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练习-茶文化赏析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6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唐代的饮茶方式是煎茶。
尽管手续繁琐,但煎茶的过程只是澄清人们的内心和情感的过程。
这种喝茶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养成道德。
宋人将煎茶转变为战斗茶,这使文人在茶文化中的风采更加高贵。
到明清时期,它发展为品茶。
品鉴家,鉴赏家,显然更加注重喝茶的艺术享受。
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心是在五月底那红而深的时候。
洪宏和我是老朋友。
她和洪洪洪是一对兴趣和性质相似的师生。
我一起去了大梅沙,在湖南一家餐馆聚会。
在我的印象中,我是一个小巧玲珑,端庄端庄的女人。
当天,雷德深入广州。
之后,辛明邀请我在她的茶馆里喝几次茶。
尽管他们相距不远,但他们从未做到。
这不是因为忙,实际上总是浮躁,无法冥想。
这样的心态如何适合品茶?晚餐后空闲的星期六,散步并应邀去茶馆。
在电梯的右手边,您可以看到墙上遍布着各种各样的普er茶蛋糕,柔和的音乐从开着的门流出来。
虽然这是我的第一次访问,但我也知道这是新明的回县住所。
进入门,鑫明安静地坐在角落。
看到我们到了,我们起身互相问候。
环顾茶馆,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表明主人是一位有非凡品味和勤奋工作的女人,说到茶文化,我心中有很多宝藏。
有七八个煮茶的壶,大小和形状都不同。
它们都是从日本进口的,而且年龄很大。
煮茶锅是台湾产的,黑色,外观不同。
开水用不锈钢水壶不同于普通水壶,开水没有腥味。
我穿着中国长裙。
坐在案子前,我熟练地取出普'茶,一步一步地煮熟的茶和生茶,用特制的火烧开,将煮好的茶煮沸,不时介绍茶的优质品种。
普'好。
哪里,如何口味,如何识别,如何检查颜色...在我耳中,邓丽君的怀旧老歌缓缓流淌;目前,有装在精美的白色瓷杯中的鲜茶汤。
辛明,一个对茶文化有着独特研究的年轻女子,优雅,安静,知性,独立,阳光和快乐,因此在我眼前变得越来越丰满生动。
有优美的音乐,美丽的茶汤,美丽的朋友,令人窒息的幸福自发地出现。
我不想谈几次。
我只是看着茶杯和茶汤,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深呼吸...在我心里,有一种慢慢的感觉。
茶文化赏析

茶文化赏析一,中华茶文化与养生1、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中华医药学是一个丰富宝库。
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
古籍中有不少记载。
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
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茶叶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和鉴定茶叶已知化合物共有500多种,并经过多种实验和临床证明,茶叶的药理作用还有减肥、降压、强心、补血、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癌、抗幅射等等。
最近,我国医药界又从绿茶中提取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临床证明有调节血酯、抗凝促纤溶、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是茶药理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
因此,只要提倡科学饮茶的适量饮茶,可以说,茶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正是中华茶文化与养生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
2、茶文化与养生:综上所述,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而贯穿中华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并与禅之兴起关系密切。
历代相袭而不易。
而中国的养生学历来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
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
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
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
称“茶也养生之仙药也”。
同样深刻阐明茶与养生的因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茶文化(中华茶道)与日本茶道有着本质不同,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唐代的径山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明代中期,经绍鸥、利休等人总结和倡导,逐渐演变成为既具宗教哲理(所谓“和、敬、清、寂),又有着严格繁琐的程序的文化体系,被誉为“宗教的美学”。
精品文档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A: 《调琴啜茗图卷》B: 《簪花仕女图》C: 《执扇仕女图》D: 《仕女图》正确答案:(单选题) 2: 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A: 尊人B: 贵生C: 坐忘D: 无己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红茶在哪一时期传入英国?A: 17世纪B: 16世纪C: 15世纪D: 14世纪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 三道茶B: 奶茶C: 酥油茶D: 盐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A: 李白B: 白居易C: 卢仝D: 元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A: 《大观茶论》B: 《神农本草》C: 《茶经》D: 《天工开物》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A: 《神农本草》B: 《大观茶论》C: 《周易》D: 《荈赋》正确答案:(单选题) 9: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 发酵过度C: 发酵过轻D: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茶道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A: 皎然B: 陆羽C: 卢仝D: 荣西禅师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A: 《行香子》B: 《水调歌头》C: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D: 《试院煎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 100度沸水B: 80度左右C: 75度左右D: 85-90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 陈文华B: 林治C: 周渝D: 吴振铎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

