》
∙ D. 《大观茶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5分)
∙ A.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 B.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C.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 D.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

A. 很多条

B. 2条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

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 C. 1条 ∙
D. 3条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8.
(5分)
∙ A. 最澄 ∙
B. 郑和
∙ C. 玄奘 ∙
D. 皎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9.
(5分)
∙ A. 西亚 ∙ B. 欧洲 ∙
C. 中亚
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 )。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 )。


D. 美洲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0.
(5分)
∙ A. 陆羽 ∙
B. 明太祖
∙ C. 皎然 ∙
D. 宋徽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 A. 天地

B. 精神
∙ C. 物质

D. 行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
展开解析
答案C,D,B 解析2.
(5分)

A. 研膏团茶点茶法
∙ B. 散茶泡茶法

C. 粥茶法

D. 饼茶煮茶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C,D,A,B
解析
3.
(5分)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分别是()。


A. 煎茶道
∙ B. 煮茶道
∙ C. 点茶道
∙ D. 抹茶道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D,A
解析
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
(5分)
∙ A. 其用涤烦

B. 其功致和
∙ C. 其味淡洁
∙ D. 其性精清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D,C,A,B
解析
5.
(5分)
世界三大饮料是指()。

∙ A. 可可
∙ B. 咖啡

C. 牛奶
∙ D. 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B,A,D
解析
三、判断
1.
唐朝时茶人裴汶对茶性的总结有()。

(5分)
茶最初的利用方式主要是药用和食用。

当时人们是生嚼茶叶来解毒治病。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2.
(5分)
《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唐代陆羽所著,公元780年问世。

此书奠定了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陆羽也因此被后世誉为茶圣。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3.
(5分)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是李白在《试院煎茶》中描绘的诗句。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4.
(5分)
白族三道茶的第一道茶为“清甜之茶”,它寓意是客人进门要先尝茶之“清甜”。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5.
(5分)
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唐代,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饮茶不再是官宦贵族的特权专享。

()∙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答案正确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