绿茶的特点是色泽翠绿,香气清新,口感鲜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绿茶的种类繁多,包括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等,每种绿茶都有其独特的品
质和特点。
绿茶的冲泡方法也非常讲究,需要掌握水温、时间、茶具等技巧,才能更好地品
尝到绿茶的独特风味。
红茶
红茶种类:祁
红茶特点:色
红茶制作工艺:
红茶功效:提
门红茶、正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壶:用于泡茶,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等,具有保
茶杯:用于品茶,有瓷杯、玻璃杯、紫砂杯等,具有美
温、透气性好的特点。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盘:用于放置茶具,有木质、竹质、陶瓷等,具有美
茶巾:用于擦拭茶具,有棉质、麻质等,具有吸水性好、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易清洗的特点。
茶道精神:茶道精神强调和谐、宁静、尊重、感恩等,对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形式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茶文化
茶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具、茶艺、
茶旅游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茶文化的礼仪和规范
茶具摆放:茶具的摆放要整齐有序,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泡茶礼仪:泡茶时要注意水温、时间、手法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敬茶礼仪:敬茶时要注意顺序、姿势、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品茶礼仪:品茶时要注意坐姿、表情、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第三章
中国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抗辐射等功效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5-190801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5交卷时间2019-08-01 11:10:32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50分)1.(5分)A 《神农本草》B 《周易》C 《大观茶论》D 《荈赋》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2.(5分) A 明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 3.(5分)A 茶叶的特质B 形状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而分的。
D 气味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6 茶之韵4.(5分)A 白毫乌龙茶B 冻顶乌龙茶C 安徽铁观音D 普洱茶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6 茶之韵5.(5分)A 阿根廷B 印度C 英国D 中国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8 茶之绎6.(5分)A 当代B 宋朝 "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
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
自从()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D 明清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7 茶之道7.(5分) A 王微的《杂诗》B 孙楚的《出歌》C 西晋杜育的《荈赋》D 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 8.(5分)A 北沙参B 莲子C 茶叶D 金银花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 茶之序9.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5分)A 《调琴啜茗图卷》B 《山窗清供》C 《事茗图》D 《兰亭序》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10.(5分)A 《执扇仕女图》B 《调琴啜茗图卷》C 《仕女图》D 《簪花仕女图》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 茶之艺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5分)A 大红袍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F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和中原地区。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FALSE
知识点:2茶之源
3.
泡饮时,取茶叶入茶壶、茶杯,开水冲泡,留下茶渣不食,进入完全的”调饮法”。而清代则更加普及和发展了调饮法。()
知识点:6茶之韵
7.
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尊人和贵生、坐忘和无己的养生思想。()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TRUE
知识点:7茶之道
8.
荣西带回了中国的饮茶文化和茶籽,后来又有最澄禅师来到宋朝时的中国学禅。()
FALSE
TRU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TRUE
知识点:3茶之饮
20.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只限于茶马互易。()
FALSE
TRU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FALSE
知识点:4茶之事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FALSE
知识点:3茶之饮
4.
鸦片战争与绿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渊源。()
TRUE
FALSE
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TRUE
知识点:4茶之事
5.
《调琴啜茗图卷》,为宋代的周昉所画,周昉是宋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宋代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从此画中的仕女听琴品茗可以反映出宋代茶饮之风的流行,说明品饮茗茶已成为当时贵族风雅生活的一部分。()
华师秋《茶文化赏析》在线习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 大红袍. 铁观音. 大叶乌龙. 正山小种标准答案:2. 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 印度阿萨姆红茶. 祁门红茶. 正山小种.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标准答案:3. 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赵佶. 陆羽. 裴汶. 皎然标准答案:4.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朱元璋. 赵佶. 朱棣. 乾隆标准答案:5.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85-90. 沸水. 80度左右. 75度左右标准答案:6. 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 《茶养生记》. 《茶录》. 《茶述》. 《问茶》标准答案:7.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的画是哪一幅?. 《兰亭序》. 《山窗清供》. 《事茗图》. 《调琴啜茗图卷》标准答案:8.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 李白. 白居易. 卢仝. 元稹标准答案:9.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 《行香子》. 《水调歌头》.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试院煎茶》标准答案:10.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标准答案:11. 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 安徽. 安溪. 安阳. 鞍山标准答案:12.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 《神农本草》. 《大观茶论》. 《周易》. 《荈赋》标准答案:13. 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是什么?. 香韵. 冷韵. 形韵. 雅韵标准答案:14. 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谁?. 玄奘. 最澄. 郑和. 皎然标准答案:15.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 运送丝绸. 运送大米. 茶马互易. 运送金银标准答案:1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 提神. 有益静思. 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切标准答案:17. “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 岭头单枞. 武夷岩茶. 罗汉沉香. 奇兰标准答案:18. 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 日本. 印度. 美国标准答案:19.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 陆羽. 神农氏. 皎然. 李白标准答案:20.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 太平公主. 文成公主. 王昭君. 赵飞燕标准答案: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中国石油大学-茶文化赏析- 在线考试

B、沸水
C、80度左右
D、75度左右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5.(2.0分) 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A、三道茶
B、奶茶
C、竹筒茶
D、盐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6.(2.0分)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
D、金银花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A、纯黑色
B、深褐绿色
C、灰色
D、紫黑色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 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
A、印度阿萨姆红茶
B、祁门红茶
C、正山小种
D、元朝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0分
29.(2.0分)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陈文华
B、林治
C、周渝
D、吴振铎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0分
30.(2.0分)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白茶
D、黑茶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0分
37.(2.0分)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出自哪部茶学著作,说法不正确?
A、《大观茶论》
B、《茶经》
C、《茶述》
D、《茶录》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0分
38.(2.0分) 关于白茶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娇女诗
B、杂诗
C、荈赋
D、出歌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46.(2.0分)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要论述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陆羽接受儒、道、佛诸家影响,并能够融合诸家思想于茶理之中。
把诸家精华与唐代文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在陆羽的笔下,饮茶决不象烹肉、熬粥一样,为食而食,为生而食,而是把物性与人性融合在一起。
”饮茶不只是一个物质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觉体悟的过程,强调在茶事之中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养成茶人品格。
茶圣陆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导和推行的茗饮方式,可令饮者能细心领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饮中与清谈、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相结合,旨在创造出一种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儒与道、佛合掺互补,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生态平衡学。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支配其社会观念和伦理观念。
而道、佛两家所宣传的、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以及像闲云野鹤一般自然恬淡、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和清静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境界,对士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他们以老庄和禅宗哲学思想为基础,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脱,通过品茗、琴棋书画等修身养性方法加深涵养,以克制、忍让求得内心世界的平衡,保持感情与心理的和谐稳定。
内在心性上的澄澈虚静。
清心寡欲,就会表现为外在风度上的雍容大度,宽厚谦和,与人无争,怡然自乐,汰尽浮燥,归复天然。
茶适应了中国士人“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性格和追求。
茶使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
当某些人经过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难以后,他会从茶的清醇淡泊中品味人生,返朴归真。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
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道。
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体道入微。
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舒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简述饮茶的清饮法和调饮法。
从茶汤的调味与否,可分清饮法和调饮法。
①清饮法是中国大多数地方的饮用红茶方法,工夫饮法就属于清饮。
即在茶汤中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固有的香味。
清饮时,一杯好茶在手,静品默赏,细评慢饮,最能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欢愉、轻快、激动、舒畅之情油然而生,正如苏东坡比喻的“从来佳茗似佳人”,黄庭坚则咏茶是“味浓香水,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而卢仝的《七碗茶》诗,欣然欲仙的饮茶乐趣更是跃然纸上。
所以中国人多喜欢清饮,特别是名特优茶,一定要清饮才能领略其独特风味,享受到饮茶奇趣。
②调饮法是指在茶汤中加入调料,以佐汤黑的一种方法。
国国古时,团茶、饼茶都碾碎加调味品烹煮后饮用,随着制茶工艺的革新,散条的创制,饮茶方法也逐渐改为泡饮,并在泡好的茶汤中加入糖、牛奶、芝麻、松子仁等佐料。
这种方法以后逐渐传向各少数民族地区和欧美各国。
现在的调饮法,比较常见的是在红茶茶扬中加入糖、牛奶、柠檬片、咖啡、蜂蜜或香槟酒等。
所加调料的种类和数量,则随饮用者的口味而异。
也有的在茶汤中同时
加入糖和柠檬,蜂蜜和酒同饮,或置冰箱中制作不同滋味的清凉饮料,都别具风味。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即在茶汤中加入各种美酒,形成茶酒饮料。
这种饮料酒精度低,不伤脾胃,茶味酒香,酬宾宴客,颇为相宜,已成为近代颇受群众青睐的新饮法。